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学问题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 教学手段 教学实践 学习主动性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00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73-02
1.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及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生物科学成为2l世纪最具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门类之一。生物统计学是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各种生命现象的学科。生物统计学不仅在传统生物学、医学和农林学中被广泛应用,而且现代的生物信息学、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等均是建立在生物统计学基础上的,系统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同样离不开生物统计学的知识[1,2]。数理统计的基础思想为生物统计学提供了牢固的基石,生物科学试验调查和实验数据是生物统计学处理的对象,计算机为生物统计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工作中,经常会有老师或研究生问到科研过程或实验结果处理时涉及的生物统计学问题。由此可见,生物统计学在科研和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经过几年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我们发现学生们并没有意识到统计学的重要性,多数只是应付性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因此,需要深入的分析在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生物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多媒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教学缺乏生动性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然而目前多媒体在课堂上主要以处理符号、文字、图形为主,而对基于大量运算才能输出的声音、影像、动画等信息,以及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功能的表现明显不足。
生物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一系列统计方法,涉及大量的公式、字母、符号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单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出现单调、枯燥的现象,缺乏吸引力,学生们将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下降,影响学习效率。讲这些内容时,就不能只以传统板书和幻灯显示的形式进行讲述,要把用复杂数学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计算结果以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动画、3D影像,与学生交互式的操作等。利用相关的软件结合相应试题的解析,将会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讲课的生动性和学生们对讲授内容的接收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2 教学实践环节较薄弱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生物统计学知识,并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4,5]。然而,由于教学计划中课时数的限制,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安排实践环节,使得理论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加强生物统计的实践技能训练和素质培训。
2.3 学生们缺乏学习主动性
生物统计学属于工具性课程,在科研的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数学生还未直接接触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科研的概念比较模糊,没有直观认识,难以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统计分析方法,容易产生难学、不想学的思想。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次反复强调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学生们在学习阶段由于意识不到课程的重要性,因而其学习兴趣不够。只有少数认真的学生会课下看书,仔细完成课下作业,多数的学生采用“应付式”的学习方式。“应付式”的学生会不加思考的草草的交上作业本,更有甚者课上不听讲,课下不复习,严重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可能和人的“直接利益”思想相关。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活动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学生们有可能认为生物统计学对其的“直接利益”就是平时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故他们采用被动式的学习态度。
2.4 教材内容缺乏学生参与的先验设计
目前国内大多教材的设计仍是以传统模式为主,首先介绍概念、方法,给出公式,再举例印证。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已经证明,传统的教材组织和课堂讲述过程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会感觉枯燥,认为上课听讲与课后自己看书的效果是一样的,因此在课堂上不会集中注意力,也不会主动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缺乏主动反馈、师生紧密融为一体的课堂氛围,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3.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不能使用传统的填鸭式和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不能使用强制的手段逼迫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探究采用合适的教改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改进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效果。学生起着主体的作用,必须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融合入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把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杜荣骞主编. 生物统计学(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邵云,姜丽娜,李春喜. 《生物统计学》立体化教材建设实践与思考.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2, 35(1):84-86.
[3]丁建华. 《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与技巧探讨. 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19):171-175.
[4]周海廷,,赵全等. 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 (2):52―54.
[5]叶子弘,崔海峰,陈春,金园庭. 生物统计学课程“能力素质培训计划”的构建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10):6268-6269.
一、统计学硕士教学的问题分析
1.教学课程缺乏
2011年统计学专业才作为一级学科在研究生专业中开设,统计硕士的教学尚未形成体系。统计学专业在研究生专业中的开设历史短,各大高校对统计学的学科建设及各个研究方向的培养计划还不够完善,导致教学模糊。课程安排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统计硕士必须具有扎实的统计基础才能更好地从事统计的研究工作。统计学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的数学基础及数理统计基础较好。统计硕士的培养计划中,专门培养统计能力的课程较少,其余多是根据每个导师所研究的领域安排的课程,与统计直接相关的课程尤为缺乏。
2.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实例
随着社会的进步,统计学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统计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统计硕士的教学形式却还很单一。统计硕士教学多是板书或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大部分课程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只有极少数的课程由学生讲解或讨论。这些少数的课程是不同研究方向的课程讨论,加深了学生在自己研究领域的知识领悟,但统计学基础知识并没有巩固。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科学的各个领域。统计学应用广泛,通过各种软件来实现取据的分析。高校开设的软件课程一般包括SPSS、Matlab、R软件等,掌握这些软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实际中来运用。教学实例的欠缺,让统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或应用统计知识时困难重重。
二、方法建议
1.合理规划研究方向
目前统计学硕士教学中存在统计学各研究方向教学模糊。合理地规划各个研究方向及培养计划是培养统计硕士的基础。如今统计学渗透于各行各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离不开统计学知识。统计学研究方向的划分,需要结合统计学实际的运用及当前的研究领域。不管研究方向如何设置,都要着眼于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及与之相结合的学科,例如教育统计,应该结合统计知识与教育学的知识,而不是单方面的教育或统计知识,统计学的作用就是运用统计知识处理解决其他学科的实际数据等问题。
2.适当增加教学课程、教学实例
研究生的课程较少,统计学更需要掌握好理论知识再运用于实践。增加统计学的基础课程,增设统计学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加强统计学知识的学习。统计学是研究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的结果正确地推断出某种现象规律的科学。统计学教学与实际例子密不可分,增加教学实例不仅能加强专业方向的研究,还能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以及加强对统计学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
3.采用多元化教学
统计硕士的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改变目前教学单一的一种方式。通过数据收集,根据所学统计知识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及提出建议。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运用,而且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除了统计软件的教学,学生还可通过感兴趣的实际案例来学习掌握知识。学生讲课的形式也是一种可采用的教学方式,学生提前准备要讲的内容。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结束语
关键词:中药材流通;中药产业;规模经济;信息不对称;蛛网模型;经济学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4.001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4-0001-04
Analysis on Problems in Circu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WANG Xiao-fan1, LIU Ying2, LI Qi1 (1. 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2.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Circu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s the vital part of the TCM industrial cha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nection of agriculture link and industry lin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which has influence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TCM industrial chain. Because circulation activities mainly include exchange and storage activities instead of manufacturing real products, they are much more difficult to be managed compared with producing activity. This would lead to problems in circu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impose negative effects on TCM industry. Based on scale economy theory,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and cobweb model theory,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circu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discussed the deep reasons behind these problems, and propose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optimization.
Key words: circu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TCM industry; scale economy;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bweb model; economics
中药材流通是中药产业链流通环节中的首要部分,起着连接中药农业环节和中药工业环节的重大作用,关系到整个中药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中药农业环节所创造的价值能否顺利转移到中药工业环节以形成最终的中药产品,关键取决于中药材流通活动。中药材流通活动既影响中药材的质量与价格,又影响上游药农的行为与决策,对整个中药产业链具有引导性影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GXS5B157);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YETP0800)
通讯作者:刘盈,E-mail:
响。近年来,随着中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中药材流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流通活动主要包括交换和储运活动,并不生产实体产品,创造的价值具有无形性特征,因而较之生产活动更难管理,导致中药材流通活动问题丛生,对中药产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1],成为中药产业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瓶颈。笔者现基于规模经济、信息不对称和蛛网模型等经济学理论对中药材流通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已有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1 基于规模经济理论的中药材储运问题分析
规模经济是指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中药材流通活动中的规模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储运活动上,随着储运数量的提高,平均成本会呈现下降态势。其规模经济性主要来源于储运设施设备固定成本的摊薄和劳动力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提高[2]。但目前中药材流通活动中,因药农和个体商贩作为流通主体的分散性,规模经济性往往得不到体现,导致储运质量偏低且成本较高。
1.1 缺乏规模经济导致储运质量偏低
中药材的储运问题主要集中于中药材市场自由交易过程中。在中药材市场交易中,药农和个体商贩往往采用“自家储存”和“卖到哪里拉到哪里”的方式完成储运。因多数中药材具有易受潮、易生虫、不易保存的特点,自给自足的储运方式难以保证中药材在储运过程保持原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储运环节严重影响了中药材质量。
寻根溯源,这种低质量的储运活动是因规模经济性的缺乏所导致。对大量分散在市场中的药农和个体商贩而言,每家所交易的中药材数量有限,使固定成本摊薄和专业化分工难以实现。一方面,如果为保证中药材质量而各自建立完善的物流设施设备,则高额初始投资难以通过储运数量的增加被摊薄,所建立的设施设备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单次储运的平均成本将会大大提高,甚至超过其收入而使利润为负。因此,药农和个体商贩几乎没有动力去投资建设储运设施,而是普遍维持着原始的储运方式。另一方面,如果将储存和运输的各个环节根据其特点和需求交由不同专业人员完成,尽管储运质量会大大提高,但因单个药农和个体商贩的交易数量过少而使各专业人员的工作量过少,人员利用率过低且无法通过大量重复活动提高专业水平,因而药农和个体商贩也没有动力去进行专业化分工。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使中药材储运活动缺乏规模经济性,导致储运质量偏低。
1.2 分散性导致整体储运成本较高
目前,从事中药材流通活动的分散药农和个体商贩出于竞争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一般基于自身预测而保有库存,并利用自有条件进行运输活动。尽管每个药农和商贩都追求最低成本,但中药材流通业的整体成本却很高,其关键就在于分散性。
1.2.1 库存成本 在中药材流通活动中,药农和个体商贩的库存量一般是预测的实际需求与安全库存之和,其中的安全库存并非市场实际需求,而是为应对缺货风险而设置的。就单个药农和商贩而言,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则可使库存达到经济水平;但从整体角度来看,若将所有药农和商贩的最优库存加总,则达不到整体最优水平。其原因有二:①分散药农和商贩对市场需求预测仅仅基于自身信息掌握,准确度不及联合预测;②在同等缺货概率条件下,分别保持独立库存的数量要求远高于联合库存,因为联合库存可通过共享安全库存来应对缺货风险,而所有药农或商贩同时出现缺货的概率比单个药农或商贩要低得多。
1.2.2 运输成本 在分散运输模式下,药农和个体商贩主要采用单线运输支持交易完成。因此,为更快满足订单要求,往往在运输具达不到满载即发货,且回程空驶,运输工具利用率较低,导致平均成本上升。另外,目前中药材运输多保持简单的商物合一模式,即商流和物流相一致,商流发生的同时必须伴随物流的发生,使中药材在多次交易过程中不断被运往所有权所在之处,而每一次运输都会导致中药材都或多或少出现数量和质量上的损耗,且随重复运输活动而大大提高。
2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问题分析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的一方完全清楚包括产品质量在内的产品详细信息,而交易的另一方并不清楚这些具体信息。由于中药材的特殊性,其质量好坏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鉴别,因而在中药材流通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产生劣药驱逐良药及流通加工活动主体错位的结果。
2.1 劣药驱逐良药
中药材不是药品,无法用说明书或成分表来表达其全部信息,且品种复杂多样,同名异物或异物同名现象较多,不同基源药材品种的功效不尽相同,且中药材讲究道地性,只有道地药材才能发挥最佳临床功效。由于中药材鉴别方法和技术有限、鉴别人才匮乏、质量标准缺位及鉴别成本较高等原因,买方(主要为中药工业企业)很难对每个品种做到信息的全面掌握。买方不能区别良药和劣药,那么,良药和劣药的价格将是一样的,劣药的价值被高估,而良药的价值被低估。在这样的市场中,劣药的卖家愿意以高于其价值的价格出售药材,而良药的卖家却不愿意低于价值出售,劣药驱逐良药,直至将良药完全逐出市场。如果买卖双方具有完全信息,那么交易的是良药;反之,买卖双方具有不完全信息,那么交易的就只有劣药,消费者将被剥夺消费良药的权利。目前,中药材流通活动中知假售假情况频繁出现,公平交易受到严重阻碍,正是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
2.2 流通加工活动主体错位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买方难以鉴别市场上中药饮片质量,正规饮片加工企业生产的饮片和小作坊加工的饮片将以同等价格出售,而正规饮片加工企业的成本却远高于小作坊。在市场价格下,企业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导致中药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饮片加工活动。同时,很多药农在中药材流通活动中更愿意去进行饮片加工活动,甚至认为这种加工活动就是所谓的“流通加工”。事实上,中药材的流通加工应是为方便储运,使中药材在流通过程中保持原有质量而在流通领域进行的加工活动,如进行包装、条码标签附加等,这些活动不增加药材本身的使用价值,但能使储运活动更顺利进行。然而,目前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现状是,由于小作坊式的饮片加工活动带来的利益远高于流通加工活动,因而中药材流通加工活动未完全执行其自身职能,而是超越流通界限去从事生产加工活动,代替正规饮片企业进行饮片生产加工,流通加工活动逐渐畸形发展为非正常生产活动,这些饮片加工活动缺乏相应的资质认证,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3 基于蛛网理论的中药材价格波动问题分析
蛛网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由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提出的,在引入时间变化因素的基础上,论述特定商品在供需数量和价格变动上的相互影响[3]。该理论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情况,是一个有意义的动态分析模型[4]。由于中药材市场符合蛛网理论的3个基本假定(完全竞争;价格由供给量决定,供给量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产品不是耐用品),因而中药材价格波动问题可用蛛网理论解释。蛛网理论认为,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波动逐步加剧,越来越远离均衡点,无法恢复均衡,此时蛛网为“发散型蛛网”。发散型蛛网模型给出了中药材价格波动剧烈的经济学解释。
3.1 中药材供需市场状况
由于中药材供给市场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单个药农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能力有限,是价格的接受者,只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然而,中药材的种植周期一般较长,在播种之后生产规模就确定下来,到收获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规模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中药材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期的生产规模,本期的供给量取决于上一期的价格水平,但本期价格却取决于本期的供求关系。从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弹性来看,药农根据上期的价格水平确定当期的生产规模,一旦中药材价格发生波动,下一期的中药材生产规模也会发生相应波动,价格波动对供给的影响较大,即供给的价格弹性较大。同时,由于每种中药材的需求量有限且较为稳定,人们不会因价格下降就多消费某种中药材,也不会因价格提高就减少消费,价格波动对需求的影响较小,即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
3.2 中药材价格剧烈波动的根源
中药材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特点,使其价格与供给波动的动态趋势符合“发散型蛛网模型”,市场均衡一旦由于某种诱因如自然灾害、游资炒作等而被打破,其价格的波动幅度就会越来越大,造成市场价格和生产规模极不稳定。当某种中药材价格上升,药农就会大量种植该品种,但因种植周期较长,暂时无法缓解需求,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升,并继续刺激药农进一步扩大产量。此时处于种植周期中的中药材数量剧增至远超过需求数量。进入收获期时,市场迅速呈现供过于求状态,价格骤降,但需求并不会因价格下降而有所增加,供给却因上一期的大量种植而继续增加,导致价格进一步下降,药农损失巨大,促使药农迅速减少中药材的播种,下一期市场就会呈现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如此往复恶性循环。正如“发散型蛛网模型”所描述的,一旦出现诱因,这种恶性循环就必然出现,如没有其他力量介入,市场无法自发将这种状况调整到均衡状态。这正是中药材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的根源。
4 对策与建议
4.1 实现规模经济
4.1.1 中药材共同配送 在中药材市场集中度较低的现状下,实现横向联合、共同配送是提高规模经济性的重要途径。在中药材种植环节,应积极促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提高药农的组织化程度,以专业合作社代替以往以单个药农为单位进行的中药材储运活动;在中药材流通环节,应促进个体商贩间的横向一体化,促进有规模的中药材流通企业发展与整合,促进中药材流通企业联盟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同的中药材配送中心,提高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进行中药材的联合库存和交叉配送,降低整体平均成本。
4.1.2 加快引入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通过社会化分工将储运活动集中于专业企业,有助于在市场分散的条件下实现规模经济。但目前中药材流通领域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远低于一般物流产业的平均水平,因而应加快在中药材流通活动中引入第三方物流,提高中药材流通的社会化水平。第三方物流凭借其专业化优势和集中配置的资源,可以建立完善的物流设施设备,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手段进行储运活动,并将分散的中药材储运需求集中以摊薄固定投资的成本,还可在处理大量来自药农和商贩的储运业务过程中积累更丰富多元的经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4.2 减少信息不对称
4.2.1 健全和完善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2012年,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2012年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的通知》(商办秩函〔2012〕881号),提出建立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该体系主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中药材产品包装上的电子标签,实现对中药材产地来源、生产加工、市场流通、药房使用等环节有关信息的追溯与查证[5]。目前,该体系的第一批试点城市有4个,即保定、亳州、玉林、成都,确定的第二批和第三批建设省份包括吉林、江西、河南等14个省份。健全和完善这一体系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途径,既要建立各地方追溯平台,又要建立统一的中央追溯平台,在建立追溯平台的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平台接口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使试点城市和逐步纳入体系的各地方追溯平台能够相互对接,并与中央追溯平台协同,以最终实现全国范围的中药材信息共享和追溯。
4.2.2 加强和改进中药材标准与认证体系 经济学理论认为,标准和认证是提供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中药材的鉴定标准分为一级国家药典标准、二级部颁标准和三级地方标准,主要用于以药品质量为核心的评价活动,而中药材市场的现实状况要求中药材的相关标准涉及更多方面,包括源头的种子种苗标准,过程中的采收储藏标准,以及与中药材特殊性有关的道地药材标准等。因此,为减少信息不对称,应加快全国统一、多层次、覆盖全过程的中药材标准建设。在认证体系方面,2003年开始采用的中药材GAP认证体系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认证范围有限、认证对象错位及认证监管困难等问题[6]。因此,中药材认证体系的改进与重构势在必行,使其真正成为中药材市场准入制度,成为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有力工具。
4.3 打破价格恶性循环链条
根据前述分析,中药材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由中药材市场特有的供需状况决定,因而对“发散型蛛网模型”中价格循环链条中的关键点进行管理,是防止中药材价格大起大落的根本。
4.3.1 减少价格波动诱因 中药材价格波动诱因既包括自然因素如灾害、疫情等,也包括价格炒作等人为因素。减少价格波动的诱因应主要集中于减少人为因素,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监管,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技术监督和舆论监督的职能,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药价等行为,控制与减少中药材投机炒作。
4.3.2 建立中药材储备制度调节供需 建立中药材储备制度通过调节中药材供需水平实现价格调节,是打破价格恶性循环链条的重要举措。当市场供给过剩、价格暴跌时,大量收储中药材以防止药贱伤农;当市场短缺、价格上涨超过预期时,将收储药材投入市场以平抑价格。
4.3.3 提高市场主体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能力 建立多层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中药材供需信息和价格信息的监测与预警工作,使药农、中药企业等各方市场主体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其对市场的预测水平,以做出更为合理的生产决策。通过基于准确信息的合理引导,使产区的种植时间和种植面积更加合理,保证药农收入的稳定和中药材的可持续供应;通过长期的资源信息追踪,保证野生中药材的有序开发和利用,提高中药工业与中药农业的协作水平,使中药工业企业的生产规划和原料储备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
[1] 杨勇,边敏.关于构建区域性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规范化流通平台的探讨[J].中国现代中药,2010,12(12):3-6.
[2] 丹尼斯・W・卡尔顿,杰弗里・M・佩洛夫.现代产业组织[M].胡汉辉,顾成彦,沈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5-36.
[3] 邵作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解释――以大蒜价格波动为例研究稳定对策[J].农业经济,2011(1):23-25.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8-61.
【关键词】学龄期;心理问题;心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83―01
学龄期指年龄介于6-12岁之间,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此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其活动内容由游戏主导转为学习主导,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心理发展任务为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整个阶段都体验着能力的实现。但是,学龄期儿童在体验能力和形成个性的同时也面对着许多伴随心理发展而呈现的问题,如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品行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分析这些心理问题背后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指导就更显重要。
1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1.1 学习特点:
学龄期儿童在认知和认识活动中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点:()时间的限制性减少,学习活动由直接经验转为间接经验;(2)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3)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学会应用学习策略,提高认知技能,调控学习方式[1];(4)其认知活动的动力源自于由心理因素及情感因素共同构成的学习动机。
1.2 思维特点:
学龄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不平衡性;(2)逐渐具备了完整的思维结构,推理能力逐渐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明显显现出来。
1.3 个性特点:
(1)自我意识及自我概念的发展:小学至一、二年级自我意识发展最快,三年级至五年处于平稳阶段[2];(2)自我评价及自我体验的发展:从笼统的评价过渡到具体的行为及品质方面的优缺点的评价,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1.4 社会性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具有由简单到 复杂、由表面到内部、由呆板到灵活、由即时事件到长远利益、由具体到抽象、由弥散性、间断性的想法到具有系统性和组织性的综合性认知。
2 学龄期儿童的常见问题及成因:
学龄期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困难、纪律性差、人际关系不良及品行问题等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生理发育的局限:处于学龄期的儿童,虽然其突触联接不断形成,皮质功能逐渐发展,但是其脑和神经的发育并不完善,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也并不能如成人一样稳定;
2.2心理与环境压力:
2.2.1思维发展的局限:思维发展仍带有具体性和不平衡性,思维的独创性增强;
2.2.2个性特征的突显: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自我中心性仍存在,同时对动机及行为仍缺乏良好的辨别能力;
2.2.3分离焦虑:也称为离别焦虑,是一种因与亲人或依恋对象分离而产生的紧张、烦躁、恐慌等不安的情绪反应,是学龄期儿童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3]。
2.2.4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压力:儿童经历由幼儿园的自由环境到小学的正式环境的转变,活动内容由游戏转为学习,会产生相应的不适应感,学校功课的繁重、老师的严厉、新同学相处的方式都会让儿童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
2.2.5家长的教养方式:许多家长对儿童过分照顾与溺爱,使得儿童缺乏自主性和责任感,其独立性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有些家长过分苛刻严厉、独断专行,不能听取儿童的想法,这会促使儿童形成胆怯逃避或攻击暴力的极端性格,意志力形成受到阻碍。
3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指导
父母及老师的引导对学龄期儿童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引导的方向主要有五个方面。
3.1帮助儿童消除紧张情绪
家长和学校都应帮助儿童做到由幼儿园入小学的衔接工作,入学前与其一起了解学校的相关情况,降低其紧张和焦虑情绪;对于依赖性强的孩子,可以允许其带如玩具、照片等过渡客体入学。
3.2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儿童良好的性格品质的形成,后天的合理教育作用非常重要[4]。父母应避免过分照顾与宠溺、过分忽视与冷漠,应给予儿童合理关心,培养其进行独立自主的行为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责任感和自主能力。
3.3发展儿童的问题解决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解决以儿童的生活环境为栽体,来源于实际生活,经过思考、提炼凝结为一种指导思想.还原到儿童的生活中,促进儿童的发展。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斩,此时期的儿童并不能完全应用问题解决策略来解决问题,。家长和老师应发挥榜样作用,帮助儿童学习如何遵守纪律、听课、预习复习等,协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降低学习内容本身带来的压力。
3.4促进儿童的社会往。
学龄期的儿童已经具备了角色采择能力,他们会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家长和老师应鼓励儿童扩大交往,发展双向帮助和共享的友谊,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促进其发展社会交往的能力。
3.5合理批评、正面引导。
对于犯错的儿童,家长和老师应由问题取向转为资源取向,合理期待,避免夸大错误、强化错误,避免过分理性,应对其缺点进行消退,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对其进行同化。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版;
[2] 韩进之.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M].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厌学;对策
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这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随之,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他们的教育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障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性质的问题,而是已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性质的问题。
一、现状
1、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同时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只有小学层次的文化水平。
2、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他们大多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多数有厌学的情绪。
3、留守儿童心理情况。大多数留守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 “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二、原因分析
1、宏观层面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各地区相继出现第一批大规模的民工潮。经济政策的不平衡导致沿海沿江城市相对发达,民工流动集中,从而形成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民工越流动越穷。其次,农业发展的后知后觉,土地国有化,导致农民无地可种,无房可住。房价上涨,市场经济又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所得。本来就薄弱的农业基础开始动摇。外出务工成了首选。都奢望能在城市有所出息。
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对社会不公平的怨恨心理,加上农村教育的落后,父母的关爱的缺乏,以及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便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2、微观层面分析
(1)家长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表现不足。留守儿童年龄尚小,其社会性并未完全成熟,依恋父母情感是他们的基本需求。但由于父母或者父母一方长期在城市务工,对孩子的呵护不够;同时这部分父母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没有对孩子形成科学的教导,仅仅局限于交代孩子“好好上学,听爷爷奶奶的话”之类。当孩子遇到实际问题时,父母并不能给予具体指导。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内向与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最终产生厌学情绪。
(2)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关注不够。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矛盾性,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实行的仍是应试教育,升学率是评判一个学校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因此,学校和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相对淡化对学生身心教育和感情上的沟通。同时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学习环境不好,教师水平有限,无法激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教师潜意识中对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会出现不关注他们或者过度批评他们。而孩子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他们会注重自我,很在意别人对于他们的评价。对同学之间相处的小矛盾和对老师表扬别的同学却没有表扬他等都表现的很敏感。这部分孩子经常被这些问题困扰,但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者或者直接不愿意说出来,他们往往直接表现出不想去学校上课了,由于爷爷奶奶有过度宠爱孩子的心理,也就答应他们不去上学的要求了。
相对而言,留守儿童心理承受能力比城市里的孩子要差,也表现的过分敏感、性格内向。如果他们没有达到目标,就很容易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三、 对策思考
1、完善教育制度
通常来说,学校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最直接来源,而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并不发达甚至非常落后,老师自身的教育水平也不高,学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教育设备落后,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教学环境。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创造更多的福利吸引城市里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培养较高素质水平的农村教师并提高他们的津贴。同时可以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寄宿制发展能解决隔辈监管的不利因素,也为学生安全提供了保障。寄宿制的发展,又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学校必须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并给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寄宿条件,这更进一步要求政府和各界的大力支持。
2、政府应长期关注留守问题,建立长效支持机制
彻底消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目前部分城市建有留守儿童的学校,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上,这些学校还是不能和城里孩子的学校相提并论。针对仍然留守的儿童,我们首先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努力提高他们的技能;其次社会各界应对这部分学生给予充分的关爱,例如不在校园周边设立网吧和游戏厅,最大程度上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干净的学习环境。此外,政府应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困难学生补助等实际问题,着力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3、平等沟通,守护留守学生的自尊心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多数在城市务工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仅限于次数不多电话。他们在电话里也只询问孩子的成绩,并未对他们的身体,心灵与过多的关怀。鉴于此,作为家长,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与孩子平等沟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回家看望孩子,当孩子遇到实际问题时,应该给予指导,而不是一句“问爷爷奶奶”。父母尽可能留一人在家教育和监护孩子,建议每周给子女打一个电话,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增强亲情,决不能用金钱代替情感;每月与班主任通电话沟通一次、询问孩子在校情况;每学期尽量回来和孩子见一次面,或让孩子利用寒暑假到父母身边,培养健康心理,形成良好习惯
4、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教师既当先生又当保姆。通过进一步确立“留守儿童不等同问题儿童”、“教师无小节,事事关教育”、“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等教育理念,从单纯追求教与学转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提高教学内涵质量,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喜欢和留恋的场所,从而乐不思“家”。同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情况,弥补因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一些教育缺失。
儿童时期是快速发育体格、接受教育、培养健康心智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要在学校里享受义务教育,在外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在家庭中在父母的爱心呵护下感受亲情的温暖。而农村留守儿童偏偏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人格心智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让这些儿童健康成长,享有和其他在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一样美好的童年,学校和社会需要做的很多。孩子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少儿强则中国强,他们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将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贡献。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深切地知道,留守儿童比其他孩子更需要关爱,更需要沟通,他们的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社会更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关注。解决好孩子的问题,他们的父母也才能在外面更安心地工作,为城市化建设贡献力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社会的民生问题,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之所在。(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2]孙志飞.德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探析[J].理论观察,2009(1).
[3]刘秀英.农村“ 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妇联,2004(10).
[4]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