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健康产业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会在北京大学刘国恩教授主持的开幕式进行之后,迅速进入重要的主题发言部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在致辞发言中指出:把现在医疗行业的诸多问题归因于“市场化改革”是不正确的。他认为政府应分清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他说:“政府有责任办医院,有责任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但没有权利限制他人提供医疗服务”。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陈文玲司长指出:调整政府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之间的关系才是目前医疗改革的主要问题。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王锦霞尖锐指出,“你很难搞清楚招标的到底是价格还是药品品种。”王锦霞直言不讳的指出,中介机构是最大的获利者,受损失的是制药企业和广大老百姓。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上半年,中外创投机构共新募基金61支,其中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本量为58.28亿美元;从投资方面来看,上半年共发生295笔投资交易,其中已披露金额的235笔投资总量共计15.87亿美元;从退出来看,上半年共有136笔VC退出交易,其中IPO退出共123笔。
该数据和结论主要来自清科研究中心《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创业投资研究报告》以及《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创业投资研究报告》。本研究中心自2001年起对中国创业投资市场进行季度和年度全国范围(含外资)调研与排名,并推出季度和年度系列研究报告。
VC募资逼近2009全年,募资金额创十年同期新高
2010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上无论新募基金数还是募资总额均走出漂亮的上扬曲线,涨势十分喜人。上半年,中外创投机构共新募集61支基金,环比2009年下半年涨幅为3.4%,而同比则可以明显看出市场快速回暖的态势,较去年同期的35支新募基金数涨幅为74.3%;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金额为58.28亿美元,环比同比均有大幅增长,涨幅分别为67.3%和145.7%,不仅较2008年上半年53.10亿美元的峰值相比有所增加,而且几乎达到2009全年募资总量。(见图1)
自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基金募集以较强的竞争优势快速赶超外币基金,包括2010年第一季度仍是在新募基金数和募资总额双双高于外币基金。但总观2010年上半年,外币基金强势反弹,尽管在新设基金个数上远不及人民币基金,但从募资总金额来看,重夺其领先地位。(见图2和图3)
随着金融危机阴霾的逐渐消散,境外LP谨慎的投资策略有所放开,上半年包括赛富、红杉、NEA等知名VC均成功募集较大规模的美元基金,直接拉升了美元基金的募集总额。从境内来看,LP群体快速扩容,“新36条”的落地推动了民营资本进场;上半年社保基金也再开闸,分别向中信绵阳产业基金和IDG和谐成长基金注资30余亿元;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和第三方理财等机构也成功打通了国内富裕个人与VC之间的渠道;QFLP试点方案开闸在望。综合多方因素来看,人民币基金依然非常具有竞争潜力。
投资总量同大幅增加 环比小幅回调
2010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上共发生投资案例295起,其中披露金额的235起共涉及投资总额15.87亿美元。环比2009年下半年投资略有回头,降幅分别为1.0%和2.9%;但于2009年同期相比,则可以看到中国创投市场正在走出危机以来的低谷。(见图4)
另外,与金融危机前2008年的峰值比较来看,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总量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募资与投资具有联动效应,由于上半年基金募集总量激增,在创投机构手握充足资金的背景下,我们预计下半年中国创投市场上投资总量将会增加。
互联网十年轮回成热点生技/健康、清洁技术受关注
2010年上半年,互联网行业投资表现优异,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为44起和2.09亿美元,均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行业。据CNNIC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网民数连续2年以每年超过8,500万新增网民的速度高速增长,普及率也从2007年的16%增长到2009年底的28.9%。目前中国互联网网民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预示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社区等细分行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等领域都蕴藏着较多的投资机会。
仅次于互联网,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以29起的投资案例数和1.83亿美元的投资总额位居第二。我国医疗产业市场基数庞大,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公布,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将带来诸多投资和并购机会。名列第三的是清洁技术行业,上半年同样发生29起投资,共涉及投资金额1.56亿美元。(见图5和图6)
人民币投资占主导单笔投资额偏小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对比人民币和外币的历史投资情况,外币投资一直主导着中国创投市场,而2008年三季度是一个分水岭,人民币投资强势赶超。而进入2010年,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美元基金投资谨慎,外币基金存续一定资本量,另一方面新一轮美元基金募集正在增加,因此上半年外币投资不在沉寂,投资案例数共计112笔,占总数的38.0%,略低于人民币投资;但从投资金额的角度来看,外币基金以9.07亿美元的投资总额和57.2%的占比较人民币投资拥有绝对优势;这一优势在对比两者平均投资规模时则更加突出,外币单笔投资规模为人民币投资的近两倍。
退出交易总数稳步增涨,VC支持IPO集中于境内
2010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共发生136笔退出交易,其中59家上市企业涉及共计123笔IPO退出交易,占比较2009年四季度进一步放大,达到九成以上;另外,股权转让和M&A退出各有5笔,占比均为3.7%。(见图9)
移动医疗蓝海可期
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2013中国医药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3.4亿元,较2012增长26%。2012年市场规模为18.6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17.7%。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125.3亿元,2023年将冲破2000亿元大关。这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国家对医疗事业的重视、大众对医疗健康的关注、和移动医疗本身的优势密不可分。
艾瑞的研究报告说,目前国内移动医疗APP数量已达2000多款;腾讯继巨资收购丁香园和挂号网之后,再次与药业巨头深圳翰宇药业签订协议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腾讯提供数据接口,共同打造糖尿病慢病健康管理平台;阿里巴巴则把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作为第四个和第五个支柱,想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云平台,提升整个中国的医疗健康行业服务水平。
而美国谷歌公司最近宣布将全身心地专注于一项年营收可达几十亿美元的业务上,该业务将为病患提供有助于一系列重大健康问题的产品,从糖尿病、帕金森病、癌症、心脏病,到延长寿命的普遍诉求。谷歌从不错过任何一个重大商业机会。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决意要让该公司走在回报巨大的健康科技市场几大关键领域的前沿。
但是想要让投资更明朗,首先要明白移动医疗的生态关系。经纬创投汪军认为2014年是互联网医疗的元年,正是2014年的变化才为2015年产业的发展做了铺垫。2014年的一些项目比如挂号网,它在互联网中是底层的,叫入口;有了入口之后,才有了生态;后来微信和支付宝加入到移动医疗的产业布局里,就有了支付;有了支付和入口,这个市场就开张了;开张之后就有人来逛,有人来逛就有人买单。所以这个产业的生态链就成长起来,这跟移动互联网有点像。当投资人进入了这个产业的洪流,就像被绑架上了一辆战车,这个战车就是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把创始人、合伙人、高管和每个从业者都捆绑在里面。当然做投资的人更是和产业的发展捆绑在了一起。
怎样掘金医疗领域
面对如此诱人的前景,作为投资人又该如何在移动医疗领域掘金呢?在一次论坛上,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张澄宇对资本如何进入医疗行业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在选择投资时,如果把资产的重量变成资产投入的程度,变成一个纵坐标,然后把需要管理的技术的难度作为横坐标,如果说要构成一个板块,你想要在第一象限的话,那么你就要有大的资本和高的技术和良好的管理团队才能够运行。也就是投到大三甲医院,这个进度是非常难的,门槛也非常高。这是一个方面,但是也是需要的,无论是诊所也好还是门诊部也好,总有一些病是不会在门诊部看的,也不可能所有的装备都要在门诊部里面去做。所以还是希望有一些对接的综合性的医院来进行合作,来完成医疗服务的流程。这是第一象限。
接下来,看第二象限就是资产比较轻一些,但是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的,这种是需要大家去重视的。如果说资产比较轻但是对管理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我们可以合伙、合资的方式进入。在上海就有这样的机构,万达和复旦的儿科搞了科研医院,主体投资是万达去投,当然会更多一些。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会把高的技术的管理和医院运营的管理交给专业的机构来做,这样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组织。
还有一个点是资产比较轻一些的有比较高的管理和技术的要求来做。还有两种是低资产的,管理的要求比较低的,这个可能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比如说连锁的诊所,连锁的门诊部,这个相对的运行的角度,并没有被社会资本绑架。所以这样的一个情况这样的类型是相对比较容易进入,相对容易比较获利,也是贴近老百姓的需求也是可行的。
还有就是重资产的进入,管理的要求比较低,那么这里面有一个界限在哪里?你是做财务投资的,你不去做运营,那么对于投资人来讲是比较合理的。如果说分为了4个象限,你要去定位的话要考虑到3个因素第一政策环境、第二资金层面、第三管理水准。那么只有这三个结合好,你再去每一个象限里面去选,那么会更好选一些。这对投资移动医疗的策略应该也有一定的启发。
此外,通德资本投资总监陈华伟曾指出,自己在投资时最看重的是“人”――“管理团队非常重要,有很多好的项目,就是因为团队的问题,或者创始人格局有限,企业没有做起来。”美中宜和综合门诊中心的首席执行官于莺女士也认为投资是要看人,更要看背后的事情,把人和事结合看。看这些医疗理念和市场结合是不是符合规律?尤其是医疗领域是不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也就是说追着某个人的影响力去投是不太对的,说白了还是投综合能力,以及它能不能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它的医疗理念能不能发展。
热炒之下还需把握风险
商业模式和应用领域组合催生上百种投资机会,移动医疗“满汉全席”盛宴近在眼前。有分析指出,在移动医疗上百种投资机会中,药品查询+药品购物、私人家庭医生、掌上医生问诊平台、免费信息文献查询+专业指导、药品信息查询、付费慢病管理、以及细分功能医疗产品,六大投资机会的市场前景广阔,竞争有缺口,利于新进企业发展,短期内无淘汰风险。但是通德资本投资总监陈华伟表示。“针对火热的移动医疗领域,如果自己都没想明白,冒然进去,对自己和投资人都是不负责。”
移动医疗应用要发展,在叶崴涛看来,无非要抓住两端:一是医疗资源,二是用户资源,并且相对而言,前者的重要性要胜于后者。“因为抓住了医生,特别是好的医生,自然就抓到了病人,抓不到好的医生,病人最后还是会流失。”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医疗观念的转变以及医保覆盖面的提升,我国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骨科则是许多医疗器械巨头最为看重的领域,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行业简介
骨科主要是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对于骨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则是以治疗骨外科疾病为目的而产生的,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重要子行业,目前产品主要可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其他类,分别针对不同情况下的疾病和损伤:
创伤类
创伤主要指因意外、损伤或撞击引致的突发身体损伤。造成创伤类骨科创伤的常见原因有交通意外、失足或跌倒,以及被尖锐或坚硬的物体击中等。另外骨质疏松症等骨骼退化也会引致此类创伤。
关节类
关节是指两个或以上骨头接合以便身体部位移动的地方。通常由纤维结缔组织、软骨和韧带组成。关节炎及对关节的直接创伤是关节损坏的主要原因。髋关节以及膝关节损伤占关节类损伤的主要部分。
脊柱类
脊柱主要由椎骨的小骨头、椎间盘、韧带、肌肉及关节突关节组成。脊柱疾病主要包括畸形脊柱疾病、若干类型肿瘤、骨折、退化或椎体与椎间盘脱位等另外骨质疏松、骨关节炎也等较易导致脊柱疾病。
其他类
包括新型的足踝类以及在一些大型的医院细分的各类损伤。
调查显示,20xx年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市场容量为418亿美元,其中人工关节162亿元,占比38.72%,是市场的绝对主力。脊柱类产品市场份额占比21.8%,创伤类占比15.7%。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研究,目前国内市场上除了创伤类本土品牌占有较大市场规模,其余各类都由外资品牌占主导。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本土骨科医疗器械企业迅速发展,如威高、微创等,在创伤、骨外科手术器械、脊柱固定器械和关节重建器械等领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有望成长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我国医疗器械相关法规
我国所有医疗器械产品在正式投产前,都要先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的注册认证。在临床实验完成的前提下,整个注册过程一般需要2-3个月的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我国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很多骨科器械为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国家严格控制,保证监管力度。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法规的改变对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影响巨大,创建了更加良好的医疗环境。
两票制:
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减少流通环节。要求争取20xx年在全国全面推开药品购销“两票制”。在医疗器械行业,“两票制”也预计会全面推开。
医疗耗材招标:
在20xx年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中, 明确规定招标需以省政府为主导,高值医用耗材必须参加集中采购。20xx年提出了更明确的要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在药品招标采购中的参与度,鼓励跨省联合招标采购的要求。
医疗设备限价:
国务院在《十三五医药体制改革》中提出,对高值医用耗材,检验检测试剂,大型医疗设备进行集中采购,对医疗设备实施限价。此举有望改善医疗设备昂贵,患者治疗骨科疾病经济负担大的问题。
骨科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骨科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前景广阔。波士顿咨询公司曾研究预测,中国骨科内植入耗材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xx年达到13亿美元,未来该行业将至少保持18%的年复合增长率。按这一速度,到20xx年,中国骨科内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美金。我国骨科器械市场规模从20xx年的67.4亿元增长至20xx年的155.9亿元,预计20xx年全年市场容量在180亿元左右。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加,医疗护理观念的转变以及医保的覆盖面的提升,我国对骨科医疗器械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是骨科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骨科医疗器械创新
随着骨科医疗需求的增多,创新才能满足不断涌现的新需求,骨科技术不断向数字化、个性化、微创化、精确化和智能化发展。代表性创新技术包括:
数字化骨科
近些年来数字化骨科迅速发展,出现的技术包括现代影像技术、计算机辅助测量设计、快速成型等。新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个性化定制需求,减少了手术的创伤性以及对医生技术经验的依赖性
3D打印技术
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骨科医疗器械创新骨科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带来了众多可能。我国在3D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为国内骨科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骨科技术未来其他的创新方向包括:
国内外代表公司情况
一、中国成为创投的焦点
2006年已成为中国创投历史上投资金额最高的年度,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清科――2006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年度研究报告》,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投资金额高达17.78亿美元,比上年高出52.1%。这个数字使中国可望成为仅次于美国,获得创投投资总额第二的国家。(图1)
从图1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风险投资机构热门的焦点,自2001年以来保持平稳的增长,这与中国近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同样会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投资金额将再创新高。
二、创投下一座油田
先前在投资金额中占到大半边天的广义IT行业已经成下降趋势。虽然2006年中国创投市场总金额高达17.78亿美元,比上年高出52.1%。但是其中存在一个突出表现是,IT行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自2005年以来的投资多元化格局进一步深化。与2005年相比,2006年IT行业获得创业投资的数量比重从66.2%下降到了59.6%。具体来看,下降的趋势2006年下半年更为明显,IT行业在下半年两个季度中的获投案例数量比例均低于60.0%。(图2、图3)
以上分析说明,从某种程度而言,中国的IT投资环境已进入近似饱和状态,并正在恶化,成下降趋势。因此,目前有必要开采下一座油田――医疗健康行业。
据美国IrvingLevin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2005年国际资本向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呈上升趋势,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分析师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将持续风险投资的热点。
目前市场空白意味着巨大商机。尽管IT行业所占投资金额超过50%,但广大的风险投资机构显然对这轮大潮已有些丧失兴趣。面对这样的形势,许多风险投资机构对下一座油田的方向仍然迷惑。但目前一则新闻让VC再次兴奋起来。
2006年10月25日市场盛传已久的“拜耳收购东盛盖天力”一事,终于水落石出。拜耳医药保健以总交易金额12.6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盛盖天力旗下的“白加黑”等3个西药OTC品种,这起交易被称为迄今为止跨国巨头与国内药企之间最大的一笔并购案。在谈及东盛出售OTC业务原因时,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表示,中国的医药企业在西药尤其是在OTC的研发方面,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没有后续资金开发新品种,东盛如果只靠现有资金发展肯定会影响企业以后的发展。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东盛一家的问题,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医疗服务等在内的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一直面临着行业快速发展和资金相对掣肘的困扰。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国医疗建康产业也因之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
三、我国生物医药现状
优势:我国人口众多,可谓潜在需求非常之大,并且政府支持医药技术发展,我国已经在众多高校中开设了医疗器械与工程专业,为培养专业人才做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国同时也拥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并且这个群体将不断壮大。2006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1134亿元,同比增长20.7%;医药工业完成出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29.5%。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总额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增幅在6.5%左右。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总价值约为15亿美元,2006年底增加至22亿美元,未来5~7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
以上说明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庞大,并且生物医药、医疗保健行业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现正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随着我国医疗服务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将投入这一新兴领域,将带来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
劣势:虽然我国已经努力在技术上赶超美国等拥有高技术的国家,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过慢,在技术上不能位于世界前列;由于位于起步阶段,技术不够先进、熟练,虽然有廉价的劳动力,但是生产成本仍旧较高,并且没能形成规模性,因此售价较高。另一方面,我国公民的消费水平较低,不能够完全接受高价位的医药和营养保健品,致使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速度较慢。
如今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正处于增长阶段,因此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随着大量的外资涌进这一领域,我国应健全法律法规来进一步规范这一领域。虽然这一行业具有较好的上升势头,但是由于技术的缺乏,并且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投资的风险较大。技术方面尚不能在世界领先,因此国外有可能造成技术垄断,从而将冲击我国这一尚不成熟的行业。由于我国消费水平较低,因此应当合理定价,限制进口,防止扰乱国内市场。
四、风险投资如何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一)切入点――研发费用高。创新和规模运营是中外医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随着中国加入WTO,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成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在中国,医药研发是由各科研院所完成,由于其资金短缺,因此要引进外资来完成研制。而对于生物医药领域,其收益巨大,因此得到风险投资商的青睐。风险资本可以通过研发部门缺少资金而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二)介入条件――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市场性。评价一项技术的价值不仅要有技术的先进性,还要有技术的成熟性和市场的经济性。产业化的价值体现在形成产业的先导性、长期成长性和规模性上。而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性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这个产业具有经济前景,VC才会介入其中取得高回报。所以,作为风险投资技术评估的标准,理性的考察其技术先进性、成熟性和市场经济性,规避由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关联经济带来的系统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