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学的局限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 键 词教育;国家认同;说理;传递
站在遥远的、进步的未来高地回望历史时,很容易把不同肤色、出生地、信仰、着装、语言的人们归属为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被称为种族、家庭、民族、团体、国家等。若要细致回答“我是谁?我属于什么?我认为自己是谁?认为自己属于什么?别人说我是谁?说我属于什么?”这类身份认同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可能同时属于多个群体,另一方面是因为自我界定和他者界定的身份认同在依据、诠释方式及机制上都不一样。本文无法对这种区分作出完整分析和评判,在此主要谈论自我认同的这一种情形,即内在地认为自我是属于哪一个群体。由于个体所属群体如家庭、民族、公司、阶级、政党、国家、人类等,又分别代表着亲缘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不同属性,现实中不同内涵、不同属性的群体认同的边界并不清晰,彼此之间也不是排他性的关系,这就再次增加了明辨难度。本文所指的国家认同只谈到自我对国家成员身份认同这一情形,探讨它是如何形成的,并主要思考学校教育在当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一、国家成员身份认同是合理想象的产物
国家作为一个概念,乃是通过大量想象构建起来的。它与领土、、政府、行政范围、制度等概念存在层次与界别之分。[1]国家成员身份与自我作为家庭成员(“我是儿子”)、人类成员(“我是人”)、性别(“我是男人而不是女人”)等不言自明的身份,以及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由雇佣合同赋予的职员身份和由制度规范的党员身份相比而言,国家成员身份需要一定的加工并且是不固定的。本尼迪克特认为民族(nation)、民族归属(nationality)、民族的属性以及民族主义本质上是“文化的人造物”[2]4,民族、民族国家其实是“主观的民族观念”[2]45构想的结果。这种诠释国家的独特的方法论在通俗表达中更是常见,比如“美国梦”“中国梦”中的国家概念就是一种指向未来的主观的、心理的“远景”。
其实,近代中国文士早已借用想象之法来理解国家,比如“佛兰金仙”“睡狮”“醒狮”“母亲”等象征性说法为时人所普遍接受,甚至沿用至今。1925年,尚在美国求学的闻一多曾以《国风・邶风・凯风》的故事原型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凯风》描绘的是一位孝子对母亲的深情,“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有子七人,莫蔚母心”反复叠唱出儿子对“操劳辛苦”“明理有德”的母亲的歉疚与敬意。闻一多借《七子之歌》表达自己身在海外对国疆沦丧、被瓜分的国势的忧思愁闷之情。在这一组诗中,诗人构想了一位苦难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即是国家。在一句句盼归的呐喊声中,显示出他深切的国家同情心及对国家成员身份的认同。
不^,若要成功地加工一种国家身份认同的合理想象,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条件。首先,国家成员身份认同应当和个人建立联系。在“母亲―国家”的关系式中,“母亲”这一形象在重孝道的文化圈中比较容易与个人联结起来,母子之间的“爱”构成了联结纽带。但对母亲缺乏敬爱或自认为母亲并不爱他(她)的人而言,这个“母亲”的设想是无用的,更无法通过母亲之爱扩展出国家认同。“国家不爱我,我为何要爱国家”说的就是国家、国家成员身份认同与个人的联结失败,而非国家的概念有问题。其次,有必要根据情境知觉参照、言说对象参照、价值立场参照来塑造国家观念,进而培育自我的国家成员身份认同。还以“母亲―国家”的设计为例,“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3]。诗人将“海狮”和“黄豹”作比,描写外侮入侵、敌强我弱的时空境况,形成面向内部听众的述说,基于追求自卫和安宁合法性、正当性的参照价值,正是在这个思维方式中,闻一多勾画出了孱弱的、令人同情的“母亲―国家”形象。用“母亲”关联国家想象的方法延续至今,并得到官方认可和媒体传播。
二、说理式教育是传递国家想象的关键点
对国家成员身份的认同进行分析,由其复杂性使然,要求多学科领域共同推进。近年来,国家认同在道德价值观教育中再次成为热点问题,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多民族关系及上世纪90年代因香港、衍生的国家认同教育需要前后相续并有所扩张;和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的研究旨趣有合流之势,不同的是,我们认为生产国家知识体系非教育研究的重点,这是“教育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知识的生产机构,而只是对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筛选、传播和分配”[4]的活动属性决定的。因此,国家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者如何把已有的国家知识及国家认同的价值意义传递给受教育者。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依据自身已有的国家知识(这些知识并非教师生产出来的),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的价值教育,教师扮演着向学生传递国家知识和意义的引路人角色,它就像教师向学生传递其他知识和意义一样。所以严格来说,学校和教师传递国家知识成不成问题、培育学生国家认同是虚还是实,并非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而是知识生产部门的责任。话说回来,如果知识生产部门不能生产出令人信服的国家知识体系,那么国家认同的教育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既然自我国家成员身份认同根本上是想象的结果,那教育在达成目的的过程中,应如何把恰当的国家想象传递给学生呢?从经验上而言,一线教师采用了两种卓有成效的方式进行传递:第一,利用国家的象征符号帮助学生形成国家想象。比如,学校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演讲、国庆日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第二,将学生浸润于以国家为主题的历史叙述和未来幻想中,想象一个“伟大的国家”。例如,带领学生阅读传统文化典籍,领略历史古迹和文物之美,观赏、讲述英雄烈士光荣事迹的影像作品,让学生在这类叙述中生成对国家壮美与富强的自豪感。可是,如何展开国家认同的教育教学是有策略上的分歧的。有研究者认为运用说理式的话语方式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是一种带有强制色彩的方式,采用过于强调抽象的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的话语方式,不仅是无效的而且可能适得其反。[5]他们主张采用对话、体验、由小到大扩展的组织方式开展国家认同教育。之所以这些方式比简单直白的说教要好,是因为这些方式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传递方式,可以提高成功传递的概率,但也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即使采取了对话、体验、扩展的方式,也并不一定就能向学生传递国家认同的观念。那么教育传递有效的关键点究竟是什么?
其实,并非所有“说理的话语方式”都是抽象的、灌输的、强制的,更不能一概地认为说理的教育方式是无效的。中国哲学讲“知行合一”“知然后行”就是说先闻道而后将其践行,如此才能成为真正有德性的人。其实一些文学、诗歌、影像作品编制的故事可以激发国家认同感,但在信息时代里,受教育者同样可能接触到另一些不是使用这种叙事方式的文学、诗歌、影像作品来瓦解先前形成的情感,显然简单的感受是不够的。学生为营造出来的氛围所感动,只能使他们短暂地停留在表层感觉当中,学生暂时的、情绪上的被动感受很难激起学生内心的认同感。更何况利用一些充盈着生命热度和能量的教育故事,本身也是一种抽象的教育方式,意在让学生理解其主旨,使之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要达到这个目标离不开理智的想象。我们认为国家认同教育有效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正面想象国家的思维方式,学校和一线教师立足于合情理的情境知觉参照、言说对象参照、价值立场参照组织国家认同的教育教学活动,综合使用说理和体悟的方式讲好国家的故事。
举例来说,如果教育者总是传递全球化造成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生态破坏、文化殖民等负面信息,那么在潜意识中受教育者相对容易生成全球化有陷阱的思维方式,产生对全球化的抵抗想法,一旦不断强化这种思维方式,反全球化的观念就会得到认同。同理,倘若学生接收的所属国家的信息以负面居多,那么这不利于自我国家成员身份认同的形成,这说明国家认同教育需要充分的、理智的教学设计。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富有创造力地将国家作为“保护者”的知识和正面形象传递给学生,并让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或未来前程联结起来加以强化,当教育行动的情境构造、言说方向及立场依据具有总体一致性,国家认同的教育才能真正发生。众所周知,国家作为“保护者”的知识和经典形象出自霍布斯、洛克、卢梭等知识生产者之手,是经得起检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这种国家知识和国家形象。当然,人的主观想象不是任人装扮的,教育也不是宣传和灌输,教师只能巧妙地把握好教育时机,选择适当的素材,以合情理的组织方式向不同身心发展水平的学生传递国家的想象。
三、学校教育在传递国家认同上是有局限的
学校教育在自我国家成员身份认同中占据主体的位置。实际上,多数国家会通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在年轻人心中传递国家认同感:在英国,公立学校每年都会打破他们的日常教学计划来庆祝帝国日;在澳大利亚,小学教师被要求教授小学生们关于君主以及帝国和联邦的知识。①30多年来,学校的国家认同教育遭遇了比以往的时代都要多的挑战。在近代救亡图存的年代,外国侵略者兵临城下,奴役国人,国家成为理论家笔下象征着内部感同身受者的最大联合体,道义上的合理性以及人们广泛的同情心,赋予了国际竞争时期国家认同教育的合理性。在国内矛盾期间,国人无不渴望安定富强,国家作为不同制度和立国理想寻求多数人的承认,正确的制度选择及国家理想有着价值秩序上的优先性。如今,在邦安国富、个人意识强烈的全球化时代,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方式增多,一方面丰富了个人的国家想象空间及可能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国家认同教育的复杂程度。一旦教育者的情境知觉、言说对象、价值立场的参照系组合不当,国家认同教育很容易落个坏名声。
当前,学校的国家认同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比如,学校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国家成员身份认同,有时因其他经验的后摄影响被减弱或者出现逆反现象,一线教育工作者常为自己的学生在学校表现很好,一走出校门就打回原形而感到苦恼。因此,有人提出青少年国家认同应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联合作用。[6]这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向学生传递国家认同的作用不宜夸大,学校外部因素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纵使学校国家认同教育做到最佳状态,如果家庭、社会、互联网的力量加工方向与之不一致,自我的国家成员身份认同也未必能形成,此乃学校在传递国家认同上的根本局限性。更何况千姿百态的学校和一线教师因意R、精力、策略上的多种限制,国家认同教育不仅无法做到最佳状态,而且不乏出现“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
除此之外,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广泛存在一种实践理念上的局限性,不知不觉地妨碍了学校在传递国家认同上的作用,甚至一线教师有时也难以真正找到依此理念设计活动的合理依据。体现这种局限性的现实是一些将国家认同教育说成或者设计成逻辑上绝对优先的实践活动。要是放置在战争年代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像林则徐一样不顾个人安危,凭“死生以之”的态度定要做利国利民之人。在和平年代,自我的国家成员身份和家庭身份、社区身份、职员身份认同等往往是并存且互利的,现在个人可以用别的方式表达心怀祖国的认同感,而未必要在价值排序上,将国家成员身份摆在顺位第一才能显示其重要性。学校和一线教师在传递国家认同的过程中,不必认为国家认同教育与其他价值教育是一道直线式的“排序题”,只需将其看作是一道“必答题”即可。
注释:
①参见古德克著:《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希特著:《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学与教育学中的公民理想》,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65页。
参考文献:
[1]董标.教育、教育学、民族―国家同构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91-113.
[2]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比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J].现代评论,1925(30):15-17.
[4]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评分;综合治疗
The clinic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therapy on chronic prostatitisLIU Ning,QIN Su,WANG Wan-dong.Department of Urinary Surger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Sichuan Province,Yibin 64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 curative effect of the integration therapy on the chronic prostatitis.Methods Review and analysis the clinic information of the 476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chronic prostatitis and treated with general methods(control group),and the 382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chronic prostatitis and treated with integration methods(treatment group).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on curative effect(P
【Key words】
Chronic prostatitis;Grade of clinic symptom;Integration therapy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男性泌尿生殖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因复杂、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容易复发等特点,在治疗上又是比较棘手的一种疾病。目前估计全球男性的发病率为9%~14%[1-3]。笔者在从事泌尿生殖外科的临床工作中,对近几年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例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广大同行提供临床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858例患者。均确诊为典型慢性前列腺炎。
对照组: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476例,按照传统常规治疗,年龄18~50岁,平均33.6岁。
实验组: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382例,除了按照传统常规治疗,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心理治疗、物流治疗等。年龄20~51岁,平均32.1岁。
1.2 前列腺炎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以及临床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诊断[4,5]:①典型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道灼热,大便时尿道偶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疼痛表现在以前列腺为中心的广泛区域,可为会、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骶及周围坠胀疼痛。以上疼痛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可减退或消失,障碍,或阳萎或疼痛。精神萎靡不振,头晕眼花,乏力,烦热,抑郁或失眠等症;②前列腺触诊:腺体饱满,或软硬不均,或有局限性硬结或局限性柔韧区或质地较韧,可有局限性压痛,前列腺大小不等。可以是正常大小,也可以因腺体纤维化而硬化萎缩,或因细胞浸润而肿大,左右两叶不对称;③诊断方法采用“四杯法”简化的“两杯法”,即前列腺按摩前后试验,在前列腺按摩前后分别行尿液镜检和细菌培养。
1.3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综合治疗[6-8]包括:①药物治疗:针对细菌培养以及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抗生素,主要以喹诺酮类为主,连服两周以上;②肾上腺a-受体阻滞剂,连服3个月以上,个别口服肾上腺α-受体阻滞剂有不适的患者改用切其他药物;③心理治疗等其他治疗:由心理专科医师进行规范的心理治疗,结合中药、解痉药物等,前列腺按摩等物理方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①和②治疗。2007年以后的实验组,因为客观原因(本院购买了一些物理治疗仪器以及进修了物理按摩等方法,结合心理治疗)增加方法③进行综合治疗。
1.4 疗效判断 参照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标准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5],病情按照轻、中、重分级轻(0~9分),中(10~18分),重(19~31分)。或者按照以下标准评价:痊愈(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评分减少60%~9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前列腺液检查WBC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对资料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分值进行t检验。P
2 结果
本研究病例典型症状以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道灼热为主,伴会、外生殖器区、下腹部等部位疼痛。前列腺触诊主要是腺体饱满、软硬不均,可有局限性压痛。
2.1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的疗效 疗效统计结果显示(表1),在痊愈和显效的患者中,其比例实验组都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高达41.10%、34.29%,高于对照组的34.87%、33.40%。而有效率和无效率,尤其是无效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χ2=114.13;P
2.2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评分 临床症状评分统计结果显示(表2),治疗前两组之间评分差异很小,分别为(27.81±3.91),(26.64±4.55),而治疗后评分差异较大,分别为(13.09±5.21),(9.94±6.9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差异较大,分别为(14.22±2.15),(17.70±3.02),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1;P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困扰男性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的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特别是有过泌尿生殖道感染经历的男性,往往在治愈感染后出现前列腺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近年来,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在慢性前列腺炎严重程度评价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标准。参照其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标准,可以对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和疗效进行统计准确的评估。目前,临床一般根据该评分标准,可以客观地将慢性前列腺炎病情进行轻中重分级,轻(0~9分),中(10~18分),重(19~31分)。或者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按照程度分为四级:痊愈(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评分减少60%~9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前列腺液检查WBC
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看,目前的方法很多,主要从抗菌、a-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等方面。最近有人提出心理问题是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最近有了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到该疾病的治疗中。从本研究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7年以后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06年之前,说明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来说是有明显效果的。
本院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时,常规对细菌培养阴性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有文献认为[7],该类患者也可能潜在难以诊断的病原体感染[8]。目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使用抗生素已达成共识,选用易溶于酸性前列腺液的脂溶性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无论对细菌感染,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均有良好疗效,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小。故建议首选阿霉素,有较好疗效,且有较长的半衰期,适用于比较严重的慢性前列腺炎应用。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绝大部部分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还没有痊愈。因此我们认为,前列腺炎部分患者在短期内可以使症状改善、细菌培养转阴,但随着治疗时间的适当增加,结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许多在短疗程无效的患者症状也会得到较为满意的疗效。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疗程是非常值得商讨的,在短期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可能需要8周,甚至更长的疗程才能有效[8]。
参 考 文 献
[1] 胡小朋,白文俊,朱积川,等.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及免疫学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1):29-31.
[2] 王平,王侠,刘屹立,等.慢性前列腺炎诊治及疗效评价(附600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9):528-529.
[3] 黄劲松,唐茂芹,刘照旭,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86-87.
[4] 程军平,戴景兴,刘永谦,等.前列腺解剖位置观察及经直肠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分析.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6):633-635.
[5] 谢续标,彭龙开,赵晓昆.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的临床应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5):36-38.
[6] 李玉,杜雪梅.局部按摩和生物反馈技术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4):2238.
[关键词] 三维超声心动图;实时显像;肺栓塞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c)-105-02
Evaluation of global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using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LIU Huan, CAO Yunxiang, QIAN Dajun
Department of Cardiac Function, the Affiliated Wuxi People′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Wuxi 214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right ventricular (RV) glob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E) by using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 Methods: 30 normal controls and 30 patients with APE were studied. And all th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ic datasets were acquired. Then series of RV parameters, namely end diastolic volume (EDV), end systolic volume (ESV), RV ejection fraction (EF) were offline measured by TomTec 4D RV-Analysis software which can also provide the right ventricular volume-time curves (RV-VTC). EDV, ESV, EF, RV peak filling rate (PFR) and RV peak ejection rate (PER) from RT-3D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value of EDV and ESV were larger; EF, PER, PFR were reduc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groups (t=2.490, 2.172, 2.897, 2.894 and 3.042, respectively, all P<0.05). Conclusion: The RV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PE is decreased and RT-3DE can evaluate RV volume and global function accurately.
[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eal-time imaging; Pulmonary embolism
急性肺栓塞(APE)是一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其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室(RV)压力负荷急剧增大,导致右心功能损伤,进一步发展为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1-2]。研究显示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病例90 d死亡率明显提高,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右室功能不全是APE远期预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和不良预后的早期预警[3]。因此,准确评估APE患者右心功能尤为重要。本文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APE患者右心功能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2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APE患者30例(APE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0.7±10.3)岁。均由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X线及肺动脉CT和(或)肺动脉造影证实。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对APE组患者有无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以及可能引起心脏结构或功能改变的其他疾病进行分类。30例同年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相似的志愿者为对照组。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iE33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配备X3-1矩阵型实时三维心脏超声探头。配置TomTec超声图像处理工作站,内含4D RV-Function分析软件,可进行右心容积定量分析。受检者取左侧卧位,同步记录心电图。嘱受检者屏气,探头置于心尖四腔启动全容积显像模式(full-volume),经心电图自动触发,采集连续4个心动周期“金字塔”形三维数据库。将图像导入TomTec工作站,启动4D RV-Function分析软件,载入心尖四腔观的全容积图像,确定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的时间点,以半自动方式分别在右室冠状面、矢状面和四腔观上勾画右室轮廓线,生成右室立体模型。软件自动计算右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和右室射血分数(EF),并显示右室整体容积-时间曲线(RV-VTC),利用其计算峰值排空率(PER)和峰值充盈率(PFR):PER为曲线下降支的最大斜率,PFR为曲线上升支的最大斜率。dv/dt=[V(t2)-V(t1)]/(t2-t1)。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PE患者与对照组RV-VTC相关参数比较见表1。
APE组与对照组比较,APE患者表现为:①右室扩张,EDV增大,ESV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右室整体舒张、收缩功能下降,PFR减小,右室整体EF及PER减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V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评价右心功能的方法很多,如放射性核素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右心导管法,但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及创伤性,在临床上未能广泛开展[4]。由于右心室形态复杂,呈新月形,肌小梁丰富,而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基于假设的几何形态来推算其容积,测量不规则的右心室有一定局限性[5]。RT-3D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超声诊断技术,能够显示出心脏的三维立体结构,可不依靠形态学假设来测量心室容积,特别是对于形态不规则的右心腔较传统二维超声具有明显的优越性[6]。Jenkins等[7]的研究提示RT-3DE所测定的腔室容积与目前的“金标准”MRI测定值或模型实际值相关性良好。
本研究显示:APE组与对照组比较,EDV、ESV、EF、PER、P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受损。这是因为APE时,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上升,右心室负荷增加,右心室EDV增大,当后负荷增加超过其代偿能力时,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此外,右室扩大和右室壁张力增加导致右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致使右心室舒张功能下降[8]。RV-VTC可观察整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的连续性变化,较EDV、ESV能提供更多、更详尽的心室做功信息[9]。其中PER和PFR分别反映右室收缩排空和舒张充盈的容积相对时间变化率,可以敏感地反映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这对于APE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病例数不够多,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有待收集更多的病例进一步探讨。
RT-3DE的问世,是超声医学的一项划时代的技术突破,它能在数秒钟内收集所有的三维数据,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RT-3DE能准确、敏感地检测APE患者的右心功能变化,为临床提供更准确、详实的右室功能参数,为APE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当然,目前RT-3DE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图像质量易受患者呼吸影响,脱机操作比较费时等,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RT-3DE将在今后的医疗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Ribeiro A, Lindmarker P, Juhlin-Dannfelt A, et al. Echocardiography Doppler in pulmonary embolism: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rate [J]. Am Heart J,1997,134(3):479-487.
[2] 郭慧.急性肺栓塞39例的心电图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148.
[3] 刘品明,Meneveau N,Schiele F,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后的远期预后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1):750-753.
[4] Nesser HJ, Tkalec W, Patel AR, et al. Quantit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volumes and ejection fraction by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comparison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radionuclide ventriculography [J]. Echocardiography Mount Kisco Ny,2006,23(8):666-680.
[5] Heusch A, Lawrenz W, Olivier M, et al. Transesophageal 3-Dimensional versus cross-sectional echocar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the volume of the right ventricle in children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s [J]. Cardiology in the Young,2006,16(2):135-140.
[6] 王心房.超声心动图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3.
[7] Jenkins C, Chan J, Bricknell K, et al. Reproducibility of right ventricular volumes and ejection fraction using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comparison with cardiac MRI [J]. Chest,2007,131(6):1844-1851.
[8] Wood KE. Major pulmonary embolism: review of a pathophysiologic approach to the golden hour of 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ulmonary embolism [J]. Chest,2002,121(3):877-905.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X线;CT;诊断
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均应用X线及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两种检查手段,现对患者X线、CT影像学诊断的表现特征作如下叙述,以期能为提高肺癌的确诊率起到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经病理学证实为周围型小肺癌患者42例,其中男患24例,女患18例;年龄在37~68岁,平均年龄为(49±5.73)岁;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周围型小肺癌,根据病理类型分为:小细胞癌7例,大细胞癌5例,鳞癌13例,腺癌17例;临床表现多以咳嗽、发热、咳时胸痛、咳痰有血等症状为主,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行常规体检时发现异常,42例患者均行X线以及CT影像学检查。
1.2方法
1.2.1 X线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站立位进行X线平片侧位、后前位片检查,仪器选择采用富士FCR CAPSULA X型CR机对患者进行不同千伏X线片检查,包括:低千伏X线平片检查(平均值:侧位86kV,20mAs;后前位75kV,10mAs),高千伏X线平片检查(平均值:侧位128kV,8mAs;后前位125kV,2.5mAs)及体层检查。
1.2.2螺旋CT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经X线片检查后,再行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仪器选择GE BrightSpeed型螺旋CT机,参数设置为:200mA,130kV,螺距1.3,扫描层厚5mm,扫描层距4mm,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常规扫描后加做薄层2~3mm CT扫描,扫描范围由肺尖渐渐到肺底。行CT薄层增强扫描时,扫描速度控制在1s/w,肺窗位-450Hu,窗宽2500Hu,纵隔窗位+20Hu,宽500Hu;于高压注射器内置入100ml碘海醇,以2.5ml/s经肘静脉注入,于对比剂注射25~30s后,采集扫描图像进行观察。
1.3评定标准 对42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X线以及CT影像学检查的表现特征作回顾性分析与对照。注:X线片与CT扫描的图像数据由本院2位及以上主治医师共同阅片,经过讨论分析后,联合作出诊断,以便尽可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χ2)来检验,在P
2 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对照分析 X线检查周围型小肺癌,主要的X线片表现为局限性小斑片状阴影、边缘不清、密度较小,诊断为周围型小肺癌者34例,诊断准确率为80.95%,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者共8例,误诊率为19.05%。CT影像学检查周围型小肺癌,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为边缘不清、三角形影或喇叭口影、肿瘤周围血管被牵拉向病灶集中、小点状低密度影等,诊断为周围型小肺癌者39例,诊断准确率92.86%,误诊漏诊3例,误诊率7.14%。通过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结果对照发现,CT影像学的肺癌诊断准确率为92.86%,优于X线片的诊断准确率80.95%,两种检查方法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表现对照分析 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表现多以边缘不规分叶征、毛刺或锯齿状征、细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兔耳征等为主,但CT影像学检查的征状检出率要多于X线片的检出率,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CT薄层增强扫描具有较高分辨率,肺癌患者病变部位的影像学特征明显,应用CT检查可有效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检出率。而肺部X线片虽然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性,组织重叠较少,对早期发现病灶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该技术的局限性,无法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因此,临床多将肺部X线片应用肺部常规检查中,通过X线片普查,可将疑似肺癌患者筛选出来,再进一步进行CT检查,利用多层CT薄层增强扫描,提高患者隐蔽部位小病灶的检出率与正确率,并对患者肿瘤的形态、位置、内部结构、血管走行作出准确显示与判断,为早期确诊疾病、早期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综上所述,X线在周围型小肺癌的普查与初步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CT诊断在周围型小肺癌的定性与分期中有明显优势,因此,可将X线与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联合应用,以便能有效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Excel 生物统计学 分布 CHIDIST函数 CHIINV函数
1.引言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一门科学[1],是畜牧、兽医、农学、微生物、医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统计工具,越来越多的数据分析离不开生物统计学原理。《生物统计学》中的上机实习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本次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已经把二项分布、正态分布、普哇松分布、F分布、卡方()分布等的概率计算纳入《生物统计学》实践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针对不同数据清楚分布类型,针对不同分布类型选用不同Excel函数模块,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分布概率计算,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数据分析中。本文主要介绍的是Excel中的CHIDIST和CHIINV函数在分布中具体应用情况及注意事项。
4.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有更多软件被应用于《生物统计学》,如Excel[2],SAS[3],SPSS[4]-[6]等,对二项分布、正态分布、普哇松分布、F分布、分布等常用分布的概率计算来说Excel显得简单多了。虽然《生物统计学》后面的附录中一般提供分布的临界值表,但是有其局限性,即当自由度(df)>40时书本上就查找不到其临界值了。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Excel中的CHIDIST函数和CHIINV函数在分布中的概率和临界值计算,方便学生或其他人员利用Excel直接获得概率或临界值。
参考文献:
[1]张勤.生物统计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香萍,王文凯,李俊凯,等.EXCEL中关于生物统计中两组平均数的应用方法及探讨.考试周刊,2011,6:180-181
[3]黄中文,张丹.生物统计与SAS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5):140-142.
[4]白俊艳,徐廷生,张小辉.《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上机实验改革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47-248.
[5]白俊艳,贾小平,张小辉,等.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0):57-58.
[6]白俊艳,武晓红,张小辉,等.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安徽农业科学,2015,43(5):369-37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