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农业规划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
最近,县政协通过对土桥、全德、侣俸等乡镇实地调查和召开部分涉农部门座谈会的形式,就我县五年来农业投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此报告。一、农业投入的基本情况。五年来,我县农业投入资金逐年增多,中央、市、县三级财政投入预算内资金1998年为1885万元、1999年1591万元、20xx年1935万元、20xx年4309万元、20xx年4455万元,共计14175万元,其中农村生产支出3389万元、农业综合开发2356万元、农林水气象部门事业费4466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287万元、农业部门支出344万元,基本建设支出3333万元。而科技三项费用中用于农业支出为零,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与农村水产补助费分别只有11万元和58万元。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产业结构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虽然经过五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值由9.31亿元增加到10.23亿元,达到年均增长2,但总体而言,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特色农业不突出,商品农业步履维艰;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甚微;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幅度小。二、存在的问题。1、农业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不强,实施不力。一是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没有很好坚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主观臆断、行政行为突出,致使规划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二是规划着力点失偏,重在追求农产品数量和品种的微观规划设计,忽略从宏观上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综合效益。三是规划执行不能持之以恒,常常因人而易,朝令夕改,致使不少农业开发项目有头无尾,半途而废,成效甚微。2、农业投入重微观轻宏观、重点不突出。目前,我县农业投入呈两多两少现状。“两多”即向微观层面的具体生产环节具体农业品种投入多,向每家每户投入多。近年,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指挥农民种这养那,“逼民致富”。如种桑树,投入1200万元,由于承诺资金不能全部兑现,至今还欠农民桑苗补助款600万元未付,而农民又受之不愿、干之不乐,前种后拔,损毁严重。资金撒了胡椒面,干群关系紧张,政府诚信下降,项目发展无果,农民受益甚微。“两少”一是向农村基础设施、公益项目投入少。如我县水利设施大部分建于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功能退化,村社公路量少质差,疏于管理,严重制约农村发展。二是向效益高的非农产业投入少。目前外出务工经商约占农民收入的70,但政府却关注少投入少,几乎处于一种农民自发自为的状态。由于两多两少,政府强为农民办农民自主自力可以办的小事,费力不讨好;农民无力所为的大事,政府又缺位失责。农业投入抓小失大,重点不突出,效益不明显,不能从宏观上、总体上、基础上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农业投入的体制不顺。目前,国家农业投入中计划经济的痕迹较重,指令性较强,一些政策性规定既脱离实际,又不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市场农业。如项目的设定、资金的投放多向微观生产领域倾斜,不重视整个农业基础的改造提升,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农业投入权力部门化突出。由于农业投入体制以条为主,各涉农部门为争取项目,通过“验收”,即“各炒各的菜,各敬各的神”,形成部门决策、各自为政、投入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三是基层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弱。农业开发综合度高,比如园区建设就涉及水利、交通、电力、农技等多方面,但投入条块分割,基层政府难以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满足建设需要。三、几点建议。1、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规划。农业规划是农业发展的指导,必须要突出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要立足全局,把握世情国情,切合发展趋势,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客观规律,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制定规划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论证,尊重民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严格通过专家评审,建立民主决策制度,避免主观独断、盲目决策、规划失误。执行规划要严肃持续,防止因领导更替、工作重点切换而随意变更终止,保障坚持不懈实施,一届接一届,干出成效。2、农业投入要着力宏观,突出重点。在市场经济下,资源市场配置,微观经济领域活动自主自由,农业的具体生产、一家一户的生产活动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因此,要打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模式,转变职能,准确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农业投入退出微观,着力宏观,突出重点。一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有利于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受益面广、利用率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条件,也是政府应着力培植打造的公共产品。要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等公众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网络,提高档次,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搭建平台,促进发展。二是大力扶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主导产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支撑,要大力培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专 业大户生产水平较高,辐射带动力较强,体现了当前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应该从政策、技术、信息、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增加投入,提供服务,积极扶持,充分发挥他们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促进科技推广,开发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大力推广科技,开发人力资源是改变农村原始、落后现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农业技术应用和开发的投入,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兴办农民学校,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现代劳动技能,为农民就地发展商品农业、外出务工经商奠定基础、增强实力。3、建立科学的投入体制。国家规划农业开发项目,制定农业投入政策,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切合基层发展实际,倾向宏观领域,重视农业基础和环境改造。对投放项目的考核验收不能宥于条条框框,坚持“戴帽”对块,要重实际效果,给基层合理的自主空间,增加投入实效。基层要建立农业投入管理和监督机制,增大政府统筹协调力度。打破条块分割,加强部门合作,“同炒一盘菜,各敬各的神”,使有限的资金能打捆投入、配套使用、联合开发,最大限度形成合力,增大效能,节约资源,实现投入效益最大化。
[1]
在百度搜索: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
(一)规划目的:加强区域林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明确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空间,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为实现林地科学管理奠定基础,确保如期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为改善我区生态经济环境,以及强化使用林地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各产业之间使用林地矛盾,促进区域经济文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二)规划任务:一是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以及森林资源规划调查设计成果,查清林地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将现有林地和规划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分解到乡镇,并落实到山头地块,建立林地管理档案;二是以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为指导,明确区域内林地保护利用的目的和任务;三是分解落实区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目标,进行林地保护利用的分区、分类、分级、分等,优化林地区域内林地结构(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人工林和天然林等)和空间结构;四是明确林地保护利用对象、内容措施;五是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利用管理工作机制和措施。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责
为统一组织和领导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项目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林业、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发改和交通等各相关部门关系,研究决定与规划编制工作有关的重大事项,掌握规划编制工作进度,落实工作经费,组织检查和评审等工作。规划项目组负责编制具体工作,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布置、规划资料组织、相关协调和上传下达工作,负责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具体规划报告的编写工作。
三、工作目标和进度安排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工作部署,从现在起至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2012年底前完成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1.成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项目规划项目组,召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规划框架的技术细则。
3.组织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选送项目组有关人员参加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对项目组全体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统一调查方法和技术标准。
4.收集有关本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资料、林地利用现状和历史资料以及近期林业建设各项规划等资料。具体如下:
(1)基础信息资料类
1:10000电子地形图
区卫星影像资料
行政区划图(民政局)
交通图(交通局)
水系分布图(水务局)
行政村界线图(民政局)
土壤分布图(农业局)
土地利用现状图(国土局)
立地类型分布图
(2)林业部门相关资料
《区“十二五”林业规划》
区分年征占用林地详细资料
区林业三定、承包、发证系统等林权制度改成果资料须
《区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和相关成果资料:生态公益林分布图、生态公益林小班图、生态公益林数据库、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区分重点和一般)
《区最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森林资源分布图、山林现状图、小班因子数据库和调查年——基准年——年两个时期造年、采伐、征占用林地资料(落到小班、地块)
(3)其他部门相关资料
十二五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资料
《生态宜居区建设规划》
《市区城市总体建设规划》
各专项“十二五”相关规划:《水利建设规划》、《道路交通建设规划》、《给水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规划》、《现代物流业规划》、《现代农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房地产等方面规划资料、《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区最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详细资料
(4)其它相关基础资料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最新统计年鉴(近五年)
区区志
其它区有关的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规定。
5.购置必要的调查仪器及设备,印制调查表格。
第二阶段:外业调查
1.补充调查。对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使用1:10000地形图和卫星影像资料对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调查补充。
2.利用最新“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重点商品林规划,核定生态公益林(地)、商品林(地),进行森林(林地)类别划分(落到小班、地块)。
3.根据林权小班矢量化成果,将森林资源二类成果、林权制度改革、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内容纳入同一地理信息平台统一管理。
4.调研各类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需求现状与趋势。重点是各部门(——2020年)落实项目、地块和规模的用地(尤其要林业部门用地资料)。
第三阶段:内业汇总
根据收集、调查取得的资料,提出初步的规划目标和任务。预测各林种用地指标,提出初步的规划目标和任务。在各类用地基础上,进行内业整理,综合协调、平衡,完成规划图绘制和规划表填报,编制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报告,形成《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领导小组意见后,进行修订完善,形成《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送审稿)。
第四阶段:成果审定及
组织有关专家对《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送审稿)进行审定。审定通过后,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阶段:建立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专项经费,搞好协调指导。项目组具体工作要明确分工,各项工作落实到人,项目组各项任务承担者要定期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并妥善处理,确保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根据农业部(农办经[2009]21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监测试点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我局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组建领导班子,落实专门人员,开展详实调查。现将监测调查情况简要分析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距省会成都147公里,辖15个乡镇、143个行政村、1055个村民小组;幅员1896.49平方公里,境内最低海拔417.5米、最高海拔3090米,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川钟秀、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5.7%,享有“绿海明珠”美誉,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四川省生态县。2009年,有农业户8.98万户(其中:家庭承包经营户8.78万户,占97.8%),有农业人口30.17万人、占总人口88%,有农村劳动力17.54万个、占农村人口的58%;有耕地面积19.54万亩(其中:田17.62万亩,地2.10万亩),有茶园20.16万亩、桑园1.72万亩、果园1.01万亩、林地200万亩,茶叶、奶牛、林业、生猪为农业支柱产业,属典型的盆周山区农业县。2009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8.87万亩,复种指数为301%,其中:粮食作物播面为32.32万亩、占总播面的55%,粮食总产13.75万吨、农民人均456公斤;年出栏生猪42.15万头、肉牛2.51万头,年末奶牛存栏3.73万头、年产牛奶10.45万吨,年出栏肉用羊9.69万头,年出栏家禽900万头。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45亿元,其中:农牧渔业总产值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民人均纯收入5303元。
二、发展现状
(一)公共服务机构
全县共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40个,其中:(1)县级10个、占25%,乡镇级30个、占75%;(2)种植业16个、占40%,畜牧业20个、占50%,农机化、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各1个、占10%;(3)乡镇级机构中,除种植业、畜牧业外,均无独立机构。
2009年末,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批准编制数为351人,在编人数261人、占批准编制数的74.4%,实有人数290人、占批准编制数的82.6%;在所有机构中,除15个乡镇级畜牧业服务机构为差额拨款外,其余县、乡(镇)两级机构均为财政全额拨款机构。此外,县乡(镇)两级均配备了相应的仪器、办公用房、交通等基本办公设施,种植业系统还建立了15000亩相对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
(二)农业龙头企业
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6个,其中:省级1个、占16.7,市县级5个、占83.3%;有茶叶加工3个、占50%,种植业(滕椒)调料食品加工1个、占16.7%,牛奶加工1个、占16.7%,奶牛饲养1个、占16.7%。2009年,6个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2615万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占合作社总数的18.4%,带动农户14080户、占总农户的15.8%。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县共有各类合作社49个(其中:工商登记注册49个),其中:种植业29个、占59.2%(其中:茶叶16个、占种植业的55.2%),畜牧业11个、占22.4%,林业6个、占12.2%,渔业1个、2.1%,其它服务业2个、占4.1%;在合作社中,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36个、占73.5%,加工服务为主的9个、占18.5%,购买服务为主的2个、占4%,其他的2个、占4%;合作社有成员6500个,其中:农民成员6465个、占99.5%。2009年,合作社经营收入1631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1%,业务交易量14028万元、占经营收入的86%。
此外,有种植业、畜牧业等各类专业协会46个。
(四)其他农业服务组织
全县共有其他服务组织12个,其中:农业科研教育(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个、占8.3%,供销合作社4个、33.4%,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企业2个、占16.6%,农业信贷金融机构4个、占33.4%,农业保险机构1个、占8.3%。
三、主要工作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在稳定和巩固公共服务机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职能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
为进一步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民增收,我县依托县农业局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分别于2008年8月和2009年3月在眉山市率先成立了县和乡(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责任,配备了电脑、管理软件、室外彩色电子显示屏(县农业局)等办公设施设备,确保工作正常开展。为有效强化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包括总则、资质评估及资格审查、信息收集上报及、委托流转及交易平台、备案登记、统计报表、档案管理在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规定(暂行)”(洪府办[2009]33号),制发了“**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工作流程”、“**县土地流转程序”与服务中心职能职责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流转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上墙,建立了土地流转出让、受让及台帐登记“三簿”。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洪委办发[2009]10号),创新流转模式、与农业规划产业相结合、引进业主上规模,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截止2009年12月底,全县采取互换、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耕地3.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比上年增加1.62万亩、增长108%;流转涉及农户0.85万户,占总农户的9.5%。流转土地中,以茶叶、蔬菜、饲草为主的规模经营达到0.9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0%。如:柳江镇天禾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与农户入股、租赁方式,种植浙江安吉白茶2000余亩。
(二)着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洪委办[2009]12号),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路、目标、原则和举措。截止2009年12月,全县共有各类合作社49个,(其中:工商登记注册49个),比上年增加37个、增长3.08倍,带动农户2.88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32%。多数合作社均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生产(加工)、统一销售的合作模式,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着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为此,我县始终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制定用地、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全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2007年,引进蒙牛集团组建**蒙牛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建立万头奶牛示范养殖场;引进龙都茶业集团,组建集种、产、学、研、贸为一体,年产名优茶叶2500吨、深加工产品1500余吨,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的四川尚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有力地推动了优势产业茶叶、奶牛的产业化发展,全县茶叶面积由2007年末的13.53万亩增加到2009年末的20.16万亩,增加6.63万亩,增长49%;奶牛由2007年末的2.66万头发展到2009年末的3.73万头,增加1.07万头,增长40%。
同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据统计:2009年,全县6个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采购量达到4万余吨,采购额达到14150万元,全县农民户均1600余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带动农户1.41万户,占总农户的15.7%。
(四)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我县始终把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放在首位,将25度以上的27.4万亩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竹、还茶、还草,停止审批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关闭了小煤窑、小纸厂等“三废”污染企业近120家,先后禁用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制剂96个品种、限制使用单质化肥品种17个,建设沼气池2.2万口,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全县农产品产地环境整体达到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抓好标志农产品开发与管理,全县共开发出茶叶、牛奶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标志农产品35个,2009年生产总量达到3.0万吨,其中:新希望、尚林生物、雅雨露、雅自天成等农业龙头企业开发13个,占总数的37%。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售辐射到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尤其是茶叶,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客商均慕名前来采购。
四、存在问题
从监测调查情况看,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共服务机构由于人事体制及经费原因,人员断层现象突出,加之财政保障工作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明,严重影响服务和管理职能发挥。
(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国家政策性支持、扶持力度不够,其服务职能、经营优势受到制约,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三)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农业专业服务、农机专业服务、农产品销售市场、农业保险、农业信贷担保等发展严重滞后,多形式生产经营服务网络格局未形成,农产品生产保障机制不健全、市场营销不畅通。
五、几点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套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它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农业生产单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端,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针对存在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一个体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多年来,对于县以下基层来讲,其管理体制均不明,多头管理、各行其事、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明确其管理部门及职能职责,有效防止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现象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管理第一、服务第二,管理促进规范、服务促发展。
(二)建立一个机制
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依托,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排头兵,其管理、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因此,应当在进一步明确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好人才、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其管理、服务等公共职能。
(三)推行一个政策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联系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应当建立和推行包括国家农业项目、国家贴息贷款、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的鼓励、支持、扶持政策,推进发展。
关键词:旅游产业;发展;收入;关系。
摘要: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对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起的背景作了论述,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农业发展安徽0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都市生活的狭小空间,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原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自然良性互动的诉求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而水涨船高。在这种语境下,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调剂着人们的生活。通常,旅游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内外带来压力,进而人们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理念。安徽在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领域是比较早的“试水”者,有着比较成熟的发展路径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对安徽模式进行科学细致的解剖和分析对当前以及今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也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流趋势。
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质。
1.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所谓生态旅游农业是指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又被称为旅游农业或观光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在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一种现代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是集农业生产、产品营销、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式产业体系。[1]。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整合了两种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人将生态旅游农业定义为“朝阳产业”,这种说法恰如其分。
1.2生态旅游农业的产业特质:①和谐共生性。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同要素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农业对于环境、资源以及旅游的发展起着统筹兼顾的协调作用,既遵循了农业、旅游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又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的协调发展。②规划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科学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及深入系统的分析预测基础上。在实际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目标区域的实际调研拟定可行性报告,最终决定项目能否如期上马。③交叉性产业。生态旅游农业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兼具农业与旅游业的特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使农民同时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天然谐趣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诸如生态观光、乡土民情等项目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游客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外身心彻底放松的诉求,为人们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提供了一条绝佳路径。
2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趣的背景。
2.1地理优势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日光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湿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为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安徽有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南山地林茶粮区。这些区域特产丰富,如枇杷之乡-歙县、山核桃之乡-宁国、酥梨之乡-砀山、红茶之乡-祁门等。安徽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如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产,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安徽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2.2政策扶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腾飞,成为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渠道,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嫁了农村的社会治安风险,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同时,将农村的现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新的载体基础上的完美对接。为此2007年安徽省出台了17号文件《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意见》,确定打造旅游大省的发展思想,提出打造“三大板块”(即大皖南旅游区,泛巢湖旅游区,新皖北旅游区)和“六大区域”品牌(即突出黄山,打造以世界遗产和徽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大别山,打造以原生态和红色旅游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巢湖,打造以滨湖城市与商务休闲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亳州、凤阳、寿县古城,打造以淮河流域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从财力上对规划编制、景点建设、旅游接待宾馆创星、“农家乐”创星等工作进行奖补。
2.3经济能力因素。旅游活动能否长效进行下去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力有着莫大的关联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旅游的可能性存在正相关性。从国际上来看,旅游业对于各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在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人们的消费收支结构中,观光旅游分量举足轻重。这种情况在我国体现的也十分明显。作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旅游业,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愈来愈明显。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生态旅游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不断减低充分证明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物质性消费不断走低而精神享受性消费与日俱增。绿色消费和个性消费的理念蔚然成风深入人心,而旅游在其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们消费理念和模式的演进成为近些年来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4国家“假日经济”政策的强力助推。安徽生态旅游农业能在并不很长的时期内取得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优越[2]。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的情况逐渐形成的。从1995年5月1日国家开始推行每周5天工作制起,国家对居民假日的每一次调整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政府更是提出了“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并推出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七天的假期,使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114天,奠定了假日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各种假日的不断增多对安徽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后会更加明显。
2.5生活压力加剧、交通布局更加合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呈现逐日向好的状态。但是,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典型的比如“城市病”现象。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就业机会的稀缺性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导致人们竞争压力空前加大、心理承受力经受严峻考验,很多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渴望着走出紧张的“城堡”,呼吸到新鲜自由的空气。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旅游农业得天独厚的特性充分彰显。另外,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交通、通信的发展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私家车的非线性增加、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给人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便捷渠道,人们出行的灵活性相比从前更加明显。
3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客观问题。
3.1生态旅游农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冲击。
正如前文所说,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无视和回避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经营模式的严重滞后以及经营理念上的急功近利。长期无序的粗放式经营使我们的环境千疮百孔,问题接踵而至。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差和利用限度,若过度开发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景区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的实际承载力,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恣意妄为;很多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制约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兴建虽然必要,但是没有通盘考虑也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侵害冲击,等等。[3]我们会看到,在很多林区,由于人们无度开荒,大量森林被砍伐,原本并不明显的水土流失问题一下子严重起来。另外,为了增加农业产出,提高产品的产量,人们在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若长期使用又不加以控制,必将对水质和土质产生恶性影响。
3.2经营粗放、设备滞后以及交通闭塞。
3.2.1经营理念存在偏差,重经济产出而忽视生态效益。
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要坚持科学、合理、可控,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不经论证便变更土地用途,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可能破坏土质。很多经营者对自身的定位也缺乏深入分析,在农业自然资源的特色开发方面缺乏研判,比较优势不明显。比如说,人们在旅游消费中会制造很多垃圾,这些都要及时妥善处理,以防对环境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只考虑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只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审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
3.2.2经营粗放,深入开发陷入困境。
一个好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必须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这是硬件方面的必然要求。但是,光有好的设施没有好的服务也是发展的一个误区。许多生态旅游农业区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认知度和吸引力,根源就在于经营方式粗放,没有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内在价值。另外,当前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大部分都是当时当地的人们搞起来的,群众的首创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经营理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他们往往很难将其引入纵深方向,旅游开发长期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活动形式和载体单一,文化附加值严重匮乏。
3.2.3交通条件落后,位置偏僻。
旅游发展,交通现行。没有快速便捷的交通,旅游景点很难为人们充分接受。当前,安徽本省生态旅游农业主要布局在一些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区域,游客抵达景区以及在景区游览都十分不便。交通条件的落后和位置的偏僻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后,安徽要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完善交通体系。
4破解方略。
4.1政府科学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总体来讲,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还处在层次比较低的起步阶段,很多东西都在探索试验过程中,经营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漏洞比较多。政府部门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上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加大经营管理者们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科学管理、创新思想的指导引导。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该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生态旅游农业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运营。例如,在兴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筑的同时,注意保留原先的有特色的建筑群,将新的发展思路和旧的资源充分整合。在资金投入方面,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生态旅游农业的整体层次和水平。
4.2在可持续的轨道上良性运营。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最终出路必然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没有疑义的。在开发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在前期准备以及具体实施中,要注意生态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吸取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同时,完善生态旅游农业体系内部资源的配置和结构的调整,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和互补效应。在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社会效益高的新路。
4.3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是由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污染的预防控制等内容构成,运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农业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原理,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要特别注意消除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要大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调整农业发展的能源结构;要加大技术研发水平,通过技术手段破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安徽省是长江、淮河的流经之地,生态建设和保护格外重要。要坚决遏制乱砍乱伐森林资源的不良势头,通过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森林资源完好无损,建立多种类型的生态资源保护区域,深化退耕还林工作。尤其是,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宣传力度,鼓励他们退耕还林,让他们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长远意义。
4.4整合区域资源,提高旅游农业的文化意蕴。
任何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必然拥有很多特色资源和优势领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要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深入挖掘本区域的历史精髓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附加值和历史厚重感。实践证明,没有文化内蕴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安徽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很多特色性的东西,这是当地旅游农业发展的灵魂。事实正是如此。置身在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区内,乡村生活的闲适惬意油然而生,游客能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静谧。水车、荷塘、犁等农耕文化的典型特征融入到景区中时,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人类的原始状态,心开始沉静[5]。另外,要深入挖掘各个层次的文化,注意保持一些古镇、地方文化、民间工艺品的原始特色,减少人为因素的濡染,提升旅游农业产品的文化内涵。
4.5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优化经营模式和产业布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也是如此。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重要素,缺一不可。在拟定规划前要全面考察目标区域,做好可行性论证,征求各方面意见。坦率讲,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层次还比较低,理论支撑明显不足,实践方面也是刚刚起步。成就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如方式粗放简单、利用率低等。因此,在进行旅游农业规划前要对居民收入、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6]。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不是单个农业经营者可以完成的,可以借助于旅行社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这是促进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道路。旅行社介入生态旅游农业经营之后,广大农民就不用担心由于文化水平和管理理念落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了。另外,旅行社本身的一系列优势,比如客源较多、管理理念先进、广告优势等都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展重要作用。旅行社参与进来之后,旅行社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成为利益共同体,面临经营风险时,双方可以群策群力共同应对,减少经验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5结束语。
不可否认,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由于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发展中的问题并不比成就少,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予以解答。长远来看,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然走依靠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语境下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增强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徐红。对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问题的思考[j].合肥: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4.
[2]光善万,徐宜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动因浅析—以成都为例[j].
成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0):73-74.
[3]徐宜国。若尔盖草原沙化的人文因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81-12683.
[4]四川省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