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文化发展

农业文化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文化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文化发展

农业文化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问题;对策

1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文化的行业间发展差距显著

我国“城富村贫”的两极化趋势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在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时,乡村还尚未形成相关产业链。文化产业内容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亦存在区域差距明显的问题,部分农村文化项目得到迅速发展,深入人心,而部分农村却发展欠佳,未能得到有效推广,诸如乡土乡风等民俗类文化项目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而言,不同行业间发展状况受方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差距。

1.2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缺乏内生动力

文化产业覆盖面广,涵盖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从制造业整体来看,重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60%,相比之下,文化产业中的产品生产及设备所占比例和规模都非常小。在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中,2014年文化产业中从事文化设备、用品等生产工作的工人占24%,增加值占23.3%。

1.3文化产品产量少,技术含量低

人们文化活动的选择范围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之下呈现日趋丰富的趋势。而一些农村地区文化发展较之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对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迫切,可供农民选择的文化活动依然仅限于打牌、看电视等单一形式,这些文化活动已经不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也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因为农民的文化品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显著提高,单调的文化生活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以科技、体育、卫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活动成为了农民新的追求。

1.4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系统性的政策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农村文化产业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采取了现代化的经营形式,但其在盈利模式与发展方向上仍然不适应现代企业的标准。第二、缺乏有力的政策给予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支持。尚未具备常态化和制度化的社会投资、捐助与赞助等优惠政策,且尚未出台其他诸如市场准入政策、税收减免等资政策。第三、农村文化产业缺乏科学引导。较之民营企业,农村文化产业虽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但是盈利较少,经济效益小,政府为此对农村文化产业疏于管理,投入力度小。

2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由于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及工业的盲目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增加到18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两项占国土面积的38%。土地沙漠化面积呈现骤增趋势,年均扩展2460平方公里,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还有16万平方公里。因此,处理好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兼具长期性与艰巨性的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利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呈现优化和升级趋势。农村走向城市的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肉、蛋、菜等实物农产品,而是已经涉及到锣鼓、剪纸等文化领域,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和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的双丰收,且大大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2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在党委各级宣传部门设立专门科室处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统筹建设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统一筹划、起草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统筹优化农村文化产业布局、设计产业门类等。建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由宣传部相关职能部门带头,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人员,出版社以及广播媒体等部门,乡村基层政府以及文化产业代表等为成员单位,定期以会议的形式讨论并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用以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诸如其发展中遇到的农商对接、引入人力资源困难、存在行政壁垒等相关问题。

2.3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发掘和培养农村人才

农民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创造主体。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素质与技术专长必不可少。而今农村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十分匮乏,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整体经济水平难以提升,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不可忽视的障碍。因此,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势在必行。对内,我们要巩固已有文化产业,增强其生命力与竞争力,并且拥有根据自身需要发掘有用人才的能力;对外,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把更多高素质人才吸引到文化建设事业之中。管理层中的人才发掘工作更是不可懈怠,建立一套高效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通过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才的发掘、吸引、培训和应用机制,最终使高素质的人才发自内心地想留在农村,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4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农村文化龙头企业的专业研究力量,牵头编制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在不同时期相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原则、发展战略步骤、保障机制等,并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规划加以统筹规划和考虑。在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尤其是农村文化资源的存量及开发现状、文化特质的传承凝炼及渗透力状况;同时须兼顾当前农村文化市场容量及拓展空间;要致力于促进与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优势互补及融合式一体化发展;充分考虑我国目前所处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等时代背景,不仅要在“农”字上打好特色牌、发展牌更须谨慎打好农村资源合纵连横牌。

参考文献

[1]汪兆旗,熊婧洁.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02).

农业文化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 文化产业 现代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休闲农业持续蓬勃发展,不光增加了农民收入,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三农”建设的步伐,休闲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的休闲农业,由于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区域休闲农业品种单一,缺规划、少特色,科技含量不高,游客重游率低,从而使得农民的收益降低,打击了农民投资经营的积极性。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我国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浓郁的乡村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有必要将当地的文化风俗同休闲农业相结合,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 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休闲农业初期是以观光为主的参观性农业旅游,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进入21世纪,观光、休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以农业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的早期兴起阶段、以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为主要形式的初期发展阶段,已步入功能拓宽为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的规范经营阶段。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8.5万个乡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经营单位达170万家,从业人员2600万,年接待游客超过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2160亿元,休闲农业的发展已使全国2000万人脱贫,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很多地方对休闲农业认识不到位,政府缺乏对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引导,扶持力度不大,大多数投资者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致使同一区域内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的模式雷同,除了有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的,其余都是大同小异。比如,虽然经营休闲农业的企业名目繁多,如生态农业园、观光农业园、农业科技园等等,可消费者都统称之为“农家乐”,这说明目前的休闲农业还没有真正达到消费者理想的文化需求层次。

同时,园区大多缺乏整体规划,规模比较小,主要以个人、民间资本投资为主,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布局不够合理,设施配套不齐,服务功能缺乏创新,主要是以观光娱乐型为主,知识型、务农型、购物型、疗养型很少,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追求精神的愉悦。对休闲农业,游客除了追求感官上的品位之外,更重要的是追求文化的品位。缺乏创新与特色,缺乏精品,对本地的民俗、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就会缺乏吸引力,就不能适应现代休闲市场的需求,难以提高重游率,从而导致农民的收益降低,打击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休闲农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休闲农业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休闲农业文化是人们在休闲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对农耕文化的一次超越,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视野。在休闲农业中注入文化因素,会增强产业魅力,创造经济价值。要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就得让农产品根植于农耕文化的土壤,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让农业汲取更多农耕文化的养分以实现价值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休闲农业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根基。

(一)提高政府对休闲农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政府要重视休闲农业文化的投入,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党员干部行为感化、先进典型示范、具体事务处理引导、各种休闲农业文化活动影响等,来培养促进农民群众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和道德追求及思维方式。通过广泛的社会化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休闲农业文化知识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休闲农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休闲农业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管理,纳入创建文明单位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对文化单位的评价体系,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作为各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同时要重视休闲农业物质文化,休闲农业中一切非物态文化必须通过物质文化来体现。所以要保障休闲农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

(二)挖掘区域民俗文化,突出特色文化产业

休闲农业在发展初期很容易相互模仿,所以要突出各自的特色,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文化特色为优势,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就地取材挖掘田园文化,追根溯源传承建筑文化,去伪存真浓缩民俗文化,形成乡土民俗文化区,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三)加强农业文化创意,塑造全新农业品牌

加大农业中对文化创意的投入力度,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有目的的集中向农业文化产业倾斜,整合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资源,把农业生产与文化创意结合起来,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农业节庆和农业景观,用文化创意放大农业优势,用创意元素将现有农业提升为高品位的综合性产业。拓宽农业文化创意投资领域,不断创新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业文化创意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上市融资,增强农业文化创意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

加强创意、休闲农产品品牌建设,建立创意、休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动创意、休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发挥地方特色,巩固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创意产品开发,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意品牌,完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创意、休闲农业品牌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有关企业申报地理标志和商标,规范使用和管理,提升创意、休闲农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

(四)加大对农业文化人才的培养及引进

休闲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农业,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应以农业、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为导向,制定和实施培养定向人才规划。就后备人才而言,可以考虑从农村青少年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相关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学习,并在高等院校增设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学科或者委托高等院校进行相关培训,同时由省级农业单位与相关院校签订定向培养计划,解决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问题,并对高校毕业后从事休闲农业文化产业的人才进行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在现有人才培养方面,鼓励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扩大农业文化宣传力度,督促休闲农业企业依法进行继续教育投资,提高从业者在旅游文化、接待礼仪、农业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和服务技能,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活力迸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处于发展时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需要结合文化产业建设的步伐,以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文化引领休闲农业,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使休闲农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乡村旅游 理论·案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

[2]唐步龙.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8

农业文化发展范文第3篇

一、文化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公共文化服务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两个重要支柱之一的城乡二元体制始终没有改变。正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采取了以推进城市工业为主的政策,农民收入至今没有实现大幅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但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的30%,绝对差距达9646元。2007年我国的财政收入为5.13万亿元。同时,2007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198.96亿元,2007年农村文化投入共计56.13亿元[1]。与国家的财政收入相比,与全国的文化事业经费相比,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少得可怜。这组数据仅仅是相关数据中的一种,它所彰显的,是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的落后状况。

可喜的是,自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文化的两分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豁然开朗。“两分法”的提出,在最高层面肯定了公益性文化的公共产品属性和经营性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明确了现代公共财政理论在文化领域的适用性,明确了公益产品和私益产品的不同提供主体和各自的职责边界”,[2]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类推进指明了方向。包括电影在内的农村文化,由此具有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享受公共财政支持的、名正言顺的公共文化服务定位。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新体制机制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在这种全局性的规划中,保证农民看电影的权利就成为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既是农民喜爱的娱乐项目,又是我国重要的宣传渠道和文化阵地。正因为如此,农村电影工作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一五规划等重要文件都明确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纳入到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由此,农村电影的发展获得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始于1998年。当年,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开始实施“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1”指21世纪初,“31”指“三个一”:每一个行政村每一个月放一场电影)。2000年,国家发改委参与并开始大力支持2131工程。2007年,国务院已经将一村一月一场的公益放映目标,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当前我国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电影已经成为打通城乡鸿沟的一个特殊通道,透过这条通道,城市的政治信息得以传达,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得以和农村共享。

二、农村电影发展的模式

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格局中,依据受众群体和经营模式的差异,电影放映市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作为一级市场的大中城市院线市场,已经建立了现代电影发行放映的盈利组织模式,院线制改革以来各大院线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第二、作为二级市场的中小城市和发达的县城等市场区域,现有的尚未加入院线的1600多家老旧影院还在正常运营,新兴的2K和1.3K数字影院正在逐步扩张。第三、作为三级市场的农村市场,在“2131”工程实施以来逐步找到了合理的定位和可行的经营模式:农村电影定位为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政府买服务模式推动电影放映业复苏和发展。

在农村市场,通过前几年的局部试点,业界已经探索出了通过政府买服务为农村提供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可行模式。在最早开始试点的台州,农村电影数字院线通过成功改制增强了经营能力,2006年共放映电影19万场,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每场观众最多时达3000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子。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通过政府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和培育市场的引导作用,以发展文化事业的方式培育推进农村电影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广电总局数字电影节目管理中心建设的流动数字电影放映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技术支持单位,就像是一个非盈利超市,政府和片方把影片“上架”到平台的货架上(网络),全国各地的农村院线公司通过网络在这个超市购买所选定的影片的放映场次,通过电子系统实现买卖交易,通过设在各地的地面卫星接受中心站接受平台通过卫星传送的数字电影。院线接收到影片之后,分发给下属放映队流动放映,放映场次则要按需订购,由总局数字中心的技术手段(数字卡)加以控制管理。在片源方面采取了公益和商业两种方式:其一、通过国家资金采购农村数字电影公益版权予以解决。广电总局每年出资至少500万元,采购不低于60部故事片,30部科教片的农村数字版权,通过数字中心在网上向全国的农村数字院线公司供片。片目由电影局选定,但放映队不得到城市和县级专业影院放映。农村院线购买放映场次每一场收一点成本和技术服务费:西部1元,中部2元,东部3元。其二、为满足院线公司对非公益影片的商业放映需求,节目管理中心也为广大制片方设置了交易平台,片方可以将电影数字版放在平台上,通过院线订购收取版权费用。此类交易属于产业化运作,院线购买此类影片的放映场次需要付出每放映一场30-50元的费用。在农村院线的资金方面,实行“政府买服务”的模式,主要由政府保障。财政部和总局制定的放映场次补贴是:西部、中部地区的最低标准为放映每场100元。实际上多数地方的补贴标准要超过100元,具体视各地放映成本和财力而定。目前咸阳是186元,延安是200元,江西是180-220元,广东佛山是400元。这些补贴绝大部分由基层放映队享受。

到2008年10月10日为止,我国的农村数字电影服务模式整体[3]的情况是:流动数字电影放映平台所拥有的公益影片总数为402部,商业影片总数为715部。全国各地正在运营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总数为135条,135条院线所拥有的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总数为14837套。全国已经建成的地面卫星接收中心站总数为41个。在数字影片总的订购场次方面,公益影片总累计场次为264.3万场,在总累计场次中占据了92%的比例;商业影片总累计场次为22.5万场,在总累计场次中占据了8%的比例。

当前正在推广的农村电影服务模式是一种以国家投入的公共服务为推动,以事业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原有的国营电影放映公司经过文化体制改革,和其它市场主体一起参与市场化的服务竞争。这样,已经衰落的农村电影放映业获得了转机,且超越了原来仅属于文化事业的定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农村电影放映队3.75万支,全年放映电影422万场,观众超过14亿人次,、内蒙古、宁夏的部分地区已率先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2007年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达到460多万场,覆盖达15亿人次之多,其中数字电影放映了70万场(公益放映63.5万场,商业放映6.5万场)。另外,2008年中央财政已投入设备资金2亿,计划采购6700多套数字设备资助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还将投入场次补贴3.3亿,地方各级政府配套4.4亿。预计到2008年年底,我国农村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0.8K数字银幕)总数将超过2万块。到2010年,全国农村可基本实现电影数字化,将会有3万多支数字放映队,覆盖64万个行政村放映点,每年放映771万场公益数字电影[4]。

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当前运营数据为基础做一个产业分析:2008年9月份,我国流动数字电影市场的订购总场次为369063场[5],共有14837套数字放映设备。这样,平均每套放映设备在9月份订购放映24.9场。如除去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按照每年有效放映时间为11个月计算,一套设备一年可以放映274场。则14837套设备一年的放映场次为406万场。国家规定公益放映开演前可放映15分钟广告,按照每场放映广告产值100元计算,每场放映获得补贴按照150元标准计算,放映406万场的产值可达10亿元。另外,在公益放映的产值之外,商业放映每场次会有30-50元的版权收入,将来会是重要的产业收入来源。以目前商业放映场次最多的《集结号》为例,该片已经获得了14698场的订购,按照每场40元的版权收入计算,《集结号》在农村数字放映市场的版权收入已高达60万元,而这还仅仅是该片开始订购以来不到四个月的收入。2006年9月开始订购的《龙虎门》,两年后仍然可以产生每周100场次的订购量。可以肯定的是,长尾经济效应在这种数字电影的电子交易中将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只要影片够好,有农民喜欢看,放在数字平台上,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片方带来版权收入。到目前为止,数字中心所有商业放映场次累计已达22.5万场,按照30元/场计算,这些影片的版权收入已近700万元。很明显,这只是数字电影长尾经济的开始,精彩还在后面。到2010年,在3万多支数字放映队覆盖64万个行政村放映点的情况下,每年公益放映场次将达到771万场。届时全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的产值可接近20亿元。在此之外,由于非公益影片片源的优化和增多,商业放映场次必将呈现巨大增长,其具有长尾经济效应的版权收入将非常可观。两者相加,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产业的产值超过20亿元应当不难。

以上是基本的估计,实际上,农村电影的潜力很大,在发达地区,国家“2131”的目标已经完成,正向更高目标迈进。在上海,政府正在为其全部的218个社区和1867个村建设文化中心和综合文化活动室,电影作为文化服务的一种被列入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根据规划,上海计划中的2200家(社区加农村)左右的文化活动室的数字放映厅从2007年到2009年三年全部建成。建成后,上海将完成包括商业中心、社区、农村在内的三级电影网络布局。这2200家数字电影放映点预计每年可以获得5000万票房、3000万广告收入。到2008年2月,上海已经有9个村安装了数字电影设备,建立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室,已放映数字电影20场次。宁波市作为全国16个“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城市之一,目前数字电影在农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政府、放映队和农民三方满意的目标。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的村已达11054个,中国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村庄已有8000多个。在这些发展较好的农村,以及上海、宁波这样的发达城市所辖的农村中,数字电影放映显然可以提前超越公益放映的目标,进行更多的商业放映和产业化运作。在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下,现在已经有不少资金把目光投向了农村电影放映规模化的广告经营。随着农村数字院线的拓展,一个由3万多块银幕组成的全国性新流动媒体将产生,这一新媒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将堪比现在的电影频道。农村电影数字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开发的新增长点。同时,在银幕足够多的条件下,制片方也必将逐渐认可通过网络出售场次版区的交易形式,依靠长尾经济从农村市场获得更多的净收入。

当然,当前农村电影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经费投入依然不足,尤其是一些地方对电影放映支持不够,原有放映单位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为农民提供的电影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总的来讲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地区发展差异很大。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加大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多方参与,通过事业和产业两种方式综合加以解决。

三、农村电影发展应重视农民的观影需求

在农村电影的发展中,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产业开发固然重要,但在将来资金和体制机制保障到位的情况下,农村电影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将是: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科学地满足农民的观影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对农民观影的偏好进行研究。

根据总局电影数字中心的数据,到2008年10月初全国农村数字院线的影片订购情况是:商业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前十名依次是《集结号》、《夜袭》、《举起手来》、《宝贝计划》、《导火线》、《龙虎门》、《命运呼叫转移》、《巧奔妙逃》、《长江7号》、《双子神偷》。前三名的订购场次如下:《集结号》14698场,《夜袭》5057场,《举起手来》4667场。公益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前十名依次是:《举起手来》、《铁血》、《霍元甲》、《太行山上》、《新警察故事》、《龙虎门》、《飞鹰》、《平原枪声》、《冲出亚马逊》、《八月一日》。前三名的订购场次如下:《举起手来》84600场,《铁血》73239场,《霍元甲》69371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同于城市观众,农村观众观影偏好比较集中,最喜欢的电影类型集中于战争片、动作片、喜剧片等少数片种上。在电影文化内容方面,充满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的影片,特别是革命战争题材影片是最受欢迎的。比如,2005年出品的题材影片《铁血》,没有进行《集结号》那样的地毯式营销,在城市院线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在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市场上就十分成功。最突出的是由冯小宁导演、郭达和潘长江主演的喜剧影片《举起手来》。该片并不为城市观众看好,且遭到批评家的劣评,但是自开始订购以来一直倍受农村电影观众的欢迎,在公益和商业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中都进入了前三名。《举起手来》的持续热映已经成为农村电影放映的标志性案例。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该片合理借鉴了《地道战》、《地雷战》等广受农民喜爱的传统电影的精华,很好地融合了爱国主义、反日民族主义、喜剧噱头、好故事、热闹场面、电视明星、动作、乐观的结局等多种农民喜欢的元素。《举起手来》的成功无疑值得所有关注农村电影的人士深思。

另外,统计显示还有三种影片也是农民喜欢的类型:科教片、戏曲片和其它农村题材影片。比较受欢迎的此类影片有《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煤矿透水事故的防治》、《农村触电急救》、《农村防火常识》、《农村饮水卫生》、《男妇女主任》、《暖春》、《山乡书记》、豫剧电影《七品知县卖红薯》、豫剧电影《村官李天成》、黄梅戏影片《生死擂》、黄梅戏影片《徽商情缘》、越剧戏曲片《桐花泪》、越剧新片《红楼梦》、豫剧《我爱我爹》等。戏曲电影受农村观众的欢迎,其传统由来已久。农村素有看戏的传统,电影也有着深厚的影戏传统,这一类型影片将来在农村市场还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科教片能够为农民送去急需的科学知识,对农民创业致富和提高生活品质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在广大农村很有市场。农民甚至把科教片誉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在农村有这样的说法:“送钱、送物、不如送科教片到户”。最后,直接反映农村生活的、“三贴近”的好影片也是农民喜欢的类型。《男妇女主任》、《暖春》等影片就属于此类。此类影片取材于农民身边的生活,往往亲切朴实、真实感人,通过美好善良的人情人性征服观众。

农村电影放映目前对农民来讲是免费的午餐。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中国今天非农产业的辉煌是靠农民几十年的锄头刨出来的,是靠相关的产业政策扶持出来的。免费的电影也不能不负责任,必须尊重农民对电影文化服务的要求。而且,农村电影要想在公共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开发,也必须尊重农民的观影偏好,只有能够吸引农民的影片才能吸引更好的广告,才更有产业开发的潜力。不论从政治文化层面,还是从经济产业层面来看,尊重并研究农民的观影需求都是应当重视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会越来越渴望看到更多好电影,渴望享受到优质服务。目前,我们的农村电影服务和产业开发还处于低层次水平,距离农民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发展农村电影,还需要政府和业界人士更多的实际行动。

注释

[1]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

[2]成思行《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化发展和体制变迁之路》,《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10月07日。

[3]数据来源于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4]数据主要源于广电总局赵实的讲话,广电总局公开资料。

农业文化发展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也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

一、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信息技术与农业结合也同样能够起到倍增作用。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如农产品交易信息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立农业信息和市场服务网络。有着粮仓称号的俄亥俄州的农场主,一个人经营几千公顷的土地,全靠电脑管理控制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而在我国目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无疑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我国传统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把农业信息当做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决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已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环节都会有效益产生,在这里由于农业信息效益市场价值的体现,起到了促进农业信息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将农业信息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成为了可能。

三、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信息量: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通话次数、E-mail数、信函数、报刊数、网上信息数、因特网点数等。

信息装备: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电话机数、电视机数、计算机数、上网微机数等。

信息主体水平:如单位面积内人口中的第三产业人口数、大学生数、信息从业人员数、上网人数等。

信息消费:如个人、单位或集团消费中信息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

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具有不小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希望将来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四、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在我们对浙江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绍兴市所属嵊州市1998年专门提出了“必须像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视农业信息”的要求,嵊州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如嵊州农业信息网,短短几个月就有200多个农户、企业在网上交易,涉及200多种农产品,吸引了美、日、香港客商洽谈生意,成交额已突破300万元。又如绍兴“中国轻纺城”这一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去年成交额167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这个市场建成了100兆的网络线,所有商户都可以进入因特网,网址点击率已达3.5万次以上。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优于落后地区,城市优于农村。虽然浙江省和全国相比,农业属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仍显不足,农业信息流通仍显闭塞。比如,绍兴日报报道对在诸暨市的抽样调查表明,10个种粮大户中有7户不了解粮食购销改革,反映出农民目前大多数还是处在信息不灵状态,说明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农民、农业工作者、小城镇居民都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或即使仅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仅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农业人口来参与这个市场,按全国人口比率而论这个市场该有多么巨大。

发展农业信息产业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就必须用市场手段去做,用市场方法做市场的事,不宜用行政方式做市场的事,政府最好是去为农业信息产业业搭台,唱戏还应让企业去唱,政府不宜包办。但在发展农业信息产业过程中,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只有真正按市场方式运作,才能真正发展农业信息产业。

农业文化发展范文第5篇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我们在发展工业化,实现城镇化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对科技兴农力度要不断加强,要完善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管理,促进农业稳定高效发展,让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断分析和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登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文登市地处胶东半岛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多年来,文登市政府,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加快农业龙头项目建设,完善了十大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在空间上的布局,全面升级了农业产业结构,使得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到的提高。

1.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文登按照“发展一个龙头、带大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依托、产业为支撑,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链式经营模式,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建设交易市场和龙头加工企业,大量农畜水产品实现当地消化和加工出口,使农田、畜禽圈舍变成龙头企业的“原料车间”,农民群众就地转变为“农业工人”。目前,文登已形成了以家家悦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文泰食品、都乐食品等为龙头,种植面积达8万亩的无公害蔬菜产业;以燕尊种貂、天智皮毛、天威皮草等为龙头,养殖规模达1400万只的皮草产业等十大产业链条,将15万农户纳入产业化发展体系。目前,全市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威海市级35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99家,农业产业的集群化不断扩大。

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近几年,文登市累计投入6.7亿元,用来完成水利建设项目,新增灌溉面积近4万亩,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25万多亩,并对区域内的土地进行了除涝、水土流失治理,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在节约型农业建设方面,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在资金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让广大农民用清洁的能源替代了污染性能源,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3.推进农业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我们知道,一个品牌的产生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形象,农产品的品牌质量,能够体现现代农业的整体水平。目前,文登市已经形成了村有品牌、地有特色的农业区域性新布局。文登还以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形式,精心包装推介一批“文登制造”农产品,通过举办昆嵛山樱桃节、于家口葡萄采摘节等节会活动,组织企业和业户走出去参加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活动,广泛宣传,在全国叫响文登农产品品牌。如今,文登已有“昌阳”蔬菜、“新河”樱桃、“御龙旗”西洋参、“勾勾吉”蟠桃、“于家口”葡萄等“三品”认证产品217个,涉及水果、蔬菜、药材等多个特色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地域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积极建立各类交易平台,拓展了销售渠道做大了特色产业

依托西洋参、皮草等特色产业,文登大力建设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做大特色产业。今年6月,国内首家西洋参电子商务平台——中国西洋参网正式开通运行。该网站设有供求、种植加工等信息,种植户不仅可在网上交易,而且能及时了解西洋参的价格变化。网站自运行以来,交易额已达1200万元。文登还成功举办了2013中国农博会暨首届威海(文登)农产品展销会,文登苹果、文登大樱桃、文登大花生等一批特色农产品通过这个窗口走向世界。展销会期间,文登有54家企业参展,参展产品涉及药材、水果、蔬菜、海产品等12个大类别260个品种,共有20家单位签订了20多个项目合作协议,合作意向金额达12亿元。目前,文登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皮草博览会,吸引了600多家国内外皮草企业参会参展,为养殖场(户)、加工企业、消费者、购货商搭建了全方位对接交易平台。

5.文登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重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各类农业技术的传递、信息集合、产业开发、规模经营、资源共享等方面直接相关。由于长期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按照传统小农式来经营的,农业结构的调整规模较小、产品流通难、效率偏低、收益低,还不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经营支柱产业,这一现状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也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利用,阻碍了生产效益的提高。

二是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对农业生态环境缺少保护意识,甚至在生产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了新的要求,就是要保持好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 一定要维护农业的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于旧的理念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习惯,有些地区农户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不到位,缺少相应的监督与管理,使得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污染现象依然存在着。此外,对开发沿海滩涂的开发、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序进行。

二、进一步发展文登现代农业的对策思路

1.积极构建新型农业体系发展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实现农业社会化、组织化个过程中,应该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善利益连接机制,尽快将农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的单家独户生产向有组织的合作生产方式转变,使得小生产与大市场尽早的相互相适应。因此,要进一步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构建新型农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把文登苹果产业做为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充分挖掘和扩大西洋参、花卉等新兴产业的潜在价值和生产规模,让文登成为享誉中外的特色农业之乡,绿色农业之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2.努力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要有一支适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民队伍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在集中培训的过程中,学习现代农业的科学理念、职业技能、经营能力。让农民们在不断提高自家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富裕。这样也使得农民们对自己的创业之路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在具体的实施当中,要规划好城乡教育结构布局,把农村教育作为重点,切实安排好农民培训资金,可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把农民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类实用人才,推动现代农业事业的长期高效地发展。

3.不断完善各项物质条件发展农业

对农业发展来说,需要良好的物质条件做支撑。首先,要完善农业基础的建设,重点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通过各种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协调和组织各类资金投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来。第三要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作用,认真落实好各级农机补贴政策,重点推动农机装备更新升级,逐步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最后,要积极推行蔬菜、水果、药材、花卉等劳动密集型园艺产品的工厂化生产,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通过政策、科技、设施、人才和体制的强力支撑,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