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七情; 中医病因和病机; 情志疗法

祖国医学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心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的活动是由“五神”“五志”表现的。所谓五神指神、魄、魂、意、志,为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又生五志,“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由五志生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1 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人的情志与内脏有着密切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此五脏五志之分属也。”张景岳《类经•疾病类》中曰:“喜怒思忧恐惊悲畏,其目有八,不止七。然情虽有八,无非出于五脏。”

2 情志失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怒、喜、思、悲、恐、忧、惊是人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反应,但长期、强烈、持续的情志刺激,一旦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则可导致脏腑气血紊乱,阴阳失调而发病[1]。

2.1 情志失调直接累及脏腑而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与《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均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由此可见,失调的心理变化成为病因,直接影响脏腑功能而致病,情志过激可损内脏,不同性质的情志过激可损及不同的内脏。

2.2 情志失调可致气机紊乱而致病所谓气机是指气在人体中的基本运动形式,气机的正常运动构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情志异常不仅可直接伤及脏腑,还可使机体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引发多种病证。

2.2.1 过度愤怒可使肝气失于条达,疏泄失常,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面红目赤,青筋怒张,呕血,甚至眩晕卒倒[2]。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2.2.2 狂喜过度导致心气涣散,推动血流作用减慢,使心神失养,出现心悸不寐,精神不集中,重者甚则失神狂乱,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2]。

2.2.3 过度悲哀,可致肺气耗伤,宣降失常,出现垂头丧气,意志消沉,叹息不止,少气不足以吸等症状[2]。《素问•举痛论篇》曰:“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2.2.4 过度恐惧致使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出现二便失禁,坐卧不安,甚则遗精。突然受惊使人气机逆乱,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导致心神不定,临床常见惊悸、不寐、痴呆、神志错乱等[2]。如《素问•举痛论篇》曰:“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2.2.5 忧思虑过度伤心脾,导致脾失健运,心神失养而出现胸脘痞满,食减纳呆,健忘,心悸等症[2]。《素问•举痛论篇》曰:“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2.3 七情内伤,气机逆乱,津液运化失常而生痰瘀七情损伤使脏腑气机逆乱,进一步影响津液输布和血液运行,而化生郁痰;又可因情志失调,五志化火,炼液成痰。情志失调所致气机不畅乃生痰之源。同时,气滞则必然导致“瘀”,痰、瘀可相互渗透,相互为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腑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痰邪形成后,可随气机之升降,而无处不到。《类证治裁•痰饮》曰:“痰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为咳,在胃为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为痹,变幻百端。”

3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

中医学中的心理治疗思想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事实上,在古代中医里并无“心理治疗”一说,更多的称之为“情志致病”并采用相应的“情志疗法”治疗。中国古代情志疗法主要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表述情绪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经典提法,其基本原理是脏腑情志论和五行相克论的结合,将人体归纳为五个体系并按五行配五脏五志,然后利用情志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进行治疗的心理疗法,即运用一种情志纠正另一种失常情志。因此,它在心理治疗方法上独具特性。

五行相克理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相胜关系,即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黄帝内经》具体论述了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基本程序: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3.1 喜伤心,恐胜喜喜为心志,喜甚伤心气,可致嘻笑不止或疯癫之症。治之以“祸起仓卒之言”或其他方法使之产生恐惧心理,抑其过喜而病愈。

3.2 怒伤肝,悲胜怒怒为肝的情志表达,过怒则肝阳上亢、肝失疏泄而表现出肢体拘急、握持失常、高声呼叫等症状。治之以“恻怆苦楚之言”诱使患者产生悲伤的情绪,有效地抑制过怒的病态心理。

3.3 思伤脾,怒胜思正常的思虑为生理心理现象,但“过思则气结”,可使人神情怠倦、胸膈满闷、食纳不旺、脾气郁滞、运化失常。治之以“污辱斯罔之言”激患者盛怒以冲破郁思,使患者重新改变心理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

3.4 忧伤肺,喜胜忧悲忧皆为肺志,太过则使人肺气耗散而见咳喘短气、意志消沉等症状,还可由肺累及心脾致神呆痴癫,脘腹痞块疼痛、食少而呕等,治之可设法使患者欢快喜悦而病愈。

3.5 恐伤肾,思胜恐过度或突然的惊恐会使人出现肾气不固、气陷于下、惶惶不安、提心吊胆、神气涣散、二便失禁、意志不定等病理变化。可用各种方法引导患者对有关事物进行思考,以制约患者过度恐惧或由恐惧引起的躯体障碍。其实这就是一种认知疗法,通过树立正确的认知来治疗心理疾患。

总之情志内伤导致疾病发生受到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人先天所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征,与后天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心身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方面的不同倾向,过激或过久的情志刺激必须作用于特定的心理素质和生理功能状态才能发病[3]。换言之,对于七情是否致病及其所致疾病的种类、转归、预后等,均与社会、时间因素、个体心理素质的强弱、个性及其对实践的认知评价系统有密切关系[4]。而情志致病理论不仅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5],更为现代心身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志因素所引起的生理变化可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和器官,若持续发展则可引发各种疾病。因此,研究情志致病的病机对临床诊治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78.

[2]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26.

[3] 邢玉瑞,张喜德.中医七情病因学说研究进展.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4):63-65.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再生医学;基本概念;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11-2309-04

Introducation of Regen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Hanm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College of TCM,Wuhan 4300612,Hubei,China)

Abstract:Clearly define the regen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integrated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a subject abou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method and mechanism of the internal or external regulation on tissue and organ regeneration. Its basic principle is that u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tegrated regulative function to maintain and control the original regenerative ability, in order to repair and regenerate the organ function. Research not only focus on how to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ontrol the organism natural regenration, but also focus on the how to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reduce or protect from the abnormal regeneration. Discussed the theory base of the regen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tenace and vitalitybasic theory,core theory of essence and energy, therapy of integer regulate, feature advantage of preventing disease from exacerbating),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thought and method. Brief commentted the development and tendency of the regen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regen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sic concept;theortical basis

随着现代再生医学与中医药学研究的迅猛发展,新的交叉学科―中医再生医学应运而生,从粗浅的认识,到深入地研究,从不自觉地临床实践,到抓住本质的理论概括,从某一方面的体会,到全面地理解与总结,使中医再生医学渐趋形成。

1 中医再生医学的定义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主要采用天然药物或自然方法,以保护与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医学科学。再生医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随研究的飞速发展不断更新,学术分科亦不断增多。目前再生医学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再生医学主要是指:利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和开发用于替代、修复、改善或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可用于因疾病、创伤、衰老或遗传因素所造成的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的再生治疗技术和产品。广义再生医学主要是指:一门研究如何促进创伤与组织器官缺损生理性修复以及如何进行组织器官再生与功能重建的学科,它是通过研究机体的正常或病理组织特征与功能、正常或病理状态下的损伤与再生修复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和综合治疗方法,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以维持、修复、再生或改善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减少或防止异常再生。

中医再生医学是在中医药学和再生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属广义再生医学一个新的学科分支。中医再生医学是一门综合运用中医药学和再生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医药在体内外调控组织或器官再生方法与机制的一门学科。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中医药的综合调节作用去维护和调控机体本来存在的自然再生愈合能力,达到修复和重建器官功能的目的。研究重点不仅在于如何利用中医药调控机体的正常再生修复,而且更关注如何利用中医药减少或防止机体的异常再生病变。

2 中医再生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再生医学除以现代再生医学的理论作为其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外,中医药学理论原没有“再生医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但其基本理念和临床实践包含了较丰富的“再生医学”理论基础和防治经验,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2.1 维护生机的根本理念

“生机”是人体的自我调控和修复再生能力,它是机体健在的根本之所在。“神者,生之制也”,机体的自我调控和修复再生能力属广义“神”的范畴,故《灵枢•天年》强调:“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中医防治疾病的根本理念是:承认、尊重、基于和利用人体的自我调控和修复再生能力。这种维护生机的根本理念是中医再生医学的理论基础,亦是养生防病和健康长寿的基本出发点。

2.2 精气学说的核心理论

《灵枢•本神》指出:“生之来,谓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生之本也”,认为精是人体发生发育、再生修复和维持生命的根本。《灵枢•阴阳脉解》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气禀受于父母,靠后天水谷之精的不断滋养,由肾脏藏而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归精,精归化”,脏腑组织的功能(气)源于精的转归化生,“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精(包含具有再生修复能力的精微物质,相当于“成体干细胞”)有促进生长发育、繁衍生殖、再生修复和主宰衰老等重要作用。年少时随年龄增长而盛,中年以后随年龄增加而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肾精渐趋耗竭,则生命走向终结。

胚胎干细胞相当于“先天之精”,可以化生所有脏腑组织,“后天之精”除了“水谷之精”外应包含具有再生修复作用的“骨髓之精”和“脏腑之精”,合称“肾精”。因后天再生之精的存在与化生与“肾”密切相关,脏腑组织的再生修复依赖“肾精”化生,即补肾有利于后天再生之精的存在与化生,故又说“肾为先天之本”。“骨髓之精”相当于骨髓干细胞,“脏腑之精”相当于除骨髓外的其他脏腑组织内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再生作用的“后天之精”是由“先天之精”转化而来,故中医学非常强调“禀赋”。先天禀赋好的人体,则后天再生修复能力强,不仅健壮不易患病,而且即使患病也易于康复。

虚证的本质是人体再生修复能力不足,精虚是再生修复能力不足的根本之所在,形体衰败是精亏不足的外在表现,补虚的根本在于恢复再生修复能力,填补精髓是恢复再生修复能力的重要措施,精能转化生成、修复衰败形体,形体得以恢复是精虚得以填补的“金指标”。故明•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指出:“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

2.3 整体调控的治疗手段

为了形象地比较中医药与化学药在调控再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可用土壤使用天然农家肥料与人工化肥的例子加以说明。在人体内的“肾精”具有再生修复能力,但决定“肾精”再生修复的关键因素是提供何种脏腑组织的环境。如果将“肾精”看作再生修复的“种子”,则特定的脏腑组织就是“种子”赖以生根、发芽、长成的“土壤”。“种子”一定的情况下,“土壤”决定“种子”的生长发育;“肾精”一定的情况下,脏腑组织的特定环境决定“肾精”再生修复。不管是“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都只解决了“种子”问题。要完成脏腑组织的再生修复,除了“种子”,关键要解决适合“种子”生长的“土壤”(脏腑组织环境)问题,而“土壤”需要保良或改良,中医药在保良或改良“土壤”(脏腑组织环境)方面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中医药调控再生修复的关键作用就是维持和改善了相应脏腑组织的环境(包括整体的大环境和特定的微环境),在维持或促进正常再生修复过程的同时,要防止异常再生变生其它病证的可能。

土壤施用农家肥料不但保证了农作物生长良好,而且保持了土壤的长期肥沃,因农家肥属“天然肥料”,所含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其营养元素常须经过土壤中的化学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使养分逐渐释放,并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气和水的比值协调,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因而肥效长而稳定。除了这些已知的好处外,还有很多尚待研究的奥秘。化肥是现代科技的一大杰作,其科学数据详实,科学原理明确。因化肥大多易溶于水,施入土壤后能很快被农作物吸收,肥效快而显著。与天然农家肥相比较,除成本较高外,由于人工化肥含营养成分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不利于保持土壤的长期肥沃,如果过度或不合理使用,还会造成土壤贫瘠和环境污染。因而现代农业主张在主要使用天然农家肥的基础上,再合理加用化肥。与“人工化肥”不能取代“天然肥料”的道理一样,维持人体正常再生修复和健康长寿,“人工化学药”不仅不能取代“天然中医药”,而且现代医学回归自然的趋势越来越强,呼声越来越高,意义越来越大。

在保良或改良脏腑组织环境(“土壤”)的作用方面,中医药与化学药相比较,中医药好比农家“天然肥料”,某一方面的药效(肥力)较弱,但有效成分(养分)全面,药效(肥力)持久,往往需要炮制、煎煮发生化学反应,须经过人体的消化吸收、代谢转化,发挥整体调节作用,有利于脏腑组织环境保持最佳状态(土壤保持肥沃),以保证脏腑组织再生修复和健康长寿(农作物生长良好)。而化学药好比“人工化肥”,在某一方面的药效(肥力)较强,但有效成分(营养成分)单一,不能满足脏腑组织再生修复(“种子”生长发育)的多方面需求,不能整体维持脏腑组织环境的最佳状态(土壤长期肥沃)。过分或不合理使用化学药,不但许多旧的问题没解决,还会导致众多医源性疾病,使脏腑组织环境更加恶化,就好像过分或不合理使用化肥致使土壤贫瘠和环境污染的道理一样。

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完全是利用脏腑组织的自然愈合能力使脏腑组织的损伤得以再生修复,重建脏腑组织的功能,具有顺其自然,因势利导,逆转病势,整体调节,安全性高和有效性肯定的特点。研究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的作用及机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2.4 既病防变的特色优势

“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变”的趋势是“变重”或“变坏”,故“防变”主要就是防治“重证”与“坏证”两大类病证。“重证”主要指病情出现损伤加重,给正常再生修复增加困难。“坏证”主要指由于异常再生导致影响功能的组织结构改变或癌变。

“既病防变”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慢性肝病的病程进展中,“急黄”(属重型肝炎范畴)是典型的变之“重证”。重型肝炎是一类因肝细胞广泛坏死,病情急剧进展,可发生肝性脑病、出血、水肿、腹水、严重黄疸、肝脏缩小等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的肝病。肝再生是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的生机所在,若在有效的时间内,坏死的肝细胞得以正常再生,则患者存活;若不能及时获得足够的肝再生,则患者必至肝衰而亡。目前治疗重型肝炎主要围绕两大原则采取措施,一是阻止肝细胞进一步坏死,改善已经恶化的肝脏生存环境,为肝再生、恢复肝功能赢得时间和机会,二是促进或调控肝再生。大量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可减少重型肝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已发生重型肝炎配合应用中医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和改善生存质量,表明中医药具有一定防治慢性肝炎“变重”的功效。

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肝病的两大“坏证”,中医药在防治这两大“坏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肝硬化的病因多样,其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但都涉及肝细胞坏死、结节性再生和结缔组织增生这3个相互联系的病理过程。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广泛开展了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包括肝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具有肯定的抗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在维持肝再生的同时,减少了肝纤维化的异常再生过程,从而防止了肝硬化(“坏证”)的发生与发展。

尽管肝细胞癌(HCC)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但目前认为病毒性肝炎的慢性炎症导致肝细胞不断的破坏和再生是HCC发生的重要因素。90年代,随着对细胞周期调控认识的不断深入,一系列细胞周期调节因子被证明与包括肝癌在内的一些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3]。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防治肝癌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可能是中医药对肝再生过程中的细胞周期发挥了调控作用,减少了癌变的几率,阻止或延缓了HCC的发生与发展。加强中医药调控肝再生的研究,必然加深中医药对细胞周期调控的认识,从而为维持正常的肝再生过程,防止肝癌(“坏证”)发生与发展。

3 中医再生医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和器官再生大致可分为体内再生和体外再生两大类:体内再生是指损伤的诱导和促进组织在体内进行自我修复;体外再生是指在体外形成组织和器官,然后植入体内相应的部位。近年来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学的研究,骨髓来源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为许多疾病提供了细胞移植与再生修复新的治疗手段。组织工程产品如皮肤、骨和肌腱等已经应用于临床,复杂组织和器官制造的研究也取得许多令人振奋的进展。

中医药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二是调控免疫机能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和患病机体;三是减少和防止组织的病理损伤,促进已损伤组织的再生修复,防止损伤组织的异常再生而变生它病。前两个方面近现代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第三方面本是中医药发挥主要防治疾病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特色优势,但因其作用机理的高度复杂性,尚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目前再生医学的主要热点是组织工程学,着眼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功能替代,而对于中医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是中医药在防治异常再生的作用及机制,尚属研究“冷点”,是未来中医再生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中医再生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作用特点和优势将不断突现,必将成为再生医学研究的新“热点”。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展开研究:①研究中医药对“先天之精”的影响(提高禀赋);②研究中医药对“后天之精”的影响(增强体质);③研究中医药对骨髓和脏腑之精正常分化和再生修复的影响(维持和调控脏腑组织正常再生的作用及机制);④研究中医药对骨髓和脏腑之精异常转化和再生之“变证”的影响(防止脏腑组织异常再生的作用及机制)。

4 中医再生医学的研究思路

总体研究思路主要分系统整理、临床评价和实验研究等几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环节。系统整理主要是采用文献系统分析法,对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相关的研究论文、论著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定性分析),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论文进行Meta评价(定量分析),以较全面准确地掌握该领域研究的现状,继承有价值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为临床决策或未来研究决策提供依据。

临床评价的关键是建立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目前,因组织再生是人体内损伤修复的生理机制,异常再生的病理机制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临床尚未作为一个“病”加以对待,故西医尚没有组织再生相关的疗效评价标准,不可能直接采用西医的疗效评价体系。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虽有现实和潜在的特色和优势,亦非常关注异常再生变生“重证”、“坏证”等相关病证的防治,但由于缺乏异常再生病证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使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的疗效和特色优势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有鉴于此,当务之急须开展如下研究:在继承个体化诊疗和辨证论治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与脏腑组织再生相关的病证标准、实验室指标和生存质量测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中医药临床评价及质量控制方法学的研究,为利用和提供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的最佳证据创造条件。

实验研究是探讨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机制的必要手段。急慢性疾病出现的组织损伤需要的再生修复,脏腑组织再生失常导致的“重证”、“坏证”等问题,以微观见长的现代医学,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控。中医药注重整体动态调节,长期临床实践表明了中医药有可能通过调控脏腑组织再生以治疗急慢性病证,但由于缺乏现代语言的科学阐释,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十一五纲要”提倡自主创新,中医药理论与上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经验,无疑是我国医药自主创新重要的灵感源泉与物质宝库,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首先要解决中医药理论的现代传承及临床经验的科学表述。如中医药调控肝再生虽然有大量的临床实践,其中“补肾生髓成肝”调控肝再生亦被证明是疗效肯定的中医药特色疗法,但中医药调控肝再生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根本原因是肝再生机制极其复杂多变,完全是系统动态地整体调控,而中医药对肝再生的调控又具有多途径、多层次、多方位、多系统、多成分、多靶点、多时限系统作用的特点,给研究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随着现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与不断成熟,给中医药调控肝再生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通过找准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的突破口,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完全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5 中医再生医学的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中医药调控皮肤、神经(包括周围和中枢神经)、骨再生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若干进展。特别是“烧伤再生医学”以中医药“液化的方式无损伤的排除坏死组织”(减少损伤),以“原位干细胞培植的方式再生修复创面”(无疤痕皮肤再生)是对中医学“祛腐生新”和“既病防变”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在对现代再生医学产生影响的同时,为促进中医再生医学的建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人体组织器官的再生能力以肝再生最为惊人、最为复杂和最为奇特,一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点关注领域。在急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肝再生与肝损伤在体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保持动态平衡,是维持肝功能正常和影响预后的关键机制。中医药广泛用于急慢性肝病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对肝再生过程的整体调控,但却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内经》中“肾生骨髓,髓生肝”的科学内涵一直未被揭示,甚至连“肝主生发”的功能都未能与肝再生结合起来进行认识和研究。近些年来,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肝再生和骨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我们首次提出“补肾生髓成肝”的科学假说,开展“补肾生髓成肝”调控肝再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肾生髓成肝”至少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骨髓干细胞转化为肝脏细胞和肝内环境(包括调控肝再生的细胞因子、肝内干/祖细胞)等3个途径或机制调控肝再生,这就为“肝再生”这一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更全面和更丰富的实验与临床资料,丰富了骨髓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的机制研究和临床运用,阐发了急慢性肝病“髓生肝”、“髓失生肝”、“久病入肾”、“重病入肾”病因病机理论,为提高“补肾生髓成肝”调控肝再生以防治肝损伤、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和基础理论支持,推进了中医再生医学的创立与成熟[4-6]。

6 中医再生医学的发展趋势

鉴于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是一个整体动态的复杂系统,采用日益成熟的系统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是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基因组学主要研究生物系统的基因结构组成,即DNA 的序列及表达。蛋白质组学研究由生物系统表达的蛋白及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差异。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系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所有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 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本质的科学, 具有整体动态、综合分析等方法学特点, 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延伸,与中医的系统整体观相通。常用的方法是检测和量化一个生物整体代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下,代谢整体的变化轨迹,反映某种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物事件[7]。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看,脏腑组织再生失常是因蛋白质网络和基因调节网络被“扰动”所致,而脏腑组织再生失常过程中出现的“证候”可能是蛋白质网络和基因调节网络被“扰动”后所发生的一种特异性变化状态。这一被扰动网络可通过其分泌到血液和尿液的内源性成分的改变以组、群、谱的特征反映出来,因此,反映脏腑组织再生过程中证候演变规律的“物质基础”将可能是组、群、谱集成的形式。特别是基于高场核磁共振(NMR) 技术的研究方法,并不需要进行样品的提纯,可以无损伤地监测组织代谢表达谱的改变, 动态评估代谢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定位相应的靶组织、作用过程以及生物学标志[8]。因而,对于研究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的系统动态变化的规律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医药调控脏腑组织再生的作用及机理,不仅可显著提高中医药治疗相关病证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以实现中医药理论的若干突破与创新,使中医再生医学成为现代再生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参考文献

[1] 郑作昱,史成章,牛正先.细胞周期与肿瘤[J].华人消化杂志, 1998,6:1097-1099.

[2] 刘为纹.肝细胞性肝癌病因学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93-95.

[3]肖文华,刘为纹,房殿春.原发性肝癌多基因异常的研究[J].华人消化杂志,1998,6(特刊7):50-51.

[4]李瀚,高翔.“肾生骨髓,髓生肝”的科学内涵[J].中医杂志,2006(1):6-8.

[5]李瀚,晏雪生,罗建君,等.左归丸药物血清促进骨髓间质细胞转化为肝细胞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11(28):5465-5468.

[6]李瀚.“补肾生髓成肝”调控肝再生的实验与临床研究[C].第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特邀报告),2003:27-31.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摘要】 本文对“回回体质假说”内涵的基本内容——“环境制约论”、“禀赋决定论”、“心身结合论”、“体质发展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对其来源—“四性学说”、意义及宁夏回族优势病种和宁夏特色药物的开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回回体质假说;内涵;外延;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宁夏回族特色药物

在民族医药蓬勃发展的今天,藏医、蒙医、维医、朝医以本民族特有的体质理论(如:藏医分为:“朗、赤巴、培根”三型;蒙医分为“赫易型、希日型、巴达干型、赫易希日合并型、希日巴达干合并型、巴达干赫易合井型和赫易、希日、巴达干混合型”七型;维医分为:“气质”四型;朝医分为“四象”-太阴型、太阳型、少阴型及少阳型)指导下,结合现医学的相关内容,运用中医体质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在国家对民族医药的大力扶持下,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诊疗体系。

回族医学是以“四性”、“真一七行”等伊斯兰医学特有的病机理论为指导[1],以“理气调性”为主要治则,以“香药”和“矿物药”的运用为主要特点,并结合中医药的相关知识,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对疾病进行诊治的一门学科。

宁夏医科大学回族研究所在对回族医学理论进行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中医体质学的相关内容,力图对“回医体质理论”诊疗体系进行量化、标准化。因此,提出“回回体质假说”,以期形成由“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和“预防”等内容构成的回医诊治体系,为宁夏回族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现对“四性学说”、“回回体质假说”的内涵及意义简述如下。

1 “四性学说”

“四性学说”在回族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回族医学的重要医学典籍——《回回药方》中,指导着内伤及骨伤各科疾病的用药。如:《回回药方三十卷·杂证门》中:认为消渴的病机是“禀性衰败兼湿”;肺痨的病机是“禀性衰败兼干”等,即将疾病按禀性不同而做出了区分(干性的、湿性的、性冷的和性热的)[2]。

而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为:“天人合一论”、“性智本原论”、“禀性论”和“四性气质论”:

1.1 天人合一论 即:人(小世界)与宇宙(大世界)的统一于“真一”。

伊斯兰哲学认为:“人之本性,乃无极样式,此身之本质,无极虽受真主之命乾坤万物,其生死贵贱之权,必不由无极太极所能自主也。”可以归纳为:“一元论”。

1.2 性智本原论 即:“真一”分化为“性”与“智”。

伊斯兰哲学认为:“人体仿佛一个小世界,‘性’和‘智’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与人形影不离,相伴终生。”“‘性’者:根于大命中之性而起,人之所以然。‘智’者:根于大命中之智而起,物之所以然。”也就是说:性和智被认为是人和物的最直接的根据和本原,可以归纳为:“二分论”。

1.3 禀性论 “性”和“智”与生俱来,与命共生、共存。①“智”的基本特征:思想、意志、信念、情感、智能和知识。②“性”可再分为“真性”和“生性”。《清真指南》[3]中说:“性有二等:一曰真性,二曰生性。真性与命同源,乃仁、义、礼之性,是人的本性。生性因形始具,乃水、火、气、土之性。二者和合则为‘禀性’。”可归纳为:“四分论”。

1.4 四性气质论 即:“禀性”的四种特征。

《天方性理》中说:“一曰安定性,属风(气);二曰常惺性,属水;三曰悔悟性,属火;四曰自任性,属土。”可以归纳为:“四特性论”。

四个理论一步步地分化为“四性学说”,最终形成了回族特有的病因病机理论。

2 “回回体质假说”的内涵

“回回体质假说”由内涵和外延两部分构成,“回回体质假说”的“内涵”是外延的出发点,外延是内涵的具体表现和延伸。

2.1 环境制约论

回族医学认为:环境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回族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及宗教信仰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如:回族喜食牛羊肉(包括内脏)和八宝茶等高糖高脂类食物造成了回族人血脂普遍偏高。赵玲莉等[4]对回族地区汉、回两个民族1064名中年人血脂水平的调查分析显示:①回族的TC、LDL-C水平高于汉族(P

2.2 禀赋决定论

回族医学认为:体质(禀性)由两方面决定:①先天遗传因素;②后天环境因素;而先天遗传因素在体质的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既遗传是世世代代的连续,通过“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而中国的回族是古代伊斯兰帝国阿拉伯人的后裔。因此,遗传因素对于回族的体质有重要的影响。

2.3 心身结合论

回族医学认为:①“体质”是个体躯体素质与相关心理素质的综合体。②“体质”的躯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是稳定与变异的统一。心理学认为:任何学派都承认人的气质、精神活动有一定形态学基础。从而证实了“回回体质假说”内涵的基本原理-“心身结合论”的科学性。因此,在坚持“回族体质学说”的基础上,汲取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方法成为民族医学心理学发展的捷径。

2.4 体质发展论

回族医学认为:①“体质”是一种按时相展开,与个体发育同步的生命过程。②“体质”发展的过程为:从“幼年”到“青年”到“壮年”到“老年”,每个阶段的体质特性也有差异。因此,我们对回族人的体质分为“幼年体质”、“青年体质”、“壮年体质”和“老年体质”,并根据每种体质的特性,进行相应的调整达到保健治病的效果,是回族医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又一典型范例。

3 “回回体质假说”内涵的意义

“回回体质假说”包括:“内涵”和“外延”。“外延”的基本内容为:通过宁夏回族地区若干个常见/发病率较高,而回族医药确有疗效的优势病种作为突破口,以回族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内容,借鉴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方法,建立起一套具有回医特色的诊疗体系,为回族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其具体内容为:①对特定人群(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回族地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建立起“横断面研究体系”和“疗效评价研究体系”,在符合临床试验的四个基本原则(设立平行的可比性的干预对照组、随机化分组、双盲法和样本含量)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统计学的相关方法进行临床设计和评价(DME)。之后在对相关方药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样本、多中心且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②“动物实验”则在临床试验的结果和相关预实验的基础上,对相关回药进行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及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以期开发出一种或几种回族特色药物(内服/外用),形成“回族医学临床与科研体系”,并开发出适合回族体质的保健品,而所有这些研究的开展都要在“回回体质假说”内涵的指引下进行。

3.1 宁夏回族优势病种——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DM的发病有两大特征:第一,发病率高。①发病率明显高于当地汉族人群。全国两次大型DM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7]:宁夏回族DM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地汉族。②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国内、外。第二,危害性大。①致残、致死率较高。②医疗经济负担沉重。而回族医学重要典籍《回回药方》(全书共36卷,现仅存残本4卷,由汉语、阿拉伯语、希腊语、古波斯语等写成,是一本包括多种门类的自成体系的回族医学百科全书[2])中记载了一首治疗消渴(糖尿病)的古方——“回回甘松饮”(Hui-hui Gan-song Yin,HGY),在几百年回族糖尿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回甘松饮”就是基于回族医学中的“四性体质学说”(针对“寒性体质”),根据益禀补肾、化痰通络的治则,经过宁夏名老回医—单于德教授多年临证经验的验证[1],选用撒苔亦忻的(甘松)、忽咱则(枸杞)、木香、阿咱的答剌黑提(丁香)、罗亦那(大黄)等13味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2 宁夏回族特色药物——张氏秘传正骨膏

宁夏吴忠市张氏正骨第三代传人张宝清先生,自幼随父张成仁学习回族传统医学正骨术,几十年来扶危帮困,济世行医,为数以万计的骨伤患者解除了痛苦。张氏秘传系列回药对治疗各类骨折、烫伤、骨不连、压疮等伤科疾病独具特色,自制的“回药张氏正骨膏”,在回族“四性学说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近200年的临床实际使用,以其用药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深受患者好评[8]。

综上,在坚持回族医学理论(四性学说)的指导下,以“回回体质假说”内涵和外延为基本理论框架,建立起回族特色科研体系,针对宁夏回族优势病种进行防治,开发宁夏回族特色药物,是回族医药发展必由之路。而“回回体质假说”的内涵是连接“四性学说”和临床研究的纽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单于德,马成义,陈卫川,等.中国回族医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学文献整理丛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24-231.

[2] 宋岘.《回回药方》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26.

[3] 马注,余震贵.清真指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23.

[4] 赵玲莉,马惠英,孔丽蕊.宁夏地区汉回族中年人血脂水平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01-2502.

[5] 雷晨,张如意,何兰杰,等.宁夏回族糖尿病住院患者并发症的13年回顾性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6):450-453.

[6]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糖尿病调查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3):678.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摘要] 扶正祛邪治法源于《内经》,扩充于《伤寒论》。吴鞠通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著书《温病条辨》,开创三焦辨证理论。在分别使用解表、散结、攻下等祛邪法治疗温病的同时,强调中病即止、增液保阴、勿妄下热、久病扶正等观点,并运用于遣方用药的攻补相辅。通过实践的方法对祛邪扶正治法进行了验证,强调了正气和邪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转变,揭示了处理“补虚、留邪”,“祛邪、伤正”两组矛盾的辨证思路,倡导了邪正并重、邪正合治的中医治疗思想。

[关键词] 温病条辨;扶正祛邪;中医理论

[中图分类号] R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c)-119-03

The application on the method of reinforcing the healthy qi and eliminating the pathogenic qi in Systematized Identification of Warn Diseases

CHAI Xiaoshu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120, China

[Abstract] The method of reinforcing the healthy qi and eliminating the pathogenic qi originates in Internal Classic, and is developed in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Wu Jutong wrote The Systematized Identification of Warn Diseases based on the present theories, and developed the "San Jiao" diagnostic method. During the using of the methods of reinforcing the healthy qi such as releasing the exterior, dispersing stagnation and purgation, in order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 treatment of determin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eserving yin by increasing body fluid, cautious usage of purgation and reinforcing the healthy qi to prolonged disease. The tonification and purgation in combination of using medicine was applied in formulation. The method of reinforcing the healthy qi and eliminating the pathogenic qi was validated through the clinical usage in order to stress the healthy qi and pathogenic qi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and reveal the diagnostic logic of solving the dilemma of "reinforcing deficiency while releasing pathogenic qi" and "dispersing pathogenic qi while damaging healthy qi", and propos the TCM treatment logic of valuing and treating both healthy qi and pathogenic qi.

[Key words] Systematized Identification of Warn Diseases; Reinforcing the healthy qi and eliminating the pathogenic qi; TCM theory

《温病条辨》[1]是由清代著名医家吴瑭著于嘉庆三年的一部温病学代表著作。该书创立三焦辨证纲领,由上及下、由浅入深地讨论了温病学理论,并对各种常见温病提出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药。对于温病的治疗,吴瑭提出温病过程中一方面要祛除病邪,另一方面要注意顾护正气,强调邪正并重、邪正合治思想的重要性。在运用温病在三焦祛邪如解表、催吐、攻下等方法时,多处条文提出同时扶正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一点是该著作的精华所在,也正符合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在临床上体现在治病着眼于人,病去人留的治疗目的。现针对本书中邪正并治之处作出以下分析。

1 上焦感温,解表扶正[2]

《温病条辨》阐述了以三焦为纲的辨证论治体系,临床中根据温病的发病部位及侵入途径,提出“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对于急慢性外感热病,使用清热、祛湿、理气、化瘀、攻下等祛邪之法,可获速效,但邪热退后,难免伤正,或正虚复感,加重病情。尤其对于慢性外感热病,单纯祛邪,收效甚微。因此在《温病条辨》中,强调解表祛邪的同时,扶正不可忽视。

1.1 源于《内经》,法同《伤寒》

扶正理论源于《黄帝内经》[3],《内经》提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正虚邪侵发病基本原理,疾病的发生可因正气不足引发邪气侵犯机体,也可因为邪气对机体正气侵害损伤后所致。在此基础上,《伤寒论》[4]则充分认识到扶正的重要性,并渗透在临床的治法上,尤其对于正气不足,复感外邪,或受外邪侵袭之后,因失治、误治而致正气受损,正气既虚,不能鼓邪外出者,强调解表攻邪的同时施以扶正。在《内经》扶正思想的指导及《伤寒论》扶正解表的启示下,吴瑭在《温病条辨》中强调温病发病的关键是正气虚损,在原病篇第二条引用《阴阳应象大论》的“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第三条引用《金匮真言论》的“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及第十七条引述《刺法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均提示了正气虚损是温病的主要病因,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为治疗上焦温病的原则,同时吴瑭自注,“若留得一分正气,便有一分生理,”便点出了扶助正气的重要性。此外,原病篇第九条《评热病论》全文对邪正交争的论述及第十八条《玉版论要》的“病温虚甚死”指出,外感温病,邪正交争,若正气胜邪,病向愈,若正不胜邪,预后不良,从而阐明了治疗温病须在祛邪的同时勿忘扶正。

1.2 解表祛邪,中病即止

《温病条辨》中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其含义在于上焦温病部位最高病偏于表,治宜选用轻清升浮之品,否则药重则过病所或损伤正气。吴瑭在使用汗法治疗温病侵犯上焦时,处处顾护正气,以祛邪而不伤正,如在第二十五条指出“手太阴暑温……重伤其表,暑必伤气,最令表虚……”其中强调发汗只可“微得汗,不可再服”;第二十六条指出“手太阴暑温……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其中白虎汤之中已有甘草、粳米养胃育阴,而在汗多散大为阳气发泄太甚时,须加人参为君,以补肺中元气。吴瑭在使用吐法治疗上焦温病时,同样在使用祛邪的同时提示猛药轻取,中病即止,虚者补气,如上焦篇第十三条及十四条使用吐剂栀子豉汤及瓜蒂散治“邪在上焦膈中”及“痰涎壅塞胸中”时,提出“得吐,止后服”及“虚者加参芦”。上焦篇第五条银翘散的使用别说明“余证悉减者,减其制”,及上焦篇第四条中“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病温虚甚死”等经典节语,充分体现了吴瑭治上焦解表祛邪的同时,勿犯中焦中病即止的辨证论治思想。

2 中焦湿温,畅中扶正[5]

中焦指脾胃而言,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温病自上焦顺传至中焦,邪从湿化,郁阻脾胃,气机升降不利,故治法上吴瑭提出“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即以平衡中焦枢纽气机升降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治法则予以辛开苦降,辛温药物可化湿解郁,苦降药物可清脾胃热,苦辛并用,与脾胃升降相合,以取化解中焦湿热,通畅脾胃中焦气机之意。然而湿温邪入中焦,易煎灼津液,化燥伤阴,加之辛、苦之剂散气伤阴,故吴瑭强调中焦温病应注重顾护阴津,益气扶正。

2.1 辛开苦降,开结畅中

阳明温病热结中焦,吴瑭书中多处使用辛开苦降法以开结消痞,通畅中焦。中焦篇第三十八条曰:“脉洪滑……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因温病已不在上焦,热邪下行与痰湿互结于中焦,故治以辛开苦降之小陷胸汤,方中苦寒之黄连清热解毒,辛寒之瓜蒌化痰行气,辛温之半夏降逆止呕,辛苦之枳实引水下行,四药合用以达苦辛通降、化痰清热之目的。半夏泻心汤作为辛开苦降方药的代表,多次出现在吴瑭治疗中焦温病篇。如中焦篇第三十九条:“阳明暑温……浊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暑温邪在心下,方以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清热化痰消痞。中焦篇第六十四条曰:“阳明湿温……呕甚而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主之。”湿温心下痞结,由于邪热内陷中焦,湿热交阻,胃失和降,故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宣发胃气,行气消痞。另有中焦篇七十七条疟病胃阳损伤而胃阴不足治以人参泻心汤、第七十四条疟邪结于心下气分致痞的泻心汤、第五十四条湿温邪陷神识如蒙人参泻心汤加白芍、第五十七条湿热气壅为哕证以新制橘皮竹茹汤、第七十九条太阴脾疟热聚心胸证以黄连白芍汤等,均以辛开苦降、调畅脾胃中焦之气机为祛邪要点。

2.2 温病燥化,增液保阴

中焦温病涉及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故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及水液代谢的枢纽,温病伤及中焦多由于热邪蕴结于阳明胃经及太阴脾经而发病,易燥化伤阴,因此吴瑭在《温病条辨》中使用辛开苦降法的同时,针对温病燥化致阴虚腑实证创立增液汤,提出顾护阴液以寓泻于补,中焦篇第十一条曰:“阳明温病……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此法又被称为“承气养荣汤”,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同时攻邪与防虚,因此在治疗“体虚之温病”与“前医误伤津液、不大便、半虚半实之证”均可使用此方救,疗效尤佳。吴瑭在治疗邪热炽实证及阴虚腑实之证时,考虑到温热本伤阴或下后汗出阴液受伤,故首推增液汤及益胃汤以增液保阴,可见其顾护正气的细心。此外,吴瑭在用下法以祛温热之邪的同时又提出几大禁忌,如第十六条中“阳明温病……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第十四条中“禁连下”等。而第十五条中“护胃承气汤微和之”及第十七条中的“正虚不能运药……新加黄龙汤主之”均是由增液汤加减而来,防止损伤正气,从中也可看出他对顾护中焦阴液的重视。

3 下焦温病,滋阴扶正[6]

温病日久,深入下焦,此时吴瑭提出:“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故温邪侵入下焦,必伤及肝肾,耗损精血,虚风内动,因此吴瑭提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原则,正是指治疗下焦温病,须多用重镇药物以潜阳滋阴填精,取其沉降之性以使其直达病所。

3.1 滋阴潜阳,勿妄下热

温病为火热之邪,多伤及津液,温热病重久延不解,或失治误治,由上中焦传到下焦,可导致肝肾阴液耗损欲竭,壮火复炽,导致肝肾阴液耗伤的下焦温病,是温病发展过程中的重笃阶段。在此阶段中,吴瑭认为治法当以育阴潜阳为法,如下焦篇第九条至第十六条中分别详细论述了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大小定风珠等方剂,方中多用龟板、鳖甲、牡蛎等甘咸重镇之品,沉潜下焦,同时配合鸡子黄等血肉有情之品滋阴补精,诸药合用,共达滋阴潜阳之目的。同时,吴瑭强调温邪久羁阳明,多见虚热,指出不可轻易通下泄热,“若再下其热,是竭其津而速之死也”,其中扶正之意不言而喻。

3.2 久病伤正,扶正为本

下焦温病久羁,气血阴阳必伤,吴瑭在《温病条辨》中警示后人久病要扶正为本。中焦篇第八十二条“中焦疟……气虚留邪,补中益气汤主之”提出久病留邪如以气虚所致,须予益气扶正法。下焦篇第六十一、六十二条,分别论述了“少阴三疟”和“厥阴三疟”,提出久疟之气血两虚者用扶阳汤,阴阳俱损者用减味乌梅圆法。下焦篇第六十三条至七十二条文分别对久痢导致的各种虚损进行了辨证论治,如“老年久痢……双补汤主之”、“久痢小便不通……加减理阴煎主之”、“久痢伤肾……三神丸主之”、“久痢伤阴……人参乌梅汤主之”、“久痢阴阳两伤……参茸汤主之”等,以及下焦篇第七十六、七十七条对噤口痢的治疗采用“加味参苓白术散”和“肉苁蓉汤”以补脾益肾。吴瑭对于温病日久,侵及下焦进行了详尽的辨证论治,从其方药的使用不难看出对于下焦温病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的辨证思想。

综上所述,扶正祛邪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源自《内经》和《伤寒论》。《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经辨证论治,提出三焦分论各种祛邪之法均是为邪去正复而用,祛邪须与扶正合治方显其效,其遣方用药处处渗透着祛邪不伤正、邪正合治的思想,而吴瑭的“留人治病法”值得当前临床医务者深入学习及探讨。

[参考文献]

[1] 清・吴鞠通,李顺保.温病条辨集注与新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58.

[2] 田劲梅.试述《温病条辨》在治疗外感热病中的扶正思想[J].北京中医,1998,17(1):11-12.

[3] 王左原.《内经》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先机扶正[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4):255,282.

[4] 王鹏.《伤寒论》扶正祛邪观探析[J].光明中医,2009,24(6):1012-1014.

[5] 寇爽,王蕾,车念聪.《温病条辨》三焦分治中滋阴法的应用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0,29(8):608-610.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医药周期疗法 盆腔淤血综合征 临床观察

Cycle Therapy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reatment of Gore Pelvic Cavity Syndrome (36 Cases)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ore pelvic cavity syndrome treated by cycle therapy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Methods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Treatment group (36 cases) took medicine by cycle. During the post-menstrua time, the kidney and spleen were reinforced by Qi-supplementing and Blood-activating. During the pre-menstrua time, the kidney was tonified and the liver was smoothed, and the blood circulation was activated. On the 5d of menstruation cycle, used the postmenstrua medicine continuously for 10d and then changed to use pre-menstrua medicine. This was repeated by the next menstruation cycle. Two menstruation cycles were a therapy program. The control group (22 cases) took Guizhifuling capsule, three times 1d, and three capsules once time. Also two menstruation cycles was a therapy program.ResultsThe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Cycle therapy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 Treatment of gore pelvic cavity syndrome

盆腔淤血综合征(又称盆腔淤血症)是妇科多发病、疑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范围广泛的慢性疼痛,极度疲劳感和某些神经衰弱症状,病情顽固,难于速愈,易于复发,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中药周期疗法的基本原理,参考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给予周期性用药,并设桂枝茯苓胶囊组进行对比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盆腔淤血综合征诊断标准” [1~3]的患者;②年龄在26~47岁育龄女性;③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治疗,且知情同意加入本试验者。

1.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②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下腹部疼痛;③经前期乳房疼痛者排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等器质性病变;④神经衰弱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则排除有关器质性病变;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⑥未按规定用药、资料不全及失访者。

1.2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病例时间从200204~200404,均为我院中医妇科门诊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年龄26~46岁,平均(31.0±6.1)岁;病程为2~9年,平均(3.3±2.8);孕产次≥2次的27例,结扎术后22例,上环14例。对照组年龄27~47岁,平均 (32.2±5.01)岁;病程为2~8年,平均(3.1±3.0);其中孕产次≥2次13例,结扎术后11例,上环11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症状方面比较无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周期给药,经后期益肾健脾,补气活血,药物组成:山萸肉 10 g,女贞子10 g,补骨脂10 g,黄芪30 g,党参20 g,炒白术10 g,当归 10 g,柴胡6 g,炙升麻10 g,陈皮6 g,炙甘草10 g,川芎10 g,赤芍 10 g,白芍10 g,丹参30 g。经前期补肾疏肝,活血化淤,药物组成:女贞子10 g,川断10 g,菟丝子 10 g,当归10 g,炒柴胡10 g,玄胡 10 g,茯苓10 g,炒白术10 g,枳壳 10 g,青皮10 g,桂枝10 g,丹皮10 g,蒲黄10 g,五灵脂 10 g。服用方法:月经周期第5天,服用经后方,连服10 d后转服经前方,下个月经周期重复使用,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次/d,3粒/次,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1.4 疗效观察疼痛消失,工作生活、精神正常为痊愈;疼痛基本消失,其他症状缓解,经期可坚持工作为显效;疼痛明显减轻,但劳累或经期时仍有疼痛为有效;疼痛未见改善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用Ridit分析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疗程比较治疗组经1个疗程治疗后有效20例,2个疗程有效10例,3个疗程有效4例,对照组经1个疗程治疗后有效4例,2个疗程有效8例,3个疗程有效4例。

3 讨论

盆腔淤血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盆腔静脉淤血所引起的特殊病证,以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淤血性痛经,经前乳房疼痛,性感不快,极度疲劳感等为主症(以下简称盆淤证),多有久病、长期站立、长期坐位、子宫后位、孕产频繁、便秘、过劳等病史。传统医学中虽然没有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相应病名,但在 “腹痛、痛经、郁证、带下”等病的有关章节中可找到类似盆淤证的散在记载,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所云“妇人腹中诸痛”“妇人腹中病”《证治要诀·妇人门》所述“经事来而腹痛,不来腹亦痛,皆血不调故也。”有相似之处。中药周期疗法是以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为依据,以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平衡为理论基础,以补肾为基本治疗法则,借鉴现代医学对生殖内分泌周期性调节及卵泡和子宫内膜等的形态和机能在神经内分泌调控下周期性变化的了解,病症结合,根据月经的不同阶段分期论治的一种调节月经的方法。中药周期疗法特点是既考虑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周期性变化、顺应体内的阴阳消长分期用药,又保持了中医固有的辨证论治及整体调节的特色,体现了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理论的相互渗透。《实用中医妇科学》[2]提出: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淤血阻滞,脉络不通所致,其致病因素或由脾虚气弱,血运无力;或因肝郁气滞,血运不畅,淤血阻滞;或因感受邪热,湿毒内侵,流注下焦,血运被遏,淤血阻滞而发病。本人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盆淤证除了表现为“淤血”证之外,往往还兼有疲倦懒动,嗜卧乏力,腰酸下坠、尤以劳累后症状加重,并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症状有加减等脾肾气虚,中气不足的表现。肾为先天之本、生殖之本,生殖器官为肾所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肝主疏泄、藏血,关系到冲任及全身气血的调畅;肝肾又同司冲任,胞宫定期藏泄,故本病的脏腑病变多与肾、肝、脾有密切的关系。肝肾不足,脾虚气陷为病之本,肝郁气滞,气虚血淤为病之标,属于本虚标实证。临床发现盆淤证患者在月经期的不同阶段,随着冲任胞宫阴阳盛衰的变化,症候属性也有差异,经后期阴衰气血不足,阴血尚在积累之中,肝肾阴不足,脾虚气陷,表现了腰骶酸痛,朝轻暮重、久立或劳后尤甚,神疲乏力,带多清稀,小腹隐痛喜用温按。治疗当扶助脾肾先后天之本,顾护精血,扶助生机[4],养正以除积聚。正如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淤”。因此经后期治则为益肾健脾,补气活血。方中山萸肉、女贞子、补骨脂补肝肾顾护精血;黄芪、党参、炒白术、柴胡、炙升麻、陈皮、炙甘草补中益气助脾升提;当归、川芎、赤芍、白芍、丹参补血活血化淤益肾补气为主兼顾补血活血化淤。经前期阴阳两旺,肝失疏泄,淤血又蓄,邪正搏结,淤阻盆腔,表现为少腹、肛周坠胀疼痛,腰骶酸痛,后尤甚,乳房胀痛,情志郁闷,烦躁易怒,月经量多色紫夹块,治宜补肾疏肝,理气化淤。女贞子、川断、菟丝子补肾调理冲任,强调肾阳对疏发肝气的作用;炒柴胡、玄胡、茯苓、炒白术、枳壳、青皮疏肝理气;桂枝、丹皮、蒲黄、五灵脂温经活血化淤。通过中医药周期疗法的治疗,补益脾肾,调理肝气,活血化淤,可有效的缓解盆腔淤血状态,增强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氧供应以达到治疗效果。与单纯服用桂枝茯苓胶囊组比较,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第一疗程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是一个新的方法,其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杜丽蓉.医学综合征大全 [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

[2]罗元恺 .实用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