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欧姆定律步骤

欧姆定律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欧姆定律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欧姆定律步骤范文第1篇

1.地位和作用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这一节在学生学习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才编排的。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和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电学内容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根据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技能目标

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欧姆的生平,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帮助学生树立物理知识普遍联系的观点以及科学知识在实际中的价值意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和变换式的意义,并且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电学计算。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说学生

1.学生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节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且还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具备了学习欧姆定律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但对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具体的形象来支持。所以在本节学习中应结合实验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法。

2.知识基础

要想学好本节,需要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有: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三、说教法

结合学生情况和本节特点本人采取以下几个教法:采用归纳总结法、采用控制变量法、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四、说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采用复习设置疑问的方式,时间3分钟)

复习: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设疑思考:电压、电阻和电流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简单的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这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的关系研究产生了兴趣,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2.展开探究活动,自主总结结论(时间37分钟)

根据上节探究数据的基础,让学生自主总结出两个结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为了进一步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可采用以下几点做法: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从而引入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思考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可以将这两个结论所包含的意思表示出来,从而引入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3.说明事项

在欧姆定律中有两处用到“这段导体”,其意思是电流、电压、电阻应就同一导体而言,即同一性和同时性。

向学生介绍欧姆的生平,以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欧姆定律应用之一:通过课本第26页例题和第29页习题2和习题3,让学生自己先试做,然后教师再加以点评和补充,使学生理解掌握欧姆定律表达式及变形式的应用,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充分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同一性

即公式中的U、I,必须针对同一段导体而言,不许张冠李戴。

(2)统一性

即公式中的U、I、R的单位要求统一(都用国际主单位)。

(3)同时性

即公式中的U、I,必须是同一时刻的数值。

(4)规范性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即按照已知、求、解、答四个步骤解题)。

欧姆定律应用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1)实验分析

在演示实验之前,要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大胆的猜想,当学生的猜想与实验结果相同时,他会在实验中体验到快乐与兴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演示实验

将两个电阻串联起来,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情况(变暗了),并说出原因(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了,说明总电阻变大了)。

得出结论: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②演示实验

将两个电阻并联起来,同样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情况(变亮了),并说出原因(路中的电流变大了,说明总电阻变小了)。

得出结论: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2)定性分析

(提出问题)为什么串联后总电阻会变大?并联后总电阻会变小?

得出结论:电阻串联相当于导体的长度变长了,所以串联电阻的个数越多总电阻就越大;电阻并联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变粗了,所以并联电阻的个数越多总电阻就越小。

(3)定量分析

利用欧姆定律公式以及前面学过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关系得出结论:(1)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R串=R1+R2+…+Rn;(2)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

4.小结(4分钟)

(1)理解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电学的计算题以及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5.布置作业(1分钟)

本节作业的布置主要是针对欧姆定律表达式及其变形公式的运用,并结合前面学习过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的一些常见题型加以知识的巩固。

作业:《课堂点睛》17页至18页的习题。

五、说板书设计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电阻的串联:R串=R1+R2+…+Rn

欧姆定律步骤范文第2篇

1.欧姆定律的理解问题

欧姆定律是电力计算的基础,在初中阶段我们只是简单地对欧姆定律做一些介绍,但是许多同学还是对于基本概念问题感到疑惑,如果学生在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上犯了错误的话,将会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大的错误.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段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欧姆定律逐渐被人们看重,世人也逐渐明白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在初中物理中,老师主要建立学生对于欧姆定律的根本认知,让学生了解定律中的内涵,在变换知识重点时也可以迎刃而解.欧姆定律只适用于最简单的纯电阻电路,但是这在初中范围内已经十分实用了,不考虑在工作时的损耗,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在解决欧姆定律的问题时要使用标准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使用伏(V)、安(A)、欧(Ω).例如在题目中对于欧姆定律的公式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在电流流过时改变长短、改变横截面积、改变导线的材质等方法,这些因素是否会改变导线的电流变成了学生和老师进行探讨的课题.根据公式,改变横截面积与改变导线的材质会使电流的大小改变.电阻的概念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很多同学不知道电阻其实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质与属性,电阻值只是为了计算时方便使用的一种计量单位与外加的电压与电流并没有什么关联,所以要改正学生所想的电阻随着电压改变的错误观点,要及时在学生的脑中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基本概念的应用问题

欧姆定律中的基础元件其实很简单就是导线中的电阻,欧姆定律中主要讨论的就是电压、电流与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电流随着电压与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多个变量的问题要尽量将变量统一成为一个,这样方便学生对于事物的处理能力,在初中学习生活中要使学生尽量掌握这种方法帮助解决其他的物理问题,当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时,可以进一步地学习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电力计算,这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在基本元件使用时,学生要注意电阻在电路中是串联还是并联,在使用情况不同的场景下,电阻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但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却恰恰相反.在并联的情况下,每条支路的电流总和为从电源出来的电流,这条定律在现在大学的知识中依旧使用,只是变得更加高级———在一个节点流入和流出的电流之和为零;并联电路的电压都是相同的.在串联的情况下,回路中的电阻的电流都是相同的,电压根据电阻进行分压.在使用基础式子时,学生要理清串联与并联之间的关系,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才可以记住繁琐的知识点.在题目中我们经常看到通过改变支路的个数或者电阻的个数来讨论电流与电压的大小,经过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清楚准确地了解并联与串联的关系导致电流电压的不同.

3.基本元件的使用问题

在初中物理知识中,主要使用的基本元件是电流表、电压表和变阻器,这些元件是最基本的,不仅仅要在题目中能分辨出它们,还要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自在地使用这些元器件.这些内容是学生无法立即掌握的知识,要经过长时间的演示才可以让学生明白这些仪器的使用与操作.这项工作要直接将学习的内容建立在学生的头脑中,不要让学生对于这项实验有误解,不带有一丝疑问地学习下去,认真地做好演示.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将选择在上述中说过的控制变量法,对于所拥有的三个变量进行限制:如固定电阻不改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固定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看清变量之间的实验关系.要直接在电源的正极开始,按照正极入、负极出的原则进行接线,要将线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电压表要并联在电阻上,这样不会使线路断路,不要忘掉电源和滑动变阻器在线路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根据真实的题目来进行连线.这时候电流表所显示出来的数为所接线路上的电流值,电压表所显现出来的数字为所并线路上的电压数值.

4.欧姆定律的变量问题

在初中物理的欧姆定律的讲解中,变化量的问题往往是难住学生与老师的一类的题型,难住学生使学生无法在知识中找到有效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难住教师是因为教师因为这类题目过于繁琐,无法将这类知识有效地、系统地将学生教会,所以找出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是解决变量问题得分少的方法.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先从一个电阻的问题讲起,再扩展到两个电阻、三个电阻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学生的思路,逐渐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以及方法.当定值电阻接在电源两端后,电压由U1变为U2,电路中的电流由I1增大到I2,这个定值电阻是多少呢?很简单利用欧姆定律的概念就可以解出ΔU=ΔI•R,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得到电阻的值.当难度增加时,由一个电阻变为两个电阻,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电压表V1的变化量为ΔU1,电压表V2的变化量为ΔU2,电流表的示数为ΔI,在这样的问题上将变化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之比转化为定值电阻上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将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固定的关系之间的数值,明显地简化了许多变量问题的计算.当变量变为三个电阻时,难度进一步的增大,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部分学生放弃了这类题,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我们要将三个电阻尽量化为两个电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可以恢复自信心,跨过思维障碍.通过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将电阻进行合并,这样不管有多少电阻都可以化简为两个电阻,这样学生会感觉题目简单多了.

5.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在做实验的时候,我们在碰到复杂的电路时,很难将线路在实验台上理清或是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是没有思路,不了解线路是怎样的,无法在原有的知识上将思维进行发散,让自己的思维投入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学习中,在每做一步实验步骤时要仔细想一想,这一步会对实验线路有怎样的影响,不要只是照葫芦画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实验时会遇到许多他们无法预测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惊慌,仔细分析,当解决一类问题时,学生的激情就会提升上来,会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所以改变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对待问题的好奇心和决心.对待问题要举一反三,进行逻辑思维,对于电路要进行不断的猜想,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是有意义的,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的阶段,即使不成功也会提供给自己不少的经验,在实验中找经验才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学生之间也要有沟通和交流,让彼此的思想互相交流一下,有助于电路的优化,群策群力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欧姆定律步骤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伏安法测电阻 常规方法 变形方法

Several ways for measuring the resistance through the voltammetry

He Hongkai

【Abstract】Measuring resistance through the voltammetry is one of important experiments in junior physics experiment. Because the equipment is used differently, we can adopt several different ways to measure.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has introduced the routine way as well as several kinds of transformative way of this experiment, which has enriched teaching and also aroused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xploring appetite.

【Keywords】Measuring resistance through the voltammetry Routine way Transformative way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实验之一,该实验综合检查了学生对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的正确使用。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 ,将公式变形得 ,只要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能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该实验由于使用的器材不同,可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测量。

1.常规方法。

实验器材:待测电阻1只、电压表1只、电流表1只、开关1只、电源1个、滑动变阻器1只、导线若干根。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注意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连入的方法要正确)。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电流表、电压表分别读出一组电流、电压值,计算出电阻值。

③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再测出两组电流、电压值,分别算出相应的电阻值。

④计算出三次电阻值的平均值,即待测电阻的阻值。

2.变形方法。

2.1 变形一。

实验器材:待测电阻1只、电压表1只、阻值已知的电阻1只、开关1只、电源1个、滑动变阻器1只、导线若干根。

实验电路图(电压表在测量具体物理量时再连入):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

方法一、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0、Rx两端的电压U0、Ux,待测电阻的阻值Rx:

方法二、用电压表测出R0两端的电压U0,及R0、Rx两端的总电压U,待测电阻的阻值Rx:

方法三、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0、Rx两端的总电压U,Rx两端的电压Ux,待测电阻的阻值Rx:

2.2 变形二。

实验器材:待测电阻1只、电流表1只、阻值已知的电阻1只、开关1只、电源1个、滑动变阻器1只、导线若干根。

实验电路图(电流表在测量具体物理量时再连入):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

方法一、用电流表分别测出R0、Rx的电流I0、Ix,待测电阻的阻值Rx:

方法二、用电流表测出R0支路电流I0,干路电流I,待测电阻的阻值Rx:

方法三、用电流表测出Rx支路电流I x,干路电流I,待测电阻的阻值Rx:

2.3 变形三。

实验器材:电流表1只、阻值已知的电阻1只、开关2只、电源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电路图: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

测量数据:

①闭合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1。

②同时闭合S1、S2,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则Rx支路电流Ix:Ix=I-I1

结论:

2.4 变形四。

实验器材:电压表1只、阻值已知的电阻1只、开关3只、电源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电路图: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

测量的数据:

①闭合S、S2,断开S1,读出电压值U。

②闭合S、S1,断开S2,读出电压值U1,则Rx两端的电压Ux:Ux=U-U1。

结论:

欧姆定律步骤范文第4篇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科学探究提出了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对这个7个要素提出了相应的基本要求。物理探究教学可以借鉴这7个要求建立教学组织结构。一般而言,探究教学要经历四个基本步骤:①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科学问题;② 提出假设或猜想;③ 收集证据;④ 论证并得出科学结论。运用信息技术,针对这四个基本步骤的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探究教学案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传统教学是:利用电池借助两个电压表,分别测量内外电路电压,然后相加看其总和是否不变。学生可能会想:为什么会想到测量内、外电路电压并求其和?此外,这个实验由于电极势垒造成实验误差不好解释。为此,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探究教学方式。

用视频展台投影图2的实物线路图,并记录电压表示数,2.9V。然后将电路改为按图3连接。事先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电阻值,然后再闭合开关S,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为1.8V。此到学生产生了疑惑:两次测量“电源”两端为何不等?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可能的原因,多数学生认为是由于实验误差引起的。教学过程中先不要判断学生猜想的正误,先让学生观察图4电路中电表示数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化,电流示数变小,反之,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示数变小,学生无法用用欧姆定律I = U/R来解释,产生认知矛盾。这显然不是实验误差引起的?问题出在何处?

对此现象,教学过程中不要硬性要求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要另设教学环境,因为对这个现象的假设是比较困难的(除非学生已经知道电池有内电阻)。

教学过程中指出:平常我们做实验需要测量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那么针对图4所示的实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测量几组I、U数据后,可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接着测量图4电路,得到如上表所示的几组数据。将表中数据利用Excel处理作出图像,如图5所示。(本文写作时已经将Excel图改画为bmp图)

引导探究:I-U图线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增大而均匀减小)

问题:该图像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像相似。

学生: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v = v0 + at(a < 0)。

问题:图5的图线能否用同样的方式表示。

学生:可以写成U = U0- kI形式,其中k为常数,本实验中U = 3.0- 4.0I(注:单位为SI制)。

问题:通过电脑动画将图5的图线向两边延长(图5中虚线部),提出交点(0,3.0 )、(0.75,0),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3.0V表示电路断开时电压表读数(学生还未思考图2示数为2.9V,教学中可以暂时不点破),0.75A表示电源被短路时的电流。

问题:电源被短路,还有电流?不是无穷大吗?

学生猜想:电源内部可能有电阻。

教师:为什么?

学生分析:由U = U0- kI可知在U = 0时,电流为I0,则k = U0/I0,则k单位应是V/A,即欧姆,故猜测电源内部有电阻,本实验中电源内电阻为4.0Ω。

学生在处理实验数据过程中,通过联想与类比,认识到电源存在内阻,实现了认识的飞跃。

教学设计:既然同学们认为k是电源内电阻,不妨用r 表示电源内电阻,上述表达式可写成U = U0- Ir,由此再来思考该式具体物理意义。

欧姆定律步骤范文第5篇

一、 基本判断

1. 用判断的形式考查电表的使用方法

例1 (2011浙江绍兴)如图1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

分析对于此题我们应首先抓住“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L1电流”这一条件,明确电流表必须串联到灯L1的支路中,然后根据这一要求逐个进行判断.A图中将开关闭合后电路发生短路,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而是错误的电路;B图中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测的是干路中的电流;C图中电流表与L2串联测的是通过L2的电流;D图电流表与L1串联测的是通过L1的电流.答案:D

2. 用填“”的形式考查电表的使用方法

例2(2011四川成都)如图2所示,甲、乙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表是,乙表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路的连接与电表的使用,要求达到了理解层次.首先应把握住题中的关键“使电阻R1、R2并联”,根据要求可得乙表应相当于导线,甲表应相当于断路.再根据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在相当于断路.这样可作出正确判断.此类题亦可先填入电表,观察电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再更换另一种电表,直至符合为止.

答案电压表电流表

二、 示数变化

电表示数变化题是以电路为载体,融合串、并联电路规律以及欧姆定律等知识于其中的动态题.主要分为下面两类:

1.由于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

例3(2011江苏淮安)如图3所示,电源保持6V的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4A,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电阻R1的阻值是Ω;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将,电压表的示数 将(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滑片由a向b移动,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阻R1的阻值不变,R1两端电压变小,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判断R2两端电压变大.

答案10变小变大

2.开关的状态改变引起电表示数变化

例4(2011哈尔滨)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S1后,再闭合S2,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只闭合S1时,电阻R1和R2串联,电流表所测的是通过R1和R2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再闭合S2,R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电流表所测的是通过R1的电流,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变大变大

三、 安全类问题

1. 电表安全

例5(2011湖北十堰)如图5所示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1A”,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1V.求:

(1) 电阻R1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2) 为保证电路安全,电阻R2的调节范围.

分析第一问求出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的阻值为10Ω.第二问为保证电路安全即电路中被测量的数值不超过电表量程,分为两方面:

(1) 为了保证电流表安全,电路中的最大

电流Imax=0.6 A,由Imax=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Rmin=-R1=-10 Ω=0 Ω

(2) 为保证电压表安全,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最大电压Umax=3V,由串联分压可知U=U-Umax=6V-3V=3V,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的最大电阻为Rmax===10Ω,则滑动变阻器R2的可调节范围是0~10Ω.

答案(1) U=6VR1=10Ω(2) 0~10Ω

2. 故障判断

例6(2011福建福州)如图6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L1、L2均能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灯都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A. L1灯丝断了 B. L1短路

C. L2灯丝断了 D. L2短路

分析首先判断出该题为串联电路,根据电流表示数为零、灯都不发光判断电路断路,再根据电压表表示数为零判断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部分断路,即L1断路.

答案A

四、 缺表测量

例7(2011江西)关于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

方案一运用电压表(无电流表),一个阻值为R0的固定电阻,测量定值电阻阻值.

器材:一只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0的固定电阻、电源、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步骤一、请你在图7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时所需的电路图,并连接电路;

步骤二、将电压表在Rx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x;

步骤三、将电压表在R0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0;

步骤四、根据你设计的电路的特点和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写出Rx的表达式(用符号表示).

方案二运用一只电压表(无电流表)一个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

器材:一只电压表、一个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请你在图8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所需的电路图.

评估交流:

(1) 从实验操作角度看,以上两个方案中,方案更好.

(2) 好在

(只要求写出一条).

分析有电压表缺电流表一般连接成串联电路,测出电源电压、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中的任意两个电压值,利用电压表示数和定值电阻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出Rx.方案一中器材有电压表和定值电阻,就可以直接测出Rx和R0两端的电压(如图9),再根据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利用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x的电流,最后就可以求出Rx.方案二中器材有电压表和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和最大(如图10),测出电源电压和Rx两端电压,计算出通过Rx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出Rx.

答案方案一:如图9并联并联Rx=

方案二: (1) 二(2) 方案二中在测量电压时无需换接电压表,测量电压更方便.

如果是有电流表缺少电压表,一般连接成并联电路,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定值电阻的电流、待测电阻和定值电阻的总电流中的任意两个电流值,利用电流表示数和定值电阻计算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出Rx.

五、 综合使用

这类问题一般结合测电阻、电功率问题从量程选用、使用规则、读数方法等方面对电表使用进行综合考查,既能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能检验基本动手与分析能力,是中考中最常见的题型.

例8(2011江苏南京)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8Ω,实验器材如图11甲所示.

(1) 在图11甲中,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选填“A”或“B”)端;

(3) 某次实验中,电压表读数为l.8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选填“A”或“B”)端滑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1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分析选择电表量程时,由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判断电压表选小量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8Ω,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0.3A,判断电流表也选择小量程.连接电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应遵循电流从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出的原则,同时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读数时根据接线柱判断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读出本题电流表示数为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