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 若干问题 相关建议

中国矿业大学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是中国矿业大学为扩大本科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推进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提高其综合素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类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将对中国矿业大学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一.中国矿业大学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

中国矿业大学通识性素质教育x修课,按所属学科分为创新创业类、人文社科类、艺术鉴赏类、科学技术类、经济管理类、体育军事类等六大类系列课程,按开课类型分为稳定性全校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和机动性全校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全校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分16学时、32学时两种,其中,16学时课程计1.0学分,32学时课程计2.0学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取得10个全校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学分,所有学生至少选修创新创业类课程2学分。其中人文类各专业学生至少选修艺术鉴赏类、科学技术类课程各2学分;艺术类各专业学生至少选修人文社科类、科学技术类课程各2学分;理工类各专业学生至少选修人文社科类、艺术鉴赏类课程各2学分;经管类和体育类各专业学生至少选修人文社科类、艺术鉴赏类、科学技术类课程各2学分。

二.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开设的“顾客需求调查”严重不足,学生总体满意度偏低

中国矿业大学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的选课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从更好地服务学生、优化课程开设效果的角度出发,在校大学生希望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哪些内容以及喜欢教师采用何种上课方式等等诸如此类的“顾客需求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本人发现,无论是稳定性全校素质教育选修课还是机动性全校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其课程的开设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考核工作量不足而被迫开设,或者是教师本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能够开设的讲授课程,提出开课申请并经过校方形式上的审批之后即可接受学生的选课申请。如果教师申请开设课程的选课人数不低于30人即可开班上课,选课人数如果低于30人则该课程则无法正常开出。这种课程开设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到在校大学生对于课程开设的呼声和诉求,主要是广大申请开课老师的一种自娱自乐、自说自话的一厢情愿的行为,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大理想,要么是选课人数不足而“胎死腹中”无法正常开课,要么是选课人数虽然不少但是出勤率很低,或是出于老师考勤的压力被迫出勤但是对课程讲授内容及方式提不起兴趣最终受益寥寥、虚度时光。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建议中国矿业大学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审批的相关主管部门,在每个学期都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们对学校已经开设的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的每门开出课程的学生满意度调查以便能够存优汰劣,同时收集学生们希望在今后希望学校能够新开设的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的相关信息,并将该信息在学校相关信息平台上予以,并制定出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老师开设这些新的课程以便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广大同学,更好地帮助广大在校学生成长、成才。

三. 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学生选课及上课“冷”、“热”两级分化现象严重

本人发现在每个学期学生选修全校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冷”、“热”两极分化的现象,“人满为患”与“人丁惨淡”并存,有些课程选课学生却不甚了了甚至出现了无法达到开课条件而被迫取消的尴尬局面。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多种方式,本人了解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学生选课过程中“盲从”现象严重,对自身未来发展所需要补充的知识与技能缺乏清醒的认识,一些名字看起来较为洋气、吸引人的比较“高大上”的课程在选课时比较受学生欢迎,而对所选择课程的具体内容及以往上过该课程的学生的综合评价缺乏深入的了解。(2)老师对待全校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的态度是否认真积极、课程内容对学生本人的学习及未来工作的实用性高低、以往选课学生的口碑好坏等对学生选课具有最为重要的影响。一些老师对待所开设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的态度比较消极,可能仅仅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量考核要求而准备不足、照本宣科、应付了事,讲授知识内容陈旧、实用性差,上课方式过于单一(仅仅停留在讲解PPT),课堂上又缺乏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口碑很差。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一些老师开设的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少有人问津。 (3)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是否选择某一门全校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比较喜欢考核方式是考察(即撰写课程结业论文或提交书面课程大作业),而不太喜欢采用正式考试的考核方式。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第2篇

 

2014年初教育部提出“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月国务院做出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战略部署,3月教育部提出“推动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4月形成关于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驻马店共识”,教育部一系列行动证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识。应用技术型大学目的是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在接受系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技能培养。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原有的中职、专科和应用型专业硕士之间架起了人才培养的桥梁,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通了上升通道。

 

作为面临转型的高校,除了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上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外,从微观层面上,摸索一条课程整合、提高教学效率的路径也是应用技术型大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价值所系。课程整合狭义上讲,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课程整合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对教师、学生、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现状

 

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学中的主干专业,在我国高校中开设范围广,招生人数多。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职友集网的调查数据表明,2014年体育教育专业在教育类就业排名中位居第九。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在毕业生就业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生源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成为朝阳产业受到投资者追捧,这为体育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应用技术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必须探索一条全面融入区域体育事业发展、产业升级、具有自身特色的内涵发展道路。

 

课程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针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内容要淡化竞技意识,强化“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丰富课程内容,体现时代和地方特色;强化课程教育性质,突出师范特点;优化专业类课程,建立新型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手段,适应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技能训练课程门类少,需要增加技能类教学模块。体育教育专业需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调整课程与教材结构;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综合性课程与教材建设。纵观目前的研究,主要倡导从课程设置入手,完善课程结构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对中国知网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研究论文的搜索,发现相关论文只有6篇,3篇是关于信息技术与相关课程的整合研究,3篇是关于同一科目内容的整合研究。可见,目前关于课程整合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上,但对于专业课程之间的整合研究,以及应用技术型大学改革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非常鲜见。应用技术型大学改革的本质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因此,借助课程整合研究来推动体育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的价值

 

1.课程整合是实践能力提高的需要。实践能力是未来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技能综合运用和职业素养的外化。实践能力培养应是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目标,是区别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标志性特点,也是与研究型大学错位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根本途径。

 

应用技术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相似度非常高,特色不明显,其课程基本分为以下几类:通识必修课程、教师教育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上重视学科内容的自身逻辑,但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够。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校体育课程提出要求:一是强调学生健康发展,促进素质全面提高;二是激发兴趣,培养终身体育习惯;三是注重学生需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四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些新理念的提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在这方面更应走在研究型大学的前面。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综合性实践环节,即教育实习。二是设置专门的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且大多数院系只通过观摩、理论灌输式教学来进行训练。空对空的理论讲授使学生缺乏实操经验。三是技能训练,即在术科课中进行裁判、竞赛组织与编排等训练,但比重较少,缺乏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长效机制。在高校转型背景下,从课程整合的功能看,课程整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现实需要。

 

2.课程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教学效率指单位时间里课堂教学的效果,既综合反映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和检验整个教学过程运作状态是否良好的标志。

 

我国大学普遍采用学分制,在达到毕业条件所要求的学分前提下,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实现高效率教学,是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普遍存在开设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学分利用率不高,学生实践学分较少,实践训练得不到保障,这一矛盾解决不好,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如“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和 “体育游戏”之间,“体育测量与评价”和“体育统计学”之间,有大量学习内容重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迷惑,目标不明确;再如,武术、散打和跆拳道等课程,性质相近,学生都想了解,但各占学分,如果专门学习,既花学分,又觉得没有必要掌握这么多、这么深,面临两难选择。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定位非常重要,应该弱化高、深、难知识的传授,增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途径。整合就是将部分通过逻辑联系纳入整体中,首先以部分为基础。课程整合的先天优势是将部分科学、系统地纳入整体中,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将起到促进作用。

 

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

 

1.主题模式。主题模式是基于一个主题的前提下,由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共同整合,形成一门综合应用型课程。主题中所包含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是有共性的,一般情况下,应用学科是由基础学科发展而来的,该模式的特点是理论延伸到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培养目标明确。整合后的价值在于课程中实践验证了理论,理论指导了实践。这种整合并非是对学科分化的否定,因为课程整合是不断“分化-整合-再分化”的动态过程,从课程时间结构的特性来看,处于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背景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整合,是符合改革潮流的。如“体育学科教材教法”“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两门课程都是基于同一主题,即体育教师职业技能,两者都源于学校体育学,但着力点不同,前者偏重理论,后者偏重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主题模式,即围绕培养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主题,将其整合为“体育学科教材与教法训练”,将微格训练的优势融入教材教法的理论中,既能解决“体育学科教材教法”理论多、学生理解难的不足,又能使学生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中找到理论依据,提高学习质量。在主题模式的课程整合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该模式的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是螺旋上升的过程。第二,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相应学科的丰富实践经验,才能在教学中驾驭课堂。

 

2.基于概念的整合单元模式。近年来,社会对于一专多能的体育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如擅长武术的最好还能教跆拳道、散打;擅长健美操的还要会瑜伽、体育舞蹈、形体训练。而这些运动技术基本属于同一项群中的项目。因此,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此类体育专门人才。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基于概念的整合单元模式。

 

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基于概念的整合单元模式是依托一个概念,对该概念下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科目进行整合,以形成新的综合性课程。如果说主题模式进行了科目内容间的融合、调整,是“化学整合”的话,那么该模式更像是“物理整合”,科目的内容不需进行整合,只是在传授内容先后安排、课时比例上进行调整。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依据概念的内涵,找出不同科目之间的共同点,形成连贯的教学逻辑,以防整合僵化。如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阶段,大多开设了“健美操”课程,而“体育舞蹈”“瑜伽”“形体训练”等项目多为选修课,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程“健美操”时,往往兴趣不高,尤其是男生,但他们又想多了解一点健身俱乐部教练的技能,以便在今后专选时目标更加明确,但他们并不愿意花几个学分再去选修“体育舞蹈”“瑜伽”“形体训练”等项目。根据田麦久教授的理论,“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形体训练”等项目同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在本模式中,均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这一概念,因此,此类课程可以在必修阶段进行整合,成为一门“有氧健身”课程,在课程中分别介绍,这样学生学习兴奋点就会持续,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抓住这几个项目的共同点,连贯性地进行教学,对于学生了解这些项目、掌握基本有氧健身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基于概念的整合单元模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处理好整合课程的传授顺序和课时比例的关系;其次,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要避免遵循某一固定模式,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最后,由于整合的特殊性,传授课程的教师可以是一个团队,由不同项目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的逻辑体系和学科内在联系,避免考的时候一起考,讲的时候分开讲,分工合作不明确。

 

3.跨科整合模式。跨科整合模式是围绕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打破以学科为主的组织中心,将各学科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门超学科的整合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的特点是学科不再是组织中心,而是共存于一个单元或者主题中,注重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学生作为探究者来进行研究式学习。跨科整合模式中的科目好比是人体的骨骼,但骨骼是不具备运动能力的,通过跨科整合,将各科目之间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就好比骨骼之间有了联系彼此的骨骼肌,这样就能运动起来,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科整合与主题整合的区别在于,所构成的科目之间的关系不同,因而整合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

 

跨科整合模式具体操如下:教师首先确定研究主题,然后根据已选主题来确定组织中心,即组织中心由哪些科目构成,随后将问题提交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办法和最终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为下一次研究性学习提供参考。在这一课程整合模式所支撑下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应用技能的提高有帮助。如我们提出一个专题——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计划的制订,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田径”一门学科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知识来共同完成,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要将这几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上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在跨科整合模式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主题确定的有用性。即在确定主题时,要紧密联系体育实践活动,符合学生实际能力,避免高大上、大而全。第二,注意整合科目之间的逻辑性、联系性和可操作性。整合科目之间要紧密联系,避免对跨度大、联系不紧密科目的整合。

 

应用技术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和体育学科发展规律,围绕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来进行。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理念上,教师要对课程整合予以认同和理解;在知识水平上教师要进一步提高,以达到对课程整合的内化,真正把课程整合落到实处。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

高等院校是培养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培养方案设计科学性、合理性、质量及培养过程监控的影响。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质量,就摆在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分析、探索并付诸实践。

结合我校“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如何让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有质量,有科学性、合理性呢?为此,我们在国内外相近专业培养方案概况、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市场对人才素质需求等方面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探讨并得出了有益的思考。

一、国外大学培养方案分析

国外专业设置与我国的专业设置情况有所不同,与我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相近专业名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学科专业,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属于三级学科专业。首先以被调研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等部分国外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对象,深入分析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学分要求等特点,从而探索并改革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所调研的学科专业具有范围大的特点,未被细化,该专业包括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三级学科专业。因学科专业没有设置具体方向,所以其课程内容范围宽广,涉及专业知识面宽。

威斯康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如表一所示,通过该表主要分析其课程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联。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它们之间关联度较大,有不分家之说,是学科基础的基础,更是专业基础的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类课程,是专业课程的理论模块,注重材料的结构、组织与性能间关系的原理或理论知识。材料性能取决于其组成结构,如原子、分子、离子等。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或制备影响材料性能,只有了解其内部组成结构,才知道应用数理化相关知识分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规律,才懂得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方法手段对材料改进结构、改变性能、加工、成形和应用。这类专业基础课包括材料科学(固体中材料的结构和属性关系、材料科学)、固体相变学、材料相变学、材料力学。专业课程包括材料设计类、材料加工类、材料性能学类。材料设计类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导论、材料体系、设计项目规划学。材料加工类包括宏处理材料、材料微加工、固体(塑性)变形。材料性能学包括材料的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能。材料选修课包括材料体系设计、各类材料学,这类课程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个人发展而选修,主要培养个人专业特长、创造性以及研究能力。工程类课程包括工程导论、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基础等,主要培养具有材料工程理念或观念,强调材料工程设计、组织、管理、经营、质量控制等。

通过培养方案中各学期课程安排,可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各学期学分分布比较均衡,各学期负担不重,学习压力不大,这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学习,不会打疲劳战。

(2)反映了知识、能力培养过程,其特点是课程安排与其间的衔接先后有序且紧密,课程内容复杂程度由低到高,内容由浅入深。先学基础课,接着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最后材料体系设计与材料工程项目设计综合。

(3)注重个性发展,依学生兴趣选修课程,激发其创新能力,这主要通过选修课程实现,包括科学类选修课,如化学类、物理类、土壤、生物类,自由选修课。

(4)注重人文社会素质的培养,主要依据文学研究类选修课程。

(5)注重交际能力培养,主要依据基础交际、专业技术写作课程。

(6)注重工程观念或理念培养,通过工程导论、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基础选修课的学习。

(7)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通过走进跨国工厂或国际学校锻炼或实习环节来实现。

二、国内大学培养方案分析

国内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学校定位不同会导致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现以吉林大学、上海大学、

常州大学等三所高校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例分析其

特点。

通过高校培养方案可以分析出各课程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课程依据其性质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普通教育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专业教育)课程等三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思想政治、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含工程图学等机械设计制造类课、电工电子类课、计算机软硬件类课及材料科学类课。专业(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表面工程、复合材料、凝固和组织控制、功能材料、粉末冶金、热处理、腐蚀与保护、焊接等方向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

如同国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样,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同样也要注重各类及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因此,各门课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也要符合科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并应用之学习与掌握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从而为发现金属材料工程中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服务。

三、分析与思考

通过分析归纳与总结,可以将国内外的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归类并将其所占理论总学分的比重进行统计,结果如表二所示。

从表二中可以分析得出以下思考:

(1)理论总学分与国外相比,国内大学理论总学分因大学定位不同而差异较大,常州大学的与国外的相近,而985、211类的大学达200学分甚至300学分。理论总学分不同,对应学时数量也会不同,总学分多,则总课时量也多。然而总学分多,则表现为各学期学分平均量也多(国外每学期平均约16学分,国内三所大学每学期

平均约为25、38.9、18学分),周课时量也多。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大,致使学生疲劳应对修满学分,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充分培养课余时间思考与创造性思维。

(2)科学类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三类课,国外三所大学这类课所占比重约为23.4%~26.6%,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程所占比重约为18.8%~15.9%,但是数学与化学两类课程所占比重差异非常大。

(3)工程基础与专业(学科)基础类课程,国外三所大学这类课所占比重约为36.%~32.9%,而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的比重约为37.8%~34.3%,由此说明这类课程的差异不明显。

(4)专业类课程,国外三所大学此类课程所占比重约为3%~18.8%,而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的比重约为9.9%~12%,这表明专业方向或特色课程因设置情况而发生变化,专业方向或特色越明显,则专业课所占比重越少,如威斯康星大学的专业课主要限定在专业特定某方向。

(5)交际类课包括写作、交流等课程,国外比较重视此类课,所占比重约3.1%~3.9%,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程体现得不多。由此表明,学生的写作与交流交际能力及各种表达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应该在这方面促进与提高。

(6)人文学类课程,国外此类课所占比重约为11.7%~12.5%,而国内这方面课比较欠缺,文学修养类素质培养在国内三所大学的培养方案中表现不足。然而思想政治类课程是我们非常重视的,约占8%~11.1%,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两种素质如何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好好思量。

(7)英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等类的课程,国内大学优势较明显,约占16.4%~22.8%,尤其是体育、计算机、英语三门课程所占学分比重较大。英语是美英等国的母语,也是国际交流的必备素质之一,课程安排非常重要。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学习,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利用,如何发挥英语工具的作用等等一些课题,值得我们深思。

(8)其他类

包括个性发展或兴趣类型课程,是大纲规定专业课程外的一类课程。国外所占比重约为3.9%~4.7%,国内所占比重约为4.2%~9.3%,在个性发展或兴趣类课程相差不大,国内某些方面有优势。但是,国内在国际视野培养方面存在不足,我们仍要加大与国际高校或跨国工厂间合作交流,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注:伦敦帝国大学培养方案只有总学分要求,课程学分情况不详)

四、结论

综合上述调研分析与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等要全盘考量,使其具有数学、化学、物理、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特色、国际视野、交际、人文、思想政治、英语、身体素质等方面素质与能力。

(2)培养方案中总学分要求可适当减少,以促使各学期学分分布均衡且学习负担不太重。

(3)课程类型设置方面可适当增加,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得到加强,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知识间关联性强,要突出重点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以达到各种素质的养成。

(4)课程体系方面,国内培养方案存在一些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有待加强学分比重的课程包括数学与化学类、工程基础类、交际类、人文类课程;继续保持(最好能优化)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体育、自由选修等方面课程所占学分;适当精减学分或突出专业特色学分的课程,应当在办学过程中凝练专业优势,进而突出各校的专业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纲领性文件,所有教学、监督、管理等围绕它开展活动,高等院校在制订该方案时充分结合专业特点与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斟酌知识要素、组成及其关系,通过上述分析与思考,以便我们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中借鉴,在人才培养道路上少走弯路。上述结论有不妥之处,还请读者不吝赐教。

基金项目:厦门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JG201013)。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本原则;基本道德规范;研究视野;研究视角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Sports Ethics (2)

LI Hong-b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From various angles and perspectives, such as Philosophy, Ethics, etc, the paper explores into the law 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Ethics and reveal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oral norms of Sports Ethics, so as to set up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Sports Ethics.

【Keywords】 basic principles, fundamental moral norms, perspective of study, angle of study

一门新兴学科的研究,如果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就不能称其为学科;如果其理论体系不完整或不能适应该学科发展的需要,那么,这种理论体系就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论体系。体育伦理学理论体系建构,应忠实于研究主题而展开其研究内容。

1体育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体育伦理学理论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应以以下的顺序展开。

1.1体育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要把握体育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掌握体育伦理学的知识,必须从体育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入手。什么是体育伦理学,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视野、视角和方法以及和其它应用伦理学学科之间的关系等。

1.2社会体育道德

体育道德的产生与发展,根植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取决于整个社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体育是人类特殊的文明方式和特殊的实践方式,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军事、文化、教育、科技、艺术等紧密结合,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因此,只有立足具体社会存在、社会现实,从社会道德入手,才能挖掘体育道德的根源,揭示体育道德的本质、特征、结构、功能和社会作用;寻找体育道德运行的社会制约因素和一般社会伦理道德等上层建筑其它因素对体育道德的影响;考察体育道德演变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的规律性;把握社会主义体育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其在当代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对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作用。

1.3个体体育道德

社会体育道德的实现是以个体体育道德的完成为前提的。体育道德必须面向实际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体的人,为他(她)们接受和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信仰、良心和荣誉等,自觉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体育道德才能成为现实。当然,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体不是被动的受体,而是能动的主体,在个体体育道德形成过程中,必然受到其成长的具体环境、独特的生活经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影响,打上个性烙印,呈现出差异,因而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样式。研究个体体育道德的生成和发展、结构和功能、运行的规律和机制,成为体育伦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使命。个体体育道德是通过个人的体育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得以表现,是社会体育道德的内化。个体体育道德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心理机制――个体的道德自我意识,其发展过程是由他律到自律再到二者的有机统一,从而确立自己的价值目标,完善自己的体育道德人格。

个体体育道德作为社会体育道德的内化,同社会体育道德的调控密不可分。研究社会体育道德调控的实质、特点和方式,阐明其在个体体育道德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和实现途径;结合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实施社会的奖惩;明确社会体育道德评价的意义和标准,树立社会主义善恶观;研究社会体育道德教育的任务、特点、方法和途径,加强社会体育道德教育。

社会体育道德调控的有效性就在于能否推动个体进行积极的体育道德活动,将社会体育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体育道德品质。个体的体育道德活动是个体体育道德运行的微观机制,也是个体体育道德状况的动态表现。结合“体育实践”这一个体体育道德活动的动力,研究个体体育道德活动的一般特征和结构;由个体的体育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构成的个体体育道德意识活动;体育的道德冲突和个体体育道德的行为选择;个体体育道德修养的特征、实质、方法和途径。

1.4社会主义体育道德规范

无论是社会体育道德调控,还是个体的体育道德活动,都不是纯主观的、随意的,而是以一定的社会体育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准绳的。社会主义体育道德规范是我国现阶段体育道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反映,是我国长期以来进行体育道德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凝结,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体育市场,实现体育现代化,振兴中华体育所必须的伦理精神的体现,是当代世界体育道德发展的大趋势的反映。研究它的基本内容,揭示它对人类体育道德完善化的意义和作用,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体育道德调控和价值导向提供科学依据,为个体体育道德活动的人格完善和人生价值实现指明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体育道德规范包括基本道德原则和主要道德规范两方面内容。

1.5体育道德体系的价值原则

第一,集体主义原则。这一原则既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体育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第二,公正原则。体育公正的内涵包括社会体育制度、体制和机制的设置问题,体育资源的分配(体育设施建设、场馆的利用、区域配置等)问题,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种)的机会问题,竞技体育中的规制、规则和裁判判罚的尺度问题等。第三,必要“有害”原则,或称限度“有害”原则。它是上述二原则补充,也是体育自身的特殊规定性。没有这一原则,就无法说明和解释体育活动中伤害现象的合理存在。如体育竞赛中运动员被对手所伤(非恶意的)而不承担责任。体育自身的特殊规定性表现有二:首先,体育活动主要表现是身体活动,而身体活动的最基本的承载是人的体力。体力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再生能力;其次,体育竞赛的对抗性、争先性和观赏性的满足(参赛选手和观众)导致了对非恶意伤害的宽容和忍让,这是必要“有害”存在的心理基础。必要“有害”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因此,进一步研究如何把握和运用这一原则,是十分必要的。第四,生态原则。如果说上述三原则是处理体育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的话,那么,生态原则则是处理体育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体育发展和传统体育相比,无论是在组织、规模和参与的人数上,还是在对抗激烈的程度和科技含量上,都远胜传统体育。如果说传统体育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依存的关系的话,那么,现代体育和自然之间则是一种破坏依存关系。确立体育生态原则,树立体育生态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是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第五,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一原则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协调性和连续性。这一原则是以体育的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要求任何体育行为都必须保证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1.6体育道德的主要道德规范

所谓体育道德规范,就是根据体育道德体系的基本价值精神和原则,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必须普遍遵循的具体行为的准则,它是实际的体育道德关系的概括,体现了从事体育活动的人们在处理这些体育道德关系时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它对人们的行为主要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倡导,二是约束。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规范时,应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接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指导,换句话说,就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依据,二是要以现代社会的体育实际(实践)为基础。据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体育主要道德规范应该是:热爱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尊己尊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敬畏生命,树立体育健康观;公平竞赛,确立和平进步思想;顽强拼搏,塑造创造型体育人;服务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保护环境,树立生态体育观。“热爱祖国”,“尊己尊人”,“敬畏生命”,“公平竞赛”,“顽强拼搏”,“服务社会”,“保护环境”这七个方面,就构成了社会主义体育道德体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它真实地、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体育道德关系的本质,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体育道德基本价值精神和基本原则的要求。因此,应进一步对这七个主要体育道德规范的合理性根据和价值本性作深入的阐释和真切的把握,使其真正内化为人们内心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另外,体育道德规范和一般的社会公德等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准则之间的关系研究也是我们研究的任务之一。

1.7体育道德建设及热点问题

明确体育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地位,建立和健全体育道德的外部保障系统和内部调适机制,采取体育道德和法律协同建构的途径,建立多元一体的体育道德价值导向体系。

体育道德的热点问题虽不象其他领域(如经济、生命医学等领域)的道德问题那样突出,但也已经出现了一些道德问题,同时还有一些潜在的体育道德问题,如果不及时地追踪和研究这些问题,就势必会给体育道德理论和体育实践带来混乱。体育道德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济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体育一体化和体育价值多元化的矛盾和冲突;体育的市场化和“举国体制”的矛盾;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矛盾;“假球黑哨”和“兴奋剂”等有违体育道德的问题;弱势群体平等体育权利问题;体育资源的浪费问题;体育与环境保护问题。这些只是已经出现了的问题,还有诸如拿运动员做力竭实验,改变运动员的遗传基因以提高运动成绩,甚至克隆优秀运动员等潜在的或已露出苗头的问题对潜在的问题我们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应从体育伦理的视角予以研究。

2研究的视野与视角

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体育伦理学,其研究方法不应拘泥于某几种具体研究方法,而是需要有多个视野多种视角融为一体的方法群。因为,“一般情况下,一种研究视野包含多个考察视角。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种研究视野可能狭窄到只包括一个考察视角。在不同的研究视野中,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必定不同;即便在同一研究视野中,若考察视角不同,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亦有别。采纳单一的视野和视角,人们往往不能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真。”〔1〕〔P113-114〕因此,我们应采取多种多样的视野和视角。

2.1研究视野

哲学视野是伦理学的本己视野,也是体育伦理学的本己视野,我们应从“实践――精神”的视野把握体育的运作过程与伦理道德的关联性,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体育道德的合理性。体育道德是社会规范文化的主体之一,是社会人文精神的具体集中表现,但又受到其他人文因素的影响,必须广泛地吸收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种成果,因此,我们还要采取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生态学、教育学等视野。体育活动是一种规律性极强的务实活动,伦理道德不应是凌驾于体育之上或游离于体育之外的抽象的东西,必须包含于体育活动之中。体育活动不但要遵循一定的人文规则,还有其特定的技术,还遵循自然科学的规则,因此,对其研究还应有医学、运动力学、生物学、统计学等视野。

2.2研究视角

在探究体育道德根源和基础、体育道德的原则和标准、体育道德价值的前提、若干体育道德范畴的本质等问题时,应运用存在论的视角。在思考体育道德认知的特性和方式、体育道德观念的产生和演变、体育道德思维的方法等问题时应运用认识论视角。在研究体育道德价值的本质、特性、要素、前提、理想,体育道德评价的目的、标准、方法、意义,不同体育道德价值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时应运用价值视角。在考察体育道德的内在依据、体育道德的根本目的、体育道德的心理影响、体育道德的社会功能等问题时应运用人性论视角。在讨论体育对人生处境和样态、人生的态度和方式、人生的意义或价值、人生的目的或理想的影响等问题时应运用生存论视角。在体育道德的心理机制、体育道德与整个人类文明的关系、体育道德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应运用潜意识论视角。在需要和体育道德的关系、自我实现和体育道德之间的关系、体育的境界等问题上应运用需要―动机论视角。在体育道德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意志自由与人格尊严的实质、道德惩罚的效果、道德责任的归属等问题上应运用环境―行为论视角。在体育道德与人格的关系、体育道德人格的结构和特征、体育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等问题上应运用人格的视角。总之,体育伦理学研究的视野和视角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避免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和片面性,这样才能使体育伦理学的丰富内容得以展开。

体育伦理学的培植和建树是一个大的理论研究工程,需要体育学工作者和伦理学工作者的协同努力。我们在此无意作开启性宣示,但决意为这一年轻的学科增砖添瓦。当然,探求体育伦理的体系建构,给伦理学以创造性的文化成果,扩展应用伦理学的研究领域,揭示体育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本“论纲”的最终目标。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B)―0074―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课堂上如果学生有了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就会有思维碰撞的火花,才会有发展和创新。教师只有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适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我认为,抓住“爱、境、争、动”四个字,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同时还应持赞赏的态度正确、中肯地评价学生。因为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影响学生。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引导学生观察12÷4=3,120÷40=3,1200÷400=3这组算式,并思考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经过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的一个学生把手举了起来。我点名让其回答问题,虽然他回答得并不完全对,我仍然抚摸着他的头,并对他说:“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

二、以“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手段,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学生们在听故事、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知识,获得了新技能。

三、以“争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争论中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计算算式:1200÷500=?我让学生先在草稿本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我组织学生交流结果:“商2余2。”“不对,应该商2余200。”课堂上一阵骚乱,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开展讨论,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向对方提问。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习效果极好。

四、以“动”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组织各种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