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基础经络学

中医基础经络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基础经络学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第1篇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络是人体中联络脏腑与肢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大者为经脉,经脉的分支为络脉,血行脉中,气行脉外。

经络是细胞群、体液、组织液之间交换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第2篇

在近半个世纪中,有关“经络实质”的研究吸引了无数中外有关学者,研究的资料十分丰富,众说纷纭,从各种角度、各种层次,运用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来研究和探讨,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而在这些众多的假说当中,以有关经络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的假说获得了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为阐述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奠定了基础。笔者就古典经络功能系统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融通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1 古典经络的本质

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过程中,通过施用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和治疗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们结合患者的感传现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解剖生理知识,加之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影响,逐步上升为理论而产生了经络学说[1] 。由于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数千年,加之受中国古代哲学思辩的影响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经络学说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不能就此否认经络学说,否认经络的存在,因为经络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利用经络学说来诊断、治疗、推测疾病的预后等都是行之有效的。

从《黄帝内经》对经络形态的描绘中,笔者认为,古人将血管视为经络的解剖结构。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对经络描述:“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灵枢·经水》中则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如指动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又:“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动腧》亦云:“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太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这是在人体几处比较易于触知的大动脉,其所谓“气口”、“手太阴”则系中医诊脉之处,为桡动脉分布,足少阴则相当于内踝后动脉,足阳明是相当于足背动脉,足太阴相当外踝上动脉。

又如指静脉,《灵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凡诊络脉,脉色青”,“诸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可见,这里古人描绘的经脉指的是静脉,静脉与动脉不同,因它的分布较浅表,肉眼也可在体表看到纵横交叉的“青筋”,所以在针刺方法上有一种刺静脉出血法,即刺络或称“络刺”。《灵枢·官针》:“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寿夭刚柔》:“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杂病》:“……腰脊强,取足太阳月匡中血络。”[2]

现代研究也表明,血管与经络功能密不可分,但经络又不同于单纯的血管。从经络学说的形成及古人对经络解剖结构的描绘,得出经络学说应是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观察,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加以抽象概括而成。经络系统是基于具体的血管存在,又超越了血管的固定形态,经整体化联系推理演变及功能作用的综合而抽象出来的一个人体功能系统。

2 经络功能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联系

经络功能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同样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无处不至,把人体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样是具有传导信息,运行气血体液,沟通脏腑作用;亦同样是调节机体阴阳动态的稳定平衡,达到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提高免疫防御功能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2.1 二者均对人体信息起整体调控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直接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包括内脏系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和心血管系统;另一类为调节系统,一方面将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相互协调起来,另一方面又使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进展,对人体调节系统的认识不断发展,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3] 。其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机体各个系统虽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但是皆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支配,如人体免疫系统,既有不同的免疫器官、细胞及激素分子的相互作用,在整体水平上又会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传递机制,一方面免疫系统通过释放免疫活性分子或激素样物质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中枢神经系统又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活动进行调控,从而组成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环路,这个网络中不但存在结构上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功能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协调。这与中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整体观念”相通。

经络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以整体观为主导,并具体体现在针灸作用的整体性中,而这一作用是以经络系统的整体性,即经络与人体内部、自然界的整体性为基础的。经络通过体内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的通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个部分,把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脏腑组织器官联络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生理活动必然受着天时地理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体对其变化也能够相应的发生反应,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故经络与外界环境亦具有整体性。因此,经络系统凭借其上下内外,四通八达的信息传导网,将人体生命每一瞬间人体内外环境的千万个变化的信息传递至相应的脏腑组织、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反映或调节其功能状态。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是通过人体的经络系统,以外治内的作用途径,经过适当刺激体表穴位,激发经络感应传导,疏通经络,通过机体扶正祛邪、纠正脏腑气血盛衰虚实,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功能系统的活动起双向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亢进的功能起抑制作用,对低下的功能起兴奋作用,以再建“阴平阳秘”,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自稳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2 经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紧密联系 目前在解释“经络”的众多假说中,认为“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神经论”为数不少,如张锡钧[4]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说,孟昭威等[5] 的“第三平衡论”,薛崇成[6] 的“中枢兴奋扩散”说,谢益宽[7] 的“运动神经元柱”说,朱兵[8] “骨骼肌链”说,张维波[9] “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汪桐[10] 的“二重反射”说等。这些假说或从循经感传现象或从解剖结构方面提出了针感和针刺效应的实现,依赖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完整。通过一系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了经络感传与中枢神经有密切的联系,在体表发生的感传并非就是体表存在一条感传线,而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经络与周围神经亦有密切的联系,现代解剖学的直观结果发现,全身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均有神经干或较大神经分支通过。显微镜观察也证实,穴位处从表皮到肌肉各层组织中具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经络的循行分布大部分也与周围神经分布一致。经络感传中有时伴有循经出汗、循经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也表明了经络与自主神经有关。

经络与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针刺影响内分泌激素、免疫活性物质的释放,神经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则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如针刺能够激活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轴系统,促使垂体释放β-内啡肽入血,而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针刺对脑垂体—性腺轴系统亦有影响,针刺可治不孕症及继发性闭经,这些变化可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导下,针刺后通过促使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与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所致。针刺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系统的影响,表现在针刺能使肾上腺髓质中的分泌肾上腺素细胞数目增多,胞体增大,胞质反应加深等,其效应可能是通过整个神经反射弧而产生的。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还证实针刺导致的镇痛效应是由于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从而释放出大量的中枢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内源性阿片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等而实现的。这些物质除实现镇痛作用外,还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或调整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代经络研究的重点不应放在按照古典经络的循行路线去寻找其物质基础上,因为古人只是将经络现象、经络功能的解剖本质看作是大小不同的血管而已,而应放在发掘经络这个客观存在的功能系统与现代医学的联系,解释经络现象,利用经络功能,从而进一步发展经络理论。

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中医古典经络功能系统虽为2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二者均对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起整体调控作用。现代大量研究也证明了经络现象、经络功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具有紧密联系。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古典经络功能系统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融通之处着手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多领域、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手段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经络理论。 【参考文献】

[1] 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4

[2] 范郁山,姚春,曾绍球.经络与血管关系纵横谈[J].中医药学刊,2004,22(8):1541-1542

[3] 杨天祝.临床应用神经解剖[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

[4] 张锡钧.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5):20-23

[5] 孟昭威,祝总骧,胡翔龙.五年来我国经络现象研究的新进展[J].针刺研究,1984,(3):207-211

[6] 薛崇成.大脑皮层体感觉运动区病损时自发的经络感传现象[J].天津医药,1978,(11):508-511

[7] 谢益宽,李惠清,肖文华.经络和循经感传的神经生物学性质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5,25(7):721-731

[8] 朱兵,贲卉,徐卫东,等.神经—骨骼肌的继发性兴奋———“循经感传”机制研究(1)[J].中国针灸,2001,21(4):217-220

[9] 张维波.现代经络研究中的三个主要思路—兼论循经感传现象的机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6):46-48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第3篇

要达到此理想,就必须研制符合规范的检测设备,并具有容易学习与价廉物美的普及化特性。经过此设备的检测与分析,了解个人的体质状态,以及个人身体实际的问题与需求;并针对问题量身定做属于个人的健康方案,再进行长期的验证、观察与适当修正,帮助消费者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得以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设计符合个人实际需要的最佳调理方案。藉此实现中医现代化、数据化的理想,改善医病关系,使诊断过程透明化、标准化,促使中医成为自然医学中最值得信赖和实用的医学。

自然医学源远流长

自然医学大多拥有悠久的历史,为世界各国文明运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所发展的本土医学;使用自然的物质及自然的调养方式疏导、改善疾病,并增强身体抵抗力。自然医学在世界各地已流传数千年,对人类健康有一定的价值及贡献,但因为一直都没有一套系统化的架构以及量化的标准,以致让这些累积千年智慧的人类瑰宝无法普及化与生活化,这是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最值得开发的珍贵资源。

一、主流医学的缺角

西方医学是目前的主流医学,其在营养学、传染病、抗生素、外科手术、急救、公共卫生及基因工程等领域的贡献值得肯定;但发展至今,人们逐渐发现仍有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与无法治疗的疾病,这是因为西方医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西方医学是以人体物质分析的观点为出发点,即所谓的解剖学。解剖学将人体的物质系统逐层分解,认识各种物质系统的结构和规律。物质系统分析方法在近代的西方医学发展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建立了不小的功绩。但是,这种传统的分析方法无法认识到物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信息系统。西方医学忽视了人体信息系统及衍生的疾病,这就是局限性。所以建构人体信息系统生理学和医学,是近代西医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和方向。

二、经络学说弥补主流医学缺角

自然医学的领域相当广泛,但是仍有许多理论尚未能运用现有的科技与知识来解释,而中医体系中的经络学可说是目前最完备、最具系统性的一套理论。近代已经有许多学者专家致力于研究经络与穴道的存在,以生物电磁学、共振模型、电性传导、流体力学等方式证明经络虽然无法以解剖学的方式发现,但却实质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已正式认可针灸穴道能治疗疾病,并制定了361个针灸穴位的国际标准。

西医与经络学的结合其实可以是一套完整度相当高的医学。经络,是人体中联络脏腑与肢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大者为经脉,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经络学是一门相当特别的学问,但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古典中医对于人体信息系统及其衍生的疾病,只做了黑箱式的外部描述,知道怎么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但却无法解释其机转的原因,对其内部的真实内容并不清楚。以归纳、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却尚未拥有一套标准的检验方式,这正是古典中医需要透明化的部分。

三、西方医学与经络学的结合

人体的奥秘自从基因解码之后就算解开了吗?若是就硬件结构的角度而言或许是,但是以软件结构的角度而言却未必如此。人体同时拥有相当完整而精密的硬件结构系统与软件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硬件与软件必须互相搭配运作,若是搭配上产生问题就会造成人体系统的运作障碍。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众人所熟悉的科技产物,我们以计算机的整体运作来解释西医、中医经络之间交互作用的机制,或许可让一般人更容易了解与接受。

近代西方医学以解剖学为基础,属于实质存在的“硬件”。人体的硬件包含所有实质的器官与脏腑、体外的肢体与体内的脏腑、以及各种营养素等。如同计算机中的硬件设备。我们若将计算机硬件细分到最后还是实质的物质,但只有物质是无法使计算机正常运作,必须搭配适当的软件。但是只有软件、没有硬件也是无法运作,因此软件必须搭载在硬件之上。硬件是个载体,软件是实质上的应用;计算机有问题,可能是硬件的问题,也可能是软件的问题,光是把硬件问题解决了也不一定能让计算机正常运作(如软件中毒或档案遗失等)。拥有完善的软硬件机能才能让计算机正常运作,硬件与软件同样重要,哪里故障了都不行。

人体的经络功能以沟通为主,属于软件中的“驱动程序”部分。驱动程序包含有关硬件设备的信息,扮演计算机与设备之间连接与沟通的角色。把硬件的功能告诉计算机系统,也将系统的指令传达给硬件,让硬件可以依照指示开始工作;因此没有驱动程序,计算机中的硬件就无法工作,而驱动程序错误或搭配不佳时也无法发挥其部分或全部功能,甚至超频与超时的异常运作也将导致硬件损害。人体的器官就如同硬件设备一般,需要驱动程序扮演器官与人体之间的沟通角色,如肝脏与眼睛的驱动程序为肝经,有了肝经的正常运作,才能正确发挥肝脏等相关器官的最佳功效。

四、经络诊断与脉诊的差异

一般人对中医的诊断方式,大多数人直觉上会想到脉诊,但其实脉诊只是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四诊里面“切诊”的一个部分,属于四诊中最后的诊断辅助参考。而脉诊的学习困难度相当高,只有长期的师承指导与累积相当庞大的触诊经验才能独当一面,况且其主观性高,无法让患者亲眼看到诊断的结果与数据,也无法与患者双向沟通取得治疗方式的共识,因此难以取信于患者。经络本身为四诊的根本,经络诊断结合了“望、闻、问、切”四诊的大部分内容,且可以透过标准化的精密仪器,运用先进的信息科技计算,将分析数据与图表呈现给患者,藉以改善医病关系,建立病患的信心。经络诊断仪器因为容易操作,可大幅降低操作者学习的过程,让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可掌握自己的健康与保养状况。

诊断方法与设备

一、 诊断方式的改变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效能降低的原因大多是软件的因素,此时维修工程师就可以利用系统诊断工具来做分析与维护,避免问题继续恶化。而一旦硬件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维修工程师只有使用电器测量设备等各式各样的装置来判断问题点是在硬件、软件还是交互影响,才能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决定修复的方式。

许多西方医学无法察觉的不适症状,其实很多都是软件方面的问题,因为西方医学的局限性所以无法正确诊断出病因,这种软件的问题若一再拖延得不到解决,一旦严重到伤害硬件的情况,系统无法正常运作时,西方医学就能诊断出来了。

二、治疗方式的改变

以往西方医学对于疾病的做法多针对单一疾病采取压抑或对抗的方式,虽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相当快速,但也多少造成一些后遗症。虽然大部分的后遗症是正常人体可以自我修复或代谢的,但对于某些抵抗力较差的人还是有所伤害。因此现代化的综合医学应先从软件着手,以辅助人体的角色让人体与医学并肩对抗疾病,若是疾病过于凶猛,人体与医学的结合不足以抵抗疾病时,再使用对抗医学将疾病加以强制控制。

三、系统诊断设备

大多数的计算机中都安装了系统监控程序,可以定期侦测硬件与软件的状况并修复。因此如何监控系统的软件与硬件,将是系统维护的关键。除了自己感受到系统有问题之外,还需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解决。

由于硬件不论体积多小都是实质的物质,解析较容易,可以用各种方式查询得到问题所在。目前硬件方面已经有相当完善的检测设备,可以测试硬件的运作机能、温度与电力供应等是否正常,并有维修工程师与专家负责维修。

而软件部分由于不是实质的物质,因此译码的难度较高,目前拥有的检测设备相当有限,且因为缺乏系统性的标准,其所侦测的部分是人类无法看得到的内部作业,常常令人怀疑其检测的结果。因此,此监控系统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与检验,否则无法正确的监控,就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提供错误的信息而搭配错误的治疗方式,将导致系统的瘫痪。

西医拥有精密的生化检测设备,以及一套系统化的标准,使得分析与判断具有一定的公信力,患者也能够经由具体的数据、报表、图表、影像等结果了解自身的病情,可以与医师进行沟通,并信任医师所决定的治疗方式。但是生化检测设备往往局限在只能发现已经发生的疾病,属于疾病的确认工具,无法达到前瞻性的预防效果。中医的物理检测方式正好可以弥补生化检测的局限性,在尚未成为疾病之前就能得知身体各系统病变的状况,及早进行预防。但相对就缺乏一套标准的数据分析系统,这也是古典中医现代化的过程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系统修护措施

经过诊断分析之后,将影响效能或有问题的软件修复或删除,计算机系统就可以恢复比较正常的运作,硬件的负担也将减轻;但是人体比计算机强大的地方在于人体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在不同的时辰会有相对应经络的修复程序,只要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当的休养、营养补给、适当活动等改善措施,大部分损毁的机能皆可逐渐修复。休息恢复的时间较多,故障的机会也就小得多。计算机软件虽然还没那么聪明可以自我修复,但也已经有类似的功能产生了,如定期安排的硬件扫描与病毒扫描程序,修复与清理特定的软件与硬件。

经络养身的具体流程

一、了解自己的体质

西方医学普遍将病名作为诊疗的依据,但中国医学着重区分个人体质的异同,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调养。对于疾病的治疗,西方医学掌握主要的资源(约占有百分之十五的市场),但西方医学对于亚健康以及亚疾病族群的预防保健市场却相对薄弱(共约占有百分之七十的市场),而此却是经络养身最擅长的领域。

二、了解自己身体实际的问题与需求

以个人的实际状况与需求为依据,而非局限于大众化的保健方式。进一步可以在尚未形成疾病前就察觉到健康的变化,并且在体外就可以测试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三、针对问题选择适当的健康方案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需要迁就广告的宣传与亲友的推荐而选择错误的健康方案,只有仔细地为个人量身定做正确的健康方案(包含产品与服务),才能够帮助使用者拥有正确、有效又经济的健康人生。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疼痛;针灸治病;原则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细胞或潜在的组织细胞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和情感体验[1]。疼痛是生理、心理、感觉、情感、认知、行为、社会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体验[2]。

1 针灸针刺前诊法

应注意"四诊合参、四诊并用"。问疼痛时注意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及持续时间等。

1.1疼痛的部位

1.1.1头痛由于经脉在头部的循行部位不同,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可判别病在何经。一般痛连项背为病在太阳经;痛在前额或连及眉棱骨,为病在阳明经;痛在两颞或太阳穴附近,为病在少阳经;痛在颠顶,牵引头角,为厥阴病。

1.1.2胸痛多为心肺之病。胸痛而憋闷,痛引肩背者,为胸痹,多由胸阳不振,气虚血淤所致;若胸痛彻背,面青唇紫者,是心脉痹阻的"真心痛";胸痛身热,喘促鼻子煽者为肺有实力热;胸痛身热,咳血脓血臭痰者,为肺痈。

1.1.3肋痛 多与肝胆病有关。胁肋胀痛,身目发黄者为肝胆湿热;善太息易怒者为肝气郁结;肋部刺痛多为淤血。

1.1.4皖腹痛 其病多在脾胃。一般喜暖为寒,喜凉为热,拒绝按为实力,喜按为虚。可因热结、寒凝、气滞、血淤、食积、虫积而发,也可由气虚、血虚、阳虚所致。

1.1.5腰痛多见肾病变 腰痛绵绵,酸软乏力,多为肾虚;腰痛遇到冷或雨天加重为寒湿所致;痛如针刺为固定不移者,难以转侧者为血淤。

1.1.6四肢痛 多见痹症。寒邪偏剩盛剧疼喜暖者为寒痹(痛痹);风邪偏盛疼痛部位游走者为风痹(行痹);湿邪偏盛痛而重着者为湿痹(着痹);热邪偏盛红肿疼痛者为热痹。足跟或胫膝酸痛者为肾虚。

1.1.7周身痛 新病乍起者多为实力症,以感受风寒湿邪者多;久病不愈者多为虚症,以气血亏虚经气不利常见。

1.2疼痛性质 痛如针刺甚或刀割为刺痛,多为淤血;痛而有胀感为胀痛,多为气滞;疼痛不剧,绵绵不休为隐痛,多为精血亏虚,或阳虚有寒;痛有冷感喜暖为冷痛,多为寒邪阻络脉或阳虚;疼痛并有沉重感为重痛,多为湿邪阻遏气气血所致;久病、疼痛较轻、喜按,为虚症疼痛。

据以上收集临床资料为辩证论治提供依据。

2 针灸的辩证论治

是以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以经络证治疗为核心,以八纲证治为纲领。针灸治病就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八纲理论,将临床所见的各种不同证侯按脏腑疾患、经络证侯和相应组织器官病证的形式进行分析归纳、辩证论治。分4种:①八纲证治;②脏腑证治;③气血证治;④经络证治。

针灸的辩证论治主要为经络辨证.经络证治 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的辩证论治疗方法,主要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属络脏腑、联系器官、生理功能、病侯特点等来确定疾病的经络归属,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法。分经络辨证和按经论治

经络辨证《灵枢・卫气》篇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侯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灵枢・官能》篇说:"查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多用与于体表部位的肌肉、关节、组织、器官的病变。明代张三锡《经络考》说:"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其主,明其部以定经"。围绕此核心进行辨证,复杂的证侯即可有所归属。又分:①辩证归经;②辩位归经;③"经络诊察"归经,按经论治分有十二经脉的证治。

3 针灸的治疗原则

即以八纲理论,结合疾病症侯,病性确定的治疗大法。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法或泻法,或补泻兼职施。临床常见用治疗原则有:①清热与散寒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②补虚与泻实,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不盛不实以经取之;③局部与整体;④治标与治本;⑤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临床应用实例1:头维点刺放血治疗经前头痛。《外科精义・论三部诸脉主证》载:头痛者,大概实者多痛,虚者多胀也。也有"经前头痛为血实,经后头痛为血虚"说。冲脉有热故循足阳明胃经上冲,上扰清窍而致头痛,月经来潮随血下行头痛则止,故经前头痛应注重胃经论治。头维为足阳明经的最高点,标穴所在,经前头痛主因在血不在气。故选头维点刺放血,体现"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

4 配穴处方是针灸治病的关键步骤

4.1选穴原则是配穴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有局部近取、临近选穴、循经远取、辨证选穴。

临床应用例2:如二针法用斜刺法针刺太阳穴为主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

取穴:局部进取,体现"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以太阳穴为主穴配穴:百会、风池、列缺、三阴交。只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尖斜向下颌角放在方向,透刺至颊车穴。太阳穴为经外奇穴,为三叉神经痛、头痛、偏头痛等常用穴。本着"有病辨证,无症辨病"的原则,长针透刺太阳穴为主治疗头痛,每获得良效。

4.2配穴分按部配穴和按经配穴。

临床应用例3:刺血配合条脊为主治疗带状疱疹。①刺血:循经取穴:根据发病部位选取相应经脉的井穴点刺放血10~30滴,夹脊穴先轻后重扣刺。再用火罐拔出血;②针灸:辨症取穴:肝胆湿热取行间、太冲、阳陵泉;气滞血淤取足三里、行间、血海、肝俞、脾俞;③局部围刺;④推拿。1次/d,10次为1疗程,一般1~3疗程治愈。

疱疹与疼痛均为营卫不行,气血留滞而成(凝滞于皮化热生痈,阻滞于经络,不通则痛)。《灵枢・小针解》曰:"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刺血可去除淤血,疏通雍塞。"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调脊可状督脉,激发脏腑,振奋阳气,托毒于外而祛之以达病愈。

针灸治病主要以经络学说的理论为主。经络学说在阐释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针中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指导临床治疗尤其是对针灸治疗。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疏通经络:是针灸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中医理论中"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证。经络闭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甚至气滞血淤,而引发肢体或脏腹的肿胀、疼痛,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拘挛或脏腹功能活动失去平衡。凡此,均应"以微小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对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受患经部位酸楚冷痛、痉挛抽痛或跌仆损伤而致的肢体红肿疼痛,针刺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而止痛作用。

临床应用例4:耳穴磁珠贴压刺激治疗肝癌剧痛。

据经络学说"通则不痛""而者,宗脉之所聚也"客观通过耳穴贴压刺激,作用全身经脉和相关脏腑使经脉调和,气血通畅。通则不痛,从而发挥镇痛效果。还可改善机体各器官功能状态,最终起到镇痛、镇静、安神,通畅气血等临床治疗作用[3]。

俞穴佩伍,相辅相成,协同增效实例。

临床应用例5:电针镇痛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镇痛效果。

电针镇痛以被临床所证实。如在针刺镇痛下完成各种手术。如合谷内关下行"颈部甲状腺切除术,全喉切除术"等[4]

针灸可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所以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快。合谷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针刺合谷可增加中枢神经内原源性镇痛物质脑啡肽释放,是全身镇痛要穴[5-6]。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亦为针麻,镇痛常用穴之一,有益气复脉,安神的作用,与合谷穴相配合,镇痛镇静效果功效卓著。两穴合用,一阴一阳,相互依赖,相互为用,行气活血,安神止痛之功。且穴在上肢,易于取穴且不影响手术操作。

临床应用例6:针刺内关与足三里治疗急性肾绞痛。

内关穴,一穴通三经。为八脉交会之穴,可通窍型醒神,通血脉行气血。有明显的镇痛,止痛作用。对全身各部位的急性痛症等也有效验[7-8]。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针刺可通过益气养血、行气活血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两穴配合使用,不仅可直接达镇静止痛之功效,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来缓解平滑肌的张力,以促进结石排出,因而对急性肾绞痛的治疗疗效显著且相对安全。中医有"痛者不通,通者不痛"故针刺可通过缓解泌尿系结石梗阻导致的无菌性炎性反应,减轻患者梗阻程度来缓解疼痛。

临床应用例7:动气针法配合董事氏奇穴治急性胸肋痛。

中医认为胸肋痛即"岔气",乃因跌扭劳伤,引起经筋受损,气血雍滞局部而成[9]治疗主要以导气通滞为法[10]根据"心胸内关谋"原则,选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内关,可宽胸理气、散淤通络。董氏奇穴[11]中指代表人的督脉二角明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可疏气化淤,止痛消胀。故可治闪腰、岔气、胸肋疼痛。若病程短,可针下取效。火串穴入手少阳三焦经。可宜导气血,通络止痛。主治胸背痛。两穴佩相伍,阴阳相合、表里同治、化淤通络、活络止痛。疗效奇住著。动气针法称针刺运动疗法,于进针得气之后,活动患处以取得良好疗效[12]针刺得气后适当运动能促进针刺止痛的作用。

针灸疗法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

临床应用例8:三阳穴齐刺为主配合超短波治疗"鼠标手"。

鼠标手属中医"痹症""痛痹"范畴。为本虚夹实,正气不足,卫外不固,不能抵御外邪,风寒湿热等邪气易侵入人体,阻滞络脉、关节、筋骨,导致血脉闭阻、津液停聚、营卫不通,久而痰淤互结,劳伤痹痛,血气凝滞,则皮内肿痛、筋骨挛折、肿硬麻木[13]。

治疗以扶正祛邪,温经活血、行气散淤止痛为原则。取局部穴位为主,阳池、阳谷、阳溪均为手三阳经穴,齐刺三阳穴,常规直刺用平补平泻法。善利经脉气血,通络止痛消肿;外关属三焦经原穴可调理经脉之气,调理筋肉,解痉止痛。诸穴合用共奏补益气血、强筋壮骨、行气止痛、祛淤散结之功,以达通则不痛之效。配合超短波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炎性物,降低肌张力,促使致痛物质的排除,起到镇痛之作用[14]。

由此可见,针灸治病就是依以上四种原则,以经络学说为指导,遵循针灸的治疗方法,合理选穴,恰当配穴,正确的辩证论治将八纲、脏腑、气血、经络辩证方法紧密结合应用于临床,并灵活多变,融汇贯通。

参考文献:

[1]韩济生.疼痛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2]胡佩诚.临床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3]胡晖,张娱,黄婷,等.磁珠耳穴贴压对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护理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5):832-833.

[4]疏树华,刘双娣,陈昆洲.穴位针刺复合颈丛阻滞对甲状腺手术中内皮素与循环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7):374-375.

[5]李耀春,王承云.针灸刺麻醉下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5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4):233.

[6]张吉,张宁.针刺镇痛机制的探讨[J].中国针灸,2007,27(1):74-75.

[7]夏冬冬,王湖冰,谷禾,等.内关穴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J].中国针灸,2010,30(12):1003-1006.

[8]韩春晓,王江,车艳秋,等.针刺足三里的脊髓背根神经电信号非线性特征提取[J].物理学报,2010.59(8):5881-5882.

[9]黄健琳.针刺手三里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肌肉紊乱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37.

[10]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7.

[11]陈智君.针刺后溪穴治疗外伤后胸肋痛[J].中医外治杂志,2000,9(5):27.

[12]杨长森.针灸治疗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95-216.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第5篇

本人在70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通过研读《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等经典,并躬亲实践,逐步悟出了医源于道,医道同参,相互为用的道理,对发展中医理论体系及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方向,也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不揣冒昧,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第一,预防为主应是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内经》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绚丽的瑰宝,内容博大精深,其理论遍及天人一际、人与自然的整体观,摄生保健、抗衰延年的原则,人类盛衰寿夭的自然律及顺应自然、淳德全道能成真等方面。它是中医学体系形成时期的代表作,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万古不易的经典。而其中的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则是预防医学的重要体现。如《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有人评价这种具体的预防学思想是世界医学文献上的最早记载,在今天和将来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那么,如何无病先防,防的方法又是什么?本人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无论是未病防范于未然,还是已病救其萌芽,关键取决于人体的真气运行。《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篇》:“卒然遇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上论述,道出了人体正邪盛衰而致病或不病的至简至易之理,《内经》所论再也明白不过了。本人所创编的真气运行五步法,其主导思想就是在于培养真气,扶正祛邪,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抗衰延年,是《内经》预防思想的实践方法。

第二,经络活动的实质应作为中医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互相关系的学说。关于经络活动实质的研究,虽经多年的探索,都没得出定论。其实,《内经》对经络活动实质早有明确论述,只不过是缺乏实践验证方法。《内经》总结了古代圣人的实践真知,掌握了人与自然的规律性,制定了不违自然的摄生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恬忄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很明白,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真气便从之而生,旺盛运行;内守自身,神不外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就无从产生。《灵枢・刺节真邪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说的是真气是天阳、地阴化合的人体生命能量。那么,真气是怎样运行呢?《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指出真气即循环无端、周行不殆的经络之气,真气运行才是经络活动的实质。李时珍云:“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一著名论断亦说明通过养生实践锻炼,达到“返观内照”境界后,所能体验到经络活动的情况。本人创编的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经众多人的实践,并通过多年临床验证,对经络的活动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感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经络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进行真气运行法实践,真气运行的路线方向和动态,对经络问题的研究启发是很大的。在真气运行法实践中,任督脉一通,全身各条经络相继通畅。真气沿着经络路线,内通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给机体的每个组织系统提供充分的能量,从而使新陈代谢旺盛,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生命力日益旺盛,自然就会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由此而得出结论,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指导临床的重要依据,而经络活动的实质则是真气及其运行。真气是人体生命的能量,经络是真气的通路,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如果忽略了真气运行,经络活动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对经络的实质也就无法认识清楚了。

第三,真气运行应是中医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亘古至今,人们为防病治病,保全自身的健康长寿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主要研究的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如何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然而,由于《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卷的失传,《内经》博大精深的真理缺乏实践方法的证实,使人难以领会其精髓,所以长期以来,人们知医者多,而知道者则鲜。是故本人经多年探索研究,以为抱神以静,虚无生气,积精全神,行气摄生,以及恬忄詹虚无,真气从之,恬忄詹无为,乃能行气等论述,都说明在静定中真气运行,才是保健摄生的至真手段。据此,提出了真气运行学说,创编了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经临床验证,科学实践,获得了理想的独特效果。该法从凝神调息入手,培养真气,贯通经络,燮理阴阳,强壮脏腑,促进人体生命活动有序化,对各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疑难病均有显著疗效,对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化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都可得到验证,尤其能充分体现中医预防医学的实质。

按《易经》理论,人16岁肾气最旺,元气鼎盛,属纯阳之体,以后内伤七情,外感六,劳心劳力,元气逐渐消减,每8年减一阳,至64岁,一般人先天元气即消耗殆尽,仅依靠饮食维持生命,自然易致衰老,所谓“人活七十古来稀”。真气运行五步功法主张在先天元气未消耗完之前,就抓紧锻炼,以真气运行之法培补先天,尽量减少元精元气的消耗,清心静养,旺盛真气,却老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