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交媒体的利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史黛西面临的问题,很多人也都遇到过。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如何管理,一直是个难题。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这个边界愈加模糊。个人分享是否该有个限度?你的政治观点、、去哪儿度假、旅伴是谁,这些都不介意让同事知道吗?你的信息披露是否会在你的工作环境中产生什么影响?
个人生活领域与职业领域的融合,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公司同事之间分享个人信息有助于彼此找到共同点,增进同事关系,从而提高团队活力和工作效力。还有,如果你的个人生活分享让人觉得你符合团队文化,具备团队合作精神,那么你求职和晋升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但是,个人生活分享得过多,或者某些类型个人信息的披露,也可能带来风险。当我们更新个人信息时,一般只想到5到10个目标受众,而忘了还有大量的隐形观众也看到了这项更新,这些隐形观众包括我们工作上的联系人。
管理好个人生活与职场生活之间的边界需要一定的技巧,谋定而后动很重要。作者建议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1.诊断自己当前的在线行为 作者将社交媒体策略分为四类――全开放型、受众分组型、内容管控型、定制型,每N类型都各有利弊。
全开放型。上文中提到的史黛西在老板要求加她好友前,一直遵循的是全开放型策略,职业领域和个人生活合在一起,的内容也不加控制。随意发表观点、表达感受,从不考虑看到的人是否会觉得不合适。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其他人会认为此人更真诚,而坏处是完全开放透明容易冒犯一部分观众。
受众分组型。人们可以将个人好友与工作联系人做区分。比如,史黛西可以同时使用两个Facebook账户,一个只用于非常密切的朋友,另一个则对所有人开放。或者她可以调整隐私设置,部分内容就只分享给某些特定的朋友。
内容管控型。这种策略不需要花大量精力对受众进行分类管理,但要对内容仔细斟酌。
定制型。如果想要同时安抚好老板,又让自己的Facebook内容更新保持个性和活力,史黛西还可以选择定制策略,同时对受众和内容进行管理。
2.明确个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 在选择社交媒体策略时,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希望真实地表达自我,还是提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更重要;其次,还要考虑是需要把自己的社交关系做区别处理,还是在网上混在一起。如果追求的是自由表达,可采用全开放策略或受众分组策略;如果追求的是给人留个好印象,则采用内容管控或定制策略。
随着微博传播效力的日益扩大,谣言开始借助微博这个平台大规模传播。怎样建立一个良性的言论机制?本文认
>>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机制探析 微博时代谣言传播的特点与控制 微博谣言传播规律初探 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及辟谣机制分析 微信和微博中谣言传播比较 新媒体环境下微博谣言传播分析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及其治理 微博谣言传播中的受众心理与防治对策 从“抢盐危机”看微博与谣言传播 以“抢盐潮”为例分析微博在谣言传播中的利弊与发展趋势 解读微博在谣言传播中的两面性 Stop Making Rumors on Microblog 不要让微博成为谣言传播器 基于微博社会的网络谣言传播结构的分析研究 以微博谣言传播为例浅析社交媒体的媒介素养 危机事件中微博谣言传播的特点及控制浅析 网络谣言传播与控制初探 谣言与微博 微博中灾难谣言的传播与对策 浅析微博谣言的传播路径与控制策略 微博谣言的传播与媒体的角色担当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上海交通大学.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R/OL].中国舆情新闻网..
[3] [5] 谭超.微博谣言分析及新浪辟谣机制[EB/OL].新华网.http:///newmedia/2011-11/11/c_122267486.htm.
[4] 方可成.微博官方辟谣的界限在哪里?[EB/OL].南方新闻网.http:///a/20110812/000873.htm.
[6] [美]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7]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沈阳:开明出版社,1993:475.
[8] [法]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8.
[9] [法]卡普费雷.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M].郑若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0] 喻国明.微博辟谣是个伪命题[EB/OL].http://.cn/i/2012-01-06/12576609750.shtml.
可以说,微博是社交化的媒体,微信是媒体化的社交。前者是向互联网上的公众发言,而短信式的交流是后者主要的功能,其主要利用朋友圈或微信群向自己的熟人发言,传播信息。现在虽然还有诸多变化,但它们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这两者都带来我们阅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相当大的转变。一是平台的转变,原来我们的阅读平台或了解信息的平台,或者是依靠传统的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电视等等,或者依赖电脑和互联网,但现在变为以移动互联网和手机为入口的新的平台。二是生活形态的转移,原来我们分为多种形态的生活,如支付靠银行卡或现金,看电视靠电视机和电视台,阅读靠书籍,现在都整合到了手机端。这当然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微博和微信也是双面刃。微博上每个人都是信息者,就没有了传统媒体的“守门人 ”,而且微博的门槛很低,只需要 140个字就可以了。同时,微博里有大量匿名人群,他们的信息往往和他们的身份一样无法证实。于是,微博从一开始,便因虚假信息而被人诟病。有时候,一些人为了博取粉丝,或为了商业目的,或为了一些难以为外人道明的目标而制造虚假信息。这里有许多不同的情况。有时候,由于许多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对一些适合他们的趣味或想法的虚假信息缺少辨别能力,也会出现辟谣往往不如谣言走得远的现实情况。与此同时,微博由于其短小精悍,往往强化论点而缺少论证,往往是依靠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这就造成微博里骂声一片,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忽视或蔑视。这就使得整个虚拟社会中的言论趋于不同的极端,而复杂的观点则难以展开,于是,扣帽子多于作讨论、骂人多于说问题的现象大有蔓延的趋势。相较而言,微信则拥有在熟人之间传播来增加它的可信度的功能。微博是将我们接受信息的平台“微化”,“微信”则将我们的人际关系“微化”。
“微化”其实也就是碎片化,碎片化地接受信息,碎片化地阅读和理解事物。这当然也有某种优势,我们可以快速地知道某些信息,快速地了解某些事情。但问题在于,一是我们的连续性思维常常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常常不能集中注意力,做复杂的思考,这样就难以持续性地阅读和理解事物,往往会为情绪所左右,会快速地关切某些事,但又会迅速地被其他事情所吸引。思维习惯于发散化而难以集中化。二是我们越来越依赖社交“关系”而非社会来进入阅读和理解,我们越来越对社会缺少信任,而对于社交的关系网络有更多的依赖。我们的社会趋于扁平化,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纵向结构越来越被横向的联系所取代。
微生活对于文化研究和文艺批评来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一种“微文化”的渗透所带来的新的文本经验是过去难以认知的。这些新的文本所反映的是“微时代”的文化表达。这种表达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微时代的想象力的关键之处在于某种新的“架空”的特质。这种架空的意义在于它脱离了具体历史的限定,将焦点关注于个体生命的体验和感受。个体的意义被凸显了,他的命运、感情及生活样态都变成了事件得以推进的关键。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被强化了,因此也就获得了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脱离的可能性。这就为当下的想象力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这些都是由于“微”对宏大叙事的某种超越,也是对于社会新格局的新回应,对于新的社会状况的直接投射。当下中国告别 20世纪的历史悲情的崭新状态,使得我们有机会超越过去的历史限定、历史的具体社会政治或具体情势所引发的具体事件。今天被凸显出来的“事件”往往是当下的直接的结果,而并非复杂的历史所限定的结果。这种“事件”本身就具有某种“微”特性。首先,它具有偶发性,是突然出现的,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趋势和发展的路向来标定“事件”的轨迹。其次,它具有冲击力,正是由于这一瞬间的事件的发生,生活本身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再次,它具有发散力,事件引发的是一连串的、快速的、病毒式的扩散和传播,其影响力的扩散速度极快。这正是“微文化”及“微时代”的文艺批评要着力捕捉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原有的理论框架和阐释模式是难以应对的。当下我们需要有新的思考和阅读路径来理解“微时代”的文化和文学艺术。这种碎片式的、零散化的经验所带来的文本需要在新的方向上得到理解。一是理论的新创造,二是文本理解的新路径。这两者都需要未来的更多努力。
关键词:手机媒体;心理影响;危机识别途径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调查对象为北京联合大学大一本科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4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43份,回收率为95.9%。其中艺术类577人,文理类766人;男生466人,女生877人。
自编问卷《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状况调查》,主要内容为手机使用基本情况,手机媒体对学习、人际交往等影响,手机依赖状况等。
二、数据分析
1.手机使用基本情况分析
约57%的大学生手机流量平均每月在1G以上;约53%的大学生基本花费(不含购物)在30~70元之间,其中花费31~50元的学生最多(32.91%);约52%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在5个小时以上,其中使用3~5小时的最多(32.54%);使用手机媒体主要用来娱乐(92.41%)、联络沟通(89.95%)、获取新闻资讯等信息(83.40%)、学习(76.99%);常用的手机软件为社交应用类(97.24%)、影音播放类(85.85%)、生活服务类(72.08%);有空闲就会使用手机的学生较多。
2.手机媒体对学习的影响
课堂上约89%的大学生会使用手机,经常用的约23%,主要是查阅相关资料(79.26%)、看朋友圈联络交流(69.65%)。约54%的大学生会因过度使用手机影响正常学习。大学生认为使用手机媒体方便“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扩大了知识面(89.43%)”“与老师、同学等交流学习,不受时空限制(84.88%)”“提高了碎片时间的利用率(70.14%)”,但也“易分散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下降(70.14%)”“长时间使用影响身心健康(70.22%)”“削弱了自我深入思考的能力(68.65%)”等。
3.手机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大学生认为手机媒体的使用“扩大了交往的范围(85.63%)”“冲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79.52%)”“促进沟通增强感情(78.48%)”,但是过度使用“会降低现实交往的主动性,增强伪亲密性(81.24%)”“会导致脱离社会,削弱现实交往的能力(78.03%)”等。
4.手机媒体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大学生认为运用手机媒体可以“自主地获取信息和安排生活,增强了独立自主意识(69.32%)”“自由展示自我,强化了自我意识(67.01%)”,但“容易沉迷导致自控力下降,沦为手机的奴隶(55.03%)”“容易分散时间,导致自我管理不合理(73.57%)”。约89%的大学生认为自控力是可以的,其中认为“自控力比较好”的最多,占36.04%。
5.手机媒体对情绪情感的影响
大学生认为手机媒体“能随时交流和分享,利于情感表达(82.87%)”“提供了畅快表达的渠道和空g,利于身心健康(72.60%)”,但是“过分沉迷于手机媒体会脱离现实,失去真实情感,更易感到孤独空虚等(57.04%)”“存在一定的焦虑,例如课堂上能否控制住玩手机等(46.84%)”。约76%的大学生认为“当空闲时间被碎片化的信息填满时会感到生活很充实”。
6.手机媒体对心理问题的帮助
约83%的大学生认为手机媒体的使用对解决心理压力或问题是有帮助的,主要体现在“进行消遣娱乐从而转移注意力(79.20%)”“向他人倾诉得到安慰和支持(76.25%)”“发表个人感言,缓解不愉快心情(46.52%)”。
7.手机依赖情况分析
约9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依赖手机,其中“比较依赖”的最多,占50.71%。在手机使用过程中,约38%的大学生“总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手机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约34%的大学生“当一段时间手机不响时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或未读信息”,约33%的大学生“每天手机不离手,无论是在图书馆或是课堂上都无法自控地拿出手机把玩”,约33%的大学生表示无以上心理依赖症状出现。
三、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必需品,手机媒体的使用对其学习、心理行为等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1][2]。
1.积极影响
无论从调查研究的结果还是从实际工作经验来看,手机媒体运用得当是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学习,增强其心理行为品质的,例如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我意识、改善人际关系、便于情感体验表达、利于心理压力缓解等。
2.消极影响
过度使用或依赖手机则会影响学习、损害身心健康[3]。由于手机媒体使用便捷,大学生很可能不自觉地长时间进行娱乐游戏,也容易在课堂、图书馆等学习时间不可控地玩手机,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另外,过度依赖网络也会降低学生独立思考、现实交往等能力。
四、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途径分析
根据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调查,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途径来识别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状况。
1.使用时间的监控
据调查,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在5个小时以上,其中7小时以上的占24.87%,这说明一定程度上玩手机的时间占用了学习或休息时间,这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或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手机时间使用越长的大学生越有可能出现身心健康问题。
2.使用用途的关注
据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主要用来娱乐、联络沟通、获取新闻资讯等,用来学习的排在第四位。如果主要用来娱乐游戏而且长时间使用,则很容易成瘾而耽误学习。另外,过分关注朋友圈也会分散学习时间、降低学习效率、影响现实沟通能力等,所以需要关注手机媒体的使用用途。
3.影响性质的判定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利弊大小关键看使用是否得当。如果对大学生来说,消极影响更大即弊大于利,那么其在手机媒体影响下则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状况。所以根据心理影响的性质及其大小也可以判定学生是否更易出现心理危机状况。
4.自控力的了解
自控力是决定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是否适当以及利弊作用大小的一个因素。自控力差的学生越有可能过度使用或依赖手机,从而影响学习或造成身心不健康。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或观察了解学生的自控力情况,自控力越差的学生越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状况。
5.手机依赖症的定期排查
如果过度使用与依赖手机并将其作为精神与情感的寄托,就会发展成为“手机依赖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据调查,约67%的大学生显现出一条或几条心理依赖症状。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心理测试来监控学生的状况,采用网络测试的方法比较便于收集数据。
参考文献:
[1]王 莹.手机媒体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分析[J]. 亚太教育,2015(24):262.
当我们的社会开始倾向于从功利的角度讨论职业选择、家庭婚姻,甚至生存权力的问题时,滥用交易视角谈论功利之外问题的荒谬性就浮上了水面。正如郝大秦对本书读者的忠告,在探讨交易的问题时有三个方面是特别值得深思的:
第一,正如我们中国的老话“买卖不成仁义在”,博弈论中的冷酷理性不是人际交往的全部真谛,绝大多数人不会因为将要出国或整容,就搞个卷包向所有朋友能借多少借多少,然后人间蒸发。置身于宏大的环境中,个人通过交易本身能得到什么,不是一个压倒一切的问题。
第二,对交易的思考不能极端化为纯利害计算。经济学可以不讲道德,但经济政策不能不讲道德,那会造成社会的崩溃。因此,我们绝不能把经济政策完全委托给那些只懂经济学却决意不讲道德的专才们。
第三,对交易中功利的一面不必过分厌恶。我们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在致力于满足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也会为他人的利益服务。要是商人们没有贪欲,你就只能在自家后院里挖掘自种的胡萝卜了。市场之美就在于可以驾驭人们的贪欲,并且使这些贪欲可以为别人的需求服务。
《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作者:路军
出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定价:28.00元
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到美国去读书,但是你们真的了解美国教育吗?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去最合适,留学对孩子成长有哪些利弊?美国学校的授课内容、作业布置、考试方式又是怎样?
《感恩经济》
作者:[美]加里·维纳查克
出版:外文出版社
定价:新书未定价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口碑优势,促使企业文化更加关注客户并对他们释放善意的企业和品牌,更有机会在当今市场中分一杯羹。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
作者:郭凯????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