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地的传统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74-02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理论构建,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概念分别进行了诠释。有的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合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1]。在何景明、李立华的《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一文中,提出理清什么是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认为乡村性的特征是:(1)地域辽阔,人口密度较小,居民点的人口规模较小;(2)土地利用和经济活动以自然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为主,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小,即具有乡村型的自然景观,并具有较强的季节性;(3)有传统的社会文化特征。因此,应该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做如下界定: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
二、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传统文化的变迁
中国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乡村旅游开发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人民的收入,值得我们努力去做。但面对乡村地区脆弱的原生态文化环境,面对相对处于弱势的乡村地区传统文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乡村旅游开发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无疑对一些传统文化也造成诸多消极的影响。
1.传统文化被过分商业化,使传统文化丧失了古朴性和乡土性。传统的民间习俗、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传统特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很多这种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被商品化[3],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随时都会被搬上舞台,并且表演的节奏明显加快。将传统的文化习俗逐渐庸俗化,脱离了特定的环境和背景,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使乡村传统文化失真,甚至被扭曲,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大减。
2.外来文化加速了乡村地区传统文化的变异。旅游开发实际上是多元文化的交汇行为,大量旅游者带来的异族异地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外界信息进入了当地社会,破坏了旅游地社会、生产和生活现存的和谐与平衡,外来文化与民族地区本土的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碰撞,甚至出现局部的对立,从而干扰了民俗文化的原有秩序和发展进程。旅游地的有些乡村地区由于与外界接触较少,其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能够代代相传,由于旅游业的介入,异地风情、不同意识和生活习俗的进入,往往使旅游地的传统文化被冲淡、同化甚至消失。由于乡村居民迫切渴望改善生活条件,运用现代化建筑材料,将有特色的传统民居改建成华丽洋房;或建造一些非当地风格的建筑,与当地原有建筑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乡村整体形象。如,中国傣族地区的民居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过去是用木头或竹子作柱、楼板为墙,茅草盖顶,上层住人,下层用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杂物。由于受汉族建筑的影响,傣族地区的民居建筑材料发生了变化,其墙都用砖、石砌筑或用水泥夯筑等,屋顶盖上瓦,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竹楼了。屋内陈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汉族城市居民无异。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乡村旅游本质的认知,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逐渐陷入城市化误区,使浓郁的乡土气息遭到破坏[4]。
3.乡村旅游开发造成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价值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乡村地区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忠诚朴实、重义轻利等共同的价值观,以及敦厚淳朴的民风,也是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之所在。但是,随着旅游的开发,受外来风气影响,一些地区民众的价值观被同化,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过去这些地区的人们重义不重利,认为见利忘义是不道德的。他们拿出好酒好菜、空出最好的房间招待素不相识的客人,拿出最好的民族服饰供客人照相之用,当导游不收分文报酬。现在,在商品经济和当地旅游业的带动下,他们开办私人旅馆、餐厅、舞厅等,在经营过程中也发生了从重义到重利的转变。
4.乡村旅游开发往往阻碍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可能使这种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模仿与习得的过程被中断、或被扭曲,从而阻碍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5]一些旅游开发商以现代艺术形式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不恰当的包装和改造,使之失去了原有内涵;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小孩子,长期的耳濡目染,很容易认为这就是本民族文化的常态,他们在这种氛围中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不利。
5.乡村旅游开发往往使传统文化的原生环境遭到破坏。在民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及旅游设施的 建设难免会造成较大规模的建设或者搬迁。对传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原生环境进行改变和破坏,加速了传统文化的消亡。有些古村落为了吸引游客将村民迁出,但又会有其他的居民进入,使古村的传统文化失去了载体,古村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演化为喧嚣的各种交易的场所;传统社区不复存在,传统文化失去了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三、保护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
文化的变迁是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但是,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引导传统文化的良性变迁,则是乡村旅游开发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1.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切实防止开发性的破坏。乡村旅游开发中,都要充分保留、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乡情民风,从服饰、歌舞、文字、习俗、物品、生产工具等一切与其他地区有所区别的独有的东西,都会激发游客们的好奇心,都是具有欣赏价值的旅游资源。注重协调保护传统乡村文化与发展旅游经济之间的关系,防止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规避传统文化的庸俗化、舞台化,应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与稳定性;认真分析乡村习俗、风情、服饰、建筑、农耕等丰富多样的乡村传统文化沿革,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提供真实、深刻的表征本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特别是要注重抢救性地保护即将消失的文化。一定要兴利除弊,对可能出现的破坏性影响要做到事前防范,力求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2.正确引导游客的行为,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蜂拥而至的游客,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对当地文化生态造成伤害。通过导游或其他的宣传途径,引导游客在欣赏美丽而神秘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时候应当尊重被访问地的文化、风俗习惯,采取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当地民族文化[6],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并动态向前发展。
3.发挥乡村旅游的教育功能,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增强当地群众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教育等手段,及游客对当地文化的参观、参与,增强当地群众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对自身文化的承传。使当地群众意识到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维系其民族存在的最重要的纽带。了解到民族传统文化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从而更加自觉地执行有关的保护法规;认识到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当地群众自觉抵制外来的不良影响,是保护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径。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当地社区居民对当地环境的了解,能够向游客提供真实的解说及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体验,有利于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景观设计、易学、风水学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它有着皇皇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且一脉相承,中间从未中断过,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曾有过的辉煌。那么究竟什么才能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在我看来,要对其准确地下个定义,似乎不太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说传统是过去的东西,那么就简单地将传统和现代隔离了开来,我们也就失去了研究传统文化的意义了。今天的现代文化也许就是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不断的发展演绎着的,具有“生生不息”的特点。实际上,我们现在就是生活在由传统文化构筑的世界中。它每时每刻都无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思辩模式、生活习俗、行事方式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等等。传统文化可谓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一种禀赋了始祖历经千万年磨砺、适择从而恒固、传延至今的优秀精神脉络。
而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就必然离不开易经、儒释道以及风水数术这些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髓的东西。它们千百年来指引着国民的生活,是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日常生活和处世行事的依据和原则。那么,传统文化可否与现代的景观设计相结合呢?回答是肯定而且是必须的。我们提倡在中国的景观设计领域重新认识易学、风水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形成一种涵养,渗透在自己的每项设计中,创造出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当代作品来,使它散发出灵气与生机。
2 目前中国景观设计在文化领域的困境
而在目前中国的各地景观设计中,所谓 “规整的法式风格”、“浪漫的英国自然风情”、“热情的美式情调”等等风格和外来设计手法随处可见,到处是修剪成型的灌木球、色带色块。当然,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追求设计理念和手段的多样化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此这般地热衷于外来文化而将作为文明古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置之不理的现象,却实在是令人堪为忧虑。所幸的是,人们开始渐渐地认识到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现代设计亦开始越来越认同本土文化。景观设计中强调的“民族特色”、“地域性”、“文化性”作为设计的重要原则开始被人们所接受。而如何去具体操作?这其中就关系着一个如何运用传统文化的问题。
3 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纵观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我们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古典园林的开端。从一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学、风水学等理论就作为中土人士们选址立基、建屋立舍的依据而广为流传。
首先,从设计理念上,《周易》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为“与自然相协调的设计精神”思想的最初来源。中国的传统古典园林所呈现出的自然性、秩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包容性等都体现出了《周易》中的阴阳思维的内涵。无论相地立基、风水堪舆、动静互释、负阴抱阳、对称限定、正负空间、虚实有无等都包含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哲理。如在园林设计中,如果单单是一片山石而无半点树木水土,那么就会过于“阳”盛,其结果肯定是不美的;反之,如果植物过于茂密而不见黄土沙石的话,则“阴”盛而显得过于荒凉。惟有达到阴阳互相协调、有无相生的境界,才能使园林之美发挥于极至。同样,在今天我们可以将这些设计理念运用在自己的景观设计中,让作品在五千年思想的孕育中诞生。
其次,在设计方法上,除了周易外,“风水术”通过对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等一系列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分析,作出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并根据一定的方法来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出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在近现代的外来文化冲击中国市场以前,“风水术”一直是千百年流传于中国大地,是人们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所广为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虽说“风水术”现在被很多人称之为迷信,的确,它有不为人可取的方面,但是我们也不能矛以全面否定。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建立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经验基础上的智慧的结晶,毕竟它经历了这么多岁月的考验与验证而流传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实际上,通过与现代科学对居住环境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风水术”中关于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为本,来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这与现代人们向往的景观环境是完全相符合。我们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参考“风水术”中对景观环境的评价和研究,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价值回报。
另外,在设计素材上,中国地大物博,从南到北,各地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中国古代的设计往往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文化中易学、风水学等设计理念和手法,创造出各具特色而符合当地传统文化的居住环境来。如闽南的土楼、徽州民居、云南的吊角楼等等。我们在当今的景观设计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在设计时决不能脱离当地的本土文化而去大谈当代的景观潮流,去生搬硬套某地或某个国家的园林风格。实际上,每个地方的园林风格的形成都是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当地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某个景观设计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得去了解该项目的文化背景,并从中取材,以创造出更符合当地需要的、更符合当地文化的优秀作品来。
4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和态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不仅对过去的园林设计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当今的景观设计来说亦价值不菲。诚然,在设计中创新精神很重要,但我们亦决不能因为要创新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传统文化一概加以否定。而是要立足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立足于一脉相乘的传统文化上进行新的思索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去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譬如,同济在上海世博会的规划中所提出的体现中国特色、上海精神、浦江文明,也恰恰是体现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
参考文献
在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法律体系中,特别是在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姜言文等提到知识产权法是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之一,国家应该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并进一步提出应在民法总论中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权[1]。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虽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一概念,也确保了传承人的一些传承与传播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提出知识产权这一概念,没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权这一出发点上确保继承人的利益。其次,我国传统文化行政保护模式的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博物馆体系的构建。我国的博物馆体系是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一个行政色彩十分浓厚的系统。在这样一个以政府的政令为核心的系统里,博物馆管理层面出现了“行政化”、“国有性”特点,经营管理层面出现了“公益性”、“非盈利”特点。该体系的构建有利有弊。先述其利,它的“行政化”、“国有性”的特点,确保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原则。在政策与资金的扶植下,我国可以建成一批体现国家或地方文明形象的博物馆,并在新形势下积极发展科技、艺术、自然、民族、民俗、工业遗产等类型的专题性博物馆,大力推进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及数字博物馆等新形态博物馆建设。与此同时,这也可以加强地市级博物馆库房和区域文物中心库房建设,建立文物中心库房集中保管重要藏品制度。再析其弊,“行政化”导致机构管理模式僵化,博物馆在经营中出现了“保护得多,发展得少,继承得多,创新得少”的情况;“国有性”使得地方博物馆经费来源集中于地方人民政府,使得各地区发展差异巨大。而博物馆“公益性”、“非盈利”的特点一方面使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在经营过程中减少了市场盈利模式因素,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这样的模式也远离了最有效的监督机制——市场化监督体系。这导致了部分文保单位产生了管理权责的分配脱节、职责关系界定交错等问题。民办性质的传统文化保护与经营模式现状分析。新形势下,我国民办性质的传统文化保护体系逐渐走向两大极端。在当地政府机关单位支持下的博物馆、展览馆或收藏馆正逐步壮大,其在政府资金、技术、媒体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下,经营模式趋向集团化,展览模式呈现多样化,社会影响力亦逐渐扩大。而与此相对的,得不到当地政府支持的民办博物馆在众多公办博物馆的光环下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浙江省宁海县与诸暨县同为“十里红妆”题材博物馆的不同遭遇,即为其提供了有力佐证。“十里红妆”本是宁绍平原的特有文化,诸暨古越文化收藏家骆栋在上世纪末致力于收集“十里红妆”系列古董,在此基础上创办了“裕昌号”民间博物馆;几乎与此同时,宁海婚俗文化收藏家何晓道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宁海县十里红妆婚俗博物馆。不同的是,宁海县政府意识到“十里红妆”文化不仅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的公益性文化事业,还会对当地发展具有潜在作用,因此将“十里红妆”作为城市的旅游与文化品牌,并在资金、政策和媒体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宁海县十里红妆婚俗博物馆从自助发展到“国助民办”,目前正转型成为“十里红妆”产业发展集团,其下设传统文化婚庆公司与文化创意公司等机构,全馆在2012年完全落成后将形成占地一百亩以上,固定资产2亿以上,并与古建筑文化街形成区域整合。在品牌建设方面,博物馆以“十里红妆”为题材拍摄了电影《十里红妆》,创作了舞台剧《十里红妆女儿梦》,编写了《十里红妆女儿梦》若干专著,取得国内外一致好评。2008年,宁海县“十里红妆”文化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诸暨的“裕昌号”民间博物馆在2002年亮相西博会一展辉煌后,由于在绍兴的场地合同期满,骆栋只能回到诸暨老家,将自己的展品放置于一家废弃的茶厂中[2]。2.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1)资金因素。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键要素之一。据调研,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资金来源可分为三种:当地政府(县以上)的财政预算;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民间资本,通过民办博物馆、展览馆或者个人收藏展览等形式实现。在这三种资金来源里面,政府的财政预算占最大比重,民间资本其次,文保社会基金刚刚起步所占比例最小。政府资金所占比例最大,这就造成了中国各地域之间传统文化保护发展极度不平衡,经济发达、旅游产业发达或者当地政府决策者重视文保的地区往往发展较好,反之其地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会被忽略。而民间资本与社会基金具有“分散性”、“不平衡性”的特性,加重了这种趋势。(2)人力资源因素。在传统文化保护的过程中,人力资源起到的不仅仅是管理或者保护的作用,而且涉及到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所以,人力资源是一切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基础。当前,我国的文保工作的管理层面基本都是由政府或者其下属的文保单位主持的。“政府主导、官员管理、对上级负责”这样一套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模式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在利益的驱使下,下级机关会对文化资源过度开发,最终导致文化资源的衰竭。另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负责文化保护工作的官员往往不具备相关专业的素质。这就导致了在管理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侧重单纯地进行行政保护与管理,而忽视了经营模式的创新,使我国部分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失去了活力。(3)法律与政策因素。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是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依据。近年来,我国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有了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在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政令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因法律监管失效而发生的传统文化恶性开发事件,如2011年北京故宫出现的一系列事件暴露了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机制上的弊端,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每个区域的地方政府对于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性不强,在文化保护工作方面经费投入的预算规划意识较差。由于我国公民监督意识的缺乏加上各级各类相关机构运行机制落后,并未树立竞争理念和发展意识,使得相关机构在相对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指引下,依然缺乏生机与活力。(4)资源归属因素。在我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复杂的原因就在于其资源归属的分工不明确。因此,文化资源的归属是一切问题的核心。当前,我国文化资源保护工作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以文物为代表的文化资源管理权概念模糊。国家级、省级、市级与县级的文博文保单位同时共存,均代表国家行使着对文物的管理权,县级或乡镇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全权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也不鲜见,加之地方保护主义、部门本位主义严重,导致很多区域无法做到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更严重的是这进一步导致了“权责不清”的问题,致使管理责任和权力的分配脱节、职责关系界定交错等弊端。出现利益之争时都可以管,但出现类似文物遭破坏的问题时,责任主体又相当不明确。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权分散混乱,部门权责不对称表明我国尚缺乏相对完善的传统文化资源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新形势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探讨
传统婚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分支,且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遗憾的是,这一优良的传统文化也已日趋衰落。纵观我国的婚庆市场,年轻一代越来越追求时尚元素,对婚俗文化意识渐淡。从另一方面而言,现代学者对婚俗文化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理论层面分析,探索其文化特质,少见重视“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者。在这方面,宁海婚俗文化收藏家何晓道先生是一位先驱者。他将文人精神及商人头脑完美结合,使得逐渐衰落的传统婚俗文化重新发扬光大并运用到市场消费领域。这不仅使宁海十里红妆的婚俗文化很好地保留下来并展现给全世界,同时他积极开发的新型婚庆产品使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了新颜”,开辟出了一条内涵与外显结合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何晓道和宁海县政府合作,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国助民办”道路。通过探讨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经营模式,我们可以总结出十里红妆文化“国助民办”模式特点,可供借鉴:1.经营模式——政府与民间联手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国助民办”经营模式的创办过程中,当地政府在投资上做到了有舍有得,且敢先舍后得,最后取得了“舍小而得大”的目的。而从另一方面而言,博物馆在经营模式上坚持了“民办”道路,深度挖掘“十里红妆”文化的潜在内涵。在建馆之初,宁海县政府以“国助民办”的形式投资千万元组建十里红妆婚俗博物馆(总体投资5000余万元),并向博物馆提供水、电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设立专项活动补助经费,对“十里红妆”举办的重大展览给予适当补贴。在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后,县里每年补贴博物馆40万元,以维持博物馆日常运行。为了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十里红妆婚俗文化,宁海县政府启动十里红妆博物馆扩展项目,在县城划出108亩土地,总投资1.4亿元,拟建新展区。在这一系列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植的帮助下,馆长何晓道先生才得以在十里红妆文化的研究方面展开深入探究,在婚俗文化藏品展览、多层次媒体推广及中式婚庆模式开发等方面举头并进。2008年,十里红妆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宁海县政府“国助民办”经营模式取得了双赢成效。2.文化创新——保护与开发同步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欠缺创新性,即“保护得多、发展得少”。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的国有化有关,前文中已经提到由于资金投入属性、政策的缺陷、资源的归属以及僵化的管理模式等问题使我国部分地区的传统文化变成了“僵文化”。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途径即是允许传统文化适度商业化发展,使民间的资本与政府的保护资金相结合,做到文化保护与商业发展同步。宁海县的“国助民办”模式在这一方面起到了典范的作用。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十里红妆博物馆运用商业化手段对“十里红妆”文化进行了深度与广度的挖掘,使“十里红妆”这一古老文化在各个层面获得了新生。在新型旅游模式开发层面,当地旅游部门将“十里红妆”与县内其他旅游景区串点连线,与上海、杭州的多家旅游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学术研究层面,“十里红妆”博物馆还先后与省博物馆及上海、南京等地文化单位交流、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出版了《红妆》、《十里红妆》等书籍,并开发出一系列有关“红妆”的仿古工艺品。在对外推广方面,十里红妆博物馆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2007年,十里红妆博物馆的展品应邀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在艺术创新方面,十里红妆博物馆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先后拍摄了电影《十里红妆》,创作舞台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并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3]。“十里红妆”这一系列的改革不仅使古老文化焕发活力,也为宁海徐霞客文化增添色彩,形成多元旅游品牌形象。3.统筹规划——城市与文化并力所谓的城市与文化并力是指站在发展全局的角度,以文化为基点,借文化之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文化创新,优化地区规划布局,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在这一方面,宁海县十里红妆文化“国有民办”模式主要通过“集团化”运营来取得成效。自2008年起,十里红妆博物馆与宁海县政府开始筹办建立“十里红妆”产业发展集团。筹建中的“十里红妆”产业发展集团,下设两个子公司:一为实业发展公司,主要开发生产“十里红妆”工艺产品和从事古建筑修建工程;二是“十里红妆”文化创意公司,主要经营演艺、婚庆策划、婚俗表演等项目。与此同时,县政府在规划中预计以“十里红妆”博物馆为主体融合附近的徐霞客公园、徐霞客大道等景观,把这个区域打造成婚俗文化产业园。宁海县政府将十里红妆文化的开发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力保护并推广了红妆文化,我们更可以预见到在整个规划全部实现时,宁海县将以新旅游业为龙头得到更大发展。
“国助民办”新型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的借鉴意义
宁海县十里红妆“国助民办”模式为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提供了示范参考作用,具有科学性、创新性与普遍推广的价值。首先,就经营模式方面而言,“国助民办”模式将政府资金与民间资本相结合,在使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单位具备了民间经营模式的灵活性的同时,政府最大限度的投入资金但不放弃有关部门的监督与调控手段,使得这一文化资源得到了最大的优化,并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而且,这一模式的构建明确了传统文化保护模式中的核心问题——资源归属问题。在这一“国有民办”模式下,经营权与管理职能归“民”所有,而监督权归当地文保机构所有,确保了资源的集团化运作的高效性。其次,在传统文化创新方面,“国助民办”模式确保了传统文化保护单位的经营自,从而优化了人力资源结构。从另一层面而言,这确保了传统文化的“活力”,防止传统文化在“官僚体制”的管理下僵死。最后,在传播与推广方面,“国助民办”的传统文化保护单位中国有资本的高投入确保了政府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单位的调控权。在这一体制下,传统文化保护单位更容易争取到一个对外展示的平台,将文化影响力继续扩大。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和课外活动中,如果能够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实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从乐在参与到自主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教学资源
所谓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通过耳濡目染,以物体、文字、行为方式和口口相传等方式流传下来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大多为约定俗成的众多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成长有着无法抗拒的重要的影响作用,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并扎根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有意识无意识地不可避免地接受着当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其心灵上打下了很深的文化烙印,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非常有道理的,长大以后不管走到那儿,随着年岁的增长,人老之后往往都希望叶落归根,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的土地上。所以,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挖掘当地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来拓展课程资源,可以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教学内容,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针对性和厚重感。
二、结合乡土文化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海门以其交通发达的“江海门户”的特有地理位置,与经济发达的上海隔海相望,向来有“北上海”之称,物产丰富,有着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悠久历史,在海门历史上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因此,结合海门当地特有的乡土材料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参与其中的亲切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并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能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来讨论、分析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必修3“文化与社会”这一框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什么是文化?我们海门有哪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和物质属于文化的范畴?学生在课堂上兴致勃勃地描述着海门的风土人情:如海门山歌、十字歌、通东号子、海门区别于外地的特有的婚嫁风俗……学生们引经据典,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同学提起2014年9月海门市“非遗进校园工程”成果展演的场景时非常兴奋,甚至推举代表在课堂上高歌一曲通东民歌《桑树扁担啷呀啷》,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和叫好声。特别是提到海门有哪些好吃的地方特产时,学生们更是如数家珍:如海蜜系列甜瓜、大红袍赤豆、白扁豆、海门朝天椒、海门山药、香芋、大小黄鱼、文蛤、颐生酒……学生们在列举海门传统文化的同时,一种为自己家乡而感到骄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土特产包装设计;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89-01
一、土特产包装的文化价值
(一)地域文化价值
“任何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体系,都不能脱离各自的民族精神。”人们可通过土特产包装上的图形、文字、色彩以及整个包装表现出来的风格、营造出来的意境来感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传统习惯、文化内涵等,就如同考古学家可通过古代遗留的字画、器具等来探索当时的文化思潮及社会环境的氛围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状态一样。
(二)传统文化价值
土特产都具有历史悠久的特性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这就是土特产和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明的文化古国,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留有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这些都能为现代各个地区的土特产包装所用。因此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准确地表现当地传统文化是对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二、土特产包装设计的现状
(一)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土特产是地方风俗的代表,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最具文化韵味的产品。”市场上的土特产包装已展现出一些传统风味,但大多是简单地运用大众流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结、年画娃娃、剪纸等,显得过于浅显、缺少地域性文化内涵,既没有抓住其流通面广的机会去很好地展现地域特色,也没有很好地承载和传播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二)过于简陋
包装即商品的外衣,商品穿上包装的外衣之后,便在商品流通中呈现出自己的风格,其中材料的特性、造型结构以及装潢风格对商品的风格有很大影响。但市场上很多土特产包装过于简陋,选取的材料较简易,结构过于简单陈旧,装潢过于俗气低劣,不但没有为产品加分,反而降低了产品的档次。
(三)缺乏新意
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土特产的包装看上去都是大同小异。一方面包装的结构大多是较常见的一些包装结构样式,另一方面包装设计元素也大多是互相模仿。这样的现状并不能能适应现代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并不是一种代表地方的包装,更不能实现文化传承的重任。
三、实现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深入了解文化背景
土特产的文化背景包括当地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要设计出能传承文化的包装设计,首先就应该对当地的历史起源、民俗风情、生活习惯以及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等有深入的了解。“商品和包装也有自己根据地,地域特色常常是文化特色的基础。”土特产包装设计应充分挖掘地方特性,提取地方元素,选取能代表产品和产地特色的元素进行设计。
(二)文化背景之上进行设计
(1)土特产包装应尽量表达质朴,在材料的选择上可考虑大自然中的木、竹、土、石、棉、麻、草以及布,再利用编织、拼贴、雕琢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地域的差异,材料具有地域性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成为传达地域特色的一种表现手法。
(2)在土特产包装的结构上可借鉴一些古文物、民间物品、特色建筑等,如青铜器、陶器、瓷器、兵马俑等,葫芦、唢呐、鼓等以及黄鹤楼、吊脚楼、大明宫等,这些都可作为造型设计的参考,关键是要根据产品的自身特点进行选取。
(3)图形设计可源自古文化中的书法、绘画、刺绣等,或对当地特色的人物、动植物、建筑等进行模仿、解构与创新,总之图形的选取一定要具地方特色,要与商品有紧密关系,这样给消费者传达的信息也就越准确。
(4)“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它是美感中最普遍的形式,极易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与变化。色彩本身就具有民族的传统意识性,不同的国家与不同的民族之间对色彩的喜恶习俗与审美心理都不一样。”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颜色带给产品什么样的气质,这都需设计师进行推敲。在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地域性的色彩利于土特产形象的树立,也能使人们感受到该产地的地域特色是豪放、质朴或是清秀。
四、结语
土特产包装设计离不开产生这一产品的地域、民族以及时代背景。土特产包装作为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而设计师作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必须要深层次地理解、融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通过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手法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式符号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内涵的包装设计,这样既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一个地域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又体现时代精神内涵,使土特产包装熏陶并建立起大众的文化认同感,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