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体育锻炼

高中生体育锻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体育锻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生体育锻炼

高中生体育锻炼范文第1篇

1.1研究对象

该研究选择兰炼一中,兰炼二中,师大附中3所高中院校,涉及3个年级,随机抽取男女生共20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的资料,通过互联网络检索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库等,了解和掌握近年来高中生体质健康相关的研究结果与信息。

1.2.2问卷调查法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不同年级男女生共200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54份,男生93份,女生61份,问卷有效率为77%。1.2.3数据统计法通过Excel对所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讨论与分析

2.1兰州市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中,男生占7%,女生占14%;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时间2h以上以男生居多,女生大多集中在1~1.5h;球类体育项目喜欢程度,男生占74%,女生占39%;其他项目喜欢程度,男生占20%,女生占37%;自发性课外体育锻炼,男生占73%,女生占46%;在有无必要参加体育锻炼调查中,男生占81%,女生占65%。

2.2造成这一现状的影响因素(如表1)

2.2.1学生方面

就学生而言,自己本身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可及家长老师对其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及强度。13%的同学认为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其主观态度上对体育锻炼持排斥意见,将严重影响其课外体育锻炼状况。14%的同学由于自身身体生理因素,远离课外体育锻炼,这其实也是其主观认识上对体育锻炼的误区。此外,学生的课外锻炼动机不同,同样会导致其课外体育锻炼结果不同。动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力源泉,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经调查显示,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占比中,增强体质占65%,考试达标占57%,休闲娱乐占25%,体育求知占14%,缓解压力占28%。不难看出,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增强体质与考试达标排名前两位,说明高中生认识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体育成绩关系到评优,毕业等。因此,学生特别在意这一点,这也说明高中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清,忽视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意义。

2.2.2学校方面

学校运动场地的局限性,运动项目的局限性,重智轻体及校内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偏少都影响着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物质保证。学习运动场地设施的类型、状况和规模,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由于学校场地的局限性,导致运动项目种类单一,学生兴趣调动不起来,对体育锻炼丧失积极性,调查显示,48%的学生认为运动场地的局限性有碍于其课外体育锻炼,46%的学生认为由于运动项目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其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因此,这两个原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课外体育锻炼。此外,学校为提高学生升学率,对文化课要求严格,轻视体育课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学校体育课工作开展不到位,文化课课时侵占体育课课时,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在时间上无法保证,直接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校内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偏少,氛围不足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氛围是学生在锻炼活动中的情绪特征所表现的体育行为。校方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与管理方式,体育教师的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及班主任、辅导员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等,直接影响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此外,高中生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与其缺乏老师运动技能的指导有一定的原因。缺乏运动技能理论方面的指导,实践将会盲目没有目的。现行高中生教学课程中,体育教学课的课时很少,没有理论指导,没有时间实践,学生体会不到锻炼的成果和乐趣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调查研究显示,兰州市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良好,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不容乐观,其有待改善。影响兰州市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不足,场地设施条件有限,学习压力,家长与老师的支持态度及学校组织活动偏少等因素。

3.2建议

高中生体育锻炼范文第2篇

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高中生智力发展。智力是指动物普遍性的精神能力,是指人的理解、认识客观事物并且运用所拥有的经验、知识等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智力是由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所组成的。一个人如果在大脑正常发育的情况下,聪明不聪明和整个大脑的体积和重量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和大脑物质结构和技能情况关系比较大。当人们在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人体在瞬间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并且还需要一定的质量要求。在这种严格要求的情况下,大脑皮层所受到来自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生物电刺激越强,被动员起来的工作神经细胞越多,就会对提高大脑皮层的细胞活动强度有很大帮助,同时会加强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记忆力是智力当中相对重要的一环。我们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记忆力,而提高记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大脑功能的增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体的每个动作都经过大脑智慧,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大脑皮层的强度、灵活力和均衡能力、从而使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大大增强,这才是一个良好记忆力的基础。2.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体体质,还可以磨炼人的性格,使人变得坚强乐观,豁达阳光。人们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动机和需要,从而使自己的性格更趋于成熟,忘记烦恼和痛苦,克服孤僻,扩大社会交往,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体育锻炼能够治愈心理疾病。在许多其他国家,体育锻炼已经是一种被公认的心理治疗方法,对于治疗神经功能症和精神分裂有一些特别的作用。就现在来说,虽然一些心理疾病的原因和体育锻炼为什么会有利于心理疾病恢复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把体育锻炼当作一种治疗心理疾病方法已经在国外流行开来。但是,如果心理疾病想要被治愈,还需要在正确的引导下锻炼才可以。有人曾经调查过用两种锻炼方式治疗严重抑郁症患者,采用了两种锻炼方式分别测试,其中一种锻炼的方式是慢跑或者跑步这样简单的放松锻炼,另一种锻炼是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锻炼结合的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的患者经过治疗在身体感觉和心理状态方面有明显的好转。反之,混合锻炼组的患者没有感觉到任何心理或者生理的变化。由此可见,如果想要让体育锻炼在治疗中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原则是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4.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对人的体育锻炼效果有着重大的意义,从事体育锻炼可以获得优良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的特点是需要克服各种主观客观的困难和障碍,体育锻炼是培育意志品质的手段。比如:通过挑战自己生理极限的项目,有长跑、游泳、越野自行车等。可以锻炼坚韧的意志品质;锻炼人们勇敢的品质可以通过需要跨越和腾空等项目(跨栏、体操等);锻炼人们果断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观察场上形势制定对策而且需要配合默契的球类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等)。5.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体育锻炼可以很好地发挥人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可以提高自己的信心,使自己的个性在和谐的气氛当中获得积极的发展。现如今全民健身事业开展广泛,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高,这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价值,对生命的价值也有更深的认识,进而增强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坚定对生活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三观。6.体育锻炼可以消除心理疲劳。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不只是生理会疲劳,心理也是会疲劳的。假如一个人工作的时候工作情绪消极、或者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时,心理和生理都会很快疲劳。这个时候,去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分散心理的消极情绪,而且还可以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因此,体育锻炼对神经衰弱的治疗有很明显的作用。

二、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体育锻炼的原则是体育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参与者选择锻炼内容、安排锻炼计划、运用锻炼方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好学,但是如果想要科学的安排锻炼、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避免受伤,就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是指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要按照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渐进行。很多人在刚开始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热情很高,也很有兴趣,活动量也会很大。但是在坚持了几天之后,可能就会失去锻炼的热情,可能就会出现种种不舒服的反应,比如肌肉酸痛,这就是因为开始锻炼的时候负荷太大,机体无法很快适应,身体的疲劳也大。所以人在锻炼的时候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全面发展原则。全面发展原则指的是在体育锻炼的时候,要注意锻炼内容选择安排上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与此同时,通过身体锻炼,还可以提高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如果在体育锻炼当中增加一些心理训练手段,还可以克服紧张情绪等心理方面的障碍,提高心理素质。3.区别对待原则。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要根据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健康状况等很多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区别对待,使锻炼更具针对性,从而达到更好地锻炼效果。比如说: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活动量小的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年轻人则可以选择一些对抗性强的运动,比如球类运动。男子可以选择展现力量的运动,比如:举重、拳击等。女子则可以练习体操、健美操等柔韧项目。4.经常性原则。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锻炼的效果才持久、明显,所以体育锻炼要做到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短时间锻炼也可以使身体免疫力提高,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是这种增强在锻炼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就会消失。所以如果想要身体持续保持旺盛精力和良好的免疫力,就必须坚持体育锻炼。

作者:孙岩 单位: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生体育锻炼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西 中学生 体育锻炼 调查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桂林市一中、桂林市二中两所学校的5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50人,女生250).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由表1可以看出桂林市被调查的500名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呈现多元化现象。气排球运动深受中学生们的喜爱,占到总人数的76.8%,这与气排球运动项目在广西开展的现状有很大关联。其次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羽毛球、篮球、跑步、乒乓球。从参与的运动项目上可以看出男生喜欢运动比较激烈的具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女同学则喜欢运动强度相对较低、对抗性小的运动项目。

2.2桂林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从表2看出,500名男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缓解学习压力和体育达标;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主要是健美减肥,锻炼身体和体育达标。可以看出高中男生和女生在体育锻炼动机方面存在差异,男同学主要是锻炼身体,女同学则选择最多的是健美减肥,总体来看出于锻炼身体的学生占到了82.2 %,说明现在绝大部分的高中生意识到运动对身体的重要性。当然还存在其他动机如提高运动水平和交朋友。

2.3参与体育锻炼运动强度调查

学生体育锻炼强度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现状。桂林市高中生锻炼时处于稍累的人数比较多,占到总人数的75.6%,总体来看学生锻炼选择中等强度以上的占到96%。女生选择中等及以上强度的占到96.8%,男生占到99.2%,说明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比女生稍剧烈。

2.4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运动频度调查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不算高,被调查的500人中一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有40人,其中男同学有9人,女同学有31人,说明女同学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不高。被调查的学生中一周参与体育锻炼1-2次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2%。每周锻炼3-4次的男生和女生分别占55.2%和43.6%,占总人数的49.4%。每天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2%,这部分人主要是准备高考的体育特长生.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参见锻炼频度不高的原因是自己的学习压力较大,每天的作业较多,做完作业就所没时间去参与锻炼;也有学生是复习完功课就在家看电视或上网。

2.5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

被调查的学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0.5-2小时之间占到总人数的71%,持续2小时锻炼的学生男同学有25人,女同学有13人,这主要是体育特长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为高考。每次锻炼在0.5小时以下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1.4%,其中女生有68人,男同学有39人,占到较大比例。从总体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女同学在下午下课后约同伴到田径场进行慢跑运动或到气排球场地进行气排球运动,然后回教室学习,这样以来锻炼持续时间就不长。男同学喜欢到气排球场地、篮球场、足球场等进行比赛,持续锻炼的时间就较长。

3结论

3.1桂林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是气排球、羽毛球、篮球。

3.2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男女生存在一定差异。

3.3参与体育锻炼运动强度方面男生比女生稍剧烈。

3.4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运动频度不高,主要集中在每周3-4次,有较大一部分同学不参加体育锻炼。

3.5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0.5-2小时之间,男同学较女同学持续时间长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到半小时。

参考文献:

[1]万淑娥 刘伟春.对江西高校硕士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动力调节系统的调查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1 08

[2]卢元镇 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9-40

高中生体育锻炼范文第4篇

高中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紧抓课堂常规体育教学目标完成的同时,还应把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能力,养成终生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现在很多学校,在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把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看作一项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高一至高三学生进行了有关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抽样调查,发现对高中生自觉锻炼的培养,应贯穿到整个体育教育中去。通过多种体育手段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的智力、能力以及个性均得到发展,在自觉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自觉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学校高一至高三男、女高中生1 000人,进行问卷测评。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进行常规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及统计

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比较好的时期。体育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显示出其重要性的同时,被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深入分析、研究高中生体育课外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上升到一种自觉锻炼的新高度。就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笔者设计了学生自觉锻炼情况调查表,对1 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3个方面了解学生对自觉锻炼的认识。

从表1可知,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从主观上来说,是非常喜爱的,而且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有必要的。对于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以及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分别进行进一步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可以看出,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男生锻炼目的集中在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生活、发展个性及提高竞技水平等方面,占总数的89%。女生锻炼的目的则集中在强身健体、塑造体型、丰富业余生活及发展个性等方面,占84%。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多集中强身健体、塑造体型、丰富业余生活及发展个性等方面。这些与学生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说明学生已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功能。

对结果的分析

粗看数据表面从回收的1 000份调查表中得知,大多数学生是很喜欢体育课外锻炼的(88%),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94%)。学生中以强身健体作为锻炼目的的占很大比例(41%),特别是男生,所占男生中的比例更大(49.3%),而女生则更多是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塑身修形的手段(35.8%)。从不喜欢或者说不能经常进行体育课外锻炼学生的原因统计中,觉得自己没有活动能力和在活动中找不到乐趣的占了大多数(73.5%)。

细析数据内涵从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的认识,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健身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体育观念得到更新,开始认识到健身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从而大大地加强了健身的主体意识。

2)健美的需要。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准的提高,健美活动很快就成为学校体育的一种时尚。健美操、形体训练及各种发展肌肉的练习,受到广大学生的厚爱,特别是女生,如今健美已成为她们追求的体育目标。

3)娱乐的需要。高中生不仅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余暇体育的主要内容,而且为了追求终身的享受,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身体娱乐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

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和目的富有明显的针对性。强身健体,为了更好地生活,是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力。体育教师在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的同时,还应辅导那些对体育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体验成功,展示自我,从而获得体育活动的乐趣。

当然,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锻炼目的和兴趣,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要围绕健康第一,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目标,仅靠每周为数不多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高中生一入学,教师就借着初中时期体育教学的惯性,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并作为重点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去,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体育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

抓住课堂这个立足点,把消除和避免学生对运动厌倦心理放在第一位体育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往往会拓展和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课堂中,教学手段的新颖,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直接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生也容易接受。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高中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设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就能获得快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乐趣,获得参与的满足感,使学生把文化课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

强调培养兴趣这个中心点,将兴趣的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强调学习兴趣。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只有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也存在一定的兴趣差异,而这种个别差异往往又决定着知觉和选择。学生会把不感兴趣的事情排列到知觉的对象之外,而集中感兴趣的事情。通过兴趣的培养来达到学生有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能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地锻炼,从而使自我锻炼成为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找准学生参加锻炼的切入点,促进自觉锻炼习惯的形成高中生的体育锻炼也受锻炼目的的影响。高中生上课或者参加课外活动,不同于初中生,参加活动有明显的目的性。有的学生渴望参加韵律操的活动,有的学生希望打球等等。他们希望自己多实践,对不合口味的活动,不愿付出努力去认识和尝试。因此,针对高中生的这一特点,找准切入点,因势利导,引导他们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入手,投身到体育课外活动中去。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间的交流能力。课外,由任课教师与授课班学生订出具体辅导时间,学生到时自觉出来锻炼,教师进行辅导,解答练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安排一些小型比赛让学生担任裁判,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对于少数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中未能解决的技术动作,在课外活动辅导中得到了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自觉锻炼的信心和决心。

结论

高中生体育锻炼范文第5篇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自我锻炼能力,就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单独进行练习与身体锻炼的能力,这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目标程度、锻炼内容与方法以及在锻炼出独立处理能力的综合考虑。首先,自我锻炼能力是一种意识的表现,换言之就是指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激励。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第一,高中体育课程特定的影响。在高中阶段,相较于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不同还是非常明显的,二者之间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而高中体育教学则是强调学生锻炼意识的而培养。在高中阶段,伴随着新课改的指导,体育课程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了突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良好的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就决定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高中生自身发展需求。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可知,他们在各个方面逐渐成熟,学生逐渐开始走向独立,这一阶段对于高中生走向社会或者升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体育教育,高中阶段的教学必须在方法上进行强化,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促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我学习与自我锻炼的重要性,并使自身基本的自我锻炼能力得以形成。然而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属于无意识的,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仍然没有形成。具体可以从学生课堂与课下的表现来得到反映,在课堂中,只要有教师的带动,学生就有极高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然而一到课下,学生却对教师布置的锻炼任务置之不理。此外,由于高中生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对体育锻炼的强化有人则是认为是耽误学习,浪费时间,再加上锻炼的结果并非立竿见性,这需要一个时间才能看到其带来的益处,这就导致学生缺乏锻炼积极性,对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缺乏的原因

目前,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在体育学习中缺乏积极性;体育教学在内容与过程方面也有待完善,巨大的升学压力与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漠不关心;并且很多学校受到硬性条件的影响,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缺乏的原因,具体阐述如下:

首先,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目前,很多高中生并不重视体育,尽管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然而一到课下,就完全不理会教师布置的任务。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上,放弃了体育的学习与锻炼。并且他们也没有认识到体育学习与锻炼的重要性,没有在其中投入精力,自然就会造成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缺乏的问题。

其次,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存在不足。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师生之间展开互动,在不断交流与沟通中,才能够学习到体育知识与技能。然而实际上很多体育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并不理想。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方面也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此外,受限于经济条件或者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很多学校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并不到位,难以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这就导致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不足。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对策

1.强化运动素质教育

为了使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得到改变,使其认识水平得到提升,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特点,对高中体育的目标、任务以及内容予以明确。应讲明体育锻炼与实际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案例,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加以讲述,促使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内容时要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予以重视。教学中应将体育课改的思想充分融入,做到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层次性,并做好后续的教学评价工作。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在教材学习方面进行合理安排,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与目的性。

3.加强课后引导

课堂教学固然重要,课后的延伸联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课后引导,促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后的眼神练习中去,如此才能够使学生所学的体育知识得到巩固与强化,并且有利于其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