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范文第1篇

1全媒体时代与科技信息交流

1.1全媒体时代的概念

全媒体(Omnimedia)的概念最早产生于传媒业的实践领域,是传统媒体的信息化产物。作为一个新事物,全媒体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网页、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最终实现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融合接收,以达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媒体内容的目的[3]。全媒体虽然是传播学领域的术语,但社会媒体的演进直接影响科技交流的实现,因此科技信息工作者对全媒体时代的关注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

1.2全媒体时代科技信息交流的特征

全媒体时代科技信息交流的特征主要包括信息载体多样化、出版形式多元化、社交移动本地化等。信息载体多样化是指信息的载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网络、手机等传播工具;出版形式多元化指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出版格局,新媒体的兴起与自媒体的盛行将信息出版带入多元化发展的新天地;社交移动本地化的说法来源于SoLoMo概念,即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SoLoMo概念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被公认为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4]。

1.3全媒体时代对科技信息检索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对科技信息检索的影响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信息检索技术多样,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载体的发展带来更为多样的检索技术;二是多媒体信息在科技信息检索内容中的比重日渐加大;三是信息检索工具更加专业,面对日益增多的信息类型,专业化检索工具也随之出现,如专业化的Blog搜索引擎等;四是用户信息要求提高,全媒体时代的用户希望从最方便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五是检索教育需求增强,全媒体时代检索技术的多样性和便捷性的增强,并没有减轻信息过剩的压力,用户通过接受信息检索教育提高信息技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全媒体时代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内涵

2.1传统信息素养教育

医学文检教学是实施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多年来,文检教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指导性原则是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董事会于2000年1月18日通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StandardsforHigherEducation)。其具体内容包括信息素养的五大标准[5]: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决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需要的信息;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然后把挑选的信息融合到其知识库和价值体系;不管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团体的成员,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利用信息实现特定的目的;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熟悉许多与信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地获取信息。对于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而言,另外一个重要教学指南是2001年11月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核心委员会(IIME)颁布的《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这一指南从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表达能力等方面提出对医学毕业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6]。

2.2视觉信息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信息类型的增多,特别是视觉类信息的普遍应用,对医学生获取、理解、分析、评价与利用视觉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难以适应全媒体环境的教育需求的形势下,2011年10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了《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ACRLVisualLiteracyCompetencyStandardsforHigherEducation)[7],作为大学视觉素养教育教学设计的指南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根据《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视觉素养是一组能力,具有视觉素养的个人能够有效地发现、解释、评价、使用并创建图像与视觉媒体。视觉素养技能让学习者在制作与使用视觉材料时,具有理解和分析语境、文化、道德、审美与智力等元素的技术能力。具有视觉素养的人既是视觉媒体的批判性使用者,也是可共享的知识和文化整体的合格贡献者。”《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同时认定,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跨学科背景下,有视觉素养的人应具备决定所需视觉材料的种类与范围的能力,有效发现与获取所需要图像与视觉媒体的能力,解释与分析图像与视觉媒体的含义的能力,评价图像及其来源的能力,有效运用图像及视觉媒体的能力,设计与创作有意义的图像与视觉媒体的能力,创作与运用图像与视觉媒体同时了解所涉及的道德、法律、社会与经济范畴及合理获得与利用视觉材料的能力。

2.3媒介信息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概念来自于英文“medialiteracy”,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具体指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媒介素养是对人们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8]。从媒介素养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对于医学生在全媒体时代学习与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4移动信息素养教育

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是全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化与平民化极大地影响了医学生信息获取与利用的方式,也对以提高医学生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目标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学图书馆移动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电子格式与数字版权管理、内容获取、内容管理、新式搜索方式(如语音搜索、视觉搜索、情景搜索、条码与二维码扫描以及增强现实)等[9]。还有学者总结了利用移动设备传递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资源的几种方式,包括移动网站、音频导航、短信咨询录屏视频、个人应答系统、二维码及推特等,并呼吁从业者采用移动设备开展信息素养教育[10]。有学者说,“移动信息素养教育是未来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方向”[11]。

3全媒体时代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新策略

3.1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更新教学模式

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实现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广泛性,解决选修课程人数有限、学生的受益面不广、无法兼顾各个专业、与某些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检索与利用问题的针对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中山大学医学图书馆在实践中根据专业课教师的需求与课程特点的需要,提出医学文检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展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嵌入式教学[12]。学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不再受文检选修课的局限,而是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提高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二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改变了传统的“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方式,利用简短的教学视频在课下向学生传递新知识[13-14],而在课堂上开展协作学习、实践练习等主题学习活动。实践发现,简短视频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是实现翻转课堂的理想模式。首先,教学视频课件与课程管理平台相结合开创了医学文检教学混合式学习新形式,融合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课堂学习的优点。以往国内医学文检教学对于课程管理平台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学生作业提交、课件下载、问题咨询等方面,仅仅发挥了平台的内容存储与教学管理的作用。而视频课件的加入及学生课下学习过程中利用课程管理平台讨论板等交流功能的增多,将推动医学文检混合式学习的实现。其次,利用课程管理平台的测试功能,有助于实现医学文检翻转课堂课下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跟踪统计等功能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了课下学习的教学效果。

3.2以全媒体检索需要为指引增加教育内容

从提高医学生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信息素养教育中可以增加以下4个方面内容。

3.2.1图像资源的检索

有效地检索与获取图像信息是视觉材料创作与利用的基础。在以往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对于图像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图像检索却是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文检教师对图像资源的检索这一教学内容比较熟悉,实现起来并不困难。

3.2.2图像的分析与评价

对一份视觉材料的内容给予客观的评价,读懂其背后隐含的意义,是全媒体时代的重要技能,也是提高视觉素养的重要训练方式。在视觉素养教学活动中,以某一图像为对象,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分析相关元素,图像的背景、年代,主要人物,现场环境,来源等,可以实现视觉素养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

3.2.3信息可视化

表达信息可视化指将原来用文本表达的信息,利用某种工具实现图像化显示,从而增强信息表达的效果。在视觉素养教育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研究中采用可视化工具,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视觉材料的识别与运用能力。如可以运用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展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利用CiteSpace软件开展信息分析等。

3.2.4移动信息搜索技术

移动信息搜索技术包括数据库的WAP网站及APP的使用方法,如何利用移动新媒体工具(如微信等)进行交流,以及移动环境下的地图搜索、语音搜索、视觉搜索技术等。其主要教学目标是教育学生如何从移动设备上获取信息,帮助学生学习智能手机上的信息组织方法与混搭应用开发。

3.3将提高全媒体展示能力引入教学设计

信息展示能力是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特别强调了对医学生信息展示能力的开发,主要通过课程小组PPT演示和学术海报展示两种途径实现。小组PPT演示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就某一选题开展文献检索,并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本组检索成果以及检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等。后来发现PPT小组展示存在一些弊端,如小组成员的“搭便车”,将台上展示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不利于学生平时交流能力的提高等。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学术海报(postersession)展示的教学设计。海报展示是常见的学术信息交流方式,也是学术会议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展示能力及科研能力具有独特的意义。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为抛弃传统考试的形式,最终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海报展示;创设学术会议展示的情境,小组成员轮流作为展示者与评价者,自由交互,即时反馈;考核分数由教师与参评者课后协商决定。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应用于教学的海报展示能够促进合作学习、主动学习,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交流技能,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15]。

4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 全媒体理念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属于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科本身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突出特点。媒介融合时代,不同媒体间相互融合互动,新闻制作与传播的方式与理念发生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也需要与时俱变。

一、媒介融合语境下全媒体新闻采访理念建构的背景

媒介融合,是指不同的媒介结合,最终组成一种非传统的、复合型的媒介共同体。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的两个层面。一是信息渠道的融合,即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原本各自独立的信息采集者的融合,具有兼容与包容性。二是媒体传播终端的融合,即传播平台的多元化,最终生产出不同媒介形式的信息产品。在这种融合的模式下,新闻的制作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同的媒体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①,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相较于传统媒体,融媒体背景下要求的新闻人才需要熟悉不同媒介环境,具备跨媒体采访能力,成为能够为全媒体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以往媒体都是‘单介质’记者,即电视记者、广播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等,而在‘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物理割裂被打破,不同媒体通过生产流程再造,实现资源重整。②这种融合人才既需要熟悉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流程与方式,又需要具备新媒体运行理念与技术操作能力。“只有具备了跨媒体新闻采访能力,才能适应一次采集、多媒体故事讲述、多媒介渠道的融合新闻生产流程。”③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的主要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按照教材中不同媒介形式的采访分章节讲授,即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采访技巧与方法。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问题在于:理论内容过多,学生实践环节没有跟上课程理论步伐;教师还是课堂的绝对主体,交互性、参与性、自主性不明显;课程内容未根据融媒体时代特点进行调整,全媒体特征没有体现;未从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出发,很多特色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因此,民族院校的新闻采访课程需要首先从教学理念做出变革,让学生从单一型向能够为全媒体服务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以顺应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需要。

二、全媒体理念建构:“大采访”理念思维下的“分”与“合”

在融媒体时代,我们需要建立“大新闻”与“大采访”的理念。一方面,需要强调不同媒体的特征与优势,使学生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跨媒体新闻采访能力并非对不同类型媒介新闻采访技巧的简单相加,而力求解决跨媒体之间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的有效转化问题,追求媒介的融合与互补。” ④要培养学生树立“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可以很快做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用多N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⑤这其实是“分”与“合”的一种辩证统一思维。它既需要在讲授时强调各种媒体的优势与差异化,注重学生某一特定领域能力的培养;又需要让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采访能力,增强对不同媒体技术平台的融会贯通与整合互补的技巧。

这种“合”的理念还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合”,打通课程之间的关联。如相关专业之间打通,学生通过组团队、完成大作业的方式锻炼自己成为多面手:能写、能摄影摄像、能做后期编辑、能做网站、能出境采访等等。二是在教学中需要渗透进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容,搭建学科之间的桥梁。新闻学本身涉及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符号学等众多领域,在讲授时不能仅局限于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需要将更多其他相关人文学科内容引入。因此需要提升学生新闻专业素养、分析与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理论修养。

三、全媒体理念下“融合新闻采访报道”多元化实践模式

《新闻采访学》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我们在教学中逐步开发完善了“老师讲授――学生讨论――拓展研究――实践训练”的互动授课模式。通过学生讨论、分组设计、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实地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为“课堂――课外――校外”三位一体的建设框架,建构了“融合新闻采访报道”的多元化实践模式。

(一)案例、团队、情境:课堂全媒体教学的构成形式

在新闻采访学的课堂,我们采取分小组的团队教学方式,选择热点新闻事件展开相关练习。第一步,确定选题。如我们已经做过的“美国大选事件”“韩国总统梨花门事件”“双十一购物节现象”“校园网贷现象”“小黄车校园”“大学生微商”等选题。第二步,将学生划分为“平面媒体组”“广播电视组”“网络媒体组”等并做出采访策划。确定采访对象、采访方式,撰写采访提纲,设计调查采访路径等。第三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进入模拟环境,教师模拟示范、学生模拟操作。之后学生自己总结、互评,教师进行指导。第四步,观摩名记者、名栏目对此事件的采访报道,分析对比,找到不足,汇报交流。

(二)引导、分享、自创:课外社交媒体教学的三个维度

将社交媒体融入《新闻采访学》的课程改革,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QQ教学群、微信、微博、网站、论坛等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置议题,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情境,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听课。同时学生可以从中寻找新闻线索与采访对象,并利用网络查询有关资料。这是利用社交媒体的第一个维度。第二维度可以建立专门的《新闻采访学》课程网站分享资源,内容可包括自学知识、先修课程、学科拓展、案例展示、交流互动、作品观摩等。同时通过Facebook小组、Twitter账户等教学信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社交平台作为自己实践成果的发表阵地。在学生采访实践中,通过社交软件以图文、视频形式进行直播,上传至相关视频网站。教师可实时监控学生实践的进度,了解其参与程度及理论知识转化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三维度,指导学生制作手机报、电子杂志、网络专题、微信公众号等,打造融媒体新闻采访的实践平台,将课堂学习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如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建立的自媒体公众号“媒妁之言”,在学生中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新闻采写编评的业务能力,以及版面编排、网页设计、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等。

(三)民族性、联动性、地域性:校外实践的关键因素

1.民族性:熟悉民族地区新闻规律,讲好民族地区中国故事

民族地区急需掌握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等特殊素质的新闻人才。因此,新闻课程理念改革也需要探索其本土化特色。我们新闻采访课程的校外实践注重结合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熟悉民族地区新闻采访的特殊规律,学会讲好民族地区的中国故事。

民族院校在处理《新闻采访学》课外实践性教学时,更应突出其民族性。选择实践的地点、采访对象、采访主题的确立等都可结合具体的民族性做设计与安排。如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甘肃临夏地区伊斯兰文化和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确定选题为当地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情况、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在现代化教育中保留自身民族特性、探索现代媒介技术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等。学生在采访的同时教师采取辅助教学法,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之后学生进行总结,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交流,反思得失。通过采访调查,学生了解到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手段和方式变更,理解了现代媒介如何促进宗教文化继承与传播。

2.联动性:综合不同专业与课程,培养融合新闻人才

除了新闻专业外,《新闻采访学》课程在很多高校的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等专业中也均有开设。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实践时充分发挥各自的R涤攀疲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体会“全媒体”人才素质的要求。实践的成果分别以纪录片、摄影、人物专访、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评论、旅游宣传片、广告策划案等不同形式展现,既有影视资料,也有文字内容,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网页展示。这种联动的概念一方面体现在实践教学团队成员是由学院不同专业学生构成,这种结构有助于相互间的学习;另一方面,这种实践已经突破了《新闻采访学》一门课程,与其相关的采写编评的课程、广播电视的课程、摄录制作的课程等内容学生都得到了具体的实践。因此,实践最终的成果也是打通各门课程、各个专业的“大作业”成果展示,而这也正是融媒体背景下对综合性人才的最好锻炼机会。

3.地域性: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实践活动的地点与主题除考虑民族性外,还可以考虑地域性特征。如西北民族大学《新闻采访学》课程的实践注重梳理、挖掘甘肃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落脚点放在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并利用全媒体报道平台进行展示。2016年为纪念《中国的西北角》正式出版80周年暨中国工农胜利80周年,西北民族大学还与四川大学共同组织了“滚滚长江,致敬!――‘重走范长江之路’大型新闻教育实践活动”。在四川大学师生完成四川段的新闻实践活动之后,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接力甘肃段,奔赴临潭县、卓尼县,追寻范长江先生在甘肃留下的足迹,以真实的田野经历和实际行动,探索新闻教育与实践的结合。这也是《新闻采访学》课程校外实践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新闻学子实地走访过程中,通过网络展示行程中的风土人情,交流采访心得,分享精彩故事,增强了互动性与参与性。

四、结语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一方面需要紧跟新闻事业的发展,适应数字时代的新闻教育变革;另一方面又需要有针对性与特殊性,以利于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新闻事业。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也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我们应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建构全媒体人才培养思维理念,以培养跨媒体、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注释:

{1}郭菁.探讨网络融合新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商情,2012(28).

{2}王如一.“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科教文汇,2013(03).

{3}{4}苗伟、王兆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新闻知识,2013(08).

{5}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4).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学报;全媒体;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114-02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对于这句话笔者的理解是,在一些过程当中我们会经历比较守旧的传统。对高校学报出版来说,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当中,它的出版模式已经达到了多样化的水准。因此想要打破常规,让非核心类的高校,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就必须要以新的水准出发,充分地与当代创新科技结合在一起,在互联网条件和全媒体时代下共同进步发展。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学报出版发展现状

全媒体出版包括传统出版模式,也包括以数字化信息为主的现代出版模式。因此它的出版形式决定其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发展特点,对于目前各大高校来说,在非核心高校的全媒体出版当中,数字媒体已经逐步地占据了出版的重要位置,主要形式方面有许多以网络为主,不过传统的模式仍旧占据了主流方向。根据数据显示,在2014年,我们国家在出版产业方面,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近33%。这表明对于当代全媒体出版来说,它的形式在不断的扩张,而且在传统模式的完善下它发展了数字出版、网络、手机等各方面的方向。同时也取得了一个不小的成绩,一方面传统的出版模式在不断的细化,与增加出版交流的同时,创新的出版模式也增加了,让许多人真正地了解高校学报的编辑内容和学术价值。对于非核心的高校学报来说,目前是属于以传统出版模式为主,正在发展网络数字出版模式的过程,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特点,那就是数字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出版也在不断地更新模式,但是在创新方面他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于非核心类的高校来说,想要真正的在出版方向,取得不错的成绩就应该从出版形式出发,真正地做到从本质上得到改变,让其学校学报出版方向更加专业化、价值化、创新化。

二、非核心类高校学报出版的存在问题研究

1.全媒体出版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层次上

虽然这几年网络模式在不断的发展,数字出版已经逐渐的成为高校学报出版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不少出版方向还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出版中,比如说在稿件的文字编辑上,为了保证其高效的准确性和校对质量,不少学校习惯于传统的这种出版模式而不去考虑新的数字出版模式,即便是已经开始结合网络出版为一体,却也还是没能够跳出传统出版那种固定的模式。不少编辑团队对网络知识的了解还比较匮乏,他们对于新媒体的主观意识并不强,在一些学术上和一些技术方面虽然已经能够充分地掌握传统出版模式的技术与编辑方向,但是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对于新的学报数字化和营销市场还不够了解,因此也造成了行为模式单一思想上意识的不足,和对新模式出版方向的不了解。

2.没有真正利用全媒体媒介的特点

全媒体媒介的具体特点就是它的出版非常的多样化。可以通过网络媒介、手机媒介和传统的模式去展开,在全媒体出版的发展当中我们不得不面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真正充分地运用媒介的主要特质。比如在网络媒介当中,不少编辑网站都是通过远程技术或数字技术去实现网络媒体这个平台,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上,却没有脱离传统媒介的模式,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媒介的形式下,去发展其他全媒体出版模式的同时,却忽略掉了其中的深刻含义,这其中包括:学术学报的交流、刊登、编辑及后期的营销与发展等。因此它的一些平台的建立基本上仅仅只是把传统模式照搬到网络模式上而不是真正的从网络模式对行为特征上出发,比如没有运用平台去吸引大家去阅读并了解高校学报的特点等。

现在的全媒体高校出版当中,还有一个存在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编辑团队建设。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复合型人才的缺失,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得传统出版的,同时也要懂得新媒体数字媒体的出版模式。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了解传统出版模式的人比较多,但是对于新媒体与数字媒体方向却缺乏一定的了解,也存在少部分人对网络没有一定的了解,却对传统模式缺乏一定的熟悉度。

4.营销模式的不统一

非核心类的高校学报出版在营销模式上存在着一定不统一的现象,因为当下不少高校开始进入建立网络平台,传统平台的销售渠道和出版流程是基本不变的。但是对于一定的网络营销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这种传统模式与网络营销模式的相结合,是当下必须考虑的一个点。非核心的学报现在的问题是传统模式的营销和数字化平台的营销不能结合在一起,这往往让数字化平台的学报出版变成一种比较浅显的形式化,从而缺乏流程性的营销模式。所以非核心学报面对的最大难点就是营销模式较为松懈,非核心学报出版的营销渠道还是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对于数字化、网络而言,它的出版要与一些大的数据平台去合作,这样它的营销渠道就会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尤其对于非核心期刊来说,它的拓展性就不够高。网络出版已经变成了一种模式,而非真正的渠道营销体系。

三、全媒体时代非核心类高校学报出版策略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范文第4篇

这是从2009年确立“全媒体、全国化”战略以来,浙报集团积极推进全媒体转型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成果。在全媒体行动计划的指引下,浙报集团将通过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和积极孵化未来三方面并举,打造独特的全媒体阵列,力争成为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文化服务门户和地域性全方位服务门户,确立全国一流的现代传媒集团地位,成为有国际影响的中华文化传播基地。

报纸全媒体时代的春天已来临

互联网对传统报业的冲击无庸置疑。从1609年德国诞生世界上第一份定期印刷的报纸《通告报》以来,全球报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压力,一切的压力源于1969年问世的互联网。

近几年,依托互联网的新媒体攻势凌厉,锐不可挡,它们以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移动获得、即时分享等特征,迅速抢夺着人们的时间与眼球,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对全球报业形成了巨大挑战。“报纸进入冬天”的论断,五六年前就在中国出现,至今依然挂在许多报人的嘴上,随着发达国家知名报纸的消亡,这种论断成了业界没有担当者逃避创新责任的统一托词。

其实,Web2.0时代的到来,恰恰是让中国报业与世界同行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为了赢得读者,有实力的报业集团纷纷尝试全媒体转型……然而,几年过去了,争夺读者的成效可以套用一句老歌词说明:报业痴情的脚步,追不上读者变心的翅膀。症结何在?

客观地说,传统报业的应对策略,大都是对新技术应用的被动跟随。因为有了网络,白纸黑字无法再吸引年轻人,于是新闻门户、手机报、社交网站、手机APP蜂拥出现,什么时兴、什么渠道能有效传播内容,报业就努力跨界做什么,不管自己是否有比较优势,不管自己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

那么,报业转型与发展,究竟需要插上一对什么样的新翅膀?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认清造成传统媒体危机的根源。当下,信息革命浪潮带来的传媒变革的本质在于,技术进步极大降低了信息的创建、传播和搜索成本,使得媒体运营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四个趋势:第一,在内容产品方面,随着市场出现明显的分众化、长尾化趋势,设计和生产适合新媒体载体特征的内容产品成为媒体的新课题;第二,在传播模式方面,平等、互动的社会化传播正在日渐成为传播的主流范式;第三,在媒体经营方面,基于网络社会交互信息的精确定向和分众化的广告营销模式日渐兴起,社会化媒体与零售业的界限日渐模糊;第四,在技术支撑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媒体与技术支撑结合日渐紧密,技术应用能力将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然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开启。在“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的理念指引下,浙报集团融合新媒体、试水全媒体、进行战略布点的步子早已迈开。集团先后通过几大发展平台介入期刊出版、影视文化等诸多领域跨界发展……种种“探路”积累下的资源成为集团全媒体转型的重要基础:一批重要项目的成功运作经验、一个触手可及的资本市场、一支熟悉资本市场善于资本运作的团队,旗下超过35家已经分众化了的媒体所拥有的内容与经营人才以及500万读者数据。

2011年浙报集团推出的全媒体战略行动计划,更是厘清了诸多理念,真正把一个个点上的突破汇聚成了具有“浙报范式”的转型路线图:努力探索“采编运营全媒体化,产业布局全国化”,力求通过内部转型、外部扩张、孵化未来进行全媒体转型。也就是说,要从自身的核心优势出发,以用户经营为中心,以服务为切入点实施内部转型;充分借助上市的有利条件,通过外部扩张快速实现战略布点、产业布局;积极鼓励和促进创业创新,以媒体孵化器模式整合内外部力量,借助技术手段完善运营,力争在全媒体时代掌握先机。

全媒体转型是报纸全系统的一场深刻变革

有人说,全媒体战略核心是以受众为中心、以内容为主导、以技术为驱动,通过追求多样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用多元化、立体化的内容产品扩大受众覆盖面。毋庸置疑,内容生产过去是、将来也是媒体运作的核心环节,但置身多元化的媒体生态环境,在新科技浪潮的冲击之下,报业如果一成不变地将内容生产视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唯一支点,会极大地约束发展的空间。在这一点上,浙报集团很早就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新的定位与发展理念,即要从内容提供商向信息运营商发展,要从报纸运营向资本运营、全媒体运营发展。

事实证明,大多数报业融入互联网的方式没有太大成效,其最大的失误就在于简单的报纸数字化根本解决不了由采编为中心向受众为中心转变的问题。将报纸的内容搬到网站、手机上,看上去占有了阵地,实际上缺乏眼球与互动,缺乏用户体验与粘性,也就没有带来太多的读者增量。因此,报纸内容的物理位移,只是形式上的全媒体化,唯有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到生产、传播、营运全系统进行一场深刻变革,才能让传统媒体真正收复失地。

仔细分析,传统媒体转型必须同时闯过五道“关”。

“理念关”。新媒体的出现要求我们在竞争理念上必须率先闯关。新媒介技术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微博等自媒体的大量出现告诉我们,当下媒体竞争已经是融合内容、技术、渠道、营销、资本运营的全系统竞争,哪个成为短板都有可能让自己陷于困境。这就是为什么浙报提出的转型,是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转型。不能适应、参与、主导信息革命浪潮包括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新媒体竞争,就一定没有媒体的未来。仅仅通过自身在内容与渠道上的渐近改良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顺利转型几无可能。

“体制关”。当前大多数传统媒体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化运作都还处于摸索阶段,直接面对以互联网创业机制为基础的新媒体之争,自然会显得内部动能不足。浙报集团早在10年前就实行了“一媒体一公司”的体制,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改革、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已经成熟,尤其通过一年努力成为上市公司后,体制上的障碍已经被突破。

“人才关”。传统媒体培养了大量的传统采编人才,但在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人才结构上的缺陷一定会暴露。不管是新媒体人才、技术人才还是资本经营人才的缺乏,都会让传统报业集团“叫渴”。如何吸引这类稀缺人才,是全媒体转型的又一道难关。这也是浙报集团在推出全媒体战略之前,率先在全球招聘集团总工程师的原因。

“技术关”。时下,无论是facebook、谷歌、微软,还是腾讯、百度、搜狐,既是媒体又是新技术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说,技术创新挖掘出了用户对媒体的新需求。传统媒体从技术人才的储备到新技术的研发都处于落后地位,要想利用外部技术支撑全媒体的具体技术要求很是困难。正因如此,浙报集团2010年就把技术升级工程作为“全媒体、全国化”战略的重要支撑。报社新的采编大楼建立了以万兆为核心、千兆到桌面的基础数据网络。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集桌面数字电视、视频会议、远程办公以及集电话传真通讯录等功能于一体的企业融合通信系统;建设了面积近500平方米的现代化机房,并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传播手段,打造了集演播、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会议厅;同时通过挖掘500万读者数据库等手段,努力创造条件建设具有强大技术支撑、高端经营模式、可实现多元媒体资源整合等特点的“云媒体中心”,占领媒体变革制高点。

“资金关”。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全球做大做强的互联网企业,几乎都是通过资本市场解决投入问题。也可以说,所有新媒体项目都是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项目,单纯用传统媒体的盈利去支撑会显得力不从心。传统媒体需要加紧拓展融资渠道,为自身的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浙报集团5年投入20亿推进全媒体转型,必须依托各种融资手段来实现。包括“传媒梦工场”,也需要“一基金一公司”甚至“多基金多公司”的模式支持,才能真正帮助所有新媒体人成就创业梦想,才能打造出一个开放的、具有互联网创新特点的传媒产业新平台。

正如浙报集团社长、党委书记高海浩所说:“浙报集团要成为全国一流的党报集团,必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转型升级这个中心环节。通过全媒体、全国化的战略布局,实现发展目标的转型升级。通过整合、联合、融合的跨媒体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通过企业化、市场化的深入改革,实现体制机制的转型升级。”

浙报集团全线突破全媒体转型

当传统媒体做好“闯五关”的准备后,具体的转型模式与路径选择就显得极为关键了。而模式与路径的选择是否对路,关键看转型的质量与速度。如今,“分众与互动”、“数据库”、“社会化”正成为浙报集团全媒体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它们传递出的是新媒体的内核与特性,也就是质的追求。与此同时,信息化浪潮日新月异,自媒体发育速度惊人,全媒体转型的最大风险还在于转型速度,即转型速度能否跟得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浪潮冲击传统媒体的速度。

经过深入研究与精心谋划,浙报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策略发生重大变化,即从一个个点上的突破转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积极孵化未来三方面的全线突破。

内部转型,重在通过对现有传统报纸、期刊的读者数据库建设与挖掘,积极推出全媒体新产品,提供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分众化、社会化的信息服务。例如,开发党报移动阅读项目,吸附广大党政干部的碎片化时间,创造党报的读者增量与用户体验;社会化媒体转型试点项目,帮助钱江报系提升微博、移动媒体、互动社区网站等读者交互渠道,延伸影响,汇聚用户与社会资源,全面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实现从单一平面媒体向社会化全媒体转型;浙江在线转型升级项目,积极拓展多媒体渠道,加强用户细分、用户直接接触和渠道掌控能力,成为区域性信息与服务提供商……与此同时,加快完成整个集团的用户数据库应用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全国媒体中数据挖掘能力、市场化应用能力最强的系统。

外部联合扩张,重在联合战略伙伴,延伸产业链,布局全国化,进行横向与纵向一体化的扩张。在横向一体化扩张方面,积极介入电影、电视、动漫、户外和分众化的专业期刊、成熟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媒体,进行并购、参股和合资,并在建立资本纽带的基础上,将这些媒体的资源和集团现有资源进行共享和运营整合,完善集团的全媒体产品布局。纵向一体化扩张方面,将资金投向新媒体内容产品设计生产和技术支撑环节的潜力型项目,争取在三年内占领一系列行业制高点,并和集团现有用户和渠道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完成集团在新媒体产品和技术支撑方面的战略布局。

积极孵化未来,重在建设中国第一个媒体孵化器――传媒梦工场,将浙报集团的传媒运作经验、内容生产组织与传播能力与互联网界的创业、孵化、投资机制相结合,催生影响中国传媒未来的团队,同时让浙报集团站到新媒体产业的最前沿。

2011年9月30日,也就是浙报传媒上市的第二天,浙报集团新媒体中心成立。15位优秀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在总工程师蒋纯的带领下,开始了全新的征程。从集团选拔出的这批年轻人,政治素质过硬、媒体经验丰富、熟悉新媒体运营规律,而且个个充满创新激情。这是浙报集团全媒体转型的一支“探险队”和“先头部队”,他们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确定了传媒梦工场的基本运营模式。更为关键的是,新媒体中心与传媒梦工场进行一体化运行,探险队员们全员转制,以企业员工身份开展全媒体转型工作。

传媒梦工场的出现,可以说是浙报集团在全媒体转型方面有别于同行的特殊举动。根据全媒体行动计划,传媒梦工场引入孵化器机制,专门培育传媒行业的新兴内容生产和技术应用研发团队,为其提供工作环境、一定时期内的开发运营经费、并利用集团与合作伙伴的资源为其提供业务初期发展所需的各方面扶持。传媒梦工场用一定的资本投入和孵化服务换取创业团队一定比例的股份和配股优先权,孵化期结束后,视项目情况决定是否加大投资、引入其他投资者、出售或者收购。孵化项目、团队人员既可来自外部,也可来自集团内部,均需通过项目认证与遴选审核。项目成功后,集团内部员工也可转换身份,借助孵化器机制实现创业,成为集团的合作伙伴。

传媒梦工场,打造文化产业创新的新硅谷

在当下中国的互联网界,多位天使投资人成立基金推动创业,徐小平创办了“真格天使基金”,蔡文胜成立了“创业园”,还有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周鸿的“动起飞计划”。而“传媒梦工场”是国内出现的第一个人文类的孵化器,它力求将更多人文精神融入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

同时,传媒梦工场孵化的主攻方向是新媒体,因为互联网已经造就了中国5亿网民的需求。而伴随国内3G市场的启动,带宽问题得到解决,手机上网资费不断下调,移动互联网正迎来“爆炸式”增长时代,移动阅读也随之成为传媒界的必争之地。理性地看,浙报集团打造传媒梦工场,既是推动自身全媒体转型的需要,也将为中国传媒业搭建一个公共的、创新的产业孵化平台,帮助来自全国的传媒人创业,通过解放人文及传媒领域的创新机制,释放传媒人的创业热情,真正将互联网创业文化延伸到媒体领域。

梦工场希望入园的项目是科技与人文合翼的产品与团队。既要有专业内容作为核心竞争力,又要求产品必须具有互动、社会化等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性,同时必须拥有自己的赢利模式。

未来,传媒梦工场将在国内率先建设一个“长尾聚合器式”的公开、开放的媒体产业平台,通过资本运作及传媒运营资源的投入,为早期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技术支撑、市场检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法律、财务支持,创业导师辅导等一揽子服务,帮助补其短板、快速成长,实现成功创业。同时,浙报集团将成立“梦工场基金”,引入政府创业引导基金,还将有天使基金、VC、PE等一轮轮的投资机会向创业者一一敞开大门。浙报集团会根据产业布局的需要,优先吸纳优质的、有前景的项目和团队充实自身的全媒体发展序列,上市公司浙报传媒也可优先收购。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媒体 公共图书馆 图情教育

[分类号]G25

2010年10月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三届中美数字时代图情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是探讨新信息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职业的未来,那么对于图书情报界而言,什么是新的信息环境呢?全媒体(Omni Media)的新发展可以认为是新的信息环境的一大特点,而与之相适应的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讯网的三网融合的新趋势也可以认为是新的信息环境所呈现出的新现象。而这些新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和新现象对于图情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并具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价值,也对图情教育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与时俱进地完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思考。

1 公共图书馆迎来全媒体时代

何为“全媒体”?在世界上,1997年有人创办了“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公司,这是“全媒体”一词在世界上较早的应用。在中国,“全媒体”首先在传媒与出版界成为一个新的流行概念。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课题组在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为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我国各级媒体机构纷纷进行内部资源整合,积极利用新技术、新传播手段,广泛开展合作,在发展全媒体业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研究报告还指出了传统媒体集团纷纷向全媒体集团转型的发展态势,包括报业集团积极介入数字领域,丰富纸媒表现形态;广电部门利用原有音视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媒体,通讯社加快推进新业务,朝着全媒体业态迈进。上海图书馆副馆长陈超先生在2010年8月举办的第五届上海(杭州)国际图书馆论坛的大会发言中提到了全媒体已成为中国出版传媒界的关键词和热点话题,并引用了如下的事例:2008年12月,“中文在线”联合长江文艺出版社以传统纸质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电子书)、手机和贺岁电影推出《非诚勿扰》的五路传播格局,被认为是开创了中国全媒体出版先河。该事件也被评为“2008中国出版业十大事件”之一。与全媒体相关的概念有大媒体、多媒体、新媒体、跨媒体、富媒体等。而全媒体被认为是一个多媒45/多终端/多网络/多平台相加的模式。实际上,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246个场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媒体的生动实践:这里既有印刷精美的上海世博局官方图册,也有世界上最大的沙特馆3D影院;既有众多展馆电视大屏幕的显示,也有城市最佳实践区中个人桌面电脑的互动:既有互联网的邮件图像传递,也有多重触控交互显示屏;既有移动通讯的场馆即时信息传递,也有网上世博乃至卫星的直播;既有物理空间的图书漂流,也有网络容间的文献传递;既有视觉、听觉和味觉,也有触觉和嗅觉,如此等等,真是精彩纷呈,充分体现出全媒体时代新颖、多样、融合、交互、人本的理念。应当指出的是,全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诚如多媒体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样。因为事物是发展的,明天的全媒体一定会在今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这里使用的“全”字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逻辑。

复合型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等理念和实践正在导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从公共图书馆而言,尽管印刷型媒体还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印刷之外的多媒体特别是数字媒体的比重已越来越大,使用者越来越多,这种趋势不可逆传。如同近来问世的苹果公司Ipad所显示的那样,公共图书馆中的各类有知识的载体通过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方便地连接融合为一体,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技术使各类文献方便地组合成个性化的“我的图书馆”。“我的图书馆”的理念在20世纪末还被认为是较为遥远的理想,而到了今天,读者的个性化图书馆已经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在众多的公共图书馆中,各类数据库、知识库呈现出全媒体的特征,其中包含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而内网和外网也形成了统一的网络平台;一些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的数字技术平台推进了自动生成信息库和知识库;一些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了跨时空的服务并提供图书馆多次开发利用;许多全媒体服务的新技术设施频频现身公共图书馆以及城市社区服务点。

公共图书馆的全媒体时代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2000年12月,上海图书馆正式开始了城市中心图书馆建设,这一服务,开创了将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融为一体的服务新形态,并通过一卡通的主要服务方式,将总分馆的馆藏通过网络实时地显现提供给了广大的市民读者。2001年6月,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推出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并将触角延伸到了世界各国,以体现“以知识导航为核心的信息枢纽”的发展理念,这种网上咨询的服务形态,在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以及长三角城市群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广东中山图书馆更是形成了网上咨询服务的品牌。2002年,上海图书馆借鉴大英图书馆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展文献提供服务的经验,于2002年8月开始酝酿建立文献提供中心业务机构,并于2003年6月正式成立了文献提供中心。这一中心自创建以来,先后推出了系列的电子剪报服务、为政府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人大数字图书馆等多媒体服务。该中心还于2003年率先推出了手机图书馆服务,之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吉林省图书馆等继之而起,手机的移动通讯服务现已在全国逐渐普及。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中国公共图书馆的讲座、展览等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开始普遍兴起,并逐渐形成了新的核心业务,讲座的实时传播、讲座和展览的光盘制作、展览的多媒体互动、讲座展览网站的开通等,为开创公共图书馆全媒体时代起了添砖加瓦的作用。2009年,电子报栏和多重触控显示屏在全国许多公共图书馆迅速得到应用,而2010年上海图书馆推出的手持阅读器借阅服务也为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增添了新的内容。网络空间可能无限发展的巨大平台给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新机遇。

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也对数字图书馆提出了挑战。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提出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话,那么进入到2010~2015时期,数字图书馆已经难以作为发展的目标,而仅是发展的手段而已;在全媒体时代,数字图书馆与物理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已不是对立的矛盾关系,而是融合发展、协同发展的统一关系;数字文献在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均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2 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改变我们什么

全媒体时代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许多。公共图书馆正在逐渐形成全媒体信息资

源的典藏、全媒体信息资源的管理、全媒体信息资源的服务的新流程和新业态,正在培养一批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专业队伍。具体而言,全媒体时代图书馆产生了如下的重大改变:

・让文献典藏更多元。以上海世博会为例,上海图书馆不仅保存了国际展览局的大量的纸质图书、杂志、报告、档案,还保存了大量的照片、实物、模型、广告、证章、票券、视频,并正在积极策划完整地保存网上世博会的所有知识信息。

・让图书馆服务更多样。以图书阅读为例,读者可以到实体的图书馆借阅印刷型的图书;可以利用就近的24小时自助借阅机查阅并借还印刷型图书;可以利用自助漂流机下载或传递拥有知识产权的图书和论文;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手持阅读器并一次提供数以百计的图书(以后手持阅读器的存储文献会大幅度增加);可以在同一物理空间阅印刷图书,看电视新闻,听数字讲座,查数据库文献,问网上咨询专家,赏展览网页。

・让文献获取更个性。读者的信息和知识需求是千差万别的,读者获取文献的能力和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的信息可以整合为集约型的服务菜单,图书馆可以为读者度身定制“我的图书馆”;图书馆通过三网融合,将知识信息送到手机、电视和互联网;读者通过图书馆的帮助,也可以通过Ipad等信息工具和载体建立起个性化的知识信息库存。

・让读者学习更便利。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让读者的学习和休闲有了更多的途经和更多的选择,也为读者就近、便捷、不受时空限制地利用图书馆创造了比以往更好的信息环境和服务平台。

・让管理服务更高效。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可以向信息化要效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快速应变能力,提高综合服务效率,发展一体化服务通道,构建用户立体互动平台。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大趋势――2020年的世界》报告中认为:“今天的个人计算机使用者所拥有的能力要比当年美国航天局做第一次月球发射所用计算机所具有的能力还要大”;公共图书馆参考馆员及服务团队可以跨越时空和国界进行互相联系,通过全媒体的平台,其可能达到的效率是前所未有的。馆员和团队如此,图书馆总分馆管理和服务也是如此。随着云计算带给人们的并行计算、分布计算和网络计算的理念和实践,在城乡一体化的总分馆的服务体系中,为一城一网一卡一系统的集约化高效科学管理创造了可能。

・让服务链更广泛。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正在实践尝试三网融合。如果说互联网巳在公共图书馆普及的话,那么移动通讯网正在渗透到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之中,如目录查询、借阅提醒、讲座预订、文献传递等;而广播电视也正在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平台,这一点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已经有了一些实践的案例,如辽宁省、海南省等的电视频道中已经专辟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频道。不仅如此,上海图书馆创办的“上海之窗”网站将全球各城市图书馆建立的50个“上海之窗”服务点连为一体,使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世界各地。

・让服务布局更均等。为了体现公共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国家文化部正在大力推进县级数字图书馆建设。2010年,国家文化部和共享工程管理中心在四川和新疆启动了全国“县级数字图书馆推进计划”,这是缩小信息鸿沟和公共图书馆全媒体应用巨大落差的重要举措。2010年内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将被陆续推送到全国2940个县和一批城市的社区,即所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010年7月,作为文化共享工程全国示范省的山东省,举行了全国“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山东省全覆盖启动仪式。县级数字图书馆的推进,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战略,也是把握无处不在的技术运用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实现社会均质效应的发展创新。全媒体也为公共图书馆维护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权益提供了较以往更多的可能。通过全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主体媒体的传递渠道,将服务信息与手机等通讯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教育、联系、动员广大公民(包括进城务工人员)享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各类服务;也可以推送并灵活地运用各类方法将知识和智慧送到弱势群体成员的身边,如汶川大地震中上海图书馆界捐助的音乐图书馆等就是这样的例子。

如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追赶超越发达国家的机遇一样,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也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相对落后的图书馆带来了追赶超越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图书馆的发展机遇。这从重庆图书馆新馆建设、陕西省图书馆百年馆庆新馆改造、正在建设中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中可见一斑。

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已经并将继续表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①由多媒体向全媒体发展;②由初始的全媒体向更高品质的全媒体发展,媒体融合由物理现象上升为化学现象;③在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这三大空间中,网络空间将会逐渐占主导地位;④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类媒体中,讲座等数字视频新媒体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和用户,而各类媒介将走向专业细分之路。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图书馆正在形成的全媒体形态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机体。

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也体现出了以下七个特点:①可选择。多载体的选择、多媒体的选择、多空间的选择、多时间的选择、多形式的选择。②多途径。读者可以利用近旁的图书馆,也可以利用24小时的自助服务或网上和物理漂流获取文献;可以借阅手持阅读器,也可以通过手机图书馆得到各类服务;可以通过博客与馆员交流,也可以通过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向资深馆员进行咨询;可以通过多重触控显示屏来查阅文献,也可以通过电子阅报栏来读新闻;可以通过同城一卡通来享受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也可以通过物流的社会化和现代化来就近预约各类文献,乃至把“我的图书馆”带入千家万户。③高效率。全媒体时代通过信息化已经并将实现更高效率,即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快速应变能力,提高综合服务效率,发展一体化服务通道,构建用户立体互动平台。④融合。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已逐渐实现三网融合。以讲座为例,在讲座之前进行手机预订,在讲座之中进行网络直播,在讲座之后进行电视广播转播或录播,并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的网络实现更大范围的知识资源共享。此外,还实现了多载体融合。以新闻阅览室为例,这里就将印刷型报纸、电视新闻、互联网电子报纸集约型浏览、电子报栏、旧报缩微平片阅读、新闻数据库检索、手机报与手机新闻等融合在一个物理服务的空间。⑤交互。这里包括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各媒体之间的交互、人与网库间的交互、人与人之间的交互等。⑥并行。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并行、手工服务与机器服务并行、物理空间服务与网络空间服务并行、基本服务与个性化服务并行、公益与增值服务并行等。⑦以人为本。在全媒体时代,日益增长和变化的读者需求将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本质追求,要让“我的图书馆进入千家万户”的理念和口

号走向现实,这里的关键是要培养优秀的图书馆员,这是提升读者服务品质的根本。美国伟大的图书馆学家杜威曾提出做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员的标准,这就是一个清醒的头脑、一颗伟大的心灵、一双勤劳的手。在全媒体时代,这一标准仍然适用。

3 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对图情教育的启示

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的最新发展给图情教育带来了一些启示。为迎接并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的新发展,图情教育应着力于信息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五大能力和提倡五种教育观来体现。

3.1 培养学生具备五大能力

3.1.1 信息搜集能力 要在图情教育中培养学生全方位、多渠道、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新媒体技术,并掌握跨媒体查阅的能力。有句名言,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信息搜集能力也是如此,要十分熟悉各类信息获取的渠道和到达的不同路径。

3.1.2 信息提炼能力 要在图情教育中培养学生善于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和智慧,如二次情报和三次情报,将浩如烟海的信息集约为短小精炼的知识,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为分类有序的知识,将散在各处的信息整合集中为一索即得的知识。

3.1.3 信息分析能力 要在图情教育中通过案例等教育新方法,培养学生了解新动态,把握新发展,认清新趋势,发现新热点,归纳新特点,提升新理念,将信息上升为智慧。

3.1.4 归纳撰写能力 要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锻炼归纳撰写能力,做到文字表达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具体生动。同时,在全媒体时代,还要掌握多媒体的读写能力,善于在各类媒体中应用联接自如,交互切换自如,阅读撰写自如。

3.1.5 外语应用能力 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中互联网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据统计,在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媒体资讯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拥有;在全球互联网服务器的存储中,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而这些都是通过英文等主要外语来予以传播的。我们要十分注重学习利用外语直接查阅一手文献的能力,这种外语阅读的能力无论如何形容都不会过分。但同时要学好母语,因为到了一定的层次,母语的水平将决定一个人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空间。

3.2 提倡五种教育观

3.2.1 自我学习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日新月异,图书馆馆员只有具备了自我学习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大学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在大学培养起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将终身受用。

3.2.2 团队学习 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必将走知识管理之路,实际上,中国已有一些图书馆实行了这样的管理。知识管理要求将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方式传递给合适的人,这就是团队学习的理念和实践。同时,学习型团队要求将个人的思想上升为集体的思考,使个人很好地融入于团队之中。

3.2.3 继续教育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没有围墙的社会学校,它为广大公民提供继续教育搭建了公共的平台,这对读者而言是如此,对于图书馆员而言同样是如此。

3.2.4 终身教育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副院长严正认为:“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都要让学生懂得怎么成为终身学习者。如果我们能达到这一步,我们的教育质量就是最佳的教育质量。”全媒体时代图情教育的真谛和追求也应在于此。

3.2.5 多媒体学习 图情教育机构应当在教学实验中,采用多媒体、多载体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并将一些较为发达的公共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作为实习基地,以培养具有全媒体时代服务能力的优秀图情毕业生。无论是在图书馆工作,还是在其他领域就职,这样的体验和实习都会是受用的。

如果说,中国目前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话,那么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也将进行管理和服务方式的转变,与之相适应,图情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

参考文献:

[1][2010―09一05],en.省略/wiki/Omnimedla.

[2]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科技传播,2010(4):81-87.

[3]桂晓风,建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理念――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6-02(4).

[4]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图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5]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大趋势――2020年的世界,相蓝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4,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地市报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视听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广播电视局

黑龙江纺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