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施农业行业研究

设施农业行业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施农业行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设施农业行业研究

设施农业行业研究范文第1篇

正是在这种强有利的大环境下,2009年11月26日~28B,第八届中国温室园艺行业年会(简称“中国温室2009”)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同时,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在成都同期组织召开了全国设施农业发展专家座谈会,共同探讨设施农业的科学发展。

“中国温室2009”隆重开幕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温室2009”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本次年会得到了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商务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大学,以及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促进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是中国温室园艺行业的又一次盛会。

参加本次年会的有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浙江、上海、四川等22个省市以及来自美国、荷兰、以色列、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的与会代表320余人,参会企业及机构涉及200余家。此外,四川省农机系统的领导及科技人员也参与了本届年会。

在开幕式上,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母世杰局长发表讲话,他指出自20世纪80年展起步以来,四川省设施园艺取得显著的进步,由最初的地膜覆盖、小拱棚等简易大棚形式为主,逐步发展成塑料大棚、阴阳棚、各种覆盖材料的温室等形式为主。尤其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四川政府加大投入,设施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玻璃、PC板连栋温室和塑料连栋温室开始建设,各地根据自身地理气候和市场条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设施农业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5.12特大地震后,有大量重建援建的设施蔬菜、花卉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一些地方通过引进先进的生物技术,与养殖设施相配套,基本实现了环境污染零排放,取得了设施农业发展的可喜变化。目前四川省多元化建投,多形式发展设施农业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但是,受自然经济和技术等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四川省内设施农业发展尚不够平衡。基础设施缺乏配套,科技服务跟不上,品牌带动辐射面小等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他说道,“中国温室2009”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欢迎与会代表和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多种形式参加设施农业建设,共同推动四川省设施农业的发展。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教质量处范学民处长指出,农业设施化的发展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要内容。我国设施农业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重要的设施园艺大国。设施装备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从品种选育、新型温室的设计、环境控制,到设施化管理、病虫害控制等都取得了进展。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显示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设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给设施农业带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方盲目扩大规模,建设政府形象工程,缺乏全国公关的指导和协调,技术创新不足,产业化、智能化生产水平不高,生产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设施园艺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同时他强调,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将按照相关的指导原则与农业部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合作,共同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他指出应坚持四个原则和从六个方面八手。四原则指 坚持工程装备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坚持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相结合;坚持全国统一布局与发挥地方区域优势相结合。六方面指:制定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大补贴的力度;加大设施技术人员的培训;推广新进的设施技术;加大科研开发,加强标准化建设,如设施园艺装备的标准化、设施园艺建筑的标准化,设施园艺栽培的标准化等。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朱明院长指出,现阶段正处于“十一五”圆满完成。“十二五”开局的阶段。现代农业要向设施化发展,设施农业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我国设施农业从起步以来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初步探索出了设施农业发展的道路。他指出,因地制宜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设施园艺应全面协调发展,实现设施与地理环境的相协调,设施装备与作物生产相协调,生产与市场相协调。农业部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建设问题。加快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农产品生产装备和设施,未来的发展将以种养业基地为重点,以基地建设为重心,以基地带动产业的发展,形成科技成果的集成化、生产的产业化和设施装备的现代化等。行业发展中的模式化和标准化将通过基地进行提升。四川省作为本次推进活动的开展地区,具备发展设施农业的诸多有利条件,具备设施农业发展的雄厚基础。他希望“中国温室2009”能有机结合四川省产业特点,通过与全国及国际代表的交流,更新理念,解决问题,共同促进地方设施农业建设。

开幕式热烈而隆重,各位与会嘉宾和领导都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指导意见,也指出了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与会代表也表示希望通过“中国温室2009”活动这一平台,更好地促进设施园艺的发展。

“中国温室2009”四大亮点

紧紧把握“危中之机”

2008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有人预言大萧条时期已经到来,2009年对于全世界包括中国都是十分艰难的一年,众多经济学家预言发达国家的经济将呈现U字型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则呈现V字型走向。有人甚至说是中国的经济在拉动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在“中国温室2009”年会上,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所长齐飞指出,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国外设施园艺2009年经历了动荡并仍处在一个相对的“艰难时刻”,相比而言,蔬菜受影响相对较小,而作为非基本必需品的花卉则受到较大影响,主要集中在消费萎缩较大、市场价格降低、信贷渠道紧缩、节能减排压力等方面。同时,他也指出了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迹象初现,只是矛盾时发。国外政府频频出手,困局待解。中国政府则表现从容、淡定。中国将较平稳地跨过这最困难的一年,对中国而言,全球的经济危机将使中国加速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成为首要任务。这是中国经济也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危中之机”。中国农业的复苏超过预期。这一说法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广泛认同。他还勾画了中国温室园艺的现在与未来,说明了国内外设施园艺宏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发展形势将如何变化。让与 会代表深刻理解我国发展设施园艺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目前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促进设施园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四川在重建中发展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这次灾害不仅导致夏收作物无法适时收获,给当季农业生产带来直接损失,而且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和推广服务体系损毁严重,给全年乃至今后几年的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Ⅱ向。其中主要表现在农作物大面积绝收。特色农业遭受严重打击,大量的水渠、提灌站、梯田、蓄水池以及机耕道、沼气池等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而且由于抗灾防灾的需要和交通阻断的制约,对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很大。随后,《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汶川地震灾后农业农村生产设施重建规划》、《关于汶川地震灾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恢复重建的指导性意见》、《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等相关规划和政策相继出台,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正抓紧开展起来,尽量将地震灾害对农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2009年11月21日~25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周长吉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陈端生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邹志荣教授、北京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李明远研究员、西北(宁夏)设施农业产业技术研究示范中心主任宋波等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中国温室2009”会前川渝地区设施农业调研活动。他们分别代表了来自环境气象、农业工程、设施园艺、病虫害防治、设施蔬菜等研究领域。专家们用5天时间,先后考察了川渝地区设施蔬菜、设施养殖以及设施食用菌的生产和发展情况,对汶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高效农业产业的重建工作与当地农业部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年会中,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促进会罗毅副会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5.12地震带来的损失和灾后农业重建的状况和发展。指出种植业、畜牧业和农机设施、农村沼气及乡村清洁工程等一恢复重建项目649个已全部开工,已修复受损农田76.77万亩(约5.1万公顷),农业生产大棚242.11万m2、畜禽圈舍1771万m2。修建机电提灌站706处,机耕道827公里,建设良种繁育基地16个等。

四川农业大学李首成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四川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指出目前四川省设施农业面积为2万公顷左右,仅占占全国的设施农业的0.6%。四川省设施农业的棚室类型主要有智能温室、钢结构塑料薄膜大棚、竹木结构塑料薄膜大棚三种。以成都市为例,至2008年底设施棚室总面积为14 49万亩(约0.97万公顷)。其中智能温室占0.27%,钢结构塑料薄膜大棚占5%,竹木结构塑料薄膜大棚占94.8%。目前四川省设施农业存在“四低”:科技水平低、设施水平低、管理水平低和生产效率低。尤其是存在技术含量低,棚室建造随意性很大,抗风、防雨雪重压的能力极差,不适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四川省目前设施农业快速的发展趋势很不协调,预计到2010年设施农业总面积将比2009年增长33.33%。他提出,对四川等西部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进行建设性补贴的倾斜,且不宜全国一刀切;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业建设的标准等建议和意见。

专家共同探讨行业可持续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风雪自然灾害给设施农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如何扩大内需进行产业调整。各位专家在“中国温室2009”上从各自研究的领域谈设施园艺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周长吉副所长为与会代表评析了2009年设施园艺工程行业热点,分析了中国温室的建设规模、行业标准化进程。还提出了各种热门技术的应用,如秸秆生物反应堆增施CO2技术、物理控制技术等。为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发展途径和方法,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

针对连续两年以来冬季发生的风雪灾害给设施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中广国际建筑设计研究院钢结构所王勇所长,向与会代表分析了现有结构受力的基本规律,通过温室结构与类似建筑的对比分析,使业内代表加深了对现有温室结构的理解,对能有效抵抗风雪灾害的新型温室等结构的开发起到的借鉴作用。让代表们受益匪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孙忠富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设施环境远程监控主要模式与应用展望,对比了传统监控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的区别及其优劣势。他指出,传统监控技术存在测点少,覆盖面小,难以实现移动办公和远程监控等问题。而远程监控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难题,同时也指出了远程监控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机遇。他还向与会代表传授了远程监控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从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到嵌入式系统设计,从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到网络数据库管理平台,从系统自我诊断和远程维护到辅助设备远程控制,再到数据的挖掘与远程诊断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关键技术的讲析。

产品和技术理念推陈出新

“中国温室2009”活动中,各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与代表们进行交流。

拜耳(北京)板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世凯和客户经理房振邦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该公司近期推出的专门面向温室行业的创新型板材――阳光一明透系列产品。作为温室行业专用的聚碳酸酯中空板(也称阳光板),阳光-明透具有卓越的保温、透光和防雾滴性能,这进一步解决了聚碳酸酯中空板作为温室覆盖材料的结霜问题。并且在原有十年品质保证的基础上,将为阳光一明透的防雾滴功能提供十年品质保证。

北京绿东国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晓云介绍了该公司研发的十几种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模式。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具有不用土地、省肥省水、病虫害发生率低、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关注和研究。这些技术对设施栽培具有重要的示范指导意义。

北京为华新光电子有限公司经理战琪和惠州市中太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扬明东则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各自公司的补光灯系统和对设施园艺栽培所起的重要作用。

贝尔国际农业系统咨询公司托马斯先生根据自身多年熟悉美国和中国商务往来的心得,向与会代表传授了如何理解和与国外园艺公司联系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促进中国与外国公司在设施农业方面的贸易往来。

专业参观

2009年11月28日,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都江堰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温江现代设施庭院。其中,都江堰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坐落于都江堰市崇义镇云海村,是都江堰市10万亩现代农业集聚区的核心区,首期占地500亩(约33.3公顷),投资3100万元。由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整体承建。建设项目包括种子种苗、优质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及物流、农业科技服务及产品展示交易等功能。该园区的建设目标是,打造出“一个品牌、两座桥梁、三个平台、四个基地”。即:为当地塑造一个新的农业品牌;构筑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都江堰农业与上海农业对接的两个桥梁;搭建产学研平台、农业产业化经营平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等三个平台;建设优质农产品示范、展示、培育基地,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创新基地,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和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四个基地。而温江现代设施庭院向与会代表展示了休闲农业的又一项功能,拓宽了设施园艺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设施农业行业研究范文第2篇

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农业机械研宄所成功孵化的集研发、产业和资本运营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是我国工厂化农业装备技术研发与制造的领军企业,已成为中国温室行业民族品牌的代表。京鹏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依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全力打造国际化的“ChinaKingpeng”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4月30日,京鹏科技在深交所正式挂牌,成为我国设施农业装备行业第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京鹏科技始终坚持“立足三农、创业报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致力于现代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发和推广,京鹏科技产业化取得累累硕果,实现了价值创新,推动了京郊乃至全国设施农业总体水平的提升。倡导“民族品牌、服务世界”的企业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自2001年京鹏温室首次出口海外至今,印有“中国京鹏”商标的温室已先后在美国、俄罗斯、伊朗、韩国、卡塔尔、埃及、哈萨克斯坦等数三十多个国家扎根落户,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正迅速成为京鹏科技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是京鹏团队永不懈怠的宗旨和追求,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京鹏借助首都科技资源优势,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进“产-学-研-用”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截止目前,京鹏已拥有国家专利50余项,完成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以及北京市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328余项,荣获各级奖励116项,在温室工程及配套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相继开发了“屋面全开启式连栋温室”、“屋顶平拉膜温室”、“植物检验检疫隔离温室”、“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植物工厂”等核心专利技术,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研发的生力军。

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公司的研发工作由研发分公司负责,其主要职能为根据公司的发展和市场需要,针对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适合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并不断推出具有高增值效益的系列新产品,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世界草莓大会4.4万平方米连栋温室,是我国首座大规模草莓种植展示温室,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层中空钢化玻璃温室,温室内配置了移动式喷灌系统和自动化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等世界领先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可以满足草莓从育苗到收获的各生长环境需求,实现草莓种植的自动化生产。

设施农业行业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 瓶颈 发展

一、农村物流市场的现状分析

农村物流市场主要可分为农业领域的物流配送和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农业领域物流配送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及农产品的配送。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指农村日用品及工业品的配送。当前,农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主渠道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

二、农村物流的发展瓶颈分析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我国广大农村,除个别较富裕的地方实现了村村通的道路要求,绝大部分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高,物流运输工具难以发挥作用;消息闭塞,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其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也是更高的要求,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较大。农村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的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在我国,由于农村人多地少,耕种分散,又缺乏农村农协等中介组织的参与,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物流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农村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门,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农村物流的对策

就国家层面来看,加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农村发展势头良好,税费改革让农民受益很大,但农业税的取消也同时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民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没有资金又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的瓶颈制约因素凸现。因此,发挥县乡两级政府的作用,加大农村信用资金的投放力度,设建设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前提。同时,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体系的规划,加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布局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物流资源,引导农村绿色物流的发展,重视物流研究与物流技术的开发,积极开展不同地区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就产业层面而言,要积极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培养供应链核心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多元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采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

就物流层面的基础――农产品的生产,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以土地产权改革为基础,进行不同形式的产权重组,壮大生产规模和经营管理实力;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纷纷谋求绿色、安全卫生、健康的消费。具体表现为:对农产品的需求表现为物理、化学、营养、卫生及消费心理上,不仅对农产品可度量的参数有要求,而且对生产该产品的环境也有严格要求,进而对生产的方式也有要求。对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也要求符合安全卫生的标准。这就要求农村积极培育农村的中介组织,使其发挥新时期农村生产组织的纽带和桥梁,积极从事与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中去,按照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即在农业产前向农业生产者统一供应优质种苗、实施统一的操作规程、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农产品的分级处理等方面进行监控。以达到农副产品的绿色健康要求。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参考文献

[1]《入世后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课题组.有关行业协会的理论研究综述 [J].中国农村观察,2003,4:45-47.

[2]张敏.行业协会在第三方物流信用机制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1:25-27.

[3]程赐胜,蔡瑛.加快物流行业协会建设,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J].交通企业管理,2002,4:56-58.

the Study of Bottleneck and Development on the Rural Logistics

Ma Shouzhong

(Weifang College)

设施农业行业研究范文第4篇

当前,大力发展以农业示范园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工商资本大量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各地农业生产示范园迅猛发展,园区小则上百亩,大则上千亩,农业设施生产和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设施生产产业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缺乏科学的规划,园区管理成本高、收益低,导致亏损,温室棚型设计不尽合理,新技术推广应用困难等。为此,我们走访了石家庄市109个设施生产示范园,找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1 农业示范园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建成的大型设施农业示范园,管理者多是其他行业转产过来的,对农业生产缺乏综合理解和把握,新建农业示范园区外观很漂亮,但由于生产管理不到位,产量只有农民种植的50%,许多出现了经营困难情况。目前已有11个生产基地出现重大经营问题,设施闲置甚至濒临破产,占所调研园区数量的10.1%。

1.1 缺乏科学的规划,实际建设与生产需要不匹配

建造者多数是从其他行业转型做设施农业,自己投入了资金,并争取了各级政府大量的扶持资金,但由于是外行,缺乏对设施农业生产的足够理解和规划,多数农业示范园在未进行充分科学论证的情况下,就效仿他人,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在没有确定好生产规划之前,就盲目地开始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建好了才想到规划生产,造成基础建设和生产不匹配,造成严重浪费。出现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示范园区在建设前期缺乏科学、务实的规划思想和指导原则,功能定位不准,发展目标不明。

1.2 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制约了园区规范化发展

多数农业示范园区在建造之前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致使园区的设施建造盲目,加上目前政府没有对农业示范园的设施建造提出明确的标准,因此形成了“设施群”示范园。由于建设者多是其他行业转产过来的管理者,不同行业间差别极大,造成了“重建设、轻管理”,运作效率低的局面,不能建立有效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如今好多农业示范园区由于运营艰难,多数选择将设施一次性出租给农户,收取租金,更有甚者,农业示范园区荒废、转产、乃至倒闭。众多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不但起不到示范推广的作用,反而成为当地负担。巨额资金规划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既不能实现产业化发展,更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究其原因是农业示范园区的宏观管理滞后,比如项目建设中缺乏专业技术论证和监督,建成后缺乏管理和跟踪评价;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标准、指标等缺乏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多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

1.3 示范园区缺乏专业人员指导,配套设计建设不完善

由于建设者对设施农业生产缺乏经验,忽略了配套设施的建设,造成重复和建设不规范,比如栾城某示范园区开始设计的是全钢无立柱温室,由于盲目引进外地建造技术,缺乏有效技术监管,结果施工中钢材使用标号不达标,造成温室被雪压变形的情况,不得不全部增加立柱支撑,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类似现象还有很多,如:所调查的109个园区中,只有无极县的一个示范园区有简易排水设计,其他基地几乎没有排水规划,造成温室在雨季生产中常常发生倒灌现象,严重者温室倾斜倒塌。再者几乎所有基地都缺乏农用物资循环转化、生产垃圾处理的设计规划,造成园区生产垃圾堆积、病虫害传播加快。

1.4 设施类型单一,土地利用率低

目前农业示范园区使用较多的日光温室规格为长100 m、宽11 m、高 4.2 m,后墙底座宽6.5 m,棚间距6.5 m,占地面积约0.24 hm2,种植面积约0.09 hm2,多数有3~5排的立柱支撑,每个温室造价在12万~25万元。由于后墙底座和棚间距均达6~7 m,土地利用率很低,实际生产面积仅占土地面积的38.9%,棚间绝大多数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1.5 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管理水平低

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管理有集体管理和出租种植2种模式。调查的109个农业示范园区中,公司集体管理的有7个,以出租形式经营的有102个。统一管理的园区缺乏规划和管理,产出率不高,同时管理者有轻农思想和盲目崇拜相信外地技术人员,生产用工成本上涨过快,造成了诸多问题,如元氏县某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区面积(按支付土地流转费用面积计算)67 hm2,2013年雇佣蔬菜管理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56人,每年支付工资达到120多万元。

2 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建议

2.1 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发展特色产业

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立足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目标明确,遵循先定生产目标、再规划、最后建设的整体思路,做到“建能所用、用就最佳”,突出主体产业,明确主要生产目标。设施农业园区应从设施建造、节水、排水、能源循环处理、非生产用地面积等方面制定建设基本标准。一是确保有生产技术规范;二是有专业生产管理人才;三是严把产品质量,加强农资规范使用,全面推行产品市场准入、基地准出和质量溯源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2 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与物质装备,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农业示范园区设施配套建设,园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保证道路交通顺畅,水、电、通信等设施配套完善。要积极与当地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对接,引进、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充分运用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等先进设施,积极推行高效生产、节水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植株嫁接等技术,有效提高设施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示范园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引领本地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为现代设施农业高效、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3 加强园区服务体系建设,保障规范发展

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生产安全、绿色产品为主攻方向,把设施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害化作为衡量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确保设施生产的持续良好发展。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规划指导、业务支持和资源整合,保障现代农业示范园健康发展。联合当地农业技术研究服务机构,系统为园区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农资安全使用、园区发展规划等服务,促进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帮助园区负责人解决实际困难,提升园区整体管理水平。

2.4 培育联合发展经济结构模式,稳定生产基础

调研发现,农业示范园区运行中,劳动力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70%~75%,因此,要想使示范园区正常运转,就要引进现代化的农业管理理念,加大与从业者多方面的联合,减小从业人员的流动性、积极为从业者进行综合技术培训、鼓励其用劳动力入股、建立起示范园区建设者统一管理下的规范化生产模式;减少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对立情绪,努力形成示范园区管理者与从业工人“同效益、共风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纽带模式;培育从业者主人翁意识、减少生产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示范园区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设施农业行业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物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日

一、引言

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和与之有关的技术、组织、管理活动,也就是使运输、储藏、加工、装卸、包装、流通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的活动。高效的农业物流能够整合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生产、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

二、我国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业物流认识片面,重视度不够。现在我国对于农业物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储运、派送环节上,没有将农业物流系统化,缺乏对农业物流的基本认识,忽视农业物流对于降低农业流通成本、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对农业物流重视度不够。

(二)基础设施、技术落后,不利于农业物流发展。许多偏远山区、落后农村道路状况不好,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如缺少储存仓库、搬运设备、运输设备等,技术落后,造成农产品的腐烂、变质,不能及时到达目的地,无法实现物流操作的现代化,直接影响农业物流的发展。

(三)物流体系不够健全。一方面地方并没有完成土地的规模化种植,还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农资采购以及农产品销售主要以家庭分散开展,物流企业较小,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农户也缺少规模化意识;另一方面农业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在农业物流中应用较少,农业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农业信息落后,无法将政府、农户、市场、客户连接起来,无法实现农业物流的直接对接,无形当中增加了成本、减少了收益,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政策法规不完善,缺少行业统一协调与管理。我国农业物流以及农业标准化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一方面农业标准化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另一方面农业物流管理工作比较分散,行业管理工作不统一,农业物流缺乏必要的协调与指导。

(五)缺少专业人员。近年来,各高校致力于培养专业的物流人员,成效显著,但将产业专业化,了解农业物流特点的人员较少,缺少从事农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资源整合的专业人员。原因在于从事农业物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它具有较大的难度、很高的风险、艰难的地理环境等特点,这就从侧面使物流专业的人才对该方面望而却步。

三、我国农业物流发展建议

(一)加强农业物流宣传,提高农业物流认识。农户保持原有的从业习惯,缺少对于农业物流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由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农业物流的相关宣传,从农业物流的种类、作用、意义,让生产者了解农业物流能做些什么,能做到什么,了解农业物流,进而赢得对农业物流的一线支持。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物流技术。基础设施是农业物流发展的基础,只有加快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物流技术,才能保障农业物流的发展。首先应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确保运输道路状况良好,保证运输的顺利进行;其次应修建农产品储存设施(如保温库、冷库等),采用专业运输设备与装卸设备(如冷藏保温车、叉车、堆垛机等);最后还要建设大型的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和农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实现农业物流的发展。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专业物流公司。阻碍农业物流发展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农业的散户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无法实现物流的规模化操作,所以推动农业物流发展需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包括农户的规模化经营和农资、农产品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在农户经营方面,有效利用土地流转模式,将土地集中种植、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在农资、农产品企业经营方面,支持多样化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推进企业改革,通过各种方式整合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优化农业物流平台,加快信息化建设。物流信息不畅容易导致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信息脱节,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所以应该建立农业物流平台,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有效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将政府、生产者、市场、客户联系起来,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农资、农产品信息工作以及产品信息咨询、订购服务,实现农业物流的全方位、透明化、直达式服务,充分共享物流信息,保证信息通畅,有利于促进农业物流的高效发展。

(五)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强行业管理。目前,缺少农业标准化体系,应发挥政府在农业物流发展中的协调与管理的作用,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健全农业标准化法律法规,加强标准化宣传推广,提升行业管理功能。

(六)培养专业化人才,提升专业人员能力。农业物流需要专业化管理人才,可以采取两方面进行培养:一方面高校培养,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的高校开展物流专业,进行专业性培养,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办学,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毕业后直接与实习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实现有目的的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行业培训,弥补高校培养周期较长的不足,由物流行业机构组织进行经常性的、短期培训,培训者应选择有一定物流经验的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了解农业物流特点,掌握农业物流管理要点,实现就业人员的专业化。

四、结语

农业物流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还有很多因素制约农业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农户、物流企业、高校等多方的改革与共同协作,这必然是一个长期但不断前进的过程,有改革的决心与执行力我国农业物流必然会不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