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茶文化的认识

对茶文化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第1篇

早期由于人类活动范围受限,在食材选择上多是就近原则。中国土地肥沃,即使是就地取材,供选择的种类也很多。铁器牛耕运用的时代早,有长期累积的耕作经验。耕作业发达使“五谷杂粮”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肉类以猪、牛、羊肉为主。古代道家讲求“天人合一”,便是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挥人类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自古以来,正是因为人的劳动才给自身带来丰衣足食,所以经人辛苦种植出的食物才是最美味的这一思想,在以土地为生的中国人脑海中保留下来。而日本一方则大相径庭。他们以水稻为主食,但供种植的平坦地形并不多。四面环海,使他们把海洋当做获取食材的地方。且早期缺乏养殖经验,必须依靠自然。而慢慢得,日本人似乎喜欢上了这种野外的风味,在饮食中开始追求“生鲜美”。如生鱼片、生鱼寿司等生食,在日本颇受欢迎。日本是“食鱼大国”,据有关调查,日本每人每年平均会吃掉70公斤生鲜鱼类。我从诸多日本影视作品中看到过演员在食用生鲜食物之后,会赞叹道“生食美味,生为日本人真好”之类台词。日语中有表示海产一词海幸(うみさち)。单从“幸”字,就足以体现出日本人认为被自然赐予食物的他们是幸福的,自然心怀尊重与感激。 

另外在食材处理方面。中国讲究炒、炸、烤等手法,而在日语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因为日本料理中的处理方式十分简单,有的只是用水煮一下就算完成了。「和食は、新鮮な食材を使う、栄養のバランスが良い。自然の美しさを生かす、正月などの年中行事と関わっている、などが特色だ[1]。其中“自然の美しさを生かす”,意思是让食材的自然感继续保留。中国菜是使用最合适方法处理食材,让美妙的味道更好为人享受。而日本人认为只有少加工,才能吃出食物最根本,最自然的味道。 

二、调味料种类与运用 

调味料在中国菜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樣的。中国的调味料不仅种类五花八门,甚至同一种调味料,譬如酱油,在市场上可以找到“生抽”、“老抽”等不同的产品。日本除了会放入和中国一些大同小异的调味料如盐、醋、味淋(日式料酒)等外,几乎不会再在料理中加入其他调味品。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无论从哪一方面都离不开调味品发挥其作用。“酱油上色,砂糖提鲜,盐巴出味”。这是一种味觉调和的艺术。而在日本料理的调味则极其简单。在为数不多大量使用油的料理天麩羅(てんぷら)制作最后,料理人只会在上放上一小撮盐。在做雑煮(ぞうに)的时候多数日本主妇只会淋上一勺酱油。在菜中只加酱油,或是只放盐,这对中国人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更喜欢食材被调和之后,所带给人在味觉上的刺激,是对人食欲的关怀满足。而日本料理的观念则是用少许的调味料“勾引”出食材自然的味道。所以中国食客多会评价一道菜的美味与否,而在日本更多人则会评价一道料理的新鲜与否。日本人更在乎的是食材从离开自然到餐桌上的时间长短。他们认为少量的调味料所带来的自然的感觉,其本身就是一种味道。否则的话是对味道的破坏,没有尊重食材的自然风味。 

三、器具差异 

器具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日在饮食文化上对“人文”与“自然”注重点的不同。中国依然保持着“大锅饭”这一聚餐制的传统,只有在职工食堂等处才实行分餐。[2]但日本只有在过节时才讲究一家人吃“团圆饭”。不论是聚餐还是分餐,用来盛饭的器具都是必不可少的。中日分聚的不同,对器具产生了一定影响。因为中国主要是聚餐制,所以餐具的规格要更大一些。大大的汤盆,大大的碗碟,都是为了保证一家人的吃饱喝足。甚至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还存在更加夸张规格的餐用器具。如“大海碗”,其外观质朴并无特殊之处,作用只是能大量盛饭。受注重实用思想影响的餐具之类的东西,反过来也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饮食文化往以人为本的大方向发展。在日本由于分餐制,器具的小巧使他们热心于装饰绘制。自然中的山、川、岛等图案,便是他们所热衷的。虽然食材已经离开自然环境,但也要让他们尽量回归自然,保持自然的风味。讲究“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3]在颜色搭配上也颇下功夫。如春夏之际,多选用颜色鲜艳的餐具令人赏心悦目。在秋冬季,则会更多用朴素的木质器具,装点菊瓣、红叶素净之物。这也体现了有强烈季节感的日本人把自然的季节感带到料理中的一面。对食材来之自然,回归自然的想法。 

四、小结 

以上旨在通过几个具例,来浅析中日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可知中国更看重的是人主观意志的所需,饮食中多体现了对人文的关怀。而日本则是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尽量保护其原有风貌,避免破坏。当然,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远不止这些不同,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整理分析。 

参考文献: 

[1]大森和夫,大森弘子.日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M].2013,8. 

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联盟;组织文化;信任;关系治理

引言

建筑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行业,其依赖涉及异地(off-site)制造(包括设计和采购)及场内(on-site)生产装配和服务支持的中小型企业的比率较高[1]。过多的市场化参与主体,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复杂的施工技术和多样化的业主需求,建筑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联盟中来(比如业主与设计、施工单位联盟)。基于学习方法和知识、社会资本、形成网络管理等原因,建筑领域的企业之间可能会保持联盟合作关系[2]。

但有一些联盟并没有满足合作伙伴的期望,或者是因为某些原因失败了。有学者指出忽视联盟伙伴的组织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是导致联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3]。另外,一些研究指出利用合理的联盟治理模式(如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来平衡联盟伙伴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的提高联盟成功的概率[4]。相对于股权联盟,非股权联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更加普遍,联盟伙伴之间的合作主要通过联盟契约内容来体现。由于联盟契约的不完全性,加上契约双方对于交易结果只能在事后观察,因此,实际的履约过程更多的依赖关系治理。关系治理能够起到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交易风险的作用[5],它是一种非成文的治理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人来说,是更适合中国人的管理。

在一个普遍注重人情关系的国家里,企业在组建联盟时,对于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往往不是严格按照联盟的特定目标对大量潜在合作伙伴进行评估,而是直接将目标锁定为朋友、熟人等特殊关系群体,实际上这些特殊群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初始善意信任关系。初始善意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伙伴间的交易风险,进而影响着企业联盟契约的选择[6]。之前的一些研究将信任看作是单方面信任[7],而联盟伙伴彼此相互形成的初始共同善意信任才会最终对伙伴之间的沟通、交流等产生决定性影响。

因此,本文依托相关研究理论,以关系治理为因变量、组织文化差异为自变量、初始共同善意信任为调节变量,构建它们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运用202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假设的实证检验,以期得到为建筑行业联盟管理层提供联盟伙伴选择及关系治理实施程度决策参考的研究成果。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组织文化差异与关系治理

组织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组复杂的价值观、信念、承诺和符号,解释一个企业管理交易的方式[8]。本文专注于可以由观测结果证实的相关维度,包括交易伙伴在管理风格和组织反应上的差别性[9]。

管理风格是组织管理层或个人文化的组成部分[10],包括管理团队对风险的态度、决策方式、控制和交流方式。比如有的企业依赖正式规则制度和严格的控制,而另外的企业则注重经验法则及保持灵活性。管理风格对每个组织都是唯一的,如果联盟伙伴之间的管理风格存在较大差异,当企业加盟时,联盟管理风格就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要么不确定、要么反映折中方案、要么偏向强势伙伴的风格[8]。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应对管理风格差异,都可能会导致沟通交流困难,甚至引发冲突的发生,不利于联盟关系治理。因而提出:

假设1 管理风格差异对关系治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组织反应指的是一个企业对外部实体和环境中发生事件的反应。不同组织的成员对外在环境的态度是不同的[11]。联盟伙伴对外部环境反应的不一致性给关系治理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思想是开放的和信任他人的,当其合作伙伴在与他人交易中是猜疑的或虚伪的时,双方可能不会保持互惠互利,共同的愿望难以实现。合作需要态度和信息的交换[12],当伙伴在分享信息或接受外人建议的倾向不同时,他们之间会变得不信任和拒绝承诺,不利于联盟企业间的团结合作及信息交流,甚至使联盟企业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于是,得到:

假设2 组织反应差异对关系治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1.2 初始共同善意信任的调节作用

初始共同善意信任是相信联盟合作伙伴彼此都是善意的、有责任的、可靠的和正直的[13],其程度越高,伙伴彼此间的互相调整和协调将变得容易,这样有利于信息等资源的交流共享,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冲突,节约企业和联盟的交易成本。相反,在联盟伙伴组织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如果伙伴间缺乏初始共同善意信任,他们就会暗地里采取一些不正当或不公平的行为,不愿意与对方分享信息,甚至故意做出一些对合作伙伴不利的行为,使伙伴间的冲突进一步激化。初始共同善意信任的出现可以使联盟成员增强沟通,及时解决冲突,融合各自的利益目标,克制自己的投机行为,从而降低伙伴间的关系风险[14]。我们得到:

假设3 初始共同善意信任对管理风格差异与关系治理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假设4:初始共同善意信任对组织反应差异与关系治理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组织文化差异、初始共同善意信任与关系治理的概念模型(见图1)。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方法

以重庆、成都、深圳、广州等几个城市的建筑行业的企业联盟为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网上调查、MBA班学员调查等形式,共发放问卷800多份,收回319份,回复率约为39.88%。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对收回的问卷从多角度就其有效性进行判断,剔除无效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202份,问卷有效率为63.32%,有效问卷的数量达到了研究方法的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SPSS17.0和AMOS18软件包进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利用SPSS17.0进行研究假设的验证。

2.2 量表设计

针对变量的每个测量指标所对应的问题都采用Likert5级量表法量化,其中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2~4代表的同意程度依次增大。

①因变量――关系治理(RG)

参考Heide和John[15]等相关研究对关系治理进行刻画和测度,包括灵活性(FL)、信息交换(IE)、团结(SO)三个测度。

②自变量――组织文化差异(OCD)

参考Lavie, Haunschild和Khanna[9]等人的研究成果分别对管理风格差异(MSD)和组织反应差异(ORD)进行测度。

③调节变量――初始共同善意信任(IMGT)

参考Zaheer, McEvily和Perrone[16]等的研究成果,用4个指标对初始共同善意信任进行测度。基于可操作性、联盟双方的善意信任差异的思考,利用公式IMGT=IGTF+IGTP-|IGTF-IGTP|进行计算[7],其中IMGT代表初始共同善意信任;IGTF代表本企业的单方初始善意信任;IGTP代表联盟伙伴的单方面初始善意信任。

④控制变量

由于所收集的调查数据来源于多个地区,因此,将区域(AREA)变量加以控制,引入0-1虚拟变量。另外,规模的差异性(SD)资产专用性(AS)也会影响联盟治理,因此均作为本研究的控制变量。

3 数据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具有一定可靠性和效度的量表是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表1中的Cronbach s’α系数均在0.7以上、CITC大于0.5,说明量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量表大多采用文献已有量表,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表2显示,各指标的因子载荷(除AS3和IE4外)均大于0.71、个别项目信度(除AS3和IE4外)均大于0.5达到要求,AVE均大于0.5的推荐值,CR基本达到0.8的建议值。虽然AS3与IE4的因子荷载及信度未达到要求值,但基于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予以保留。在表3中,所有变量AVE的平方根都大于其与其它变量的相关系数,满足判别效度条件。

3.2 模型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在调节作用检验前首先对变量进行了中心化处理。

① 组织文化差异对关系治理的影响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关系治理对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各模型的F值均在0.001水平之上显著,模型回归效果较好。

由Model1得到,控制变量规模差异和区域对关系治理影响并不显著,而控制变量资产专用性对关系治理有显著的负向影响。Model2中关系治理对管理风格差异和组织反应差异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16(P>0.05)和-0.226(P

② 初始共同善意信任的调节作用分析

Model3在Model2的基础上加入初始共同善意信任变量,Model4则是在Model3基础上加入管理风格差异与初始共同善意信任的交叉项以及组织反应差异与初始共同善意信任的交叉项。实证结果显示:当在Model3的基础上加入交叉项后,Model4的R2为0.275,提高了0.049,说明Model4比Model3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管理风格差异与初始共同善意信任的交叉项、组织反应差异与初始共同善意信任的交叉项系数分别为0.081(P>0.05)、0.177(P>0.05),因此,初始共同善意信任对组织反应差异与关系治理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初始共同善意信任对管理风格差异与关系治理之间的关系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假设3未通过验证,假设4通过了验证。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考察了建筑行业非股权联盟的组织文化差异对关系治理的影响以及初始共同善意信任的调节作用。

第一,对于建筑行业的非股权联盟而言,比如工程建设方与承包方具有相似的对外反应态度,合作伙伴彼此会更容易被理解,沟通顺利、信息通畅,利于信息交换和团结合作。相反,合作伙伴之间如果组织反应差异性过大,由于文化的粘性,使联盟伙伴彼此调整固有的文化风格是非常困难的,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关系治理。而管理风格差异对关系治理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由于联盟成立初期合作伙伴彼此很难识别出组织内部管理风格上的差异,或者由于非股权联盟的合作程度较低,合作伙伴只要对外反应保持一致性即可,对于伙伴内部管理风格上的差异,大家并不关注,或者认为也没关注的必要。因此,在建筑行业建立非股权联盟的管理者应认真考虑联盟伙伴对外部环境反应的组织反应差异性,不应选择差异较大的企业作为自己的联盟合作伙伴。

第二,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当联盟双方意识到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管理风格差异时,不会因为各合作主体之间存在较高的初始共同善意信任而降低关系治理的程度。与初始共同善意信任不能降低客观存在的管理风格差异不同,由于组织反应本身包括企业对外部合作伙伴的态度及信任水平[9],组织反应的差异会因较高初始共同善意信任的存在而被降低,因此其调节作用是显著的。作为深深的嵌入在企业内部的管理风格,难以通过初始共同善意信任去改变长期积淀被企业全体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精神世界,其调节作用是不显著的。因此,对于建筑行业的企业管理者来说,在联盟初期,如果能与联盟合作伙伴建立较高的共同善意信任关系,那么组织对外反应差异对关系治理的负向影响将会有所减弱,所以,企业在建立联盟前,应加强与拟合作伙伴的沟通和交流,尽可能提高初始共同善意信任水平。

参考文献:

[1] Rezgui, Y., and Miles, J..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SME allia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0, 136(5), 558-567.

[2] Castro, I., Galan, J. L., and Casanueva, C.. Antecedent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alitions: a study of the Spanish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7(9), 2009, 809-822.

[3] Doz, Y. L..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initial conditions or learning process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S1): 55-83.

[4] 迈克尔・Y・吉野, U・斯里尼瓦萨・郎甘, 雷涯邻, 张龙, 吴元元. 战略联盟――企业通向全球化的捷径 [M]. 2007, 北京: 商务印书馆.

[5] Poppo, L., Zenger, T.. Do formal contracts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function as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8): 707-725.

[6] McKnight, D. H., Cummings, L. L., Chervany, N. L.. Initial trust formation in new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3): 473-490.

[7] 黄俊, 罗丽娜, 陈宗霞.. 联盟契约控制与研发联盟风险――初始共同信任的中介效应研究 [J]. 科学学研究, 2012, 30(010): 1573-1578.

[8] Barney, J. B..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an it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6, 11(3): 656-665.

[9] Lavie, D., Haunschild, P. R. and Khanna, P.. Organizational differences, relational mechanisms, and alliance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33(13): 1453-1479.

[10] Datta, D. K.. Organizational fit and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effects of post-acquisition integra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12(4): 281-297.

[11] 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Pitman: Boston, MA. 1984.

[12] Dyer, J., Nobeoka, K..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 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1(5): 345 -367.

[13] Mayer, R. C., Davis, J. H., Schoorman, F. 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3): 709-734.

[14] Jiang, X., Li, Y., Gao, S.. The stability of strategic alliances: Characteristics, factors and stag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08, 14(2): 173-189.

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茶文化;传播与传承;茶艺表演

1我国音乐与茶文化的关系

1.1二者同属于文化体系

自夏朝开始,中国便开始出现“礼乐”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制礼作乐”以及“礼乐之邦”等说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礼乐体系对古人的重要意义。据我国近现代历史学者来看,我国音乐发源于炎黄时期,并得到后世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事实上,我国有着璀璨而丰富的音乐文化,比如先秦时期的石磬音乐和编钟音乐、秦汉时期的乐府音乐和歌舞百戏、唐宋时期的曲子词音乐等。相较之下,“炎帝尝百草”之后,茶开始与华夏儿女结下了不解之缘,但这并没有意味着我国茶文化得以形成。事实上,茶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直到唐代茶圣陆羽编写《茶经》这本茶学典籍之后,才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初步形成。我国音乐(文化)与茶文化同属于传统文化的分支,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2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

我国音乐文化与茶文化虽然同属于传统文化体系,但是二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二者在内容、形式、发展历史、影响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就音乐文化来看,音乐主要包括器乐和声乐,不同地域的音乐有着诸多差异(比如我国的汉乐和西方的爵士乐、摇滚乐等)。就茶文化来看,茶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物质器物层面(茶叶种植、茶品、茶具等)和精神文化层面(茶文化习俗、茶文学作品、茶典籍等)。音乐文化主要是一种听觉艺术,其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听觉感官;相比之下,茶文化则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嗅觉和味觉。除此之外,音乐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而茶文化是兼具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一种文化形式,二者均可以给人的精神感受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音乐可以使人闻歌起舞、感同身受、潸然泪下,茶则可以使人感受到舒适惬意、自然放松,同时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1.3二者呈现出融合趋势

由于音乐和茶文化均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因而二者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并逐渐呈现出一种文化融合的趋势。比如说,茶艺音乐、茶道音乐、禅茶音乐等就是这种文化融合趋势下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茶文化音乐就是将“茶”和“音乐”这两个元素进行简单相加。二者是文化的交叠和融合,并非内容或形式上的加减乘除。当茶人步入茶室或者茶楼之前,首先就会听到缓和雅致的轻音乐,音符的节奏律动和茶室的摆设布置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天然的饮茶意境,从而使茶人真正放松身心,舒缓疲劳的身躯。由此可见,茶文化音乐是基于茶文化理念和音乐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给茶人的心灵带去一阵暖风。

2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点,由此看来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同时还要重视诸如美育在内的其他教育内容。音乐教育属于其中的美育(即“美感教育”)的范畴,因而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幼儿园到大学,音乐教育基本上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为学生培养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茶文化是我国引以为傲的文化,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沉迷于物质世界中无法自拔,茶文化也因此淡出人们的视线。茶文化与音乐文化同属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且呈现出融合趋势,因而借助于音乐教育传输茶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当前,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1音乐教育可以为茶文化传播提供更坚实的土壤

从现阶段茶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很多社会人士对茶文化、茶思想都不太重视,当问及与茶有关的典故时,有人竟十分茫然。很显然,这一现象透露出茶文化的循序渐进,要想更好地传播我国茶文化,还需要从现阶段的教育做起。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思想和言行对祖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帮助给他们自觉树立文化保护意识。从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中不难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曾尝试着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美感和鉴赏能力的学科,我们同样可以将茶文化导入到其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并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自觉肩负起传播和传承我国优秀茶文化的重担。

2.2音乐教育可以发掘潜在的茶艺表演者,推动茶文化传承

茶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并且茶文化艺术形式也曾为我国历史舞台上散发着特殊的光芒。但是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导致人们出现“短视”的问题,他们开始忽视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导致我国很多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比如茶艺表演。通常意义上的茶艺表演主要由乐器演奏者和歌舞表演组成,茶艺表演可以深化茶人对茶文化的认识。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茶道音乐和采茶歌等音乐形式培养学生对茶艺表演的兴趣,并从中发掘颇具天赋的人才进行培养,从而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当然,在此过程中,教育单位不妨与民间茶艺表演机构合作,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场所,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推动茶文化的传承。

3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传播传承过程中的应用

在具体开设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学工作者应该对茶文化加以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培养其对茶文化的兴趣。要想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音乐教育:

3.1创新教材内容,加大文化比重

在中小学,音乐通常作为一门“副科”存在,音乐教材更是多年也未进行调整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内容也出现了很多变化,要是一直按照原来的教材进行教学,就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承,教材编撰人员可以结合我国茶文化进行编写,将与茶文化相关的音乐内容编入教材。比如说,可以在教材中加大茶文化的比重,介绍我国各个地方的采茶歌(唱腔、歌词等)、并可以适当地融入现阶段的茶艺背景音乐和茶文化轻音乐,培养学生对于我国茶文化的认识。当然,还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学校经常在临近考试时会将音乐课砍掉,将其挪让给“语数外”等科目。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会导致学生不重视音乐课,对音乐课产生抵触心理。

3.2利用多媒体,调动课堂氛围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多媒体也逐渐进入到很多学校,多媒体成为了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的展开。近年来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音乐教师通常采取一种“唱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大都由其他科目老师担任,因而这些老师在示范歌唱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专业的问题,比如气息不稳、“走音”层出不穷等。这种不专业的教学方式很可能会在较大程度上误导学生,使学生也出现此类错误。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教师不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茶文化音乐的精选有声读物、音频和视频等,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对茶文化音乐形成全面认识。

3.3开设趣味茶吧,培养学生兴趣

很多情况下,一周一次的课堂教学并未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对茶文化音乐的兴趣。而且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来看,人们在学习之后的两到三天内进行巩固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因而,趣味茶吧的开设将有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音乐学习。音乐教师在布置茶吧时,应该注意结合茶文化的特点进行摆设布置,从最大程度上营造出一种自然舒适的茶意境。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音乐,一边饮茶一边感受茶乐的律动,身心也会放松下来,这对于结束了一天繁重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讲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学生在茶吧内可以欣赏到各类茶艺音乐,并接触到一些课堂上未曾接触的音乐内容,进而感受到茶音乐的魅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和茶文化均属于文化范畴,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合,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茶文化音乐。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并积极主动地将茶文化内容导入到教学过程中,使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茶文化保护意识。为了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于茶文化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肖艳芳.浅析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2):233-233.

[2]谢向颖.分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北方音乐,2013(9):141-141.

[3]郎启训.对当前云南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反思———从传承民族文化谈起[J].文教资料,2009(35):218-220.

[4]张笼.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J].文摘版(教育),2015(3):167-167.

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茶文化;道德修养;社团

1茶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联系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悠久的制茶和品茶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内涵很广泛,既包含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专著、诗歌、绘画等,也包括人们在茶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人格、品质等。陈平原教授曾提到,作为一种饮料,茶对人的气质、情感和想象力的培养都有巨大的作用。可见,茶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特有气质和内涵,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反映了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精神风貌,不仅反映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修养水平,也是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高校加大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鉴于茶文化在传承历史文化、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的重要性,很多高校将茶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设茶文化课程以及举办开展丰富多彩茶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提高了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缓解了学习压力。同时对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茶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1保护健康身体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网络的流行、智能手机的兴起、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习压力的增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相当程度的伤害,很多大学生存在熬夜、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作为一种健康饮品,饮茶具有完美的保健和药用养生功能,在提神、降压、防辐射、防衰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茶叶中咖啡因可以提神;茶叶中的多酚物质可以有效减少辐射的伤害;叶黄素和维生素等都有可以起到很好的明目效果。因此,在高校倡导饮茶之风可以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生活习惯,保护身心健康。

2.2提高审美情趣和品位

茶文化是一种怡情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与艺术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古代很多书画、雕刻、音乐以及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描述,为世人展示了一个清幽、典雅的世界,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同时,茶包含了丰富的美学内容,外形精美、千姿百态的茶品包装向我们展示了造型之美,肢体优美的茶艺展示更是将韵律美和动作美融合一起,还有茶具之美、茶味之美等等,这些都在向大学生展示一种生动而传统之美,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对美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因此,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活动对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品位有极大的作用。

2.3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茶从自然之茶过渡为文化之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其中不断融合了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将茶的天然特性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例如茶和佛都主张修身、清净,以求思想的升华和生命的开悟。茶文化博大精深和独特清新的品质对于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人格的理想载体,大学生从事泡茶、饮茶以及茶艺表演等活动,能够养成平和、宽容的个性,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4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大学生就业愈发紧张,人际关系也日趋复杂,大学生心理的压力也越来越繁重。调查显示,具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比例高达40%。茶文化活动在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缓解精神压力等方面具有诸多益处。茶文化博大精深,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大学生在茶文化活动中可以更多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忱。另外,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注重茶的物质需求,更追求茶的精神价值,在饮茶过程中,三五好友相聚在茶室,边饮茶、边畅聊,抒发心中苦闷,畅谈各自理想,宣泄情绪,有效的缓解了心理压力。更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茶文化旅游,在观光茶园、游览茶博物馆的过程中得到心灵和身心的释放。

2.5提高大学生社交意识

在古代民间,茶就被当做互相沟通和交流的纽带,“以茶为媒”、“茶话会”、“借茶引话”等都是将茶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将客来敬茶当做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甚至我国古代王朝与少数民族的长治久安,也是靠茶叶贸易来完成的。同样,在高校茶文化活动中,高校会举办各种茶学术交流会、茶文化论坛等活动,这给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在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茶事活动中,大学生们通过以茶会友,结交了更多的有着共同志趣的朋友,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交意识,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同时也对茶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了解。

3茶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践行

3.1开设选修课,激发对茶文化兴趣

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知之甚少,不熟悉我国茶的分类、特点、产地以及泡饮方法等,对茶文化之于大学生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这也成为高校茶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需要高校开设茶文化的选修课,丰富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茶文化储备,使其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多所高校开设了茶道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主要包括《茶文化概论》、《中国茶文化》等课程。在课堂上,教师详细讲解中国各种茶的分布和种类,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和鉴别不同的茶叶,掌握观其形、闻其香、品其味的技巧。另外,礼仪礼节是个人修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茶文化课程的讲授重点,饮茶者的礼仪、修养,无一不体现了礼学和儒家理念,通过茶文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培养审美情趣且陶冶性情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品茶和泡茶的基本礼仪,例如凤凰三点头的泡茶手法代表着对客人的欢迎,双手奉茶是表达对客人的尊重等。让学生们懂得,茶文化的美不仅在形式上,更在心里。很多同学也因此喜欢上了茶,养成了品茶的好习惯,原意积极参加各种茶文化校园活动。并在茶文化知识学习中,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3.2成立社团,传播茶文化知识

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志趣和爱好而自发成立的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茶文化社团也是如此。随着茶文化在高校传播力度的加大,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各种各样的茶文化社团,为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茶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志趣相投的大学生们在茶文化社团的活动中,互相切磋茶艺,交流对茶的看法和心得,这也是大学生结交挚友、扩大人脉的绝好机会,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思考人生和探知社会的广阔场所。社团每年都要吸收新同学加入,补充新鲜血液,并对新加入的同学进行茶知识方面的培训,从内心深处培养其对茶文化的热爱。并定时邀请茶艺师进行茶技培训,让每一位社团成员熟练掌握茶道礼仪和手法,当学校举办重大节庆活动或者接待活动时,茶文化社团组建茶艺队进行表演,不仅烘托了气氛,也宣传了学校形象。有的高校成立了茶文化活动室,由学生自主运营管理,这是一种公益性的社团组织,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公益意识的场所。茶文化活动室中陈列关于茶文化的书籍、茶具、绘画等,以供对茶文化有兴趣的学生学习体验。在茶文化活动室中,花费少量的钱就可以品尝到各地的名茶,可以欣赏茶艺表演。再配上舒缓的音乐,成为大学生饮茶休闲的绝佳去处。

3.3多方协作,创设茶文化氛围

弘扬茶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审美趣味,而且也可以激发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热点。对于政府而言,要加大茶文化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为高校茶文化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全民饮茶活动,通过向市民赠茶,邀请民众制茶、泡茶,以及举办茶知识讲座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茶、喜欢茶。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形式将茶文化节视频节目进行推广。杭州举行的全民饮茶日更是以“茶与青春”作为主题,宣传对象定位于广大的青少年群体。除此之外,政府也应该投入资金,加大茶博物馆、茶园等设施建设,为茶文化活动提供完善的保障;对于高校而言,要提高对茶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茶文化活动,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高校之间可以结成同盟,共同组织大学生茶文化节,将茶文化知识普及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利用各高校图书馆等机构举办展览、播放教学片等形式,传播茶文化。另外,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在茶文化上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例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将茶园旅游作为研究课题,历史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探讨我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俗等。外语专业学生可以思考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等,通过上述措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促进茶文化的传播。总之,茶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认识方式与行为方式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茶文化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潜隐性的特征,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应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融合,作为一项长期的活动来开展,才能真正体现其育人职能。

参考文献

[1]李佳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93-95

[2]沈佐民,陈念,李年蛟.茶文化在构建人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2

[3]姚晓燕,王建荣,罗晓莹,等.茶文化展示新模式探索———以中国茶叶博物馆“嘉木苑”为例[J].茶叶,2007,33(4):248-250

[4]居倪萍,周玲,侯艳,刘春丽.弘扬茶为国饮构建和谐社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64-68:

[5]沈佐民,陈念,李年蛟等.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2

对茶文化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茶文化;引入;应用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茶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古代文人雅士认为品茶是生活中的乐趣,具有陶冶情操和性情的作用。伴随着饮茶的日益盛行,我国茶文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茶文化具备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和社会水平不断上升,当前社会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活动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在体育活动中人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兴趣爱好,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活动,这使得传统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当前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不断革新体育教学模式和内容,从而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

1在体育教学中引进茶文化的可行性

1.1具有文化基础

一是从表面上看虽然体育教育和茶文化一动一静没有太大关联,但实际上两者都具备有文化属性。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体育和茶文化具有许多文化交际特点,譬如体育与茶文化都和文学、诗歌、绘画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精神内涵,因此体育和茶文化在文化上具有很大关联。二是茶文化与体育文化具备着类似思想基础。茶文化蕴藏着儒家思想、道家理论、佛家等哲学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相协调,而体育文化教学也非常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开展体育活动时需要遵守环境法则,体育教学需要充分考虑所处环境和气候。茶文化和体育教学在哲学思想基础上具有人和自然相协调的相似性,规范着文化参与者的行为准则。在饮茶过程中重视雅、静、养、道等,而武术体育要求静、养、悟、道等,两者都要求文化参与者调整自身行为和思想修养。三是体育文化和茶文化都具备着大量参与群体,两者具备着相同文化参与者,能够实现两种文化融合,从而构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1.2有助于培养生活趣味

我国茶文化是由悠长历史传承和发展演变而成的,集聚着我国民族文化精神和内容,茶文化代表着社会人们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从品茶中人们可以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并让人们远离喧闹的社会,安静地去思考人生,我国传统茶文化不仅能够提升人们思想素养,还能够提高生活趣味。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饮茶习惯也逐渐形成,人们在慢慢品茶中可以感受到品茶趣味,并能切实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快乐。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茶文化不但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生活趣味,而且还能够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茶文化内涵。学生在茶文化精神内涵影响下,更加重视体育教学活动,并将体育教学活动当做是生活乐趣和享受。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部分学生极其厌恶体育活动,并且可能产生各种厌烦情绪。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融入茶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并能积极融入到体育实践活动中去。

1.3精神文化内涵存在相似性

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注重学生思想和专业知识的培养,还需要重视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对高等院校学生来说日常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高等院校开展各项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拥有良好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加强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从而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在悠长历史演变过程中,茶文化具备了许多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加强对茶文化的认知有助于学习茶文化精神内涵,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茶文化涵盖着平和的人生世界观以及平和人生态度,通过了解茶文化能够学习其平和处事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表面上看体育教学与茶文化相差甚远,但是两者实质内涵却有着极为相似之处,都能够培养人们高尚情操,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两者都具备着这样的特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茶文化能够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

2茶文化引进体育教学的现状

体育文化和茶文化虽然具有许多关联性,但实际上我国体育教育和茶文化发展方向始终处于平行线上,两者之间的融合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教学没有正确认识茶文化

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认为体育教学属于运动文化,而茶文化则是属于静态文化,两者之间不存在关联性,并且没有考虑到体育教学和茶文化两者在文化上的相似性和共同点,部分高校体育教学认为茶文化对于体育教学是不利的,对运动员奋斗激情和学习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

2.2当前在体育教学中引进的茶文化元素形式相对单一

当前的体育教学没有将所有的茶文化元素引入到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一些省份在体育教学中虽然逐步引进茶文化元素,但是只是在体育活动调养阶段引入,无法让茶文化贯穿到体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2.3当前体育教学尚未建立和茶文化关联的教学制度和体系

许多区域体育教学没有对茶文化和体育教学关联性展开深入研究,对茶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以及价值功能等都不太了解,难以将茶文化真正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茶文化具有生命力旺盛以及延伸面广等特点,因此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引进茶文化有助于推动着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对于创新体育教育教学有着促进的作用。

3茶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全面革新体育教学和茶文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学和茶文化的了解,认识到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共同特性,并以创新思维来不断考虑体育文化和茶文化的结合。

3.1体育教育教学应当积极引进“茶文化植入”思想意识,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体育文化工作者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将茶文化精神内涵贯穿到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我国体育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同时体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和茶文化的整体系统性,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体育教育教学和茶文化结合应当呈现动态发展,结合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以及基本需求等不断发展变化,从而让茶文化和体育文化结合适合更多的人群。此外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引进茶文化的基本目的是为人服务,体育文化和茶文化相互结合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并将体育文化学习者和茶文化学习者始终放在第一位置,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学习者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体育技能,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以及精神内涵。

3.2将茶文化引进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技能以及综合素养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

在实际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茶文化代表着两者在教学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应当注重体育教学和茶文化的相互结合。体育文化和茶文化在结合过程中涵盖着许多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内涵,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体育技术教育教学,还需要加强文化培养,从而让中国体育更具有丰富民族文化特色。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体育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并不断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体育文化和茶文化的相互结合中不仅要传扬传统体育文化知识,还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此外体育文化教学者应当加强对体育动作的了解,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动作技术,还应当加强对体育用品、标志、服饰及其他行为规范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与此同时体育工作者还应当加强对茶文化内涵精神的了解,充分将茶文化内涵挖掘出来。茶文化和体育文化具有着许多共性,譬如审美观、内涵精神、价值观等,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充分融入茶文化能够实现体育教学现代化,从而继承并传扬传统茶文化和民族文化。

3.3现代体育教育教学中积极引进茶文化思想和内涵,应当和茶文化充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的体育教学形式

现代体育结合茶文化教学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其中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展开茶文化民族体育教学,从而推动茶文化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发展。通过现代技术将茶文化和体育文化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习者能够加强对体育文化和传统茶文化的了解。譬如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各种茶文化舞蹈,通过互联网向学习者展现不同地区的茶舞蹈以及茶服饰等,让学习者能够从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效果中感受到茶文化精神内涵。此外体育教育教学中引进茶文化还可以通过体验式方式来加强学习者对茶文化的了解,从各项体育运动中学生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动作形体的锻炼,而且还能够加强对茶文化的认识。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茶文化,始终要以茶文化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并充分结合茶文化历史以及体育文化,充分调动体育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再让体育动作和民族文化互相联系,通过舞蹈、竞技等多种形式来不断展现出体育教学和茶文化的相互共性。

3.4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茶文化就必须构建完善的跟踪反馈体制

要充分了解体育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并结合学生实际反应灵活运用茶文化到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并构建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运动形式,但实际上该种结合方式仍然处于创新性探索阶段,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才能应用。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引进茶文化和民族文化是较为长期的过程,因此就需要对体育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以及心理指标等进行相应量化统计,经过各项数据对比,不断完善茶文化引进体育教学体制,从而继承和传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譬如赣南地区在实际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采茶和体育健身操相互联系起来,并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运动方式,从而将茶文化充分体现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去。并且赣南地区的采茶操中还重视对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耐力以及灵敏度等多方面锻炼,经过数据统计能够不断完善采茶健身操,并能够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融入茶文化,并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体育教育教学形式,从而继承和传扬着我国优秀的茶文化。在进行茶文化体育教学引入中,应充分将茶文化的基本特点表现出来,将体育文化和茶文化紧密的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体育教育教学机制和体系,从而建立起以茶文化为核心,建设具有茶文化特色的体育教学形式,以推动着茶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发展,由此看来,在教育教学中引入茶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4结语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积极引进茶文化不仅能够锻炼学习者的身体素质,同时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极大提升学生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对于现代体育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育中引入茶文化需要注重革新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茶文化精神内涵,并有效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保龙,孙振波,李淑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4):131-132.

[2]赵华清,李大龙.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江科技,2016(4):104-105.

[3]崔熙.大学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的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