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与审美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摩真;摄影艺术;审美;分析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3-0168-03
一、真实是摄影艺术固有的审美品质
摄影是一门把“瞬间”凝固成“永恒”的艺术。无论是作为摄影创作题材的“瞬间”,还是作为创作作品的“永恒”,其负载的丰富含义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摄影艺术固有的审美品质,那就是“真实”。从作为题材的“瞬间”来说,它无一不是撷取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客观的自然现象,因而“真实”正是它先天生就的特性。虽然不同的体裁如纪实摄影或艺术摄影等,对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有着不同的原则和方法,但对它的“真实”性要求是一致的。至于由“瞬间”“凝固”而成的所谓“永恒”,则是摄影者某种创意的表达。这不仅需要摄影者根据自身对创作题材的认识,运用拍摄、制作等摄影所特有的手段,表达出一种自主的审美意愿,并且还理应得到观赏者的审美认同。而使摄影者的审美意愿与观赏者的审美认同形成很好沟通的基础,就是摄影艺术所固有的审美品质“真实”。这也是从根本上体现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种审美品质,“真实”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是摄影艺术突出的审美优势。摄影艺术的历史与绘画、书法,乃至歌舞、戏剧等艺术种类相比显然较短,如果从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算起,至今也还不到200年。然而这不到200年的历史,却成就了摄影从一项文化科学技术向艺术的攀升。如果我们越过这200年追溯其源头,那么产生摄影艺术的本源性动因可并非是所谓的艺术创作,而只是出于人的一种“留存欲望”。光阴似箭,人生苦短,这历来是许多人的人生感慨。怎样才能使这短暂人生中自认为有一定意义的生活内容及自已十分留恋的自然现象留存下来,作为今后的纪念和回顾呢?这显然是人们在感叹过后随之而生的欲望。虽然人类早已有了文字和图画等方式可以担此责任,但总还是希望有一种更直接,更摩真的方法高度逼真地复制自已所钟情的生活情境和自然现象。于是,摄影便应运而生。尽管初始的摄影尚不能称之为艺术,但肯定是一种最具科学介入程度的,具有相当创造性的文化现象;既然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现象,那么就必然具有了相当的审美价值。从对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的摩真功能来看,“真实”显然是摄影艺术与生俱来的审美品质。
当然,我们说产生摄影艺术的本源性动因是人的某种“留存欲望”,绝不是排斥在它近200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代代摄影者们很快形成并不断予以加强的对于艺术地位的诉求。正是出于这种追求艺术地位的自觉,他们从未满足于把摄影纳入文化技术之类属,不断提出新的理念来争取摄影的艺术地位,并最终如愿以偿。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摄影者们这方面的努力并不总是成功的,原因往往就是他们本身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真实”这一摄影艺术固有的审美品质的弱化。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莫过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形成的所谓“绘画主义摄影”的风潮。所谓“绘画主义摄影”,就是当时的摄影者们为追求摄影之艺术地位,急切地付诸行动的一种导致摄影异化的实践。他们不仅努力摩仿绘画的构图和主题,而且尽可能地加强画面的光晕染等特殊技巧,以求最大限度地取得绘画的效果;通过特殊纸张的使用,以求难以区分地制造绘画的质感。殊不知,他们努力的最好结果也只能是成功了一幅幅画作,而失去的则往往是摄影本身所固有的特质,如“真实”这一弥足珍贵的审美品质。因此,由于“绘画主义摄影”风潮所导致的摄影“自我”的失落,它便难免以失败而告终。这就告诫我们,摄影的艺术地位的确立及提高,还是应该致力于强化自身所固有的,包括“真实”在内的审美品质。
二、创意是摄影艺术重要的审美支点
摄影艺术是科技介入程度最高的艺术品类,追求的是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如果在我们的创作实践中,过度强调甚至完全依赖于科技手段,忽视自身建立在深刻认知基础上的“创意”表达,那就会陷入只见图像不见形象;只见技术不见艺术;只见形式美不见思想美的误区。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创作实践中并不少见。比如在各类影展及比赛中,强调形式奇巧,忽略内容营造,滥用甚至生搬硬套技术技巧的作品不在少数;再如在我们的摄影理论活动中,偏重于对摄影技术技巧的分析研究,而对摄影艺术的内容设定、形象塑造、思想表达等属于主题建构范畴的求索探究相对不足。等等这些,势必影响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品类向着更高层次提升的进程。尤其是当前,摄影器材越来越先进,技术越来越高科技化,这使一些摄影者错误地认为现在从事摄影艺术创作越来越容易。岂不知,正是在这些先进“武器”及“作战手段”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最容易使我们迷失艺术创作的主体认知,其结果必然导致自身“创意”能力的逐步丧失。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强调摄影创作艺术主体的认知和把握,并不是说技术就不重要。摄影技术是摄影者进行创作实践的基本功,摄影者如果不能掌握好最基本的摄影技能,不会运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各种表现手段,就无法使自己的“创意”得到准确性、艺术性兼备的表达。这是个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美学原则来说,内容和形式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为依存的。无论是摄影还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品类,从其自身的完整性,从其审美价值的整体体现来要求,其形式和内容都是不能分开的。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如果失去了内容,形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之,如果内容排斥形式的存在,那么实际上就失去了内容本身。试想,如果没有由摄影技术所建构成的形式,作品的形象和主题亦即内容如何得以表达?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我们既从摄影艺术的形式表现中感受到一种光和影所特有的形式之美,也从作品的形象和主题中获得强烈的情感冲击。而且只有当这两者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时,才能形成一种具有整体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我认为摄影者的审美意愿即“创意”的构思,是既包括摄影技术所建构的形式,也包括形象和主题所构成的内容的。
“创意”是摄影者艺术审美之创造意愿的表达。无论是就形式而言还是就内容而言,摄影者的“创意”能力都是建立在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深刻的感受力、洞察力和概括力之上的一种艺术创造力。好的“创意”是摄影艺术重要的审美支点,作品凭借它形成独到的审美价值;观赏者凭借它获得某种美学意 义上的深切感受。比如同样是一朵花,可以因摄影者对其认识及审美意愿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创意”。各种不同的创意,使摄影者通过形象、主题等不同的内容设定,构图、光影等不同的形式处理,使这朵花表达出具有或恬静,或热烈,或端庄,或娇艳等各种不同审美特征的艺术效果来。这证明摄影者对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的认识是形成其艺术“创意”的前提;而这种“创意”又正是观赏者对作品形成不同审美感受的基础亦即支点。
三、时代是摄影艺术审美重构的推动力
以“真实”为固有特质,以“创意”为重要支点的摄影艺术审美,其价值和意义是明确的。但和任何艺术品类一样,它的这种审美价值和意义又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乃至文化、科技的进步,摄影艺术审美不可避免地也都随之得以发展和提升,以至在不同的时代形成不同程度的审美重构。一般来说,摄影艺术明显的发展和提升大致可分为这样三个阶段,即手工制作影像时代、机械复制影像时代、电子制作影像时代。在手工制作影像时代,由于感光材料的原始、拍摄器材的笨陋和操作的繁琐,无论是拍摄还是制作都还相对地处于一种手工劳动的状态。再加上当时摄影的动因还如前面所述的主要是基于一种“留存欲望”,因此其作品基本上还只是现实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的复制。唯其如此,“真实”这一固有的审美品质固然能够很好地得以体现,但“创意”这一重要的审美支点却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因此从审美角度来统观这一时代的摄影作品,尚处于一种共性有余而个性缺失的状态。到了机械复制影像时代,由于科学的发展,光学和化学的进步,无论拍摄的器材还是制作的材料都有了很大改善,为影像精到的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加上这时摄影者们的“创意”意识、艺术意识都得到了根本性的加强,使这一时代的摄影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不过,要说促使摄影艺术形成最大程度审美重构的,还要数当今的电子制作影像时代。
当前,由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在两个方面呈现出崭新的形势。一方面是以否定、吸纳、革新为特征的社会改革,使人们的思想极为活跃,行为充满生机,社会心理、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等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中国很快地进入了一个以影像处理技术、远程数据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内容的全新的电子网络时代。社会的伟大变革,最大限度地为摄影者们提供了极为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千千万万极具审美价值的“瞬间”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有效地滋育了我们对生活、对事物的感悟,优化、提升了我们的“创意”能力。科技的重大进步,空前地丰富了我们的摄影技术手段,而且极大地触发了我们的想象力,为我们创造了空前广阔,任意驰骋的创作平台。通过现代技术的运用,摄影者不仅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对题材的任何组成元素进行强弱、虚实、取舍等等的加工修改,甚至可以对之进行拆分、移植、重组,对于成像能力来说几乎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显然,如果我们的摄影者对这空前强大的技术能力没有一个清醒的辨识,对其运用没有一个科学的行为规范,就将会使作为摄影艺术主要审美品质的“真实”性受到空前的冲击,而作为支点的“创意”也极有可能异化成为所欲为。这对于摄影艺术的审美特质来说,将会造成颠覆性的后果。
关键词: 摄影艺术 真实审美 创意审美
一、摄影艺术所固有的真实审美品质
通俗的来讲,摄影最为现实也最为直接的作用在于纪实。摄影将一切美好值得纪念的事物凝固成一个永恒的画面,让无数个瞬间成为停止下来的画面,亘古不变。正因如此,摄影作品所表达的都是来自不同角度的且是其独有的审美品质,即真实。每部摄影作品的题材,它的那每一个瞬间都需要依赖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客观的自然现象,所以真实便是摄影艺术的先天特征。虽然不同的体裁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的方法及原则都存在着区别,但是它们的同一性就是“真实性”,而通过拍摄所记录下来的每个瞬间,便是摄影者们的创意表达。摄影者的审美意愿如果能够和观赏者的审美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这样一来便会有利于真实审美品质的实现。因为真实,所以这一审美品质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同时这也是摄影艺术的审美独特且突出的优势。
摄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书法、舞蹈、绘画等,自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以来,算起来至今也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可是摄影技术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从一项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如若追溯到200年前,考究当初发明摄影这项技术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既不是为了科技发展,更不是为了艺术创作,而是为了将现实生活中转眼即逝的各个片段以生动形象的影像记录下来。虽然在早期人们都采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来进行记录,但是这种方法长此以往既麻烦又能力有限,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寻求更为便捷的方法。虽然早期的摄影并不能跻身于艺术的行列,但是它却是一种最具创造性和科学发展性的一种文化现象。于是,摄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审美价值也就随之产生了。不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摄影艺术的“真实”审美品质都是与生俱来的。
二、摄影艺术重要的创意审美支点
摄影艺术所追求的是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并且是有着最为深入的高科技介入的艺术种类。倘若摄影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太过依赖于科学技术而忽略自身也要进行思考与创意,那么所拍摄的作品最后只能是没有灵魂的一道摆设。完全依赖于科技的摄影产物是有图像而无形象、有技术而无艺术、有形式美而无思想美,这种情况在大多数的摄影者中是常见问题。例如在各类摄影展中,说明的通常是形式与拍摄技巧,很少会看到内容营造与拍摄意境的描述。再如进行摄影理论讨论的时候,很多摄影家都习惯进行摄影技术或技巧分析,而对于摄影艺术的内容、形象塑造和思想表达等都欠缺研究与讨论。这一系列现象充分表明了若想将摄影彻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还有待向更为深入的层次探究与提高。就目前的形式看来,摄影的器材不断地更新换代,越来越高科技化,从而导致摄影者进入了器材越高级创作越完美的误区。殊不知,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高端摄影道具误导了摄影创作者,使自身的创意性一步步丧失。
当然,摄影艺术固然讲究意境与内容,但是这并不代表在创作的过程中就不需要技术。对摄影者而言,摄影技术显然是其必备的创作实践基本功。倘若摄影者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便不利于艺术的融合,表现力和感染力等各种表现手法就无法自由拿捏。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来看,应该使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形式体现内容,若无形式的表现,内容自然无法显现;如果有形式而无内容,那么形式就如同空壳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其实摄影所要面对的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我们在进行摄影创造的时候将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整体上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感染力。笔者认为创意就是摄影者要具有的审美医院,即包含摄影技术也包括摄影内涵。
三、摄影艺术审美重构的时代推动力
在摄影艺术审美中要以真实为其固有的特质,以创意为其重要支撑点,且要明确其价值与意义。其实摄影艺术与其他类艺术都没有太大差别,其审美价值与意义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时代的不断发展,甚至是文化与科技的进步都会促进摄影艺术审美的不断提升。在摄影的实际创作中,摄影者要强化创意,使之既能够充分符合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又能符合摄影艺术的特殊品质。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不论是艺术创作原则还是摄影艺术特质都有此特点。这要摄影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懂得拿捏“真实”,不去逾越此规则,导致创意失真,其强化变为异化。只要遵守此规则,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高科技或题材处理,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和创意性都不会被轻易颠覆,而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而日渐加强。
总之,摄影审美的本质在于其真实性与创意性,如果能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就能从深处感受到摄影这门艺术。
参考文献:
[1]李长风.LiChang-feng摄影艺术的欣赏与创作[期刊论文].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VOL15,(1).
[2]梁辰.浅谈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期刊论文].新西部(下半月),2009,(5).
[3]张芳芳.摄影艺术探析[期刊论文].科学与财富,2010,(10).
[关键词]器与道;审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F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50-01
一、器与道
“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形而上,在精神、形式层面上展现;“器”是具体事物的表现,形而下,在物质、具体内容中呈现。[1]传统道器之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外物之间的关系是有予有取的和谐共处的关系。[2]然而庄子特别强调任性自然的艺术创造。他认为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要被常规思维束缚。精神解放才是思想的解放,是人的心灵的自由释放。庄子“道”的基本精神是寻求个人的精神自由,强调人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当中,形式重于内容。形式是艺术的外在形象,它变幻莫测的形象不断给人以新的视觉冲击和联想。
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做为设计创造的实践、文化艺术成果的展现,与其所在的地区、历史背景、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民族特征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当代的公共艺术在国内文化艺术中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前的公共艺术主要体现在雕塑和壁画上,譬如佛像雕塑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创作范围相当局限,且不完全具备“公共性”及“开放性”。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公共艺术开始向景观艺术、环境艺术转型。公共艺术的形式呈现多样化,艺术家们试图把雕塑、壁画、建筑、街道、园林等结合艺术设计把它们综合起来创造成艺术品放置在一个空间环境里供人观赏,而这个空间环境要具有“市民的社会性”、“公共性”、“开放性”等。
三、审美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要探讨审美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关系,首先要简单了解 “审美”一词。“审美”是美学中要探索的对象,它是形而上的一种概念,以一种看不见的实体存在的。在18世纪前,关于“美”的概念与艺术没有关系,它仅用于对人类行为的赞美、对外观特征的评价及对崇高道德的赞誉。“审美”一词最初来源是勃姆加登根据希腊语“aesthenesai”(感觉与领域之意)创造的[3]。勃姆加登认为:审美感觉对于若干事物组成成一个整体的感觉评价是“中间性”的认识方式,而这种认识低于理性的判断,高于感性判断,所以对于“美”的感觉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带有个人感彩的判断。在艺术领域,因“为艺术而而艺术”运动产生了“艺术作品必须是美的”的观点,这种观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艺术领域的各种创作,包括中国当代公共艺术,那么对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应该如何做?
2.1 审美的准备阶段
审美态度。这个阶段的审美态度集中在审美本身,感受形式。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当今人们文化意识和审美思想高度概括和集中的表现。作为创作者,小到普通的设计师,大到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创造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都是受众于广大的普通群体,让他们去感受其设计散发出的魅力,而非自我欣赏和体验之用[4]。
2.2 审美的实现阶段
审美感受及审美判断。这个阶段不仅从审美者自身出发,同时要对审美对象产生感知。
其一,能意识审美者自我到所处的状态。与其他艺术设计略有不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是建立于国内的公共使用及活动空间中,供人们时刻感知和体验开放式的艺术形式。[5]公共艺术是为绝大部分的普通群众服务的,而不是简单的有局限性的服务某些特殊群体,故此在公共艺术的审美考量上,也毋庸置疑要符合广大普通群众的审美感。
其二,对审美对象内容上的认知。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人们对于它的审美感受与认知不再纯粹的单一化的通过视觉的简单传达和触觉的表面感知,而是通过人类自身各种感官及身临其境共同形成的审美体验。
其三,从审美者自身的角度出发,感知审美对象的内容,并从理解上认识审美对象的情感性质。人们通过视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意,如颜色和造型;通过触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材质与肌理质感,如石头与纹路;通过听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流动的液体与摇曳,如水与风:通过嗅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独特气味,如花香等等。
公共艺术所展示出来的美是一成不变的,然而却可透过人们自身审美的修养、对美的认知及自身的情感感受来认知它的美,所以它的美又是可变的。
2.3 审美的成果阶段
审美观念。这个阶段审美的感知潜移默化的融入主观意识中并产生审美观念,播种审美兴趣,孕育审美理想,从而达到成果阶段。[6]有了一定审美横向拓宽,在公共艺术的欣赏中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在情感上得到愉悦的提升。
2.4 审美能力的形态展现
审美高度,即审美的纵向提升。分为三个点:以视听为主,培养锻炼陶冶情操;以情感为主,情感的成长纵向提升;以积极情绪为主,愉悦的情感走向心灵。这个阶段,无意识的本能满足,对人类的审美意向的某种培育,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相吻合,从而达到审美能力的正面提升。
四、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
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是与所处的环境成正比的增长,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对于人们来说,已不再满足简单的一成不变的静态体现,而是追求多样化的审美体现与动态需求。人们更多的希望看到运动的、具有变化和生命力的公共艺术作品。同时人们希望能够以互动的方式参与到公共艺术的感知和体验中去。由于审美的方式是双向而非单向的,因此在公共艺术的设计和构建过程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可以使得其更加符合受众的审美思想。与此同时其他建筑设计在设计中如能点缀性的融入公共艺术,也会使之随着公共艺术的兴起而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小凡,王日根《本体与存在--浅析朱熹的哲学本体论》-《东南学术》[J]- 2002:28.
[2] 郑洁,代金平《先秦道家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桂海论丛》- [J] 2008.5(24卷第3期):30~32.
[3] [英]H・B・雷德芬著 帅扬译,美育理论问题 道德行为培养[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6.
[4] 樊帆《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艺术空间》- [J],2014.2:228.
关键词:审美;审美经验;艺术作品;鉴赏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85-01
人们在欣赏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时,都是通过自己的审美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的。审美,就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审美既体现在一切艺术作品欣赏中,这些艺术作品包括文学、音乐、戏剧、美术及其他艺术。凡是对美的东西的观赏、领悟和认识,都叫审美。这些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的鉴赏经验是独特的。经验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由实践得来的认识或技能。这种经验有很多种,有古人经过实践留下来的理论经验和自己在实践中摸所出的经验,这些经验为我们今后要走的路做出了正确的指示。其实审美与经验其实是一个哲学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审美经验”这两个词相连是18世纪后产生的。在aesthetic experience 产生前,人们通用的是美的知觉、美的经验、美感。在西方艺术哲学中审美经验第 一次最早被谁使用至今还是疑问,有人认为是杜威,有人认为是鲍桑葵。从这些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词在西方现代艺术中重要的地位。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从传统的考察中发现艺术哲学的特征是以那些能激发起审美经验的对象,即艺术作品的思考为主要标志的。
所以说艺术品是审美经验的主要对象。古人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进行区别,把美的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由于保姆嘉通把审美一词特意指感性知觉,使整个美学研究由客观转向了主观。审美其实是辨别美与丑的能力,英国哲学家杰勒德认为,美的对象是分为不同种类的,并认为美感、新奇感、和谐感、崇高感、形象感、滑稽感和道德感这七种感觉属于人的内部感觉。
艺术作品的感受方式和自然事物的感受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因为它为鉴赏而存在,难怪一些美学家认为应该把鉴赏者和艺术作品接近和交流当做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审美经验一方面导致艺术作品的出现,一方面产生出创造艺术作品的艺术家和鉴赏公众人物和批评家。艺术作品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它的经验是对人类创造潜能所作出的一种反应,鉴赏行为不仅受到艺术作品中已经理解的东西的激发,而且还调动了鉴赏者自身的积极参与。当作者思考作品时,把经验过的思想当做自己的思想,是一件艺术作品的鉴赏成为主体在客体上的一种逗留。艺术的鉴赏和自然的鉴赏有着根本的区别。自然只有我们对它发生兴趣时,它才是审美对象。而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它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在审美经验上明显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态度、审美对象与审美经验?西方现代美学对审美经验的解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主观论的解释,强调审美态度的作用;另一种是客观论的解释,强调审美对象的作用。在客观论者看来,审美经验最主要的源泉在于审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质。审美经验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状态的知觉经验。
美学家对审美经验的不同看法中包括着各种构成因素,往往是这些构成因素使他们的想法各异不同。审美构成因素包括分离性因素、整体性因素、表现性因素、想象因素和因素这五种因素构成。分离性,其实就是审美非功利性,即观赏者与对象的关系不是一种利用关系,审美经验产生的感觉是一种摆脱利害关系的感觉所有人认为分离性是自由选择的气氛,它充满了松弛和和谐。整体性是一种从分散或分裂的感觉回归到整体的感觉,它常通过综合和排斥来实现。这种整体性具有高度的结合力,它是一种重新组织过额丰富而紧凑的经验。审美经验中的知觉不同于日常知觉,日常知觉总是一些零碎的片段,我们只是从一些分散的片段去注意这个世界,而当我们鉴赏艺术作品时,我们总是力求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知觉对象呈现出来,整体性还有另一个含义,那就是指鉴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一种融合状态,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吸引时,自我中心的分离感会暂时消失,这也是一种整体性。
在审美经验的构成成分中,基本上是建立在艺术作品构成成分的分析上。在一些艺术家看来,审美经验是一件艺术作品在一个训练有素的鉴赏者身上产生的对艺术客观特质有体验的经验。在审美经验中我们主要注重的是审美态度,由于不同学者对审美经验存在着主客观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实质上在这些差异背后存在着构成要素的不同,要分析现象必须分析本质。在这当中审美和经验也是相互影响的,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思考过程中作者可能有些分析不到位,请您给予指正!
关键词:艺术心理学;公共环境;设计应用
一、公共环境设计中的艺术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是心理学和艺术学的结合产物。艺术心理学与哲学、美学、艺术学同源。在古往今来大量的艺术作品和现代艺术设计中都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心理学思想。艺术心理学重点研究艺术品创作和艺术品欣赏过程中人的心理及其规律,其研究的内容包括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审美思维,也包括艺术品欣赏过程中人的理解和判断。艺术心理学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有不同的特点。在现代公共环境的设计中,人与公共环境之间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改变环境,同时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被公共环境所影响。从这个角度而言,现代公共环境设计是融入人的思想意识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公共环境设计中的艺术心理学的应用问题。
二、艺术心理学在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1、公共环境设计是人与环境的和谐
毕达哥拉斯从“数”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美是对立因素的和谐”这一艺术心理学思想,并从这个思想中提出了大宇宙和小宇宙的概念,大宇宙即天体,小宇宙是人体,两者都受“数的和谐”原则的统治,两者相互影响,一旦人体的内在和谐与天体的外在和谐相契合,就进入到了一种美的关系当中。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认为,天、人、物是一体的,“物性”是“天性”的使然,人必须顺应“物之天性”,才能与之“合”,并进而“与天合”,实现人生的至美境界。在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中,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只有将公共环境和人的问题放在一起统一协调考虑,才能构成一个好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公共环境设计时,首先从设计的立意和根本出发点上要明确人与环境的关系,立足在“重人、重天、重道”这个基础之上,使公共环境的设计是出于人心,感于“物与天道”,在公共环境设计中融入人对美的理解和来自“人”与“物”之间的心理关系。这样一来,公共环境的艺术设计活动从本质上就成为了一种深层次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单纯的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模仿。在这个基础上,公共环境设计中的空间划分,材质的运用,元素的处理等具体的内容才能够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公共环境设计是源于美的创造
在艺术心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包含了对艺术品和设计作品的心理功能的阐释,对于艺术品的作用,一般认为主要有娱乐、审美、教育和情感等功能。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强调“美的功用”,揭示了艺术活动中美与善的关系以及艺术品的教育价值。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也提出过,美的根源在于事物本身,美感是具有变动性的,美的欣赏开始于感觉,但是要通过智力活动,不同的艺术形象所引起的美感是有强弱不同的。当下人们对公共环境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仅限于使用功能的公共环境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了,这要求我们必须从人的心理审美层面去的研究,了解人的艺术心理,探索更多“美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公共环境设计中,要深入的挖掘设计素材潜在的美的因素,通过设计师巧妙地艺术搭配,构成一个创造美、表现美的公共环境空间。例如在公共环境设计的植物配置中,就要充分的把握植物自身的美的元素,利用各个不同植物的季象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四季花开、色彩丰富的空间环境。
3、公共环境设计是移情的产物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人从环境空间中获得的美感和审美的体验都离不开人的艺术心理。费舍尔就认为这是人把自己外射到或投入到自然界的事物里去,以造成“对象的人化”,他用移情这个概念来说明审美时的心理活动,认为只有人“移入感情”到对象上去,才能使审美活动达到最完满的阶段。人推知事物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情感来推知他人他物。一切艺术美的欣赏也是如此,先从内部引起,在人的身体中发生一定的反应,进而产生一种情感,而适合这种情感形式的物体或环境空间便会使人产生美感。现代公共环境从本质上说,其形体结构与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形式,也正是这样的相似,公共环境空间才能唤起人的情感。我们在现实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一个公共环境的场景特别能让人产生某种情感,这其实就是人在公共环境中移入了自己情感的结果,使人的情感“场”与公共环境的“场”形成了一样的频率,俗话说的“触景生情”应该就是艺术心理在公共环境设计中最恰当的形容。举个例子,林璎设计的美国华盛顿越战纪念碑应该是公共环境设计中最能体现移情的一个案例了。纪念碑黑色的V字造型象一道深深的疤痕划破了大地,纪念碑采用下沉地面的方式,让人们慢慢的走进黑色的大地底层,感受着走进死后的情景。越战纪念碑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手法很好的诠释了公共环境设计的情感表达,移入了人的精神和情感,震撼着人的心灵。结语:现代公共环境空间是一个城市中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公共环境设计中分析研究人的艺术心理,对于公共环境的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的艺术心理不仅从本质上决定了公共环境设计的根本要求,而且艺术心理学还影响着公共环境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还左右着人们在公共环境空间中的情感体验。所以,在进行公共环境设计时要充分的运用艺术心理学的知识,掌握人在公共环境中的心理作用规律,将人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思维巧妙地应用其中,创造出更多符合大众艺术审美的公共空间环境。
作者:马磊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