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美国模式;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2-0049-06

自中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以来,学界对现代农业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讨。相当多的研究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现代农业的模式、特征、发展规律和成功经验作了归纳和总结,并以美国为参照,找出中国农业的差距和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无疑是有益的,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吸取先发国家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也是必要和必须的。然而同时应该看到:1、美国农业的成就斐然,但代价惊人,存在的问题已然暴露,以美国农业为中国的理想和目标,有待商榷。2、中美两国国情、农情迥异,农业发展面对的矛盾和担负的任务并不相同,复制美国农业模式,非但难以解决我国的问题,反而会产生许多新的困难。从中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出发,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一、美国农业陷入双重困境

关于什么是现代农业,学界似乎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定义。根据舒尔茨的观点,“完全以农民世代传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即传统农业是一种以传统要素(耕地和劳动力)为主要投入因素的农业经营形态,仰赖活劳动和土地资源的不断投人。作为与之相对应的概念,现代农业一般可以理解为近30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将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式”农业。即资本、技术和能源密集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实质是通过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即用像化肥、农药、灌溉、良种、农机、电力、信息等物质技术,甚至是生物技术、航天航空技术要素,替代以畜力、人力、土地和水等为主的传统要素,实现活劳动集约型向资本集约型发展方式的变迁。

美国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迁是在十分独特的历史和自然条件下发展和完成的。由于不仅拥有地域辽阔、土地富饶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具有其他国家没有的大陆殖民开发的独特的历史条件,农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土地问题美国有了与众不同的解决方式。在西进运动中,由于夺取了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美国国土面积从1776年宣布独立时的36.9万平方英里扩大到1853年的302.6万平方英里,增加了8倍多。1862年国会通过并颁布了“宅地法”,移民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便可占用不超过160英亩的荒地,且耕作5年后即成为自己的财产,从此确立了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的基本形式。基于地广人稀的资源特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农业的现代化以机械化为突破口。1840年后,播种机、脱粒机、饲草收割机开始商业性生产,此后各地广泛采用联合收割机、拖挂式撒肥机、翻耕播种联合机,1914年拖拉机已有1.7万台,20世纪30年代,拖拉机耕地已在美国普及。到1959年,美国的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业作物的耕、播、收割、脱粒、清洗已达100%的机械化。此后,适应家庭农场多样化和大型化发展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小型多功能的多品种农机和大功率、高度自动化的大型农机。二战之后,为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美国农业的化学化、良种化进程迅速推进。1970年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是1930年的11.5倍,1990年化肥的使用量为1946年的6.1倍。从1960年起,除草剂的使用迅速增加,现已超过杀虫剂。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质要求,20世纪70年代前后,培育出许多杂交品种,并开始利用遗传生物工程方法,核辐射技术和航天工程技术,改造优化种子的遗传基因,使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大幅度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转基因、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美国农业生产更趋向工厂化、自动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始终走在世界前列。2000年,全美农业经济活动人口为304万人,农场217.2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的土地面积为175.6公顷,平均每个农场的劳动力仅1.4人进行生产、管理和经营,一个劳动力可以养活146人。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经营土地125.4公顷,为世界之最。美国玉米、大豆、奶类的总产量在世界上连续几十年遥遥领先,居世界第一位。2000年和2001年,美国平均每公顷谷物的产量达到5974和5728公斤,比世界平均产量高出96%和88%。美国是世界上玉米、小麦、稻米、大豆、棉花等主要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1]39

美国农业成就令人赞叹,但是为之付出的代价巨大,惊羡于美国农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和高商品率的同时,应该看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补贴、高风险也是美国农业的特点。

1、高投入: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发生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即劳动和土地相对份额的不断下降和资本份额的相应上升。现代农业以大量的资本投入量、显著的人员节约量为特征。美国农业发展进程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是惊人的。据统计,在1910-1960年期间,美国农业土地投入在总投入中的比重大体不变,但劳动投入减少了45个百分点,资本投入上升了44个百分点。

美国向来重视农业投资,农业投资比工业投资大。每生产1美元农产品需8美元投资,而钢铁工业只需0.5美元。1978年与1940年比,每个农业工人的投资增加了30多倍。20世纪80年代,每年财政在农业上的投资为350亿美元,在总预算中高出政府对工业投资1.2倍;90年代,每年农业投资增至500多亿美元,在联邦政府预算中仅次于国防开支,占第二位。

2、高消耗。传统农业利用的是数量丰富可以更新的人的劳动力,把可以更新的太阳能转化为有用的能;美国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是“一种把不能消费、不能更新的能变为可供消费的食物和纤维的转化系统”,以能源集约代替人的劳动力,而不再是利用可再生的人力和畜力。这种农业,从投入到产出,再到加工、储运、销售,整个过程都是以无机的矿物资源,特别是靠石油来支撑的。美国每年生产3000亿公斤粮食,要消耗6000万~7000万吨石油、800万吨钢铁,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的磷、钾等肥料资源。在1981年高峰年时,美国氮、磷、钾三种主要化肥的年消耗量高达2370万吨。美国农业能量的收入和投入之比为1:15。1990年

以前的30年,美国粮食单产提高77%,而能耗却增加了6倍;1990年之前近20年,粮食增产1倍,而农业消耗能量增加了3倍。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3、高污染。美国农业严重依赖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恶化和环境污染。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 Spring Basin)从1958-1983年的25年间,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美国现在每年使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在4,5亿至5亿磅,最先进的过滤系统也无法完全把它从饮用水中排除干净。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加之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每年31亿吨土壤流失。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据专家估计,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到2001年底,美国的土壤侵蚀面积达到2792.4万公顷,占现有耕地的20%。

4、高补贴。自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对农业实行巨额投资和高额补贴。被纳入农业补贴范围的农产品包括:玉米、高粱、大麦、燕麦、水稻、大豆、油料、棉花、奶类、花生、糖类、羊毛和马海毛、蜂蜜、苹果、干豆类等大约20种农作物,几乎覆盖所有大宗农产品。2001年,美国对农业的补贴花费是953亿美元,占农场农业总收入的11%,占农场农业净收入的42%。平均每个农户每年能从政府那里得到1万多美元补贴。而在由国会通过,小布什总统签署的“2002年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案”中计划在2002至2011年间向农业提供1900亿美元(年均190亿美元)的巨额补贴,比原有的农业法所确定的拨款增加了近80%。没有强大的财政实力支持,绝不会有美国如今的现代农业。

5、高风险。传统农业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现代农业中的粮食革命放弃培育当地品种,改用少数高产品种,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由于高产杂交品种的排挤,很多自然种子资源终止了几千年的遗传连续性,它们借以保持种质互换的很多野生亲缘已经不复存在,人类有可能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失去食物系统的关键性进化环节。一旦新品种受到病原体的危害,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后果将是全球性的灾难。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转基因农业技术在美国广泛使用,现在国内转基因产品的出口已经占了美国农业和食品出口的35%,年出口额达120亿美元。转基因技术损害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可能造成不可预见的生态灾难。从20世纪中叶以后,一系列危害食品安全的食品污染事件接连发生,疯牛病和二恶英污染只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

美国农业实质是资本、技术和能源密集型农业,即采用现代化的设施及农业机械装备,依赖大量地投入化学肥料、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农业的本性,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持抗性增加、品种资源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尤其严重的是能量的“投入一产出”比随着投入的增加反而下降,预示着依赖外源能将接近发展的临界点。这种农业模式陷入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困境:资本替代土地的结果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巨额投入和沉重的财政负担,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结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导致了失业、贫困和两极分化。当西方国家在强大的价格支持下进行世界农产品倾销的同时(如,美国每年向提供的农业出口补贴高达24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的小农纷纷破产,农民背井离乡。2001年,地球上有47.7%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其中31.6%的城市人口居住在贫民窟里。贫民窟源自全球农村,这些农村社会在发达国家的大型农一工综合体的不平等竞争下被摧毁了。正如依附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萨米尔・阿明所言,“当资本主义在它的中心解决了农业问题时,它是通过在制造更大的农业问题实现的,资本主义只能通过灭绝一半人类才能解决的严重农业问题。”美国农业模式是以支配、控制、损害发展中国家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根本颠倒世界既定秩序,根本无法建成美国式农业。

二、当前中国不具备复制美国农业的现实条件

美国领土辽阔,地况、气候复杂多样,加之最早形成世界最大的专业化农业带和较早建立并完善了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及巨大的经济实力对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形成了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现代物质投入量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化程度高、以劳动生产率为主和土地产出率为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即资源优势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有其特殊条件:1、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广大的国外市场和有待开发的大西部,能够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2、利用发达的工业优势,给国内农业提供较多的资金和物资,3、是在世界上尚存在有廉价的丰富的石油资源条件下实现的。4、当时生物科学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理化技术已很发达。美国农业模式,只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它既包含有农业现代化的共性,又有其特性。它是在特定的具体条件下形成的,有许多成功的地方和可取之处,能作借鉴,但不能作为唯一不可变更的样板机械搬用。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耕地有限,人均耕地数量与美国相差甚远,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一些田地特别是南方的水稻田基本上还是使用手工工具耕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面推广美国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大农业模式,非但难以解决我国的问题,反而会把已有的优势和传统丢掉,产生许多新的困难。

其一,规模化生产不是中国农业的近期选择。

美国国土面积为9.63亿公顷,其中耕地1.98亿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15.02亿公顷)的13.18%,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均耕地0.66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0.23公顷)的近3倍。目前美国的农场大约有200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经营面积为2000英亩(合1.2万亩),最多达2万英亩(12万亩)。规模效益很好,积累率高,有较强的自我投入实力,这是美国农业能够保持良性循环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而据国土资

源部统计,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人均仅有1.39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与美国相比,中国是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国家。1992-1994年中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只有1.0公顷,相当于美国的1/118。超小型、高度分散的小农经营,不利于大型农业、水利基本设施的配套建设、不利于高科技农业的推广和社会化分工的进行,不利于生产、加工、销售、储藏的综合管理和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也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不利的约束条件。但在目前人多地少的国情制约下,只有通过“平均地权”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保持农村稳定。即使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农村人口减少一半,农村人均耕地也只有三亩多,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土地归并来实现规模化经营。

其二,机械化生产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技术路线。

美国地多人少,土地丰富而劳动力供给短缺,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包括选种、育秧、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通过机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中国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高达1.7亿之众,今后每年还将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农民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后,还有如此高的农业人口比重,有如此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我国曾一度背离了自己农业要素的特点,片面追求农业机械化。199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约为3.61亿千瓦,是1952年的2006倍,而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也由1.8亿增至3.23亿人,这种共增现象带来农业机械的大量闲置,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目前低水平的机械化条件下已经形成了大量难以消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机械化必然会导致更多农民失业,造成人力资源闲置浪费,更重要的是会带来收益分配难题,影响社会稳定。人多地少、大量劳力剩余,要求我们在节约和充分利用劳动力方面找出路,更多地选择多用劳动型的技术和节省土地型的生物技术,侧重于采用生物技术,精耕细作,进行集约经营,以提高单产。农业机械化只是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在代替人力节约劳动方面,作用明显,在农业现代化中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但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农民增收,实现这些目的,固然离不开机械化,但更主要的是要靠生物技术的现代化。只有在地多人少、经济发达、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地区,在一定时期,应以机械化为主。

其三,市场化道路不宜过快推进。

美国农业是企业化、商业化农业,其生产目标已由“家庭消费和生存”转为“收入和净利润”;农业产出已由“自给半自给”转变成“商品性的”。1979年美国农产品的商品率,大米为99.5%,小麦为96%,稞麦为81%,玉米为62%。在农场的全部产品中,只有1.1%是直接在农场内消费的。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98%以上,2/3的农产品用于出口。而在中国2004年所产粮食中,81%的粮食是不经市场而由生产者直接消费的,全种植业中足足有一半的产出是不经市场而直接消费的,完全没有可能通过市场而牟利。这既与农户经营规模小有直接关系,也与我国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市场体系建设的软硬件条件较差有一定关系。目前条件下我国多数农区农业经营的不经济已使土地丧失了产生“农业利润”的资本功能,而成为一种生存保障手段,许多农民不是为谋利而经营,而是为生存和保险去种植。从事分散狭小经营的农户,由于土地生产的不足,必然要以家庭副业来弥补,这对农业的市场化构成了巨大的阻力。现行的以小农业与家庭副业相结合、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小农经营方式,对于保护农民财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村稳定、有效抵御外来农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以及提升我国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又由于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所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家庭制小农经济不宜过快地走市场化道路,政府应鼓励、提倡、支持目前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营结构,而不是简单地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

其四,专业化生产在近期内难以全面实现。

美国农业较高的经济效益和产出率,与高度的专业化密不可分。由于各地光、热、水、土条件不同。美国形成了10大农作物种植区域,即以饲草、烟草和果菜为主的新英格兰区,以饲料饲草为主的中部大西洋区,以生产玉米、大豆和小麦为主的中部东北区,盛产玉米、大豆、饲草和小麦的中部西北区,传统烟草产区的南部大西洋区,主要生产饲草的西部山区,以水果为第一位生产的太平洋区,等等。每个农场主只生产一个或两个农产品,1999年美国的棉花农场专业化的比例为76.9%,大田作物的专业农场为81.1%,果树专业农场为96.3%,牛肉专业农场为87.9%,奶牛专业农场为84.2%。而中国农业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人均耕地十分有限,为了满足自家几口人的吃穿,既得种粮,又想种菜,还得围栏垒圈,喂猪养牛,一亩土地上种植几种农作物的现象并不少见。调查表明,在经营农林牧副渔的全部农户(1万余户)中,按农户生产产品的种类划分,生产5种产品、4种产品的农户所占份额分别为19.6%和19.0%,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只生产1种农产品的农户仅占10%,名列第6,农户平均生产4.2种产品。这表明农户经营农产品多样化在农村较为普遍,而且,农户多样化经营中以粮食生产为主,占96.4%,居各类产品之首,其次是畜牧产品,占68.6%。再次,是蔬菜占66.5%。我国农户经营专业化程度偏低是农户在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超小规模的高度分散的农户,在耕地无限细分和碎化、市场交易费用与风险高昂以及社会化服务功能弱化等多重因素的约束之下,为了满足自身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内在需要,必然会选择多样化甚至兼业化的经营方式。农户普遍性的非专业化经营方式一旦形成,整个农村自给自足倾向得到强化,从而制约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市场规模的扩张,狭小的商品需求和市场规模又进一步阻碍了农户专业化生产的选择。由于经营规模、市场交易费用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条件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提高农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也非一日之功。

三、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在资源禀赋、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环境、经营

方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农业发展面临着独特的约束条件,需要担负的任务和化解的矛盾也不同于美国,无论是在农业发展目标的设定、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结构的调整和制度的设计上,都不能照搬美国模式,必须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符合国情和实际的模式。全面地认识和清醒地把握当前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特殊性、差异性和复杂性,是我们找到切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农业道路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从时代背景看,我们是在全球走向信息化时代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崛起并迅速产业化的时代,是在全球日益重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进行现代农业建设;从资源状况看,“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耕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增地减趋势难以逆转,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不断硬化。高达2亿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从体制环境看,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深,农业发展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阶段,传统体制的残留尤其是流通领域的部门垄断还在起作用;从经营方式看,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户数量庞大,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目前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刚刚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初始期,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给农业以大量投资和巨额补贴,农业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多层次和不平衡十分明显;从任务要求看,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严重过剩,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这些客观实际决定农业担负着多重任务,不仅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以维护社会稳定,还要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这要求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考虑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

依据国情、国力、农情、农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切实可行的路子应该是也只能是走自然资源节约、劳动和技术集约经营、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近期应以土地替代为主,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举,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在此基础上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逐步探索出一条保障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以循环农业为目标

在人口压力巨大、人均资源极为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严重影响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情况下,不能走发达国家“石油农业、无机农业”的老路,循环农业才是我们的目标。循环农业是将循环经济观引入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的先进农业模式。今后,中国农业一是要注重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如发展“精准农业”、“无土栽培农业”、“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等,节约耕地和水资源,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生产经营效益。二是要注重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如发展立体种植、间作套种、动植物共生、食物链、产加销一体化等。三是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园艺小农业。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单位产品价值量大、附加值高,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和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应该积极发展。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区、产业带,如海洋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精巧农业、园艺农业、休闲观赏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2、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传统的精耕农作技术和现代化农业技术有机结合 从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经验看,技术选择应遵循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要素替代方向,既要提高农业的质量水平,又要有利于释放已有要素的潜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在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靠精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仍然是发展农业生产唯一正确的选择。精耕细作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应对既定自然条件的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起古代,我国自然条件没有根本性变化,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有增无减,应该注重将现代农业新技术与我国传统耕作、管理技术结合起来,例如采用复种、套种、精耕细作、田间管理和作物固氮技术,以及利用生物链防治病虫害的技术等。在吸收传统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把生物技术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技术决策,靠劳动密集投入的集约经营,走以资源节约尤其是土地和水资源节约为主、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专用性为目标的综合型技术进步道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转化率和生产力。这样可以满足农民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又可以满足国家追求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协调统一。

3、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保障、以专业化合作为纽带的经营体制

中国人多地少,农民占多数,近期内没有条件普遍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只能在不改变小农户承包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形成种田大户、推行股份合作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以生物技术和集约经营来进行土地替代,在区域化种植、集约化养殖、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发展专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总体框架和合理内核不能变,但应该加以发展和提升,应充分发挥集体经营层次所具有的生产服务、组织协调和资产积累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户土地规模狭小的局限性,在较大范围内协调和统筹人力、物力、财力,采用先进技术,开发、加工和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发挥规模效益。集体的统一经营应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化服务,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倡导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专业合作社。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以专业化合作为纽带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体制保障。

4、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首要任务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产品 农产品物流 物流组织网络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物流业在农业生产中,尤其在农产品经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快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效益,将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水平低。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农产品物流的需求。市场规模小、经营分散、功能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农产品物流交易的效率,难以有效降低农产品经营的成本,影响经济效益。现有农产品物流市场已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现代物流要求统一的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加工等标准。而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其分类、分级以及包装难以有统一规范的标准,给物流过程中的运输配送、储存、装卸和加工效率造成较大影响。另外,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相应的检验检测设备缺乏。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等基础条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地区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大省,其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交通运输、仓储条件差,农产品不能得到及时高效的运输配送及仓储保管等,物流效率差,造成运输仓储等成本较高,影响其市场销售。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发展较为滞后,信息网络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产品信息平台缺乏,农产品供求、运输、配送等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从而影响物流质量和物流效率。

物流技术落后。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是物流技术。农产品有其鲜明的特点,例如,种类多,运输、仓储难度大,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都对现代物流的运输、仓储、加工、保鲜等技术产生较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处于一般条件的运输、仓储等状态,缺乏较好的技术条件作为支撑,往往造成农产品在途物流损耗大,影响经济效益。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是走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非农业强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经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农产品已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建设,提高产品物流效率将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对于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农村新型流通合作经济组织的壮大,优化农村资源的配置,提高农业经济运行质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意义十分重大。农业强国建设必须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价值损失,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率的重要方式。农业产业化需要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的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获得组织竞争优势。而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推动力量。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整个供应链环节的效率,解决农产品深加工、快捷流通等瓶颈制约问题,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家重点振兴的产业,其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10%左右,而我国达到17%左右,物流成本节约空间大。而农产品生产成本低,运输、仓储等成本高是其重要特点,物流现代化发展有助于有效节约物流成本,既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促进农业经营发展、满足市场农产品及时供应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运营措施

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运营模式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农产品物流组织成员资源有效整合

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模式的运用需要成分整合、共享、利用组织网络成员间的硬件、软件资源,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需要紧跟现代物流技术发展,应用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例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如GIS、GPS、EDI、POS等,加强农产品物流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组织群体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水平。对于农产品物流组织个体而言,其硬件、软件资源往往有限,难以满足农产品物流的需求。这样就需要构建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实现不同农产品物流组织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同满足农产品物流市场的需要。

(二)重视农产品物流组织市场的培育

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组织体系,以组织资源优势带动物流效率的提升。农产品物流组织市场的培育需要构建资源整合、共享型的物流组织网络模式。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模式的构建,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特色,发挥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作用,形成农产品物流组织市场产供销一体化较为完善的供应链。通过建立农产品现代化批发市场,健全农产品物流组织市场体系,形成不同区域农产品物流批发市场的组织网络体系,充分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提高农产品的产供销效率和效益。强化农产品物流组织市场中运输配送、仓储、加工、装卸、包装等物流功能建设,通过强化农产品市场的培育,规范农产品物流市场运作,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制定农产品物流标准体系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运营亟需标准化体系的支持。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化运营有助于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范农产品的质量、规格、包装等。而农产品的质量等级标准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标准化等标准化措施,有利于组织成员之间硬件、软件资源共享、利用,避免农产品标准差异给不同组织成员运输、仓储、加工等造成的麻烦,减少资源浪费和经营成本。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运营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采用先进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疫设备,严格执行绿色、环保等相关标准,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检验,避免和减少国际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范文第3篇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正规性金融机构和非正规性金融机构两部分组成。正规性金融机构是受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机构是指游离于中央银行或银监会监管之外的民间金融组织。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和矛盾也同样突出。

(一)农村信贷体系。农村信贷市场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缺乏可抵押物、农业生产借贷的特质性成本和风险高的特征,导致农村信贷服务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农村信贷融量上看,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的金融资源短缺、涉农贷款总量不足,农村贷款需求满足率低,已经很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金融部门的农业贷款占所有贷款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3%左右,而1978年后一直在两位数以下,1998年以来维持在5%左右,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一直保持在6%左右。2007年12月,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26.17万亿元,而用于农业贷款余额仅占6%左右。从1995年起,农村资金缺口每年都在5千亿元以上,并且出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一方面,农民很难从银行和信用社获得贷款,另一方面,大量资金通过各种渠道从农村流入城市,农村资金链条难以正常运行。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2000年,通过各种渠道外流的农村资金达284000亿元,其中通过金融系统流出的资金占农村外流资金总额的40%左右。

从农村信贷服务机构上看,正规性金融组织难以满足农村信贷服务的需要,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又没有纳入监管范围,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农村信贷组织结构退化现象严重。1979年以来,我国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内的以正规性金融组织为主导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然而,1997年至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调整和重组,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业银行在市场化竞争中业务重心有所转移,从2007年开始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很长时期内只发放粮棉收购贷款,虽近年开始拓宽涉农贷款范围,但作用有限;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提供小额农户贷款,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大农业”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国有资本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份额大幅减少。非正规性金融组织虽然在满足农村信贷服务需求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风险性不容忽视。世界银行曾指出,非正式信贷往往不能提供长期贷款,还存在金额较小、利率较高、可获得性不强的弱点。同时,非正规的金融组织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监管之外,金融风险巨大。

(二)农业保险体系。农业灾害发生后,我国传统的保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民政部门发放灾害救济;另一种是由商业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的农业保险对农民提供保障。从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保险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保险经历了先发展后萎缩的过程。1982年到1993年,由于政府对农业保险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农业保险出现快速增长,保费收入年均递增127%。而在1994年农业保险市场化后,由于偿付能力的限制,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纷纷对农业保险业务采取限制规模的措施以控制亏损。2006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46亿元,分摊到全国2.2亿农户,户均保费不到4元,保险金额不到百元。尽管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三年指出要“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但农业保险仍然呈现出保费收入逐年大幅下降、险种逐渐减少、机构萎缩、承保深度不断降低的局面。目前,我国种养两业95%以上不在农业保险保障的范围之内。

(三)与农产品相关的衍生金融产品体系。目前,我国与农产品相关的衍生金融产品体系还很不健全,能够为农民回避价格风险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衍生产品在我国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农产品价格已经由原来的国家制定保护价格变为现在由市场定价。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价格又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较大影响,广大农户面对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虽然农产品期货从理论上来说具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能够帮助套期保值者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稳定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首先,交易品种数量少限制了期货市场的交易量。目前农产品期货的交易品种只有7个,交易品种主要集中在大豆和小麦。由于市场规模小、品种单一、品种之间缺乏联系,投资者的选择空间极小,其吸引力和影响范围十分有限。其次,农产品期货交易的主体多为散户投资者,投资目的主要是通过价格变动获得投机收益,而非通过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没有发挥期货市场稳定价格的功能。再次,农民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意识和条件都很薄弱。一方面我国农民对期货交易还很陌生,不会运用期货交易机制帮助自己锁定价格。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户通过期货交易规避风险的意愿不高。

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一)构建支持农业发展的多层次信贷体系。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农业、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不断细化、要求在不断提高,应加快构建一个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合作性金融为主导、商业性金融为辅助、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信贷服务需求。

1.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具有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的特征,吸引资金的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必须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发行应进一步扩大“三农”扶持领域,充分发挥其政策扶持功能,对整个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直接推进的作用。从短期来看,农发行应以现有业务为主,在充分发挥其在粮食流通领域的信贷支持作用的同时,向粮食生产、加工领域延伸,最终扩大到整个粮食产业链。从长期来看,农发行应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经验,在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作用。一是支持农村贫困农户、普通农户,满足其小规模种养生产贷款需求和规模化生产贷款需求,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普通农户尽快实现致富目标,解决贫困和相对贫困问题;二是资金支持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满足其生产规模扩张、技术改造的资金需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开发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水平。

2.以合作金融为主要形式,培育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2006年12月银监会颁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包括合作金融等在内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领域,进一步说明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加快建立“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借贷难题的决心。要解决农村信贷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必须有能够真正面向全体农户的信贷组织——合作金融组织,真正吸收农户参与管理,利用血缘、地缘、人缘基础上的信息优势降低贷款的交易成本,保证贷款的可获得性。一方面,要恢复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金融的本来性质。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吸收农户加入,建立相互协作、互助互利的资金融通机构,更多的为农户进行融资和信贷投放,实现扶农目的。在经济发达、资金流动量大的地区,可以将原有的农信社改组成为股份合作制银行,如浙江鄞州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吸收外部资金增强银行实力的基础上保有合作性质,保证农户的信贷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型金融机构,将社会资金引入农村,支持当地经济发展。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鼓励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类机构不受政府主导,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3.调整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资本的天然属性是要获得利润,要求商业金融承担我国扶农支农的重任是不现实的,但是这样并非意味着商业金融在农村信贷市场中就无所作为。作为目前唯一保留所有县域金融网络,为全国所有县域提供骨干金融结算网,承担了相当部分公共服务职能的中国农业银行来说,定位于“服务三农、商业运作”是当前的现实选择。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农业银行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发挥其优势,处理好赢利和支农的关系:一是有选择的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场等为核心客户,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以发达地区为中心辐射不发达地区,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有效缓解农业发展中的贷款难问题;三是大力发展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多层次、多元化金融需求,成为农村现代金融业务的先锋军。

4.对非正规金融组织进行规范,放宽农村融资的渠道。民间融资是正规金融的补充,缓解了农村借贷难的矛盾。我国农村民间融资主要表现为资金供需者之间直接或通过民间融资机构中介间接完成融资。虽然与正规性金融机构相比,民间融资机构没有按照现代金融组织的要求建立起良好的组织制度和内控机制、信用活动不规范,但是它对农村信贷市场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民间融资的最大优势在于手续简便、节约时间、环节少、效率高、能及时满足借款人的不同需求,这非常符合农村信贷的实际需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规范管理,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对于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的信贷体系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快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在我国,由于农户的生产经营多为个体或小规模形式,长期以来没有积累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农户承担灾害的能力非常低。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一个适合我国的农业保障体系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应建立一个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业保险制度,以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化、区域化、现代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

1.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特征决定了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选择。增加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可以大大降低保费额度,以低廉的保费吸引更多农民投保,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农业保险发达的国家,政府对农民所交保费的补贴比例大都在50%~80%之间,并承担保险公司的部分或全部管理费用。在经济发达省份,可以主要依靠地方财政进行补贴,在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则由国家财政进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商业化运作,农民买不起;农民买的起,保险公司赔不起”的两难局面。

2.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保险模式。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目标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目标存在矛盾,因此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保险模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浙江省“政府推动+农户互保+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三合一”模式,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借鉴。其主要内容为:政府提供政策性农险支持,建立省、市、县财政保费补贴分担机制,建立各级农业保险风险专项资金;市、县建立农村保险合作社,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或经营,实行“单独立账、独立核算,以险养险,以丰补歉,逐年滚存”,结余留地方农业保险风险专项资金。

3.进一步完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一是建立农业保险巨灾补偿机制,设立巨灾风险基金,应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农业保险公司的赔付危机问题。二是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国家农业再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保障。

(三)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其特有的价格发现和回避风险功能,能够转移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规避农业风险、完善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发达国家期货市场相比,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针对当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主体,引导农户利用农产品期货的积极性。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农业产业化程度很低,小规模生产单位的农户主观上没有参与期货市场的意愿、客观上没有参与期货市场的能力。因此,目前应大力普及农产品期货交易知识,鼓励国有农产品企业和有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大户参与到期货市场当中。其次,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品种的基础上,增加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扩大市场规模。依照国际经验,期货市场规模一般是现货市场的20—30倍。我国小麦、稻谷生产世界第一、玉米生产世界第二、大豆生产世界第四,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潜力非常大。经过1994年和1998年两次清理整顿后,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的开发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影响了市场发展。我国应该适时开发并尽快推出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如玉米、棉花等,以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从而扩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

参考文献:

[1]李爱霞.农村金融退化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5).

[2]周立.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J].财贸经济,2007,(2).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范文第4篇

一、有利于农地产权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表现为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残缺即:所有权的主体虚无性,承包权缺乏稳定预期性,经营权缺乏相对应的用益物权。农村土地信托方式可有效解决上述缺陷。农村土地信托方式把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于信托平台之上,通过签订信托合同,形成更为稳定的契约关系,尊重农村集体所有的权益,明确并充分保护农民的长远和根本权益,形成一种规范、稳定的土地流转方式。可以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基础上,有效实现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分离,既保障农户土地产权的完整性,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又让其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

由于土地集体委托给信托机构以及农户按照其持有信托单位分享收益,因此可以做到“确权确股不确地”,即只落实成员权和股份权,不落实各成员具体承包的面积、区位,只享受成员应得的收益权。这样有效避免了目前家庭承包制中按“成员权”平均分配和调整承包土地所产生的问题。土地信托经营使得土地股份合作社拥有所有权,农户拥有承包权和收益权,信托机构拥有经营权和部分收益权,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发展更多的用益物权,激活土地的资本属性。土地信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土地看护人”,既没有动摇农民的承包权,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还解决了土地上各项权利的有效分离,利用信托制度的财产隔离功能,做到了归属清晰、权能完整,使产权充分市场化,实现土地收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二、有利于构造现代农业经营方式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采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在经营方式上表现为农地分散经营、家庭自我经营,规模化经营不够。农户的投资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技术进步慢,土地生产效率未得到完全释放,难以实现现代市场经济对农业的要求,呈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在工业化与城镇化推进中,农业收益低下使得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农村土地信托方式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经营权委托给信托机构,实现了土地的归集,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重新整合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从而提高其生产率,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的效益,使得农户收益得到保障。

土地信托经营优势表现在:其一,产前具有集中采购优势。信托机构不仅在购买农资产品上议价能力强,省去大量中间环节,具有价格和质量保证,还能得到农资产品生产商的售后服务。其二,产中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和社会化协作优势。土地信托经营机构将经营规模扩大后,内部分工更加细致,使得个体熟练程度增加,从而提高劳动效率。规模扩大后,土地信托经营机构可利用自身优势,以土地经营为平台,在农业生产与科学管理上有效整合资源,引入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其中。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集约化水平,从而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其三,产后具有市场规模优势。畅通的市场信息和多重的销售渠道使土地信托经营机构在农产品销售谈判中处于主导地位,有利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形成卖方市场,产生价格溢出。避免了单个农户在农产品销售中处于弱势地位,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三、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打造知识型高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强产、加、销一体化程度,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成为农业经营者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当前,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两种组织方式,实现农户家庭经营与市场对接存在内在缺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建立起社员所有的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不清问题。模糊的产权制度将成为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使其最终可能解体或蜕变为私人企业[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资本和技术缺乏,加上农户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和专业人才短缺,使农民间合作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而多数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契约”并不完备和稳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4]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往往没有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收益共享机制,对农户不能产生稳定的收益预期,他们之间的协作生产并不稳固,协作生产经营链条遇到风险很容易断裂。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范文第5篇

关键字:流通效率;农产品;合作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产销体制、供求格局和供给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度市场化的流通体制逐步建立、农产品供给状况极大改观,但现有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消费需求增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继续抓好农产品流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现状

在宏观结构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体制经历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重要变革,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并存的农产品流通局面[1]。虽然我国对农产品流通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流通组织功能不健全

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还不能有效的解决产销环节中存在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设施、交易方式等还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离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流通成本过高

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包括运输费用、储藏加工保鲜费用、运输损耗、流通中介的运营费用和利润等,居高不下的流通费用,不但没有提高农民的收入,还使得消费者支付了高昂的费用,同时还不能有效地保证食品的安全供应。

(三)与农产品流通相关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作为农产品流通载体的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技术等级较低,路面质量较差,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十分简陋,服务功能单一,缺乏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市场经营环境脏乱差,交易效率较低[2]。

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海外经验

以邻为鉴,可明得失。在探讨如何提升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之前,有必要吸取其他国家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一些经验做法作为参考,吸取其合理之处,结合我国各地区具体情况,这样我们可以少交一些“学费”。

(一)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是重要保证

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道路、批发市场和冷链系统等流通基础设施。韩国、日本的主要批发市场规模大、市场硬件设施齐全,同时市场内有冷库、停车场等完善的设施。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生产者和商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及时了解每天交易行情的变化,并且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

(二)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了重大作用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立,极大地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期货市场为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场所,保障了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健康运行。

(三)自愿联合的农民合作组织是重要平台

农民合作组织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借助于自愿联合的农民合作社这一重要平台,降低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也使得组织起来的农户在谈判中增加了讨价还价的筹码。例如,日本农协在农产品流通的各环节,如组建批发市场、组织物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作为我们健全流通中介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一个很好的借鉴。

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问题对策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完善

我们需要继续发挥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核心作用。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批发环节。在我国,农产品批发的功能主要由各级批发市场实现,这是由我国农产品生产特点和批发市场自身的功能所决定的。[3]因此,加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成为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关键。

(二) 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与功能完善

所谓信息化[4],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目前,我国农业信息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农业部门在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整合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整合以及服务功能方面,农业信息孤岛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至今还受到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瓶颈的制约。

(三)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引入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对初级农产品需求比重下降,而对农产品再加工产品需求量不断上升。根据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想改变初级农产品的低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可贸易性,必须实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因此,引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进入农产品主产区,延生农产品价值生产的产业链条,打通制约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瓶颈,从而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流通产业总结与展望

我国广大的农村正面临着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的巨大转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然而,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仍然滞后,在流通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未来,我们需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农业批发市场,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从而丰富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效率。

参考文献:

[1] 洪涛.流通基础产业论--理论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 俞菊生王勇.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趋势研究[ J ] .中国市场.2007(21)

[3] 祁春节.蔡荣.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回顾及思考[J].经济纵横.2008(10)

[4] 陈群. 浅谈农产品流通模式信息化[J].中国合作经济.200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