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 地方高校 音乐专业 教学意义
一说到桂西北,人们就会想起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想起东巴凤的村,想起宜州的刘三姐,想起巴马的长寿村以及环江的花竹帽、罗城的依饭节、南丹的白裤瑶文化。桂西北确实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这里长期居住着壮、毛南、仫佬、水、苗和白裤瑶等少数民族的人民,他们勤劳勇敢、喜歌善舞,千百年来,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留存下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资源。
近几年来,地处桂西北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河池学院积极深入挖掘、整理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资源,并将其运用到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在舞蹈方面,壮族舞蹈《唱山歌》获广西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比赛一等奖、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比赛一等奖;壮族舞蹈《甜蜜蜜》获广西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比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比赛一等奖;瑶族舞蹈《背篓·瑶人》获第六届全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优秀表演奖。在声乐方面,瑶族民歌合唱《天下有瑶就有爱》获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广西赛区三等奖;毛南族民歌合唱《花竹帽》、仫佬族民歌合唱《葡萄歌》先后获全国首届民歌合唱比赛金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合唱比赛金奖、广西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合唱比赛二等奖;原生态壮族民歌独唱《美女山下刺梨花》获广西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专业组比赛二等奖。因此,笔者认为,引入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资源作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内容是可行的,对大学生了解、掌握并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资源现状
桂西北即指广西西北部,主要指河池市的金城江、宜州、罗城、环江、南丹、天峨、东兰、巴马、凤山、都安、大化等县(市),这里有着丰富的音乐舞蹈资源。多年来,桂西北地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充分挖掘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舞蹈资源。例如,2007年至2009年间,分别在环江、凤山、东兰县三地举行的三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就展现了许多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作品,其中根据桂西北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民族风情等创编的作品中,舞蹈作品有《雷王舞宝剑》《芦笙踩堂舞》《毛南山乡印象》《壮族铜鼓舞》《撞》《瑶浴》《沙、沙、沙》《梦》《凤飞》《短朵别》《绣春》《瑶族竹鼓舞》《新生》《锝朵》《碟韵》《雕塑记忆》《镯》《苗族猴鼓舞》《布努瑶猴鼓舞》《踩花灯》《多彩河池》《相聚红土地》《星火燎原》《鼓乡风情》等;声乐作品有《侬呀侬》《看见老虎我不怕》《有一个飘香的地方》《乡书记》《父亲给的方向》《凤山神韵》《吊角楼上等哥回》《这是一片热土》《瑶啊瑶》《仫佬姑娘去走坡》《风物还是东兰好》等。这些丰富的音乐舞蹈作品已成为河池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但传承和展示了桂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提高了桂西北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极大地丰富了桂西北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0年,桂西北地区已举办和计划举办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有“广西宜州首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第十二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凤山寿源山歌节”“环江毛南分龙节暨端午节赛龙舟”“南丹白裤瑶半年节”“东兰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广西河池凤山第五届神奇洞穴国际探游节”“南丹第二届
(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巨大的精神财富,需要得到保护。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切实开展,关键是要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体味与认同它的存在价值。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而且要承受现代音乐的冲击,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发展,其传承便难以持续。因此,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乐种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然后为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使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持久、鲜活的生命力。
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是民族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珍惜和保护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地处桂西北的一所高等学府,河池学院不仅肩负着培养音乐人才的任务,更应该义不容辞地挑起保护和传承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重担,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特点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鉴赏常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促进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建筑装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00-01
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产品之一的建筑装饰艺术,文化通过建筑的来体现,而建筑装饰本身也代表了一种文化。建筑活动不单单是一种人类的基本实践,也是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在建筑方面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则更为多姿多彩。中国少数民族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原地区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筑装饰艺术同样是在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相互交融中产生的,它承载着两种文化互相交汇、认同、渗透的历史过程,从而使建筑装饰艺术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表现出文化自身的发展。这些建筑装饰具有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还具有“感情价值”。它向人们描述着一座城市发展的历史及其延续性,人们在这些建筑装饰面前体验到人类自身的创造力。也许建筑曾经有过一些光荣的历程,但作为历史它们今天带给人们的是更多的文化内涵。
与中国传统的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的发展过程一样,少数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发展的历史轨迹是在社会经济和人文思想的不断进步中,坚守着自己的宗教信念和适应地域性差异中实践和探索自身的存在价值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地域性的民俗特点做出积极的回应和调适,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和交流,在吸收了国民精神的精髓的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宗教文化的宝库。我国56个少数民族的信仰成为了各自民族的精神上的很大支撑的能量,因而,信仰的思维能量会在生活中释放出来,影响到他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很多相对发达的民族,其居住格局呈现的“大分散、小集中”的时代特征,例如穆斯林以清真寺寺坊为聚居中心,并且在相对固定和略带流动性的生活习性中,清真寺寺坊对回族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精神文明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少数民族在被改变其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也成为了其教义传播的主要载体,我国56个民族人数占到中华民族的8.41%,因此他们的中国社会的公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性特征结合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共同体现在少数民族的身上。也正是因为宗教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跻身时代主流,为中国文化在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发展中做出了突出和伟大的贡献。许多宗教学家在研究宗教的发展,摆脱不了那种面面俱到的“宏大叙事”的传统思维定式、研究方式。我们应当摈弃这种研究方法,应该抓住宗教最为主要的精神核心,深入到专题性的地域性、民族性的宗教及其文化研究当中去,并且将宗教文化的发展与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了解到宗教的宏观的概念和在在地域性的发展中的地方特色。比如,要研究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我们首先要了解伊斯兰教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对其有整体性和宏观的把握,在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及中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伊斯兰教的影响局部的、专题的深入探讨和阐释。这样我们才能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多元一体格局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性、地方性特征。也能在一个宏阔的当代视野中,认识到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伊斯兰教的一个支流所具有的中国特点。中国伊斯兰教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使我们在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其在从传统向现代社会中迈进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研究、分析和深入探讨的空间。而且这种研究将伴随者中国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文化发展的进程。
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对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做出一个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作为积淀,才能对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做出更加宏观和正确的全面认识。如果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区域性特点,而做泛理论研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片面的,宏观的,不带有地域色彩和民俗特征的。
中原地区的民族化和地方化的特征很多都是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它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的特点反映了少数民族在宗教结构的表层和外部社会生活中,对中国的影响。不单只有宗教色彩的影响,中原地区的装饰特点还融合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传承了内在精神核心价值,也将少数民族的追求人通过宗教功修和直觉体悟表现的淋漓尽致。加上苏非主义思想影响下的门宦制度,因为有导师的指点、精神引导,强调朴素、真诚的信仰,虔敬地苦行功修,更加容易的被中原地区长期生活和居住的少数民族所接受和传承。也实现了他们的宗旨。
宗教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体系,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现当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和延续,传统也是一个延续、动态的发展,不断吸取新的思想的过程,因此两者之间是不相悖的。传统宗教文化价值理念在坚持原典精义原则的同时,也在随着作为社会群体不断流动和新旧时代变迁的穆斯林信仰者的时代观念的变化,在保持基本的精神内核的前提下,灵活的再根据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断的更新,适合社会发展中人的精神需要。
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的发展轨迹表明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宗教与社会之间,在宗教与信仰者之间,都是彼此互动和相互影响的,宗教传统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仍然会对社会中的信仰者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伦理道德观的教化、塑造和内化,具有持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而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进程,社会潮流的更新,也会对身处其中的信仰者群体和个体发生影响,从而影响到信仰者群体对所信仰宗教的认知、理解和时代性变化,并在传统和时代社会的发展不断自我调适和积极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少数民族的地方化、民族化的发展历程,就充分说明了具有世界性宗教的鲜明特征。而少数民族在世界各地的发展也进一步证明:“从它兴起到迄今的1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最终形成今天人们所闻所见的伊斯兰教,正是经历并完成了地方化和民族化过程的伊斯兰教。当我们说它的地方化和民族化时,并不排斥它的信仰的统一性;相反的,只有在它的地方化和民族化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它作为世界宗教的普世性。换句话说,世界性宗教只有在它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中显现其普世主义;否则的话,它只能是民族宗教而不是什么世界性宗教。可见,它既是统一的宗教,又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宗教。”①(余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10月第498页)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既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也以其鲜明的东方中国的特色,丰富了作为世界性宗教的少数民族的内容,而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化、地方化特征,以及在现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变化是我们值得长久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论题之一。
结论:本研究命题是从文化角度出发,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建筑的要求,由此对少数民族建筑装饰艺术形成造成的影响,以及作为外来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的中国文化的相适应进而达到融合,来探讨文化与建筑、装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文化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分析,初探了以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建筑装饰为例的中国建筑的文化性格,在目前中国建筑,正在寻求、走向民族文化精神与西方现代建筑“语汇”相融合的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之路上,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楼庆西著.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美]约翰·D·霍格著.杨昌鸣等译.伊斯兰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坚持以党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我党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帮扶解困,用五年时间实现我市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
二、脱贫目标
根据省确定的年人均收入在1900元以下为贫困户的标准,经辖市、区民族事务部门的统计,全市农村少数民族贫困户共有829户,计1148人,按照省每年脱贫30%的要求,争取从今年起至年使全市农村少数民族贫困户基本脱贫,60%的农村少数民族家庭收入要达到当地农民的平均水平。
三、扶贫职责
1、市扶贫办要将辖市区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2、各级党委统战部、政府民族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列入同级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制订促进少数民族村组和少数民族生产示范基地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生产示范基地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在扶贫项目、资金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照顾;3、市农林局要负责研究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和少数民族生产示范基地农业、农村、林业发展和少数民族村民增收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少数民族生产方式改革、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及婚进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4、市交通局对民族村组公路、水路等交通发展战略、政策和中长期规划要提出指导性意见,负责协调处理民族村组在公路、水路建设中的特殊问题,对民族村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给予倾斜和帮助;5、市文化局要积极扶持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少数民族生产示范基地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解决他们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在拟定文化艺术方面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农村少数民族和民族村组的特殊情况,予以照顾;6、市卫生局要积极扶持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类、各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医疗扶贫,对持有少数民族身份证和政府民族部门发放的特困证的农村少数民族家庭中的少数民族成员就医免收挂号费,减免30%治疗费、手术费、检查费、化验费、住院费,研究民族村组卫生方面的特殊问题,制定改善民族村组卫生状况的政策、措施等;7、市教育局要负责协调对民族村组的教育援助,解决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接受教育中的特殊问题,特别是特困少数民族家庭子女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门要减免其杂费,交纳代办费有困难的可申请助学金,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杂费,建议由市帮困助学办予以解决,要大力开展农村少数民族贫困户的成人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8、市科技局、科协要加大对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的科技投入力度,解决农村少数民族在科技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在实用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科普工作,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培训方面给予重点倾斜;9、市财政局要拟定支持民族村组、少数民族生产示范基地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及建议,指导辖市、区对民族村组的财政支持,加大对农村少数民族婚进妇女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投入等;10、市广电局要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规;传播民族知识,报道民族工作,积极扶持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11、市体育局要研究制定发展农村民族村组民族体育事业的措施,支持少数民族体育事业,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12、军分区、组织部、宣传部、民政局及工青妇组织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与农村少数民族特困户家庭结对帮扶,促进全市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党政机关定点联系、支持贫困地区开发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为此,今年的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拟分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1、调查摸底,签订帮扶协议阶段:辖市、区民族部门及新区社会发展局要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逐户排出困难程度,找出贫困原因,确定重点扶持内容、扶持项目,落实帮扶单位,组织帮扶双方见面,确定帮扶方式,签订帮扶协议书。
2、帮扶实施阶段:各帮扶机关、单位和个人,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针对帮扶对象的特点,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寻找项目为帮扶对象“造血”、“补血”,辖市、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始终把民族聚居村组和婚嫁迁入我市的少数民族贫困户作为帮扶重点,明确自己的工作思路,通过生产示范基地、农工商一体化,发放小额贷款等形式,引导少数民族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年度收入。
3、检查验收阶段:辖市、区及新区要根据《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开展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活动的计划。在活动中,要坚持讲大局、讲实际、办实事,要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今年12月下旬,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将会同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对全市开展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脱贫率达不到30%的市、区将取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先进局”的评比资格。
一、人口增长与GDP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GDP之间的关系是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核心关系。GDP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当年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总量的最终价值的总和。企业的生产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把各种投入要素以一定的比例和组织方式结合起来而进行的。投入要素中,劳动力作为重要的投入要素,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产出量的多少。如果假定劳动者的素质相同,资本无限可取,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劳动力数量就成为决定产出规模进而决定经济增长、最终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是个总量规模概念。人口多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丰富。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是影响劳动力规模的核心因素。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数量在不断地增长,由1982年的7991100人增加到2010年的13050906人,净增人口5059806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77%。生产总值1982年为417158万元,占全疆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18%;2010年生产总值为16243780万元,占全疆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87%。可见虽然GDP绝对量增长了37.94倍,但是在全疆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却大幅下滑。1982年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522元,全疆为488元;2010年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12616元,全疆为25057元,差距为12441元。①近30年的数据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增长并未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那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有必要做进一步分析。(一)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GDP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变动的量化分析一般而言,若经济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表现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本文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考察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检验对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如Johansen协整检验;另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如CRDW检验、DF检验和ADF检验。本文主要用Engle和Granger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即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时间序列{xt}和{yt}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首先应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同阶单整,如果序列{yt}经过d次差分后具有平稳性,则称该序列为d阶单整序列,表示为I(d)。若同阶单整存在,则说明变量之间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构建长期均衡模型yt=β0+β1xt,采用OLS方法进行估计,这样协整检验就转换为对方程的误差项是否存在单位根的检验,利用方程估计的误差项进行DF检验或ADF检验来确定其平稳性,当检验证明误差项为平稳时间序列时,可以认定时间序列{xt}和{yt}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1.数据来源。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样本取自1978年~2010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新疆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78~2004)》,《新疆统计年鉴》(2006年~2011年)、《新疆五十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编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资料(1978年~2010年)》等。GDP为上述7个地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代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对现价GDP利用全疆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按1978年不变价缩减,成为不变价GDP;pop表示7个地州总人口。由于取自然对数能够使趋势线性化,且能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因此分别对GDP和pop取自然对数,取自然对数后不会改变变量之间的统计性质。变换后的变量用lnGDP和lnpop表示。2.实证分析。首先,利用ADF检验对lnGDP和lnpop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lnGDP序列和lnpop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其次,对序列lnGDP和lnpop的单整性进行检验,利用ADF检验后,容易验证lnGDP和lnpop都是一阶单整的,说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利用OLS法建立lnGDP和lnpop的回归模型,发现该模型存在严重自相关性。可考虑加入适当的滞后项,得到lnGDP与lnpop的分布滞后模型如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通过了各种统计检验。对(1)式两侧同时求期望,得到反映它们之间长期均衡的关系式为:对该式的残差项进行ADF检验,得到适当检验模型为:R2=0.21,ADF=-2.692<-2.653=ADF0.01,因此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从长期来看,少数民族人口每增长1%,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将增长0.375%。人口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增长1%,需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4%,这样才能维持原有的水平,所以通常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E来表示二者的协调“度”或“级”。具体取值情况如下表1所示:本研究中,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之间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375,根据上表的表述,说明过去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已经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负面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形成了过剩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过剩劳动力没能被有效利用,导致经济增长的减弱。另外,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力量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虽然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支持保证了新疆少数民地区经济的增长,但因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有人口增长无经济发展的局面。
二、人口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人口增长对不同的产业带来不同的影响。如果人口增长发生在第一产业集中区域,由于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加大,如果没有技术革新,就可能导致严重的贫困。如果人口增长发生在第二产业集中区域,由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新增人口无法在第二产业继续得到就业机会,从而形成新的失业群体。从动态角度看,这会制约第一产业过剩人口继续向第二产业集中的城市和行业转移,因而必须通过向另外一个产业转移来得到就业机会。如果人口增长发生在第三产业集中区域,他们只能在内部消化或转向更高阶的服务领域,或是会出现内部封闭式循环的人口流动压力。为判断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口增长属于哪一个产业领域的人口增长,笔者整理了新疆上述7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三次产业构成资料。在1982年~2010年的28年间,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详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这说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属于第一产业集中区域的人口增长,农业部门的潜在过剩人口规模已显性化,加之初步形成向城市流动的趋势,使得农业人口增长出现大流动的混沌趋势变得相对明朗。此外,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正向或反向关系。一般而言,城市化初期,由于大量工业企业的出现,要求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或地区为推进工业化进程提供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得上述区域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进而提高其城镇化水平。但是城市化的基础———工业化进程不加快,只有人口增长,不一定能形成城市化,也不一定能成为城市化的先决条件。本文研究的7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7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总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60.3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49.40%。但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市化程度不高,2010年仅为29.13%,比全疆平均水平低13.53个百分点;最高的地区为阿勒泰地区,其城市化水平为49.77%;少数民族人口规模相当于阿勒泰地区9.62倍、总人口规模相当于阿勒泰地区6.07倍的喀什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仅为22.06%。另外,本文研究的新疆7个少数民族地区拥有8个县级城市,城市工业总产值在全疆城市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到10%,工业化水平很低,这是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带来的廉价劳动力不被吸纳为城市人口的根本原因。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过剩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不能就地得到就业机会,劳动力资源无法充分利用,更谈不上资本化开发。综合而言,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并不是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或者按照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发展,而是作为行政管理区域或古老商业中心而形成的,因而其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因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程度低,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表现为传统第三产业集中区域的人口增长。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在产业经济的推动中发挥不了核心作用,对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城市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导致人口区级流动和部门内部的封闭流动。
三、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体现生活质量的基本指标包括就业结构、消费水平、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文教卫生投资等。这些指标和人口增长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本文在此分别讨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与就业、人口增长与消费结构以及人口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
(一)人口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一般而言,人口增长会加重就业负担。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导致其无法胜任现代工业岗位的这一弱点,又决定了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空间更加狭小,主要集中在农业和传统服务行业。根据奥肯定律,GDP大概每增加4%,才能解决1%的劳动力就业。但是这种GDP的增长所带来的就业能力的提高,只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据。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低,所以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未必能带动那么多劳动力就业。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压力比较大,有些县级城市的第三产业就业空间,尤其是传统服务业的就业空间已处于饱和状态,第二产业的就业空间也很有限。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1%,而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劳动力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如果依照奥肯定律,那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应在12%以上才能完全吸纳上述劳动力。考虑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劳动力的就业也靠这平均4.71%的增长率来吸纳,可以看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生产总值增长所能解决的劳动力就业,导致劳动力过剩问题更加突出。总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压力非常大,城市就业空间狭小,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有限,第三产业尤其是传统服务业的就业空间处于饱和状态。如果不积极转变人口增长态势,不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不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投资,不加速工业化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将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二)人口增长与消费水平的关系人口增长对消费主要有两种影响:一方面,人口增长带来更多的消费群体可促进消费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人口的过多增长导致购买力的下降,从而导致消费规模的缩小。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规模的扩大将会带动更多的消费数量,使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但是应该看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拥有量比较低,收入水平在全疆处于拉低平均量的边际量状态,消费规模并不大,从需求收入弹性角度表现出来的容量规模并不大(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除了吐鲁番地区和阿勒泰地区之外,其他地州的人均生产总值都在3000美元以下。尤其是总人口占上述7个地州总人口比重高达50.57%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3个地州的人均生产总值都在1300美元以下,距我国规定的3000美元的小康社会标准差得很远。这说明,虽然上述3个地州的消费总量规模从人口增长的数量角度看比较大,但是购买力水平较低。7个地州中只有吐鲁番地区的购买力超过全疆平均水平,其他区域均处于平均水平之下。消费水平的另一个衡量标准为恩格尔系数。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测算,新疆7个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2010年的恩格尔系数在43%~49%之间,比全疆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37.43%高出5~11个百分点。这说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比较大,而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较低。总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虽然从数量角度具备了消费规模,但是从购买力角度来看,消费规模相对较小;从恩格尔系数的角度看,呈现出来的消费结构较差。这种状态下,如果不加快经济发展,不增加地区生产总值,则人口增长必将导致更多的贫困以及消费和积累之间的恶性循环。
(三)人口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人口增长毋庸置疑要求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主要表现在健康支出、正规教育投资、培训支出、迁移投资等。由于无法获得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这方面的相关资料,本文只能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投资量作为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指标进行分析。由于我国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教育都可以得到保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在9年及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2.66%;受教育程度为12年的人口所占比重仅占总人口的7.73%左右;受教育程度在12年以上的人口比重也只有6.35%。这说明在脱离义务或免费教育之后,由于高中教育的学费负担以及高等教育形成的未来期望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少数民族群众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支出大大降低。此外,虽然国家不断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但个人承担的比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居民用于职业教育的投资依然有限。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所产生的另一个后果是新增人口将会使当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比例大大减少,同时减少原有人口在人力资本投资领域的追加投资份额,使得人力资本投资无法得到足额追加的保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多,因而虽然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新增人口仍将会消耗经济增长的3/4左右。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如果以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少数民族地区每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以最高值10%来计算,本文测算的新增人口消耗量相当于当年新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的30%,即新增人口消耗掉每年新创造价值的近1/3。这说明新疆前述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对人力资本投资起着抑制作用。总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过快,由于当地经济结构不合理,原始资本积累不足,城市化水平低等原因,因而对当地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抑制作用。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结论根据上面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比较显著。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并已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第二,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第三,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加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在产业结构演变中,劳动力流动规律引起的人口流动并不是按照传统的路径发生,这可能会引起一种非稳定态的人口流动。第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引起的就业压力已经明显,潜在失业状态的人口增长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就业问题和社会问题。第五,人口增长压力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没有出现质的飞跃。如果不改变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或不能大幅增加工业化投入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种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综合在一起的人口增长必将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第六,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消费水平不高,消费质量和结构都很不理想。此外,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影响了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尤其是资本化利用。
五、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增长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过快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过快的人口增长给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经济增长已经由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不重制约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应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和优生优育体系,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加强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力资本差距较大,因而应缩小知识差距,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加大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此外,农村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承担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两大任务,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大批拥有文化和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作为支撑。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人口质量,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效率不高,普遍依赖人口简单扩大再生产来维持生存与发展。经济越不发展,人口控制的难度就越大。因而更要把发展经济与人口控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人口控制创造必要的经济基础,从而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人口问题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逐步优化人口结构。应紧紧抓住大好时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缓解人口和就业压力奠定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走上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必要举措,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和农村应该双管齐下,在城市进一步加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应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在农村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四)优化人口配置,减轻就业压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要求产业结构也应不断调整,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形成合理的三次产业人口比例。而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占绝大多数,人口配置不佳。因此,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口配置,减轻就业压力,已是迫在眉睫的要务。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优化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产业配置。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把人口负担转变为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优势,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要下大力气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促使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特色。应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区情特点出发,把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型农林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林草、农牧、工贸有机结合的生态型农业和农村经济体系;努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在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把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培育为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口流动 城市民族关系 影响
近些年来,学术界对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背景原因、特点、作用、社会支持、城市适应和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江苏这样的少数民族散居型城市为例,分析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城市民族关系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并对如何更好服务管理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江苏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现状
江苏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心,长江、淮河下游。全省总面积是10.26万平方公里。现有13个省辖市,下辖102个县(市、区)。江苏的少数民族居住方式是典型的散居型。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流动人口流动情况都差不多一样,都是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的一个过程。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江苏省目前有少数民族人口70多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0.88%,其中常住人口30多万,流动人口30多万。较比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江苏的少数民族人口是25万增幅是180%。
苏州市的目前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约9万,其中户籍人口是2.1万,流动人口是6.9万。南京市目前有54个少数民族,总人数约20万,占全市人口总数2.3%。南京市的流动少数民族人口呈迅速增长的趋势,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在南京市办理暂住证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超过15万人。徐州市现有47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万多,经营季节性产品、工艺品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每年约5000人。
二,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城市关系的影响分析
少数民族流入到城市中使各民族间的交往和合作日益加深,使城市的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原居的城市居民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日常交往中容易造成很多不可避免的矛盾,给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上带来挑战和困难。以下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城市民族关系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两个方面来研究。
(一)积极影响
首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上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少数民族来到江苏不仅弥补了城市发展中劳动力不足,尤其是缓解了特殊节假日的“用工荒”的现象。如常州天虹集团因为有300多名少数民族员工不过春节保留自己民族节日的前提下在春节前后的用工方面就没有压力。少数民族进入城市等于是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城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力。
其次,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加速了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趋势,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里的少数民族成分越来越多,江苏的少数民族成分已经包括了全部55个少数民族。而且在各个少数民族的数量上都在不断的增长。各民族成员在现代化城市中相互交往,有助于打破地区和民族的壁垒,在平等基础上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良好民族关系。
最后,少数民族流动加强了城市文化多元性的趋势。有利于各个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少数民族进入江苏以后,在吸收江苏的主流文化的同时,他们也把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播到这里,不仅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也使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城市中交流和碰撞,使城市文化呈现出民族性和多元化的光彩。如常州市戚墅堰区“同心和谐民族文化工程”是繁荣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城市和谐的举措。在戚墅区统战部、民宗局的支持下,成立了金凤凰水族马尾绣绣品有限公司。不仅为水族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是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开辟了文化活动的专用场地,更是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二)消极影响
少数民族流动到城市,在给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民族关系的复杂化,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不稳定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不断增加对江苏的城市民族关系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居民思想观念存在偏差,阻碍了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语言、生活风俗和上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然而,在江苏这样的散居城市,相关部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关注度不够,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的宣传不够,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不了解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很多当地的居民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汉族对外来的少数民族的在认识上存在偏见和歧视,在他们眼里,对新疆的少数民族的偏见较大,一些媒体曾报道很多新疆的孩子纵在内地实施偷窃已经严重影响了新疆形象,所以一提到新疆,很多人眼里就浮现出“新疆小偷”的样子。这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贴上标签的一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少数民族自尊心和情感而且增加了其与城市居民的距离感,明显的阻碍了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不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第二,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在城市的公共管理方面,少数民族流动到城市给城市的交通、市政公共设施、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好多沿街叫卖的经营者,为了做生意,往往不顾城市的管理规定,选择交要道或是比较繁华的路段摆摊设点,给城市公共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带来很大困难。在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有很多是来自边远的贫困山区,由于汉语交际能力和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政策法规意识淡薄,加上城市的部分地区劳动力过剩,进入城市务工的外来流动少数民族,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他们当中就会有极少数的人为了生存铤而走险做一些违法的事。南京、常州、苏州等市都出现过外来流动少数民族专门唆使儿童偷窃和贩毒的现象。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就带来了很多威胁。
第三,增加了民族关系的协调工作的难度。少数民族人员如果在民族地区,民族成员之间不会想到自己的族属问题,但是在与其他民族交流交往中,就自然而然的意识到自己的民族归属,会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城市民族交往过程中,一旦有纠纷发生,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容易与民族联系起来,容易“抱团”引发,这种非理性维权的突发性事件正在急剧上升。对民族关系的协调工作带来难度的还有城市中的汉族人员对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的风俗、禁忌的不了解。
三、对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服务管理的建议
我国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理念经历了从过去片面强调管理到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的重大变化。2006年,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此后,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2010年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明确指出要“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指示。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不仅影响城市自身的发展,也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处理好城市民族关系,不仅有利于城市的安定团结、发展和繁荣,而且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家乡的团结安定和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以人为本”、“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理念下,对于城市民族工作的建议如下:
第一,做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正面宣传工作和教育工作。不仅要对领导干部加强教育,也要对那些与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密切相关部门如城建、公安、工商、新闻媒体和清真饮食行业部门做好民族理论和政策的解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络等媒介对少数民族进行正面的宣传以此增强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
第二,加强引导工作,搭建服务平台,主动为少数民族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安徽芜湖市民委会为了确保外来的少数民族流动有更多的渠道就业,就与市人事局联合举办“民族情、同心路”针对少数民族的专场招聘会,引导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与市属民族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江苏应该借鉴这种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行为,坚持服务为先的原则,切实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当然我们应该鼓励非政府组织人员的也加入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队列当中。
第三,建立和健全培养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代表人物的机制。江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就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其他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通过对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教育引导,可以带动整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积极向上的发展,同时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也会把他们对政策和政府服务的不解通过代表人士传达到相关政府部门那里。这个机制将会最大程度的减少民族间的矛盾,对民族团结和进步,对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都将起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尊重民族风俗,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信仰权益。在尊重民族风俗方面最急切应该得到解决的就是规范清真饮食的供应。另外,清真寺的数量目前还不能满足越来越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需求。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自由不仅仅是民族平等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关怀。各个城市应该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宗教活动场所。在江苏这种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民族工作的重点应该就是要注意民族风俗习惯和易引发纠纷和矛盾,民族平等的要求不仅表现在政治上,在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也要相互尊重才能使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地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