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长期理财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巨大的需求催生了第三方理财机构。
第三方理财,理论上说是独立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不代表和隶属于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型企业;不偏重任何一家产品供应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公司通过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其所需的投资产品,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帮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配备各种金融工具,实现客户的财富目标。
十年前,我们或许连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是什么性质都无从知晓,今天,第三方财富机构已经悄无声息融入金融大潮,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自2010年11月诺亚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后,其所带来的财富示范效应,加上进入这一领域几乎没有门槛,使得第三方理财公司成为一时新宠。未经证实的说法是,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理财公司已近万家。
据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咨询公司联合的《2013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称,2013 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约有84 万人,他们手上掌握的财富规模约有27 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理财市场。
传统金融环境下,超过80% 的资金都通过银行存款、贷款。银行的运营必然缓慢迟滞,既无法满足存款人对资金收益的高追求,也无法满足借款人对资金增效的要求。在金融脱媒的时代趋势下,预计未来将有超过50% 的资金脱离银行,实现直接的对接。
据有关金融机构分析,这个未来的C2C 市场催生的直接融资市场,可能是一个不少于银行业现有规模的大市场。
市场是巨大的,虽然一些第三方财富公司在打造优质的金融服务平台,有许多好的制度和经验模式,但大多数第三方财富公司存在创立时间短、业务规模小、专业人才欠缺、品质良莠不齐等等问题。要满足这么巨大的市场需求,以目前第三方财富公司的整体实力来看,恐怕力不从心。
理财像高空走钢丝一样,是一件高难度的动作。不是简单把存在银行的钱换成国债,买几只基金、股票那么简单,它涉及储蓄、投资、保障、税筹等诸多方面,需要有相应的金融管理等方面的背景。更为关键的是,第三方理财在中国目前的界定和规范上属于法律真空。第三方理财还没有纳入国家金融主管部门的管理范畴。理财公司、投资者、客户等随时面临着不可预测的风险。
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对第三方理财公司进行明确的定位,只有明确了理财公司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理财市场才能规范成熟,才能发展成专业的理财公司。事实上,第三方理财公司早已发出“渴望监管”的呼声。
文/赵林娜
凉拌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中。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
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饭店免费茶 不是啥好茶
文/仲亮
虽然好多饭店都限制自带酒水,但一般的饭店都会免费提供茶水,有些茶水喝起来味道好像还不错。可在吃碗面条人家都能给你倒杯茶水的情况下,这茶的成本能合得上吗?
走在茶叶批发市场里一看,什么都明白了,卖给饭店用的茶叶随处可见,每斤只卖5元钱。茶庄经营者自曝:“这些饭店专用茶一般是被筛下来的碎末和茶梗,在茶叶产地,这些东西通常被当成垃圾扔掉。”而饭店老板则说:“几十元一斤的茶叶用不起,只能买几块钱的。反正茶水也不要钱,吃饭的人也就是喝个味。”
免费茶究竟能不能喝呢?将饭店免费茶送到相关部门检测后发现,送检茶叶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并不超标;但在微生物检测中,霉菌约1万个,大肠菌群超过1.1万个,都严重超标。质检人员表示,便宜茶微生物严重超标,长期喝这样的茶水会严重威胁身体健康。而且许多餐馆在茶叶保存方面较为草率,在高温潮湿天气茶叶很容易生虫或霉变,霉变的茶叶对人体健康就更有害了。所以提醒您,饭店免费茶真不是啥好茶。
空腹别吃荔枝
文/钱文娟
荔枝属性温燥,阴虚火旺的人最好少吃(一次最好在0.25公斤以内)。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的人,多吃荔枝会加重虚火;容易过敏的人群食用鲜荔枝后,会出现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皮疹和瘙痒等过敏症状;吃太多荔枝,特别是空腹食用荔枝有可能引起低血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荔枝病。最好不要连续大量进食荔枝,可在吃荔枝前后喝一点盐水或者凉茶。
六点改善肠胀气
文/董飞侠
有些人经常胀肚子,肠胃胀气,屁多,十分苦恼。以下几点可改善症状:
1.进食时切记要细嚼慢咽,勿狼吞虎咽,不要边吃东西边说话,以减少摄入过多的空气。
2.减少嚼口香糖及尽量避免喝汽水、可乐、啤酒等碳酸性饮料。
3.减少乳糖的摄取。
4.尽量避免食用产气食物,例如:豆类、洋葱、青椒、包心菜、地瓜、马铃薯、糯米类、玉米、牛奶、乳制品、油炸类和高糖类的甜点等。
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巨大财富?他们到底拥有什么致富诀窍呢?有人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大款”作了调查,得出一个结论:他们中三分之一的人靠继承,三分之一靠创业积累财富,另外的三分之一是靠理财致富。而综观芸芸百姓,诞生富裕之家毕竟是少数,全社会能创业成功的比率也只有33%。因此,理财得当才是市井小民最好的致富途径。
假定有一个身无分文的20岁年轻人,从现在开始每年能够积蓄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并且他每年将存下的钱用作投资,并获得年均20%的投资收益率,那么到60岁,他能累计起1.0281亿元的财富,这是一个令大多数人都难以想象的数字,亿万富翁就是如此简单地产生,真是不可思议!目前,储蓄仍是大众传统的理财方式,随着利率的多次降低,将钱存入银行虽然安全,但就长期而言却是最糟糕的理财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年收益率太低,在当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储蓄成为“负利率”,更不适合作长期投资理财的方式。
诺贝尔基金会成立于1896年,由诺贝尔捐献980万美元作为诺贝尔奖金。为了避免基金管理的风险,诺贝尔基金管理委员会订立章程规定基金的投资范围应该限制在安全和有固定收益的项目,因而早期的诺贝尔基金基本上以储蓄或买公债等保守的理财方式进行。随着每年奖金的发放与基金运作的开销,50多年后,到1953年,该基金会的资产只剩下330万美元。眼见基金的资产将消耗殆尽,基金管理者及时觉醒,意识到投资收益率对财富积累的重要性。随后作出突破性决定,更改基金管理章程,将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上。理财观念的改变彻底扭转了基金的减少,到1993年,诺贝尔基金的总资产已增长到了2.7亿美元。
投资理财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投资观念,观念正确才会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投资理财又是件相当困难的事,它之所以困难,并不是因为需要高深的学问,而是理财者必须经常做一些与大众习惯背道而驰的事,这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并非易事,从而导致大多数人与富翁无缘。
面对现在日趋多元化的理财手段,您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最值得投资的渠道,而不能只盯着一种方式运行。例如前期在房地产处于谷底时买入房地产,在B股不断创新低时适时介入,均存在一定时期内获大利的证明。其实,买股票不是一件伤脑筋的事,只要在股市低迷和成交量极度萎缩时坚持以“随便买和随时买”来分散投资风险,通过长期持股“不要卖”的原则,靠时间积累财富,则亿万富翁人人可为也。
2008年有着很多磨难,对中国经济,对在A股中拼搏的股民们,都是如此。A股市场的大跌,使得股票、基金无一幸免,大多数人2007年的收益在今年付之东流,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于是,有人深度套牢,苦等反弹;有人频频补仓,欲降低成本;有人索性拒绝一切风险资产,鸣金收兵。其中,最显著的一个例子,莫过于这半年来市场走低,很多原本希望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的投资者,也选择暂停了基金定投业务。他们说:“看到刚刚投下的资金,不到一个月就大幅缩水,实在是心痛,不如等一等,待到市场回暖时再做打算。”
长期计划不受短时困扰
诚然,随着市场的变化,转变投资方式和品种都没有问题,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具体情况来判断和选择,更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来对待财富管理,不让理财投资拖累你的生活,甚至影响到工作。
其实,痛也可以同时快乐着的。前段时间遇到一位客户,和大多数客户一样,他在资本市场上也遭受了损失。但是言谈之间,我能够感觉到的只有轻松和乐观,依然是生活工作处处和谐,完全没有一丝的失意和低落。问他是如何做到的,答:“投资当然有风险,我只需要按照我的理财方案执行,适时地调整了我的资产配比,很简单啊!”
佛法中有句话叫做:“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说的是佛法不是用嘴来说的,而是用身心来实行的。佛法如此,理财亦然。理财是一生的行为,因为我们一辈子都需要财富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我们将面临人生的不同阶段:青年,中年,老年。我们不仅需要为现阶段的财富进行规划,更需要为下一阶段的财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仅需要为自己理财,更需要为家庭理财。理财不仅仅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白纸黑字的一份规划,一份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的规划。
完善方案从容应对波动
一份完整的理财规划着眼的是长期投资行为,融合了风险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短期资金流管理、退休养老计划和保险规划多方面因素,是涵盖一生的计划。可以看到,风险投资(股票和基金等)绝不是理财计划的全部,它只是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方式之一而已。即使市场出现大的变化和波动,只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理财方案执行资产配比,就能将风险控制到最小,不至于影响现在和未来的生活。而对于波动较大的市场产品,如基金、股票,我们也同样不能寄望于他们一直扶摇直上,而是应当通过合理的投资方式,在长期投资的过程中逐渐将成本进行均化,降低其中的投资风险,坚持之后方能真正有所收获。
关键词:理财机构 盈利 第三方
1.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盈利模式现状
在理财市场中,第三方理财机构是指独立于任何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中介理财机构或理财顾问。第三方理财机构不向客户销售任何理财产品,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为客户分析其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并判断所需的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这种理财规划服务包括投资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税收规划、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方案。简言之,第三方理财机构就是“只卖规划不卖产品”的金融服务机构。
从各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来看,其利润来源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专业理财规划及咨询的收费;二是会员制服务的收费;三是推荐产品实现利润的分成;四是从供应商处获得销售佣金。其中第一种方式可以称之为后端收费方式,而与之相对应的第四种方式则称为前端收费方式。
我国在2003年前后形成了第一批第三方理财机构,但直到2010年诺亚财富(NOAH)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我国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才真正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盈利模式来看,与西方国家普遍采取对客户直接收费的后端收费方式不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第三方理财机构都采取从供应商处收取佣金的前段收费方式。与供应商分享佣金的模式对目前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来说是最务实的选择,其原因很多,本文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1.1目前国内前端收费市场相对较大,第三方理财机构很少能够并且愿意放弃这块大蛋糕。出于生存压力,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还不能将目标客户只限定在高净值人群,必须要广撒网,急速增加客户数量。而当客户群定位越低,客户对理财规划的要求就很容易变为对理财产品的需求,由此使得后端收费的市场越来越小,同时造成对前端收费模式的严重依赖。
1.2目前中国理财客户的理财收费意识还很保守,很难理解和接受直接向自己收费的方式。对于很多中国客户来说,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理财规划效果还远远没有达到“先收费、再服务”的阶段。要想让客户在看到实际理财成果之前付费,还需要理财机构本身实力的不断积累和自我证实。
前端收费的单一盈利模式直接的后果是让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沦为理财产品的销售机构,这对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发展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最根本的弊端在于使其丧失了核心竞争力,即能提供的独立性、综合性、个性化的专业化理财服务。首先,前端收费方式非常依赖供应商的合作意图,一旦市场环境变化,供应商不愿合作,第三方机构就可能马上面临销售额下降、客户流失的风险。其次,以佣金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难免使第三方理财机构丧失其独立性,不利于取得客户的信任,建立自己的市场品牌。总之,前端收费的单一盈利模式对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来说是不可持续的。
2.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盈利模式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如果说在2003年以来的发展初期阶段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采用前端收费的盈利模式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那么在2010年以后,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理财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和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第三方理财机构不但面临着日益紧迫的盈利模式转型挑战,而且迎来了难得的盈利模式转型的机遇。
2.1中国财富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使第三方理财机构将服务高净值客户群作为市场定位成为可能。从财富市场总量看,据全球著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统计,2012年中国财富市场总值为16.5万亿美元,已位居全球第三,并以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①如果按照国外的经验简单估计,在中国,第三方理财机构将迎来的是一块8万亿美元的财富管理蛋糕。从潜在客户群看,2012年中国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270万人。②而据波士顿咨询预测,2012年中国的富裕阶层人口(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至少为20000美元)已经达到1.2亿,预计到2020年,中国“富裕消费者”总人口将达到2.8亿,占中国总人口的20%。③
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不具备网点多、人员多、客户多的优势,因此从理论上说第三方理财机构只能集中自己的优势力量去服务那些能够带来更多利润的高净值客户,这才是其在竞争激烈的财富市场上的立足之策。但长期以来因为生存压力,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客户定位较低,严重依赖提供“产品”而非提供“服务”。无疑,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迅速增长趋势为第三方理财机构重新调整市场定位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契机。
2.2供应商渠道力量的强势发展不断压缩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盈利空间。经过几年井喷式的增长,2012年我国的大部分第三方理财机构都出现了较大程度业绩缩水。这首先是由于供应商下压佣金率。其次,由于供应商把控着产品来源,第三方理财机构所扮演的主要还是销售渠道的角色,尤其近几年我国的第三方理财迅猛发展主要是得益于中国信托业近几年的崛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以信托产品销售为核心业务的第三方销售机构注册已近万家,其中比较活跃的至少有1000多家。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一方面信托公司将更牢地把握理财产品来源,另一方面其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这个销售渠道的依赖将越来越减弱,这无疑对严重依赖信托产品分销的第三方理财机构造成釜底抽薪的生存压力。这也将成为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加快改变盈利模式的根本动力。
2.3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不光是信托公司,券商、私人银行也迅速跟进参与中国的财富市场,展开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竞争。截至2012年,5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主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已开设了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一直被视为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最大竞争对手,其定位非常明确,即为高端客户提供专属服务,而银行的品牌和信誉是最大的竞争力。
面临如此激烈的竞争,如果第三方理财机构不能尽快转变目前单一的前端收费盈利模式,依然严重依赖分销佣金收入,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无法提供真正的独立、专业、符合投资者需求的理财规划服务,则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必将式微。
3.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盈利模式转型策略
盈利模式一般是企业经过长期探索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所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延续性,要转变绝非一朝一夕就行实现。但从目前的紧迫性和现实压力来看,拖延转型就会错失良机。目前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盈利模式的转型至少应该尽快采取以下转型策略:
3.1实现清晰的市场定位。既然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能提供的独立性、综合性、个性化的专业化理财服务,那么其市场定位就不应该只是简单的金融产品销售平台,即提供“产品”,而应该清晰地定位于为客户提供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业化理财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
3.2转变服务模式。目前,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服务模式还是以“顾问式”理财为主,即为客户制定理财规划和方案,这样的服务方式其实和“保险人”或“银行理财顾问”式的服务并无本质区别,无法体现其专业化、个性化的特点。如果第三方理财机构能够在现阶段抓住高净值客户,则其服务必须要逐步向一对一式的“私人理财管家”模式转变,即不但要为客户量身定做理财规划,还要能够解决其家庭的特殊理财要求,如遗产安排、家族避税等,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3.3提高理财人员综合素质。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销售,轻规划”服务模式也造成了我国合格理财规划师的严重匮乏。截至201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获得CFP系列资格认证的人数不足12万人,而且即便获得资格认证也不一定具备为高净值客户服务的全面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理财人员的自身修炼,另一方面,也亟需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平台,帮助理财人员提高综合素质。
3.4改善运营环境。在分业监管制度下,第三方理财机构目前仍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根据金融市场历史经验,有效、及时的监管对于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通过设立准入门槛、制定职业资格标准等方式规范和引导第三方理财行业的发展秩序,避免恶性竞争。目前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提请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针对第三方理财市场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管,保障参与各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舒眉.第三方理财跑马圈钱.南方周末,2012.9.8
[2]陈丹亭.我国第三方理财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3
[3]刘雁.诺亚财富的转型之困.证券时报,2012.8.7
[4]陈茜、赵越.浅析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盈利模式.商品与质量.2012.4
注 释:
①波士顿咨询公司《2012年全球财富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