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投资评估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B-S期权定价模型; 壳资源; 投资价值; 评估
2007年,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证券市场的最大制度障碍也得以解决,市场随之带来的是新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以及发行制度,借壳上市在此背景下也呈现出新的景象。2009年3月3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推出,为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一方面冲击了对壳资源的需求度;另一方面创业板的推出会给主板上市公司带来新一轮的竞争压力,使主板众多上市公司为追求长远发展而积极进行资产重组以进入新的经营领域。这种战略转型会滋生新的壳资源。非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些壳资源实现自身转型和借壳上市,主板市场和创业板的互动促进了壳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改革,会使借壳上市中的买壳方决策趋于理性,对上市公司的定价也将趋于合理。在这种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壳不再具有炒作价值,壳资源价格将逐渐回归到合理范围,壳资源的交易更加趋于理性。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包括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然而,在壳资源投资价值的评估中,这三种传统方法却是不适宜的,每种方法都存在着局限。买壳方获得了壳资源实际上是拥有了某种投资机会,这种投资机会就表现为一种期权,壳资源的投资价值取决于能否运用到这种投资机会。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如收益法不能处理这种“投资机会”,“灵活性”地价值评估。因此,针对壳资源的投资价值评估,本文提出了实物期权法,并构建了适合于壳资源评估的B-S期权定价模型。
一、壳资源价值的期权特性分析
1977年麻省理工学院Stewart Myers教授首次提出实物期权概念。他指出,“一个投资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是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即允许决策者在获得新信息后,再选择最有吸引力的备选投资项目。因为实物期权同样具有期权的特性,因而可以应用评估一般金融期权的处理方式来确定其期权的价格。由于其标的物为实物资产,所以把它称为实物期权。
实物期权是在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下,对实物资产进行决策的工具。实物期权是广义期权的范畴,它是以金融期权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并将其应用到实物资产中,尤其是资本预算评估及投资决策上。当未来的市场环境比较不确定时,实物期权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战略决策所做的相应调整。与传统的项目投资评估方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物期权能够重视到不确定性投资结果的问题,并把这种不确定性作为评估投资的重要因素。
根据借壳上市的定义,整个借壳上市的过程可用图1表示。
如图1所示,假设现在的时点是零时点,为买壳成功的时点;壳公司退市时点为n3,那么在0到n3期间内买壳方可以选择任意时点,设为n1(0<n1<n3)对壳公司重组,设重组收益在n2时点取得,则n2>n1。
壳资源带给买壳方的价值表现为,一旦买壳方获得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就等于获得了一项权利――选择在某个时点或时期对壳公司进行重组的权利。在壳公司退市时点之前,只要买壳方预期重组收益现值能够大于重组成本,那么买壳方就会执行期权,对壳公司进行实质性资产重组,否则买壳方将暂时不执行期权,而是寻求更好的重组机会或者是将壳资源再转让出售。可以看出对买壳方而言,壳资源实际上是一种看涨期权。设S是预期重组收益的现值,K为重组成本的现值,则壳资源带来的损益状况如下:
壳资源带来的损益=S-K 当S>K
=0 当S≤K
买壳方作为壳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选择对壳公司的重组时点,因而,壳资源又是美式看涨期权,即只要期权标的物资产的价格大于期权的执行价格,则期权持有者可以在期权到期日前的任何时间按照约定的执行价格执行期权。期权合约包括四个项目:标的资产、期权执行价格、到期日和数量。壳资源作为一种美式看涨期权,其价值实际上就是该项期权的价格,标的物资产为重组收益,执行价格为重组成本,执行期限为获取壳公司的控制权至壳公司的退市期间。其损益图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买壳方的借壳上市损益图与看涨期权损益图相似。借壳成功后,当预期重组收益现值大于重组成本时,则买壳方执行期权,对壳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此时买壳净收益为正,重组收益现值越大,买壳净收益就越大。而当预期的重组成本现值大于重组收益现值时,买壳方则暂时不执行期权,由于为获得壳公司的控制权已经支付了壳费,因此,买壳净损失就为已经支付的壳费。可以看出,买壳方的损失是有限的,最大损失额为壳费,而收益却是无限的,收益随重组收益现值的增大而增大。
二、基于B-S期权定价模型的壳资源投资价值评估
(一)模型设计
实物期权方法是将金融期权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实物投资领域,从理论上来说,实物期权和金融期权的定价原理具有类似性,因此可以利用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来推导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
1973年,Fise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提出B-S期权定价模型。此模型是基于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建立的,将二项式中每一期的时间长度和股价运动时距缩短至零,将时期数扩展为无穷大,就可以推导出B-S期权定价模型。B-S期权定价模型与二项式定价模型的原理是相似的,即假设在下一期末,标的资产的价格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上涨或下跌。根据无套利原理,若不同项目或组合能带来相同的现金流或支付,那么二者当前的价值就必定相等,因而可以复制在单期中能与期权产生相同现金流的组合,则复制的组合与期权的当前价值相等;再将时期数扩展为无穷大,即可得到B-S期权定价模型,其定价公式为:
C=S×N(d1)-PV(K)×N(d2) (1)
其中:
C――欧式看涨期权价格
S――标的物资产的价格
K――期权的执行价格,PV(K)表示期权执行价格的现值
T――距期权到期日的时间
r――无风险利率
δ――标准差,资产价格波动的标准差
由于壳资源的利用是一种美式期权,因而利用此公式时,需要进行调整,本文采取的调整方法就是根据时滞期的长短对现在时点贴现,贴现率选用“现金流/资产价值”比率。
(二)模型输入变量分析
从B-S期权定价模型的公式可以看出,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主要包括:标的物资产的价格S、期权执行价格的现值PV(K)、标的物资产价格波动的标准差δ、无风险利率r和距到期日的时间T。在对壳资源期权的定价中,这些参数的特点如下。
1.标的物资产的价格――重组收益现值S
从壳资源期权特性看,未来是否执行期权关键在于壳公司能带来的重组收益与重组成本的比较。因而,壳资源期权的标的资产就是重组收益,其当前的价值就是用无风险利率将预期的重组收益折现到当前时点的价值。对买壳方而言,关键是要确定未来的重组收益,未来的重组收益主要表现为筹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的收益增加额、买壳方溢价向壳公司出售后续资产及税收优惠。
(1)筹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收益增加额ΔR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派发现金红利的比例相当低,相对于债权筹资,我国的股权筹资成本较低,这也是我国企业普遍偏好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在借壳重组后壳公司的业绩提升,获得配股资格,这样就可以用配股筹集的资金投资于新项目,扩大业务规模,获取新项目带来的收益。
假设在配股前壳公司每年的税前收益为R0,总股本为Q,新项目投资需要的投资额为X,配股价为P,新项目所需资金都通过配股筹集,则需配股X/P股,配股前的总股本为Q,配股后总股本为(Q+X/P)。新项目每年增加的息税前收益都为R1,上市公司所得税率为T,非上市公司所得税率为T',q为买壳方获得的上市公司的股本。
一般情况下,配股所得资金都来自流通股股东,因为国家股、法人股一般都放弃配股权。由于壳公司在配股前的税前收益为R0,因而买壳方上市筹资的单位资金成本为[R0(l-T)]/(P×Q),则筹集投资额X的资金成本为{[R0(1-T)]/(P×Q)}×X。与配股前相比,买壳方在配股后每年增加的收益为:
(2)买壳方溢价向壳公司注入后续资产ΔE
(3)税收优惠ΔT
假设在税收优惠中,暂不考虑买壳方弥补壳公司以前年度的亏损带来的税收抵免。设非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率为T',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率为T,从借壳上市成功后的第一年起,每年优质资产带来的税前利润总额为Pt,则作为上市公司,壳公司每年获得的税收优惠就为Pt×(T'-T)。买壳方作为壳公司的控股股东所占壳公司的股份为q/Q,则买壳方每年获得税收优惠收益为:
ΔTt=Pt×(T'-T)×q/Q (6)
将ΔTt折现就得到买壳方获得的税收优惠现值:
2.期权执行价格――重组成本K
在取得壳公司的控制权后,买壳方就要对壳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剥离其原来的不良资产,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通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改善壳公司的经营业绩,以达到配股资格从而获取预期的重组收益。若重组成本小于预期的重组收益现值,则买壳方会执行期权;反之则暂不执行期权。因而,重组成本即为该期权的执行价格。重组成本包括两方面内容:买壳方收购不良资产的净损失和低价注入优质资产的净损失。
(1)买壳方向壳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净损失K1
卖壳方卖壳的原因有很多,如管理层决策失误、经营不善、资金不足等等,这造成壳公司拥有大批不良资产。买壳方在获得壳公司的控制权后,首要工作就是对壳公司进行重组,剥离其不良资产。通常做法是买壳方收购这部分资产,然后再对这部分资产进行处置――直接出售或者待壳公司恢复盈利能力后再注入。
假设壳公司向买壳方出售不良资产的价格是M1,不良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是M2,由于买壳方为了尽快获得上市资格,一般都会溢价收购这部分不良资产,所以M1>M2。由于买壳方既是交易的一方,又是交易另一方的控股股东,因而在溢价收购壳公司不良资产的交易中,买壳方的净损失为:
(2)买壳方向壳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净损失K2
3.标的物资产价格的波动率――标准差δ
由于壳资源期权的标的物是重组收益,因而标的物资产的波动率就是预期重组收益的波动。买壳方的重组收益来源于三部分:筹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带来的收益增加额、买壳方溢价出售后续资产以及税收优惠收益。标的物资产价格的波动率也是这三部分收益的组合波动率。先预测每一部分的波动率,筹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带来的收益增加额可以根据市场同类产品的销售情况预测得出;买壳方向壳公司溢价出售后续资产的价值波动可以根据买壳方以往资产价值的变动情况得出;通过观测壳公司历年的税收情况来预测得出税收优惠价值的波动。
4.无风险利率r
无风险利率是投资时间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选用短期国债利率来衡量实物期权中的无风险利率。
5.距期权到期日的时间T
从获得壳公司的控制权到壳公司退市的时间为壳资源期权的持有时间。
B-S期权定价模型在壳公司的投资价值评估中运用的关键是买壳方要能确定买壳成本以及能够预测到未来的重组收益。若这些参数能够获取到,则B-S期权定价模型就是评估壳资源投资价值的最佳选择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克菲.全流通后深圳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研究[J].特区经济,2006(3).
[关键词] 创业投资 评估模型 因子分析 定量
创业投资项目评估是一个既包括效益,也包括风险在内的综合评估,从当前创业投资的评估模型和方法上看,过分复杂、主观,计算繁琐。例如层次分析法,这是学术界常讨论的一种方法,一是层次划分复杂,而是决定权重太主观,同时计算起来也比较繁琐。为此,本文采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建立了创业投资的因子分析评估模型,克服了以上评估不足。
一、SPSS中因子分析方法介绍
1.因子分析方法介绍。因子分析方法是统计学中一种多元问题的数据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要对多元数据进行最佳综合简化,也就是说要在力保数据信息丢失最小原则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因子分析出发点就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且因子变量名具有解释性,即该变量是对某些原始变量信息的综合和反映。通过计算因子综合得分反映创业投资项目的风险值。其数学模型是通过因子提取,构造综合评价函数,根据各因子贡献率的大小,选取前个因子,使得。前s个元素的线性组合为:
用和构造评价因子函数如下:
其中为第i个因子得分。为因子权重,为系数阵。越大风险就越大,投资者可根据这个风险值对比其他一些创业投资项目做出判断,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2.SPSS中因子分析基本步骤。因子分析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构造因子变量;二是如何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解释。因子分析有下面5个基本步骤:(1)确定待分析的原有若干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2)构造因子变量;(3)利用旋转使得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4)计算因子变量的得分;(5)综合因子得分。
二、因子分析法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的应用
1.定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种类并提请风险投资各方专家打分,获得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样本空间。对于风险类型的划分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确定,而专家打分采用1~10分制,分值越低,风险越小。
2.将数据表转化为数据矩阵,输入SPSS数据管理器中,并通过SPSS中Correlation Matrix 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检验,通常相关系数越大,进行因子分析效果越明显。
3.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SPSS中因子提取方法有7种,通常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该方法假定原变量的线形组合。第一主成分有最大的方差,后续成分,其可解释的方差越来越小。这也是使用最多的因子提取法。
4.计算单个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综合得分通常比较科学的方法就是采用前面主成分提取时的因子贡献率作为权重,当然,也可采用专家确定权重的方法进行。
5.对因子变量进行解释和创业项目风险综合得分评价基础上,提交创业投资决策层进行最后项目的取舍。
三、应用实例
1.根据专家对10个风险投资项目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环境风险进行打分,得出结果如表1。
表1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价表
2.将表2数据输入SPSS数据管理器中,利用相关性分析得到各组数据的相关性系数矩阵。
3.采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得到因子提取结果,利用前面三个因子既可使累积贡献率达到89.03%,计算结果略。
4.计算因子得分函数。通过SPSS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得出的因子得分函数系数。如下式。
根据前3个因子的特征值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项目评估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函数见下:
采用上式得到结果见表2。
表2 各创业投资项目的F1,F2,F3和F值
从前面分析知道,主要代表了市场风险,从表2第二列来看,项目5的市场风险最大;当某一创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时如果对市场风险规避能力差,则应该考虑选择其他项目。同理可以分析和的情况。综合起来看,项目6的风险值最小,项目10的风险值最大,在决策时选择项目6比较适当。
总之,创业项目评估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划分风险类型,获取样本数据,大大减少风险评估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充分考虑了创业投资公司的投资偏好等因素,从而将项目同投资机构有机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资产评估,价值类型,评估方法,方法选择
资产评估是指通过对资产某一时点价值的估算,从而确定其价值的经济活动。资产评估方法有三种,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各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因此在资产评估中如何运用、选择评估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评估质量,而且还决定评估结果和风险。本文认为,价值类型是资产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体现资产价值属性,不同价值类型因为属性不同,表现在价值量上存在很大差异性,评估方法是实现资产价值属性或者价值类型具体途径和方式,因此价值属性或者价值类型必然决定于评估方法选择和使用,换言之,资产价值属性或者价值类型存在相关性、一致性。
一、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作用
关于价值类型的种类,目前有二种观点,一种国内传统的价值类型包括:现行市价、重置成本、收益现值、清算价格;另一种是根据《国际评估准则》规定,将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价值类型,我国现行评估准则采用了国际评估准则的观点。
(一)、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类型包括投资价值、在用价值、清算价值、残余价值等。1、投资价值是指评估对象对于具有明确投资目标的特定投资者或者某一类投资者所具有的价值估计数额,亦称特定投资者价值;2、在用价值是指将评估对象作为企业组成部分或者要素资产按其正在使用方式和程度及其对所属企业的贡献的价值估计数额;3、清算价值是指在评估对象处于被迫出售、快速变现等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价值估计数额;4、残余价值是指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等的拆零变现价值估计数额;5、课税价值是指根据税法规定的与征纳税收相关的价值定义所确定的价值;6、保险价值是指因可能的危险造成损失的实体项目的重建或者重置成本,保险价值是保险单条款中记载或者认可的某一项资产损失或者资产组的某一部分损失。由于价值类型是价值质的规定,因此在资产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一)、价值类型是影响和决定资产评估价值的重要因素。资产评估价值是某项资产在特定条件下的价值表现,其价值属性不同,评估结果也就不同。因此资产评估中的资产价值与其本身的内在价值或者特定价值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同一资产在不同价值属性情况下,由于属性不同表现在价值量上存在很大差异性,理所当然地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因此现行评估准则要求评估师在评估报告只能是一种评估结果是不科学,这主要是1.评估师不能替代报告使用者做出资产价值的最终价值判断与决策。换言之,评估报告作用毕竟是一种评估咨询报告,并不是价值决策报告,2.在委托方未明确价值类型的情况下,评估师之所以对资产采用多种方法评估资产,从资产不同价值属性视角来估算资产价值,使报告使用者更清楚地了解资产在不同价值属性下的价值,以便报告使用者投资、决策,如果委托方限定价值类型的话,那么评估师应就某项资产在某一价值属性下的价值做出评估结论,3.评估报告采用多种方法估算资产在不同价值类型下的价值,必然得出多种评估结果,现行评估准则要求评估报告只能一种评估结果面临的困惑:资产在不同价值类型或者价值属性价值下,如果得出一种评估价结果的话,存在逻辑上矛盾;(二)、资产价值类型决定评估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价值类型实际上是资产评估价值的一个具体标准和取向,某种标准的评估价值取得,必然通过具体评估方法进行科学估算获得。事实上,评估方法只是估算评估价值的一种思路,价值类型确定必然决定了评估方法选择和使用,例如:评估师在评估资产的现行市场价值,只能采用市场比较方法估价,不能采用收益现值法或者重置成本法替代,当估算资产未来价值即在用价值时,应当使用收益现值法而不能用重置成本或者市场价值进行替代。毫无疑问,不同价值类型决定了评估方法选择使用,不同评估方法应体现不同价值属性,不同价值属性、不同评估方法不具有替代性、可比性,这本应该是资产评估一个基本原则性的问题。然而,恰恰相反现行评估准则对这一基本原则问题尚未形成共识,认为各种评估方法存在替代性,各种评估方法运用都是对资产真实价值近似反映等错误认识,应尽快予以修正、完善;(三)、明确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可以避免报告使用者误用评估报告。资产评估结果是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不同的评估目的,市场条件下决定了价值属性不同,因而评估价值存在很大差异性,资产评估师在评估报告当中明确评估资产价值类型,可以使委托方更清楚了解评估资产在不同价值属性下的价值,从而不产生误解,同时也规避了评估师的执业风险和责任。
二、影响资产价值类型的因素
价值类型是评估界的难点和争议焦点,但在以下方面已达成共识。一、是资产价值类型是必需的;二、资产评估过程中必须确定价值类型,价值类型指导资产评估过程始终;三、每项价值类型必须有定义。实践中,决定价值类型是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1、评估目的或者特定行为;2、市场条件;3、资产功能及其状态。以上因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影响或者决定资产价值类型,其中最核心因素是特定的评估目的。这主要是由于资产特定评估目的直接影响市场条件,因而最终影响资产功能和状态。例如:资产在出售情况下,直接决定了市场需求方的范围,从而会影响资产功能和状态。一般情况下,由于委托方资产评估特定目的不同,评估价值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因为资产特定目的不同引起的资产价值属性不同产生的。在具体评估实际当中,如果委托方明确了资产价值类型,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对资产在某一价值类型下价值做出结论。如果委托方未明示委估资产的价值类型,评估师应当尽可能的在特定评估目的下对资产不同价值类型下价值进行评估,并将不同价值类型价值结果在评估报告予以揭示,或者评估师根据特定评估目的确定最恰当的价值类型,选择最合理方法对委托评估的资产进行评估,并做出最终结论。笔者认为,1、既然资产有不同价值类型或者价值属性,那么表现在价值量上应该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评估师义务应将资产在不同价值属性或者价值类型下资产价值予以反映,而不是替代评估报告使用者对资产价值做出价值判断或者决策;2、由于资产价值类型不同决定评估方法的不同,因此评估方法之间不存在替代性、可比性,换言之,不同资产评估方法体现资产不同价值类型或者价值属性;3、不同评估方法体现资产不同价值类型或者价值属性,体现在价值量必然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不同评估方法使用,自然得出不同结果。显然,现行评估准则要求评估师在评估报告得出一种评估结果是错误的。当然,在具体评估实践中,评估师可以根据委托方要求选择评估类型和评估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破产、资产拍卖,评估师一般选择清算价格,如果委托方要求采用市场价格类型,那么评估师将对市场价值进行分析,选择参照物进行类似比较,从而得出近似理想化的市场价值。可见,在同一特定目的下,由于资产价值类型不同,评估价值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评估师根据特定评估目的确定评估价值类型尤为关键,它不仅决定了评估方法使用,而且还最终决定了评估结果。
三、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1、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适应。资产价值类型是由资产的特定的评估目的决定。一般认为,在某一特定的评估目的必然有其相适应的价值类型或者价值属性,资产价值类型决定评估方法选择和使用,也就是说,不同评估方法其实体现了资产不同价值属性或者价值类型。
2、资产评估方法必须与评估对象相适应。评估对象是单项资产还是整体资产,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往往要求不同的评估方法与之适应。例如: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对于企业整体资产一般情况下要求采用收益现值法,非持续经营时,才考虑成本加和法,以此体现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原则,对于无形资产一般情况下交易案例较少,可比性较差,因此评估实践中一般采用收益现值法,对于有形资产特别房地产、机器设备由于交易性案例较多,因此应首先考虑市场法,以真实反映其市场价格,只有在交易案例较少或者没有可比性的情况下,评估师才使用重置成本法,反映其现行成本价值。
3、评估方法的选择还要受可搜集数据和信息资料的制约。每种评估方法的运用所涉及到的经济技术参数的选择,都需要有充分的数据资料作为基础和依据。在评估时点,以及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某种评估方法所需的数据资料的收集可能会遇到困难,当然也就会限制某种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在选择和运用某一方法评估资产的价值时,应充分考虑该种方法在具体评估项目中的适用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并注意满足该种评估方法的条件要求和程序要求。
四、结语:
总之,在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中,首先,必须确保评估方法与价值类型一致性;其次考虑与评估对象的适用性;最后应考虑各种假设和条件与评估所使用的各种参数数据,及其评估结果在性质和逻辑上的一致。由于不同评估方法体现资产不同价值类型,因此对同一资产在不同价值类型下,资产价值量必然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评估结果,这与现行评估理论有着本质不同,因此有助于我们对评估基础理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1 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资产评估[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 资产评估准则.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朱柯.资产评估[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股票价值;金融资产;资产评估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价格是所有产品进行交易的基础,也是交易成功的关键,金融产品自然也不能例外。这时,金融资产的价值评估问题就成为了金融理论研究人员以及金融交易人员所关注的问题。股票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而且其价值随着市场状况而不断波动,在价值评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变动因素,各因子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为了减少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损失,需要对股票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股票价值评估的准确度。
一、市盈率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成为了当前市场广泛应用的一种股票价值评估方法。股票的市盈率是股票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其可以反映出投资者对该公司的直观看法。当市盈率较高时,表明投资者对该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因此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反之则表明对其发展潜力并不乐观。
市盈率法是通过对企业基本因子,例如预期增长比率、股利支付比率和风险等,通过综合估计的方式得到。当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按照固定的比率增长。这时,按照高登增长模型,企业股票价值为:
其中,企业的市盈率是根据企业的历史每股收益率来确定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企业的市盈率与股利支付的比例成正比,而与股利的固定增长比率成同步增长变动的关系,与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成反比。与此同时,因为企业自身的平均资本成本完全由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所影响,而且企业的平均资本将随着企业的风险增加而不断增加,这时股票的市盈率与企业的风险成反向变化的关系。
该方法的最大的优势在与操作简单、数据容易获得,而且所体现出来的数据更加直观。而最大的缺点是得到的结果较为粗糙、误差较大,因此其实际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当一家企业的收益是负值时,这时就不能应用市盈率来对之进行描述。但是其依然在我国股票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新股上市价值预测方面。
二、价格/账面价值比率法
由于该比率可以给投资者比较直观的价值观念,为其投资行为作出对应的参考,因此其经常用来确定企业的股票价值是否被刻意低估。尤其是对那些不信任贴现现金流评估方法的投资者惹眼,该种价值评估方法将是一个更好的评价方法。在国内股票市场,价格/账面价值的比值被称作为市净率。
其中,企业的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将按照财务会计准则,直接将企业资产账面价值减去债权人账面价值。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与企业所处区域会计准则存在较大的联系,同时将按照对应的会计准则进行评价。
因为企业的是价值直接反映的是企业的整体市场盈利能力,而企业得子账面价值则是交易获得企业资本的历史记录。一旦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时,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值将出现明显背离的现象。这将为收购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价格/账面价值的比值就是衡量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相背离程度的一个参数。
因为所有的人不可能都是股票价值的评估专家,因此在价值评估过程中不可能熟练自如的采用相对准确的贴现现金流计算方法。所以,在一些非专业型的领域,该种方法的应用领域较为宽松。但是,其相对粗糙的结果和较大的误差特性决定了其只能作为贴现现会流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三、账面价值调整法
该种方法的实施是基于企业资产进行的,其源自于传统交易过程中的实物资产评估方法。其基本假设是:企业的净资产价值是将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和减去企业负债值。
在实际评估过程中,需要对企业资产负债进行合理调整,以使得企业股票资产的评估值准确。调整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到资产与负债是按照历史成本来列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值都会由于市场通货膨胀、物价等发生对应的改变。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在股票资产的评估过程中必须做好资产减值的准备。但是,该种评估方法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使得评估得到的值不能真实的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值,存在着经济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的问题。尤其是在资产升值时,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距将更大。另外,作为企业会计政策以及会计估计的重要产物,财务报表经常会因为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而被粉饰和修正,使得数据与实际存在差距。所以,为了保证估值价值的真实性,在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对报表的数据进行对应的修正。
账面价值调整法利用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以资产公允价值作为标准。但是,考虑到公允价值一般只有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才会出现,这时可以采用模拟交易的方法进行,通过在同类型市场中找到与能够与评估资产对比的参照物进行价格对比,从而达到提高模拟市场价值精度的目的。
该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评估结果较为客观,以企业的现实状况为依据,影响评估结果的随机因素较少,评估风险较少。当评估对象的可靠数据较少时,若公允价值或者能够准确的估计重置成本时,获得的值将较为准确。
但是,该方法在评估过程中是基于企业既有的单一资产进行评估的,没有考虑到股票的整体获利能力,导致评估结果较为粗糙。
四、现金流贴现方法
基于费雪资本预算理论的现金流贴现方法是以现金流折现为特点,对传统现金流折现公式的一种演变。该种方法中隐含的一个原则即是企业任何资产价值都是企业的未来收益按照对应的折现率进行折现而体现的。而且该方法目前被认为是西方金融领域最为广泛接受的主流价值评估方法之一,广泛用于投资分析以及投资组合中。由于篇幅所限,其具体的特点及应用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阐述。
参考文献:
[1]谢世飞.股票价值评估方法的发展演变[J].商业时代,2010(11).
关键词 企业价值资产评估 成本法 市场法 收益法
1 引言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简称“意见书”),从基本要求、评估要求、评估方法和评估披露等方面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意见书明确提出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这一规定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单一使用成本法的局面,拟促成三足鼎立的评估方法格局。基于此,在具体的价值评估实践中方法的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具有现实意义。
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现状
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期权法较少采用。而在我国的价值评估实践中,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首选和主要使用的方法,收益法、市场法很少采用,期权法几乎不用。赵邦宏博士对我国2003年企业价值评估使用方法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达95%左右,而收益法一般作为成本法的验证方法,不单独使用,市场法很少使用,期权法一般无人采用,而且在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中也未涉及到期权法,基于此,本文中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及选择研究中不考虑期权法,仅以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三种方法为研究对象。
3 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比较分析
要选择适合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首先应从不同的角度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性,以下从方法原理、方法的前提条件、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对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进行比较分析。
3.1 各方法的原理
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重建或重置评估对象,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精明的潜在投资者,在购置一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建造一项与所购资产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所需要的成本。
收益法的基础是经济学中的预期效用理论,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它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的回报率,即对于投资者来讲,企业的价值在于预期企业未来所能够产生的收益。这一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艾尔文·费雪,费雪认为,资本带来一系列的未来收入,因而资本的价值实质上是对未来收入的折现值,即未来收入的资本化。
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法是基于一个经济理论和常识都认同的原则,类似的资产应该有类似的交易价格。该原则的一个假设条件为,如果类似的资产在交易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则在市场上就可能产生套利交易的情况,市场法就是基于该理论而得到应用的。在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中,市场法充分利用市场及市场中参考企业的成交价格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判断被评估对象的价值。
3.2 各方法的前提条件
运用成本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有三个:一是进行价值评估时目标企业的表外项目价值,如管理效率、自创商誉、销售网络等,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二是资产负债表中单项资产的市场价值能够公允客观反映所评估资产的价值;三是投资者购置一项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具有相同用途所需的替代品所需的成本。
若选择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投资主体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应超过目标企业按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所得的现值;二是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够合理的预测,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可以客观的进行估算,也就是说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能合理的予以量化;三是被评估企业应具持续的盈利能力。
采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需要满足三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公开市场指的是有多个交易主体自愿参与且他们之间进行平等交易的市场,这个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代表了交易资产的行情,即可认为是市场的公允价格;二是在这个市场上要有与评估对象相同或者相似的参考企业或者交易案例;三是能够收集到与评估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这些信息资料应具有代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3 各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成本法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相对于市场法和收益法,成本法的评估结果客观依据较强。一般情况下,在涉及一个仅进行投资或仅拥有不动产的控股企业,以及所评估的企业的评估前提为非持续经营时,适宜用成本法进行评估。但由于运用成本法无法把握一个持续经营企业价值的整体性,也难衡量企业各个单项资产间的工艺匹配以及有机组合因素可能产生出来的整合效应。因而,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不宜单独运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
收益法以预期的收益和折现率为基础,因而对于目标企业来说,如果目前的收益为正值,具有持续性,同时在收益期内折现率能够可靠的估计,则更适宜用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通常,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收益具有上述特点,可用收益法。基于收益法的应用条件,有下述特点的企业不适合用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收益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企业、拥有较多闲置资产的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以及风险问题难以合理衡量的私营企业。
市场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具有简单、直观便于理解、运用灵活的特点。尤其是当目标公司未来的收益难以做出详尽的预测时,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显然受到限制,而市场法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此外,站在实务的角度上,市场法往往更为常用,或通常作为运用其他评估方法所获得评估结果的验证或参考。但是运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因为评估对象和参考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往不尽相同,因而要找到与评估对象绝对相同或者类似的可比企业难度较大;其次,对价值比率的调整是运用市场法及为关键的一步,这需要评估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技术能力。
4 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原则
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不是主观随意、没有规律可循的,无论是哪一种方法,评估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殊途同归的服务于市场交易和投资决策,因而各种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结合前文对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一些原则:
4.1 依据相关准则、规范的原则
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准则和规范是由管理部门颁布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部分强制性。如在2005年4月1日实施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二十三条中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择一种或多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第三十四条中指出:“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对企业进行评估时,成本法一般不应当作为唯一使用的评估方法”;第二十五条中指出:“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被评估企业成立时间的长短、历史经营情况,尤其是经营和收益稳定状况、未来收益的可预测性,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显然,这些条款对选择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2 借鉴共识性研究成果的原则
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一些共识性研究成果是众多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基于价值评估实践的一些理论上的提炼,对于选择合理的方法用于价值评估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在涉及一个仅进行投资或仅拥有不动产的控股企业,或所评估的企业的评估前提为非持续经营,应该考虑采用成本法。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不宜单独使用成本法。在企业的初创期,经营和收益状况不稳定,不宜采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一般来说,收益法更适宜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此外,如果企业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经营、收益状况稳定并有充分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能合理的预测企业的收益,这时采用收益法较好。在参考企业或交易案例的资料信息较完备、客观时,从成本效率的角度来考虑,适合选择市场法进行价值评估。
4.3 客观、公正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评估师在选择价值评估方法的时候应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态度,尽量避免用个人主观臆断来代替客观实际,尽可能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摆脱利益冲突的影响,依据客观的资料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选择合理的方法。公正性原则要求评估人员客观的阐明意见,不偏不倚的对待各利益主体。客观、公正这一原则不仅具有方法选择上的指导意义,而且从评估人员素质的角度对方法选择做了要求。
4.4 成本效率的原则
评估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之一,也需要获取利润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因而在评估方法选择时,要考虑各种评估方法耗用的物质资源、时间资源及人力资源,在法律、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及满足委托企业评估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委托企业和评估机构互动发展的双赢模式,更有利于评估机构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