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茶业经济;茶文化;发展
1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与茶业经济发展价值
1.1茶文化旅游发展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工业等相关领域飞速发展,并实现了巨大的变革,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样也产生了诸多变化,其中人民群众越发重视旅游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满足,这也代表了我国旅游业成为了第三产业中极具生命力的发展产业之一,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以本地茶叶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茶文化旅游的新型增长点,例如福建省武夷山以大红袍茶文化为基础,推出了印象大红袍体验旅游项目。诸如此类,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仅体现为旅游形式的创新,更加推动了相关地区茶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也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渠道与路径,进一步提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融合的效果。
1.2茶业经济发展的价值
茶文化在我国已传承多年,其中普洱、龙井等诸多茶品种已经被社会大众耳熟能详,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背景以及丰富的茶文化内涵,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之后,我国的茶文化以及茶叶品鉴、制作等相关工艺飞速发展,并共同凝聚成茶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至今,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依托茶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特别是我国当前不同的产茶地域,其茶文化各有不同,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咏茶、品茶等特色茶文化活动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可以以此类茶文化活动和茶文化载体作为旅游项目的特色,着重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提升茶文化旅游相关产品的重要文化内涵,既推动了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样也能以茶文化旅游作为载体,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实现地区社会稳定的目标。
2茶文化旅游发展中茶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旅游产品需求缺少创新
在不同地区茶业经济发展中,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要素,既推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样也起到了传承茶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进行深度游体验游,与以往相对于浅尝辄止的旅游消费需求有了较大的差异,这也使得游客在进行茶文化旅游时的消费需求随之增长。出现此类问题急需茶文化旅游发展产业进一步创新旅游产品,全面迎合消费者和游览者的口味和需求,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前提之下,迅速抢占茶文化旅游的先机。另一方面,茶文化旅游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仍旧为相对新兴的产品之一,再加上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探究茶文化的起源以及茶文化独特的内容,深入体会品茶、鉴茶以及茶叶制作等相关工艺,游客们希望能够深入到茶文化旅游体验之中,对此需要不断创新茶文化旅游项目,以此助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很多地区的茶文化旅游以及茶业经济发展仍然留存于表面,处于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难以充分焕发茶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2.2缺少对茶文化资源的挖掘
在旅游市场发展进程中,行业规范尤为重要,需要对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秩序进行严格的规范与管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与措施,强化了政府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监督与指导,但是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多乱象。例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茶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很多地区仍然缺少对茶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甚至有时难以保障相关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在茶文化元素挖掘方面有时存在盗版和伪造的问题。如部分地区在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受到茶叶生产地域的限制,直接在不符合该品种茶叶种植和生产的区域打造盗版的茶文化园和采摘中心等,以求让游客进行体验种植和采摘,虽然实现了对游客的引流,但是此种做法也对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难以有效助推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茶文化旅游宣传水平存在问题
当前不同地区在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宣传和推荐手段各具差异,虽然很多地区在进行茶文化旅游宣传时会选择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兴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旨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宣传的范围,但是宣传到位并不意味着茶文化旅游相关产品的质量能够随之增长,这也会导致大幅度涌入的游客会给地区茶文化旅游项目,甚至是茶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一味重视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产业经济发展项目的质量和水平,而忽视了宣传与推荐,也往往会导致相关茶叶产品难以向外推广,并进一步产生滞销的问题,不利于茶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明确二者的功能和定位
首先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定位。茶文化旅游以及茶业经济发展首先需要保障相关茶叶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定位,有效提升相关产品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外部形象打造进行推广,让诸多实体化有形化的茶叶产品逐渐塑造为独特的茶叶品牌,并成为相关地区的特色品牌之一,以更好的实现在行业市场竞争中有效的市场区分,强化品牌的引导力量,有效提高广大消费者对于茶文化以及相关茶叶产品的关注度。其次,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功能性定位,在进行茶产品的展示时,可以将其作为茶文化旅游的重要项目和活动之一,以此提升广大游客的购买欲望,并进一步推动本地区茶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在进行茶产品的展示和宣传时,可以集中呈现查产品的功效以及主要核心价值理念,可以通过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和宣传渠道,着力突出茶文化及茶产品的特色,并进一步获得良好的茶业经济收益价值。最后,可以以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和渠道,畅通本地与外界茶业经济市场的联通性,既提升茶产品的知名度,同样也能助推该地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和进步。
3.2全面保障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
茶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在于该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要始终站在全局化发展的角度,明确茶叶产品与茶文化旅游,甚至是整条茶业经济发展的链条之间的连通性,明确此条价值链的价值实现,实现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有效融合发展的良好前景。在茶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全力打通茶叶产品与茶文化之间的融合性效果,促进与相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融合,实现茶文化旅游与地区茶叶产品和茶叶产业的良性发展前景,为茶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驱动力。
3.3着力凸显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特色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在茶文化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和不同,因此在发展茶文化旅游时,也可以将此类特色和不同作为吸引消费者和旅游人群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在各地区茶文化旅游项目的挖掘和发展进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该地区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历史渊源、主要发展特点等,并以此作为茶文化旅游项目的特色要素,进一步助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如果本地区的茶叶采摘旅游项目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在采摘时节集中开办茶文化旅游节或茶文化旅游纪念日等等,进一步凸显茶文化旅游的重要特色,让游客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深入体会茶叶的种植、采茶、烘焙以及相关茶艺艺术,不断增强游客游览的体验感,同时也能加大旅游者对于该地区茶文化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的了解,大力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3.4打造更加融合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
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茶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游客以及茶叶销售链条中的相关渠道经营商,游客和中间渠道商同样也是客户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深入推进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着力打造更加融合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首先在中间渠道商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渠道商是茶文化以及茶业经济发展链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要明确渠道商与茶业经济之间的稳固性关系。例如可以在茶文化旅游节和主题纪念日等重要节点邀请渠道商进行参与,提高渠道商与地区茶业经济之间的连通性。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好游客这一客户关系主体,可以在茶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文化节等重要的活动节日,大力推广茶叶产品,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与此同时可以借由不同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文化节等,提高茶产品以及茶文化的宣传与引导,推广相关茶保健知识,不断增加茶文化的喜爱人群,为茶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商机和发展人群。最后,在发展茶业经济和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可以充分应用各类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提高对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文化的宣传与引导,不断增强茶文化的民间认同性,为茶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茶文化尤为重要,同样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可以以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对此本文从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以及茶业经济发展价值出发,探索茶文化旅游发展中茶业经济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肖黎.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探究[J].福建茶叶,2020(10):74-75.
[2]魏嘉莹.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探究[J].种子科技,2020(14):115-117.
一、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茶,作为物种,经历了由野生到种植,再到选优繁育的过程。茶叶的制作也是与时俱进,逐步发展的。人类的用茶,经历了“食用”、“药用”、“饮用”这三个阶段。在西汉中期的四川成都一带,人们已经开始将茶当做饮料了。而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更深入更广泛地进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地域范围扩展到长江以南地区,在史料中对茶的记载也开始逐渐增多。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茶在这一时期开始与道家、儒家的思想发生联系,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开始萌芽。茶引起人们的兴趣,除了解渴、提神的原始功能,首先在于它的味美。要想获得这种美味,只采饮天然的茶不远远不够,还需要选择茶叶的品种,对茶的种植、采摘、制备、冲泡等都有特殊的要求。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物质基础与精神文明都达到了新的高峰,使人们能够超出日常生活必需之外,去追求能给自身以更大精神享受的生活方式,饮茶便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民俗并开始形成茶文化。被誉为“茶圣”的唐人陆羽着有《茶经》一书,是对当时唐代以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与茶文化的全面总结。陆羽不仅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茶叶产制烹饮技艺,而且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茶德和茶人精神。成为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深入发展的时期。由于官僚贵族的倡导示范、文人僧道的推广传播、市井阶层的广泛参与,茶叶在物资领域的地位几乎可以比肩柴米,饮茶在精神文化领域也成为了一种流行时尚。这一时期,点茶、斗茶、分茶等与茶有关的记载层出不穷。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游牧文明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中国茶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饮茶方式由宋代的繁琐走向简约。明清时期,散叶茶得到了大力推广,名优茶的品种也大量增加,饮茶技艺也随之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全国各类茶馆林立,茶书、茶诗、茶画众多,并开始成为西方与中国贸易的主要物产。
二、茶艺表演的兴起
几千年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积累,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融化在茶香清泉之中。饮茶风尚同样溶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演变成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式。茶艺表演是在茶艺和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科学地、生活化地、艺术地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和氛围中,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陶冶情操。从唐宋的文士茶艺、宫廷茶艺、宗教茶艺发展起步,直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的“茶艺”概念率先在台湾被提出,茶艺表演事业随之兴起。各具地域特色的茶艺馆和茶文化盛会为茶艺表演提供了平台。茶艺表演是一门集音乐、舞蹈、人文精神于一体,适合在室内或舞台表演的茶叶冲泡艺术。它正承担起普及茶文化的时代责任,引导人们去重新品味古人早已参透但在近百年逐渐被淡忘的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风俗,与之相应地,茶艺表演的种类也呈现百花齐放。按照茶艺表演的形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在演出场所由专业人员表演,这一类表演往往强调以艺为主,突出茶艺的欣赏功能;第二种表演多见于茶馆、茶室等场所,表演者和欣赏者多为茶界人士或饮茶爱好者。他们会最大限度地体现某一类茶叶的品质特性,遵循茶理茶性,有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茶艺程式。使表演者和欣赏者都能从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第三种则发生在普通百姓当中,将品茶和泡茶技巧融合在一起,自娱自乐。而按照茶艺表演的程式,则可大致分为备器、煎水、赏茶、洁具、置茶、泡茶、奉茶、饮茶这几个基本步骤。不光展现制茶、泡茶、饮茶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贯穿在整个茶艺表演始终的中国茶道精神。除此之外,茶艺表演还日益成为一种人际交流、建立友谊、沟通情感的纽带,甚至是一种社会和谐的剂。以茶会友,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在欣赏茶艺表演的同时,达到精神上的共鸣。
三、历史文化发展对茶艺表演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
1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经过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特色。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著作,不仅是我国历史文明的展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财富。该著作中详细地描述了关于茶的种植、采摘、加工、饮用等多方面内容。此外,对于茶器具的论述也十分详细。景德镇有着悠久的陶瓷制造历史,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陶瓷产业链条,展现了极具艺术风格特色的陶瓷工艺和风土人情。这里有着人数众多的陶艺专家,在他们手中充分展现了景德镇陶瓷的质朴、精艺之美。茶器是用来饮茶的工具。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器作为饮茶的重要器具,自然也体现出深厚的茶文化内涵和底蕴。想要饮一杯好茶,茶器必不可少。合适的器具不仅能够提升茶叶的品质,同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人饮茶讲究色、香、味和环境、心情,同时也对茶具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有一定要求,通过各个元素的合理搭配,不仅能够饮到一杯香醇的茶水,同时也能够营造更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使人身心获得愉悦。因此,古代对饮茶器具十分重视,而景德镇陶瓷茶器由于以手工制作为主,具备了自然质朴的个性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目前,景德镇陶瓷茶器主要制作方式以作坊为主,从生产到创作、加工,每个流程都有不同的工种和分工,例如拉坯、修坯、施釉、烧窑等,每个环节都极具专业性,这种专业的分工合作,也使景德镇茶器更具神形兼备,展现出更深刻的艺术韵味。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造型各异,迎合了时展特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陶瓷茶器的制作过程中,造型设计最具艺术特色,是设计者理念的体现,设计方式来源于几何形、艺术形和仿生形等,陶瓷茶器造型主要有公道杯、壶、盖碗、斗笠杯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景德镇陶瓷茶器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具备神形兼备的特点。陶瓷茶器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古代文人喜欢的题材,装饰图案讲究禅茶一味。从古代画家董源、李成、范宽、米南宫、王叔明、吴仲圭等,他们的绘画作品都被引用到陶瓷茶器的装饰中,在各种图案中有广泛的体现,例如以梅兰竹菊、花鸟山水等题材为主的图案,运用到陶瓷茶器中,不仅能够表现画面的清新雅致,同时带有吉祥的寓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美好理想。景德镇陶瓷茶器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尤其是饮茶之风的流行,使景德镇陶瓷茶器也传达出浓浓的文化气息,使茶与人有了更好的融合媒介,品味到了茶禅一味的感觉。茶器是饮茶的主要工具,从茶器的选择和使用上可以看出饮茶人的品位与爱好,这也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景德镇陶瓷茶器既保留了传统的制造工艺,同时也迎合了市场发展需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景德镇陶瓷茶器一直经久不衰,受到了越来越多饮茶者的喜爱。随着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流行,其身价也节节攀升,许多极具艺术特色的作品也拍出了天价,例如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元拔得头筹,成为了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最贵价格。一时间,鸡缸杯成为人们广泛谈论的内容,鸡缸杯成为人们争相购买收藏的珍品,一些茶艺爱好者还用鸡缸杯来饮茶,学者们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甚至对鸡缸杯背后的故事进行专门讲座,景德镇陶瓷茶器也名声大噪,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景德镇陶瓷茶器还需要不断地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当前,景德镇陶瓷茶器的专业设计人才还十分欠缺,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从人才建设到设计理念、思想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所设计的陶瓷茶器无论是材质、造型还是题材、画风等方面,都是设计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而设计来的,这些产品缺少思想内涵,缺少原创性,仅仅是从原有的形态中不断复制出陶瓷茶器,整个作品都缺少一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此下去,不仅陶瓷茶器造型设计行业没有发展,产品品质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影响和制约了景德镇的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些问题并不只是在茶器领域较明显,在整个陶瓷设计行业中都较为突出,是当前陶瓷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对策
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梳理,进而通过对陶瓷茶器这一领域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对陶瓷业的其它领域有所借鉴。陶瓷茶器不仅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同时也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从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手工制造发展状况来看,通过对茶器这一领域的问题分析,能够为其它领域的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如果可以从这些参考内容中获得认知,进而进行借鉴和发展,对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发展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前景也会十分乐观。当前要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器行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以传统茶文化为基础和依托,充分借鉴古代传统茶器的设计理念和经典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景德镇陶瓷茶器的优势在于传统手工制作,而这一设计理念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一些简单的陶瓷茶器,只是画了一些人物山水画,价格却十分昂贵,景德镇陶瓷茶器为何值此高价,核心之处就在于手工及品牌。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断进步,传统手工技艺也散发出浓浓的传统风味,手工制作的商品价值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而手工物质却日渐减少,因此显现出其珍贵的价值;另一方面,手工陶瓷茶器充分体现出景德镇陶瓷的文化内涵,使景德镇这一陶瓷品牌得到形象完美的体现。因此,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其手工制作这一优势,增强其附加值,使陶瓷茶器与景德镇这一品牌得到完美的融合,提升陶瓷茶器的品质和品牌,走高端化的发展路子,使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不仅树立积极深刻的文化形象,同时也使这一文化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东方文化的高端品牌。对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研究,可以以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茶器作品进行理论分析,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分析中,能够对唐代至明清时期之间的茶器造型风格及功能有更广泛的了解,对古代的陶瓷茶器的审美价值及设计理念进行论述,由此使现代陶瓷茶器造型设计在与传统审美的融合中,开创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创新设计。其次,通过丰富的造型设计融合,使陶瓷茶器得以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延伸,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设计方法。第一种是仿生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具有结构灵巧,造型精致的特点。在茶器设计中,以花草树木及动物形状作为依照参考,使茶器作品更具有形象、质朴的特性,与消费者之间更多了一份亲近感。仿生造型的茶器主要有龙团壶、南瓜壶、扁竹壶等,这些茶器造型别致,极具生活气息和鲜活性。第二种是几何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主要有四方形、球形和圆柱形等,这些造型设计体现了简约朴实的特点,茶器表面十分光滑,有较强的立体感。几何造型的茶器主要有圆壶、六方菱花壶等。第三种是艺术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造型更加灵活多变,常将诗歌书画等艺术融为一体,传达出浓厚的艺术气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情感体验。此类茶器主要有曼生壶、九头报春壶等。第四种是特殊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主要用来泡制特殊茶类或采用特殊饮茶方法而设计的,例如用于泡制乌龙茶的烹茶四宝茶器,不仅具有饮茶功能,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最后,把握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迎合时展需要。陶瓷茶具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陶瓷茶器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在对陶瓷茶器的研究中,需要从陶瓷茶器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把握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对于陶瓷茶器设计师来说,要充分考虑陶瓷茶器的几个发展方向,即陶瓷茶器要符合人性化、个性化和时代性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呈现批量化生产的状况,而对这种重复而缺少创意的商品,陶瓷茶器的创新设计则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使人们的审美观得到重新构建,不断改革创新观念形式,以更加丰富的情感与审美情趣相融合,提升了陶瓷茶器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品质,为陶瓷茶器的设计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3结束语
陶瓷茶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充分展现了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现状分析,从中总结出在陶瓷茶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来说,人们希望能够运用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来增添他们的生活乐趣,丰富他们的情感,满足他们的需求。陶瓷茶器的个性化风格也得到彰显,人们追求更具时尚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对于设计师来说,不仅是自我设计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是设计师与陶瓷茶器及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对话,以传达更丰富的思想情感与精神体验。
作者:唐艺菱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晓佑,谢云峰.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8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变化复杂,众多的河流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在一起。黄河、长江贯穿三大阶梯,沟通东西,汉水、淮河又把这两条大河联系起来。依山傍河遍布各地的地理通道又将各大地理单元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地形变化复杂的中国具有了比较完整的大陆统一性,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统一性生成的重要地理基础,也可以说是以“中”“和”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统一性形成的基础。自然地理的统一性是中国文化大一统观念发生发展的基础,而地域的复杂性又是中国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根源。自然与人文的交织、统一性与独特性的转化,共同铸就了中国多样而又统一的文化人文景观。源于自然山川的抽象化思考最终发展完善为中国人特有的时空观念图式———九宫格。九宫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典型图式之一,其蕴含的时空观念归根到底来源于中国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和基于这种环境的人文变迁。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中”“和”两个字来概括,“中”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统一性目的,“和”则具有更多的文化思维的方法论特征,“和”的目的就在于对意义开放的大一统之“中”的不断强化,所以“中”是一个意义不断生成的文化空间概念。从地理空间的统一性生成方面来说,中国地理空间的统一规模早在秦汉时就形成了,但从历史发展时间上来说,秦晋文化、齐鲁文化、吴楚文化、巴蜀文化及燕赵文化等从区域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演化直到宋代才完全生成了具有大一统性质的中原文化。宋代以后的发展,则主要以满蒙、南粤闽台等边缘亚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再一次融合为主流,是“中”的内涵不断扩大的过程之一。在中国的文化九宫空间中,滇云文化偏处西南一隅,地理区位上处于亚文化区域,在中国文化结构中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海洋流通方式向陆上“丝绸之路”大陆桥的再次转变,处于东南亚文化圈核心的滇云文化肯定会因其地理区位背景的扩大而对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在特定自然环境中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一个地区人地关系的客观反映。自然环境是文化景观生成的背景,区域文化必然具有该地区所独有的文化特质,而这种文化特质总是与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云南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离不开孕育它的独特地理环境,包括地势位置、地形地貌、交通流动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云南特有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云南文化艺术具有如下特征:
(1)边缘性区位特征。从自然地理上看,云南是东亚、东南亚与南亚的自然结合点,在地势上位于东亚大陆与印度次大陆之间;从人文地理上看,云南文化处在中原汉文化、青藏文化和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三大文化地带的交汇点,是处于多种文化交汇叠合的过渡地带;从文化圈角度来看,作为一种过渡地带,云南文化自然地同时兼具了既是边缘又是中心的双重文化特征,这一特殊的文化环境使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得以形成并具有明显的边缘文化特征。近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研究我国人口分布时说,“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2],将会发现在这条线的两侧,我国人口分布数量悬殊。事实上,这条从东北到云南的“胡焕庸线”是我国人文的又一重大地理分界,可以概括为我国历史上的农牧业分界线,在它的两侧,古代时曾经分布着影响中国历史演变的最重要的几种文化类型:斜线的东南为东南海洋文化类型,是我国主要的农业文化区;斜线西北则有三个文化类型:一是蒙古高原上的草原游牧文化,二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地区的高原半农半牧文化,三是包括四川盆地在内的黄土高原农业文化。云南文化正好处于除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之外的三大文化类型和东南亚佛教文化类型之间,纵贯南北的横断山脉及其水系把滇西与青藏高原连为一体,金沙江及其支流则沟通了古代云南与四川盆地并进而与中原文化相联系,南北盘江、珠江以及元江、红河两大水系又把滇东、滇南与岭南、安南连接起来。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和横断山脉水系把云南和周边不同的文化区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云南自古就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叠合点。从云南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可以看到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甘青文化以及东南海洋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影响,比如青铜时代的滇文化,就包含有大量北方游牧文化的因素。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文化的浸润、藏密的南下、小乘佛教的南来以及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的传入,使得云南的文化类型更为丰富多彩。处于三大文化圈交汇地带的区位特征使云南文化既具有明显的边缘性特征,又内涵着走向中心的可能性。
(2)民间性地貌特征。从地形地貌的空间特征上,可以将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属于云贵高原的西部范围的滇东和滇中地区、属于中南半岛的北部边缘的滇南地区和属于横断山脉南端的滇西地区。由于地形、水文、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差异非常显著,云南的经济文化形态也显得十分多样:有高原湖滨和平坝农耕、山区半农半牧、高山游耕、河谷稻作农业以及以采集渔猎为主、刀耕火种为辅的原始经济等多种经济文化形态。不同的经济文化形态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行为模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民族性格和心理等各个方面无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民族文化的空间分布既有地理区域范围的空间性,又有文化持续发展演变的时间性。云南民族文化空间分布单元的同质性,往往会被地域环境的复杂性和发展演变的多样性所打破,因而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丰富多样的面貌。云南民族的分布不象北方那样呈现单一民族大范围水平分布,而是多民族的交叉立体分布。从平坝丘陵到高山河谷,在任何一个地理单元中都同时分布着数种乃至十多种民族。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隔山不同语,隔村不同音”是对云南文化的地域差异最恰当的形容。
民族发展的地理空间和历史时间共同造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呈现出浓郁淳朴的民间风味。(3)原生性流动特征。云南境内地形地貌变化复杂,高山河谷相间、平坝丘陵错杂,内外地形单元相对封闭独立。云南文化的地域特征与坝子这种独特的地理景观的独立分布关系密切,人们的生产生活大多以坝子为中心,以坝子边缘山地为,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地理单元。由于山峦阻隔,地形复杂,各个坝子之间的相互交往受到极大的限制。由于受到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及地形的影响,年温差小、无霜期长,比较充足的食物供应适合动植物繁衍生息,加之地形的阻碍,生活其间的族群缺少文化进一步交融的需求和动力。缺少与周边文化的双向交流与融合,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内向的封闭性,从而使较大规模和较大范围内的文化聚集与定向积淀十分不易,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大于融合性,自然容易保留文化的原始特色,从而更多地保持原生状态,地域环境的内外封闭性和生态的适合性决定了该地区文化在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原始性和原生性。(4)愉悦性风格特征。清代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其著作《广志绎》中谈到滇云地形地貌时说,“滇中长川有至百十余里者,纯是行龙,不甚盘结”,描述云南气候四季如春秋的特点为:“行东西路上,不热不寒,四时有花,俱是春秋景象。”并且论证了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原因:“窃意其地去昆仑伊迩,地势极高,高则寒,以近南,故寒燠半之,以极高故日出日没常受光先,而入夜迟也。镇日皆西南风……地多海子,盖天造地设,以润极高之地。”[3]这一论述颇具现代科学眼光,是对云南地形和气候等地理环境的准确概括。事实上,气候对特定地理单元的文化艺术风格会形成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气候四季变化不大的热带易产生激情而感性的愉悦风格,与之相反,在寒带则易产生克制而理性的严峻风格,而在四季变化明显的季风气候区则更易形成综合风格。
“风化”、“风格”、“风气”就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舜在巡视运城盐湖时曾弹五弦琴、唱《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温暖湿润的南风带给人们的是生活的富足和闲适的心态,这自然会养成艺术上的柔和秀美的风格。云南四季变化不明显的温暖气候影响了云南艺术愉悦风格的形成,以休闲自适为特征的歌舞情调优美活泼,充满喜剧神话般的愉悦色彩。总之,云南文化区域在区位上的边缘性蕴涵着朝向主流发展的机缘,内部空间的封闭独立所形成的民间文化原生态包含着现代文化的原创理念,多样性的民族分布促进了文化生态丰富性的形成,而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则是其艺术愉悦风格形成的地理基础。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的发现、距今10~20万年的西畴人和距今1~5万年的丽江人化石等旧石器文化都说明,云南地区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摇篮之一。源远流长的石器文化和光芒四射的青铜文化足以说明滇云文化在文明的起始点上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各有千秋、并驾齐驱。始于滇西剑川(前1150年左右)、兴于滇中楚雄(前700年左右)、盛于滇池区域(前550年左右)的青铜文化带上承新石器文化、在与周边青铜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云南古代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和其与周边地区的广泛联系密不可分,如滇西北通过川藏与甘青地区的联系,滇东北与黔西北、川南进而湘鄂豫地区的联系,滇东南与广西珠江流域的联系,滇南与东南亚的联系等。文化交流主要包括战国时期羌戎文化沿金沙江、怒江、雅砻江、岷江流域南下云南;通过从公元4世纪起经川滇到缅甸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与东南亚的交往等。秦汉以后,随着中原政权对西南地区的大规模经营,滇云文化中汉文化的因子越来越多。
汉至初唐时期,云南文化的发展主要以汉文化的传入和融合为主,大量的汉族移民在与本土民族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势力强大的统治集团如南中大姓爨氏等,这些集政治、宗教、文化、经济为一体的民族政权集团正是不同文化之间双向“夷化”和“汉化”的结果。汉文化、本土文化、东南亚文化、吐蕃文化熔铸一炉的多元复合性文化正是形成南诏大理时期文化繁荣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释儒知识阶层集中代表了此一时期的精英传统。元明清时期随着中央统一政权对地方管理的加强,汉文化逐渐成为云南的主流文化。同时,因元朝和清朝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回族和满族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云南,带来了草原游牧文化、伊斯兰文化。苗族瑶族也在清代大规模地从川南、贵州、广西等地进入云南,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互相交流碰撞中进一步创造了云南的文化特色。
近代以来,随着周边国家如越南、缅甸、老挝沦为英法殖民地,云南也成为西方文化向中国扩张渗透的前沿阵地之一,云南也因此比内地在某些方面更早地开始了近代的社会文化变迁,工商资本出现、多种经济形态并存。文化创造上一些方面也得风气之先,如现代大学的创办、白话文报刊的兴办、铁路、机场与民用航空等,甚至一些口口相传的语言在基督教士的影响下也开始了自己的文字创造,如苗文、僳僳文、景颇文、佤文、拉祜文等。从历史上来看,南唐和西蜀等地的区域文化曾经成为中国主流传统的一部分,而云南地域文化艺术的边缘性、原生性、民间性和愉悦性特征在有限的文化交融中延续生长,始终未能突破地域性的限制。但到了现代,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快和信息流通方式的改变,云南文化的地域特色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变化。首先是原生态理念的发扬和传承。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少数民族分布遍及全省。地域广阔的云贵高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人文景观都在社会化程度日益加剧的现代工业社会显得弥足珍贵。原典、原生态,一系列向原点回归的潮流反映出现代人力图摆脱现代工业文明对本初人性遮蔽的愿望。云南的原生态文化和景观带给人们思考的灵感和希望,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原生态文化景观面临着文化交流所产生的消解危机,如何保持和转化原生态文化是我们急待思考的问题之一。
其次是民间文化愉悦风格的现代演化。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人们在一年之中只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从事耕作就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但由于山多地少,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开垦种植,因而无法靠农业致富,习惯于世代固守在封闭的坝子中的云南人很少想到通过商业贸易去发财致富,这就形成了云南的特点:生存容易,致富困难。因此,云南人一般都不愿离乡背井去从事艰辛的劳作,而是守在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上以足衣足食为满足,虽说一年之中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多少农活可做,但人们却不会也不可能在耕作之余再花些气力来使自己富裕一些。明清云南地方志书形容云南人“既无赤贫,亦无巨富”,是十分贴切的。云南人大多安贫知足,乐天知命,他们讲求实际,生活闲适散漫。这种风土人情使得云南文化的内在精神或气质具有明显的务实入世的世俗性和人情味,充满生活气息与愉悦气氛,并使云南文化呈现为一种活泼、闲适、自然的民间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和休闲自适的茶酒文化可以说是这种愉悦风格的文化典型。随着现代人们艺术生活化观念的提升,云南丰富的民间歌舞和各种休闲文化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吸引力。如何引导这种潮流使之保持生活化而避免世俗化是我们急待思考的又一个问题。最后就是现代艺术思潮的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容易产生新文化类型嫁接的基础。云南文化在独立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产生与其他文化的碰撞而形成新的文化因子,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宋代之前,儒家文化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入迁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直接交往发生的。元代在云南正式设立行省制,全方位把云南纳入中原王朝的集权统治之下,推行屯田政策,兴修水利,设立学堂。这一时期,在中原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下,经过云南地方政权及中原王朝的直接干预,从元代开始,云南统一的政治基础便基本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原文化开始全方位渗透到云南民族文化中。明朝在云南民族地区建立健全了土司制度,大规模把中原内地汉族迁移到云南屯田,使云南的汉族开始超过土著民族而成为主体,明代统治者还注重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云南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上层施行教化。清代通过学校进行儒学教育来达到“开其智巧,乐育人才”的目的,进一步扩大儒家思想在云南民族中的影响。经过明清两代中原文化的渗透,云南文化的发展开始了新的转型,即汉族文化成为了云南的主流文化,而云南的各民族文化成为了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文化的不断深入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文化的体系化,也不断催生新的文化因子的产生,云南的现代艺术思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缺少积淀的艺术传统因为较少规则的束缚而更易产生比较前卫的艺术思潮,云南现代艺术思潮是中国85文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土地的灵感不断激发着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一直到现在还保持着比较明显的影响而成为创新传统的一部分。
近现代云南的文化艺术在信息化潮流的冲击中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已经形成了对民族性的消解变得更为大众化,但实际上,民族特色的逐渐消失并不代表根源深厚的民族意识的完全消解,集体意识中的民族之根始终贯穿于个体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之中。民族性首先根源于群体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其次才逐渐在交流和融合中受到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滇云文化区域在地理上的相对封闭与独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同时地理单元内部的独立与隔断使得这种传统不断积淀和丰富;四季变化不明显的亚热带气候使得这一区域文化艺术中较少关于永恒和变化的深沉思考而带有明显的富于民间色彩的愉悦风格。中国文化的发展在横向上主要是国际性的东西交流,在纵向上演绎着中国大陆内部的南北融合。中国的北面是横亘欧亚大陆的戈壁、荒漠和草原,东南面是浩瀚无垠的大海,西面则耸立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历史上中国与外界的交往主要有三条通道,即出西域的西北丝绸之路、经过云南通往东南亚的蜀身毒道和从东南沿海通往南洋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代西域、云南和东南沿海除了都位于交通线上之外,还都位于汉文化的边缘地带,都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因此,这三处区域都有共同特点,即都属于边缘文化,富于民间色彩,具有多样性特征。文化民族性的生成既在于流动融合,也在于积淀吸纳,西域文化是由于流动性过大而无法积淀,而滇云文化则是由于缺乏流动而难于积淀。因此,云南文化封闭的内陆型边缘特征是我们理解云南民族艺术多样性、民间性和边缘性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理解云南现代文化艺术先进的原创理念和前卫精神的基础。
民族是有一种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的群体,地域意识不仅是其休养生息的空间,更是一种对大地之“根”的神圣信仰。民族的地理之“根”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断的迁徙抉择中,族群的凝聚力和排他性不断增强,血缘和地缘逐渐统一,民族性得以强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华夏民族的融聚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艰苦抉择的过程才形成了其赖以存在的“世系”和“地系”的大一统特性。“夏墟”、“殷墟”、“周原”,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都是从偏居一隅逐步走向文化中心,民族的发祥地和发展地并不统一,无数次艰难的迁移和抉择才能融合成血缘上的“三皇五帝”和地缘上的“五岳九州”,生土变成熟地,熟地变成热土,神圣的民族性就形成了。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在1956年出版的《农民社会与文化》中提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二元分析的框架,用来说明在复杂社会中存在的两个不同文化层次的传统。大传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上层人士、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是指在农村中多数农民所代表的文化。大传统通过学校等正规途径传播,处于封闭状态,不对大众开放,从而成为精英的文化;小传统非正式传播,向所有人开放。
从而导致小传统有精英的参与,而大众则没有参与大传统。因此小传统由于精英的介入而受到大传统的影响,而小传统对大传统的影响则微乎其微。在小传统的民间文化上,追求和谐均衡的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最多,而在大传统的士绅文化上,追求和谐均衡则表现在较抽象的宇宙观及国家社会运作上。大传统也许较强调抽象的伦理观念,小传统也许较注重实践的仪式方面。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以社会精英和大传统为核心的文化更易接受新的变革观念,与“现代”紧密联系,而以农民和小传统为核心的文化则不易接受新观念,是保守的,与“过去”联系,也被称为“草根力量”。文化主流化的过程,体现了民间小传统向精英大传统的转化,也是文化从自然生态向民族生态再向人文生态的转化过程。从宏观角度看,云南文化生成的地理基础具有几个突出特点:区位上处于中原农业文化、青藏游牧文化和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三大文化交界的边缘地带;地势上内部环境复杂,地区差异大;民族数量多,构成复杂。这必然使云南的文化类型在原生性和民间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云南不仅有物化天成的自然资源,而且有丰厚凝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在云南这个自然空间大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本土文化,通过不断吸纳众多的外来文化和异域文化,形成具有云南特色和边疆特色的多种多样的文化类型。从地缘角度看,有高原文化、山地文化、河谷文化、坝子文化、丛林文化等;以经济形态划分,有渔猎文化、林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等;民俗民间文化类型更是多姿多彩,诸如年节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禁忌文化、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化等。
另外,宗教文化、村社文化、马帮文化、稻作文化、烟文化、茶文化等也独具特色。文化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如从综合的角度认识和评价区域,那么,云南不仅应有自然地理上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之称,而且还应当有人文地理上的民族博物馆、文化艺术宝库的美誉。云南地势三级梯层在横向空间上形成了滇西北文化、滇中和滇东北文化、滇南文化三种类型。云南众多的高大山脉、河流、盆地、坝区,又在纵向空间上形成了城市文化、河谷坝区文化、半山区文化和高山文化。正是这些形态相对独立的文化区才保留了云南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原生态的民间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但这种人文地理上的民族博物馆更多地意味着作为小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和深厚,而边缘性和民间性产生的文化艺术的愉悦风格由于缺少更为深刻的内省力,也就自然造成了精英化的大传统的缺失与缺席,民间的民俗的特征在丰富多样中演化着原始的重复而缺少积淀和内聚力。同时与外部文化区的外向流也使得云南文化缺少外来因素的积淀而不能走向精英与主流,比较单一舒适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平和随分而又不乏自我优越感的人格品性和多样而又缺少深度的娱乐感性色彩明显的文化艺术特质。
从自然生态向民族生态再向人文生态的转化,是文化从边缘性走向主流性的特征之一。从“中心”的生成变化角度来看,“边缘”完全可以另有价值,边缘地带是历史和地理的结合点,一些重要的历史机缘可能只存在于地理的边缘。边缘可以保存有中心已经消失的文化现象;边缘可以与周围的社会单元发生文化交流与融合;边缘使人们冲破传统的束缚;边缘存在着明显的活跃的社会变异的潜力,边缘具有从边缘成为中心的可能,而中心只能具有从中心成为边缘的可能;中心的发展前景是一条清楚的直线,而边缘则包含着许多未知的因素。美国教授特纳(F.J.Tnrner)在《美国历史中的边疆》一书中指出:美国体制不是欧洲老家的“苍白的复制品”,而是“在艰苦卓绝的边疆地带,人们变得美国化、自由化,并融合成为一个新的种族,他们已不再是英国人,也不具备英国人的特征”。正是在对西部边缘的开拓中,拓荒者们能摆脱传统的束缚、创造新经验,才培育起了最底层的民主意识,从而成为惠特曼所歌颂的“民主之船”的驾驶者。[4]
中心只具有吸引力而缺乏张力,边缘则相反,始终包含着退让至极中扩展的可能性。边缘性中始终包含着由不同文化碰撞所带来的某种“中心”的机缘,而民间特色则本身内涵着走向“现代感”的新变可能。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云南开风气之先的西化证明了处于边缘的云南在同周边文化区的交流中产生了具有“中心”价值的新现象的话,那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85美术新潮以及现在一直在进行的当代艺术理念探索则说明了缺少“大传统”积淀的民间传统内涵的新变可能,而这种可能性正是主流文化产生形成的前提之一。民间地域特色的消解、愉悦风格的世俗化、原生态的转化以及边缘价值的消失等新变中既包含着已有价值的消失,也不乏产生新价值的重塑可能。促成这种新价值重塑的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心机缘的产生决定于对周边视野的界定。在中国的地理格局演化过程中,南北交融中北方多“征服”,南方多“同化”。宋代以来由周边亚文化向中原文化的演化都是以其强大的地理空间纵深为依托的,不管这种纵深是政治上的、军事上的、经济上的还是文化上的,如满蒙对中亚北亚的军事征服、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引进、广州对海上贸易的依托等。地理空间的纵深拓宽了,边缘具有的中心机缘才能强化。云南背靠青藏高原,面对长江、珠江和东南亚三大水系的地理区域,处在这四大文化区的中心位置,这种中心位置的坐标就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东南亚(红河、湄公河、萨尔温江流域)及青藏高原,云南在文化区位上属于周边大型文化的边缘地带,但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来看则又具有“中心”的潜在趋势。边缘所具有的“中心”机缘在云南体现得非常充分,云南作为崇尚改革开放合作交流的现代中国的一部分,完全有可能将自己的文化交流对象扩展到东南亚文化圈,昆明地处西南一隅的边缘特征应该在与拉萨、重庆、南宁和东南亚诸城市的合作中强化其应有的中心价值,只有在纳入东南亚文化圈的空间视野中才有可能产生云南自身的中心价值。新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必将经历从面向海洋向面向广大内陆的转化,南北陆上“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光荣将会给云南等边缘区域带来新的机遇。其次,高原山地的地理环境长期形成的文化封闭虽然保存了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传统的积淀薄弱,这应该通过进一步的开放交流和吸纳人才来得到改善提高。云南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只有在开放和开发中才能得到更好地保存,拒绝开放的原生态最后只能走向萎缩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