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发展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发展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设施;策略

1 农业设施发展意义

设施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设施的基础之上的,设施农业能够对土地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且能够将土地产出率有效提高,将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予以提高,从而增加了农业的效益、素质以及竞争力,这是新时代对于新型农村经济的要求,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立足市场,应对激烈竞争的选择,保障农产品供给以及农业的发展,同时设施农业是农民创收的重要手段,是对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强的有效途径。

1.1 农业发展以及建设的转变需要建立在设施农业的发展基础之上

设施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重要标志,主要优势集中在其生产具有较高的集约化,其技术含量较高,且产品质量高、种植效益明显优于传统种植效益,具有高产高效以及节能节水、高产高效的特点,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资源利用率的充分性和土地出产率的保证上起着推动作用,另外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1.2 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占用,耕地越来越少,因此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创造最大的农业效益是目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农民关注的问题便是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更多的收益,那么设施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以及精品化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郊区农业以及都市农业不但要担负起农业生产的作用,同时也要为城市绿化做贡献,不但成为市民的菜篮子,同时也要成为观光旅游点,为城乡一体化转变奠定基础,为农民增收。因此设施农业发展就奠定了优质高效、高产高质的农业基础。此外,设施农业能够有效利用生物潜能以及自然环境,在对质量予以保证的前提下大幅度的提高产量保证农产品供应稳定。因此,设施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且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是保证养殖业以及种植业效益的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

1.3 有效保证产品供给以及食物安全

设施农业的发展还能够影响农业病虫害,有效降低农业病虫害威胁以及不利影响,从而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建立无公害农业。农业的设施化建设过程其实就是农业的标准化建设过程,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能够使用多种先进手段,在培育、施肥以及耕作上采用集约化、程式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精准用肥、减少污染。设施农业能够对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控,有效增加农产品质量以及产量,有效保证其供应的连续性以及产品的鲜活性。设施农业不但对于农业发展的效率有所促进,同时能够不断的改善食物的安全性,是对民生的改善,是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

2 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产结构中,土地要素是最重要的。承包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原本紧张的耕地被再次细分,以至于农业经营规模小、交易成本高、分布不集中,缺乏规模优势,而且种植的蔬菜品种多而杂。经营0.33hm2以下耕地的农户占农户总量的大多数,而经营较大规模耕地的农户却很少。多数大棚是由“原子化”的农户经营,在良种选用、技术升级、加工运输方面交易费用较高,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目前,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相对匮乏,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3 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保证

3.1 对农业的政策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创新,设施农业的发展特征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体质,主要以政府扶持为导向,同时社会投入以及自我累积为辅助的发展投入体质。

对于设施农业的发展,金融保险的应用时良好的平台建设的基础,通过农业运用上保险金融的投入,通过对递延担保限制的放宽,建立起风险基金,以此解决农业建设的金融问题。通过保险政策补贴,用以吸引资金流向,保证农业资金的保障,保险是保证农业不受风险冲击、影响的重要保障,能够使得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稳定性。

3.2 调整农业方式、结构,保证经济效益

3.2.1 农业结构主要的发展方向为,高效温室以及节能温室的引进,优良品种的培育,实现农业设施工程建设的优质工程,通过引进国际优良品种,尤其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品种,应当加大其性状培育;扩大蔬菜种植中设施农业的发展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力。在保温设施中,对厚墙体以及保温新能良好的半地下结构进行推广,另外在灌溉技术上实行新型的节水滴灌等方式;建立起优质蔬菜品牌,加快无公害农业建设。

3.2.2 调整品种结构,实现良种引进、示范、推广新突破种子是农业进步中最具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种,可以形成一个产业,打开一片市场,加快设施农业品种的更新换代,是抢市场、推动设施农业新发展的关键。

3.2.3 种植方式的调整,结合现代的设施农业以及良种良法方式,并比较其发展速度,可以发现,目前的耕作制度以及种植方式在创新上严重不足,且发展速度无法适应越来越高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民不具有先进的农业思想以及理念,在技术掌握上也都沿袭了传统的方法,播种时间集中,且上市时间集中,因此农业市场中的供需关系就会严重失衡,因此产生矛盾。而设施农业的发展中,充分利用了多种类农产品特征,重视灵活的种植方式以及杂交培育技术,并通过多种技术优化组合,配套应用,以适应不断增加的市场需要,提高农业产值和经济效益。针对同一种品种,可以通过覆盖地膜以及露地栽培和大棚温室种植的方式在相同地区进行分批次播种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收获,分批量上市能够调整市场供需要求,缓解供需矛盾,从而加大经济效益。另外,一些老的棚室在种植上能够推行一年多茬,并配合各种蔬菜植被对棚室土壤结构进行调整。而对于新建的棚室可以相对的减少种植量,上茬种植番茄,下茬则种菜花或者是大头菜。通过对设施农业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对设施农业经济效益的认识,加大设施农业发展投入,为其推广和规模化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特色农业建设推动特色设施农业发展

观光型农业的发展是目前新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目前发展中具有独特风格的发展方向,诸如农家乐、渔家乐等旅游形式活动的开展都会吸引游客的眼球,使得旅游观光型农业成为新的交叉产业亮点。另外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一些地区可以在农业示范园上加大旅游投入,在此基础上,宣传优质、特殊、闻名、新鲜的蔬菜、食用菌以及花卉和水产等。

参考文献

[1]张建树,王学忠,李小刚,等.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4.

[2]仇继东.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设想与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5-9.

农业发展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膜下滴灌 农业发展 作用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069-01

膜下滴灌现作为有效的节水,以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农药的使用,对农作物有着明显的增值效用。同时对广大农民接受该技术容易许多,该技术在使用上更是事半功倍,得到了使用区的广大农民的的高度赞扬。该技术带动了大批的村庄乃至乡里的农作物产值,该技术在未来将会成为农民的一大助手,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可谓是“现代农业技术上的一次革命。”这段话表明了膜下滴灌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效益。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上提升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好的灌溉技术。这些年来,新疆以及西北的各个省区已经开始对该技术的大力推广,显露出该技术的效益潜力。

一、膜下滴灌对农业发展阶段中的重要涵义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传统灌溉技术和薄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项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最早是在新型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由新疆天业集团首先实验并得到实现应用。

膜下滴灌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是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分流失浪费,比地面灌溉省水40%~50%;第二是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农民的开支;第三是便于田间管理操作,节省人力物力的投资;第四是相同投入下提高了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第五是扩大了适用范围。但是膜下滴灌技术也有其局限性,比如说管道易生锈发生堵塞,而且前期投资比较大等等。

二、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及膜下滴灌的改进历程

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整体效益水平比较低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方面效益不高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实,不仅是因为延续了多年以来农业带动工业发展思想的长期影响,而且大部分农业生产者经济力量薄弱,投资少,达不到标准化的农业要求。此外,农药,种子等农资必需品的价格都普遍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尽管农民手中的农产品价格也相应上涨, 但是由于农业关系到中国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做出了调控,对农业整体效益产生了抑制作用。农业流通渠道逐渐转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贸市场,倾向于电子商贸渠道,减少了交易的环节,实现了农超对接。

我国膜下滴灌技术发展于新疆,1995年,新疆建设兵团农八师结合新疆干旱的特点,开始提出并形成该灌溉体系,1996年到1998年对不同条件下不同的作物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1999年开始在新疆大面积推广,2002年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使用该滴灌技术面积最广的国家,近年来,该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增大。

三、膜下滴灌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潜力增值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大国,新特的干旱,降水少,所有的农业用水依靠灌溉,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势必走上新型灌溉道路。自1996年技术体系的建立到1998年的实现,再到后来的推广,目前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相同投资条件下,使用该技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提高了40%~50%,化肥的使用率提高,减少了水肥流失,节约了投资成本,使农民得到了不小的收益。

膜下滴灌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使用上方便易上手,大规模推广该技术可以产生庞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产值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及在宏观上可以加速形成集约化农业,有效的实现劳动力的最大利益化。该技术的使用,使土壤排盐、抑盐碱程度明显,微观生态环境深度改善,水肥同滴,减少病虫害传播,使地膜、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大大减轻,并且还可以使得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农业循环。

膜下滴灌技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水资源缺乏大国而言,尤其对于本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它关系到13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与杂交水稻有着同样的影响。换句话说,该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对推动国家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甚至于它的推广会带动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膜下滴灌技术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现实价值。

四、膜下滴灌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促进意义

中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稀少,灌溉方式以传统的漫灌为主。水资源严重短缺,但水的利用率粗放,仅为30%~40%。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改变农灌方式,保障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策略,引导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起将节水效益更好的“膜下滴灌”技术作为全国农业发展的指针和方向,在多个地区实验实施,并且逐年增加投资,扩大其推广面积,真正把该技术做强做大。为了进一步发展,要积极推广机械化节水灌溉,这不光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还对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灌溉技术和覆膜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高效新型灌溉技术,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集成起来的一项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近年来已在新疆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玉米,棉花,番茄等作物,本文通过对膜下滴灌技术的基本含义,特点,发展历史,推广,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就目前已取得的效益的阐述及分析,表明,该技术所显现出的节水,节能,节肥等优势对今后国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随着该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大面积的推广,以及科技农业的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今后农业的发展及带动工业的发展有实践指导作用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鑫,蔡焕杰,邵光成,张振华;膜下滴灌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灌溉排水;2002年02期.

[2]郭慧滨,史群;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简介[J];节水灌溉;1998年05期.

[3]薛志成;国内外田间节水灌溉新法[J];节水灌溉;1998年06期.

农业发展的作用范文第3篇

我国自从实行以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被极大地焕发出来,农业生产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简单低效的土地种植方式,他们希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或者从土地中获得更大的受益,以实现他们发家致富的梦想。如何才能实现这种心愿呢?办法只有一个,只有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浪费的问题,更可以真正把很大一部分农民从土地生产中解放出来,以便从事更多新的职业,获得更大的收益。农机的现代化生产,可以帮助广大农民实现这一目标,但是无论多么先进的机械设备,也离不开科学的生产技术工艺和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支撑,只有很好的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强大能量,才会创造出更大的现实生产力来。所以只有实现农艺与农机的有效结合,走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发展的必由之路,才会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二、农艺与农机相结合有着现实的可操作性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的实现,有效的载体就是农机技术设备的现代化。脱离农机具的现代化去实现农业技术的现代化也是一种空谈,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效实现,也必然离不开先进农机具的使用,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这就决定了它们之间只有有效的结合,高效的使用,才会更好地帮助广大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梦想。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有效结合已经成为可能,现代的农机具的使用,越来越考虑农业新技术新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它们的使用,已经成为新农机具操作的现实需要。与此同时,先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使用,也更多的想到是否有利于农机具的田间作业,是否利于农机具的操作也是它们考虑的重要前提。两种技术设备的有机结合,通盘考虑,就使得农艺与农机能够更好地结合使用,使得这种现实可操作性成为更大的可能。

三、农艺与农机相结合有着时展的全局性

农业发展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可持续

一、农业科技和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是国民生活的保证,农业科技进步为农业提供了高效的劳动资料和高质量的劳动对象,提供了科学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所谓农业科技,主要就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科技进步是指通过农业生产要素的改变, 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新旧技术间差别效益的过程。这里农业生产要素的改变是指原有生产要素性能的改良或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也可以指生产要素的组合状态的改变, 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手段, 产生新旧技术间的差别效益是目的,而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动态过程。

二、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农业科技的进步为农业提供了高效的劳动资料和高质量的劳动对象,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手段。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农业科学技术最大程度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劳动由体力型向脑力型逐渐转化,使农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所有这些都促使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统计,20世纪初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靠采用新的技术成果来实现的不足20%,而到90年代已达70%到90%,由于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开始转变。

(二)新兴科技的应用可以为农业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其科研成果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农业的“绿色革命”;细胞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使人民利用杂交优势培育出一系列的新品种;核辐射技术诱变和辐射处理改良品种,控制病虫害,提高了果蔬鱼肉防腐保鲜的技术。生物科学的新发现、新理论正孕育着新的技术革命,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三)农业科技进步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农业管理技术是随着农业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有与其相应的现代化生产管理。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大大地推进了管理技术进步,比如电子计算机联网技术,一方面使农民和农业企业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同时也实现了组织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河南农业科技进步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科技进步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兴农”已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经济的不断发展又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河南农业科技进步的良好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有了较快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003年9月,林毅夫提出中部崛起的突破口在“三农”。截止到2007年底,作为中国“大粮仓”的河南省,第一产业GDP为2217.66亿元,占河南省GDP总量的14.77%,比全国同类指标均高出3个百分点。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2007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再次突破1000亿斤,达到1039亿斤,连续7年居全国第l;蔬菜的总产量也位居全国第3位;同时,牛肉产量占全国的七分之一,棉花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肉类、禽蛋、奶类等畜产品产量也都居全国前列。

(二)河南农业科技进步所面对的压力

虽然河南省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今天科学技术飞快的发展,我国国力日益强盛,我国与世界的融合越来越全面化,我省的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转型的重重压力。

1、如何提高农民农业收入这个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河南是地处中原的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小规模粮食生产是主体格局。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极其复杂,但主要的原因笔者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产品价格的下跌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出现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造成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2、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由于我国实行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农民增收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村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仍然存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配套服务远远跟不上,阻碍了农业向社会大生产发展,生产效率难以提高,同时也影响了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

3、农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农民增收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村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仍然存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配套服务远远跟不上,阻碍了农业向社会大生产发展,生产效率难以提高,同时也影响了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我省农村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户耕3、6亩,规模小,难以采用规模化的现代耕作手段。此外,自2005年以来,尽管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户比重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体制、观念、收入等原因,导致农民在二、三产业的不稳定性;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户中有73.7%仍然没有放弃农村的土地。

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河南农业发展

根据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态势及河南农业所面临的问题,河南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及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新技术体系;大力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并使其逐步产业化;积极研究和开发设施农业技术,通过人工调控环境、全过程自动化养殖,建立起技术高度密集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储存、保鲜及深加工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我省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参考文献】

[1]羽燕华.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J].求是,2007(11).

[2]陈奇榕、谢华安.加快福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台湾农业探索,2006(2).

[3]刘江.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李学勇.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J].学习时报, 2006(8).

农业发展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现代农业 促进作用 启示 未来的建设方向 基本特点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16-01

一、简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基本特点

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慢慢的体现出了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由国家主管部门主导;二是发展呈现出向多方面前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产生和发展是离不开国家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的。农业市场和金融市场一样很多时候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当农业市场失灵的时候也要像金融市场一样需要国家主管部门的调控,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国家主管部门可以有效的控制并处理好,因此,国家主管部门主管并监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解决农村农业技术落后的第一选择。该方法对促进农村进步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过多年的变化慢慢的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其多样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主体多样化和形式多样化,这充分的体现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像多方面前进的步伐。由国家部门主导并推广的有组织的多元化推广模式,该特点表现为:推广的体系是属于国家政府的农业部门所管辖的,在该体系中各个工作的分工是明确的,体系也是健全的,而且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层级是分明的。很多国家都采取该体系,这更加表明了该体系是完善合理的。

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发展农业的启示

根据多年的农业发展趋势可以得出,国家主管部门的主导在各种推广的力量中是占主导力量的,在该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多国家都成立了不同等级的农村发展委员会,该会主要是为研究并决定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其方向;二是国家主管部门积极分派人员指导处于基层的农民组织,并且要求管家与基层人民保持密切联系,中间不得出现断层的问题。三是国家主管部门推广服务中心为农村信贷机构提供各种技术方面的咨询和农村信贷的审议。

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证明,利用科学技术来指导农业是农业技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政府机构的支持下构建科研机构将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几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在预防虫害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在农村都知道,田间有鼠害,虫害等各种破坏农业收入的东西,如果对农作物生物灾害预测预报网络,实行预测预报信息电子化传递。该网络可以通过对草地螟的监测,使各地依照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那样就可以减少很多的损失。这样对以后农村的收入情况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质量监测的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可以正确领导下属对土壤肥料质量的监测,种子质量的监测,还有各种实验室质量的监测。2008年6月到7月在原阳县,领导高度评价了该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和喷施宝试验安排工作,并指出,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带动下,原阳县土肥站对原化验室进行了更新改造,设施更加完善,仪器设备更加先进,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为更好地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充分的体现了农业技术推广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

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未来的建设方向

1.创造更加纯熟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必然的,结合前面的要点要以国家主管部门的推广体系为主导,即以政府为核心展开农业技术的推广。向基层广泛推行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中心,并且建设一个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推广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基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带来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对农民提供免费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同时为了保证公益的有效性,国家主管部门也应对此制定相关的规定。为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服务平台,更加高效的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行。

2.制定相关的保障推广体系的机制

在我国虽然有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来推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是随着目前的形势发展,以前的法律已经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社会,很多方面存在着制约性不够强的问题。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监督或监管,将会给农业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变得更加的完善。国家在这个方面应该更加投入,不仅指资金方面的投入,人力、物力都应该要加强。

四、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推广将会使农村生活的整体水平进一步的提高,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通过高科技的技术来指导并引导我国种植业的发展,这样也可以更加的跟进国际的脚步,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维生,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必由之路——论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J] 山东社会科学,2008.

[2] 杨长兴,黄金霞,罗琳,关于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J] 农业装备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