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物课程资源;学生资源;开发利用

引言

新课程改革后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是重要任务[1]。所以,教师应积极利用开发其他还有可能存在的课程资源。2014年教师节前夕,同志在北师大的视察中提出好教师的四个标准,同时也提出了古代经典应成为民族文化基因[2]。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例如谚语、成语、古诗词等。利用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1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1.1调查对象贵州省部分中学的生物教师(其中2所高中,3所初中)。1.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了抽样调查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对贵州省内部分地区的中学生物教师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出27份,收回有效问卷24份,有效回收率为88.9%1.3调查时间2015年9月5日~10月20日。

2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教龄分布2.2教师对生物课程资源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教师对于生物课程资源概念的了解程度,往往决定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表2结果表明:①整体的教师对生物课程资源较了解,仅有4%的教师表示不清楚。②整体教师对生物课程资源的具体内容了解比较详细,选择学生资源、教师经历、教学设备都在71%以上。2.3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教师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表3结果表明:①目前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刚刚起步且大有可为,对于整体教师,主要困难是精力和课时不够,其次是教师课程开发水平限制,最后是经费难以解决和不熟悉课程资源;②初高中学校重视生物学科程度不同,教师精力不同,面临的困难有所不同:“经费难以解决”高中教师为37%,相反初中教师高达80%,“教师的精力有限”高中教师为84%,初中教师为40%;③高中比初中教师更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熟悉课程资源情况”高中教师为32%,初中教师为80%。2.4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在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为了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应该从学生出发,充分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作为主体被开发利用的学生,称之为学生资源。开发学生资源的情况能直接的影响到开发课程资源的程度,也影响着传统文化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5中国传统文化中成语、谚语、古诗词等开发利用的情况调查表5结果表明:①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比较薄弱:仅33%的人比较了解,67%的人只了解一点;②古诗词、古籍、谚语等传统文化知识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有待提高;③初中和高中教师对涉及程度的看法刚好相反,这影响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④教师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课程资源时还仅仅是无意识的个人行为,个别初中教师在使用,高中使用并不普遍。高中教师选择“已经差不多了”为0%,相反初中教师选择为20%;⑤传统文化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刚刚起步且大有可为的,整体上两个选项之和达到83%。

3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大好前景的,但是在开发和利用的路上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通过调查归纳如下:(1)教师对生物课程资源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比较牢固,有利于开发生物课程资源,但是教师缺乏开发传统文化中谚语、古诗词等生物课程的意识;对于学生资源的使用情况目前不容乐观,影响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成为制约开发利用的因素。教师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课程资源时还仅仅是无意识的个人行为。且教师对于古诗词、谚语等涉及生物知识的程度有不同的看法,也影响了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教师对待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具有差异。而教龄少的年轻教师相对于教龄在6~8年及以上的教师,愿意开发课程资源。(4)学校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对于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初中和高中面临不同的困难,也间接的导致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受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葛灵丹,秦继东.传承经典,给孩子嵌入民族文化基因[N].新华日报,2014,09,11(008).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83-01

一、综合开发

众所周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是由“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方面组成的,因此,旅游活动具有天然的综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让传统节庆文化这一旅游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密切吸引国内外旅游者,就必需通盘考虑,实行综合开发。

娱乐和饮食是传统节庆文化中的两大基本要素。在这方面,要注意加强旅游者的参与程度,让旅游者能深入其中,亲身体验到独具特色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民俗活动。如此,往往会对旅游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要解决好旅游者的住和行,充分满足旅游者的购物要求。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因素,我国各地的发展不平衡,在重大节庆来临之际,交通运力、客房紧张等问题极易暴露出来,给旅游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要想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文化这一旅游资源,搞好、搞活“节日经济”,就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好运力不足和住宿紧张等问题,切实提高旅游资源的“可进入度”。目前,国家正着力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旅游业应乘势而上,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搞好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另外,旅游购物也是十分重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在这方面,要注意结合节庆活动的内容,开发出具有节庆气息和内涵的纪念物品。如书画、剪纸、木偶、贝雕、竹编等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如此,既丰富了旅游者的活动内容,满足其购物需求,又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突出地方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节庆尽不相同。把握好这个各地不同的节庆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凸现其已拥有的地方色彩,将会使各地传统旅游资源更具特色,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现代旅游学认为,探新求异是旅游者的基本动机。到异地他乡去旅游,总是要欣赏到新奇的景色或物品。如春节,北方人想到南方一睹广州的花市芳容,南方人则向往到北方的哈尔滨去领受冰灯的乐趣等。这样,自然也就会激发旅游者的兴趣,实现节庆的旅游资源价值。相反,如果各地不注意凸现本地的特色,势必会浪费宝贵的各地节庆文化旅游资源。事实上,现在已有不少地区的决策者和经营者已认识到这一点,纷纷推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节庆文化旅游资源,以吸引天南地北的旅游者。

还有山东潍坊的风筝节、河南洛阳的牡丹会、辽宁沈阳的秧歌节和大连的烟花爆竹迎春会等。这些,都可以说是突出地方节庆文化特色的成功之作。各地都可以根据自己和天然条件,加以选择开发,形成新的富有自己特色的传统节庆人文旅游资源。

三、情景创设

的确,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作为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各地所独有的一些节庆文化内容,更是魅力无比。照理说,旅游者应当选择传统节庆举行之际,前往该地参入欣赏当地有特色的节庆活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旅游者常常错过最佳时机,留下遗憾。如傣族新年的泼水节,天下闻名,令人神往。然而,由于它每年都是在阳历的四月中旬左右举行,与“五一节”的公假不能叠合,从而使许多利用此假期前往傣族聚居地――西双版纳旅游的普通旅游者与其失之交臂。很显然,傣历新年和“五一”假期一时都无法加以更改。那么,如何来弥补这一缺失并局部实现泼水节的旅游价值呢?聪明的西双版纳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在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的各大公园进行了泼水节情景重现的大胆尝试,使任何时候来西双版纳的游客,都可在此享受到泼水节的乐趣。这种弥补的措施,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情景创设”。也就是说,将各地最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加以浓缩,在某个设定的小区内随时重现,使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有如临其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旅游者的缺憾,同时也局部实现节庆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化;鄂尔多斯;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 

(一)什么是蒙古族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蒙古族的传统生态思想理念中,历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体,是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二)蒙古族生态文化与鄂尔多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鄂尔多斯位于西南部,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大陆之一。漫长的海陆变迁,地质构造运动孕育和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鄂尔多斯素有“地下煤海”之称,目前,已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33种,其储量和品位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也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无机化工原料,食盐、芒硝等纯度、结晶度为国内外罕见。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各个层面上体现出的“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理念,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观的积淀。挖掘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对鄂尔多斯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鄂尔多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能源优势强有力的带动了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但在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发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从能源资源方面看,尽管鄂尔多斯能源资源富集,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国1/6,但浅层储量仅为175亿吨。如果仍使用传统的资源输出型开采模式,那么按现有的开采水平和回采率、增长率计算,不到20年时间,浅部资源就会被全部采完;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矿区的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出现了一批小型焦化炉,其废气物排放严重超标。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环境质量恶化,草原生态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了蒙古族传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严重短缺,目前鄂尔多斯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由于开采量大,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最大下降深度达8.0米左右;土地退化加重,

鄂尔多斯地区煤田主要是露天开采,排出大量的固体废渣像煤矸石、废石、泥土等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的河谷滩地、耕地,同时还增加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程度。

三,鄂尔多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蒙古族倡导有节制地向自然索取,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倡导自然和谐的生态观。鄂尔多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借鉴。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鄂尔多斯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要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主要依托第二产业为主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要不断优化制造业等行业的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

(二)发展循环经济。

当前,鄂尔多斯已进入重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不足和由于大量消费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鄂尔多斯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减少环境污染进而实现鄂尔多斯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政策,用行政手段保障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节能型建筑的经济政策等。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价格机制。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完善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四)产业部门应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重点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突出抓好建筑业、汽车工业、冶金、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鼓励和引导外商在高效节能等新领域的投资。

四,小结

鄂尔多斯这样一个资源型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实现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其本身进行改革调整,改变鄂尔多斯市产业布局,由能源产业独大向产业多元化发展。在蒙古族的传统生态观中,全民参与是维持好草原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道德约束与法律强制并存,实现整体配套,动员全方位的力量,使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完成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宝力高,《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

[2] 马刚毅、杨银军,《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资源环境综合利用研究》,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第3期.

[3] 王立平、韩广富,《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及现实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37).

[4] 张昆、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在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价值初探》,区域经济,2011,第4期.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范文第4篇

一、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必要性。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非重点中学。近年来,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是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需要,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大多数家长想尽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入县城示范性高中,致使农村普通高中生源素质越来越差。而常规教学内容过难、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或者寻求其它方面自我价值的实现。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的针对学校、学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把楹联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课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协作、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从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二、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

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开发楹联校本课程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利用楹联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可能性。

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课题研究立足于本校,辐射五华南部乡镇,推动楹联进校园活动,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发展。课题主持人和主要参与者均是梅州市楹联学会的会员,他们对楹联有比较深的研究,有良好的语文教学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有投身教学科研的热情,具备完成相应的教研任务的能力。

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前身为“三江书院”,传承学校对联“三畏九思学问;江翻浪涌文章。”的文化,上联中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上联认为:做人做学问应该心怀敬畏,自省反思。下联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而要九曲回肠江翻浪涌。对联构思巧妙,精于用典,令人过目难忘。它激励着一代代安中人艰苦创业、一届届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弘扬对联文化中精髓“三畏九思”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并把它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养成教育中。挖掘对联蕴涵的教育价值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助推作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人类学;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65-02

应用人类学是一门把人类学关于人类、文化、社会的知识用于研究、改善人类社会生活的实用科学。人类学家通过研究人们在社会文化变迁中遇到的问题,改变人类行为、思想甚至信仰,从而改进社会、经济和技术问题,使人类社会生活向进步的方向发展,其宗旨是“服务人民”。

应用人类学起初是为了服务于西方殖民统治及扩张,主要在殖民地从事培训和管理工作。 二战爆发后,人类学家被迫卷入与战争有关的应用工作。西方人类学家更多地注重对本国各种社会问题如都市病态、环境影响,民族特性、主流社会与少数民族等。第三世界发展问题也成了人类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第三世界人类学家较多地介入社会变革中,从事各种各样的应用人类学研究计划。如1949年秘鲁的维柯斯计划、Tama地区的福克斯计划、国际马铃薯中心等,无不对当地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应用人类学的研究涉及了几乎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所涉及的范围大到经济开发、能源开发、城乡发展,小到婚姻家庭、试管婴儿、青少年犯罪、劳工就业等。20世纪70年代,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类学博士在政府、基金会、公司、旅游机构就职。可想而知应用人类学在人们工作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我国,引入人类学的初衷是为了本土民族识别,建立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以及关注各个民族社会文化的研究。解放初期,应用人类学的民族研究主要服务于国内的民族识别和调查工作,并为制定和贯彻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其后,人类学家致力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各项民族事务的工作上。改革开放以来,人类学进入以研究民族地区现代化为主的阶段。如民族地区如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问题,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实行开发式扶贫问题,不同民族地区和不同经济类型现代化建设方针和措施问题,边疆山区和牧区民族生产力发展问题,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调适问题等。我们可以发现,当今的应用人类学不仅注重学术圈内,还注重学术圈外不同层次、不同场合的政策研究,并积极参与决策或政策制定的过程。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初是依赖于畜牧业、农业甚至是手工业来带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给部分少数民族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民族文化就已被划入旅游规划事项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成为旅游中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多种多样的民风民俗、原生态的地理环境加上世界级文化遗产噱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来访。这些都是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人类学在对于这些社会文化领域的研究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因此,旅游规划需要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和研究成果来解决规划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当然,人类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深化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达到双赢的效果,共同提高。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将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及研究成果等应用到旅游规划中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在广西已启动了《广西民族文化工程总体规划》工程,各地文化部门对本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普查调研,并提出既要保护原有的民族文化又要开发新的,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接踵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现在民族学家们亟须面临的问题。无论对哪一个旅游开发地区来说,文化是否能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如何开发等,都成了人类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文化资源是一种固有的不能随意改变的资源。旅游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传统文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旦这样的文化被破坏,民族的精髓、象征及代表就会不复存在。结果便是该地区被汉化,失去了原有的独具特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民族文化也将消失。另外一些人类学家则认为: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不仅给当地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并且文化开发也将给该地区带来“文化复兴”。无论是民族自信心,还是当地知名度都得以加强,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比如,云南就是一个开发相当成功的旅游胜地。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了云南旅游业最大的卖点。当然,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是一个具复杂性、多元性、综合性为一体的课题,需要面临种种困难,我们需要全面而又透彻地了解其中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最令人担心的问题莫过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我们都知道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双向性的活动,是东道主和游客之间的互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就是文化的涵化――两种文化在碰撞和接触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发生变迁,其中一种文化要么适应另一种文化,要么排斥另一种。旅游者来到当地,希望看到的是与平时自己生活截然不同的新事物,如民风民俗等,以便开阔眼界。有的甚至希望能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地的节日活动和宗教仪式。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者必然将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带到了那里,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破坏了原生文化。然而,对于当地人来说,旅游业不仅带给他们外来的世界,更带给了他们可观的经济来源。他们比原来变得更加精明能干,开始将自己的文化当作商品来出售,从游客身上获取经济回报。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文化的价值:当地人开始抢救那些即将濒临灭绝的传统历史文化;他们开始恢复那些早已被人们遗忘的遗迹,修筑原有古老破旧的历史建筑;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的盛装,向旅游者载歌载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是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的;他们开始制作和重新发明手工艺品,而这些手工艺品之前都为家用,但现在完全是为了销售;他们开始举行一些宗教仪式,这些仪式,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具有神圣意义的,而现在却多半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他们开始与汉族通婚,从山区走到城市。总之,当地人给我们再现甚至是重新创造他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以此来迎合旅游者(即消费者)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在此同时,当地人认为这是一种民族文化保护和增强的表现,这对于本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好地宣传推广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民族地区的旅游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是利大于弊的,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房住、有饭吃、有学上、有工作,闲暇之余还能有些娱乐活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旅游业给当地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变迁。旅游中的文化重创改变了原有文化的内涵,使其产生了负面效应,如文化商品化,“舞台真实化”等,这些对当地的文化是很不利的。正如科恩所说的那样:“如果一种仪式被拿来当表演,其文化和宗教的内涵也就丧失了”。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寻求真实的文化以及文化现象,文化的商品化破坏了文化的真实性,创造出了虚假的文化,这对于当地的文化来说是具有极大的摧毁性。

综上所述,旅游与文化、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用对与错、好与坏来衡量的,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我看来,开发与保护并不矛盾。我们只需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旅游和文化、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发扬民族文化,还能使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事实上,文化和传统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意味着文化必须一成不变。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已然发生了改变。我们只要顺应文化的纵向变迁规律,在横向上对其保持并加以创新,古文明必定能得到发扬和传承。

我们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要知道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应该保护什么样的文化,又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在主题文化不变的前提下使其与新文化融合等。虽然旅游业给当地人们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利益,使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民族文化也得以重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化都是可以被开发利用的。例如一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是无法加以利用的,这是对当地人民信仰的亵渎。在穆斯林的礼拜过程中,是不允许外人(即非穆斯林群体)观礼的,做朝拜的清真寺也是不得随意进出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某些文化,我们可以使其创新和转型,更为广泛地被大家接受;对于另一些文化,我们则要保其精髓原貌,保护其封闭性并使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以其多元化的文化和民俗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达到文化与经济共发展的双赢局面。旅游行业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支柱,我们要注意开发和保护的平衡,不可盲目开发。我们应在保护原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永远注入新的血液,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