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吴国盛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3-24
[9]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教育体系
学校作为公民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宣传、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和培养生态意识的中坚力量,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无疑是公民环境教育持续长远发展的关键。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进行公民环境教育,可利用学校这一阵地,通过完善学校的环境教育体系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首先,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要加强幼儿环境教育。对幼儿环境教育,我们必须明白“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然后再及于理性方面”①,必须尊重幼儿学习的规律,重视兴趣的培养和直接的体验。其次,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要强化中小学环境教育。遵照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精神,中小学环境教育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次,完善学校环境教育体系,要抓好高校环境教育。大学生是将来“两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高校环境教育是学校环境教育的关键。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也离不开合理、科学的教材。要进行公民环境教育,须加大学术研究,组织编写更多条理清晰、实践性强,更接近大众的、内容生动而思想深刻的教材。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是把教育、研究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学术教学和研究,只有当它与“两型社会”的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发展“两型”产业,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希冀于纯粹的给学生灌输关于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就能为构建“两型社会”培养出生态公民,是欠成熟的考虑。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可以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学生队伍直接服务于低碳经济所倡导的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等,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为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的深入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并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生态理念的最佳平台。可见,产学研相结合开创的是一种多赢的局面,绿色产业因此而获得了促进发展的生产力,环境科学因此而获得了保障研究的后盾,环境教育因此而获得了联系实践的桥梁。
企业责任
培养企业责任意识。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因此,保证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的成效,“对企业而言,它要求负责任的企业不能只具有消极被动的责任意识,更应当具有‘预防性的责任’或‘前瞻性的责任意识’,以一种实现责任的精神,以未来要做的事情为向导,在确定行为的目的、手段、结果都无害以后,才去从事追求盈利的生产经营活动”。②具备了环境污染防治的责任感和“前瞻性的责任意识”,企业将在实现经济资本积累的同时,获得一种道德资本———一种“能够有助于带来剩余价值或创造新价值,从而实现经济物品保值、增殖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③。由企业自觉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积淀的道德资本不仅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对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引导企业节能减排,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要环节。节能减排与我们常说的“低碳”联系紧密,企业主要应在这样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开发运用绿色能源。二是积极推进低碳化、生态化的绿色生产。要培养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一方面是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对企业进行的环境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有影响力的企业在行业和社会中的权威,对其它企业和社会公众树立榜样,发挥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的作用。企业的节能减排是对前瞻性责任意识实践,也是企业道德资本的积累,它不仅可以直接为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其榜样作用还为深入开展公民环境教育,实现“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潜在的影响。
传统文化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等思想中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以至于我们的前辈们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不管是儒家抑或道家,其主要就表现就是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是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来考虑……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从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在推崇生态伦理的同时,我国古代先贤也非常重视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来追求生态文明。“历朝都立有类似保护动物的法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统治者虽然原来是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但入主中原以后,也能适当地注意保护动物。”④因此,中国先哲言简意赅的格言、警句里深刻的生态智慧,都可供我们运用于“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公民环境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打开传统文化的经典,我们会发现先哲们的言论和文章都简短、晦涩。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清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⑤但是,这种暗示却也为我们大众理解其中的智慧增添了难度。因此,要为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智慧,必须将传统文化大众化,要把深奥、晦涩的传统哲学思想转化成通俗易懂、接近生活的生活智慧,特别是传统文化中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部分。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主要可以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当局组织编写一些推广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二是通过电视、网络的传播媒体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三是在学校开设普及传统思想精髓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条件适合的大学还可以增设国学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精髓与传统哲学基本命题中,“天人合一”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美学的主要探索问题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首要的研究内容。中西方的美学观念中对生态思维、生态意识、自然观等方面存在的分歧较大。在西方美学观念中,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过于顽固,提倡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在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中则认为人与自然及其他存在物应和谐共存,对生物圈中甚至是全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应共同繁荣和生存。自20世纪末开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矛盾,并日益的形成对立关系,使生态问题逐步的凸显出来,此时美学家和哲学家则开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西方
美学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阻碍,但是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则将其强大的生命力显示出来。本文对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对西方美学走出困境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一、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念
自然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最基本的精髓,对“人”和“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类来源于自然;人类应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自然规律和道德原则是相同的;人和天应协调和谐共存。“天人合一”的思想存在于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思想中,是较为宏观的人和宇宙万物关系的理念,和谐则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含义。
按照不同的理论可以将美学分为智慧美学、知识美学、趣味美学。智慧美学是人类超越了知识的范围,提高到审美智慧的方面。知识美学则是对审美规律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进行重视。趣味美学则是对人的感性审美趣味和经验进行重视。智慧高于知识,庄子的思想认为最高层次的智慧应该是将自我和天地万物进行遗忘,外不察乎宇宙,内不觉其自身,旷然无累,自我和天地万物和谐统一。所以当自我和人、自然和社会做到了和谐,则宇宙万物和人类生命之间将不存在界限。
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念是一种生命美学的体现,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极大热情进行了凸显。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应做到和谐,对和谐的生命精神进行了提倡,并对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我的相交和谐、共同创化进行了重视。
二、 西方美学的困境分析
在西方美学观念中缺乏对宇宙万物生命的思想,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所缺乏的思想却被宗教所利用,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从而对万能的上帝进行崇拜和赞美。
在西方美学的观念中没有对事物进行结合思考,只是一味的在所谓的科学体系中和学科门类中存在自身的立足点,认为只需要一看分门别类的分析和研究便可以促进学科性、科学性美学的形成。
对立的二元论是西方美学的思维方式,通常将事物一分为二来进行思考,使两方面处于对立位置。并且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进行协调的,人类必须对自然进行征服才可以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人类也必须遵循弱肉强食的生存理念才能和自然的发展规律相符合,这样的思想造成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使自然成为了人们掠夺、奴役、支配的对象,也使得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无端战争和激烈竞争的现象。
总而言之,二元论思维和理性分析备受西方美学的推崇,将构建相应的知识谱系作为理论研究的根本目标,并且想以此作为西方美学能够走出困境的新方法。但是西方文化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时代开始,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便对人类的科学意识进行了自觉性的培养,对人的理性分析精神进行了极度发扬,并将世界划分为分门别类的学科开展探索研究,曾一度获得了丰厚的成果。从此,人类辩证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逐渐的自我膨胀,促使了人类是宇宙万物主宰这一思想观念的形成,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西方美学则始终被这一思想所困,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虽然进行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创造,但是却无法对安康、幸福的生存进行享受,反而因为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系统,使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存和精神方面产生了危害,引起了西方美学家的反思。
三、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对西方美学的启示
由于西方美学中存在的漠视生命、背离自然思想,使西方美学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为了能摆脱这一困境,西方美学可以从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中借鉴一下几点策略:
西方美学应摒除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要树立以生态为中心的观念。由于西方美学中,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则在《政治学》中提出“植物的存在是为了给动物提供食物。所以,所有的动物都是大阻燃为了人类生存而创造出来的。”等观念,这些观念的存在为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思想提供了力量和理由,使西方人类和环境、文明、自然之间的恶化关系愈演愈烈。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中以生态为中心的思想形成的较早,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生存。老子的思想中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与苍宇相比,人就如高山中的一株树、一棵草而已。老庄思想也认为人要回到人类本身之中,要慎重的对到生存和存在,防止人类出现自我膨胀的观念,对人们追求和谐生存的观念进行了引导。以生态为中心的科学性观念通过生态学的丰富和发展得到了体现,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则是古典的生态美学中的一种,凝练了古代生态美学的思想观念。所以西方美学应从中国“天人合一”美学观念中进行养分的汲取,是走出困境的明智选择。
西方美学中的二元论思想使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对立,并将自然视为人类征服和统治的事物。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念中则是对和谐生命精神进行提倡,对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交和谐关系进行重视,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观,生命和宇宙的和谐观是十分重要的。
西方美学观应对知识谱系的建构进行转变,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存在进行接受,做到对自由创化的生命智慧和生命精神予以尊重和体悟。改变对美学的不正确看法,应将美学视为一种对人与自然之间、生命之间和谐共存的思想和智慧。
在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的历史大潮中,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正在迅速颠覆传统模式、重构传统产业、冲击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站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城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云科技)凭借20年的行业经验和客户积累,依托产学研创新模式和全球生态合作,以“创造科技新价值、赋予传统新生命”为己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探索,深度推进信息技术和传统领域的垂直整合与跨界融合,致力于为传统模式增添新要素、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为传统文化赋予新内涵。
为了实现上述蓝图,城云科技以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内核,以云运营和云建设为两翼,为城市、企业和每一个人提供随时、随地、随享的云服务。
在云运营领域,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OneCC(One China Cloud)平台,为用户提供视频协作云服务、中小企业云服务、特色城市云服务等全方位的云应用服务。同时,该平台还将进一步整合丰富的第三方云服务,协同全球云际互联生态系统,着力构建中国云服务交易市场。
在云建设领域,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成功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aaS和PaaS云平台管理软件,形成了“平台+应用+服务”一体化的完整城市云架构。公司设计和建设了杭州智慧城市样板,并在金融、能源、文博等特色行业有多个典型案例,能为城市级客户和行业大客户提供从传统IT架构向新一代云架构跃迁的智慧解决方案。
在众多成功案例中,切实解决市民生活难题、提高市民生活幸福度的城云科技“民情e点通”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得到央视新闻频道的专题报道。
在传统的街道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政府自上而下管理、老百姓不欢迎,居民自下而上提议、政府不需要”的难题,政府服务与群众需求难以有效对接,针对这一问题,城云科技联合街道/社区基层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方面进行了大胆而富有创新的积极探索,以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为试点建设了“望江・民情e点通”服务平台,以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创新传统的社区管理工作。
目前,“民情e点通”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在功能上包括身边、应用、圈子三大版块,集合了身边定制化信息订阅、我来爆料、爱心接力、天天折扣以及各类互动交流圈等丰富的便民服务性应用。
其中, “身边”是智慧生活信息枢纽,可以实时推送社区活动、政策法规、先锋展示、典型推送、岗位招聘、讲座培训等各类居民所需要的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自主订阅“身边”中相应的信息栏目。
“应用”则包括了我来爆料、爱心接力、天天折扣等便民服务性应用。通过“我来爆料”可以实现居民诉求的实时反映。“我来爆料”涵盖拍照视频、卫星定位等多种服务功能,居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将民情民意和问题诉求实时上传至APP,由“民情e点通”运行管理平台对各类诉求进行智能化流转处理,畅通了居民与政府“云端”实时互动的绿色通道。
“爱心接力”倡导一种互帮互助、全民献爱心的社区氛围,将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企业的力量融合起来,并且通过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和商业运营方式,形成一种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一种互助模式。通过点击手机页面这样简单的操作方式,居民便可心愿又或是领取心愿。
“圈子”是智慧云社区的人际网络基础,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日常沟通交流的平台,还为居民建立了一个更加灵活的问题解决渠道,旨在打造高度融合、和睦互助的睦邻生态系统。真实可靠、类型丰富是智慧云社区“圈子”的最大特点,在“圈子”里居民可以和具有相同兴趣与爱好的圈友进行交流,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便民服务,可以向街道和社区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
平台自2014年8月上线至2015年4月底,APP注册用户已过万,累计上报案卷约2万个,其中95%已经结案,共微心愿3500多个,2000人次已经进行了微心愿的认领。在央视跟踪采访时,老百姓普遍反映,使用“民情e点通”就像随时随地刷微博、微信一样,可以了解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APP中的"天天折扣"应用已俨然成了望江街道附近居民生活的“好帮手”,居民只需点击页面便可轻松获取周边商圈打折信息。
倘若老百姓没有又或是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还可以在望江街道东园社区通过使用睦邻驿站“爱心接力”的一体机,进行任务、心愿认领。“望江・民情e点通”平台聚焦民生实事,解决百姓所需,着实获得了不少老百姓的赞赏。
借助该平台,街道工作人员可以更加贴近群众,实时收集群众意见和反馈,推动工作的开展。街道/社区可通过“身边”板块实时将社区活动、政策法规、先锋展示、典型推送、岗位招聘、讲座培训等资讯推送到居民手机端,让居民群众随时随地了解身边发生的事,积极打造阳光政务平台。“我来爆料”等应用调动了老百姓,特别是中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创新社区社意民情收集渠道和方式,切实消除群众工作中的“盲区”和“真空”,使社区管理更加有的放矢,更加智慧。
“爱心接力”应用解决了热心群众、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不留痕迹的问题,以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到全民互助中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应用后台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对群众需求进行精细化整合分析,街道/社区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信息,使工作做到点子上,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关键词]寒山文化;生态文化;珍爱自然;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175-05
张红(1971-),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化;(江苏苏州 215008);温波(1970-),男,苏州科技学院公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江苏苏州 215009)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化的文化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0BKS012)的阶段性成果。
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危机。生态文明是对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的回应,它首先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应从生态文化着手,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而在实行生态价值观转换过程中,不应忽略和忽视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资源,应积极借鉴传统文化的思想和价值去回应目前处于临界状态的生态危机。寒山文化中有关生态文化的内容可为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许多借鉴,本文对此试作初步探讨。
一、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借鉴传统的思想与资源
生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整体水平,也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政策的状况。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价值观问题在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它对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种“方向盘”作用。
然而,现代文化是以个人主义、快乐主义、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科学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为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具有明确的反自然意识,“从而表现出最强烈的反自然倾向,并造成了最为严重的生态破坏——全球性的生态破坏。”这种生态价值观是造成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虽然我们意识到这种生态价值观错误,并为此做了不少努力,但当代中国生态文化本质上没有离开“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因此,实现生态价值观的切实转变应该是当前中国生态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这也决定了生态文化必须超越现代文化的价值取向,树立区别于现代文化的非物质主义、非经济主义、整体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超验自然主义生态价值观。用这种价值取向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关注人类,又关注自然;既维护人类的利益,又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并最终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共存共荣、协调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资源能为当代生态文化所借鉴。中国古代就有原始的生态观,如远古神话有表现人与天地万物合一、割舍不断的情感纽带;有表现人类与自然万物“同源共祖”的观念;有表现人类对自然万物的依赖和敬畏的图腾崇拜;有人们希望借助于巫术仪式这种神圣和特殊的力量,实现人与自然平衡的愿望等。从传统思想角度来说,儒家提倡“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思想、“乐山乐水”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原则、“与天地相参”的生态资源节用观;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天网恢恢”的生态整体观、“知常日明”的生态保护观、节制物欲的资源节约观;佛家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哲学、无情有性的自然观、众生平等的生命观、普度众生的生活观、无量清净的理想观等等生态思想与智慧,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观。从传统生产生活实践来说,传统中国人在农业生产与衣食住行等方面也形成较为独特的习惯与风俗,体现了人与自然整体平衡、协调的观念。另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习俗和禁忌,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如在狩猎民族中,有不捕杀幼兽、少捕杀母兽,秋冬狩猎、春夏禁猎等约定俗成的规范;在森林保护方面,合理种植与利用森林资源。这些思想与资源成为当代中国构建生态文化有益的成分。
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寒山文化,起源于唐代两位高僧寒山与拾得。明清时,寒山、拾得在民间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清雍正皇帝甚至敕封他们为“和合二圣”。作为文化,寒山文化包含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一是最外在的物象文化,即寒山、拾得留下诗言和与他们相关的图像文化;二是寒山追求心灵超脱的隐逸,且由于隐逸而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和宁静;三是寒山、拾得作为“和合二仙”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即儒释道文化精髓——和合文化。这三个层次的文化都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也应成为我们构建生态文化进一步挖掘和借鉴的对象。
二、寒山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
寒山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其生态文化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的影响。寒山、拾得长期隐居在浙江天台寒山的寒岩,他隐居大半生都在享受自然的秀美,对天台山的日月云水、山川花木、飞禽走兽和四季变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记录,展现了大自然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大自然的挚爱。天台山的自然风光给寒山、拾得追求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和宁静的生活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再加上寒山、拾得本身为佛教弟子,儒释道文化中生态思想对寒山、拾得带来很大影响,这使得寒山生态文化具有独特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