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是否在TRIPS(TRIPS是关贸总协定知识产权协议的英文缩写)框架内保护传统文化,国际社会历来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各国基于自己的历史传统及经济发展状况都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不反对保护传统文化,但反对在TRIPS框架内处理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他们主张各国自己制定国内法来解决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在TRIPS框架内保护传统文化正是他们对TRIPS协议的立法诉求。TRIPS协议对于西方国家所关注和重视的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药品及化学物质等都给予了高标准的保护,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所大量享有的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却没有涉及,TRIPS协议作为知识产权领域保护水平最高、制约力最强的协议只体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而“忽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显然难以令人信服。经过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不懈努力,发达国家终于不得不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200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设立了“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政府间委员会”,开始就建立传统知识的保护制度问题进行探讨。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的部长会议通过了《多哈部长宣言》,将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保护的关系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一同列入了TRIPS理事会应当优先审议的范围。[1]至此,各西方国家才不得不正视和面对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给予传统知识应有的重视,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一直差强人意,甚至许多重要的传统文化被他国“拿来”利用,[2]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各国已经充分注意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且已经有许多国家已经走在了保护的前列,如印度、巴西、委内瑞拉等国,他们已经通过制定国内法、建立数据库等方式在本国率先对传统知识进行了保护。现在,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各国积极号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提升到国际法的高度,要求在TRIPS框架内保护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
对于传统文化,各国及WTO(世界贸易组织)及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虽然各定义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讲传统文化是指反映一国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包括一国民族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法律保护的缺失,导致大量的传统文化不能得到法律的有力保护,给我国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时至今日,对于传统文化仍有不少学者反对利用TRIPS协议进行保护,认为传统文化不符合知识产权普遍的客体特征。因为按照TRIPS协议的规定,知识产权本质上是私权,其权利主体必须是一个可以确认的作者、发明者或者其他创作者。[3]诚然,对于传统文化不像普通的知识产权客体那样具有鲜明的特征,但是如果因此反对利用TRIPS协议保护传统文化理由也未免过于牵强。传统文化被特定的国家、地区或民族所持有,是该国家、地区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活和环境的感悟、升华和创造,根据洛克的劳动财产权理论,既然这些传统文化由特定的国家、地区或民族所创造,那这些国家、地区或民族当然可以拥有这些传统文化,其他国家想要利用这些传统文化当然要给传统文化的持有者一定的经济补偿,这既是促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有力推手,也是利益平衡的应有之义。
二、传统文化的私权特质
传统文化,是指被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所持有的当地的、传统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既然是“传统的”文化,那么必然不是短期形成的,事实证明,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或民族的传统文化都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过程,虽然一开始,“传统文化”由某个个人或集体创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代的人都在传统文化之中添加了自己的智慧和贡献,这样一来由个人所创造的“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共同拥有的财富。也正因为如此才一直遭到反对者抨击,认为传统文化不属于私权,不应当利用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传统文化和普通的私权相比,的确不具有私权的典型特征,不像普通的私权一样被有限的主体所持有,但如果把私权理解为私人权利也不免过于狭隘。私权与公权是法理学的一对基本概念,一般来说公权力是指公法上的权利,是服务私权社会的权利;而私权是指私法上确认的权利,是由私法所确认和保护的私人利益。由私权的概念我们可以得知私权并不等同于公民的个人的权利。虽然传统文化相较普通权利而言它的持有者较多,但也不能因此否认传统文化具有私权特质,私权强调权利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即使是国家,通常作为公权力的主体执行管理职能,但一旦参与到民事法律生活中也和普通的自然人、法人一样都是私权的主体。私权强调主体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在这种平等的法律关系中,不仅仅私人可以作为权利主体,而且集体、甚至国家都能作为权利主体。因此,传统文化属于私权这在概念上并不矛盾,这一点也不能作为反对利用TRIPS协议保护传统文化的理由。并且在TRIPS框架中,地理标志权和集体标记的商标权已经作为“集体利益”获得保护,传统文化作为“集体”享有的权利,当然也不具有保护的障碍。
三、知识产权的专有性认定――传统文化的相对公开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知识产品享有的专有性权利,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由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所决定。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享有,任何人非经法律特别规定或者权利人同意都不得对知识产品实施占有、使用和处分。但是知识产品作为一种无形的特殊客体,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像普通的客体那样,可以直接通过占有实现管领、控制,而且相比于普通的客体来说,知识产品的传播也要容易的多,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权利人对于自己享有的知识产品“被侵权”的情况并不知情,往往是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后果后才了解。因此,对于知识产品法律也采取了完全不同于普通客体的特殊的保护模式。对于普通的有形财产,权利人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进行管领和控制,完全没有必要由国家专门授权;可知识产权则不同,知识产品可以轻易的被多个主体占有、控制及利用,并且,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也具有隐蔽性,不易被权利人发觉,因此,知识产权的权利范围只能由法律来明确规定,这个权利范围就是知识产权的“专有领域”。专有领域是和公有领域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根据知识产权的利益平衡理论,知识产权不仅要保护权利人的利益,而且也要满足社会公众对知识的合理需求。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创作主体的热情,而且也方便公众对知识产品的获取。因此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处于专有领域的知识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如果是处于公有领域、人人皆可自由获得的知识,就失去的法律保护的依据。正因为如此,传统文化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一直饱受诟病。但是传统文化真的是处于公有领域中的无主的知识吗,仔细分析,结果却引人深思。
首先,传统文化的持有者一般是特定区域的群体或民族。在传统文化产生之初,创造者应当是某个特定的人或者组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该传统文化逐渐成了整个族群共有的财产。因此传统文化可以说是特定区域或者民族的共同的财富。知识产权的主体是知识产品的权利人,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法人甚至国家都能成为知识产权的主体。而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所持有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它由特定区域的主体集体创造,被该集体所共同所有,传统文化的主体和一般的权利主体有所差别,并不是普通的自然人、法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是“无主”的,相反,传统文化是属于特定区域的群体或民族创造的共同的财富,根据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该区域的群体或民族创造并发展了特定的传统文化,那么该群体或民族就应当对这种传统文化拥有权利。虽然普通的知识产权的主体可能是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但这与传统文化的群体持有并不矛盾,只要该传统文化没有被整个社会知晓,它就可以成为知识产权的客体。事实上,TRIPS协议也已经赋予了集体标记的商标法保护及地理标志权的知识产权保护,因此,传统文化的群体持有与TRIPS协议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不矛盾。
其次,传统文化在特定区域公开。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新颖性。但传统文化既然在整个族群或区域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那么它相比于普通的知识产品来说,了解及持有的知识产品的受众也就更广,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在一定范围内是公开的,但是这种公开不是绝对的公开,只是在该区域或群体的内部公开,对于该区域或群体之外的主体来说,仍然是不知情的。那么我们仍然可以认为该传统文化没有公开,仍然具备新颖性。事实上,有一些国家已经把“共有的区域性”或“公开的区域性”用在了传统文化新颖性判断中。如秘鲁制定的保护传统知识的法令中规定:一项传统知识,如果通过如出版等大众传播媒体能够被他人而不仅是土著人民所利用,或者当涉及财产、使用或者生物资源的特征时,如果在土著人民和社区以外被广泛知晓,它就被认为进入了公共领域。由此可见,仅仅在区域内部公开,传统文化并不会因此丧失得到法律保护的基础。
四、传统文化的创新特性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智力创造正是知识产品获得法律保护的根本原因。因为知识产品具有创造性并且这种创造性带来了价值,所以他才能获得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是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的产物,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权利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保护主体的劳动成果,而且在于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激励整个社会的创造性劳动,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客体具有创新性也是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虽然从产生之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是整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共同的智慧结晶,但传统文化从产生之初就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随着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升及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环境中,它往往也具有了不同的内涵,每一代人在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添加了具有时代特性的内容。这也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中,如果我们细心发掘,就会发现,传统文化虽然号称传统,但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它往往也会被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即使在现在,不管你有没有发现,传统文化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冲击和变化。我国对大量的基于传统药方的改良授予专利就印证了这一点。传统文化来源于遥远的过去,随着环境的变更不断发展,它来源于传统、但又超越了传统,是顺应时展的产物。它与现代知识相比,除了发展过程较为漫长之外,其创新性特质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五、TRIPS协议保护传统文化是行之有效的保护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各国之间贸易的日益频繁,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国际贸易也不断增多,纠纷的不断出现也给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带来了障碍,尽管各国已经签订了一些国际条约,但由于这些国际条约仅仅涉及到了国际贸易中的一些特定情况,对于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方面还有所欠缺,并且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迅速发展,原有的国际条约和协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规定的也不够全面和完善,同时这些已经制定的国际条约对于相关问题缺乏有力的监督和争议解决机制。因此,在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经过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坚持和努力,TRIPS协议终于纳入谈判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并于次年生效。1995年至今,有超过100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署TRIPS协定。可以说它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所有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条约中,涉及面最广、内容最全面、保护水平最高、制约力最强的一项国际协定。
在TRIPS协议的制定过程中,发达国家对于自己拥有优势的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药品、化学物品等都给予了高标准的保护,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大量拥有的传统文化,却拒绝给予保护,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大量无偿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稍加改动后便授予知识产权,使发展中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尽快将传统文化纳入到TRIPS协议保护中,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各国的传统文化被他国不当利用,而且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大量的经济收益。
目前国际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有两种意见:第一,建立专门的传统文化保护制度;第二,修改TRIPS协议的条款适应传统文化的保护要求。建立专门的传统文化保护制度不仅周期过长,而且也会造成额外的立法负担,所以利用现有的TRIPS协议保护传统文化无疑是目前的最优选择。并且《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制定也给利用TRIPS协议保护传统文化开创了成功的先例,因此,各国完全可以期待在TRIPS协议的框架内解决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在各国共同努力将传统文化纳入TRIPS框架进行保护的同时,各国应当积极推进保护传统文化的国内立法,实现传统文化保护的无缝对接。TRIPS协议只是各成员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最低标准,它并不限制各成员国制定国内法提高本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因此,各成员国完全可以把传统文化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新的客体,赋予特定国家、地区、民族对于他们共同拥有传统文化享有权利并允许指明来源,同时应当明确传统文化的持有者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以集体的名义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利用和收益。在传统文化的保护过程中,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列,探索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模式,如印度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这在我国当今社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尽快制定相关立法,而且需要对现有的传统文化进行归纳、整理和保护,在避免损失发生的同时尽可能给传统文化来源地居民带来利益,促进该地区、民族的文化、生态发展及保护。
【注 释】
[1]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Ministerial Declaration,Ministerial Conference,Fourth Session,Doha [Z].9-14.November. 2001.
[2] 如我国六味地黄丸的中药配方被日本企业稍加变动后再申请专利,化身洋中药,在我国出售,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利益;再如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本属于我国的传统节日被申报为他国的文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3] [Canada]Daniel. J. Gervais. Spiritual but not intellectual? The protection of sacred intangible traditional knowledge [J].Cardozo J. of Int’L&Com. Law,Vo1.11,2003.489.
[4] TRIPS.
【参考文献】
[1] [英]洛克.政府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2] 吴汉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J].法学研究,2005.3.
[3] 古祖雪.基于TRIPS 框架下保护传统知识的正当性[J].现代法学,2006.4.
[4]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工笔画家,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
李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内敛文雅的学者风范,有着工笔画家所特有的严谨和细致的作派。结合之前的戎军经历,许多人无法将其和李峰的绘画联系起来。然而他笔下工整细腻的女性形象,却不折不扣地反映出画家内心深处的对纯美追求的情怀。“我一直主张追求单纯简约的美,画的也是唯美的东西。”作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李峰调侃自己画风偏于保守而不前卫,“在现代社会里,浮躁的东西太多了,但我始终坚信,人对美好而简单的东西是有着最本能的亲切和追寻的。我想要描绘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从戎军生涯
到艺术殿堂
李峰出身于高级知识份子家庭,即便是童年时期的绘画喜好,也有良好的条件在幼年时期得到中国建筑专业名校南京工学院的胡心讯工程师的指点。童年期打下的良好绘画功底是李峰日后走上专业艺术道路所不可忽视的基础,也许正因为最早接触建筑设计的绘画语言,使得李峰在同样严谨的工笔绘画的道路追求上埋下伏笔。
上世纪70年代,参军仍旧是一条改变人生命运的道路。李峰凭借自己的作画才能,消除了阶级出身的不利因素。1977年,李峰顺利通过征兵程序,开始了他于山西洪洞的一段军旅生涯。在部队中,李峰凭借自己的绘画专长,负责部队的文化宣传工作。同年,他的美术作品屡见报端,大获好评;他个人也因在部队的突出表现而荣立三等功。军旅生涯带给李峰的是难得的精神和人生上的历练。
1980年,李峰复员归汉。此时,中国内陆已恢复高考数年,他期待自己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重拾艺术梦想。在那个学好数理化的年代,打算报考艺术院校的李峰最初遭遇到身边一切亲朋好友的反对。而自幼对艺术的痴迷眷念,抑或更是天赋的命运,使得李峰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这条道路。1981年,李峰凭借过硬的绘画功底和不俗的实力,考入了湖北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开始了专业艺术学习。
进入湖北美术学院,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一时期,基于对工笔技法的热爱,李峰致力于连环画创作。1984年,只是大三学生的李峰凭借作品《围墙》参加了当年举行的全国第六届美展,加入了湖北美术家协会并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985年,李峰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进入了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任助教一职。在教职的数年中,他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艺术创作中。而出于对艺术道路的不断探索精神,李峰于1988年再次考入湖北美术学院绘画系,师从著名画家邵声朗先生,继续中国画专业研究生的深造。重新走进课堂的经历十分关键,李峰在名画家的指导下对工笔绘画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领悟,向他的工笔画创作道路迈出了更坚实的步伐。在三年研究生的学习中,李峰改变了过往对于色彩鲜艳、风格明快的日本绘画的喜好,重新学习和审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1989年,李峰的连环画作品《桃花源记》获得了第七届湖北省美展铜奖、入选参加了第七届全国美展。
唯美&单纯,
工笔画style
80年代中期开始,李峰就已开始专务工笔重彩的人物画创作。工笔重彩在国画画种中有深厚的传统,但这种重视程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无法和文人水墨的写意画抗衡的。因为给人“传统”的印象,换言之,所谓古板且保守。工笔画发展到今天,题材必须和现实生活融洽,捕捉新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脉络。李峰善于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那些清新柔美的女性形象不再古板而程式化,画面整体洋溢着清新的气息。在大量的写生中,李峰注重生活体验,从中提取创作的素材,他的作品也显得更为生动自然。“工笔画有利于表达阴柔之美,也比较符合题材惯有的人物形象。”李峰说,“我对题材的处理都会偏唯美,因为我个人很推崇这种单纯朴素的美。有人说我画的藏民不真实,像演员那种美感,这是我个人风格的一个表征而已。”
李峰提及的此画正是《心原》,来源于在甘南藏族地区体验生活时的灵感。辽阔空灵的美景和藏族妇女的游牧生活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幅作品以牧民妇女、羊群和草原为元素,本应是粗砺而艰辛的游牧生活却被李峰表达得具有安宁与诗意的美感。“画家重塑客观对象,努力表现其本身的精神气质,但更重要的是借物言情,无论是题材还是客观形象,最终都是要反应创作者主观的思想情绪的。”正因为此,李峰用唯美的手法处理画题,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陶渊明的田园之美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经济再发达,心灵还是渴求回归自然。实质性的对美的追求和人性对自然的怀念是永恒的。”
与藏族题材相对,李峰还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傣族系列作品,《远方》、《家》、《香蕉园》、《南风》等均属于此“现代仕女画”。笔下描绘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端庄秀丽,甜而不媚。为营造这种境界和气氛,他采用了古代传统壁画中的构成因素,有意识地压缩画面的三度空间,以加强平面的视觉张力;同时采用优雅明快的色彩,辅以较强的黑白构成对比;由于块面分割与线形处理舒畅、简洁和线条沉稳、凝重,因而画面的大效果极佳,在优美、明朗中不失厚实沉稳。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工科 课堂文化 道德理性 技术理性
一、高职工科课堂文化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高职教育已从外延式发展逐步转入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育内涵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而改进课堂教学,就要从根源上改善课堂文化,因为课堂文化是课堂的“土壤”和“元气”,这是教学与育人并重的教育目标决定的。通过对高职工科课堂文化的研究,我们发现主要问题是学习环境和教学管理制度的相对先进与学生被动学习与缺乏自律的学习内驱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再研究下去,就是高职工科课堂文化缺少理性精神,不少学者都赞同“技术理性需要大力提升”这样的观点。
二、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思考
理性技术、技术理性、工具理性这些名词都来自西方,技术理性精神意味着人对自我和世界秩序性和规律性的坚信与探究精神,它可以是人们在功利性的目的之外认识事物的精神动力。然而技术理性一但掺进了功利色彩,它就自然而然地只重逻辑而背离人文道德。所以“人与机器的关系其实是一个人文问题,也就是一个道德问题,并非是技术的问题,技术理性就是逻辑理性或者一种注重功利而不顾道德的理性,所以当技术理性背离了人文理性的‘最高律令’——道德之后,机器就变成一种冷冰冰的无任何情感的东西。科技本来是要提高效率造福人类的,但当一种功利性超过道德感的时候,技术就没有道德可言了,它会追求有利于自己的东西,而不顾及是否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技术理性过度扩张是导致西方国家后现代危机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要发展科学技术,为避免出现西方的后现代危机,就必须找到遏制技术理性过度膨胀的有效工具。具体到课堂文化来说,课堂文化的主导因素是课堂的价值观,课堂文化的转化或者说良性发展也就在于课堂价值观的转化。从整体上我们不能借鉴已经出现危机的西方文化,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本,促进传统文化的课堂化就成为我们改革课堂文化的不二选择。
三、传统文化对技术理性发展的借鉴意义
1.传统文化可以为技术理性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理性精神发展的精神动力来自于对世界秩序性和规律性的信仰,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信仰是对自己还没有达到的原理和境界的一种坚信。由于受教育者没有明确的远大志向,就缺乏发展自身和探索世界的内在动力。传统文化中,求学的目标是志在圣贤,《大学》中更是告诉我们思维的程序步骤: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现在需要恢复对传统文化的信心,重建我们的道德信仰。深究一步说,技术理性就是人的理性思考研究的习惯,理性思考的习惯养成来源于思考的兴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人性中逻辑能力的开发。传统文化提倡从人一生下来就培养他的道德能力,要“吾日三省吾身”,一直到老道德理性都要不断提高。理性也可以说是对秩序性和规律性的信仰,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是相通的。道德修养高的人精神能量自然充足,只要有需要有机会接触到技术问题和技术知识,就比较容易研究、掌握和使用,或者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百善孝为先,“孝”是大理性。在家能孝顺父母,长大之后就能孝忠社会和人民。回顾历史,我们很容易看到有孝心的人精神充实,能够有所作为,而不孝的人往往内心颓废,白白埋没了或滥用了聪明才智。
2.传统文化可以规范技术理性
西方后现代危机的根源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导致的技术理性的无限制的盲目扩张,我们现阶段虽然需要发展技术理性,但一定要有预防后现代危机的保证措施,从这方面来讲,我们也必须依靠传统文化。“内圣外王”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也就是一个人在内要有很高的修养,在外可以做现实中的事业,成为他人效仿的楷模。内圣是本,外王是末,要重本而轻末,崇本而息末,厚本而薄末。只要培养了本,末只要有机会就能得到发展。做好现实中的事业需要有技术理性,而技术理性是末,道德理性是本,要优先重视道德理性的发展,而后再发展技术理性,这个次序不能颠倒,技术理性始终要服从道德理性,不能本末倒置。要做到不让技术理性来主导人的精神世界,还在于对道德理性的信仰,这也离不开用传统文化来“化”人。
技术理性的过度扩张之所以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哲学根源是对世界的主客二分法,一开始就错误地把人和外界对立起来,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则认为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一个整体,人与天合是合乎规律的,人与天分是违背规律的。西方科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宇宙是一个整体,所有生物彼此相互依赖,交流互动。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依据这一思想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社会价值体系,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三、构建合乎理性的高职工科课堂文化
合乎理性的课堂文化,就是人的合理的本能在课堂教学中的自然体现,是中西优秀文化的集中,即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和谐统一。构建合乎理性的高职工科课堂文化,也就是使高职工科课堂文化要凸显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并且以道德理性来统驭技术理性。
教师是课堂文化的缔造者,课堂教学要求预设,所以教师不仅要预设课程,也要预设课堂文化,并且把教学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化在理性的文化之中。要做到这些,教师就需要提高自己的理性素养,把自己沉浸在合乎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文化气氛中,充分开显自己的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先把自己化成一个合乎理性的人。自己转化的越充分,就越有能力转化学生,就象一块磁铁把其它的磁性材料磁化成磁铁一样。所以假如一个老师希望改变自己的课堂,能有合乎理性的校园文化推动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不必等待客观条件的改变,安下心来转化自己就好。所谓修身而后齐家,课堂就是一个暂时的家,是为师生开显理性聚到一块儿的家。当然合乎理性是说合乎人性,即人的合理的共同本质规律,并不排斥个性。每个人因自己的资质和经验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一定会多种多样,或者可能丰富多彩。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厚本而轻末,重视合乎理性的共同价值观,不用特别强调课堂文化中的个性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10
[2]郑航.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2)
[3]刘利.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的困境及出路——对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现状的思考[J].继续教育与研究,2012(9)
[4]林夕宝.论传统文化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与职业,2008(29)
1建设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培养高职学生的谨言慎行、讲求信用的良好品格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谨信文化的建设,一是需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命名学校的建筑、道路、长廊;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饰品来装饰图书馆、宿舍、食堂;校园广播、宣传大屏时常播放一些古琴、古筝、戏曲等古典音乐作品,使学生们时常处于传统文化环境的包围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需要加强训练与引导。大量设定情景环节来练习高职学生谨言慎行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着重对高职学生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社会关爱的教育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充分利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经典故事的朗读、说讲、模拟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普及教育活动,以培育培养并激发起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期间开展“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敬老孝老我能行”等感恩、敬老孝老活动,帮助高职学生学会感恩、心存感恩;以元旦、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将经典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落地化,从而在训练与引导中帮助高职学生认知谨信文化并弘扬谨信文化,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是着重培养学生讲求信用的诚信品质。诚信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就必须做到,承诺了必须去做,培养诚信厚重的精神。四是全面开展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高职学生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谦虚礼貌的礼仪规范。以敬人、自律、真诚、宽容、平等为原则,以“礼貌、礼节、礼仪”为主要内容,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校园礼仪方面的系列讲座与活动,各二级学院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由团委来主持评选出校园年度文明礼仪之星。
2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和开展二课堂活动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选修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播并弘扬传统文化。
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晨读的必备内容,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体系。需要制定详实的诵读计划,本着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点带面、从少到多的原则,在各二级学院开展不同的诵读内容,可以将《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唐诗宋词》、《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引导学生诵读;可以将《大学》、《中庸》、《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组织教师们诵读,师生共同参与诵读,构建起国学经典诵读体系。
三是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诗词鉴赏与朗读、古典音乐欣赏、书画欣赏等二课堂活动。可以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二课堂活动,可以每月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一刻钟”和“书写国学经典一刻钟”活动,确保各二级学院各班级诵读内容的落实;可以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说唱、朗读国学经典故事、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要求各班级每月的黑板报、橱窗、班级微信圈、博客、微视频等都要有一定的国学经典内容,定期安排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音乐等,把国学经典教育贯穿于日常的点点滴滴活动之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
成立陶艺社团、空竹社团、风筝社团、古筝社团、茶艺社团、书画社等带有传统文化性质的社团组织,开展识字猜谜、唐诗宋词鉴赏、端午划龙舟、重阳走访敬老院、中秋赏月等具有传统特色的活动;以大学生科技艺术节、文艺汇演等为展现载体,围绕孝敬父母、心怀感恩、诚实守信、善待他人、日行一善等话题,借鉴朗读者、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节目,邀请名师名人、校友、老教授等用?文朗诵、课本剧、说唱、快板等新颖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把《论语》、《弟子规》、《孝经》、《礼记》等国学经典介绍出来并欣赏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帮助学生们深层次思考并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4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语言交际越来越频繁。语言既承载着文化,同时也能反映和传播文化。我们的外语课堂不但是传授语言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阵地。而文化因素又能够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因此,我们的外语教学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重担,同时还兼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外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缺失普遍存在。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形成双向文化交流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英语课堂应该是传授英语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英语文化的重要场所,不应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种观点非常片面,因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但要增加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要借助于英语这一工具,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在这一背景之下,其他国家的人民迫切的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外语教学中有益的渗透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
引导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各自文化的载体,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是实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所以中国人首先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并认同,才能够用其他语言自然的表达出来。在英语教学中更多的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能够客观上提升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用英语来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需求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灵魂,也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准确认识,从而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由衷的热爱。此外,还有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形成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四)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需求
如果在外语教学中反复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但是如果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应该反复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语言点,而是应该多为学生设置一些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气氛肯定会非常轻松、活泼,不但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而出现,同时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传统文化的介绍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人们的文化平等意识非常淡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者一定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更要消除摒弃本民族传统文化,单纯学习外语的错误想法。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将某一方的文化推举到很高的地位,而应是在比对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努力与当前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在测验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
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出来,比如明确规定出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还要在相关测试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还可以通过口语测试的手段来检测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这样一来,既有利于督促教师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增加实践活动
学生能否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识,除了教师的教授因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学习因素。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知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一旦学生形成对这种差异的客观认识,总结出其中的特点,就能够更好地使用目标学习语言来表达中国文化。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在英语表达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四)设置比对中西方文化的课程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用来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特别是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被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者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创设双向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场所,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五)将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阵地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文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或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活动,也可以借助于英语角或者英语文化节等,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机会,校方亦可以在校内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讲座、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等,以增加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机会。
三、结语
除以上几点策略之外,在外语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在不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高职外语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及手段,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这一工具的作用下能够更好的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 王佳棋.大学外语教学应注意中国文化的融入[J].成人教育,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