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资产的管理

企业资产的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资产的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资产的管理

企业资产的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 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步入新的水平,企业固定资产作为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念以及基本要求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需用量进行精确核算,促进企业提高对固定资产维护工作的重视,提高资产的使用实效。固资管理需要通过运用科学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从而可以得到准确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额,进一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科学投资预测。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容

首先在管理中需要明确企业固定资产涉及范围、分类和资产计价等内容,并合理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添置、利用、保养维护以及处置,最后定期定时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盘查和账务管理工作。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缺乏健全、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制度

由于企业受到人力以及经费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健全、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制度,机构运作的形式和模式设置的不够科学、有失严密。同时还有很多企业没有进行资产管理市场调查,随便选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以及设备,所制定的资产管理也就不能真实反映出企业实际固定资产情况。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企业未能形成完善科学的人员分配和轮岗制度,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安于现状,不能及时调整闲置资产;甚至由于企业在吸纳高端人才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引进机制;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难以得到高效整合,使得相应的信息化审计管理受阻;岗位和人员的职责尚未统一明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动性不高,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行动,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簿设置不健全,闲置设备无人维护、处理,使企业固定资产浪费问题严重。

(三)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的反馈机制

由于资产登记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到位问题等原因使得固定资产存在很多长期挂帐的固定资产,新资产还没有及时入账,造成资产成本核算的不准确,导致责任不明,无人处理。这是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成效反馈,没有机构对固定资产管理结果的实际状况进行监督,使得固定资产管理难以发挥其强化控制和管理的职能,管理效果局限在表面形式上。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当前形势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对已有资产精确核算及时处理闲置资产,然而旧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依然局限于保证资产的准确性,这让固定资产管理未得到有效的延伸和拓展,这难以发挥风险防范的职能作用。可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深入探索的技术性不够,虽然传统的账务核算能熟练掌握,但是由于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对新管理手段的应用,还是让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三、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的对策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制度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健全、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制度,持续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的动态管理,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创新。

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化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条件,所以必须加强对这两方面的统一管理。在管理初期,通过全面的市场调查,选择适合企业实际资产状况的信息管理设备与软件。并由财务部门参与资产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管理,特别是对投资评估审查、筹资、资产成本扩增与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在外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考虑项目利润成效、风险承担情况以及净现值法、折旧率等变量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同时实施责任归总,进行集团化管理。总公司根据下属子、分公司的固定资产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进行调拨,统一调配。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购置新设备的成本,还能盘活子公司的固定资产,从而实现提高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缓解企业成本开销压力的目的。

(二)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资产管理人员分配制度和轮岗制度不完善的工作现状,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强化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要从人员素质、责任心、培训、激励机制体制建设,制度完善等方面完善,提供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

除强化人员再培训外,企业可施行统一协调、分级管理式管理。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分类,将企业固定资产交给各职能部门分级负责管理,直至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在这一管理中,企业可以结合资产的类别先进行分级管理,再根据资产使用地点统一交到各级使用部门负责具体管理。实现企业固定资产层层负责,物物有人管,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以及有效利用,并制定完善的责任制与奖罚制,以此不断提高固资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效率。

(三)构建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效反馈机制

企业可推行统一负责监管的领导制度,实现固定资产台账与档案协作的责任追踪管理,明确企业固定资产的各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使企业固定资产有关的个人与各项行为明确化、透明化,坚持每个固定资产的决策都要有相关责任人签字盖章,严格遵照固定资产可行性报告执行,明确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维护、保养每个环节的责任人。与此同时企业要制定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并组建专人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保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实物盘点,至于定期盘点的次数要依据企业规模以及资产数量判定,最少是要一年一次。企业财务部门要在资产盘点中,对当前企业进行购入、出售或报废全部活动产生的固定资产等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入账,并及时标注那些未入账的固定资产,通过严格的责任最终管理与定期资产盘点,分析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效果,并在分析中找出不足,及时加以纠正,以此强化企业固资管理的监督与控制职能。

(四)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信息化创新

首先,通过易操作、功能全的计算机技术软件,结合管理台账、设备卡片、固定资产账簿等文字记录,将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使用、折旧、报废、租借等活动进行记录分析,实现透明、有序、有效的动态管理。其次,在计算机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维修以及保养,注意对盘点过后发现的已损固定资产实施维修与保养。最后,需要企业完善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盘活固定资产。物尽其用,对于那些超过制订设备报废条件:超年限,性能差,利用率低;磨损或者由于事故或意外带来严重损害,无法修复,不具有改造价值;甚至影响人身健康、易造成环境污染等情况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处理,同时注意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处理企业暂时不用的闲置固定资产,盘活企业闲置固定资产。

四、结束语

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优化企业经营活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应当不断采取有效办法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实效。笔者资历尚浅,如果本文某些方面存在不足,还望同行业者不吝赐教,共同促进固资管理管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贺红照.浅议企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

企业资产的管理范文第2篇

一、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固定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很有必要。

首先,固定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和价值关系到企业质量、发展规模、运营能力的高低,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工具,标志着企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企业可能实现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基石。

其次,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战略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对固定资产的巨额投资上,因此,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价值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固定资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环境是保证企业发展硬件设施安全、减少资产流失和浪费、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的关键条件。

然而,尽管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以保证企业固定资产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安全,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国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面临着很多挑战。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保证固定资产运行的完好率、发挥固定资产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就要意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二、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不一,管理的严格性与完好性也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因此研究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对于发现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要。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浅薄。当前,对固定资产的认识,大部分企业还是把它归于大宗物品,其可视化可触摸的特点让许多企业认为固定资产是不需要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对其的来源、使用进行管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常常被忽视。管理者应该意识到固定资产大多是企业耗费巨资购进的使用周期较长的企业运营基础资产,对固定资产的不重视会导致企业盲目大批量购置,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激增和生产资源的浪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浅薄不仅是企业资产管理部门的弊端,更是企业发展规划部门、监管运营部门的失职,它阻碍了企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利用,造成企业员工对固定资产的肆意使用和挥霍,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

2.缺乏较强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固定资产投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制约了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固定资产投资应该严格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和风投市场的评估预测进行相关操作,要及时核算固定资产价值,避免投资额度超过固定资产价值的最大限度,防止对固定资产的过度使用,减少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缩短使用周期。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保证固定资产投资按照规范规章制度进行。

3.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产能过剩。由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重复利用、价值再创造认识程度不够,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常常忽略固定资产的隐藏价值,甚至不能充分利用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与此同时,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往往出于对资产盈余和使用空间富足的考虑而大量购置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备不时之需,这也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浪费。再加上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不及时,对固定资产的利用度不够,致使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产能过剩,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4.企业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和对外提供担保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目前,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较低,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和对外提供担保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由于企业对投资对象和投资担保人的资产和信誉额度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只是根据当前市场的评测结果进行选择,缺乏规范的审查批准制度,便会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在做决策时受到不良社会现象的误导或欺骗。企业关于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机构不足,对经办审批对外投资和对外提供担保业务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舞弊行为存在隐性纵容和失察的现象,这无疑会损害企业利益。另外,对外投资和对外提供担保业务的后续管理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健全,对投资对象和被担保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也没有开展必要的跟踪调查,难以发现相关经办人员的异常情况,这也导致了企业经济利益的受损。

三、新时期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措施探讨

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经济管理部门及相关工作机构应努力探索新时期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更新管理观念、做到人人参与管理。管理不只是领导的事情,更是企业每位员工的职责。要更新管理观念、做到人人参与管理。企业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固定资产在促进企业发展、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升企业发展潜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固定资产耗资巨大、使用周期长、价值具有可持续性等特点,在购置新的固定资产时,一定要经过企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审核人员、发展规划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严谨社会调查与充分论证,并严格按照固定资产购置办法操作,保证企业新增固定资产物尽其用,不浪费、足够用。同时,应该意识到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完善健全的管理操作规范,所牵涉的每一个管理及使用固定资产的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爱护家庭中的每一项资产,尤其是支撑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础资产――固定资产。

2.逐步构建固定资产集中采购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固定资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资产,决定着企业生产规模、经营范围、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固定资产应根据前期市场调查、企业发展规划、企业财务状况、企业发展现状等进行关联性分析和采购计划安排,应该严格按照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程序和业务流程来进行固定资产购置。要逐步构建固定资产集中采购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应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集中采购、统一管理,设立固定资产专项管理部门,加强固定资产及相关资产管理的联系,保证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管理与企业发展规划相一致。

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固定资产既然是一项资产,就具有资产应有的可投资、可保值增值、可价值再创造的特点。因此,对于固定资产,还可以按照一般资产的利用方法进行优化配置。比如在公司间进行固定资产的置换、在风投市场上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运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购置新增固定资产的资金数额,还可以增强企业生产能力、联系各企业的生产动力、进行各企业间的固定资产风险均摊,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发展。

4.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保养制度。固定资产具有使用周期长、耗资巨大、维护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这就要求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保养制度,以保证固定资产在有效的使用周期内尽可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实现企业发展效益。对固定资产的保养,主要包括对固定资产的防灾防盗、修理维护、更新改造等,还要有相关规章制度限制对固定资产的过度消耗、随意拆迁、改建、买卖等,各职能部门要树立监督管理意识,切实保障企业固定资产按照企业发展要求进行合理规范的使用。

5.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以提高管理手段。固定资产的数量小、规模大、种类多的特点使得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复杂、手续多、计算程序繁琐,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或者简单的计算机数据登记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对提高管理手段意义重大。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并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和可操作性检测,是科学管理固定资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企业资产的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无形资产; 异质型; 管理

过去依靠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企业必须主动转变发展思路、转变增长方式,尽快实现转型升级,从低端、低附加值的传统制造业转变为高端、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从主要依赖产品低成本优势转向依靠产品产异化的市场价值优势,从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即是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企业间竞争已经从传统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和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品牌、人力资本、客户满意度等无形资产的获得。无形资产的持续生成与提升就成为以动态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

一、管理学角度的无形资产及分类

应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广度以及提高企业基于异质型的垄断程度获取高额利润的角度对无形资产进行定义,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提高企业异质型的、没有实物形态的、能够带来或保证经济利益的、内生和外购的非货币性资产。

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无形资产定义应突出其内生性和对企业异质型提高这两点。对于无形资产,应该更多地从管理会计角度来进行研究,运用新的管理会计的方法促进无形资产的生成和提升。基于经营和管理层面的无形资产生成和提升比财务会计层面的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更注重这一逻辑,因为无形资产的确认与否并不影响无形资产的存在,不能因为目前无法计量无形资产而影响无形资产的生成和提升,而无形资产的增加即为社会财富的增加。对无形资产的忽视和不适当运用将受到市场经济的惩罚。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学分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明确无形资产是一种有价值的经营资源,摆脱实物管理和静态管理的旧规,可以使企业将无形资产看作和其他经营性资源及生产要素同等重要的资金来源来经营,以提高对无形资产积累和保值增值的自觉性。第二,赋予现代企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以新的内容。将无形资产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时代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第三,从管理学角度认识无形资产,有利于弥补会计学意义上的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不足,从而开阔视角评价和认识无形资产的功能和价值。第四,将无形资产的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中来,有利于无形资产的保护和资源开发,更有利于对无形资产的经营。

笔者认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学分类可以促进管理者从增加企业价值和提高企业基于异质型的垄断程度角度来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从而避免局限于会计角度分类的无形资产而疏于对本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非会计无形资产的管理而丧失竞争优势。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取决于包括非会计无形资产的广义无形资产。

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广义的,广义的无形资产既应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外购品牌等按照会计准则能够入账的“会计无形资产”,也应该包括企业方面的如资源型无形资产、经营性无形资产、知识型无形资产、观念型无形资产和权利型无形资产等商业模式按照会计准则不能入账的“非会计无形资产”,具体见表1。

二、对无形资产本体提升主要内容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无形资产的定义是广义的,在无形资产体系中,各具体无形资产生产的时间逻辑和地位是不同的。

(一)无形资产的源头――异质型人力资本

异质型人力资本是指因其横向异质和纵向异质而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能够提升企业异质型的人力资本。异质型人力资本可以分为创业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技术型人力资本和市场型人力资本,这部分人在企业中以高级管理者为代表。在这些异质型人力资本中,技术型人力资本创造和提升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管理型人力资本提升企业商誉、关系资产、基础创造等无形资产;市场型人力资本提升商业模式等无形资产。异质型人力资本是无形资产中所有其他所有无形资产的创造主体。

(二)无形资产的支流――专利等方面

不同源头的无形资产系具有不同的时间逻辑结构。在制造业中无形资产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生产的时间逻辑有两个:第一是在以市场型异质人力资本为主的企业中,首先获得关系资源、客户资源等无形资产,然后通过管理型人力资本提升商誉和基础结构资产等无形资产,最后通过技术型人力资本获得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第二,在以技术型人才为主的企业中,获得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可以通过市场型人员提升关系资源和客户资源等无形资产,最后通过管理型人才获得和提升商誉等无形资产。

(三)无形资产的主干――品牌

作为无形资产最主要的部分――品牌,是所有具体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中表现,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外在的主要因素之一。品牌的差异度、相关度和认知度大小又取决于专利和非专利技术、商誉、异质型人力资本、关系资产和商业模式等一系列相关的其他具体无形资产函数。

三、无形资产提升的范围逻辑

无形资产提升范围涵盖三个层面:第一是集团层面;第二是产业公司层面;第三是企业层面。这三个层面分别承担不同的无形资产提升要素。

(一)集团层面的无形资产提升

集团层面的无形资产提升更多的属于战略管理。集团制定提升无形资产的原则、政策和框架,确定无形资产的方向以实现对产业公司和企业的指导。集团要确定异质型人力资本、专利权等具体无形资产的提升的标准和方向。集团层面的无形资产提升主要以目标和结果管理为主,属于无形资产提升的宏观层面。

(二)产业公司层面的无形资产提升

产业公司主要负责集团所从事的某一行业的无形资产提升问题。产业公司要确定行业的异质型人力资本、专利权、行业品牌等具体无形资产的提升标准和方向。产业公司的无形资产提升要以贴近行业规律和提出行业特色为主,以过程管理为主,属于无形资产提升的中观层面。

(三)企业层面的无形资产提升

企业主要负责各行业具体产业子公司的无形资产提升问题。企业要实现异质型人力、产品品牌等无形资产提升,企业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专利等无形资产把产品和服务做好,通过异质型人力资本把产品和服务概念塑造好,通过品牌等无形资产建立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良性关系。企业层面的无形资产提升要以制度执行为主,属于无形资产提升的微观层面。

四、无形资产提升的管理逻辑

(一)通过战略管理提升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提升与战略的五个关键要素是愿景、可持续性、有效传递战略流程、获取竞争优势和利用企业与环境间的联系。无形资产提升使得企业获得以显著方式超越目前环境的能力,即实现企业愿景;无形资产提升也是企业具有可持续性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其本身也是一个有效传递战略的流程,以保障企业能够正确决策。所以说,无形资产提升是战略管理的保障因素。

(二)作为企业核心资源的无形资产必须成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线和重点

在企业落实企业战略的业务计划中,企业应以提升异质型人力资本、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为主线,将无形资产提升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内容。在部门和关键岗位职责中嵌入无形资产提升的内容,以突出其岗位的重点,强化并壮大企业核心价值。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无形资产提升应该成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

对无形资产的主体、范围和管理三方面的逻辑理清和辨析非常重要,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体系对承载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和特征的主要资产的兼容。这种兼容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价值,对促进企业向现代化管理战略目标迈进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苑泽明,刘静,张旭.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体系[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2).

企业资产的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企业; 固定资产;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F27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3-0015-02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集成信息系统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管理变革带来契机,同时信息化建设自身更需要业务流程的变革。

1 企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管理是以固定资产为主要对象,面向资产增加、变动、减少、维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以保证既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利用率,通过引导资产配置提高其未来的利用效果为目标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流程再造、控制工作。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职能一般分为价值管理部门和专业实物归口管理部门,分属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专业设备归口部门共同管理。由于管理资产的角度不同,实践证明存在着以下问题:

1.1企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有待完善

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一直都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瓶颈。企业资产、财务等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变动信息、账务与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完好率等方面存在差异,资产实物与财务账原值及折旧总额无法做到账、物、值的相符。

1.2缺乏统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价值管理、技术管理与实物管理加强配合,资产信息不完备,财务、资产管理的衔接不够规范,控制力度不够,企业缺少统一的资产管理系统,财务和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不能密切配合、做到动态管理,不能很好地完成此项工作。

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孤岛”现象,使企业固定资产前、中、后期的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融为一体,保持良好的连贯性,造成管理中资产计划、采购、维修、保养、报废等相互脱节的弊病,无法做到真正的资产整体管理。

1.3资产管理执行力度有待提高

企业的资产数量巨大、品种多,包含大量同型号但没有唯一标识的资产(在财务账上可能按一条账务处理,但实物有单台账管理的需求)、分布分散、变动频繁、资产管理工作量大。

1.4资产信息管理方式、手段有待提高

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集中程度低、共享度低、效率低, 分析、控制功能缺失,影响了管理效果。

1.5固定资产处置审批流程长

固定资产的处置需要由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财务部门依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进行资产价值处置后,提交各级主管单位(部门)审批。

2 集中管理模式下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建设

2.1建立资产管理组织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2.2固定资产集中管理

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可在企业财务部门下设总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该部门负责制定企业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制度、资产管理系统运行实施、资产编码规则及固定资产总台账目录。总资产管理部门拥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最高权限,并与资产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利用一个信息平台实施集中管理下的授权分级管理。

财务部门负责企业资产的一级核算,数据来源为实物资产管理部门通过资产管理系统汇总上来的资产信息。

固定资产购建申请权、处置权归属总资产管理部门。

2.3制度的建立

系统实施,制度先行,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是保证系统顺利实施的前提,职责不明确会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企业即应该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时对系统实施的组织、流程、考核及维护加以规范与约束。

2.4建立统一、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和消除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利用内部局域网,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使各职能部门和使用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归口业务和权限进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维护、查询和提取相关固定资产数据,这样,可以使设备归口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管理固定资产口径一致,使企业固定资产的实物流与价值流统一。

2.4.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管理的资产设备,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电子设备、元器件设备、生产加工设备、办公营具、低值易耗品、材料等等。该系统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从申报采购入账到报废销账全过程的管理。固定资产入账单和资产卡片即存在于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也可通过网络打印。固定资产标签也是网络打印的。此外,资产变更、财务对账、部门资产盘点等都可以方便实现。该系统满足了我们目前管理职能的各项需求。

2.4.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整体要求

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系统集中管理、分工管理模块的联动与整合等系统整体及使用需求。包括需要规范的流程、操作人员权限、系统整体的使用界面要求。

其次是系统的整体性能要求,即整个系统和它的各分部组件处理数据的速度、对外来信息的反应和信息回馈的速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资产信息数量是巨大的,如果系统速度较慢,那么系统设置的目标就较难实现,系统操作人员会对系统产生抵触,系统管理目标将无法实现。

三是系统运行维护的要求及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及系统使用差错的反映的要求。需要实现的一般的操作功能的说明,保证系统操作的效率,例如一般的筛选功能、合计、模糊录入功能等。

四是文档标准,即系统细心数据采用何种方法及格式进行存储,对实现信息共享的各种台账,都需要建立标准的模板(图表设计需要考虑建企业各类资产设备形式的差异与统一性),而对于各种资产分析指标,也需要建立系统化的体系进行明确(包括长期及短期的指标分析)。

2.4.3规范各级资产编码规则

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是以实物管理为基础,也是对实物管理活动以价值形式的最终反映。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实质是设备的技术管理,即设备的技术状况、类别、特性、维修、变更等管理,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类别、使用单位、安装地点、资产编号等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这需要给每台(套)资产设备确定一个资产编码(即身份代码),使其具有唯一性,同时对固定资产的编码分类应逐步分层,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全部资产在使用、维修、变更、报废等管理上,做到固定资产实物与价值相一致。

每项固定资产需要这样一个统一标准的编号。当一项固定资产购进时,就需要根据它的基本信息给它编号,这个编号要包含一定的信息,如资产名称、型号规格、使用单位、安装地点、类型、归属等。并且每项固定资产的各级编号在本企业中都是唯一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也统一使用这个编号。

在调拨、使用环节凡涉及到此项固定资产的都使用此项编号。这样,要查找业务部门台账上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只要通过资产编码,在财务账上就可以很容易地查到原值、累计折旧等。资产在变更、维修、报废等环节也可进行有效管理。

在整批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可以不知道一批物资里面有哪些具体的东西,但只要知道里面有哪些编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核对查找。固定资产处置的残值收入与固定资产编码对应,就可以与其原值、累计折旧对应。直到此项固定资产退出企业,其编号也结束使用。

2.4.4资产信息数据管理

传统的固定资产卡片由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资产项目代替,也就是由固定资产的“电子身份证”来取代。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库后,对其信息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络和计算机管理终端,使整个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和实物)管理人员可以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操作,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也实现整个企业的共享,数据的统计汇总可以直接在总资产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终端中自动生成数据报表。

资产数据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不仅在于加快了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还可以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以前一项信息需要经过几个环节汇总,最后进入财务核算。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后,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增减变化信息直接可以在电脑中反映出来,然后通过网络及时传输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可以在接到数据信息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如此的业务操作流程,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减少了原来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防止了由于原始凭证的不完整而影响固定资产财务账面的增减变化。

2.4.5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模型

按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结合本企业业务实际,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建立相关管理流程模型,即建立从财务部门、总资产管理部门到使用部门自上而下的管控流程;还应建立从使用部门、各资产分管部门、总资产管理部门到财务部门自下而上的实物管理信息汇聚流程。做到环环相连、相通的闭环管理。

2.4.6固定资产的标识码管理

资产标识码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赋予资产唯一标识,并建立资产与其对应信息唯一链接的功能,亦具有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灵活实用等特点,标识码技术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中。资产管理标识码系统充分利用标识码这些特性与信息化管理赋予的信息共享、信息挖掘优势,是一种适合于资产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

标识码系统应在制定了企业资产标识码标准的前提下,与资产管理系统关联后实施和使用。标识码系统包括软件管理系统及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打码机及数据采集器),软件系统实现对建立台账的资产全寿命周期流程的管理及信息的分析、挖掘,打码机打印录入管理系统资产的条码,将条码粘贴于资产上,即建立了资产动态信息与其实物的唯一的链接;采集器对标识码进行扫描获得相关信息,再通过软件管理系统将数据传输到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分析、处理,实现了资产与其信息的互动。

2.4.7资产台账分类及台账信息组成

3 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所倡导的管理模式改变了我们过去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将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实现资产变动管理与流程控制,加强动态监督,通过实现跨部门流程处理,强调动态管理,加强资产监控。

企业建立和实施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企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职责,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并轨,从而旨在通过自动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自行监控固定资产。系统根据预设业务流程,实现资产变动信息的自动记录与传递,确保信息及时共享,达到数据规范准确的目的,总之,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立和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能确保企业资产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J].特钢技术,2006.

[2] 张义,等.浅议固定资产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8(4).

企业资产的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风险控制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企业中资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才能保证企业长远的发展。

一、当前企业资产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

1.法律风险。目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一系列金融法规也先后出台和更新,这对企业资产管理模式又是一次挑战,企业的发展要在国家法律控制的范围内,因此,一些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了。国家法律的这种变更并未对企业的资产管理形成法律上的支撑,从理论上来讲,企业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2.政策风险。从目前来看,企业的资产管理已经基本完成了辅助国有企业进行债转股的义务,但债转股的实际结果是使企业股东难以行使其权利,也难以对债转股企业形成有效的约束。由于商业银行和地方一方面想尽可能多的见面债务,而另一方面又不愿由此出让股权。

3.外部风险。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资产管理在处理不良资产时所遭遇的阻力较大,该阻力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由于一些企业是地方的经济支柱,所以企业的资产管理和地方政府间存在较大的分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要靠内部的协调和外部市场的和谐,这种情况加大了企业债务的逃废比率,严重的破坏了社会信用。

二、控制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重要意义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相互间的影响也随之加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企业出现资产管理风险一定会使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加强对资产的管理,不断提高对企业资产管理的风险控制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企业风险资产管理就是要扫除管理的盲区。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是要依靠企业的管理,只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在现实工作中,风险资产管理处于零散失控状态,缺乏强有力的专业部门组织协调,造成诸多问题的推诿,产生出现问题无从下手的现象,大量复杂的内外部组织协调工作是提升风险资产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风险资产管理的核心是查漏补缺,提高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的能力,确保企业实现其自身目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企业资产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强有力的风险资产管理机构。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企业良好发展的有力保障,所以无论哪方面的管理都要具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对于企业风险资产管理,要建立专门的风险资产管理机构,全面负责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对实物性资产、债权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实现对风险资产的提前预防和控制,将资产管理的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不断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2.建立风险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有了风险管理机构,也同时要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在企业风险资产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理顺管理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加上业务精通责任心强和工作经验的丰富的风险资产管理人员,必定会有效推动风险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基于日常管理控制的控制体系,强化自上而下全体人员的风险意识,科学的重大风险预警系统以及妥善使用保险工具。针对特殊时期的风险发出预警,强化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关注。

3.加大风险资产管理宣传力度。只有从思想意识上重视一件事才能够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好这件事。因此,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重视风险资产管理工作的宣传,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资产风险忧患意识。风险是企业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是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存在的,而风险一旦变成现实,会导致企业资产质量下降,甚至破产。企业风险资产管理的宣传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其良好的开展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良好的发展不仅仅对于企业本身具有重大意义,更是我国经济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自身,都应该不断完善政策和管理机制,促进我国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让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