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状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上盖棚,下围网,新出土的豇豆、辣椒、黄瓜苗在湿润的泥土里舒枝展叶,茁壮成长,碧绿的桑园生机盎然。
反弹琵琶:大宗蔬菜产业应大有可为
不种粮食种蔬菜,不种高山种平地,不种特色种常规,不种时令反季节。本土农民段绪明反弹琵琶,奏出了现代农业的新意。“300亩早春萝卜卖了100万元。”这是大宗蔬菜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
农业产业也似金字塔。段绪明从事过高山蔬菜购销,调查过特色农产品运营。“大众三千,每天都得摆上餐桌的萝卜、白菜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他选择了对“塔基”的追求。
白菜、萝卜、豇豆、甘蓝,早春、盛夏、延秋、越冬,周而复始,他种的蔬菜总是能够瞄准高山蔬菜和低山平坝蔬菜的空当,抢得最好的商机。
“别小看这几天、十几天的时间,价格却是几倍、上十倍的悬殊。”段绪明坦言,只要能够避开时令,错位竞争,提高复种指数,低山大宗蔬菜产业就大有可为。
多年来,各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直重“特”轻“普”。回眸市场,权衡“量”“效”,能否在抓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惠及百姓餐桌和广大农民的大宗农业产业呢?
困难重重:产业成型的道路还有多远
从20__年至今,金秋农业从基地只有几十亩、起步资金只有1万多元的种植大户,成长为资产达500万元、基地过千亩、带动农户近千户的重要龙头企业。
今年短短几个月时间,萝卜就种出了百万元。段绪明并没有常人预料的那种欣喜,反显得忧心忡忡。因为今春多雨,蔬菜普遍减产,每公斤萝卜卖出1.8元,相当于正常年份价格的4到5倍。“只要通过简单地腌制加工,储藏两三个月,每公斤可以卖到1.2元。”
“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段绪明告诉记者,建1个500吨的气调保鲜库需要200多万元,可以让时令蔬菜保鲜半年。因为市场需求量大,经营大宗蔬菜时,资金周转率极快。基地投入不少,自己又求贷无门,段绪明只能看着市场干着急。
资金瓶颈,一直是困扰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涉农企业中体现更甚。用什么方法破解这个难题,理当成为各级政府和金融行业急需研究的课题。
举一反三:现代农业能否辟开新天地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单家独户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又成了时代性的新难题。“以前一亩地产400公斤粮食,全家老小就能图个‘肚儿圆’。现在家家都有人在外打工,收入过万元。死种田地只能永远受穷。”大河镇杉木塘村留守农民张新明显地感受到了生产、生活的压力。
怎么才能解除这样的压力呢?农业企业无疑是生产与市场最为有效的“传动轴”。
__县农民有30年种桑养蚕的历史。由于缺乏“以短养长”的办法,在市场冲击波的影响下,绝大部分桑园被毁。近几年,旧司乡以金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桑蚕产业。通过订单生产的模式,在桑园种植越冬、早春蔬菜,与武汉市场对接,既实现“桑菜互补”、提高效益的目的,又能规避单一产业的自然与市场风险。3季蚕收入20__元,两季蔬菜可收入3000元。农民种桑养蚕的热情空前高涨,3年时间就发展到6000多亩,带动农民达3000多户。
盛夏骄阳如火,**县金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小阳春”却提早到来,几十名“专业农民”在地里翻地、整畦、下种、育苗,各司其职。
上盖棚,下围网,新出土的豇豆、辣椒、黄瓜苗在湿润的泥土里舒枝展叶,茁壮成长,碧绿的桑园生机盎然。
反弹琵琶:大宗蔬菜产业应大有可为
不种粮食种蔬菜,不种高山种平地,不种特色种常规,不种时令反季节。本土农民段绪明反弹琵琶,奏出了现代农业的新意。“300亩早春萝卜卖了100万元。”这是大宗蔬菜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
农业产业也似金字塔。段绪明从事过高山蔬菜购销,调查过特色农产品运营。“大众三千,每天都得摆上餐桌的萝卜、白菜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他选择了对“塔基”的追求。
白菜、萝卜、豇豆、甘蓝,早春、盛夏、延秋、越冬,周而复始,他种的蔬菜总是能够瞄准高山蔬菜和低山平坝蔬菜的空当,抢得最好的商机。
“别小看这几天、十几天的时间,价格却是几倍、上十倍的悬殊。”段绪明坦言,只要能够避开时令,错位竞争,提高复种指数,低山大宗蔬菜产业就大有可为。
多年来,各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直重“特”轻“普”。回眸市场,权衡“量”“效”,能否在抓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惠及百姓餐桌和广大农民的大宗农业产业呢
困难重重:产业成型的道路还有多远
从2001年至今,金秋农业从基地只有几十亩、起步资金只有1万多元的种植大户,成长为资产达500万元、基地过千亩、带动农户近千户的重要龙头企业。
资金瓶颈,一直是困扰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涉农企业中体现更甚。用什么方法破解这个难题,理当成为各级政府和金融行业急需研究的课题。
举一反三:现代农业能否辟开新天地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单家独户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又成了时代性的新难题。“以前一亩地产400公斤粮食,全家老小就能图个‘肚儿圆’。现在家家都有人在外打工,收入过万元。死种田地只能永远受穷。”大河镇杉木塘村留守农民张新明显地感受到了生产、生活的压力。
关键词:农作物;发展方向;探讨
1加强对农药化肥市场监管工作
2016年农业部门抽调执法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33家农药经营门店逐一开展了检查,在检查中通过现场查看生产企业、包装说明、标签、原始购货单据及购销台账等企业记录信息,并依照中国农药信息网进行了逐一检查,同时检查备案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品种。此外,对化肥市场进行了多次检查与抽样,检查中未发现假冒伪劣化肥。
2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管理工作
实行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政策,使土地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流转,逐步实现土地集约经营模式,有效促进农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
首先按照先建设后规范的发展理念,继续引导和指导有条件的乡(镇)、村组种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营销大户等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脱贫致富。并积极指导示范社成立内部机构,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农户积极参加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专题培训,有效促进合作社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4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高原有机绿色果蔬、脱毒马铃薯、优质青稞、高寒中(藏)药材和优质牧草“五大产业”。当前,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达5.259万hm2,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4.095万hm2,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农作物生产效益大幅度提升,农民全年总收入明显提高。为了积极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努力推进全县草食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生产,大力实施蔬菜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惠农资金管理力度,天祝县编制了《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县各乡(镇)、村组迅速开展了农作物良种补贴和政策性保险工作,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完成了小麦、青稞良种补贴,补贴面积达到1.247万hm2。并动员全县乡(镇)、村组农户积极参加农业保险。
5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天祝县南阳山片“下山入川”工程实施后,松山镇德吉新村移民点新建了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该项目建成后,集中供气将解决松山镇德吉新村移民点250户移民区群众燃料匮乏问题,并能为项目区设施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在天堂镇村、业土村、炭山岭镇等购置发放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20台,安装率高达100%。为了确保农户合理使用沼气,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在建有沼气的乡(镇)举办了安全生产管理及沼气使用培训班,有效防止沼气运行安全隐患,参加培训的人数累计达到2800多人(次)。
6减轻农牧民负担
一、信贷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性粮食储备贷款方式发生变化,主体业务呈萎缩态势。至2011年9月,永州农发行系统共有粮油收购企业22家,贷款余额15_48亿元,较2oo9年同期下降2.73亿元,下降率为17.2%;较2O10下降4.86亿元,下降率为22-32%,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收购贷款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央储备粮企业。2011年9月末,5家中央储备粮企业贷款余额为3.14亿元,较20o9年年末下降0.76亿元,降幅为l8.72%;较2010年年末下降1.69亿元,降幅为35.o6%。国家粮食储备贷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储粮公司改变对下辖的国家粮食储备库资金供应方式,将20o9年以前一直沿用的按辖区由当地农发行分贷分还,改变为由中储粮总公司统贷统还。这种资金供应方式改变给基层农发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了基层农发传统业务的做大,增大了商业性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资产质量。二是影响了基层农发行财务收入及效益指标的完成。三是由于国储库的部分粮食库存不是当地农发行贷款资金形成的,加大了基层行对库存监管的难度。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贷款发展迅速,贷款集中度较高。到20l1年9月,永州农发行系统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21.69亿元,占全系统贷款总额的50.78%,其中2010年较20o9年增加3.1亿元,增长8%;2011年1-9月比年初增加5.5亿元,增长12%。该行共有9个基层营业机构,其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比超过50%的有6个,其中宁远支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全部贷款86%,新田支行占72%,江永支行占63%。这些营业机构业务发展不平衡,贷款结构不够合理。这种发展态势容易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面对政策性粮油贷款拓展资源缺少时,业务发展过多依重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容易走入发展“死角”。其二,单一贷款品种比重过大,单一贷款客户贷款额远远超过一个营业机构贷款总额3O%以内的最高控制幅度,信贷风险相对集中。
(三)信贷业务营销缺乏科学规划,客户营销后维护难度不断加大。当前在业务营销当中,缺乏科学规划,对区域性信贷业务布局没有合理的统筹安排,容易出现“闻风而动”,“一哄而起”,贷后对客户维护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重营销,轻维护,客户维护意识淡薄。缺乏扩大客户群体,提高增量份额,是农发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的意识,缺少对高端黄金客户要重点维护,一般客户要基本维护,限制客户要监督维护的“一企一策”维护认识。二是重营销、轻管理。缺乏将管理渗透到企业整个生产流程,树立管理好企业也是维护好企业的意识,以至于造成部分客户不顾农发行管理的有关规定,盲目扩张,挤占挪用流动资金。三是重营销.,轻效益。不注重信贷质量和效益的和谐性,缺乏将农发行核心客户放在首位,将黄金客户、优质客户等同于一般客户维护,没有计算客户维护成本,导致客户维护高能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对农发行效益产生不良影响。
(四)办贷程序要求高,手续繁杂,贷款审批流程制约办贷效率。农发行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时间较短,与商业银行相比无论从制度完善程度还是经验上都有很大差距。一是目前我行制度规定办理信贷程序要求高,手续繁杂、业务流程太长、层层审批、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不能快速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特别是对存量客户的续贷,成功审批一笔贷款一般需要I一2个月时间甚至更长。二是在对待风险防控上,手段僵化。将原有的封闭管理意识和做法运用到商业性贷款的管理上,陷入层层增加报表分析,层层重复手续来防范信贷风险的怪圈中。三是不能正确处理主业(信贷)与副业(如保险等)的关系。如对保险业务实行捆绑销售,加上评估费、咨询费、企业抵押品的评估过户费等,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四是结算业务种类、服务手段、网银业务、银行卡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永州分行营业部一家优良的美元结算制药企业就是因为农发行信贷程序繁杂,贷后管理繁锁,美元结算服务方式落后等原因,在贷款到期前归还了所有中长期、短期贷款290o万元,转投到其他商业银行融资。四是贷款审批流程耗时耗力。农发行CM20o6系统贷款发放流程是由调查人员发起,经客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信贷管理部门依次审核、签批后,最后提请行领导签批。在日常工作中,贷款操作经常是到了最后的环节才发现有问题,于是需逐一按原流程退回,重新上报。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造成贷款审批效率低下,企业、基层行埋怨多,农发行形象受损。同时,CM20o6系统贷款流程在省级分行时牵涉的处室太多,相关人员都是兼走系统流程,一旦请假、出差导致流程不能在正常工作日内通过,有的甚至一拖半月之久。
二、对策与建议
(一)贯彻落实中央2005、2006年1号文件和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以粮油信贷为主体的业务不能弱化。要坚持政策性银行的办行方向,继续发展以粮油储备、购销、加工为主体的信贷业务,并作为农发行立行兴行的基础。一是针对基层行粮食类政策性贷款减少的状况,建议农发行总行与中储粮总公司协商改变贷款方式,由统贷统还改为按辖区内由当地农发行分贷分还。这样,一方面加大了基层行主营传统业务的份量,增加了利润来源,另一方面能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库存及信贷资金得到基层农发行的及时有效监管,避免了中储粮总公司统贷统还造成的资金链过长带来的信贷风险。二是基层农发行在做到“保收购、保优质企业、不保劣质企业”的原则上,要围绕粮食产业链发展粮食信贷业务,顺应粮食产业新的变化,重点发展粮食贸工一体化、乃至于贸工农一体化的优质大客户群体,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择优扶持”的原则,做大做强传统业务。
(二)客户营销上要做到区域规划,统筹安排,精心抓大,逐步放小。客户营销要坚持择优扶持的政策导向。以执行政策为前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防范风险为核心,实施优质客户战略,对黄金客户重点支持,优质客户积极支持,一般客户适度支持,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予支持。二级分行要对区域内业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一县一策,对不同县域制定不同的粮油储备、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等信贷业务发展规划、不搞“一哄而起”,如:对具备粮油储备、加工条件和优势的县区就以政策性主体业务为业务发展出发点;对已占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一定份额的县区就以农业产业化为业务发展的增长点。在精心抓大方面,要与市、县(区)两级政府衔接,争取营销企业有利润、银行有稳定收息来源的大项目,着重支持惠及面广的道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与土地整理、储备相关的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在逐步放小上,对已准入的资产质量较优、发展前景较好、经营业绩较高、偿债能力较强、银企关系协调的中小企业进行有选择性的重点.培育,将其从小蚂蚁培育成大象,这类中小企业成长后往往是农发行较为稳定的盈利及低息存款的来源,是农发行潜在的优质客户资源。这种扶弱变强的经营理念,符合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宗旨。当然,对于超过风险预警标准,对农发行信贷资金存在隐患的中小企业应坚决的予以退出。但不能一概而论,给予全部退出,这就有孛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宗旨。
生态产业园区是打造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农业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尽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园区建设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圈”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培育壮大生态经济产业,我们必须把握机遇、调整战略,建好生态产业园区。
一、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仅有在建生态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为48.98公顷,属镇城郊范围,距林区政府(镇中心城区)3公里,距拟建的火车站25公里,距在建的飞机场约80公里,距兴山峡口码头120公里,307省道贯穿园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林区通向“武神”公路、所有景点景区以及车城十堰市的必经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一是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施。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园区已经拥有了一定基础设施,初步实现了水、电、路“三通”。
二是有了优越的优惠政策。林区人民政府以神政发〔〕119号文件下发了招商引资政策,明确提出鼓励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旅游工艺品加工,对进入区内外资企业,区级行政规费全免,服务性收费不得高于规定标准的下限,土地出让金按最低收取,对有关税费实行减免,对符合贴息条件的项目林区人民政府给予贴息支持,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万元以上、其市场开发成效比较显著的企业予以奖励,从而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已有康俊公司、望林公司、梆鼓人酒业等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年4月,林区政府与鑫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生态产业园投资框架协议》,生态产业园引来首个过5000万投资项目,为园区建设开创了良好局面。
三是有着超前的产业发展设想。生态产业园区的定位是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以生物药业开发生产、旅游工艺品加工为辅助,林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示范性生态产业园区。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重点发展食品工业,构建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体系,建设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从而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效益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生物药业方面,以本地资源优势为先导,大力引进培育医药领军企业,借助“”这面大旗,利用国内外医药高端技术和产业合作,建立集产、研、销为一体的生物药业开发基地。重点开发生产各具特色的中药产品,生物工程药品等。在旅游工艺品加工方面,发挥生态良好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发展具有特色旅游工艺品设计加工,满足旅游市场需要。
尽管如此,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仍然存在着园区规划滞后、加工与资源分离、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劳动力素质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乏力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成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园区规划滞后。尽管林区党委、政府早就提出了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设想,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园区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移民迁建、招商引资等方面缺乏明确和协调统一的规划,相关部门只能“单打独斗”,各自为阵,导致园区建设目标缺失、部门缺位、资金缺乏,难以整体推进,规模化发展。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仍处于生产、加工、销售分离的局面,没有正规的加工企业,也无专门收购部门,农产品生产、加工实质上还是以个体经营为主,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龙头企业产品加工与全区农产品资源开发缺乏有效联结,带动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开拓和产品开放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产业发展拉动作用不够。三是配套设施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投入资金少,技术等配套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很难上规模、上水平。四是劳动力素质不高,影响了园区建设的建设和发展。五是资源、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导致企业加工运输成本过高,难以开展招商引资,对园区建设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对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产业园区是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进程的理想模式,是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投资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通过办工业,搞招商,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形成产业群体的规模效应。产业园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通过产业园区可以解决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以下问题:一是在边界明晰的区域进行产业发展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可以节约用地和降低基建投资,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二是通过园区分工协作,形成园区特色,可以突出重点产业发展,产生“旅农林”产业增长中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三是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创造独特的投资环境,对投资者产生吸引力。四是利用产业园区作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工业辐射源,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带动和示范作用。五是产业园区与城市化进程可以相辅相成,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产业园区可以带动城市的拓展和功能的完善,提高城市化水平。在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推进产业化,更需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相对集中办产业,避免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结合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成功的经验,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主要是构建与区外发达地区进行要素对接、产业对接、制度对接、思想文化对接的有效平台,从而在融合互动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科学制定园区规划。科学规划是产业园区建设的前提,要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园区,必须进一步搞好园区的发展规划。一要注重园区规划的科学性。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的总体要求,促进企业向规模基地集中,降低开发建设成本,加速产业集聚发展。二要注重园区规划的前瞻性。根据区内不同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紧密结合园区长远发展需求,科学布局园区功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努力完善配套设施,有效避免低水平产业结构,确保园区可持续长足发展。三要注重园区规划严肃性。严格执行建设规划,杜绝农户无序占地,盲目发展,促进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要搞好规划,就必须深入开展调研,建议成立有园区有关负责人、区级有关领导、乡镇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发展研究专家、农业发展专家共同组成的课题调研组,及时就农业园区建设进行调研,重点研究农业园区在新形势下的产业布局、承担功能、服务对象等。根据调研结果及时调整明确生态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思路,明确服务对象,设置产业企业引进条件和门坎,明确园区、企业与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关系的结合点和关键措施,以及如何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区外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进入,让企业去推动区内的农业农村发展,如何对农民开展示范带动和培训,如何充分运用农业高科技等措施。
(二)加大园区建设投入。要建好生态产业园区,必须加大投入。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抓住产业发展政策机遇,有重点的增加产业园区建设资金投入,不断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积极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二是鼓励招商引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大胆引进区内外有技术、有资金的能人到园区内发展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和旅游工艺品加工产业,不断壮大园区规模。三要坚持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按照规划规范实施园区建设所需要开展的移民迁建、标准厂房建设、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划布局、移民迁建以及新修道路、铺设供水管道、污水垃圾处理、供电设施以及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园区内路网框架基本建成,供排水管网逐渐完善,园区供电确保充足。坚持复合型开发模式,辐射带动全区农业板块基地、旅农林生态产业的发展,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和园区环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