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云计算技术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紫砂 物联网 云计算
一、项目介绍
(一)行业背景
紫砂行业是宜兴市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产业历史个悠久,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自古有之,一直没有一种最好的方案杜绝其乱象,这些问题一直限制着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信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应用的推广,将新兴的技术运用到传统产业势在必行。
(二)平台简介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张,由云计算硬件运营商提供硬件服务,在这个服务的基础上运行各种云计算软件。用户只需一个帐号和一个PC终端或手持智能设备就可以使用各种云计算软件。云计算的技术使得软件使用成本大大降低,使软件使用者能够负担得起软件服务产品,借助现在信息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软件的实施平均时间将大大缩短,用户只需投入一些监控及识别器件,就可以对产品进行追踪溯源,并可以进行网上电子商务交易。紫砂作为一个地方产业来说,从事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数量众多,当项目推广并带动电子商务启动后,可达8000万以上规模,市场广阔。
1.将物联网技术衍生到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推广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为以为进实现紫砂业电子商务的实现打下基础。
2.溯源打假、塑造宜兴紫砂壶响亮品牌、保护宜兴传统产业。采用全球唯一ID的RFID电子标签,无法造假,完整、精准的紫砂行业物联网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系统,让消费者买到放心产品,产品出现问题可以非常准确确定责任人(生产者,销售者)。电子标签(RFID标签)就是记载他们父子关系的DNA图谱,有了这份DNA图谱,假货无处藏身。
3.保护消费的权益。通过现代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手段让消费者看得明白,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4.保护知识产权。紫砂壶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工艺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设计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产品,很快就被人仿制,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事常有发生,仿冒的紫砂壶做出来了,也无处可查,不知道是谁做的,同样也打上了“宜兴紫砂壶”的商标,有了RFID标签,侵权者有据可查,鼓励紫砂从业者积极创新,做出更多更有艺术价值的紫砂壶来。
5.建立紫砂数据库,加强行业监管力度。通过平台,建立宜兴紫砂产品数据库,数据信息众多内容,从业人员信息,企业信息,年产销量,各地区销量,专利情况,产品获奖情况等,为政府采集到众多紫砂行业的数据,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扶持产业措施提供依据,而这些数据依靠原有模式很难准确采集到。把宜兴紫砂行业拧成了一股绳,产销存全程都得到监控。对损害宜兴紫砂形象者制定惩罚措施,让宜兴紫砂在全世界树立诚信的形象。建立从业者信用档案,对违规者可执行罚款和扣分制,满分可以是12分,扣完吊销执照且不能补考。严格的制度是对这个行业最好的保护。并为以后进一步发展紫砂电子商务打下基础。
二、项目目标
(一)能够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紫砂产品进行网上登记。(二)对登记的产品进行防伪追溯、投诉。(三)紫砂行业可以进行行业监管,促使紫砂行业健康地发展。(四)利用登记的产品构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三、应用技术
(一)整体技术概论。软件开发采用作为开发平台,界面层采用ajax技术,数据库使用sql2008和orcale9.2,新产品90%以上是B/S模式的软件,采用saas模式开发软件,采用最新云计算技术开发新的产品。
(二)RFID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的应用,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由阅读器(Reader)与应答器(TAG)共同组成的。
应答器的能量供应以及应答器与阅读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不是通过电流的触点接通而是通过磁场或电磁场,这方面采用了无线电和雷达技术。射频识别是无线电频率识别的简称,即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识别[1]。
(三)云计算技术。该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模块的数据库可拆分到多个数据库服务器,依托计算机硬件云构成我们的数据云,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及存取速度问题。各软件模块也分布部署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构成应用软件云,系统整个设计采用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来完成,各软件模块都通过系统管理中的单位和用户联结起来。这样既分散又集中的软件管理模式,既灵活方便组合功能,又提高各服务器的性能。
(四)新的架构。采用最新的架构,我们称之为D/S架构,即桌面/服务器架构,它是B/S架构的一种延续和提升。在D/S架构里客户端是一个“桌面”,数据存放在服务器端,能够使用本地的资源,能够很好地解决现在的windows应用的问题(数据,安全,部署),并且可以脱机工作,安全方面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容易部署和维护。
(五)新的模式。提供的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使用这个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软件服务,消费者将从“购买软硬件产品”向“购买信息服务”转变。如同居民购买“电”来使用一样。
四、结语
云计算紫砂行业物联网应用公共服务平台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模块的数据库可拆分到多个数据库服务器,依托计算机硬件云构成我们的数据云,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及存取速度问题。这些数据库分布到各个服务器上,既分散又集中,但这些数据库之间又通过互联网互相关联,数据库与系统管理的数据库相关联,以厂家、角色、权限贯穿各业务模块。各软件模块也分布部署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构成应用软件云,各软件模块都通过系统管理中的厂家和用户联结起来。
使用RFID移动数据采集终端再配备其他类型数据采集器把厂家商家、制作者、作品、作品状态等信息采集到数据服务器中,通过云计算软件对它进行处理、分类、查询追溯、投诉、统计为生产用户和消费者服务,也为监管部门更方便、快捷地监督规范市场服务。同时逐步形成网络销售交易渠道,进行在线紫砂商务交易。
参考文献:
[1](德)Klaus Finkenzeller.射频识别(RFID)技术 .电子工业,2001,(1)
关键词:通信;消防指挥;数据库技术;消防通信
Abstract: this paper as the foundations of the digital technology of database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and pray for the fire communication command syst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rticle fire command system database technology to the requirements a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its own control communication command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database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and fire control communication command system development trend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communication; Fire service; Database technology; Control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 TN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深入到各行各业,然而这些应用软件都必须基于数据库技术之上,因此数据库技术相当重要。面对当前的新技术和当前火灾的新特点,必须实现消防警报接入的数字化,灾情判断智能化,指挥系统网络化,人员调度集群化以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想实现以上的消防需要,必须建立起一个统一消防指挥平台,其中数据库技术是其实现的后台技术,是其实现的基础。因此加强数据库技术在消防指挥系统中的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数据库技术简介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数据管理的方法,能够高效的获得并处理信息。是当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的核心技术,已广泛应用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数据库技术在某一领域应用往往要结合一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的数据库系统。
二、数据库技术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数据库系统在城市消防通新系统的应用主要包括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和消防站 以及移动消防通信指挥中心三个地点。过程上分为火警受理、火警指挥火警相关信息查询三部分组成,对数据库的功能、性能和内容有以下要求:
(一)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对数据库的功能要求
一个城市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包括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消防站点、移动指挥中心、消防重点监控单位、联防辅助单位等组成。在一次的火警的过程上又分为报警阶段、火警受理和信息收集阶段、通信指挥中心综合调度阶段。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数据库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1.数据库应包括火警接收、火警辨识、出动方案编制、下达出警命令、火场事故处理辅助计划、灭火作战记录等。
2.能够方便显示火警电话呼入和报警主叫号码以及用户名称和地址。
3.有方便的数据统计窗口,对报警信息详细的分类统计。
4.能够自动或人工对火灾类型进行识别,制定出警方案,下达出警命令。
(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对数据库的性能要求
作为一个城市消防的主要组成部分,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数据库应满足以下的性能要求,
消防案件报警时,数据库消防案件受理子系统必须做到通信网络的畅通,通过数据的准确全面的采集、以及完备的与消防有关的信息。他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步:
1.火警电话受理,对报警人,报警人的电话和报警主叫号码以及用户名称进行记录。若能拥有足够的硬件资源,配有电话报警的录音系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确定火点,根据报警人所提供的报警信息,确定火点发生的位置,并结合自身数据库提取有关的GIS数据,完成火点定位。以便对火场地点的信息进行完善的查询,方便出警信息的编制。
3.案件记录。记录火警案件的信息,通过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火警立案信息,对立案时间、报案人、报案人的通讯方式、案件类型、案发地点等。
确定合理的调度方案。根据火场位置确定最近的消防站点和其他可利用资源。
(三)数据库为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提供的内容
为满足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功能要求,其数据库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1.消防地理信息数据库、消防水源分布、消防救援工具数据、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据、当地气象数据、化学品数据、灭火救援解决方案、不同火灾特性数据、出警灭火记录、模拟训练记录。
2.消防地理信息数据包括:
(1)消防站点分布及消防实力。详细内容包括站点名称、主要负责人姓名、消防战士数量及质量、通信员姓名、消防车辆编号及状态、其他消防用品配备情况。比如,消防救援用品名称、数量和质量、放置地点等。(2)本市的消防地图,不仅要包括城市的消防地图,还要包括城乡结合部和远郊乡村地图,要详细到街道。包括街道的名称编号、宽度、长度、及路面情况以及其岔路口。标明附近的消防站和相关救援单位的分布,火灾现场的消防水源分布、消防器材分布等。对水源的数据应详细到名称、位置、水量、压力、管网及其接口分布等。
三、加强数据库建设,提高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效率
从以上我们基本知道了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对数据库的基本要求,那应该给消防通信指挥系统配备一个什么样的数据库,怎样配置数据库呢。对此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要根据所在城市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决定。一般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预算、城市规模,硬件和软件的性能和稳定性,数据库容错能力等。要根据不同的预算来确定要实现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功能和规模,让后再根据功能和规模来确定系统需要数据库的软硬件达到的水准。
四、未来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数据库应用展望
例如已在部分省市实施的三警合一的模式等。目前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我们看一下数据库在其中的作用。
(一)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一体化
为了能实现各单位之间的协同作战,提高作战效率,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情况和巨大数据流,实现各通信单位的互联互通,各设备的集中管理,对数据进行控制和共享,数据库智能化水平必须提高。(二)虚拟城市技术
随着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虚拟城市成为可能。将会给未来的消防通信指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大大提高小房官兵的作战效率。作战指挥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火场情况。以便迅速做出作战部署,节约时间。实现消防作战的快速反应、智能决策和科学指挥。要想做到以上几点,其数据库就必须满足存储虚拟城市对大数据量的存储要求。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数据运算处理能力。(三)城市监控网络分布及其智能化
为了提高城市的防火救火能力,就必须加大对城市的火灾发生情况的监控力度。提高监控设备对火灾火情的判别与应对能力,这就要求监控设备必须拥有一定的智力,其智力需要大数据量的支持。没有一定的数据量也就没有相应的智能化水平。所以说必须保证监控设备的数据储量和运算能力。
结语:
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当今的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正由原来概念逐步走向现实应用。数据库技术作为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必将在未来的西方通信指挥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消防通信指挥中心要不断加大自身数据库管理人才的管理力度和培养力度,提高消防指挥科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德群.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3)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 专业设置 可行性 刘国钧高职校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必将带来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开启了新的产业革命,物联网的发展,必然带动其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断言,物联网必将成为下一个世界经济的增长点,所有这一切都给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科研提出了新问题[1]。
1.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1.1国家战略
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纷纷把发展信息网络、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而发展物联网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具体产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带动产业发展和升级。
2009年8月7日,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指示,要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在无锡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3月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明确提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1.2社会需求
目前国内无论是物联网还是云计算专业的人才都处于炙手可热的状态。企业的信息化,制造装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制造产品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等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物联网工程技术,而这其中,人才是关键[2]。物联网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企业急需物联网工程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因此高校可以抓住机遇,在物联网人才培养方面大有作为。
1.3高职学生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物联网和IT产业的大力发展,“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极其广阔与灵活。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信息安全等行业均将大量需要高技术型、高技能人才及相关的管理人才,这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人才需求方面,各地政府纷纷上马物联网项目,急需大量的物联网人才,而且非常奇缺。例如,无锡到2015年总投资40亿元,建成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发展和标准制订的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集聚各类传感网企业500家,实现产值500亿,需要引进和培养高级物联网人才5000名,集聚从业人员5万人。仅仅无锡就需要5000名高级物联网人才,全国需要的物联网人才数量可想而知[3]。
2.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2.1师资条件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开设相关专业的基础,要开展物联网基础教育必须耍有相关专业教师队伍。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工程系现有计算机专业课教师15位,自动化工程系有两位教师专门从事单片机开发教学,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而且其中大部分教师有实际的嵌入式开发、单片机开发、网络开发的经验,这对于开展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能够大大提高教育的效果。
2.2学生资源基础
五年制高职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生,生源质量虽然要比高等教育院校差一些,但是他们已经具有接受相关教育的基础,经过前三年的专业基础教育使他们足以能理解相关专业内容。但是由于物联网专业涉及的内容专业跨度比较大,不但需要计算机相关知识,而且还要学习电子信息与通讯,自动控制,遥感与遥测和电子商务等知识,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于五年制职校生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
2.3教学设施及设备条件
教育资源是开设新专业的重要保障,必须要有相关的教学资源。我校现在已经开展了单片机开发相关专业的教学,具有多种单片机开发板,并且已经在此基础上展了嵌入式开发相关知识的教学。我校刘鞠秀图书馆是一座生态化、现代化的省一级图书馆,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阅览座位840个,可提供参考咨询、阅览、外借、检索、复印等多种类型、多层次的服务。目前纸质藏书15万册,电子藏书5万余册,纸质报刊300余种,数字期刊8000余种,内容包括文史哲、数理化、经济、法律、教育、管理、外语、电子工程、计算技术等。专业藏书涵盖了财会、物流、计算机、动漫、数控、汽车等专业,品种丰富,更新及时,相关内容的图书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基础。
2.4实习和实训条件
刘国钧高职校设有功能齐全的物联网应用实训室。实验室面积达120平方米,实验室不但具有供师生学习实验功能,还具有开展讲座等辅助功能。学校开办至今,在计算机教学设备上的投入已经超过420万元,学校现有面向学生开放的计算机房7个(每个机房可容纳45人左右)。特别是近年投资100多万建立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为广大师生对内、对外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提高学生在Internet网络上的操作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2.5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由于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角度,主要涉及的现有高校院系与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信息与通讯,自动控制,遥感与遥测,精密仪器,电子商务等等。其主要课程包括: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无线传感网络概论、TCP/IP网络与协议、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器技术概论,《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概论、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等教材。要学习好这些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对五年制职校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3.结束语
过本文分析可以看出,物联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势必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它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就目前而言,物联网还是一个处于研究及未得到产业化发展的概念产品,它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需要毕业生具备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虽然目前我校软件、硬件条件都比较很完善,但是对于五年制高职生来说,学习物联网课程还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的,因此在五年制高职校贸然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需要慎重。但是不可否认,物联网肯定会像互联网一样普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至少需要10年到20年时间。因此,我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先设置有关物联网课程,待到时机成熟再设置无量网专业。
基金:本文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研究课题《五年制高职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以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为例》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2010/09/022。
参考文献:
[1]梁湖辉.《高职院校设置“物联网”专业可行性探讨》[J].2011(3)
[2]赵达.《物联网要产业化》.光明日报,2011—03—12(6).
[3]王红旭、孙玉宝论.《物联网在高校的发展前景》[J].现代计算机2011(1)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1-0128-02
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师和学生有了丰富多彩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通过网络技术来组织教学活动已成为高校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此条件下运用混合教学理论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它实现了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风格、学学习环境的结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是高校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了最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针对数量众多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设置的,这部分学生占了全体大学生的九成以上。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非常适合混合型教学模式。在深入研究混合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有些学者提出了基于项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理论。经过大规模的试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巨大优势已经得到了体现。
1 背景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型的学科在高校中越来越重要了。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升级换代,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模式的延续。尽管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并且出现了很多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其本质上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不过将之前黑板上的内容搬到了电脑屏幕,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远远尚未建立,那些教学方式上的变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
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是由国外培训机构最先提出的,它的核心内容是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强大的多媒体功能给传统的混合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康教授认为,利用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不仅使教师在指导和启发中启主导作用,监控教学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引入到高等教育中,引起了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
如今,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模式俨然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使用的主要手段,包括教育部的重点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和从国外引入的公开课、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以及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等。这些新模式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特别,MOOC与SPOCS的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具有资源丰富齐全、授课质量高和授课时间短的优势,并且包含了课前准备、课中组织、课后检测、交流互动、数据记录等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
2 MOOC+SPOCS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启示
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思维改革不断深化,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如课时与内容的矛盾,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师资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教学改革。基于MOOC +SPOCS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计算思维概论MOOC +SPOCS系统规划试验;计算机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利用MOOC +SPOCS对计算机课程系统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实践,而对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建议也适用于其他课程。
MOOC+SPOCS在参与人数、时空约束、交流方式、评价机制等环节都传统计算机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它把学生的主动性置于了教学内容之上,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的自制力较弱,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放弃学习,导致了MOOC+SPOCS模式的完成率很低,而传统教学方式恰能弥补这项缺陷。将MOOC+SPOCS模式和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地发挥两者的优势,弥补不足,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MOOC+SPOCS由于其学习时间灵活,准入门槛低,所有人都可以参加。计算机基础学习应用MOOC+SPOCS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是一个机会,这也是一个挑战。MOOC+SPOCS课堂教学的引入,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平台顾及班上到所有的学生学习进度,高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可以基于MOOC+SPOCS记录的数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MOOC+SPOCS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避免传统计算机教学中仅仅依靠一次测试决定的评价方式。
融合了MOOC+SPOCS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有效的教学改革作为支撑。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放弃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计算机不但要充分利用MOOC+SPOCS平台教学的优势,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信息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使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更加有效。除此之外,MOOC+SPOCS平台上的学习成果需要得到学院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积极性。
3 计算思维牵引的混合教学模式
计算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在处理问题时主动利用计算的辅助,包括使用利用计算工具、编写程序制造新的计算工具等,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利于各种专业与计算机的融合。具备这种能力的学员将更好地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极大发挥计算机能力在专业学习和创新中的作用。当今高校计算机的基础教学面临新一轮的问题和挑战,其解决方案定位于计算技术的核心思维与计算机技能的统筹培养,力求学生主动地使用计算思维以及现有的计算工具完成计算任务和数学建模的能力。
传统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融合,突出了“以计算思维为牵引,突出专业应用特色,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理念,解决了当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难题。基于计算思维展开的教学与实践,对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文化、计算思维等方面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内容,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开展与其能力水平对应的实践训练,全面突出计算思维要素,使其贯穿于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全过程;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的相互联系,即在专业课程中引入计算机软件应用,使W生能够更加生动地认识和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中,基于计算思维的改革如下:
3.1 改良理论教学内容
高校计算机教学是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载体,其教学内容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硬件、C语言等编程语言基础、数据库技术的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多媒体技术等。由于教学内容多、课堂时间少,所以非常有必要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自主的对知识进行梳理。根据“线上教学加课堂教学”的混合式计算机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和成绩评价体系进行重新设计,营造以老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实践,提高学员学生的自学能力。
3.2 多媒体教材建设
针对实践设计教学目标,通过由浅到深、逐步升级的方式,实现教学的最终总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答疑、分组以及完善线上网络资源等方式,逐步增加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学会制作多种类型的幻灯片,熟练使用各种图片处理与视频剪辑功能。利用flash动态图讲授理解难度大、结构复杂的计算机结构、内部工作原理等。通过直观的形式生动地表述使难理解的概念得到多方位地、立体的表现。这样还丰富教学内容,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3 扩大学习数据库网络教学资源
学校要充实教学网站的学习资源,使学生非常容易就可以获取所有相关的学习资料。在线课程教学平台有在线作业提交、线上考试等功能,这些功能大大方便了学员提交作业和查漏补缺。此外,学校还要加强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及时更新学习计算机的软件硬件,特别是把当今计算机领域的热点――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内容加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和社会时代同步发展。
3.4 改良现有成绩评价体系
学校要采用全方面、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网络技术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都纳入考核,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依靠到勤率和最终测试就评价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课程考核要采用课堂测验和期末结课测验相结合的方式,与此同时,也加大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计算机教师要对重点知识组织阶段性测试,使得学员平台中的自学成绩、阶段性成绩、课后作业成绩、课前准备成绩等过程性的要素以一定的算法纳入最终绩点的评定,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程度。
4 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人们意识到E-learning的缺陷以及传统课堂的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混合式学习是E-learning 与传统的教学课堂学习从各自独立到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产物。是对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的升华。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这二者缺一不可,古人经常说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基于混合式的课程教学能良好地表现教和学的关系。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需要彻底地重构“教”和“学”的机制,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钦太,杜炫杰,叶惠文.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1(05):75-78.
[2] 杨晓东.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息化;标准化
1信息化建设现状
A级物流企业是物流行业的中坚力量,A级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而信息化是物流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基础,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浙江省A级物流企业众多,数量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一,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基本普及了信息化,但是还有一些制约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为此,浙江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对省内A级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进行了现场交流与问卷调查,以对省内A级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摸底。
2存在的问题
2.1公共信息平台未得到有效利用
浙江省的物流平台建设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和企业建立了许多信息交换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运营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主导的;另一类是企业主导的。如设在浙江省交通厅的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个多方共建的开放、共享的物流单据和服务电子交换基础网络,截至2014年4月,平台向社会提供交换服务的交换数据量达到7.8亿条,日均交换总量100万条;义乌市引进国内领先的物流信息化平台运营公司—新跃物流到义乌开发运营义乌陆运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城市物流配送信息平台,为社会公众免费提供物流信息。
2.2企业管理人员思想重视不够
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内部流程操作的规范化,信息化不仅仅是上线一个软件系统的问题,而是整个业务流程都要重构的,通过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来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降低物流中间成本。浙江省A级物流企业以民营居多,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学历水平不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因此经费投入、人力保障、推进执行力度不够。
2.3员工观念难以转变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需要企业的员工改变观念和原来的业务操作模式来适应新兴系统的运行。有些物流企业已经购买或定制开发了一些业务系统软件,但由于公司体制问题和员工文化素质问题没有正常使用,如部分专线运输公司由于员工个体文化层次高低不齐而没有使用国家平台推广的专线软件;有些公司老员工居多,老员工对信息化的理解和使用都不如意,觉得信息化系统是对自己工作的束缚。
2.4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型人才
物流企业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资金短缺等原因,往往不重视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导致企业员工缺乏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知识,既懂物流业务流程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信息化系统前期建设和后期维护困难重重,阻碍了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2.5信息孤岛问题由于缺乏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阻碍了信息一体化的进程。许多物流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是由不同软件开发商开发而成,相互孤立;有些物流企业业务数据虽然能在企业内部实现流转,但不能与第三方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如有的企业运输管理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未与客户的信息系统对接,客户需要通过人工方式来查询货物的在途信息。2.6维护及升级问题严重由于软件系统自身不完善或者业务流程更新等原因,信息系统经常需要进行维护或升级,有时甚至需要更换为不同软件厂商的产品。在此过程中系统处于磨合期,如果对系统操作流程不熟悉,培训不到位,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业务流程效率降低甚至会使业务中断。
3解决思路
3.1思想观念的转变
企业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不论是领导还是员工,思想上都要对信息化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制度要明确,没有优秀的制度与合格的员工配套执行IT系统,信息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如不进行信息化系统时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物流企业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A级物流企业可以行业协会为载体和平台,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社会、企业、院校互动的交流模式,加快培养专业物流人才,特别是既懂物流金融、冷链物流、电商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物流新业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物流业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参加行业协会主办的物流职业经理人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以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订单人才,与学校合作建立培训中心或专业实训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机会。
3.2依托国家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建设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互联共享,是连接各个物流企业信息孤岛的“连岛工程”。A级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选用国家平台提供的运输、仓储、园区管理、集装箱、国际货代等通用或推荐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3.3提升物流信息标准化
信息标准是物流链互联互通的关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实现物流企业的标准化作业,包括产品编码标准化、作业流程标准化等,通过标准化可以给物流企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变革。由于企业缺乏健全的物流信息标准化管理体系,需要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指导,从而提升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为了跨区域、跨行业物流信息的共享交换,提升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效益,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工作组编制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方案(2013—2015年)》,了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2014),包括了数据元、道路运输电子单证、物流场站电子单证等3个行业标准。同时,标准工作组也完成了仓储、海运等相关业务的主要单证,物流交换代码、数据交换通用技术规范两个平台互联与共享标准的制定。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编制的车货跟踪、物流资源等5个服务和应用规范已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对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对于有定制开发需求的物流企业,其可以要求软件开发厂商按照物流交换代码、数据交换通用技术规范进行相关系统的开发,充分利用物流信息标准化带来的各种便利。
3.4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
国务院在2015年7月1日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坚持融合创新。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同时,《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打造“互联网+”高效物流,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浙江省A级物流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和大数据预测技术,提高创新驱动能力。
4结语
浙江省A级物流企业要在重视企业人才培养与职业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企业的信息化与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国家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信息集聚优势,聚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整合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开展物流全程监测、预警,提高物流安全、环保和诚信水平。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加快完善物流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在更广范围促进物流信息充分共享与互联互通,使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得以统筹优化。
作者:孙小华 汪亮 程红 夏星星 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物流与采购协会
参考文献:
[1]王自勤.物流管理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浙江省商务厅.2013年浙江省物流行业分析报告[R].杭州:浙江省商务厅.2013:6-7.
[3]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Z].杭州:浙江省人民政府,2011:1-5.
[4]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R].杭州:阿里研究院,201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