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范文第1篇

一、吉林省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目前,吉林省已经将东北二人转音乐、长白山森林号子、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朝鲜族长鼓舞音乐、东北大鼓音乐、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音乐、乌力格尔音乐、蒙古族四胡音乐、朝鲜族洞箫音乐、伽??琴艺术、阿里郎、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朝鲜族鹤舞音乐、黄龙戏音乐、盘索里音乐、朝鲜族三老人音乐等16个传统音乐文化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还将吉林乌拉满族民间音乐、赵家传统古筝技艺、刘学仁高粱秆儿哨、乌拉满族秧歌音乐、吉林汉族大秧歌音乐、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等31个项目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将百余个项目列入吉林省各市县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尤其是2009年成功将朝鲜族农乐舞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吉林省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保护资金不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外来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吉林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个别传统音乐文化消逝,有的已步入濒临消亡的边缘。虽然吉林省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也加大对本省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但是宣传力度以及保护措施方面尚有欠缺,尤其是相关保护资金投入过少,无法满足相关保护工作的持续、长期进行,进而也达不到预期的保护效果。

(二)未形成完整的传统音乐发展产业化。虽然吉林省内的传统音乐工作者、相关专家以及民间艺人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保护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是,一些传统音乐文化团体、民间艺术团体,参加演出的机会较少,传统剧团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加之一些传统剧团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的扶持与引导,进而也导致吉林省传统音乐发展无法形成演出、开发与保护共同发展的道路,直接影响到了吉林省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吉林省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加大政府保护扶持力度。吉林省政府注意传统音乐文化的经济价值与承传价值,不断加大政府保护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传统音乐文化保护政策.同时,加大政府财政拔款金额,为传统音乐文化团体、民间艺术团体创造更多的演出机会,鼓励其通过自身演出以保障发展所需资金。另外,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大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与保护制度,提高当地百姓对非特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构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不间断、长期的工程,只有借助现代音乐文化教育体系,才能构建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传统音乐人才,使其感受到本省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地域魅力,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吉林省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三)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吉林省应将传统音乐文化遗产逐步转化为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以此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基础,同时,也可以促进本省的经济发展。另外,吉林省还可以将一些代表性的保护名录(如东北二人转、朝鲜族农乐舞等)打造成精品传统音乐项目,并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在提高保护力度的同时,还可以带动本省的音乐旅游与投资等多方面的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 影响

幼儿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内涵集中于对孩子给予传统文化行为系统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于树立孩子正确的传统文化理念;从狭义上讲,则是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教导。基于社会学理论可知,幼儿家庭教育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教育是家庭功能中的关键环节。而从教育学观点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幼儿家庭教育是群体教育的基础前提,在此阶段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现代环境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的形态为日常行为教化,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为“自律、责任、社交、服从”观念的传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其囊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内涵。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特点

第一,目标集中于提升幼儿伦理道德基础认知,以此为基础对孩子的人格培育实施强化。相比于青少年时期而言,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价值取向理解等方面并未成型,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主要以影响教育为主,借由父母及大人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系统产生影响。观察周围不乏多数父母会在幼儿进入记事时期开始进行品德教育,父母会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传授“孝道”“礼让”“分享”“勤俭”“节约”等理念。而这些内容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伦理道德方面打下正确、坚实基础。

第二,父母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孩子的行为养成,表现为基于传统文化影响的礼仪规范教育。父母的教育行为重点集中于将正确意识扎根于幼儿时期孩子的思想、行为中,力求从外部施力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进而促成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自律。《三字经》《弟子规》《治家格言》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教辅材料,成为父母常用的教育工具。

第三,以家规家训灌输、家风传承熏染、亲情敦促德化等方式作为幼儿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策略。鉴于对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的特征及学习规律的考虑,国内多数家庭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教化时,倾向于反复强调、行为影响等方式。抓住孩子行为意识与理念意识养成的初期黄金时间,通过反复强调、灌输教授、行为指导等方式,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从教育效果看,家长在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进行道德影响时的效果最好。

(二)幼儿家庭教育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父母长辈正确的行为指导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三观,而不当的行为也会被孩子吸取,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反观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些弊端:

首先,与国外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幼儿家庭教育将更多的目光放置于孩子认知的养成与约束,而忽略了实践教育环节。与其余阶段的教育行为雷同,幼儿时期的教育更需要通过实践环节予以巩固,原因在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天性不定,而实践行为有助于孩子记忆的形成,从而起到促进传统文化教化效果的作用。受到国内传统历史的影响,“知识优先论”在国内大部分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有的父母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成绩指标定位于孩子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对孩子智力因素的过分看重会削弱幼儿时期孩子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高分低能”孩子的出现边源于此。

其次,“家庭成员地位论”对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利。多数家庭的父母将“家长说一不二”的独尊理念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培养孩子服从、孝忠思想,这种对传统道德礼教的过分灌输和遵守,对孩子的自由发展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约束和束缚。换言之,强制性的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潜能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现代幼儿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可用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国内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幼儿家庭教育仍然存在可提升、改善空间,针对幼儿家庭在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可用改善对策,现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吸收国外家庭教育有点,融合已有幼儿家庭教育系统,促进幼儿时期孩子个性化与传统的兼容。现代社会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客观因素,多数将孩子的幼儿时期抚养工作托付给双方父母。造成幼儿时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历史环境影响较大。这一现象也成为幼儿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教化得到实质性转型的瓶颈。作为改善策略,父母可尝试引进西方国家个性化教育观念,冲淡保守观点在传统文化教化中的影响作用,对家庭教育观予以更新,结合时代特色考虑孩子的实际发展需求。

其次,丰富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扩大实践教育教化行为的比重,在重视孩子道德素质养成的同时,关注孩子动手、动脑、交际、协调、适应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实际经历帮助孩子完善人格。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理论与发展能力予以有机结合,拓展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做到“知行并重”。在实践过程中,父母应注意孩子创新潜能的激发与培养,通过体验过程、感悟过程、动手过程的经验积累,为提升孩子多方面素质提供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阶段的创新思维养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有关键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深入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再次,巧用契机渲染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父母在传授给孩子中国传统礼仪礼节、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要周期性地反复教化。当然,这里提到的教化绝不仅仅是单向灌输式口述,而需要父母及长辈在日常处事待人的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到以身作则。在中国传统节日时期在家里举办庆祝活动,以借用节日氛围切实令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另外,在家庭环境中以父母长辈成员为主,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建立正确的家庭文化模式,为幼儿成长提供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场所。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安排布置简单的劳作任务,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生活行为习惯,自小锻炼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

三、结语

基于本文内容不难看出,在传统文化教化行为系统中,幼儿家庭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革新。出于对现代社会特征的考虑,我认为此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将眼光集中于幼儿家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教育特点的鲜明化三方面。不仅要汲取西方国家幼儿家庭教育的鲜活资源,还应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添加时代标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予以恰当结合,避免单一形式的教化手段对孩子个性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范文第3篇

1.1自身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消失、传承后继无人和文化遭到歪曲

农村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而其承载的主体是农民,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呈现明显的“中空化”,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日益减少,据2013年6月统计,秭归县摸底普查民间艺人1418人,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11名,市级65人,县级386人,这些人中55岁以上的占到近8成,老龄化严重,传承形势十分严峻。秭归县也对有的农村传统文化进行了一些保护,但由于忽略了传统文化产生的土壤和社会生产,传承的更多的是表面的做法,而缺少对其渊源、缘由、变化过程的理解,有形而无神,存在而无价值,这更体现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紧迫感。

1.2一些传统文化被作为不良风气遭摒弃、批判

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它所有的只是反映当时的历史现状及诉求、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和状态。一段时期以来,农村传统文化被放到了城市现代文化甚至是现代文明的对立面,被看成迷信、落后、野蛮而加以改造,一些农村传统文化被作为不良风气遭到摒弃、批判。改造否定农村传统文化、文化西化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导致了农村传统文化与其根基断裂和文化认同的危机,不及时进行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一些传统文化将成为历史。

1.3一些历史见证、老街旧巷、文化象征等被遗弃

在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为追求居民点村居整体效果而统一提供房屋构造图纸规范建筑,缺乏本土的传统建筑风格,使传统建筑文化遭到遗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历史见证、文化遗迹遭到破坏或拆损;在旧城改造中,重开发、轻保护,对老街旧巷、文化象征肆意改扩建,制造假古董,假文物,愚弄游客;在文化打造中追求眼前利益,将一些民俗活动脱离原有的发生情境和空间,强行植入、拆解。凡此种种,致使一些文化遗产被毁坏,被歪曲,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1.4一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法因商品化而发生异化,失去了传统本色

一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法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的的消费往往情有独钟,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者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替代传统的生产、制作工艺,甚至违背原义,使传统工艺发生异化、丧失本色,失去了个性;一些传统工艺品因商品迅速化而趋同化,产品粗制滥造,甚至假冒伪劣,最终失去了吸引力;传统工艺和加工技法因商品率低、缺乏现代气息、加工过程枯燥单调致后继无人。

2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点措施

2.1政府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政府引导,基层负责制订相应的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将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将传统文化保护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进行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力度,对各级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一定造诣、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上卓有成就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补助,从而提高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热情与积极性,使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共识。

2.2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要从基础抓起

培养立志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工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在中小学增设农村传统文化兴趣班,将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体育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培养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充分发挥乡镇文体工作人员的作用,组建原生态艺术团、安排民俗风情聚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征集、整理,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农民展示,切不可为卖座而“标新立异”。

2.3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仅存的文化遗迹

对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传统艺术、传统建筑、传统工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确保有原汁原味的影像资料记录,地方文化产业机构必须从根本上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不能简单地以精华和糟粕进行扬弃,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造就的这些传统文化,符合现代社会正能量的可以进行保护和传承,相反的则可留下相应的图像、文字资料供后人研究、探讨。

2.4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范文第4篇

云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交融带。至今保存着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是诸多文化传统中的突出代表,形态各异的传承模式也一直是国际国内关注的热门话题。20世纪末田丰“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创办及在此基础上延续、发展起来的“云南民族源生乐坊”历时20余年,是一个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及发展方面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民间组织。至今仍然在21世纪全球背景下,本土化运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态势中寻求生存的空间和传播的多种可能。

由于濒危文化遗产抢救的客观时效性与紧迫性,我国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 “行动的实践”往往多于“理性的思考”。“源生坊” 经过多年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努力,依靠云南本土的民间艺人抢救、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起到了来自于社会民间的积极作用,同时为边缘和弱势的群体搭建一个通往国际、大都市的平台。无论从音乐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都对云南本土文化的理解、认同上做了进一步的尝试。

本文将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及传播为研究论域,通过对田丰“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回顾,延伸至“源生坊”的创立及发展轨迹现状进行论述,以此深入探究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的途径及意义。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的形成动因及发展轨迹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简称源生坊)成立于2004年,由原云南电视台编导及纪录片独立制作人刘晓津创办。乐坊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创库艺术主题社区,其创立可以说是以田丰传习馆为“源头”的延续,本文将从一位已经逝世的中国当代音乐家田丰先生为切入点进行具体阐述。

1.田丰与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著名作曲家田丰先生不断来到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创作的许多具有浓厚云南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在持续不断的村寨采风体验中发现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人的急剧锐减,令他心痛不已。最终做出决定,放弃在北京的工作,只身来到云南,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于1994年1月18日创建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一所以保存云南25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民办教育科研实体。

传习馆的运作模式非常独特,田丰亲自到云南边村落挑选一部分有威望的艺人、民间智者,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授各民族宗教祭祀、民风民俗、歌舞等传统文化及生产生活方式,并以“求真禁变”来规范教学,反对旅游化、商业化表演。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保护领域下,传习馆独特的传承传播观念、方法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各类学者、艺术家及中外文化保护基金会的社会人士来到传习馆参观考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观点:本土文化的传承应同自然与社会环境融合,而传习馆“博物馆式”的保护传统文化就像“鱼儿离开水难于存活”;部分当地政府和群众认为:“田丰身为一个外地人不应该来煽动民众搞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巨大冲击下, “传习馆”坚持数年后,于2000年6月陷入了经济纠纷中,被迫解散。田丰先生离开云南后,于2001年夏天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61岁。

2003年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在国内舞台上演,浓厚民族艺术表达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多处经典段落源于传习馆整理保存下来的云南民族艺术品种。当年在传习馆红河地区的民间老师施万恒和学员李怀秀参加中央电台“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以田丰先生整理的滇南彝族海菜腔获大赛金奖;2006年7月,李怀秀、李怀福姐弟组合获第12屑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原生态唱法金奖。2003年传习馆创办10周年纪念之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栏目连续播出传习馆的相关内容,引起全国广泛的重视。2013年,在传习馆创办20年之际,上海、北京艺术界均举办各种演出、论坛等活动,以此纪念田丰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伟大贡献。

2.刘晓津与云南民族源生乐坊

1994年夏天,刘晓津因工作走进了田丰传习馆,用镜头记录了传习馆7年发生的一切,也让她与云南民族文化及传习馆结下了生命之缘。在记录、研究、拍摄田丰传习馆的过程中,她与原传习馆的教员和学员们结下深厚友谊。2000—2004年,由于各种原因回家的原传习馆艺人们纷纷致电刘晓津,其中施万恒说:“田丰逝世后,学员们四处散落,为了生计有的去了歌舞团、有的外出打工,大部分回家务农了,他们现在好想再回到传习馆,回到田丰老师身边”。为此她思考着自己能做点什么。

在众多民间艺人的期望之下,经各种努力于促成了“源生坊”的成立,为完成田丰先生未完成的事业。此后,2005年9月“源生坊”11位民间艺人受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的邀请参加了美国华盛顿举办的“中国文化周”的表演活动,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赴美国巡回演出,淳朴而未加雕琢的音乐歌舞为美国音乐文化打开了另一扇天窗,令他们难以想象中国民族如此美妙的民间音乐文化。回国后“源生坊”这11位民间艺人先后受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成都“西南深处”的邀请举办了非盈利性演出。2012年10月11日晚,这些民间艺人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为第4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奉献了一台精彩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八面来风奏弦歌一少数民族专场音乐会”。近100分钟的演出让其院校师生真正感受到地道的云南传统原生民间歌舞,也让“源生坊”获得由中国音乐学院和太极传统音乐基金会共同发起“太极传统音乐奖”的提名。该奖授予在全球传统音乐表演、传承、理论和传播各领域有杰出贡献和创意性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传统音乐有抢救、保护、再发现和重建功绩的个人和团队。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现状

通过不断努力,作为具有传承及传播传统文化功能和影响的社会资源,学者们的学术关注与“源生坊”的实践产生关联。2004~2006年间, “源生坊”曾归属于云南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2007年4月经主管单位云南省文化厅正式批准更名为“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中心”,现在云南省民政厅正式登记注册为独立的非企业民间组织。

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是人类文明极为重要的智慧财产,它正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呵护。在传统多元文化的整个社会背景下,民间文化的传播、传承在具体的实践中如此的窘迫。但经多次考察,“源生坊”确立了新的可实施的有效传承方案,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认定等。在刘晓津的带领下,开始在云南石屏、红河县以普查、传承为基本目标,实施开展一些传承教学工作;2012年1月在石屏巴窝、桃园两个项目点实行彝族“滇南四大腔”;2月5日在红河垤施的彝族提高班第一期正式开始,乐器为垤施歌舞的重点为期两个月。此后,还会在建水或元阳哈尼、绿春彝族的传承工作有新的进展。但想要长期传承、传播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源生坊”是否还需要克服以下的困难呢?

1.资金问题

“源生坊”主要经济来源于社会资助、演出和茶坊的收益来维持。社会资助除了香港的张颂任先生外,基本没有其他稳定来源;而2008年在创库建立的小剧场,也由于观赏的人太少,最终难以维持倒闭。可以看出“源生坊”的资金周转已经远远不够,从而可能限制r它在传承、传播方面的发展。若后续资金跟不上,难以想象它是否还能继续运营下去。

2.后继无人

现在的老艺人们(岩兵、后宝云、施万恒等)年迈体衰,却很难找到接替他们的年轻传承人。后宝云的学生有上百个,几乎每个学员都会唱几句海菜腔,懂一点烟盒舞,但真正能懂其中精髓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要学起来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可见寻找传承人是“源生坊”能否持续发展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发展探究

曾有学者们认为“田丰传习馆”是20世纪民族文化传承最悲壮的个案。的确,传统不是生而有之的先天之物,而是后天无数创新的积淀,它对云南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探索与实践是值得肯定的,为铸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提供材料的支持。

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之所以能轰动全国,持续至今。首先不得不承认有名人效应;其次杨丽萍总结了传习馆的失败,由“求真禁变”的宗旨发展为“求真求变”的引导理念,最后形成《云南映象》的艺术加工、舞台商业化产品,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播与商业效益的双丰收,与田丰模式全然不同。

“源生坊”处于传习馆主张“求真禁变”民间文化和《云南映象》 “绝对商业化”民间文化之间,一方面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怀有虔诚的尊敬,另一方面又将传统的和时兴的连在一块,寻找自身发展的方式或规律,为发展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做了进一步尝试。虽则困难重重,但它依然坚守并顽强的前行着。“源生坊”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需要理清思绪,在此,笔者认为有3个层面应予考虑:

1.积极取得政府、民间机构的支持与合作

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传承应当是一种国家的政策行为,应促进民族文化由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提早培育一种有效的机制来面对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流失现象,这需要中国政府、社会各界关注文化消失的危险,为文化的传承制造机遇,提供环境,创立机制。

2.与高校联合.进行校园形态的传承

有意识地在学校传播本土音乐文化,这是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发挥高校在民族音乐教研领域的综合优势,努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实践阵营中的重要平台,助民间艺人回忆、挖掘、记录、整理正在消逝的少数民族古老歌曲、音乐、舞蹈。在国内外组织以宣传和弘扬为目的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演出活动,推动社会对原生态民族歌舞艺术的认识,提升民间艺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3.着力探索良性社会运作系统的建立

“源生坊”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各方面所取得的各成果,已引起多方关注。社会各界、国家文化部门等对其所进行的实践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如何通过各种渠道来促使民间文化获得必要认可,激活机制,达到与社会需求共生,形成循环系统,从而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源生坊”当下须积极思考的。

结语在中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事象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汇集了民俗、诗歌、礼仪、宗教等多种传统物种并保留至今,代代相传已成为云南文化大省创建与发展的主流,关联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中华传统民间文化之源,其根基十分深厚。虽屡经扼杀、挤压,但仍然生生不息,实现了云南民族传统文化永不止竭的生命力量。

确实,云南“源生坊”自2004年建立以来,许多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较之他们的前辈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改变并非完全因为演艺者技艺的提高,更主要是他们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社会价值观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笔者通过对“源生坊”的实地考察的发展轨迹、传承传播的现状探究,似乎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既是当今社会文化的直接源头,又是其简化与模仿,它为当今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民间素材和民俗素材,也使自身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总之, “源生坊”应积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层层深入,使云南民间文化的传承、传播更加明晰化、条理化地呈现出来。在坚持本土传承探索的同时,积极拓展空间,以不回避现实的积极态度,切入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另辟一径,通过“源生坊”的实例实现传统民间文化“又一村”的美景。

参考文献:

[1]程肇琳传习馆后续故事[J]滇池,2006. (11)

[2]杜庆云田丰和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J]人民音东,1997. (4)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范文第5篇

一、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

1、民俗文化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底蕴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落脚点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坚持农民的创作主体地位,才能避免民俗文化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乡土作为创作的空间,孕育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从传统社会的农耕文明中来,又与现代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文化代表着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受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集中体现了当地人的性格气质和审美内涵。它深深扎根于当地人的命脉和日常生活中,涵盖了序化及伦理的规矩,囊括物质和非物质的层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和应有之意

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体现着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富足,每逢佳节,那生机勃勃的文艺演出,举手投足间展现出的悠悠古韵,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例如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赛船耍灯、唱莲花落等民俗表演,寄寓着人们对喜乐生活的向往,凝结着民众的审美和艺术积累。繁荣发展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力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乡村主流文化阵地,浇筑起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此外,“生态文明”亦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得以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倡导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相处,是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和谐的理念参照。

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文化挖掘、继承发展和保护工作,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正在逐渐地消亡或异化,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也令人十分担忧。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显得后劲不足。

1、社会认知观念偏差

表现在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把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看作是临时性任务,缺乏长期工作的各项准备。或者以所能产生的地方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指导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工作,忽视文化自身的传承和革新。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应以改善群众认知观念为突破口。

2、价值评判标准失衡

在现代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影响下,商业文化呈现出强势的垄断地位,导致保护和创新民间传统文化的资源配置十分有限。各地政府往往以经济效益作为民俗文化的价值评判和取舍标准,带着膨胀的功利性目的,无节制地开发有限的文化资源,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自我调试和更正空间不断缩小。

3、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民间传统文化历来仅在某一区域及人群中传播,特别是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基本相传于少数的艺人巧匠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农村青年一代多选择外出务工,受都市文明吸引,对难度高、学时长、收入不稳定的传统技艺兴趣低,这一现状,致使根雕、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

1、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主体性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源于农村,反映着农民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群众之间继承和传扬,因此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确立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立性。首先,要引导农民了解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自觉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担负起民俗文化传承和革新的使命。其次,促?M农民思想解放,培育开放性意识。如克服狭隘的小农思想,开展多样化、开放的社会交往,自觉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潮中来。最后,培育农民创新性意识,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塑造创新品格,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2、创新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形成文化自觉

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采取多种手段建立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为做好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设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好传统建筑、历史街区,以及民间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和生活方式等,确保文化生态环境的完整和谐;第二,健全文化保护的工作和领导机制,落实国家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做好各地区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展览宣传及公益性活动;第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多领域、多学科的交流氛围,形成农民与专家共同努力的文化自觉。充分吸纳专家的研究成果,协同完成宣传、展示、普及等相关工作。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来自于行政部门的强力监管,是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职能,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制定保护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工作在计划下稳步推进。此外,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监督保护条例的执行,提高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法制化水准,才能做到对民俗文化的依法保护、合理开发。最后,科学评估文化资源,采取分级保护。将民间优秀文化收编于保护名录之中,鼓励社会力量协同政府参与保护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

4、注入经济活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繁荣民间传统文化,必然要走文化产业之路。民俗文化可依托地方特色性的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搭乘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便车,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民间艺术观赏、体验和旅游景区,在保护中挖掘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潜力。一方面,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辟农村文艺市场,同时,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应开展多元融资,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引导群众文化消费,以生产性方式保护文化资源,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