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连锁经营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便利店 连锁经营 营销模式
便利店是零售业态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阶段,它的出现必将对传统零售企业提出革新性要求和挑战。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完全照搬传统超市的方式去经营和管理便利店,并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便利店业态的运营特点和效用进行分析,从而寻找一种适宜这种业态的营销模式。
一、我国便利店连锁运营特点
1.便利店与超市经营特点对比分析
便利店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便”,主要体现在营业时间长,开店地点灵活,所售商品均为顾客日常必需品及新品,同特定的对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等。其具体特点可以从以下关于便利店与超市的对比分析中看出。便利连锁店和超市有很强的互补性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便利店与超市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2.我国便利店连锁经营现状
(1)便利连锁店的市场营销缺乏特色。国内的许多便利店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没有自己的独特形象、业态风格、商品结构,不论经营的商品、价格还是服务均是雷同者多,这种千店一面的经营格局造成企业很难形成忠诚的顾客群。
(2)经营范围与商品结构定位不准确。便利店在经营范围与商品结构方面与超市和一般食品杂货店基本雷同,缺乏主力商品,在价格与商品品类上又无法与大型超市竞争,在地理位置的竞争上又不能优于食品杂货店,故“便利”功能无法体现,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
(3)未能充分发挥规模经营优势。许多便利连锁店在连锁经营方面存在问题。有些便利店虽然有“xx便利连锁店”的牌子,但没有真正导入连锁店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有些便利店片面理解连锁经营的统一经营管理的原则,热衷于统一进货,而对统一管理放任自流。
(4)管理水平低下。便利店经营管理的方法和技术除有与超级市场一致的特点外,还有其专有技术和方法,很多管理者还没有能够充分掌握,在经营的标准、管理的规范化及商品配送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实践中更倾向于夫妻店式管理,管理硬件系统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便利连锁店的业态优势
目前,美、日两国便利店发展都相当成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种业态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的便利性和购物的快捷性
便利店的商品在特性、包装、规格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如食品的即食、规格包装的一次性消费量等。便利店卖场面积小,货架低,一般到便利店购物的时间只占到去超级市场购物的五分之一。
2.投入成本低
便利店投入成本低,亚洲国家大城市中店铺的租金会越来越高,店铺更趋向于小型化,以减轻租金的压力。投入成本低,收益就会大,经营成本的竞争是零售业竞争的永恒主题,便利店就具有经营成本上的优势。
3.便利店抗市场风险能力强
便利连锁店的网点经营者许多是加盟业主,在遇到金融危机等市场风险时,可由众多的加盟业主来共同承担。另外,便利店规模小、商品品类少,遇到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可适时地调整经营结构和内容,化解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
4.地点和时间上对消费者的便利性
便利店店铺规模小,要形成规模经营就一定要大量开店,规模化经营使便利店在购物的地点上非常密集地接近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是其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之一。
三、便利连锁店的一般营销策略
1.统一品牌形象设计
根据市场调研,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青睐处于稳定上升的局面,相同条件下,最终决定购买的是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因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有一种“移情效应”,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对企业的信赖转移到其商品上,对食品的购买尤其如此。
首先,便利店独树一帜的风格和标志是吸引消费者的外在形式。消费者是否愿意进店,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顺利实现商业经营的目的。一个形象鲜明的设计,可以将企业形象留在顾客的心中。
其次,在内部辅助环境设计上,货架、商品、冷柜、收银机、桌椅、微波炉、电脑系统等设备的布局要合理、能够方便顾客购物。便利店往往忽视科学地设计其辅助环境、塑造和保持卖场的良好气氛。事实上这些不仅是工作人员更是消费者心理上的需要,商店气氛对消费者购物时的情绪、在店内逗留的时间、花钱的数目及再次光顾的可能性等影响极大。
2.商品的选择与配置
(1)商品选择。便利店在商品结构方面,以经营食品和生活日用品为主。选择商品大类和基本品种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为目标,主要是掌握好食品、非食品和服务三大类商品的类别比率,以及商品组合的“广度”与“深度”。
当然,不同商圈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便利店的商品选择也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层次,按不同需求选择商品。如住宅区与文教区的商品需求肯定有很大差别。消费层次高的地区与消费层次低的地区的商品结构也应不同。
(2)商品配置。在确定了商品品种配置的比例之后,首先要选择主营商品。便利店的主营商品一般是相对固定的,占经营商品种类的80%,其余的20%用作新商品和配套商品的销售空间,以适应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和新鲜感,这20%的商品是经常变换的。例如:罐头类产品,经过调查和分析后认为猪肉类罐头是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因此把猪肉类罐头定位主营产品,同时配套经营1~2种鱼类罐头、蔬菜罐头。
在普通的超市中,同一商品往往会同时销售有好几种品牌,但在便利店中,同一种商品的品牌不必太多,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后,将某种商品确定在有限的几个知名品牌。这样可以增加单位产品的销售量,形成大量订货的影响力,减少经营费用,达到降低价格的目的。
3.门店统一促销策略
在现代社会,要完成商品到货币的跳跃,促销是关键的一环。便利店的促销策划通常集中其集体的优势,统一管理,统一行动。主要抓住消费者对购物环境的“四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视觉即要求商品的陈列新颖,色彩搭配合适,POP书写醒目度和张贴的位置,服务人员的表情,态度。听觉指门店的背景音乐和顾客的评价声等。据调查,购物行为会随背景音乐的节奏而发生变化。从另一角度看,适宜的背景音乐也是顾客购物时所愿意享受的附加产品价值。触觉要求门店所售的商品必须光亮整洁,做到一尘不染。嗅觉指门店的空气流通性及店内食品所散发出来的刺激顾客购买的味道,使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保持舒适愉快的心理感觉。如连锁西饼屋就是用食品的芳香来促进销售的。
4.配送策略
多品种、少数量、高频度是由便利连锁店经营方式决定的商品配送方式。在信息时代,建立现代物流系统是保证便利连锁公司经营成功的一个关键。美日等国在发展商店自动化的过程中,均曾先采用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电子订货系统,再采用POS(Point of Sale)销售管理系统。EOS在商店自动化和标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统一配送带来了很大方便。
5.价格策略
便利店不同于一般的连锁店,其价位普遍比超市高出一成左右,利润率相对较高。但总部在定价时还是要考虑到消费者、竞争者、公司策略等影响订价的因素,综合权衡来制定商品的价格。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严格控制“敏感商品”的毛利率。如对消费者使用量大、购买频率高、最受欢迎、省时、便利的商品,实行低价销售,可在市场上拥有绝对竞争优势,并树立价格便宜的良好形象。做好商品的定价必须进行深入详细的调研工作,确定无利、低盈利、高盈利商品的范围,其比例要尽可能的计算精确。其次,抓住市场旺季,适时推出下浮比例折扣定价,如季节性、节庆、店庆等等。在此期间,对所有的或部分的商品规定统一的下浮比例折扣定价;或建立以一星期为周期,每日十种特价商品销售,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形成消费者的周期性消费习惯。
便利连锁店作为一种新兴的连锁经营企业与其它零售业态相比,其优势在于它的灵活、便利、服务多元化及高速准确的信息反馈,结合其优势选择适合的营销模式对便利连锁店的长期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家高:日本的“7~11”便利店成功之举.经济隙望,2000年,6期
[关键词]经济型连锁酒店;现状;经营策略
1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范围界定
经济型连锁酒店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但在欧美国家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产业,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而存在的一种酒店业态。其以价格和设施差异为主要区分标准,可进一步细分为三种类型档次的酒店:有限服务酒店、经济酒店和廉价酒店。
2 市场竞争态势
目前,全球酒店业前10强均已进入我国市场。其中包括法国雅高国际酒店集团、英国洲际酒店集团、美国速8酒店集团、美国万豪国际集团等。这些酒店集团通过输出品牌等方式进行经济型酒店业务的扩张。
全球第二大的酒店管理集团——美国温德姆酒店国际管理集团CEO史蒂芬·罗尼斯基(Steven Rudnitsky)表示,将加速旗下经济型酒店速8在华的“圈地”活动,预计2011年年底将有100家速8在华开业,而目前这一数字为32家。如果计划顺利实现,速8的门店数将逼近目前国内老大如家快捷。
在美国上市的如家快捷是国内的最大经济型酒店。如家终于如愿以偿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既展示了经济型酒店的良好发展前景;也能看出风险投资的倾向所在。我国经济型酒店业的高成长性,使得它成为风险投资关注的焦点之一。继“莫泰168”获得摩根史丹利的风险投资以及广州的“7天”获得华平投资之后,风险资金关注的下一个重点将是那些从区域市场发展起来的规模酒店。
潜在竞争对手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可能出现的情形就是,其他行业的经营者发现经济型酒店有比较高的投资回报,纷纷投资进入经济型酒店行业参与竞争,比如,房地产开发商。面对这种情形经济型连锁酒店必须抓好自己的品牌建设,通过连锁化经营构筑规模经济优势和建立销售渠道网络为新进入者设置进入障碍,提高自己与投资合作者讨价还价的能力。还有一种潜在竞争者的情形,就是单体经营的楼堂馆所和一二星级酒店,原本没有与经济型连锁酒店直接竞争的实力,但它们形成某种形式的联盟后,会给经济型酒店带来威胁。
好的竞争者可以吸引市场需求,为企业营造差异化优势提供参照,激励企业发展,并通过分担市场开发成本而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同时还有助于强化进入障碍。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处于市场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竞争的密度还不是很大,但国内外经济型酒店即将展开激烈竞争的态势已初露端倪。国外著名品牌的经济型酒店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管理经验丰富,经营理念先进,品牌优势明显,应该成为中国经济型酒店选择的好的竞争对手。
3 经营中出现的问题
经济型酒店的迅猛发展也给投资者和管理者带来了诸多问题。经济型连锁酒店这一经营模式在中国刚刚起步,在价格定位和服务特色上还没有确立标杆,成本控制机制还没有完善,对目标市场的细分工作不够细致和完全,导致了市场重叠或者过于宽泛,产品设计没有突出特点和层次,缺乏针对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虽然我国经济型酒店都称自己“经济”,但市场上价格却相差甚远。测算显示,中国经济型酒店房价应该在200元以下才比较合理。然而,目前中国大多数经济型酒店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这一标准。
在美国经济型酒店被定义为“B&B”,即“床(Bed)+早餐(Breakfast)”。经济型之所以“经济”就是在满足基本住宿需求的同时,省去了星级酒店的冗杂设施,节省投资成本。在房间设计,设施配套,人员设置,订房机制等方面有严格而科学的控制机制。可是,中国大量所谓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缺乏这样的成本控制理念。中国现存的大量经济型酒店处于各自为营的状态。
4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发展策略
4.1 有效控制成本,在“经济”上下工夫
国外经济型酒店提高利润的主要做法是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宜必思在德国科隆的一家酒店,100多间房,晚上就两个员工值班,但是,客人在酒店里面十分安全,房卡和电梯卡合而为一,旅客持有该卡才能乘坐电梯和进出房间。经济型酒店在组织设置上,可比一般酒店少两个管理层次,不设部门经理和领班,且员工要求一人多岗,比如,上午做接待工作,下午可能在客房打扫卫生。在锦江之星200间房间规模的酒店,员工只有60~80人,如家快捷的员工人数也十分精简,平均服务于每间客房的员工为0.3人,而星级酒店人房比最低1∶1,最高5∶1。
在硬件支出上,经济型连锁酒店应“锱铢必较”。星级酒店用中央空调,不管有没有人空调都要运转,能源消耗高,经济型酒店要“经济”应使用分体式空调,且冬天不用空调只用暖气。在锦江之星两张床共用一盏床头灯,客房没有地毯,而是被一种叫Amstrong特殊耐磨材料所替代,拉开客房的床,下面没有涂料,只露出水泥,卫生间只有淋浴没有浴池,香皂是空心的。
经济型连锁酒店强调“经济”,但并不意味着降低酒店的管理服务标准。其服务规范、基本服务质量和员工的专业水平与星级酒店的要求是一致的,据悉宜必思的东家法国雅高正在做一个筹划:15分钟的满意保证——对于客人的投诉,如果15分钟之内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结果,客人的该项服务免费。
4.2 精心塑造品牌,体现独有特色
在我国酒店行业中,欠缺的不是经济型酒店的产品形态,而是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品牌。我国三星级以下的酒店占据了整个住宿设施的80%以上,但长期以来都是以单体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规模,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彼此之间主要靠价格进行竞争,所以实力不强,效益较差。对于经济型连锁酒店来说,规模是管理的基础,品牌高于有形资产,只有在若干个知名品牌的旗下聚集了一定规模的企业群,才可以说经济型酒店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业态;从品牌本身的属性来看,品牌的本质就是消除消费者的防御心理,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4.3 大力拓展连锁经营,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论文关键词]连锁经营连锁物流体系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淮安连锁经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淮安发展连锁经营业的对策建议。
一、淮安连锁经营业发展现状
从总体情况来看,淮安连锁经营行业发展水平还很低处于初级阶段突出表现在本土连锁经营企业少、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县(区)之间不平衡从业态渗透方面来看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纷纷落户淮安,其商业业态涵盖百货商场、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以及折扣店等,其中,以肯德基、时代超市、苏宁电器为主的连锁业态为淮安连锁经营业的发展提供了标杆作用,连锁专业店遍地开花更是加速了淮安地区的连锁经营业的发展从区域布局上看,连锁经营在淮安市中心稳步发展。
并逐渐向郊区、县辐射,初步形成了经济商业固+区域物业住宅区”集中覆盖格局,连锁企业区域布局集中并逐渐拓展不光在主城区的淮海广场、乐园街等商圈有连锁企业抢滩布阵,在广大县区、城郊、农村地区.一些连锁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连锁性的药品超市、农资超市、日用品超市等.将连锁经营的触角伸到了偏僻遥远的乡村田头,从行业分布方面来看,由连锁餐饮、食品向中小型服务专业及专卖店延伸,从连锁模式来看淮安当地连锁企业品牌极少,直营连锁模式对促进淮安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没有体现出来目前基本上以特许加盟模式为主,自由连锁尚没有在淮安发展。
二、淮安连锁经营业存在的问题
1淮安连锁经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作为连锁经营的核心环节暨连锁物流体系的建设相当滞后.淮安市连锁物流规模小.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综合运输网络、仓储配送设施、信息网络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没有进行系统地规划和建设。
2淮安连锁经营的行业分布面窄小。目前.淮安市连锁经营业发展的行业分布面显得比较狭窄传统的医药、超市、餐饮业等分布较广连锁酒店、现代办公连锁等新型行业涉及不深仅在闹市区零星出现,而在图书、家政家装汽车销售等领域尚未涉及。
3淮安连锁经营业整体规模偏小本地连锁品牌影响小。目前,淮安连锁业整体规模偏小本地连锁品牌如江苏淮扬府现有连锁直营酒店13家、淮安市济生医药连锁有限公司35家门店不少连锁企业如淮安商联等本地品牌,只有3~4家门店尚未达到国际连锁商店协会对连锁定义最低11家以上零售或饮食店铺的规定.本地连锁品牌影响较小。
4淮安连锁经营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在淮安市连锁企业中,时点销售(POS)、电子订货系统(EOS)等技术运用仍处于低层次技术升级慢、科技含量低、综合水平不高,连锁总部对区域分店的管理能力和调控体系未完全建立等等。目前淮安市从事连锁经营管理的人员大多属于零售业管理人员,管理中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人才在总量和结构上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管理技术和人才的缺乏造成了淮安市相当一部分连锁企业有连锁其“形”而无连锁其神”,应对挑战.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差。
三、淮安发展连锁经营业的对策
1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淮安市政府可以在政策上引导顾客,加强对直营连锁、加盟连锁等连锁经营模式的宣传加大对连锁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确定重点发展领域为连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应积极培育、扶持各类连锁协会等自律性组织,使其真正发挥行业内部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作用。针对现状对连锁经营企业进行法律支持加快相关立法工作,反零售企业垄断法、大店法制约外资企业的收购行为。加大融资力度。
在连锁网点的布局方面,建议淮安市政府把连锁经营的发展纳入商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予以考虑。中心城市的商业发展规划必须考虑各类不同零售商业业态的有序发展和有机结合,并把发展连锁作为重点进行宏观指导。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旧城改建及居住小区的新建应为连锁企业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并把连锁网点的布局、业态结构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对待,在营业用房设计、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考虑连锁企业的特殊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多方位地鼓励本地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模式,建立淮安本地连锁经营品牌。2大力发展本地自由品牌。积极发展自有商品品牌,引导淮安本地连锁企业注重自有商品品牌的发展和经营,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进行设计,实行定牌生产。发展自有商品品牌收益高.效果好,也有利于树立连锁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
关键词:高职教育;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世纪是“连锁的世纪”,早在2001年国家经贸委在“十五”规划中就已经明确提出将连锁经营作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方向。我国连锁经营业经过初期开创、中期酝酿之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连锁经营行业发展及其人才需求现状
连锁经营在发达国家零售市场占到60%以上,通过对若干零售企业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销售、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等是连锁经营的基本规范和内在要求。
(1)连锁经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连锁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连锁企业(集团)逐年增加、连锁门店数量和销售额快速增长。连锁经营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商业流通业与服务业,同时还在不断向其他产业延伸。连锁经营规模扩张迅速,在流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连锁经营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企业实现规模扩张经营的重要方式。(2)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规模巨大。从我国连锁经营迅速发展的现实及未来发展空间、国外连锁企业人才本土化的实际看,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巨大。一般新开一个连锁店需要人员从数十人到几百人不等,而且要高中低各层次人才配备齐全。可见我国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入世后国际连锁业巨头将进一步加快拓展我国市场的步伐。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市场对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需求。(3)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规格高。连锁经营企业通过“可复制性模式”实现品牌、技术、管理、规模的快速扩张和统一进货、统一核算、统一库存、统一管理的规模化经营优势。从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计划的制定、物料采购、人力资源、投融资管理、选点布局、物流配送、店面规划设计等都要求更专业的人才,这就决定了连锁经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比传统企业要求更高。(4)连锁经营人才需求专业性强。就企业经营管理而言,产业业态不同企业人才需求差异就会不同。就连锁经营企业的本质属性而言,物流管理、技术管理、营销管理三大类人才是与其他企业存在核心差异的关键人才。
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总体上我国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企业对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专业人才供给的质量与企业要求差距较远,数量上也严重不足。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人才培养机构匮乏。目前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主要三种方式:一是学院式培养方式,二是各类培训机构咨询机构及连锁企业内部开设培训班的培养模式,三是执业资格认证模式。总体上全国培养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学校和机构比较少, 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需求。(2)人才培养专业定位与企业需求脱节。连锁经营企业的人才需求的专业是多层次、多层面的,具体包括战略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物流管理、技术管理、运营管理等等。而目前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定位存在知识宽泛、技能指向不准等问题,导致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期望以一个专业去满足一个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果是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3)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欠缺。由于我国连锁经营起步较晚,师资不足特别是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导致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在技能上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4)教学体系设计脱离人才需求实际。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与市场接轨不到位。从专业培养目标设定,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构建,到人才培养实际结果看,都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差距。
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特点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连锁企业发展需要,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原理、熟悉连锁企业购销存业务流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关系协调能力的连锁经营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连锁企业总部各管理岗位、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管理岗位、连锁门店管理、折扣店、便利店、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四、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通过采取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岗位从业能力。(1)根据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连锁经营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明确,因此应从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出发进行课程设计,根据企业岗位标准构建课程标准。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连锁经营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实用型、技能型课程,如《店铺开发规划》《卖场营销管理》等。此外,把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以证书来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2)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高职连锁人才培养应该遵循“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岗位实践三大模块教学”培养特点,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重点,通过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具备连锁经营企业的基本管理技能。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连锁经营的行业特点为出发点,对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调研,分析连锁企业行业所需要的多种岗位(如零售企业营运、采购、店长、物流、等一线操作岗位)对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3)推行“332”的弹性学期制。逐步推行“332”工学交替弹性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在原有两个学期之间,利用元旦、春节销售高峰期增加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小学期,使学生在校学习的前两年各为3个学期,并按照岗位能力递进的原则,要求学生在第1、3、4、6个学期依次掌握操作技能、仓储配送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4类岗位核心能力。同时使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对连锁经营行业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的毕业定岗实习工作的开展。第三学年的2个学期主要安排实习实训内容,分别为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此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深化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广泛进行企业行业调研,吸纳行业企业的意见。校企双方在明确了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之后.应据此共同开发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实习基地”的三级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共同开发标准化实用型教材。连锁业的“3s”特征之一的“标准化”也应有标准化的教材与之对应。有些课程可以编写为企业的标准化操作手册,如麦当劳、肯德基的标准化手册。(5)积极推进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连锁经营业态的多样性和岗位的复杂性导致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所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也不是单一的,从认知实践到案例实践,从校内基地实训到校外基地实训,各实践教学模式应相互衔接相互配合。项目化教学是满足连锁企业人才需求缺口的有效途径。具体改革内容还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综合实训、考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考核体系构建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药;连锁经营;WTO
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的有关条款,中国将逐步放开医药流通领域外资的进入,这对中国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外资进入的冲击,我国医药流通企业都在探索合适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以组织结构扁平化、流通速度快、节约成本的连锁经营就成了众多医药企业的选择。2001年和2002年两年间,中国现代医药流通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纵观我国医药连锁经营市场,既有许多优势条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医药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
在过去的两年中,医药连锁经营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1年前后,全国大约有200多家医药连锁企业,5000多家连锁医药零售商店。由于医药零售点高达20%—40%的毛利率,许多投资者在等待市场进入的机会。另外一个特点是医药连锁经营市场出现了制药企业、老牌医药流通企业、原有医药批发企业共同竞争的现象,更多的制药企业倾向于建立自己的连锁店。
如果我们把2001年称作医药连锁经营的元年的话,2002年可以称得上是扩张年,一些制药企业和纯粹流通企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扩张势头。三九医药集团作为50家可以跨省连锁的企业中为数不多的生产企业,200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行动神速、不事张扬的收购了国内400多家零售药店,并且计划要花13亿元在3年内开8000家连锁要点,力争占领国家不低于5%的零售市场份额。深圳万基的目标是在未来三五年内投资20个亿在全国建立1000家药店,每年达到10几个亿的销售额。同仁堂要在2003年前建500家分店。一些纯粹医药流通企业也开始了扩张,北京金象大药房大规模吸纳特许加盟店,打算在未来3年内北京及全国范围建立500家连锁店,其中北京地区200家,预计销售额将达10亿元。
医药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1.连锁经营数目虽然多,但规模小,市场份额低。我国现有医药连锁经营企业200多家,拥有门店5000多家,但其中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在较为成熟的美国、加拿大市场,前10家药店就占了整个零售市场的50%,但中国最大的200家连锁药店加起来只占了市场的15%,市场覆盖面小,不能承担起分销的重任。
2.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区域限制,影响了医药连锁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管理体制,是医药连锁发展的瓶颈。由于各级医药公司的存在,许多医药连锁经营企业仅仅局限于某一城市或地区,部门分割造成的“小商店林立”现象,虽然国家药品监督局已经允许一些医药连锁经营企业跨省经营,但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开办连锁经营的申请拖延或人为设置障碍的现象还屡见不鲜。
3.规范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目前,绝大部分医药连锁企业仍然为实现标准化经营,未能实现管理上的集权化和一致性。企业只注重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许多连锁店只是挂上了总部的牌子,其原来的单体店经营模式改进很少甚至照搬,根本没有达到连锁店在进货、广告、物流、形象设计等方面的独特要求和内在规律的统一,而且内部管理分工不明确、协调缺乏科学性,导致管理成本上升,不能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化优势和价格优势。
4.配套政策和法规滞后。我国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药品监督局为了规范药品零售市场,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我国医药连锁市场的规范化和统一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远远不能满足加入WTO后的中国医药连锁经营飞速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国还没有成熟的针对连锁经营的法律法规,使主管部门对于连锁商业中出现的假连锁等现象束手无策,极大的制约了整个医药连锁市场的规范与发展。我国医药连锁经营的框架构建思路
1.连锁经营的模式选择要适当。目前,国际流行的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
针对我国目前医药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并面临国际知名企业冲击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应采用正规连锁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先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然后通过优化整合,逐步探索适合本企业的经营模式。同时应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总部为制药企业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此类企业由于要将本企业产品放于主要经营产品位置,而且要通过连锁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应该主要采取正规连锁,如为了尽快占领销售终端,也可以考虑加盟店,待时机成熟进行收购转化为直营店。
(2)总部为老字号、名牌医药流通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区域性的连锁组织,随着区域限制的取消而逐步走向全国化,有着丰富的医药连锁经营的管理经验,而且在医药流通中有品牌效应,应该采取特许连锁方式,同时也要注意加盟店的质量,防止假连锁和不规范连锁。
(3)总部为原医药批发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畅通的进销渠道,在传统体制下控制了大量的销售终端,医药批发企业可以带头搞自由连锁方式。各企业相对松散的联系在一起,利用总部的物流配送来降低成本。
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药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医药流通企业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期,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将在兼并、联合中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扩张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通过条形码和收款系统收集信息,跟踪药品销售的动态,从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3.整合现有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提高其竞争力,为迎接外资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连锁经营的最终目的市取得规模效益,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一定的分店数量才能充分发挥连锁总部的物流配送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中国目前有200多家医药连锁经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面对即将来临的外资冲击,迅速改变我国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状,运用整合甚至是医药联盟的方式提高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4.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取消地域限制,为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国家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出台针对医药连锁企业的法律法规,使医药连锁经营在我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国家药品监督局应该加大放开的力度,特别是取消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限制,清除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连锁经营的地区、跨省经营扩张扫除障碍,同时加强对医药连锁经营审批的管理,使医药连锁企业的扩张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
5.实现保持统一和有效激励的充分结合。保持店面、广告、物流等方面的统一,是连锁经营的重要表现形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是连锁经营的价值所在。在总部和分部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只注重统一而忽视了对分部的管理,否则不能达到整体的有机结合。
6.降低药品价格,实现薄利多销,让利于消费者。随着国家对药品管理的逐步放开,特别是OTC(非处方药)的放开,医药连锁形式减少中间环节,同时资本大量流入使竞争趋于激烈,药品的价格下降已经是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应该尽快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消费者。只有将最终顾客作为上帝的企业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
7.连锁分店的设置应该以便民为原则。医药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它的销售也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方便、快捷的需要。医药连锁企业药店店址应尽量选择在居民区、商业区中,使人们方便购买。在这方面医药连锁企业可以借鉴日常商品连锁店和超市的网点设置,而且可以考虑与它们平行设置。
8.提高医药销售人员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传统观念认为,药店只是销售药品的场所。但是,随着OTC药品的普及,老百姓已经将药店当作了小医院,常常会提出一些与药品疗效有关的问题。医药连锁企业必须重视,提高销售人员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
医药连锁经营在中国出现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笔者相信,只要充分利用发展机会,遵循科学的医药连锁经营框架构建思路,在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之后,中国的连锁经营企业还是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世谦:《连锁店经营管理实务》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牛海鹏:《特许经营》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3]杨文杰:“加快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对策”(《商业经济研究》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