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学相关分析

统计学相关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学相关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统计学相关分析

统计学相关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 ;可溶性Fas(sFas)

[中图分类号] R5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2(c)-055-02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sCD40L and soluble Fas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LI Jinliang1, YANG Zhaoying2#, WANG Weimin1, KONG Jian3

(1.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spital, Harbin 150036, China; 2.Department of Gerontal Cardiology,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spital, Harbin 150036, China;3.Department of Cadre Ward, 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of serum sCD40L and soluble Fas(sFas)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Methods:Serum sCD40L and sFas(with ELISA)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60 patients with UAP(every stage of Ⅰ,Ⅱ,Ⅲ:20 patients) and 40 controls. Results: Levels of Serum sCD40L and sFa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atients of Ⅱ, Ⅲ stage of UAP than those in controls(P

[Key words]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 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 soluble Fas(sFas)

目前研究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发生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斑块不稳定。细胞凋亡和炎症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1]。我们通过检测UAP患者血清sCD40L和sFas水平变化,探讨其与UAP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病例来自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4月的住院患者。根据辅助检查,严格按照2007年ACC/AHA及ESC指南[2]的诊断标准,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按照Braunwald不稳定型心绞痛分级[3],每级入选患者20例,分级标准,Ⅰ级:严重的初发型心绞痛或恶化型心绞痛,无静息疼痛;Ⅱ级:亚急性静息型心绞痛(1个月内发生过,但48 h内无发作);Ⅲ级:急性静息型心绞痛(在48 h内有发作)。

1.1.2 正常对照组入选40例,男20例,女20例,均为我院体检中心经健康体检合格的正常人,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正常,无心脑血管疾病史。以上2组性别、年龄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 血清sCD40L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可溶性CD40L,试剂盒购自美国USCN LIFE公司。其检测灵敏度为0.095 g/L。sCD40L测定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步骤执行。在酶标仪上读出OD值,绘制标准曲线,并查出各自浓度。

1.2.2 血清sFas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森熊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操作按说明书。

1.3统计学方法

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以相关系数(r)表示,均以双侧P

2 结果

2.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sCD40L与sFas含量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sCD40L与sFas含量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UAP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sCD40L和sFas含量(x±s)

Tab.1Comparison of serum sCD40L and sFas levels

in UAP group and controls(x±s)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Compared with controls,P

2.2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sFas水平相关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sFas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0.573,P

3 讨论

近20年来,随着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治疗手段的成熟与推广,以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所占比例的不断升高,NSTEACS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2007年ACC/AHA及ESC指南更对其诊断和危险分层进行了深入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占NSTEACS中的重要比例,对其早期进行危险分层主要在于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这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而且使患者得到最大的治疗效益与费用比。

白细胞分化抗原4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0,CD40)及CD40配体(CD40 ligand,Cd40L)系统作为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物质参与粥样斑块的形成和进展[4],储存于血小板α颗粒内的CD40L在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在几秒钟内表达于血小板表面,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可被水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成为可溶性CD40L(Soluble CD40L,sCD40L)[5]。在嵌合7E3抗血小板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chimeric 7E3 Fab Antiplatelet in Unstable Refractory Angina,CAPTURE)的研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L浓度升高与非致死性AMI或死亡的风险增高相关。2001年Carlichs等[6]在研究血清sCD40L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时指出,AMI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显著高于UAP患者。本文结果显示,Ⅱ、Ⅲ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CD40L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

Fas抗原主要表达于激活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的表面,与FasL结合后介导细胞的凋亡。sFas是由Fas抗原在转录水平的不同拼接而成,游离于血清中,可阻断Fas配体传导的信号。Boylle等[7]提出sFas增高介导的VSMCs凋亡增多,纤维帽张力下降可直接导致斑块破裂,参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本文结果显示,Ⅱ、Ⅲ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Fas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

本研究中还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和sFas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0.573,P

[参考文献]

[1]Hansson GK. Immune mechanisms in atherosclerosis[J]. Arth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1,(21):1876-1890.

[2]Anderson JL, Adams CD, Antman EM, et al. ACC/AHA 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J Am Coll Cardiol,2007,50(7):1-157.

[3]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9.

[4]周启林,田国平.CD40-CD40L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心脏杂志,2006,18(2):239-241.

[5]Henn V, Steinbach S, Buchner K, et al. The inflammatory action of CD40 ligand(CD154) expressed on activated human platelets is temporally limited by co-expressed CD40 [J]. Blood,2001,98(6):1047-1054.

[6]Carlichs CD,Eskafi S,Raaz D,et al.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express enhanced CD40 ligand/CD154 on platelets[J].Heart, 2001,86(5):649-655.

[7]Boyle JJ, Bowyer DE, Weissberg PL, et al. Human blood derived macrophage induce apoptosis in human plaque-derive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by Fas-ligand/Jas interactions[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1,(21):1402-1407.

[8]黄玉江.血清可溶性Fas及炎性因子与冠心病不同表型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6):457-461.

[9]胡可淦,蔡鑫,包宗明,等.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Fas和TNF-α水平变化[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2):133-135.

[10]葛长江,胡申江,郑霞,等.冠心病患者血清sFas和sFasL及sIL-2R的水平[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1(5):337-339.

统计学相关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沥青路面;沥青加铺层;横观各向同性;模量梯度;有限元模拟

中图分类号:U416. 2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974(2017)05-0096-08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cross-anisotropy properties of asphalt concrete (AC),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analysis was introduced to develop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of AC overlay placed on old asphalt pavements. The AC overlay and old asphalt layer were assumed to be cross-anisotropic,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AC overlay as well as the variations of its modulus versus temperature were considered. And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AC overlay at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cross-anisotropy properties of AC on its deformations and strains were th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anisotropy properties and modulus gradients of AC induced by temperature fields both had great effects on its mechanical behaviors.

Key words:asphalt pavement; asphalt concrete overlay; cross-anisotropy; modulus gradient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f沥青路面上铺筑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是提高路面结构承载力、恢复路面使用性能的有效修复措施.近年来,随着沥青加铺工程的日益增多,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针对旧沥青路面的加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1-4].但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各向同性的线弹性层状体系假设,实际上,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其模量等特性对温度有明显的依赖性,又由于沥青路面中温度场呈一定周期变化,而且路面顶面和底面会存在一定的温差,因此实际上沥青路面的模量呈一定的梯度规律变化[5-8].而且近年来的许多研究也已表明,沥青混合料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沥青路面分析和设计考虑沥青混合料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非常必要[9-10].因此,本文综合考虑沥青混合料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和路面结构温度场引起的模量梯度特性,研究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的力学行为特性,探讨路面结构层模量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对加铺沥青路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1 沥青混凝土模量的横观各向同性和梯度特性

1.1 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

沥青混凝土是由不同形状的颗粒材料组成,其内部结构又呈各向异性.这种各向异性特性主要是由于颗粒的分布、形状、方位和空隙结构及压实等原因造成的[11],这种各向异性可以近似为横观各向同性.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主要参数包括竖向弹性模量Ev,水平向弹性模量Eh,竖直和水平向的泊松比μvh,水平和水平向的泊松比μhh,竖直方向剪切模量Gv.在路面力学分析计算中通常假定μvh=μhh,并引入参数横观各向同性度α(水平向弹性模量Eh和竖向弹性模量Ev之比,即α=Eh/Ev)来表征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Masad等[12]最先研究发现了Superpave旋转压实仪成型的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Wang等[11]通过三轴试验测得现场成型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度为0.2~0.5.Motola和Uzan[13]通过测量沥青混凝土试件竖直和水平方向的动态模量,测得其横观各向同性度为0.4.国内鞠达[14]通过室内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AC-20沥青混凝土横观各向同性度为0.75~0.85.

1.2 沥青混凝土的模量梯度特性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的材料.在复杂的路面温度场条件下,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及力学性能都将随之产生显著的变化,而且不同路面深度处的温度呈一定梯度变化,这会致使路面结构各深度范围内的沥青混凝土劲度模量呈现明显的梯度特性[5-8].本文分析时作如下假设:低温情况代表路表温度低于路面结构内部温度,高温情况代表路表温度高于路面结构内部温度.

1.2.1 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模量梯度特性

沥青混凝土材料温度随路面结构深度的变化规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大气温度、日照、降雨、霜降等).孙立军通过大量现场实测及统计分析的方法拟合出了沥青混凝土材料温度随路面结构深度变化预测模型,其低温条件下的温度梯度模型如式(1)所示[15]:

选取北京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低温场的试验数据进行研究,相关试验数据表明,北京地区1月月平均气温-4.3 ℃;日最低气温-15 ℃,式(1)拟合的回归系数(β1,β2,β3,β4,β5)=(-3.399,0.721,0.377,0.010,0.488).沥青混凝土为沥青与矿物集料的混合物,低温条件下沥青粘度急剧上升,导致集料颗粒间粘结力升高,从而沥青混凝土的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表1所示为本文采用的沥青混凝土在不同低温情况下进行静载蠕变试验,加载相同时间所得到的低温劲度模量[16].

对表1数据进行拟合发现沥青混凝土的低温劲度模量与温度呈二次多项式关系,且相关系数R2=0.979 4,得到如式(2)所示的低温劲度模量与材料温度的关系式:

1.2.2 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模量梯度特性

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的不均匀分布是导致路面结构各层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孙立军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大量的现场实测数据,拟合得到了如式(3)所示的高温梯度模型[15].

选取北京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场的试验数据进行研究,相关试验数据表明,北京地区7月月平均气温26.2 ℃;日最高气温36 ℃,式(3)拟合的回归系数(γ1,γ2,γ3,γ4,γ5,γ6,γ7)=(3.04,0.994,-0.007,-1.676,0.201,-0.008,0.498).此外,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粘度急剧下降,导致集料之间的粘结力降低,从而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变小,表2所示为沥青混凝土在不同高温情况下进行静载蠕变试验,加载相同时间所得到的高温劲度模量[16].

综上所述,将式(1)~(4)联立可得到低温和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劲度模量与路面结构层深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路面结构和材料参数

本文采用典型的三层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形式:10 cm沥青加铺层、18 cm旧沥青面层、35 cm基层及半无限体土基.将沥青加铺层和旧沥青面层视为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材料,基层材料和土基视为各向同性弹性材料,并考虑加铺层沥青混凝土的模量梯度特性.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竖向模量设为固定值,水平向模量取Eh=αEv,本文研究中取α分别为0.3,0.5,0.7和1.0,代表不同水平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路面材料参数如表3所示.旧沥青路面经长时间使用其性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劣化,本文在模拟旧路材料时适当地对其弹性模量进行折减.

为体现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模量梯度变化特性,将其按1.0 cm一个梯度层进行子层划分,分别赋予低温和高温模量梯度,如图2所示,并与常温20 ℃模量情况进行对比.

2.2 荷载参数

荷载采用现行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所用标准轴载BZZ-100,即单轴双轮组100 kN双圆静载,轮胎接地胎压0.7 MPa,对应接触面为直径d=0.213 m的当量圆.

2.3 模型参数

将路面结构视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体系体.以应力计算结果收敛稳定为依据,确定路面结构模型尺寸为6.0 m(x)×6.0 m(y)×10.0 m(z).数值计算过程中,各结构层采用三维实体单元(C3D8R)模拟.为使计算更加符合实际路面情况,假定模型垂直于行车方向的2个端面法向位移为0(即x方向)、沿行车方向的2个端面法向位移为0(即y方向)及模型底部为固定面;为提高计算精度,模型荷载作用区域网格进行局部细化,其他区域网格尺寸渐变处理,如图3所示.

另外,沥青加铺路面结构层间粘结比较薄弱,一般处于半光滑状态,且层间通过层间接触传递应力.为更合理地模拟沥青加铺路面结构层间接触状态,本文层间接触采用PENALTY函数摩擦模型描述接触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考虑高/低温模量梯度情况时,层间摩擦因数取0.5.另外,本文还探究层间接触对沥青加铺路面结构的影响.本文主要考虑两种层间状态.第一种是加铺层与旧路面间为完全连续状态,将层间相互作用属性设为绑定约束,使路面结构成为一个整体,用LX表示;第二种是加铺层与旧路面间为层间接触状态,摩擦因数值取0.2~1.0之间,f=1时层间状态为接近连续,其仍然是接触模型.

3 计算结果分析

3.1 低温情况下沥青加铺层力学行为分析

图4给出了考虑加铺层低温模量梯度特性的不同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加铺层表弯沉值UZ随着距离荷载作用中心的距离(D)的变化曲线,并与常温20 ℃情况进行对比.

从图4可以看出,低温模量梯度情况下加铺层表弯沉值随着与荷载中心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圆形荷载圆心附近,荷载作用区域附近弯沉值变化幅度较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横观各向同性系数α的减小,层表弯沉值小幅增大.相对于常温情况,低温模量梯度情况下荷载作用区域附近的层表弯沉值变化趋势较缓,但荷载对路面结构变形影响范围大.

图5和图6分别给出了考虑加铺层低温模量梯度特性的荷载作用中心处剪应力随深度的分布情况及其云图.从图5可以看出,不同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α=0.3,0.5,0.7,1.0)加铺层剪应力在距离路表大约3.0 cm附近最大,且其剪应力最大值分别为:136.96 kPa,144.89 kPa,147.67 kPa和148.28 kPa.值得注意的是,在距离路表0~4.0 cm范围内剪应力均随着横观各向同性系数的增加而变大,4.0~10.0 cm范围内剪应力均随着横观各向同性系数的增加而变小.同时从图5也可以看出,随着横观各向同性系数减小,剪应力应力峰值均明显减小.从图6可以看出,沥青加铺层的剪应力分布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布.上述分析表明,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考虑加铺层低啬A刻荻忍匦缘募悠滩慵粲αΨ植加跋旖洗.

3.2 高温情况下沥青加铺层力学行为分析

图7给出了考虑加铺层高温模量梯度特性的不同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加铺层表弯沉值UZ随着距离荷载作用中心的距离(D)的变化曲线,并与常温20 ℃情况进行对比.

从图7可以看出,高温模量梯度情况下加铺层表弯沉值随着与荷载中心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圆形荷载圆心附近,荷载作用区域附近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当横观各向同性系数α=0.3时路表弯沉值峰值最小(-611.60 μm),α=1.0(各向同性)时弯沉值峰值最大(-661.90 μm),且在圆形荷载圆心附近范围内,α=1.0时的路表弯沉值大于α=0.3,0.5及0.7时的路表弯沉值,而其他位置α=1.0时的路表弯沉值小于其他情况.相对于常温情况,高温模量梯度情况下的弯沉值明显增大,变化趋势较陡.图8和图9分别给出了考虑加铺层料高温模量梯度特性的荷载作用中心处剪应力随深度的分布及其云图.从图8可以看出,不同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α=0.3,0.5,0.7和1.0)加铺层剪应力在距离路表2.0~3.0 cm范围内最大.值得注意的是,在距离路表0~4.0 cm范围内剪应力与应变均随着横观各向同性系数的增加而变大,4.0~10.0 cm范围内剪应力与应变均随着横观各向同性系数的增加而变小.从图8还可以看出,随着横观各向同性系数减小,剪应力峰值明显减小(横观各向同性系数从1.0减小为0.3时,剪应力峰值减小了大约12%),表明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加铺层最大剪应力,从而减轻高温情况下加铺层的流动型车辙.

从图9可以看出,沥青加铺层的剪应力分布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布.上述分析表明,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考虑加铺层高温模量梯度特性的加铺层剪应力分布影响较大.

3.3 综合影响分析

图10中比较了不同温度及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弯沉值峰值,图11给出了横观各向同性系数为0.3及各项同性条件下的弯沉盆云图.

从图10和图1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M观各向同性系数条件下,不同的温度条件(低温/常温/高温)对加铺层表弯沉值峰值影响显著.考虑沥青加铺层高温模量梯度特性情况下的路表弯沉值最大,考虑低温模量梯度特性情况下最小,这也反映出适当提高加铺层模量可有效减小路表弯沉值,降低路面的竖向变形.另外,随着横观各向同性系数的增大,高温环境下的加铺层表弯沉值变大,而常温和低温环境下加铺层表弯沉值变小,但变化幅度均较小.

上述分析表明,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路表弯沉值峰值影响较小.沥青加铺层层底拉应变是控制沥青加铺层疲劳开裂的关键性指标.从图12可以看出,随着横观各向同性系数α减小,常温、高温模量梯度和低温模量梯度情况下的加铺层底拉应变均增大,而且常温和高温情况下增幅更显著.层底拉应变是控制加铺层疲劳损坏的重要指标,说明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对沥青加铺层抗疲劳性能是不利的.另外,考虑高温模量梯度特性的加铺层底部拉应变最大,考虑低温模量梯度特性情况下最小,表明适当增大加铺层模量,可以减小沥青加铺层层底拉应变,有利于提高沥青加铺层的抗疲劳性能.

土基顶部压应变是控制路面车辙的重要指标.从图13可以看出,常温、高温模量梯度和低温模量梯度条件下土基顶部压应变均随横观各向同性系数α减小而明显增大.考虑高温模量梯度特性的土基顶部压应变最大,考虑低温模量梯度特性情况下的最小.上述分析表明,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考虑加铺层模量梯度特性的土基顶部压应变影响较大,考虑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时,相较于传统路面设计,沥青加铺层的抗车辙能力降低;适当提高沥青加铺层的模量可一定程度上减小土基顶部压应变,缓解加铺路面结构的车辙.

3.4 层间接触影响分析

图14和图15给出了不同层间接触情况时加铺层表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的变化曲线.不同横观各向同性系数的沥青加铺层表弯沉和层底拉应变均随着层间结合状况的劣化而明显增大.层间完全连续情况(LX)下弯沉和应变明显小于层间接触情况时.层间为接触状态时,随着层间摩擦因数减小,弯沉和应变均逐渐增大,且这种影响逐渐增强.分析表明,沥青加铺层路用性能随着加铺层与旧路面层的连续性呈正相关变化,即层间连续性越好,加铺层路用性能越优.

4 结 语

1)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沥青加铺层路面路表弯沉值影响较小;对沥青加铺层的剪应力、层底拉应变和土基顶部压应变影响较大,均会随着横观各向同性系数减小而增大.

2)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场引起的梯度模量特性对沥青加铺层路面的变形特性及力学响应影响都很大.考虑低温模量梯度时各项力学指标较常温和高温模量梯度均显著减小.

3)沥青加铺层路用性能与加铺层与旧路面层的层间结合状态呈正相关变化,即层间连续性越好,加铺层路用性能越优.

4)考虑到沥青混凝土的横观各向同性及梯度模量特性和加铺层与旧路面层的层间结合状态对沥青加铺层力学行为的明显影响,因此建议在沥青加铺设计时适当考虑这些因素.

参考文献

[1] 刘黎萍,孙立军.旧沥青路面面层有效厚度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1,18(6):9-13.

LIU Liping, SUN Lijun. Research on effective thickness model of existing asphalt pavement surface course[J].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1,18(6): 9-13.(In Chinese)

[2] 陈团结,钱振东,黄卫.交通荷载作用下旧沥青路面裂缝对加铺层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02,23(4):23-26.

CHEN Tuanjie, QIAN Zhendong, HUANG Wei. Influence of pavement cracking on the overlay under traffic road[J].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2,23(4): 23-26.(In Chinese)

[3] 王朝辉,王选仓.基于沥青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的夹层位置确定[J].中国公路学报,2008,21(1): 29-34.

WANG Chaohui, WANG Xuancang. Interlayer position ascertainment based on fatigue life of asphalt overlay structure[J].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08, 21(1): 29-34.(In Chinese)

[4] 颜可珍,林峰,江毅.交通荷载下沥青加铺层路面力学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7):2078-2085.

YAN Kezhen, LIN Feng, JIANG Yi. Mechanics analysis of asphalt concrete overlay on old asphalt pavements under traffic load[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42(7): 2078-2085.(In Chinese)

[5] 张其践,黄志义,刘卓.沥青路面模量梯度变化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2011,33(5):48-50.

ZHANG Qijian, HUANG Zhiyi, LIU Zhuo. Analysis of gradient modulus of asphalt pavements[J].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2011, 33(5):48-50.(In Chinese)

[6] BUTTLAR W G. Application of graded finite elements for asphalt pavement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2006,132(3):240-249.

[7] 李峰,孙立军,方伽俐.考虑沥青层模量梯度的路面结构剪应力分析[J].交通科技,2005(4):1-3.

LI Feng, SUN Lijun, FANG Jiali. Pavement structure shear stress analysis considering stiffness gradients of asphalt course[J].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4): 1-3.(In Chinese)

[8] NAZARIAN S, ALVARADO G. Impact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on modulus of asphaltic concrete layers[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06, 18(4):492-499.(In Chinese)

[9] 董泽蛟,刘美丽,郑好,等.考虑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的沥青路面动力学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2,25(5):18-23.

DONG Zejiao, LIU Meili, ZHENG Hao, et al.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of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cross-isotropic properties[J].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12, 25(5): 18-23.(In Chinese)

[10]AHMED M U, RAHMAN A, ISLAM M R, et al. Combined effect of asphalt concrete cross-anisotropy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on pavement stress-strain under dynamic loading[J].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 2015, 93:685-694.

[11]WANG L, HOYOS L R, WANG J, et al. Anisotropic properties of asphalt concrete:characteriz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pavement design and analysis[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05, 17(5):535-543.

[12]MASAD E, TASHMAN L, SOMEDAVAN N, et al. Micromechanics-based analysis of stiffness anisotropy in asphalt mixtures[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02, 14(5):374-383.

[13]MOTOLA Y, UZAN J. Anisotropy of field-compacted asphalt concrete material[J]. Journal of Testing & Evaluation, 2007, 35(1):103-105.

[14]鞠_.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各向异性及其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D].南京: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011.

JU Da. Anisotropy of asphalt concrete and the influence in pavement[D]. Nanjing: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2011.(In Chinese)

[15]孙立军.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M]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51-95.

SUN Lijun. Structural behavior theory of asphalt pavements[M]. Beijing: 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 2005:51-95.(In Chinese)

统计学相关分析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嫉妒心理 人际沟通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保持优势是日后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为此,大学生们会为拥有某个领域的能力优势而努力。然而,当进入新的环境或加入新的团体后,他们经常会发现别人在那些领域的表现超过了自己,由此导致内心产生痛苦,这在大学校园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感觉和现象。这种痛苦会激发其潜在的嫉妒心理,使人际沟通变得紧张且无效,最终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为此,洞察大学生之间这种嫉妒情绪并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一、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 

嫉妒是对在才能、地位、成就、机遇和条件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相交织的情绪。每个大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并努力在某些领域超越同学,一旦发现原来的专业或技术优势被同学赶超后,他们通常会变得不舒服、焦虑和紧张。尤其当其他同学在那些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领域中拥有出色的表现,而这个领域正是嫉妒者定位自己的中心要素时,一些大学生会对胜过自己的同学不服气,当对自己的失败不甘心却无法改变时,就会冲动地批判、抵制、对抗,甚至打击、报复同学,以此来缩小相互之间的差别,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对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一种解释是自我评价维护理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威胁的程度取决于对方与我们的亲密程度,以及该行为与我们的相关程度。因此,如果对方与自己关系十分亲密,但超过我们的领域并不被自己看重,则彼此间的关系并不会受到影响,反而还可以为朋友的成功和优秀而感到高兴。但当好朋友对自己很看重的领域或能力有比自己更出色的表现,各种心理失调情绪就会被激活。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嫉妒与其所处的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规范有关。特定的文化形成特定的嫉妒情境,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嫉妒心理和行为反应,因此,嫉妒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和跨文化的普遍性特点。嫉妒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根植于特定文化中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行为理论认为嫉妒是人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行为习惯,是刺激——反应模式的产物,嫉妒受一个人周围所发生事件的直接冲击或塑造成型。 

在人际沟通中,嫉妒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情绪,会阻碍嫉妒者和被嫉妒者双方的正常交往。正如斯宾诺沙所说:“嫉妒是妨碍一个人努力或活动能力的情绪。”嫉妒者会把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行为和成绩上,对别人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关注。对他们来说,让别人失败可能比自己成功所获得的快乐更大。这种扭曲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的精力无端地被消耗和消费,阻碍了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嫉妒情绪会迫使大学生去面对自我概念与行为之间的差距,并不断减少这种认知失调。大学生或者改变自己今后的行为,使行为与失调的认知相一致;或改变某些认知,来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又或者增加新的认知,来为自己行为寻找理由。 

二、嫉妒心理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 

保持自我形象,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是一种极为正常的自尊心表现。与自尊相伴的嫉妒,由于是一种不为社会所认可的情感,就一直隐藏在大学生内心深处。一旦大学生的嫉妒情绪被激活,则校园中的一些平常事很容易被过分放大。为维持自我评价,大学生嫉妒心理活动必然反映到个人在人际沟通中的表现。 

1.嫉妒心理的疏远效应。为克服由嫉妒心理引发的认知失调,大学生会选择疏远这个胜过自己的同学,认定对方不再是自己的亲密朋友了。尽管可以选择与对方建立良性互动和挑战,但嫉妒者无法克服向对手学习或彼此合作的心理障碍。嫉妒心理的疏远效应会导致人际沟通的中断和失败。大学生为何会与自己嫉妒的朋友如此疏远?根据心理学家abraham tesser的观点,当一位十分熟悉的好友在相关领域取得成就时,比起陌生人取得的成就,更令人感到不愉快。因为陌生人是抽象的,他们的成就仅是统计数字,而自己熟悉的朋友的成就是生动的。 

2.嫉妒心理的蔑视效应。为减少嫉妒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会选择改变对原来看重能力的评价。一旦同学拥有自己无法轻易获得的那些优势,大学生在公开场合就会贬低那些优势的价值,表现出不屑一顾和冷嘲热讽。例如,原先在羽毛球上拥有出色的技术,当朋友圈中多了一位羽毛球水平更高的朋友后,就会对此失去原来的兴趣,而认为游泳才是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属。只要有嫉妒,就不能够和谐、融洽地相处。当他人得到自己所得不到的奖项时,便会散布各种小道消息,从而使其他同学也感到生活在不公平的环境中没有好处,从而影响到集体的团结。 

3.嫉妒心理的破坏效应。大学生处理自尊威胁的第三种选择是对同学的努力加以破坏。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中,一旦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比上同学,则会采取恶劣的手段——暗中给同学制造障碍。例如,某个团队有两位出色的同学,最初关系亲密,学习和工作时互相鼓励,追求团队的成功。当a同学在其他同学中的威信不断上升时,b同学的嫉妒心理便会被激活,但开始还能自我控制,暗示自己的价值迟早也会被同学认可,但不安和焦虑感已经形成。当其他同学对a的领导能力形成了稳定的评价时,b的情感再也无法抑制,猛烈地爆发出来。b开始贬低a,在同学之间用开玩笑的方式评论a,并制造关于a的非正式新闻,继而在人际沟通中公开对a表现出冷淡、敌意,甚至是采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行为。同时,b对集体事务不再主动进取,态度变得消极,甚至可能与a翻脸,终结了彼此的专业合作关系而离开团队。 

4.嫉妒心理增加了人际沟通成本。与成功的同学刻意保持距离的态度,导致了沟通机会的错失,以及学习效率的下降。我们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向外部人群学习而不愿向周围同学学习。例如,同样的方案,若被告知来自外部,则评价很高,若被告知来自周围同学,则评价一般。不难理解,如果人们向外部学习,说明很有事业进取心;如果向周围同学学习借鉴,则衬托出对方是这个集体中有智慧的领导者,无异于贬低自己了。 

三、大学生克服嫉妒心理的对策 

正如英国思想家罗素所认为的:“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的毁灭。”嫉妒心理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种力求上进的表现。如果对大学生的嫉妒心理进行有效管理,则可以促使他们去奋斗进取。 

教育大学生克服人际沟通中的嫉妒心理,首先要靠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其次,教师要注意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不要触发他们的嫉妒情绪。 

1.引导大学生发掘嫉妒情感的价值。嫉妒情绪暗示了极具价值的信息,可以把它视为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要敢于承认自己所嫉妒的其他同学拥有的条件和品质。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坦白被自己感情所掩饰的那些最恐惧缺乏的优势。一旦将掩藏在内心的嫉妒显露,就有利于在同学之间形成坦诚的气氛,为良好的人际沟通、互相学习和进步打下基础。 

2.引导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要肯定并关注自己的优势。尽管可以让嫉妒者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触动因素并加以控制,或者回忆自己曾经取得的成就而淡化因别人的成功而引发的焦虑,但确实很难让他们做到为其他同学的成功而喜悦。一种可行的干预策略是,让大学生学会肯定自己所拥有的独特力量和优势,以减少由同学的出色表现而引发的威胁和压力。不可否认,将自己与同学做比较是大学生的天性,也是一种积极的动力,然而,过分比较就容易导致嫉妒,尤其是当不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时候。因此,控制和管理好大学生的嫉妒情绪,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将精力集中在自己最关心的领域,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周围同学的业绩,要鼓励大学生善于与自己的过去做比较。 

3.引导大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单一的价值观会使大学生陷入有限的目标竞争。如果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在其他的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就能避开偏执的竞争,减少令人厌恶的比较,使大学生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价值。 

4.鼓励大学生学会资源分享。要强调通过团队合作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但团队成员在争夺他们认为是有限的资源时,就会表现出相互排斥。当某些资源确实稀缺时,教师要强调其他资源是容易得到的。引导大学生与其他团队共享资源也有助于一定程度上消除嫉妒情绪。鼓励大学生学会与其他团队分享资源,才能赢得在大学生活中的利益互惠和未来合作的基础。 

5.教师也要避免语言暗示。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交流中所发出的某些信息,会无意识地触发大学生的嫉妒情绪。例如,教师公开表现出对某位同学在某方面努力的欣赏,这种暗示很可能被理解为尽管其他方面的努力对学校同样有价值,但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老师在与学生沟通中要格外谨慎,避免对特定同学的过度公开赞扬。 

统计学相关分析范文第4篇

正确认识和评价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一个系统因素集成的必然结果。系统因素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主观因素,它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即学生自身因素——包括学习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和主观因素相对的因素是客观因素。对大学生而言,学生主观努力程度是影响其学习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我们也应注意到性别、地区性质、寝室环境等客观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对学习成绩进行评估时,目前常用的有综合指数法、测试法、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和概率统计法。这些方法大部分需要一些数据附加信息或者先验知识,而这些知识又不容易得到;指标体系过于繁琐,很多数据难以收集,对我们来说不易理解和应用。

因此我们决定结合所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问卷或当面咨询方式取得原始数据,运用相应检验初步探讨了性别、地区性质、寝室环境等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由于不满足t检验关于均值、方差和分布的假设,在下文中我们用一些非参数的检验方法来判断性别因素和地区因素对大学生成绩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Wilcoxon-Mann-Whithey秩和检验

假定两总体分布样本和,检验问题为:。

把两样本混合在一起,将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令为在这N个数中的秩。根据单样本的Wilcoxon符号检验可知,用表示混合样本中Y观测值大于X观测值的个数,它是对Y相对于X的秩求和。

当数据为大样本时,,双边检验中令,此时,K可以通过正态分布求得任意点的分布函数,a,b由上式Z确定。在显著性水平为下检验的拒绝域为:。

当X和Y中有相同数值时,此时排序有相同的数据则采用平均秩。

Kruskal-Wallis检验

当样本数据取自完全随机设计并且存在3个或更多组时,我们先把多个样本混合起来求秩,再按样本组求秩和。这种Kruskal-Wallis方法也称为H检验。

用表示第i个处理的第j个重复观察,表示第i个处理的观察样本量,将数据形态表中所有数据从大到小给秩。若有相同秩,则同秩和检验中采取平均秩。对每一样本观察值的秩求和,所有数据混合后的秩和为,在零假设下:。

即当统计量H的值时拒绝零假设(k个总置相同),即表明处理间有差异。

当个处理观测值有结点时,则H校正为:。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对象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以湖北省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数学院11级统计学在读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以该院11级本科生的成绩差异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共抽取40名大学生了解其绩点和地区、寝室成员等信息,其中男生16人,占40%,女生24人,占60%。

(二)研究内容

1.性别因素

为了分析性别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从教务部获取并整理研究对象的绩点。

首先运用R软件画出原始数据的箱线图如下:

图1 男女生绩点的箱线图

从图1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男女生的绩点存在很明显的差别。女生的绩点普遍要比男生高,虽然绩点很高的男生和绩点很低的女生在图中反应为离群值,但其现实中存在也是正常状况所以不足为奇。

用F代表女生,M代表男生,则Mann-Whithey检验的原假设为。

先将两组数据混合从小到大排列,并注明各绩点对应的组别和秩。统计计算可得:女生人数24,男生16,用表示男生在混合样本中的秩:则由得。因为,或运用R软件的Wilcox检验直接计算的p为0.0007164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即认为男女生的绩点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性别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且女生的平均绩点大于男生的平均绩点。通过深入调查,我们了解到男生比女生成绩差的原因是自制力不强,沉迷于桌游和网游,而女生们学习则相对较认真,坚持上自习,按时完成作业。

地区因素

为了观察地区性质给学生成绩带来的影响,我们把数据归为两类——城市和农村,用U代表城市(Urban),R代表男生(Rural)。

列出城市和农村学生绩点的W-M-W秩和检验表后可得:农村人数17,城市23,用表示农村人数在混合样本中的秩,则,由于,接受原假设即认为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间绩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因此,地区性质的差异对学生成绩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较之以前农村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并不能成为判断学生成绩好坏的显著因素,只能说是在某方面造成了些许影响。

寝室环境因素

寝室氛围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好的寝室环境能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将男女生各寝室的平均绩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12个寝室学生绩点比较表

A B C D E F

复 2.54(19.5) 2.96(34) 2.55(21) 3.22(40) 2.91(33) 2.5(13.5)

2.64(26) 2.75(28) 2.53(17) 3.21(39) 2.49(12) 2.57(23.5)

2.61(25) 2.83(32) 2.88(32) 3.12(36) 2.5(13.5) 2.51(15)

2.37(7) 2.87(31) 2.87(31) 3.13(37.5) 2.43(9)

处理内秩和 77.5 92 101 153 58.5 61

G H I J K L

复 2.99(35) 2.78(29) 2.45(10) 1.82(3) 2.53(17) 2.34(6)

3.13(37.5) 2.53(17) 2.46(11) 2.01(4) 2.54(19.5) 2.56(22)

2.32(5) 1.68(2) 2.71(27)

2.41(8) 1.65(1) 2.57(23.5)

处理内秩和 73 46 34 10 87 28

统计分析:

,因为,故拒绝即认为各寝室学生间的绩点存在差异。在R中可以调用Kruskal-Wallis检验程序得,同样可得结论。

分析结果可知,寝室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显著,并不是因为不同的房子对学生的成绩有影响,而是由寝室内部学生造成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主要以室友为单位,不同的学习氛围极易导致不同的学习行为,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这一检验结果。因此我们也可以建议高等学校应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把寝室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

统计学相关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齿;流行病学;农村;相关因素;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20―01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为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率最高。人类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除引起患牙疼痛,咀嚼不便外,进一步发展可致患牙丧失,影响儿童的消化能力,有时还可继发牙髓炎和牙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导致或加重心肌炎、关节炎、风湿热、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我所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盐城市亭湖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科自从2008年以来每年从临床抽出5名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儿童口腔健康检查。

1.2 调查对象:为我区(城镇和农村)托幼机构在园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1.3 调查时间:2008年~2013年采用入园方式进行口腔健康。

2 结果

2.1 表一:4-6岁儿童患龋病率数据分析表

2.1表2:城镇儿童与农村儿童龋病率分析表

3 讨论

从结果显示:1、儿童总龋齿率逐年增加;2、城镇儿童患龋病率逐年下降而农村儿童患龋病率逐年增高。城镇儿童家长在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和育儿过程中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方面明显高于农村儿童的家长。分析相关因素:随着城市广泛开展口腔卫生的宣传,和自我卫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龋齿的流行趋势,城市逐步患龋率下降,农村逐步上升,值得引起重视。故儿童口腔保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农村。

我们认为健康教育核心在于以下四点:第一、加强托幼机构及家长的重视;第二、广泛使用氟化牙膏、氟化泡沫法及电离法进行龋齿防治;第三、大力加强口腔健康教育的辐度和深度;第四、要广泛开展家长、幼儿教师进行传播和普及口腔知识和技能,关键是提高孩子们的防治口腔疾病的自我保健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