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宗教 吃教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68-01
鲁迅在《准风月谈·吃教》中写到“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凡有文人学士、道士和尚,大抵以‘无特操’为特色的。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种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诘经》……耶稣教传入中国,教徒自以为信教,而教外的小百姓却都叫他们是‘吃教’的。这两个字,真是提出了教徒的‘精神’……”可以说极准确地把握住了中国传统文化下人们对宗教的基本态度。
一、中国古代宗教概貌
中国古代宗教所包甚广,从远古时代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夏、商、周三代的天地崇拜、祖先崇拜,进而衍变出来的对君师的崇拜,到汉魏以后广为流传的佛道二教,凡此均属于中国古代宗教。
中国古代文化从原始宗教产生,本土宗教道教形成,到外来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先后传入,一直没有出现一种宗教统治全面意识的局面,即没有形成所谓的“国教”,而是诸教并存,多神崇拜,互相吸收,彼此相通,及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在中国老百姓眼里,物物是神,处处有神,时时有神。
二、儒释道三教中的宗教态度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儒道文化为主流。儒道文化一阴一阳,对立互补。佛、道两教在唐、宋以来与儒家思想合流以后,儒释道三教互补,形成一套既影响作为文化精英的士大夫阶层,又深入民间社会的观念体系。
(一)儒家文化的务实与冷静
儒家文化很少讨论彼岸和来世,不系统论证一个人格化的神的存在问题,更没有树立一个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也没有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明显对立观念,具有明显的重事实、重现实的取向。儒教的世俗性是显而易见的。梁漱溟在明确提出中国文化是“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1],断然否定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学传统是一种。儒家思想为中国社会构建起一个“家国同构,君父同伦”的和乐盈盈的大家庭,把一切的关注放到现世人生中。因此整个儒家,乃至我们中国的文化,不以信仰为重,而是以务实的人生经验,甚至靠着悟性来冷静地处理一些问题。
(二)道教文化的宗教体验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其思想渊源来自中国本土文化,其最能看出中国文化的宗教态度。道教讲求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以不死成仙为极乐。道教更注重人世间的欢乐。主张人通过“炼丹”就可以达到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目的。
(三)佛教的中国化
我们从佛教在中国文化下发生的转化也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下对待宗教的态度。高旭东认为佛教被中国现世的生命哲学和宗教变形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朝向上层,使佛学与老庄哲学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解脱痛苦的禅宗。一个朝向民间,使厌弃生命的佛教转变为有利于生命的活身宗教、拜物宗教,其职能与道教相似。[2]笔者基本认同这一观点,但对上层转化为禅宗倾向于是儒释道融合的结果。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态度的成因
(一)经济生产形态的影响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按照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回应生存环境的挑战,形成的稳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因此,中华民族的宗教态度必与其所处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经济生产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华文明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本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是以春夏秋冬为劳作周期的,春种秋收是其基本的生产生活模式。秋收对传统社会的人们来说意义重大,丰收了预示着第二年温饱的生活,歉收的话预示着来年要忍饥挨饿。这种春种秋收的周期性造成了中国人讲求现实利益的文化心态,因此其也以谋求对现实的生产和生存现状有直接的救助为目的。
(二)“轴心时代”的影响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描述世界历史时提出来一个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之后,公元前800-200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因此,轴心时代“终极关怀的觉醒”和“超越的突破”是我们认知中国文化宗教的必经之路。
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虽然同样经历了一次思想的大繁荣,但是以儒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并没有像西方一样因为意识到自身的有限而转向超越的无限。中国文化的理性更多的是人文的、实践的理性,是执着于人间世道的使用探求。所以中国在轴心时代的理性化是人文实践的理性化,是一种人本化的转向。[3]因此,中国人对待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超越精神与终极关怀,这就不难理解他们对待各种不同宗教宽容的态度以及辗转于不同尘世的体系中。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244.
关键字:传统建筑;装饰;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国的传统建筑犹如一件件的艺术品伫立在那里,每一件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伦理、民风民俗、以及人文观念,每一件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建筑装饰则是体现这些丰富内容的最好载体。我们在研究传统建筑装饰时,不能只是研究技术,更要它与社会伦理、思想观念形态、历史性、地域性、民俗文化等相结合进行研究。
1.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传统的建筑装饰是建筑的灵魂,不仅反映了社会的风貌,也影响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民族内涵与丰富艺术表现力。民俗文化是一种以人为载体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自然与民俗文化密不可分、紧紧的连在一起。例如一些传统的农舍,都会在在门户上面雕刻精美的砖雕,每一件砖雕都是艺术品,而每一件的艺术品又都蕴含着中国丰富的民俗文化。
除了上述的雕刻与摆饰外,建筑色彩也是建筑装饰的一种,中国的传统建筑物的色彩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与民俗性。就像传统文化中的“五行”法则,它起源于很早的《尚书.洪范》,书中提到,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赋予了五行许多的内涵,如五脏:肝、脾、肾、肺、心;五味:酸、甜、苦、辣、咸;五音:商、角、羽、徽、宫;五方:东、南、西、北、中等等,来对应原先的金、木、水、火、土元素。而元素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的说法也随之出现,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以及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等,于是,“五行”便也渐渐的被融到了传统的建筑装饰之中。就像传统建筑物中的黑瓦就是根据五行的说法来的,在人们观念里,黑色代表水元素,水克火,所以建筑物砌黑瓦是为建筑安全着想,为了克火。
2.象征手法在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中,象征的手法体现的最为明显和广泛。例如用龙象征帝王,狮子象征力量等。在皇宫贵族的建筑中,龙最为常见,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神兽,是天下的王,是帝王的象征。而在民宅的建筑中,狮子则最为常见,这是由于狮子外表凶猛,是威武、力量的象征,人们便将它放在门口用来驱邪镇宅。除了以上提到的动物外,植物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中也很常见。例如莲荷,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所以用来象征人品高洁;再如牡丹,象征雍容华贵、高贵富丽等。另外,人们有时候也将多种植物组合在一起,或者植物和动物组在一起用到建筑中,共同起到美好的象征。例如,松与仙鹤都象征着长寿,于是将这两个形象组合在一起,组成“松鹤长寿”,寓意延年长寿、永生不死、。再如,牡丹象征高贵,桃象征长寿,而两者的形象组合到一起则象征着“高贵长寿”。
除了以形象来进行象征外,建筑装饰也采用谐音来象征。例如,狮与“事”,我们常常见到建筑装饰中有两只狮子,这象征着“事事如意”。再如,鱼与“余”,鱼含有多余之意,于是人们将鱼装饰于建筑中以象征多福、多禄、多寿。另外,鱼多子,人们还常常用鱼来象征子孙满堂。还有,公鸡的谐音为“功”与“吉”,若在石头上立公鸡则寓意着“宝上大吉”,如果供给和牡丹放到一起装饰,则是代表着“功名富贵”。
3.民俗文化在建筑部件装饰中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建筑对每个部件都有这精确的要求,以至于每个部位的装饰都十分讲究,例如屋顶、门窗、铺地等部位,无一不体现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就屋顶来说,在屋脊及其两端一般都会装饰两只走兽,不同的走兽体现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用龙的形象是为了防火,因为龙可以吐水,以水克火。此外有的屋脊上则会装饰一个瓶,上面再放三把戟,预示着“平升三级”,瓶子一般是宝瓶或者葫芦。除了这些,屋顶有时还用泥塑、角兽、或者历史人物装饰。
中国的传统建筑对于门窗的装饰同样是十分讲究的。例如门窗上的格心棂花图案,就是各有各的象征意义,有的象征太阳、月亮等自然物体,有的则寓意吉祥,甚至有的则象征着整个天体。此外,中国传统建筑中对门户的装饰也是相当的有趣,用“门当”、“户对”来形容传统建筑门的装饰再合适不过了。所谓“门当”就是指大宅门前的石鼓,鼓似雷霆,民俗认为它能镇宅。而所谓“户对”则是指门楣上专雕或者木雕的圆形短柱,其一般取双数,为“二”或者“四”,所以名曰“户对”。一般“门当”、“户对”是共同存在的,所以人们常常放在一起称呼,又因为一般只有大宅门前才会有,所以慢慢的门当户对便成了门第身份的标志,并随着文化的发展成为了男女婚配中门户相当的俗语。
传统建筑中,铺地的装饰多以图形分,分为冰裂地、图案花纹地、石板地、以及乱石地等等。下面就以冰裂地为例来进行介绍,其上面的冰裂花纹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还有极其深刻的寓意。它的几何花纹可以让人感受到不求名利、不被世俗束缚的古代士大夫情怀,而上面的点缀图案则点缀出某种形象,例如花卉、或者故事情节等,十分的精美。此外,还有的地面用彩色石拼出“万”、“寿”等图形,或者山水、树木、彩蝶等自然景象、或者铺出人物来还原历史故事等。
4.结束语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是民俗文化的一个具体的表现方式,它不仅直观的表达了民间文化的内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内容极其广泛,建筑装饰作为它的载体,将它的精髓和概要都表现出来了。所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重视对传统建筑装饰的保护,保留住民族特色文化,为民族设计的兴起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继平.涪陵陈氏庄园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意蕴[J].中国名城,2011,(5):29-33.
关键词:音乐艺术;俄罗斯;音乐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特征;艺术教育;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Traditional Traits of Russian Classical Music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ic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GUO Meng
中俄关系几个世纪以来在持续发展着,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开创了两国关系的新纪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异质文化精华的借鉴吸收,已经成为我们现代化发展的必经环节。正如《望周刊》所说,中国人有着“永远的俄罗斯情结”①,正所谓“情动俄罗斯”。俄罗斯文化年的开展,为我们认识、学习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而本次首届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圆满召开,对深入开展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促进中俄音乐交流发展,以及增进彼此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
俄罗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传统的大国,在世界文明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外国包括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精华,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直接目标。尤其是深入了解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过程,借以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吸取其异国优秀文明传统,为我国音乐文化教育发展服务。也更希望借此对我国的现代音乐艺术文化教育得以借鉴,直接为我们当代的艺术教育建设服务。
一、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及其特色
作为一个充满音乐气息的国度,俄罗斯已经形成了全民爱好音乐的氛围,这种全民爱好音乐的特点,源于它有着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熏陶的优秀传统。而且,21世纪的俄罗斯经过了诸多社会剧变之后,其伟大的古典音乐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振兴,此间的原因,如同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硕士生吕冬所说:“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已经深深地嵌在每个俄罗斯人的灵魂里。”②简要概括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至少有下面几点。
(一)从小培养,音乐艺术教育深入家庭
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俄罗斯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戏剧院,常常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到剧院去。观看演出时,每个人都很投入,时常报以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向自己喜欢的演员献花。音乐厅和艺术展览馆也是父母经常带孩子光顾的地方。孩子们从小就聆听许多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曲,感受到许多艺术作品的魅力。父母对孩子的这种通往艺术殿堂的引导和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
游览艺术博物馆,是俄罗斯人的嗜好之一。在博物馆的艺术品前,年轻父母对孩子耐心指点、讲解。在周末和节假日,父母常常带孩子去公园、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中放歌、作画、读书、凝思。这有助于把对周围世界的美的观察和感受,作为理解和体验现实生活的快乐、生活美的主要源泉之一,把大自然的美作为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坐在大陵墓上,四周响起各种鸟儿和谐的大合唱,空气中飘荡着青草的芳香。我们沉默不语,不必给孩子们讲很多,也不必用叙述填满他们的脑袋……”“让孩子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喜欢听百花怒放的花园里和荞麦花盛开的田野上那悠扬的乐曲,欣赏春暖草地上和秋风细雨里那悦耳的旋律。”③这种从小给后代以艺术熏陶的做法,无疑为音乐国度的文明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艺术张力源泉。
(二)开设各级各类音乐学校,大力普及古典音乐艺术
据《国外学校和教育》④介绍,俄罗斯有许许多多的七年制儿童音乐学校,学生一边在普通学校学习,一边在儿童音乐学校学习。优秀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入学考试进入音乐学院。另外,还有大约1000所儿童歌咏学校。这些学校招收4至6岁的孩子,学制6至9年。除合唱外,可学习乐理基础知识和演奏乐器。俄罗斯有好几座儿童音乐剧院。俄罗斯的学校基础音乐艺术教育,分为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补充性公共音乐教育和音乐夜校等。音乐课在普通学校中是必修课,一般每周1课时。这类音乐教育是免费的,而且是必须接受的。传统音乐课的内容以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合唱为主。教师授课时有较多的示范演奏和演唱。音乐课有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使用我们国内较熟悉的卡巴列夫斯基的教学大纲。补充性公共音乐教育亦即上面所说的专门的儿童歌咏学校,七年制。音乐夜校也是免费的,包括音乐俱乐部、音乐小组等。音乐教育的多种形式,为俄罗斯古典音乐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俄罗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主要是: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时间的延长,为九年。同时允许强制性音乐教育教学大纲的多样化。目前俄罗斯政府指定可供选择的教学大纲已经有5套⑤,每所学校可以从中任选一套。此外,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中小学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排练举办音乐会,他们甚至可以演芭蕾舞剧、歌剧、交响乐、大合唱等一些难度较大的艺术节目。许多地方每年为少年儿童举办“音乐之春”、“音乐团”等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社会各界也都大力支持学校音乐教育活动。有很多作曲家、出版社每年还为儿童出版多种音乐作品集,介绍音乐知识、传播音乐文化,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趣味,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快乐而健康地成长。显然,俄罗斯古典音乐之历久不衰,自有所本。大力普及古典音乐艺术的结果,直接提升了俄罗斯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 政府大力扶持
即使是在经济转型、局势动荡时期,俄罗斯政府对古典音乐艺术教育也没有停止。如1999年7月,俄罗斯普通和职业教育部(2003年俄罗斯政府组织改造后已不存在)就专门颁布了《艺术教育大纲》,鼓励各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强调加强全民音乐教育。政府的鼓励、支持和投资,使得音乐艺术教育成为全俄罗斯的小学和初中联邦课程、民族地方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俄罗斯小学和初中的艺术教育包括绘画、音乐、世界艺术和文化。又如俄罗斯政府给出了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最低限度要求,具体是: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绘画和表演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形成对俄罗斯和整个人类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大纲》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育注重对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修养的整体培养。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更是重视古典音乐艺术教育,俄罗斯不仅专业艺术院校众多,且有很多综合类大学也设有艺术系。这些院校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如果说高等学府是俄罗斯音乐教育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各地音乐学院、艺术中学、小学就构成了坚固而又庞大的塔身。正所谓“为学要如金字塔,又能博大又能高”。再如,俄罗斯政府放开政策,鼓励支持各种音乐艺术教育活动齐头并进。除了强制性音乐教育之外,还开设有专门音乐学校和音乐夜校,这些都是政府出钱,学生免费接受教育的。正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蒸蒸日上,为民族的音乐艺术发展,添加了强大的行政力量。有人统计说,按人口比例来计算,俄罗斯青少年中学习音乐的人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⑥。
(四)丰富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容
俄罗斯艺术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管是家庭教育,抑或是学校教育、社会宣传,都强调教材容量的饱满和古典音乐教育内容的丰富。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教材内容突现下述几个特点。
一是大量的古典音乐艺术内容被编进教材。在各级各类学校和艺术学院的教材中,都有着大量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的丰富内容。例如从格林卡奠定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础以后⑦的音乐艺术成就,都被编进教材。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都成为音乐艺术教材的首选。如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⑧《鲁斯兰与柳德来拉》等,达尔戈梅斯基(Alexander Dargomyzhsky,1813―1869)的《水仙女》和《石客》等,此外还有五人团⑨、柴可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1840―1893)、拉赫玛尼诺夫(Sergey Rakhmaninov,1873―1943)和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kryabin,1872―1915)等。教材中,柴可夫斯基承袭的欧陆浪漫乐风,葛令卡作品的俄罗斯的民族性活化,巴拉基列夫、库伊、鲍罗定、穆梭斯基与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等的国民乐派,以及史克里亚宾的不寻常的音色探索,史特拉汶斯基频掀波澜的经典作品,悉数被编进教材。这些丰富的内容,展现了俄罗斯古典音乐的丰富与繁盛,成为俄罗斯青少年艺术追求的典范。
二是教材将世界上古今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如世界文化艺术的基本风格和潮流、古俄罗斯音乐艺术、古代和中古文化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义、17至19世纪上半叶欧洲艺术中的古典主义、17至18世纪西欧的启蒙思想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19世纪文化艺术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19至20世纪俄罗斯的艺术生活、20世纪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20世纪末艺术的新形式和新体裁等等,都成为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材和课程的设置内容。
三是教材主要强调古典音乐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包括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节奏等,选择表现民族特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高雅的艺术特色。俄罗斯主要音乐家的作品有的深沉宏伟,有的敏感细腻,无不深刻地反映了作曲家们处在剧烈变革时代热烈而又丰富的心路历程。如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六交响乐《悲怆》,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声乐套曲,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弦乐四重奏等,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俄罗斯乃至全世界听众的广泛欢迎,时至今日依然是各大歌剧院、音乐厅里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这些具有代表俄罗斯先进文化的作品,都为俄罗斯音乐艺术教材所极力推崇。
(五)继承传统,致力创新
俄罗斯政府和艺术界人士专注于古典音乐的教育和发展,并致力于不断地创新,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放射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多年来,继承了俄罗斯音乐文化优良传统的古典音乐高雅艺术,伴随着具有音乐天才和前卫思想的新生代的加入,正沿着世界艺术的发展轨道前进。俄罗斯音乐教育创新的成果突出表现在融合与推陈出新上。其直接的成果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剧团剧院,在莫斯科,由叶夫盖尼•卡拉伯夫主倡的新歌剧院和德米特里•别尔特曼领导的盖利公歌剧院就很有代表性。同时还产生了包括把交响乐、爵士乐、歌剧与音乐剧合为一体的新风格流派。
音乐艺术范围逐渐扩大,高雅音乐正在探索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比如歌剧中的表演成分越来越多,导演有时会忽略音乐和歌唱的表现之间的差异,力图使演出更具现代感。又如引起观众极大兴趣的国家模范交响乐团与“蝎子组合”的联合演出,也是在寻求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结合点。概括起来,俄罗斯古典音乐教育的继承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人文性与经典性的结合。俄罗斯人不是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这样的理念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当前,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将具有艺术史意义的艺术作品和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作为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内容。如多少世纪以来俄罗斯各民族的文化遗产、艺术发展的联系和价值、俄罗斯各民族的文化对世界艺术和文化的贡献,等等。我们认为,人文性和经典性的结合,就是一种创新。
强调体验和实践创造。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课程在大量充满情趣的个人或集体的创作、表演、欣赏、交流、评价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尽情地、自由地参与多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音乐艺术课程涉及的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现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例如,每个学期,学校、文化宣传部门都要开办节日演出、周末舞会、专题调演等活动,这些都是学生表现自己发展自己,进行音乐艺术实践的极好机会。正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大力强调音乐艺术教育的体验和创造,才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艺术张力是永恒的。有人说,在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之后,俄罗斯的音乐没有静止,没有凝固,没有被所谓的“现代艺术只能屈从浅薄的市场化”理论所吓倒。“俄罗斯的流行古典音乐让人相信,一个血液里流淌着音符的民族,有的是乐观放达的个性,异彩纷呈的生活。”⑩这除了源于俄罗斯民族对音乐的偏好和根深蒂固的艺术情结之外,俄罗斯古典音乐本身的永恒魅力和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执著,应该是首要的原因。
二、对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优秀传统特色的思考
如果说俄罗斯的古典音乐,以其博大精深和丰富繁盛充实着文明世界,在国际上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俄罗斯悠久的音乐艺术教育传统所熏染的国民音乐文化意识、高雅的艺术追求,成为世界各国有凤来仪的艺术旗帜,那就显得非常自然了。提高文化艺术素质是举世公认的美化心灵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热烈的社会现象,俄罗斯古典音乐的教育普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俄罗斯在这方面的优良传统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我们可否探讨和归纳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并予以思考。
(一)让音乐艺术教育深入人心,感受和体会被良好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熏陶的优秀传统。
在俄罗斯,音乐课全称是俄罗斯音乐文化。通过教材让学生认识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现代和古典音乐经典之作,衡量文化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特的个性。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
(二)丰富的音乐文化教育内容 ,成为了俄罗斯青少年艺术追求的典范。
大量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丰富的音乐文化内容被编进教材并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必修课,将世界上古今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强调古典音乐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透过音乐反映人类伦理道德。通过对现代艺术的学习,了解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知道二者之间是相互的。这些具有代表先进文化的作品,都为俄罗斯音乐艺术教材所极力推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卡巴列夫斯基自己也说:“艺术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原则区别,就是在于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要有道德因素和美的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个观点作为理解这一问题的一把钥匙,通过这些,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宽了视野,活的良好感知,使他们感受到音乐、文学、造型、艺术及人类文明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将此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修养、而不是餐桌上淖袅希不是消遣而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让学生学习这些音乐知识后,能够积极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更多的参加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来教育,音乐教育是关系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事业,如果把社会音乐文化看成是大环境,那么学校音乐则可以认为是小环境。大小环境是相辅相成、彼此影响的。从每一堂课和每个教学环境的营造到相关教育制度的制定,再到整个社会的音乐市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音乐市场与高素质的观众相互需要的环境,正是这种环境成就了音乐教育繁荣和普及的土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妙的音乐、旋律和音响是人们道德和智慧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
① 《中国人永远的俄罗斯情结》,《望东方周刊》, 2006年1月11日。
② 吕冬《俄罗斯古典音乐嵌入灵魂》,《人民日报》,2006年6月28日。
③ 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④ 《网络电子读物》,。
⑥ 同②。
⑦ 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1857),为国民乐派的奠基者。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开启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新时代,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⑧ 《为沙皇献身》又名《伊万•苏萨宁》,描写一位普通老农为国捐躯的故事,音乐采用了民间音乐的素材,曾被讥讽为“马车夫的音乐”,然而最终还是被承认为第一部俄罗斯歌剧。
⑨ 五人团(又称“强力集团”)是20世纪60、70年代俄罗斯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由俄国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在报刊文章中的称谓而得名。详见《西方音乐简史》,省略/pdf/12/ts012100.pdf。
⑩ 吴昊《俄罗斯音乐交响曲》,《人物》,2006年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育发展中心.从俄罗斯新一代音乐教材看俄罗斯音乐文化教育[J].2009.8.31.
[2]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洛秦.世界音乐人文叙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5.
[4]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2.
关键词:文化符号;视觉传达;设计;运用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中,传统文化符号针对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其中起到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社会大众给予一定的认可,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促进视觉设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而把我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视觉传达的设计过程之中,能够有效满足社会人群对于审美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体工作之中,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善于挖掘,深入的分析我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以此把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使用到视觉设计工作之中,以此推动这一设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一、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概述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含义
在1960年期间,日本东京地区,开展和举办了受到世界关注的设计工作大会,很多国家的代表人物都参加了这场会议。在当时的大会过程中,其所包含的内容就有海报和杂志等内容的宣传设计。在时展的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更是逐渐被人们多认可和关注,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也逐渐变得丰富,不仅仅包括海报和杂志的内容,还包括对于多媒体的设计和展示。在这样的阶段上,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的理念才被正式的提出,这也是一种通过图形和文字等视觉内容进行信息的传递,以此更好的表现平面的艺术。所以这一设计工作也具有专业的学科性,而符号学、美学等内容也逐渐成为了这一工作的基础要求。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视觉审美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内容,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视觉传达也能够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的进行更新。在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科学技术在社会上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方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所以这一设计工作也逐渐得到了发展。视觉传达这一设计工作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就是有经济型特点,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和商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设计师根据客户的要求而进行创作。其二具有美观性的特点,即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
二、我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概述
(一)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
传统文化符号是指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保留下来,一般是指具有传统文化的象征性的图片、文字和绘画等。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不同,所以造就出格式各样的传统文化符号。传统文化符号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精神面貌,同时能折射出其民族特性。
(二)我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构成
在世界长久的发展历史过程之中,我国一直属于文明的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朝代,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符号特点,这也是历史文化最佳的展现方式。由于我国有5000年的文化文明,在其中养成了自己的民族特性,有着属于自身的民族特点和审美需求。我国传统的文化符号构成主要是由汉字、绘画作品、人物等。这些符号都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并且其内容非常具有内涵。
三、我国传统文化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但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虽然没有针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明确的提出,但是却一直在进行这一工作,仅仅是没有系统的提出这一概念和理论内容。我国很多传统文化符号,在图像化的过程之中,其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上的传达过程,这一点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使其拥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同时在这一工作中,设计人员能够把我国的传统文化穿入视觉设计中,还需要把设计的内容作为主要的作品,与西方的作品完全的结合,以此更好的彰显出中国特点,表现出中国的文化魅力。
四、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
(一)应用传统文化符号,符合我国群众审美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符号不断的深入其中,有很多外国的文化也涌入到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针对一些青少年来说,对于外来的文化更是非常痴迷。一些视觉传达的设计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其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外国风格的影响,所以我国很多居民也呈现出视觉和审美疲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把传统的文化思想中所获取的审美理念,更好的应用到我国的产品设计之中,设计师就可以采取中国传统的文化,除去包装比较复杂的元素,利用最为简单的方式,把包装的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以此抓住现代人自然的心理特点。
(二)应用传统文化符号,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之中,文化符号自身也就包括这:文字、图案、宗教内容等。这些文化符号在被创造的过程中,都有着比较特殊的含义,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承这些文化符号和内容,还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对传统的文化内容加以运用。特别是在产品的视觉设计传递过程中,一些文化的出现,也会引发文化区域,激发人们购买的欲望。同时在我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中,各种产品的形式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也需要面向社会信息文化的输出,让这一设计工作更加富有深度,进而更好的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的使用
传统吉祥的图案中,人们对于平安和幸福都有着强烈的向往,所以在图腾中也体现出了对于图腾内容的崇拜。同时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之中,传统的文化符号中吉祥的花纹样式也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所以很多设计师也需要在设计的作品中,充分的和传统的文化,以及吉祥的图案相结合,以此更好促进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四)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水墨画元素的使用
我国的传统水墨画中,有着墨分五色的说法,主要就是水、墨两种形式,也是这两种形式所形成的墨色的变化,这也可以说水墨有着非常充足的民族特点。因此水墨在传统文化之中意境的表达也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在现阶段也形成了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给视觉设计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启示。但是在传统文化和视觉设计结合的过程中,还需要具有视觉的接受人员,利用传统水墨画的色彩,以此进行合理的交汇融合,以此带给人们强烈的冲击。
五、传统文化符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
(一)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文化符号的不断运用于其他领域的过程中,给一些行业带来了启迪和发展,同时也在不断的完善自身价值。传统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载体,也是形象化的艺术形态内容,更是民间文化和人们生活形态的主要体现。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只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更好的打动观众,才能得到更加有效的艺术传达效果。在提升设计作品视觉表现力的过程中,也需要为这一设计工作找到最新的开展方向,为视觉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找到广阔的前景。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传统的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遵循良好的策略,这样才能够保证二者在融合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具有魅力的视觉传达设计主题内容,提高作品设计的视觉表现能力。近年来,在传统符号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完全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也是视觉设计工作发展中的必经之路。同时在传统的文化符号之中,视觉表现设计工作中既然需要使用到东方的蕴意,还需要符合现代设计的特点,保证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以此更好的促进视觉公设计工作的发展。
结论: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在现代的室内设计工作之中,具有中国韵味的设计工作,能够让室内的装饰拥有良好的改善和发展,同时也表示着内部室内装修工作也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装饰内容上,还需要充分的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且把室内设计工作也体现出其传统的内涵。在整个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我国传统的装饰元素,还需要使用其自身存在的理性,针对其内容进行吸取和传承,并且需要把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内容相结合,保证其形态和含义能够进行延续,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审美工作的需求,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之中,传统的文化符号在其中能够体现出其整体的价值,以此打造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时尚气息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董永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J].知识文库,2016,(19):10-11.
[2]陈勤学,陶卫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人文价值的创新与实践———以传统节庆文化符号为例[J].中国包装工业,2014,(18):103-104.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 思路 应用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具备了深深的历史浓情与民族特色,它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具有更加独特的历史感。现今,越来越多的国外的设计大师都开始关注中国的文化,努力的把中国文化有机的融入其设计风格中去,开展现代室内设计的新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加大了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的意蕴,还有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如何将这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有机的溶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就成为了中国现代室内设计首要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名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其意义之深远,智慧之广大是一般国家所不能比肩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气息,正是目前现代室内设计所欠缺的。
(一)中国文化的特点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它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社会代表性,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 从中国的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中国这五千年以来,虽说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其与西方国家同期相比,中国在其精神文明方面的建树明显高于同期的西方国家。所以,在中国,更加的适合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2.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更加适合现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主要是以实践为主,轻分析重综合。中国是一个讲究综合素质的国度,特别是物质文明世界在向精神文明过渡发展的过程,更是受到了人们群众的广泛关注。在整体的思想精神认识上,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文化更加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再加上中国式的思维还讲究的阴阳融合之道,相信万物的变化均离不开阴阳的变化,所以,中国式的思维能为现代室内设计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施展舞台。
(二)现代室内设计的特点
由于现代生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室内作为一个人主要生活的空间保证,其设计安全性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现代室内设计的具有特点如下:
1.现代屋内设计与人们的身心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室内设计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室内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室内光线影响着人们的眼睛,湿度、温度、环境质量关系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室内设计的颜色、图案、质感都是在潜意识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所以说现代室内设计是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2.现代屋内设计集中了生活中的所有美学。室内设计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美学,如建筑、绘画、摆设、插花等等多方面的美学都是与之分不开关系的。室内设计的设计手段和语汇不仅体现于空间界面的形体美、也体现于装饰工艺美。作为集合这些多种元素设计的综合场所,室内空间摆设很显然早已成为了表现这些元素艺术性的一个有效平台。近年来室内设计中软装饰设计的兴起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3.室内设计变化更新快,技术手段新。对于室内设计来说,其具有着更强的灵活变化性,它对所有的建筑更新都要迅速的多。室内设计的风格也是百花齐放,种类繁多,在设计技术方面要求也很高。现代室内设计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做室内设计时可以适当的采取动态设计,可以有效的预见可能性的生活方式变化而引起的室内空间设计变化,因此要求界面构造、选材及施工等都要适时更新。
4.现代屋内设计具有先进的科技含量。由于现代室内设计具有更加开放的设计原则与模式,所有在设计室内时,就需要更高的科技含量。现今的室内设计往往需要利用最先进的网络电脑软件,与利用市场上新先进的材料综合利用才能完成设计,所以其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值。
5. 现代屋内设计具有独特的设计个性。对于现代室内设计来说,由于其涉猎的方面较多,使得它的设计具有相当的综合性质,但就其室内设计的作品还是具有着单一性,所以现代的室内设计能够比较全面的体现出当代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屋内的设计就能够看出房主的审美情趣与其对待生活的态度。再加上由于现代设计技术手段的多样化,使得现代室内设计的元素更加丰满,具有更高的艺术水平。拥有这种现状的现代室内设计使其的发展更加具有空间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关系
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室内设计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正好与现代室内设计的特点不谋而合――中国文化主要讲究的是文化归属与精神层面的结合,它的这点正与现代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站在了同一个轨道上,现代的室内设计最主要的体现价值就是符合人们在精神层面要求。人们对物质的无需化,使得人们更加重视精神的需求,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符合了现代室内设计的本质出发点。
中国传统文化还讲究继承,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些特点都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要求符合,多年来室内设计继承与发展,造就了现今室内设计的新文明。所以说,现代室内设计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究竟怎样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让二者都可以得到顺利的发展就成为了许多专家研究的重点了。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及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汇中的应用
1.作为现代室内设计的设计师,不仅仅要考虑到设计风格的独特,更应该从住客的思维方式上考虑设计的可行性。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思想上的意蕴,这种思维上的艺术在对设计方面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意象思维能够在特殊与具体的领域去把握真理,具有活泼、不滞留的特点,更加有助于人类悟性的增长。思维的意象一直潜藏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一个有渲染力、有感情的思维意念,能够超脱任何的阻力,不会对人与人的交流产生任何的影响,甚至会使人们达到更高一个阶段的交流。如果能顺利的将这种意向思维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创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很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室内设计带来新的变革。下图就是具有中式风格的“御膳宫”的外景图(如图1所示)。
2.合理的运用传统建筑元素与文化背景。现代室内设计要合理的运用现今已有的传统建筑与历史文化。设计师要合理的利用这些文化元素,让其能够在侧面烘托出室内设计的氛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其建筑艺术、绘画、书法、工艺都具有个各自的民族特色。如果现代室内设计中引入传统的象棋、瑶琴、宫灯、国画、刺绣、剪纸等等这些具有民间工艺的设计,就会使得整个室内具有不同的文化元素。现代的装修风格,古朴的设计方案,这些因素势必会带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再加上,中国式的元素更适合室内结构的造型,在色调、质感、线条等方面更加给人心里一种温馨、浪漫又不失老套的感觉,使得室内设计行业越走越远。所以,只有合理的将这些传统的文化因素组合在新的情境中,才能既保证了文化的传承,又能够在文化的总体上产生新的象征意义。
3.适当地运用传统符号元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与凝练之后,具备了更强的文化内涵与民族风俗,在这期间形成的图形与纹饰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像中国的篆刻、图腾、数学符号、动物祥云图案、雕刻、传统的纹样等等这些符号都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的。如果现代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合理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将这些符号运用到室内的环境中,为室内设计营造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综合体,必然会给室内带来一种截然不同的时代感。但是,我们不要直接的将传统文化“拿来”,要努力对其进行“去糟取精”,将其打散重构,取其精华来溶入室内设计中。合理地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当中,不仅可以表达历史的文脉与现代生活的延续性,更能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或变形,增加装饰效果。
4.采用传统文化的内涵作为陈设设计的核心。由于不同的名族具有不同的审美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而室内陈设又作为室内设计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使得设计师在选购陈设物品时就需格外的小心。陈设的物品贵不在多,而在精。一个正确的陈设在室内设计会起到“点睛”的作用,会为室内增添不少特色与文化修养。
我们要把握好营造室内设计的氛围就要做到:
第一,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沉而又稳重的个性,使其在陈设烘托室内设计时就要注意要有一个适合的度,如果过分的高调渲染古朴风格,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精华就在于内敛沉稳且具有古意的中国式设计,要能够体现中国传统的神韵,从而使家具陈设更具古典与现代的神韵。
第二,在现代室内设计的的色彩、色调上,还是以黑、黄、红三种主色调为主,新型的室内装修往往在取材上更加的自然,但是缺乏了古朴的传统意味。新方式的中国式陈设的“新”,主要体现在它对人们新生活方式的表达与把握。它以现代手法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能为现代人的生活服务,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所以判断房屋陈设时,一方面要看是否将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细腻情感融入生活,让人一看就容易理解其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中国人,更是有一种亲和力,另一方面还要看是否让我们生活变得更舒适。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现代室内设计打响了新的号角,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现代室内设计如若能够更好的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在其未来的发展的路上就扫平了“拦路虎”。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室设计提供了发展道路的同时,现代室内设计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延伸。所以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想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我们首先就要了解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只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设计理念做到足够的了解,才能够合理深刻的提炼出更好的意境,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参考的价值,形成真正属于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 胡承华. “新中式”风格室内装饰设计浅析――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及其设计理念的一种解读[J]. 科技信息,2010,(01)
[2] 毛小悦. 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0,(03)
[3] 徐丽. 论新中式家居中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J]. 文教资料,2010,(21)
[4] 李志,韩春宇,杨宏伟. 浅析室内设计新中式风格的设计方式[J]. 商场现代化,2009,(34)
[5] 王锡斌. 道法自然――新中式家具设计哲学探析[J]. 装饰,2011,(03)
[6] 张国强. 室内空间的新中式古典风格演绎[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2)
[7] 畏冰,那那. 反传统的“新中式”魅力呈现[J]. 人像摄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