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农业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湖北农业现状问题

1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1.1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表1反映了湖北主要农产品中的棉花、肉类、水产品产量呈增长趋势,特别是肉类与水产品增幅明显;粮油产量则呈下滑趋势。由此可见,随着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初级农产品的需求趋于平稳,而水产品和肉类需求增长较快,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农业资源的投入出现了转移,表明市场经济对农业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1.2农业总产值,全面增长

2002年湖北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为752.01亿元,比2000年增加36.36亿元,增长5.08%,平均每年递增2.93%。其中,种植业产值为383.69亿元,同比增加11.15亿元,增长3.00%,平均每年递增1.49%;畜牧业产值为220.74亿元,同比增加15.59亿元,增长7.59%,平均每年递增3.75%;渔业产值为126.11亿元,同比增加16.62亿元,增长15.18%,平均每年递增7.32%,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具体比较见图1。

1.3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02年湖北农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7.16%,比2000年提高了1.14%;图2表明,农牧渔林的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52.06∶28.66∶15.30∶4.00调整到2002年的51.03∶29.36∶16.77∶2.86。具体趋向变化如下:一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产值之比由2000年的38∶62调整到2002年的33.2∶66.8,表现为粮食作物产值下降,经济作物产值上升;二是水稻、油菜、茶叶、水果、牲猪的优质品率分别为40%、90%、58%、52%和55%,所占比重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32、10、8、7和7个百分点,表现为主要农产品的优质品率逐年提高。

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

图3显示,近几年湖北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2002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444元,比2000年增加175元,增长7.72%,平均每年递增3.79%。虽然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偏低,但年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对于湖北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1.5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2002年湖北农机装备总动力为1557万KW,比2000年增加143万KW,增长10.12%,平均每年递增4.94%;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6.5%,比2000年提高7.7%;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为78.40亿元,比2000年增加6.11亿元,增长8.5%,平均每年递增4.2%。这是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发展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

1.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湖北2002年底具有一定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特色、特点、不同经营方式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400多家,比2000年增长60%,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上市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2家;全省龙头企业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710亿元,比上年增长9%,上缴税金40亿元,增长10%,利润增长8.5%。说明龙头企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拓展农业优势产业和带动千百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领跑作用。

1.7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湖北农业生态环境近年逐步得到改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工业“三废”污染和农业生产的二次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种植业、养殖业等重大的病虫鼠害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基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五大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其服务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湖北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

一是政府对农业投入长期一贯制,国家投入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地方配套资金一般难以到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和组织引导不力,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落后,一遇上大的自然灾害就减产减收,因此湖北农业抗风险能力仍然不是很高;二是农产品的利润率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农业和农村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农业内部积累资金包括外来资金流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转化率偏低,农民多年的农业生产积累起来的微薄积蓄与劳务经济流向农村的资金多数形成了新房、摩托车和婚嫁费用等消费型资金,而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则极为有限,由此形成了低收入超前消费低水平生产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三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改革开放步伐缓慢,农村投资融资渠道不多,农业引进民间资本、省外资本、国际资本和吸纳地方财力投资服务“三农”的公益性、社会性和示范性的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有限,农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力度弱、数量少,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引导不够,湖北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基本没有发挥出来,从而与农业生产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差距仍然较大。

2.2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高,但仍然只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不是农业强省。由于湖北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未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科技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和分散经营,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在低位徘徊。通过表2、表3的分析表明,农民收入高低与农民文化素质、农业人口结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民素质状况、户主文化程度与其家庭人均纯收入密切相关,计算其相互关系数为0.7827,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其人平纯收入为2342元;初中、小学及文盲的,其人平纯收入分别为2110元、2035元和1890元。随着湖北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则主要依靠其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尤其要依靠一批思想开放的高素质农民与能够发挥其特长及知识技术价值的市场经济环境。

2.3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

信息和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走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桥梁与纽带,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是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民要想提高收入,就要按照市场动态选择产品品种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就务必有新的知识来源和灵敏的市场信息,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市场调查,因地制宜地选择有经济效益的农产品新项目,减少盲目生产引起的农产品滞销等;二是为现有农产品寻找市场销售渠道。由于农村公益性、社会性的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农村平均经济水平仅为城镇平均经济水平的1/3,网络用户的普及和应用也主要在城市,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农民用户仅只有0.3%,因此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化的装备水平普遍不能满足要求。即使是最低水平的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化也至少要求在乡镇一级设置相关机构专门从事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这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较高,而在湖北农村很多地方则大多缺乏符合要求的当地信息化人才。所有这些因素,均加大了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沟通难度。

2.4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增值率偏低

湖北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加工增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目前农村千家万户搞农业生产,为了提高产量和防止病虫鼠害,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与日俱增,而施用的数量、结构、时间却很难把握,加之城镇生活垃圾、污水与工业“三废”乱倒乱排等,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二是种子、种苗、种畜禽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农产品种子、种苗、种畜禽多、乱、杂的现象仍然未有大的改观;水果、茶叶、畜产品生长周期长、良种繁育滞后,品种质量不高,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等,增加了优良品种的更新难度;水产品生产依然以四大家鱼为主,名、优、特、稀水产品生产、良种繁育与推广等严重滞后。三是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入世”后,我国必须覆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简称SPS协议),国际上对农产品的无害化和安全的要求十分严格,而目前各地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仍以国标为主,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四是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当前湖北农业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等,既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制约了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产业带的形成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2.5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

一是农业合作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当前湖北乃至全国均未出台与农业合作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登记注册、解散和组织的性质、宗旨、服务均无法无规可依,合作组织内部缺乏具体的议事、监事、财务管理等制度,造成法人主体地位不明确,组织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会(社)员的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从而影响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二是农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绝大多数自身经济实力不强,10人以内的生产经营规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组织合作的服务功能偏弱,多数只是起到单一的生产合作作用,很难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目的,更谈不上按照国家、国际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经营和运用WTO规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较强的龙头带动能力。三是农业合作组织会(社)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民带头人中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大多数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对现代农业生产新品种的种、养、加模式技术掌握有限,缺乏按市场经济规则组织生产经营和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从事策划管理的能力。

2.6农业土地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

当前湖北农村基本与全国一样,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外,单个的农户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户仍处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普遍实行的是。农村土地资源一般按家庭人口、土地肥力、居地远近分配给农户。农户在履行协议即交足契约中暗示的租金后,可以卖掉剩余产品或留作家用。虽然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刺激了每片农地的利用,但耕地的分块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品量少、效益低下,促成了小而全自然经济的自发维持,其基本农业生产方式是目前农村小农经济存在的主要原因和现实基础。即使某个农户家庭规划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在土地面积足够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土地分散,其基础设施配置和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困难而不能实现其专业化和规模化。所以要解决湖北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从解决农村家庭仍然是现时期农业生产主体———数量最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入手,改变目前农业土地细碎化和生产经营分散化的不利局面,加大土地合理有效的流转速度,加快扩大适度规模的经营步伐。而且在政府的农政执法体系框架内将农户现有的责任田重组,属于农业资源内部的合理调整和配置,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见效期短,投入小的特点,不象资本投入那样具有长期性和较大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0-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3

2刘惠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发展[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区农业;发展现状;区域统筹;措施;贵州省

1贵州省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基于安龙县抑或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土地破碎的实际,要想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个县或是小范围内要上大项目基本没有条件;已经申报项目落地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地势落差以及各种小气候明显等因素,导致作物类型分布呈多样化趋势,也决定了某种特定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分布绝对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很显然,单就一个县而言,从原材料保障上就不具备做成大产业的基本条件。但现实却是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各县市之间缺少配合,因而始终受困于资源条件和协调机制的限制,难于破局。

2区域统筹发展措施

2.1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

在资源类型相近的几个县、整个市州或市州之间,探索相关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一定区域内实行资源统筹和产业项目合理分布。比如按照市场情况,黔西南州已经有了比较宏伟的设想,晴隆县建立起了号称全国最大的肉羊屠宰企业,但仅仅一个县饲养的羊出栏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甚至全州的羊出栏量也未必能够满足。另外,兴仁县也建立起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设计年屠宰量并非1~2个县能够满足。同时,安龙、兴仁两县都建起了薏仁米加工企业,其原料消耗及需求也不是这2个县自身能解决的。这时就必须引入统筹的思想理念,将几个县的资源整合起来考虑,共同支撑起做大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理顺农产品生产供应和统一收购渠道,把分散的初级农产品资源聚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加工销售增值。若进一步拓宽眼界,不仅需要统筹好全州的产能,甚而至于可纳入更大范围来作统筹考虑[1-3]。又如当下的一些高端蔬菜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港澳、海外有企业下订单,农产品供应远远不够。若是采取统筹的思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于目前贵州省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仍需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只能通过观念和思路上以及实际操作上的调整,实行项目统筹运作,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

2.2形成统筹运作机制,实现农产品集约经营

某些产业基于各种小气候而在特定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又因为一定区域内立体气候差异明显的实际,某种特色作物分布不集中,一个县或特定范围内面积不大,但又都有一定面积,却难以独立形成产业。对此,若能引入区域统筹的思维和理念,通过建立和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由某产业领域或某特定经营方向的龙头企业对某一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组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将一定区域内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同一资源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集约经营,从而体现较大程度的规模效益并进一步实现创品牌、做大做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产品质量不自信且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尴尬,应采取化零为整的经营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农产品批量供应,才能不断做大做强产业[4]。

2.3运用区域统筹观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至于如何形成联动机制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探索。结合各地制定野十三五冶规划以及试点省直管县等机制的大好机遇,可以尝试融入区域统筹的思想来考虑问题,使产业规划和落实达到更高的起点和运作层面。具体到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也应当用区域统筹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结合龙头企业培植,可以重点打造和扶持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走集约规模经营道路,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起主导作用,集中利用原料基地和市场把握优势,更好地实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做大做强产业和品牌。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4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助力农业企业发展

联系到某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煤矿、房地产等产业和行业注资农业企业,实行和实现转产、转型发展。

2.5统一质量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野三抓冶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更加有效地集中盘活资源,同时充实活跃了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的订单需求。

3结语

可以预期,若能实行区域统筹,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必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也只有这样,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才更可能成为现实。从效果上讲,只要集中精力、整合优势资源,不贪多、不虚耗,势必可以使农业发展更有效率。在方法上,实行区域统筹、整合推进,势必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化零为整,可以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山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撬动固有的沉寂,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激活体制机制,统筹市场运作,整合各方力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社会变革的春天里,在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档口和过程中,看到更多积极的令人鼓舞的利好政策和扎实效果。希望能更多地实现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品及市场定位,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发展独特优势产业。通过区域统筹,整合有限资源,实行集约节约经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企业及群众收入、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尤其是山区人民。

4参考文献

[1]张光新.关于调整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2)院41-42.

[2]杜亚填,吴金明.论山区农业逆向发展战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院12-16.

[3]王新君,彭红霞.贫困山区资源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特区经济,2005(1)院125-126.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山区农业;发展现状;区域统筹;措施;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16-01

1 贵州省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基于安龙县抑或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土地破碎的实际,要想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个县或是小范围内要上大项目基本没有条件;已经申报项目落地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地势落差以及各种小气候明显等因素,导致作物类型分布呈多样化趋势,也决定了某种特定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分布绝对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很显然,单就一个县而言,从原材料保障上就不具备做成大产业的基本条件。但现实却是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各县市之间缺少配合,因而始终受困于资源条件和协调机制的限制,难于破局。

2 区域统筹发展措施

2.1 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

在资源类型相近的几个县、整个市州或市州之间,探索相关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一定区域内实行资源统筹和产业项目合理分布。比如按照市场情况,黔西南州已经有了比较宏伟的设想,晴隆县建立起了号称全国最大的肉羊屠宰企业,但仅仅一个县饲养的羊出栏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甚至全州的羊出栏量也未必能够满足。另外,兴仁县也建立起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设计年屠宰量并非1~2个县能够满足。同时,安龙、兴仁两县都建起了薏仁米加工企业,其原料消耗及需求也不是这2个县自身能解决的。这时就必须引入统筹的思想理念,将几个县的资源整合起来考虑,共同支撑起做大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理顺农产品生产供应和统一收购渠道,把分散的初级农产品资源聚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加工销售增值。若进一步拓宽眼界,不仅需要统筹好全州的产能,甚而至于可纳入更大范围来作统筹考虑[1-3]。

又如当下的一些高端蔬菜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港澳、海外有企业下订单,农产品供应远远不够。若是采取统筹的思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于目前贵州省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仍需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只能通过观念和思路上以及实际操作上的调整,实行项目统筹运作,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

2.2 形成统筹运作机制,实现农产品集约经营

某些产业基于各种小气候而在特定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又因为一定区域内立体气候差异明显的实际,某种特色作物分布不集中,一个县或特定范围内面积不大,但又都有一定面积,却难以独立形成产业。对此,若能引入区域统筹的思维和理念,通过建立和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由某产业领域或某特定经营方向的龙头企业对某一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组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将一定区域内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同一资源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集约经营,从而体现较大程度的规模效益并进一步实现创品牌、做大做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产品质量不自信且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尴尬,应采取化零为整的经营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农产品批量供应,才能不断做大做强产业[4]。

2.3 运用区域统筹观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至于如何形成联动机制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探索。结合各地制定“十三五”规划以及试点省直管县等机制的大好机遇,可以尝试融入区域统筹的思想来考虑问题,使产业规划和落实达到更高的起点和运作层面。具体到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也应当用区域统筹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结合龙头企业培植,可以重点打造和扶持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走集约规模经营道路,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起主导作用,集中利用原料基地和市场把握优势,更好地实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做大做强产业和品牌。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4 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助力农业企业发展

联系到某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煤矿、房地产等产业和行业注资农业企业,实行和实现转产、转型发展。

2.5 统一质量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三抓”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更加有效地集中盘活资源,同时充实活跃了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的订单需求。

3 结语

可以预期,若能实行区域统筹,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必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也只有这样,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才更可能成为现实。从效果上讲,只要集中精力、整合优势资源,不贪多、不虚耗,势必可以使农业发展更有效率。在方法上,实行区域统筹、整合推进,势必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化零为整,可以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山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撬动固有的沉寂,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激活体制机制,统筹市场运作,整合各方力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社会变革的春天里,在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档口和过程中,看到更多积极的令人鼓舞的利好政策和扎实效果。希望能更多地实现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品及市场定位,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发展独特优势产业。通过区域统筹,整合有限资源,实行集约节约经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企业及群众收入、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尤其是山区人民。

4 参考文献

[1] 张光新.关于调整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2):41-42.

[2] 杜亚填,吴金明.论山区农业逆向发展战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16.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840.66文献标识码:A

1中国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1.1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分析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改善,国内农产品产量始终保持着世界前位。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农业、外部能源的投入,将现代科学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热潮,也推动了国内特色生态农业系统的建立,各区域凭借各具特色的农业资源进行产业化生产,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

尽管如此,但在我国种植业仍旧是农业的主体,而种植业又最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便造成了国内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强依赖性。即便是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完全取缔,也依旧难以打破“靠天吃饭”的束缚,再加上农业生产易受到动植物生长周期的制约以及农业生产对市场信号的反应滞后性。其竞争力明显偏弱于其它产业。而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也决定了对农业进行合理保护是各国发展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1.2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自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从1979年的1117.60亿元一直到如今的51497.37亿元,在35a中上涨了40多倍(如图1所示),对GDP的贡献率高达4.9%。因此,无论从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方面还是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来看,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亦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甚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尤其在如今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的市场环境下,更加凸显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继就业压力、经济增长“三高一低”等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原因之一[1]。诸如产业化水平落后、市场竞争力较低、人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高不确定性等等,这些因素无疑都给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增添了阻力。再加上面对着来自自然环境、产品市场、生产技术等诸多风险因素的制约。因此,客观上亟需加强对其风险的管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最迫切的选择。

图11979~2013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情况图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对农业生产风险管理的通行做法,同时亦是我国现阶段扶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就目前我国国情而言,区域间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教育文化程度等差异的普遍存在,就使得我国在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的同时,更需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区域特性以及各地农业保险实行的基础情况都考虑进来,以区域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的差异化选择来解决我国区域间农业保险发展的不平衡问题[2]。

2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全国农业保险总体情况分析

在经历了20a的保险业停办的经验教训,国内保险业从1980年开始便进入了一个全面恢复和发展的时期,此时海外保险机构与保险业务也相继逐步开始拓展。随着1993年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保险法的颁布实行,我国保险业整体再次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从保费收入增长速度、保险保障服务领域还是从分散社会风险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而其中农业保险业务的成长更是国内保险系统重建过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1.1保费收入增长迅速

据统计从1985~2012年间,在这不到30a的时间里,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农业保险承保量基本上是呈每年递增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自2007年以来,保费收入累计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达到85%,而仅就2013年1a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就已达到306.7亿元,占这一年财产险保费收入6481.16亿元的4.73%。而相较于呈下降趋势的赔付率,足可以看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在分散风险方面起到一定的效果。

2.1.2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增多

截止到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覆盖的险种已经比较广泛了,从最初了种养两业,再到现在的渔业保险、经济作物保险、农机具保险以及森林保险等等,农业保险服务的领域在不断的增加[3]。加之,农业保险对于稳定国内农业生产、维护城乡和谐等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发展农险保险、扩大农业险种的覆盖面和承保范围也是近期国内经济建设的主要趋势。同时,例如像继续推进牧区保险、设施农业保险、农房保险以及农村综合保险等涉农保险也将会成为提升国内农业保险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4]。

2.1.3有效分散农业风险

为了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的局面,国务院从1982年开始恢复了国内中断23a的农业保险业务,因此1982年既是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恢复的一年,也是对农业产业风险管理、分散转折的一年。在1982~1993年这10a里,国内农业保险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保费收入骤增,在分散风险方面也卓有成效[5]。尤其从近几年国内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额与农业保险承保品种的覆盖范围上来看尤为明显。例如像广东省、河南省保险公司在2012年,汇聚同质风险的数量、承保金额都有所上升,保险保费收入增长均在120%以上,而且承保覆盖区域也不断扩大,像山东省2012年农业保险开办地区也由初期的55个县(市)扩大到现在的100个县以上,充分发挥了对区域农业风险的集合分散功能。

2.2中国农业保险亟需直面的问题

虽然从2007年国内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中央财政已经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62.1亿元,而且在农业保险投入方面逐年递增,年均增长45.8%。同时,在其它农业基础设施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尽管如此,但我国农业依旧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纵观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赔付率过高、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异性,是我国农险发展过程中仍亟需正视的三大基本问题。

2.2.1赔付率过高

由于农业生产高风险性的特点导致农业保险自身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尤其相对于第2、第3产业来说,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受自然制约较多,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发。1982~2004年,全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累计共80.98亿元,而赔款支出共计70.65亿元,平均赔付率高达87.24%;再到2008~2012年,全国的农业保险费收入累计达到了600亿元,但与此相对应的高赔款支出仍居高不下,累计至2012年底共有400亿元。在保费收入增加的同时,也承受着过高的赔付率[6]。

2.2.2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上,农民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农险产品的数量。从这一点上来看,致使一国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有很多,而就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程度来看,偏低的农民收入水平与农业保险的强外部性以及农业补贴政策的低效,无疑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最直接动因。

2.2.2.1就目前来看,国内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构成大致可以分为4个维度:依靠传统农业生产,(其中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畜养殖收入),基本工资(即打工收入)、个体经营、其他收入(含政府补贴)。实际上,从上述其主要收入来源上来看,国内农民收入来源已经初步实现多元化,就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指标来看,已达到1990年总收入11倍[7]。尽管如此,但由于在3次产业中,农业生产依旧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农村资源的长期匮乏。因此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依然很低,截止到2012年,其平均每人纯收入仅7916元。这与过高的农业保险保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2.2.2.2就国内农业保险发展的情况上来看,1985~1994年是国内农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10a,而在之后的1995~1999年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甚至还出现了回落,直到2000年以后,国内农险的保费收入又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见,总体来看,国内农业保险是经历了一段波动式的发展过程。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动因是由于其具有强外部性。农业保险的强外部性是源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因此它便具有这种明显的利益外溢的特征。即经营农业保险的主体和农户投保的行为均可以使其他人和社会获得收益,而受益者却并非完全承担全部的花费或代价。也正是由于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长期无法对等,农险市场慢慢出现价格歪曲,农民投保的个人预期收益下降,导致其对农险的需求也随之减少,而此时如果农业保险生产经营者提供足量的保险,则保险企业必然要承担亏损,结果又将导致供给不足。

2.2.2.3国家为农险提供保险补贴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各国政府对本国农业保险普遍实行的扶持方式[8]。因此,从最初2004年的仅在试点地区实行,为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到2006年的,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积极参加农业保险;再到已经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列为财政预算科目,通过这10a农业保险补贴历程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已经逐渐将农业保险补贴作为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9]。

但随着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范围、补贴品种的不断扩大,而相应取得的效果去依旧不佳。这要归因于,依靠加大财政补贴的方式是很难刺激农户的自愿参保行为,而且还会加强农业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结果造成,财政补贴实行初期,虽然可以在短期增加农户的参保率,扩大保费收入,但从长期上来看,却无法持续维持保费收入增长,反而会出现下滑的趋势。尽管近年来国家加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补贴,从保费收入水平上看,亦是逐年增长,但按全国2.3亿农户计算,农户人均投保费仍不足150元。

2.2.3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差异性大

农业保险是一项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业务。因此各地各级政府对当地农业保险给予了大力扶持,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从近2a的保险市场的区域格局上来看,东部地区依旧是国内保险业发展的主力军,该地区实现的保费收入可以占到全国保费收入的58%作用,而中部地区的8个区域保险市场和西部地区的12个保险市场所实现的保险收入仅能占到全国份额的23%和19%。而且到了2012年,东部地区保费收入不断增长,共实现原保险费8955亿元,同比上升0.47%,在农业保险发展方面也不乏亮点,以广东省为例仅2012年1a农业保险保费增长了130.9%。而中、西部农业市场增速却放缓,在农业保险运行模式上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以湖北省为例,整体来看农业保险规模较小,险种也主要是集中在耕牛保险、养鱼保险、烟草种植、蔬菜种植等险种。保险责任主要是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方面。虽然国家从2008年开始,正式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引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险公司自办等相互配合的经营模式,但由于贯彻“微利”原则,依旧很难改变全省农业保险承保范围狭窄的问题。这同时也体现出了国内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程度的差异性[10]。

3区域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的依赖

就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来看,各国均有适合自己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与各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都各不相同。那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各异、各区域间生产力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特殊性所致,因此,在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区域间农业生产的技术差异和资源特色来为不同区域的农业保险确定差异化发展路线是我国必然的选择。

3.1区域补贴标准的差异化决策

农业风险的多样性是我国实行区域农业保险的必要条件,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社会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无论是哪种风险因素都存在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然而就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来看,国内农业补贴主要集中在一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吉林、四川、江苏等重点的经济区域。虽然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不断地加深,农业保险补贴覆盖面也不断的扩大,但依然没有走出补贴范围狭窄,补贴方式单一的局面。

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来自体制外、国内和国际的风险因素广泛聚类,再加上农业风险的强关联性,所以仅将单一、各类诸如旱灾、冰雹等险种纳入到保障体系中,在短期内是很难彻底改变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所遇到的潜在风险。因此,根据目前农业保险补贴的范围过于狭窄的特点,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的自然禀赋的劣势、自然环境特征、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当地农民收入情况来决定补贴的范围和补贴的比例。

3.2区域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差异化设计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区域化设计构想目的在于体现国内各区域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上。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保险发展程度上来看,明显呈现出东部与东北地区相对发达,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现象。再加上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人均收入水平都各不相同,因此,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也必须存在差异性,需要根据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不同的发展困境来选择其各自的发展重心与经营模式。

具体来说,由于中西部地区人均参保率比较低,所以其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重心应该放在扩大农民参保率和农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上,同时通过“以险养险”的方式,扩大该区域农业保险在财产保险业务中的比例。在厘定保险费上,要充分考虑该区域消费层次与结构,根据可保风险的风险程度和损失率来设计本区域保险费率。而对于农业保险发展程度与经济水平较好的东部和东北部区域,由于人均投保率已较高,所以应将发展重心放在提高“偿付能力”上。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东部和东北部区域应该提高商业性的保险比例。同时在销售模式上,也应通过借助保险人与经纪公司等中介的力量,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加大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新型销售方式的比重,依靠不断深化农业保险市场的专业化分工来扩大和稳定农业保险在该区域的市场份额,为农户提供更多、更能满足该区域农民需求的风险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解淑贞.安丘市农业保险发展对策分析[D][硕士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张友祥.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王承.中国沿海地区农业保险政策研究[D][博士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4]陈敏.浅析完善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J].时代金融,2013(08):71-72.

[5]张友祥.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曲哲.农险立法提速[J].农经,2012(05):50-53.

[7]高彦彬.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8]王艳玲,欧阳令南.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07):2946-2947.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第5篇

苏丹是典型的农业国,人少地多,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优势明显。在政府支持下,苏丹的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其农业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苏丹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前景广阔苏丹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可种植土地估计为8400万hm2,已开发种植土地约为1500万hm2,有190万hm2的灌溉区、490万hm2的雨养机灌区和760万hm2传统的雨养农区。苏丹水资源丰富,有205.5亿m3的河流,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季节性河流有50亿~70亿m3。此外,还有16万亿m3的地下水。苏丹人均淡水资源达到5300m3,是中国人均淡水资源的2倍多。苏丹森林占国土面积的25%,不仅提供建材,而且是全国的重要燃料。苏丹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流域和红海沿岸区域,其中在淡水流域中有420亿m2的渔业资源。红海的年捕鱼量估计达20万t。苏丹宜牧区面积较大,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和广阔的天然牧场。

2.农业是苏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苏丹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农业是苏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2005年农业产值为113.53亿美元,占GDP的42.8%。若不将近年的石油出口计算在内,出口总额中农业产品占55%。主要的出口农业产品包括棉花、花生、芝麻、阿拉伯胶以及畜产品。苏丹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较高,而且绝对数量增长较快。2006年,全国总人口上升为3770.7万,比2000年增长了13.01%,农业人口达到2093.8万,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55.53%。苏丹GDP年增长率达到6%,农业GDP增长率达到8%,农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4%,如排除石油出口,农产品出口则占全国出口的90%,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5%左右。

3.苏丹政府重视发展农业,制定支持农业生产的政策苏丹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将农业定位为永不枯竭的资源,制定了促进农业振兴的5年发展规划,同时修改完善有关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苏丹政府学习和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来发展苏丹的农业。2008年6月,苏丹副总统塔哈访华,希望与中国建立农业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苏丹对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享有税收优惠的政策,在1993年7月,农业税的统一费率从5%降到2%,这一税收是对在农贸市场出售的货值进行征税。苏丹对多数进出口产品征收附加税,但是减少或免除了大部分农产品的附加税。苏丹鼓励粮食的进口,对进口粮食在进口关税税率予以一定的优惠,规定对进口大米免征进口税。此外,苏丹还鼓励农产品出口,对出口的部分农产品实行关税优惠。苏丹税法规定,对除毛皮征收15%出口关税外,其他所有出口商品均免征出口关税。1999年,苏丹通过了《投资(鼓励)法》,2000年对该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法律规定:鼓励包括农业、动物生产、水利等领域在内的投资。

4.苏丹有比较好的农业基础苏丹政府重视农业,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为本国农业打下较好的基础。主要的粮食作物有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占农产品出口额的66%,在世界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胶,这些农产品大多数都是以出口为导向。其中,苏丹的长绒棉产量较高,仅次于埃及,居世界第二位;花生产量居阿拉伯国家之首,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印度和阿根廷,居世界第四位;芝麻产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中居第一位,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阿拉伯胶种植面积504万hm2,年均产量约3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60%~80%。畜牧业发展良好,苏丹目前有1.14亿头家畜,除满足国内需求外,每年向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国、土耳其、约旦等伊斯兰国家等出畜达200万头,肉制品出口4.2万t左右。苏丹具有独特的区域市场优势地位,苏丹加入了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与阿拉伯国家签订自贸区,与欧盟签订了市场准入协定。通过苏丹,可以进入东南非、中东及欧洲市场。苏丹实现商品和贸易的自由化、积极纠正价格扭曲、鼓励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政府税收体制等。

5.农田基础设施及机械化水平已具一定基础苏丹自20世纪70年代至2004年年底,利用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以及季节性河流的水源和大型灌溉机械抽水,再通过主灌渠和各级支灌渠的配套直接将水灌入农田。目前机械化渠道灌溉种植面积达到189万hm2,包括杰齐拉灌区、拉哈德灌区、新哈尔法灌区、青尼罗河灌区、白尼罗河灌区及北方州尼罗河灌区等。其中杰齐拉灌区是苏丹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为88.2hm2,约占整个灌区的一半,位于青、白尼罗河汇合处之间的三角平原,是苏丹最大的棉产地,苏丹出口的长绒棉95%产于这一地区。此外在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及主尼罗河的岸边建有许多小型水泵,可灌溉沿岸的农业区。即使在依赖自然降水的雨灌区,如西苏丹、凯达拉夫南部和北部、青尼罗河以南及中央平原的部分地区,私人农场也广泛使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大面积种植高粱等作物,机械化程度达到了45%。苏丹使用的农用拖拉机和谷物联合收割机数量不断上升。

二、苏丹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苏丹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对农业采取扶持政策和措施,使苏丹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投入不足,生产技术整体水平比较低由于南部连绵不断的战争以及西部的持续干旱,再加上工业落后、基础薄弱,对外援依赖性较强,国家经济一直较为困难,曾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无力偿还债务和不宜提供贷款的国家,多年积累的巨额外债已成为苏丹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苏丹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且在非洲国家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有所增加,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国企业投资的优惠政策,但苏丹政府和外国企业对苏丹农业投资尚不足工业领域的7%,长期的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战争使难民不断增加,人均收入降低,农民自身几乎不对农业生产进行生产资料的投入。因而在多数地区,农业的投入远远不足。苏丹农业生产技术整体水平比较低,大多数拥有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农场都是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援建的,这些农场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的进口也主要用于这些农场,他们广泛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在灌溉、肥料、种子、农药等方面的投入也比较多。国内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比较缓慢,农民的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基本上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全采用手工作业,也很少施用化肥、农药等。苏丹财政部2005年经济报告显示,苏丹有2000万费丹(1埃及费丹约等于0.420hm2)土地用于种植传统雨季作物,产值占GDP的5.5%,其中1800万费丹土地用于机械化和半机械耕作,提供了苏丹2%的农业产值。180万费丹沿尼罗河两岸的现代农业耕作区,产值占11.5%。

2.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土地生产率低苏丹可耕地面积中有大量可耕地无人耕种,8400万hm2的耕地中常年耕种的土地仅为1260万hm2,剩下7140万hm2的可耕地被荒芜闲置。在已垦土地中,部分地区仅依赖自然降雨,仅在雨季种植1季作物,其余时间土地也被闲置。即使在灌溉农区,由于农业技术不到位,产量水平仍远远低于其生产潜力。苏丹农业耕作形式呈明显的二元结构,发达国家捐助而发展起来的少量现代农业企业和大部分原始耕作方式的落后农业并存。苏丹的大部分农户还是采取比较原始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人工作业、从不施肥是其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持生计而已。

3.科技支撑不足,农技推广体系欠缺苏丹的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科技支撑不足,农产品产量水平较低,在粮食、蔬菜等农产品方面不能完全实现自给。因为苏丹的农业缺少科技支撑,研发能力不足,因此农产品缺口主要通过进口和国外捐赠。苏丹农业耕作形式呈明显的二元结构,发达国家捐助而发展起来的少量现代农业企业和大部分原始耕作方式的落后农业并存。大部分农户还是采取比较原始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人工作业、从不施肥是其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持生计而已。苏丹肥料、农药和良种资源缺乏,全国都不生产肥料,也没有肥料出口,国内消费的肥料都来自于进口,其中氮肥的进口量比较大,每年都在5万t左右的水平,进口量最大的是尿素,2005年以前每年的进口量都在10万t以上,2005年为8.6万t。从肥料消费上来看,苏丹消费的进口肥料主要是过磷酸钙和尿素。苏丹不生产农药,使用的农药基本都是通过进口,农药进口量和使用量都比较大。进口的农药中,主要是杀虫剂和除草剂。苏丹农药贸易一直都处于绝对逆差的状态。苏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功能不顺畅,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上,苏丹农业科技基础和应用水平较许多农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苏丹粮食作物科技基础薄弱,相应的科研院所和推广机构覆盖范围小,而且大多功能不足,效率低下,先进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困难重重。

4.农民缺乏农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技能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小规模自给自足型的农户仍是苏丹农业的主体,多数农民生产水平仍处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的过渡阶段,生产的农产品尚不能满足全家生存的需要。由于缺乏农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知识,许多已建立的农场也往往处于荒废状态。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起曾经援建了杰西拉水稻农场、哈尔法渔业项目和马拉卡尔农场水稻种植项目。项目建成移交和中方人员撤离后,苏方也因缺乏经营管理和生产经验而管理不善,致使项目荒废。

三、政策建议

虽然苏丹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但苏丹在农业投入、生产技术水平、抵御干旱和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基于其自有的资源优势,以及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借鉴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为推动苏丹农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采取对策措施。

1.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对于苏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好地发展农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苏丹政府要把农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强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具体要从以下3方面着手:第一,制定稳定的农业发展计划,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制定合理的农业规划布局,提高对农业的重视,关注国外的农业发展。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寻求国际援助,努力解决本国债务问题,建立稳定的国内经济秩序,为农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重视工业发展的同时,实行工业支持农业的政策,用工业带动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二,苏丹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农业投入,重新调整农业投入比例,根据农业的发展现状增加弱势地区的投入,提高贡献率大的物种的扶持力度。第三,苏丹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扩大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目标相结合,利用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农业和相关产业的投入,吸引企业开展大规模农业投资开发、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支持农业项目开展,激励农业技术突破,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2.扩大耕地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苏丹可种植面积很大,但利用率仅为20%,土地利用率很低,制约着农业产值的进一步增加。为了更好地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苏丹政府应重视对耕地的开发利用,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率。第一,对大量耕地进行统计、分析、规划,依据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等条件,根据其优劣条件,重点开发优质耕地,逐步开垦,对于贫困地区的耕地要大力扶持农民进行耕作,保证农民粮食自给自足,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减少荒废耕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范围。第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良品种,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在用地、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加工仓储基础设施、农地改善等方面给予支持和补助,增加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苏丹农业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产值,促进经济发展。

3.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农业技术推广的水平高低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进而决定农业发展程度的高低。苏丹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覆盖到每一个乡村,政府加大对农业研发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装备的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无障碍地传递到田间地头。第二,鼓励民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从法律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其与中国农业技术过硬的企业进行科技交流和合作,扩大推广渠道,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更大范围内展开。第三,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和开展大范围的农业技术培训。针对苏丹目前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的情况,为农民提供教育资源,开设农民教育机构,有针对性性地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努力培养一些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人才,通过农业管理人员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指导,带领其他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4.加大中国与苏丹的农业合作,帮助苏丹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中国与苏丹的农业合作,要以技术合作为核心,以项目援助为主要形式。具体而言,可以从3方面入手:第一,加快援苏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力度。大力推广中国农业新品种和现代高新技术,经农业示范中心种养基地试验示范后向周边地区辐射推广,进而实现推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苏丹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通过农业技术组和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向苏丹派遣农业专家,为苏丹农业发展提供指导。立足苏丹发展实际,帮助苏丹制定合适的农业发展规划,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带领苏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第三,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帮助农业机构进行能力建设,扩大和发展农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