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疗器械 发展现状 发展环境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07-02
医疗器械产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医疗健康产业专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稳固、产业链条完善,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其制造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具有行业壁垒高、集中度不断提高等特点,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材料、传感器、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及行业的崛起正在为医疗器械产业注入新鲜活力。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现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生产和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颇具发展前景的生力军。
1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1.1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需求格局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国内居民生活水平高,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市场需求以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庞大、需求增长稳定。中国、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医疗保健系统改善空间较大,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医疗器械有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1.2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往来平均增速达7%左右,是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左右。据统计,美国、欧盟、日本共占据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超八成的份额。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的40%以上,2015年强生公司以2 584亿美元的总收入位居全球榜首。2011―2015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稳步增长,2015年达到3 90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为1.90%。预计该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增长至4 775亿美元,2015―2020年期间将呈现4.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1.3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但增长强劲,市场销售规模2001年、2013年、2014年分别为179亿元、2 120亿元、2 556亿元,2014年的增长率为20.06%。我国医疗器械2015年市场总规模约为3 080亿元,为2007年535亿元的近6倍。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类销售总额为568.58亿元,新华医疗以75.54亿元的收入位列国内医疗器械公司收入之首。2010―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CAGR)为17.01%。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大高于全球增速,预计2017年将达到4 94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5.4%。
1.4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中,跨国企业在高端市场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尤其是医学影像设备和体外诊断等技术壁垒较高的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75%。国内的三级医院一般都采用进口医疗器械,即使是二级医院,也有2/3的医疗器械是进口产品,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出口的是部分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当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点是X线设备中的高频高压技术、全数字化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电子内窥镜生产技术等。进口医疗器械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2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工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发展较为滞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把医疗器械纳入战略发展,“十三五”医疗器械已经到了蓄势待发,大发展的趋势,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
2.1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 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近年来,国家有关监管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为医疗器械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5―2020年期间,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重大装备研发、前沿和共性技术创新、应用解决方案研究、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未来我国数字诊疗装备行业将实现突破、收获及继续高速发展。
(2)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稳步增长,我国由于社会老龄化人口比例提高、新医改政策的深入贯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以及居民支付能力增强等因素,国内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广阔的成长空间,必将推动医疗器械市场迅速扩张、高速发展。
2.1.2 不利因素
(1)国外企业具有从上游材料研发到下游产业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其中,产品设计与研发、分销与品牌建设是医疗器械产业主要利润的关键环节。
(2)新进入的企业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医疗器械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研发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2.2 政策强力支持,助推市场需求增加及产业优化壮大
(1)国务院通过“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精准医疗等领域将启动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以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和支撑升级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被确定为医药工业与医疗卫生方面重点突破的领域之一,这必会加快我国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助推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2)在国家政策导向及医疗装备新需求下,国内医疗器械消费市场需求增加。卫生部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对于自主研发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用设备等,卫生部将专门推出100亿元的民族健康产业重大专项,可见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3)医疗器械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成行业未来的主要方向,尤其小微医疗器械科技公司作为医疗器械新产品研发的主力,成为大公司重点收购对象,致使医疗器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壮大。
3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连续多年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产品出口的数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当前,现代医学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需求。
(1)医院高端医疗器械的配备以及便捷的家用医疗器械都将迎来高度的需求增长。
医疗器械创新体现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的特点。加强医疗器械工业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医疗设备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该行业相互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创新产品的政策支持,高度重视医疗器械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对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临床急需的产品提供支持。预计未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与世界医疗器械市场的关联度将愈加紧密,对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水平等势必产生巨大影响,促使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从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转化。
(2)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重点发展数字化诊疗设备、健康监测装备等五个领域。
医疗器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指导点,国家对医疗器械和医疗装备有很高的支持。数字化诊疗设备将作为“十三五”重点专项的首发。高端医疗影像产业化方面,主流的、高质量、高分辨率及多功能的影像设备仍是“十三五”重点关注的部分。诊疗一体化特别是高端影像相结合、可再生组织修复的材料和可吸收植介入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趋势。智能医疗有助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医疗器械高端设备及前沿技术如云诊断等多由发达国家所掌握,大量的健康信息智能检测微型化需要我们整个行业来发力。医学影像设备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借助互联网技术为远程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帮助,借助手术机器人实施远程操作或通过现代通信方式指导前方术者操作。同时以人机工程学为背景进行医疗机械改进,改善医疗器械中的弊端,保证相关机械性效能更高更好,人机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战略要以全球性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转化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根本,加快产品的二次开发和技术改造,建成一个高新技术和常规诊疗技术有机结合,既适合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能与全球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术制造产业。企业必将从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国际市场环境、国内市场政策及自身发展战略三者联动过程中抢占先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必将真正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市场需求更加旺盛的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 医疗器械行业经济运行态势[J].财经界,2009(1):43-46.
[2] 2016-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
[3] 盘点:2016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排行[EB/OL].(2016-08-11).中商情报网.
一、中国成为创投的焦点
2006年已成为中国创投历史上投资金额最高的年度,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清科――2006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年度研究报告》,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投资金额高达17.78亿美元,比上年高出52.1%。这个数字使中国可望成为仅次于美国,获得创投投资总额第二的国家。(图1)
从图1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风险投资机构热门的焦点,自2001年以来保持平稳的增长,这与中国近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同样会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投资金额将再创新高。
二、创投下一座油田
先前在投资金额中占到大半边天的广义IT行业已经成下降趋势。虽然2006年中国创投市场总金额高达17.78亿美元,比上年高出52.1%。但是其中存在一个突出表现是,IT行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自2005年以来的投资多元化格局进一步深化。与2005年相比,2006年IT行业获得创业投资的数量比重从66.2%下降到了59.6%。具体来看,下降的趋势2006年下半年更为明显,IT行业在下半年两个季度中的获投案例数量比例均低于60.0%。(图2、图3)
以上分析说明,从某种程度而言,中国的IT投资环境已进入近似饱和状态,并正在恶化,成下降趋势。因此,目前有必要开采下一座油田――医疗健康行业。
据美国IrvingLevin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2005年国际资本向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呈上升趋势,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分析师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将持续风险投资的热点。
目前市场空白意味着巨大商机。尽管IT行业所占投资金额超过50%,但广大的风险投资机构显然对这轮大潮已有些丧失兴趣。面对这样的形势,许多风险投资机构对下一座油田的方向仍然迷惑。但目前一则新闻让VC再次兴奋起来。
2006年10月25日市场盛传已久的“拜耳收购东盛盖天力”一事,终于水落石出。拜耳医药保健以总交易金额12.6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盛盖天力旗下的“白加黑”等3个西药OTC品种,这起交易被称为迄今为止跨国巨头与国内药企之间最大的一笔并购案。在谈及东盛出售OTC业务原因时,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表示,中国的医药企业在西药尤其是在OTC的研发方面,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没有后续资金开发新品种,东盛如果只靠现有资金发展肯定会影响企业以后的发展。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东盛一家的问题,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医疗服务等在内的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一直面临着行业快速发展和资金相对掣肘的困扰。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国医疗建康产业也因之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
三、我国生物医药现状
优势:我国人口众多,可谓潜在需求非常之大,并且政府支持医药技术发展,我国已经在众多高校中开设了医疗器械与工程专业,为培养专业人才做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国同时也拥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并且这个群体将不断壮大。2006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1134亿元,同比增长20.7%;医药工业完成出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29.5%。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总额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增幅在6.5%左右。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总价值约为15亿美元,2006年底增加至22亿美元,未来5~7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
以上说明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庞大,并且生物医药、医疗保健行业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现正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随着我国医疗服务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将投入这一新兴领域,将带来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
劣势:虽然我国已经努力在技术上赶超美国等拥有高技术的国家,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过慢,在技术上不能位于世界前列;由于位于起步阶段,技术不够先进、熟练,虽然有廉价的劳动力,但是生产成本仍旧较高,并且没能形成规模性,因此售价较高。另一方面,我国公民的消费水平较低,不能够完全接受高价位的医药和营养保健品,致使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速度较慢。
如今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正处于增长阶段,因此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随着大量的外资涌进这一领域,我国应健全法律法规来进一步规范这一领域。虽然这一行业具有较好的上升势头,但是由于技术的缺乏,并且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投资的风险较大。技术方面尚不能在世界领先,因此国外有可能造成技术垄断,从而将冲击我国这一尚不成熟的行业。由于我国消费水平较低,因此应当合理定价,限制进口,防止扰乱国内市场。
四、风险投资如何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一)切入点――研发费用高。创新和规模运营是中外医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随着中国加入WTO,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成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在中国,医药研发是由各科研院所完成,由于其资金短缺,因此要引进外资来完成研制。而对于生物医药领域,其收益巨大,因此得到风险投资商的青睐。风险资本可以通过研发部门缺少资金而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二)介入条件――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市场性。评价一项技术的价值不仅要有技术的先进性,还要有技术的成熟性和市场的经济性。产业化的价值体现在形成产业的先导性、长期成长性和规模性上。而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性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这个产业具有经济前景,VC才会介入其中取得高回报。所以,作为风险投资技术评估的标准,理性的考察其技术先进性、成熟性和市场经济性,规避由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关联经济带来的系统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1月1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峰会上,国内外多家知名创投企业齐聚,各家普遍认为中国目前医疗健康产业机会很多。
新药吊起投资者胃口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开放时间早、国内企业水平大幅提高,成为风投们最看好的行业。如今新药研发已经成为风险司瞄准的又一猎物。
10多年前,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开始青睐我国医药产业,但是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CRO(药品研发外包),药品行业尤其是新药研发根本无人问津。因此,在数次投融资会上,他们从不谈投资新药。然而这次,医疗产业的企业家们与数十家风险投资商们面对面交流,兰馨亚洲、IDGVC、中经合、KPCB、华登国际、启明创投基金、富达风险投资公司、德同中国投资基金、德丰杰龙脉创业投资等多家海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领军人物表现出了相当浓厚的兴趣。
“我们专门成立了新药研发小组,观察中国药企、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新药研况。”富达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陈立实认为,目前国内新药研发有很多优势,中国的病人多、样本丰富,医学研究人员的薪水低、劳动力便宜、成本低等都是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不能相比的。
“而且,在监管政策上,较美国政府,中国政府的政策非常优惠。”据英特尔投资部中国区联席总监吴蓉晖介绍,某些治疗特殊疾病的药物,美国FDA要经过层层审批后,还只能进行部分临床试验。而国内政策对此管理得非常宽松,没有太多的限制。
河北以岭医药集团副总经理吴相君表示,该集团有一个成立了15年的研究院,而且每年坚持上市一个专利药。因此近两三年,不少风投到企业考察。“由于新药从研发至上市,一般需要7年至9年的时间,我们希望风投们能建立一个长期战略。”
深圳迈瑞在美国上市后市盈率超过100多倍,深受境外投资者追捧。而无锡药明康德这家从事CRO服务的研究性企业,一登陆纽交所,股票价格就翻了一倍。可我国新药研发由于专业性强、风险大、成功率低等原因,风投们几乎都不碰这块。这次会议上,风投们言语间表达出了对新药研发的高度关注。陈立实更是预言,“投资新药研发将成为未来的一个潮流,尤其是对具备自主资金的投资公司”。
不过,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合伙人周志雄等人的观点比较温和。他们承认,新药研发肯定是收益最大的项目,但是在国内投资新药研发面临着一些问题。
“新药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对新药投资前的评估不太容易。”一位刚从美国回来的博士说。
周志雄同意这一观点,“新药专业性强、市场前景难预测、研究机构能力评价不易等问题,导致不少药学专家们都不愿意接受风投们考察企业的邀请。”
目前风投们有一种业内比较认可做法,即先考察这个新药是否在国际上市、国内推广的渠道有哪些;然后,再考察这个研究机构或企业过去是否有研发的经历和团队的情况;最后决定分阶段投资。“这样在某一阶段失败后,资金自动停止注入,也减少了风投们的损失。”
周志雄还反复强调,“新药的市场前景和销售渠道对风投们最关键”。他说,如果新药的研发机构、企业不能提供这些报告或数据,风投们对新药研发还是要再三考虑。
市场空白意味着巨大商机
据美国IrvingLevin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2005年,国际资本向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呈上升趋势,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其中,生物制药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数量最多,达到21亿美元;医疗器械和化学药物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均为14亿美元,分列第二、第三位。分析师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将持续风险投资的热点。
除了风险投资家对巨大市场的兴奋外,中国医疗健康企业本身也有着较强的资本需求,他们期望通过开拓资本通道,实现海外上市、并购等跨越式发展。
10月31日,世界三大体检中心之一的台湾美兆集团在北京宣布,3年内将在大陆建立30家连锁机构,朝构筑“1000万人的健康管理平台”的目标迈进。
已经有20年历史的美兆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7家连锁机构。按照美兆的计划,除已经建成的北京美兆体检中心外,还将陆续在上海、沈阳、成都等城市陆续开设连锁机构,会员人数从目前的89万提高至800万以上,预计投资总额13至15亿元人民币。
支撑这一庞大扩张计划的背后,是美国中经合集团这一风险投资商,其目标是推动美兆集团3年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国医疗建康产业也因之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
市场的空白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目光敏锐的风投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蛋糕,继高盛投资海王星辰、华登集团投资深圳迈瑞、IDGVC投资广州香雪制药和桑迪亚医药之后,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准备大举投资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因之即将步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制药巨头首次在华设风投基金
外资药企在华投资形式也发生了里程碑的变化:全球制药巨头美国礼来公司近日宣布成立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用于投资亚洲,特别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企业。据悉,这也是全球制药企业首次以风险投资的形式投资中国。
礼来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李励达表示,随着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投资前景的中小型制药企业急需资金支持,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也应运而生。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的首笔1000万美元将投给百奥维达中国公司。“我们的投资回报是中长期的。我们将搜索亚洲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有潜力的企业,事实证明这些企业大多数都在中国。”李励达称。
“十五”末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市场,医疗器械年销售额达到325亿元,并且年增长率达14%-15%左右,高端医疗设备销售更是达到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出口额高达36.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48%;进口额为37.86亿美元,同比增长15.32%。
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看,门类上我国似乎近于齐全;从进出口产品种类看,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出口的是部分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专家说,最近10年内,优先发展国内市场紧缺或空白的常规产品和基础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物美价廉、量大面广的普及型产品,机电一体化的诊断、康复、理疗型医疗器械。当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点是X线设备中的高频高压技术、全数字化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电子内窥镜生产技术和医用导管工艺技术等。加强医疗器械工业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采用其他行业的技术成果,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从总体来讲,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以全球性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转化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根本,加快产品的二次开发和技术改造,建成一个高新技术和常规诊疗技术有机结合、既适合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能与全球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术制造产业。
目前,我国最新研发的医疗器械产品也走在了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的尖端。未来5-7年内,我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到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将达1000亿元,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将占到5%,到2050年这一份额将达到25%。“十一五”是我国医疗器械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生物芯片点样仪
项目简介:该产品采用合成点样法直接点样的技术原理。承载玻片和样品盒的平台固定不动,X、Y轴带动点样头作平面运动,Z轴带点样头作上下运动,完成沾样和点样运动。
该仪器主要技术指标有:点样方式:接触式(针式)或非接触(喷式);点样面积:最大22mm×73mm;点样量:0.2~0.8nl;携样量:0.25~2μl;样点大小:75~300μm(直径);样点间距:100~350μm;点样密度:1000~8000点/cm2。生物芯片点样仪在点样头的运动精度、点样方式、点样密度、最小点样间距、点样针清洗及可靠性、外观、操作的人性化等方面都与目前国际水平相当。均可满足国内生物芯片技术对点样的要求。
该仪器具有样品种类多,点样精度高,点样稳定性好,制造技术较为成熟,便于推入市场等优点。
项目进展: 成熟应用阶段。
项目负责: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意义: 生物芯片点样仪器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技术支撑平台,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基础工程,疾病基因诊断、临床治疗、药物开发、农作物优育优选、环境检测和防治、食品卫生监督、司法鉴定和生物武器等领域,对生命科学领域许多研究方法与途径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压式医用负压吸引器
项目简介: 临床工作中普遍使用的负压吸引器常常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主要是不能满足高负压、压力可调、可移动性、引流物质易观察的要求。该产品是针对以上问题设计的,而且经济适用。
该产品采用双向阀结合移动活塞的设计获取负压,通过活塞的行程和往复次数来调节负压,通过负压表来指示负压大小,取得了很好效果。
项目进展: 成熟应用阶段。
项目负责:长春妇幼保健所。
“T”形踝足矫形器研制
项目简介:该产品是改进传统踝足矫形器的不足,研制提供一种既可以预防和矫治足下垂,又同时可以预防内翻足及下肢外旋畸形的踝足矫形器。通过对传统踝足矫形器改进,扩大其矫治和预防功能。在传统踝足矫形器基础上进行改进,在足底部增加了可控制内外旋的“T”形插板。还可将踝部制作成可活动的踝关节,变静态为动态,在动态基础上增加两条拉力带,使动态的踝关节增加了辅助背屈的功能。根据患者足下垂、痉挛的程度通过拉力调节带调整踝与足的角度,使其达到或逐步达到功能位,缓解痉挛的组织,解决或减轻康复治疗后的肌腱回缩现象,有效地防止踝关节的僵硬、畸形。提高踝足矫形器的功能,扩大治疗效果和应用的范围。使现有的“T”形踝足矫形器不但具备原有AFO的功能,还增加了足内翻、下肢旋外畸形的预防、足下垂的矫正。
项目进展:成熟应用阶段。
项目负责:福州第二医院。
意义:该产品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疗效显著。
AL――I型按摩
理疗床
项目简介:AL――型按摩理疗床是一种较理想的康复保健设备,提高治疗效率,对慢性腰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症疗效量著。按摩轮往复周期52±4s;散热板温度80±10度;工作噪声≤70dB(A)。
项目负责:保定医疗器械厂。
意义:该产品总有效率均在93.5%以上,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E2926加热按摩垫
项目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更加重视医疗与保健, 健康产业也应运兴起发展壮大。E2926加热按摩垫内置1加热片6电机8磁石 ,通过加热、电机振动与磁疗等方式对人体部分主要穴位进行按摩从而实现保健。
该产品首次采用硬件技术模拟MCU控制电机,可灵活调节按摩频度与力度,其功能接近于MCU电路,远胜于简单开关控制按摩类产品,但成本比之MCU电路降低20%以上。
工艺上运用喷胶技术,节约胶水用量,此项工艺降低胶水成本30%以上。产品采用环保设计理念,使用EMC电磁兼容电控技术;低噪音设计,使用低噪音电机,并对电机进行减振工艺加工处理。产品表面采用热压工艺处理,增强产品外观美感,手控盒设计贴合人手结构,手感好。
项目进展:成熟应用阶段。
产品负责:厦门蒙发利垫制品有限公司。
意义:投放市场以来,销售量一直攀升,市场前景广阔。
MD808型高压电位治疗仪
项目简介:MD808型高压电位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法,利用高压交变电场调整人体内的体液、血液的酸碱平衡,从跟本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广泛应用于各大医疗机构和卫生保健机构。
该产品使用高压电场,可以治疗“三高”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
项目进展: 中期阶段。
项目负责:天津市麦迪克高科技有限公司。
秦明8619系列心脏起搏器
项目简介:秦明8619系列心脏起搏器作为慢性心律失常的永久性治疗,适用于心脏完全或间歇性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其他症状性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的治疗,是集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与精密机械制造技术一体化综合应用的高科技产品。
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采用集成电路工艺制作CMOS芯片,并采用表面贴装(SMT)工艺实现了心脏起搏器专用混合电路及脉冲发生器国产化,使起搏器具有起搏模式、频率、脉幅、脉宽、感知灵敏度、不应期等六程控功能和三种ERT指示,具有一定的管理功能。(2)采用激光焊接技术、钛外壳表面涂敷、氦质谱检漏技术及EO灭菌处理,大大提高了心脏起搏器的技术质量水平,降低了心脏起搏器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使之与国内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并提高了经济效益,创造了产业化条件。
项目进展:成熟应用阶段。
项目负责:陕西秦明医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意义:该产品高新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高,技术创新点突出且技术创新程度高,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在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并已创造了产业化批量生产条件,社会贡献率高,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丙型肝炎病毒分片段
抗体检测试剂盒
项目简介:丙型肝炎病毒分片段抗体检测试剂盒是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用于丙型肝炎诊断的蛋白芯片试剂盒,能同时检测血液或血清中5项丙型肝炎相关指标,即抗HCV总抗体和核心抗体、NS3抗体、NS4抗体和NS5抗体,具有丙型肝炎初筛和确诊的双重功能,充分反应丙型肝炎发病和预后情况,可用于丙型肝炎的临床检测、体检和血筛,市场针对医院、体检中心和血站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
该产品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特点,并且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高,与传统检测方法比有很大优势。
项目进展:中期阶段。
项目负责:上海裕隆科技有限公司。
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复合芯片
项目简介:可以广泛用于目前诊断为Ⅱ型糖尿病中,免疫中介性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大批量筛查确诊。通过糖尿病相关自身免疫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研究表明,更多相关抗体阳性直接意味着更高的发病危险,联合检测在Ⅰ型糖尿病临床前期和发病早期,具有重要的疾病预报价值。
项目进展: 中期阶段。
项目负责:陕西超英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悬吊式固定器
研制及临床应用
项目简介:该产品的设计根据腰椎滑脱病理特点,吸取了现有腰椎滑脱内固定的优点,它借助固定螺钉豫悬吊棒之间的圆周齿状关节使滑脱提拉距离有效调节。符合国家产业技术的有关政策。它同时具有理想的内固定器所需的强大向后提拉复位力和脊柱轴相撑开力,在滑脱锥体复位过程中,同时矫正了滑脱锥体矢状位旋转。经多家医院临床医院验证,它复位能力强,内固定坚固可靠,临床效果可靠,是一种操作简便,具有可调性的腰椎滑脱内固定器。
项目进展: 成熟应用阶段。
项目负责: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手动开口钳
项目简介:该产品主要用于急救领域。在紧急情况下无论病人处于任何状态,都能将口腔打开,例如急性昏迷抢救插管,各种中毒的抢救洗胃,醉酒病人的洗胃,五官科、口腔科手术。公安业务中的特殊病人,不能主动张口而影响下一步诊断和治疗,用此开口器可以达到使病人被动张口的目的。
该产品组成及工作原理:由钳口和钳臂两部分组成,钳口采用钛钢材料,既轻薄坚硬又有弹性,表面加以薄层柔软衬垫,可以有效防止器械对牙齿及口腔组织的损伤。钳口与钳臂之间有拉杆连接,当启齿器将病人口腔打开一道缝隙时,将开口器钳口迅速置入口腔内,通过拉杆的运动拉开钳口呈任意角度,并加以固定,此时病人口腔开大,可以进行下一步治疗工作。钳臂部分由拉片、手柄主架、牵引直齿、复位簧、转向齿轮、主动齿轮、前进千斤、止退千斤、固定螺钉、压把等部件组成。当钳口进入病人口腔后,操作人员板动压把,两个齿轮运动,带动牵引直齿活动,打开钳口,前进千斤与止退千斤控制钳口打开角度,起固定作用。工作完毕按复位片簧可恢复开口器非工作状态。
该产品便于携带,可在救护车内或其他场合使用。
省委、省政府作出学习浙江经验,加快经济发展的决策,提出工业三年翻一番的目标。全省医药行业应当积极行动,有所作为。省药监局对全省医药行业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正确运用后发优势,加强江西医药经济崛起》调研报告。为促进我省医药工业的崛起,围绕实现三年翻一番的目标,现将我省医药工业发展情况、工作思路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报告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医药工业发展的紧迫性
我省医药工业增长与国际、国内医药经济基本同步,20__年医药工业产值48亿,位居全国18位。今年上半年,我省医药工业比上年同期增长30%。汇仁、江中、天狮、桑海、赣南等各个骨干医药工业企业有目标、有项目,发展势头很好。目前我省医药工业产业占全省gdp约2.2%,在中部6省比例最高,且医药发展显著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医药行业在我省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是我省医药工业通过近年的积累,初步具备同国内外医药企业竞争的物质基础;二是我省中成药业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很大;三是医药行业具有高成长性,特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中药、化学原料药的出口带来机遇。我们调查后认为,在客观上我省医药工业具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经过努力三年翻番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但仍存在制约因素,主要是:
1、我省医药工业企业改制工作急需抓紧。这几年我省医药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汇仁为代表的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到20__年底,江西医药工业的国有资产比例达52%,远高于全国26%的平均水平,企业包袱重,活力小,竞争水平差,制约了全省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我省医药工业企业gmp认证工作亟待加速。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gmp认证,没有按期通过的药品生产企业,将被强制关停并转。我省146家医药工业企业中,目前仅有17个企业获得22张证书,有46家企业立项新建厂房。已通过认证的企业比例位居全国下游。
3、我省医药工业企业总体上缺乏新产品跟进。江西已经培育了5个年产值超亿元的药品,是中药单品种过亿元最多的省份,但这些产品同类竞争比较多,新产品开发投入少,新产品总数和档次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江西医药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水平落后。并且,江西医药工业企业供应本地市场的品种不足20%,对临床的贡献率低。
二、主攻现代中药产业,建设中药产业强省。
中药工业是我省医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医药产业优势在中药。我省已形成了四大中药集团,全省中成药总量在全国排名第8位,培养了一批知名中药产品,中药工业是我省医药产业的发展的支柱。发展中药工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发挥我省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现代化产业,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1、中成药产品现代化。我省夏天无、草珊瑚、肠炎宁等许多中药产品富有地方特色,在全国绝无仅有,但没有技术优势。发展我省中成药产品现代化,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做江西特色产品的标准研究,做出有效成份,拓展新功效、新疗效,提高产品品位;二是做现有产品的新制剂、新工艺研究,获取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三是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2、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规范中药材种植是中成药质量的基础,中药材的种植离不开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资金和市场。一是要以企业为主建立药材基地,推行sop操作管理,从药农个体种植转向工厂化生产,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质量标准研究,控制中药材产品质量;三是省药监部门将对gap药材给予政策支持,对企业生产的地产药材和大宗药材核发药品批准文号,让质优的中药材占领市场。
3、创立中药饮片品牌。长期以来,中药饮片加工业技术简陋、没有质量标准、管理粗放,影响中药饮片企业做大做强。我省樟帮、建帮中药饮片炮制底蕴深厚,品种资源丰富,有条件建好全国性的饮片生产基地,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中药饮片产品。对些,药监部门将采取两项措施:一是组织企业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谁制定质量标准,谁获得省药监局颁发中药饮片生产批准文号;二是取消分散在医疗机构、药品零售门店、个体药农自行加工方式,扶持专业中药饮片企业扩大规模,做出品牌。
4、建立中药提取物企业。中药提取物是供中成药生产的原料,目前中成药生产企业均是自建车间,自行生产供应本企业所需要。中药提取物的生产模式应当向向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对此,药监部门将引导和支持建立专业中药提取物企业,允许有条件的中药生产企业对外供应提取物,组织制定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在中药材原产地就地加工,可减少中药材运输成本、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降低中成药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延长中药产业链。
三、各个门类协同发展,再造医药投资热点
在重点发展中药产业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各个医药工业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因企制宜,实行一企一策。基础薄弱医药行业门类,如果找准发展突破口,扬长避短,同样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1、选择性地发展化学药品行业。我省曾经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省,东风、江药、国药是我省化学原料药主要企业。加入wto后,化学原料药的出口通畅,价格上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药监部门考虑采取的措施:一是支持化学原料工业企业盘活的产品资源,提高产量,努力扩大出口;二是帮助化学制药企业申报小品种原料药生产批文,走特色经营之路;三是引导企业仿制疗效独特的合成药物,以改变剂型为主,争取在江药建立全国缓释、控释制剂生产基地。
2、生物制品行业采取“拿来主义”。生物制品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我省有博雅、江中、赣南等4家企业,原有行业基础、研发水平、资金比较薄弱。因此,我省宜采取合作方式,直接引进新生物制品,降低研发和投入的风险。赣南的转移因子的深度开发,是属于国家一类新药的抗癌生物制品,市场前景
十分广阔,应当予以重点支持。3、提升医药器械行业产品技术水平。近年我省医疗器械工业平均每年47%的速度递增,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生产规模全国领先。我省医疗器械工业机制灵活,但产品档次低、利润少、发展潜力有限。药监部门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帮助企业重点开发自毁式医疗器械产品,提高我省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含量;二是配合进贤县政府建好医疗器械工业园区,吸引资金投入光机电医疗器械产品,改变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的状况,使医疗器械产业成为进贤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协同有部门,组建医疗器械协会(或商会),加强行业自律,协调企业经营行为,减少同类产品恶性竞争行为。
4、鼓励投资药包材生产行业。长期以来,药包材生产在我国一直处于弱势行业,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新《药品管理法》对药包材管理制度进行调整,视同药品一样严格管理。药包材占据药品成本比例越来大,有的已经超过30%,隐藏着很大的利润空间。药监部门将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扶持我省有基础的市、县建立药包材生产基地,吸引各方资金投入药包材行业,申报药包材产品项目,先入为主,抢占药包材市场先机。
四、注重医药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产品开发是医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新药、中药保护品种对医药产业的贡献率越来高。医药新产品开发投入大,周期长,对有前景的项目,建议给予财政支持,由政府设立医药经济发展基金,提供科研经费支持,或设立专门的医药经济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好的医药开发项目。作为药品研制的监管机关,药监部门将审批职能转化服务职能,着重帮助医药工业企业解决三个难题:
一是合适项目难找的问题。我省很多医药工业企业新药品研制积极性很高,但苦于项目难找。药监部门要发挥掌握新药政策,新产品来源信息集中的优势,为企业进行新药政策把关,提供准确、可靠、适用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信息,为企业选准项目出谋划策。
二是新产品申报难的问题。申报程序控制严、研制资料要求高是新药研制的共性,省药监部门要发挥新药审评专家委员会作用,为新产品实验资料把好审核关,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对骨干医药企业的新药项目,省局领导和药品注册人员,将加强同国家药监局的沟通和协调,帮助企业做好工作,加快审评速度,缩短审评时间,尽快获准产品批文。
三是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鉴于我省医药科研状况,开发医药新产品应采取企业自主开发为辅,合作开发为主的方式,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供需见面平台。药监部门要做好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工作,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由企业与科研机构自主签约,企业出题,科研机构做题,成果归企业享有。
五、监管和服务相结合,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医药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必须予以严厉打击。20__年以来集中开展的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整治活动,促进了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我省对进贤县非法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打击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非法生产、销售一次性医疗器械活动基本肃清,合法医疗器械企业扬眉吐气,投资者信心大增,进贤县两个现代化医疗器械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全省医疗器械产业由此步入健康快速增长期。目前,市、县药监机构组建基本完成,集中统一的药监网络覆盖全省。全省药监部门要始终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与重点医药工业企业的联系,建立联系通道,帮助我省企业树立产品质量信誉品牌,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问题,打击非法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祛邪扶正,弘扬正气,保护合法企业的权益,维护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建立公平竞争的医药市场经济秩序。
六、发展我省医药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突破体制颈瓶,加快gmp认证步伐。国有企业体制不改革就无法吸纳外资,外资不进来就无法完成gmp履行,体制改革进程与企业gmp改造进度密切相关。目前有能力进行gmp改造的企业基本上属体制改革企业。我省gmp认证的问题是认证时间紧迫、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桑海、天狮等骨干医药工业企业对改制的呼声很高。解决这个问题出路是:一是下放医药工业企业,调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投资gmp改造的积极性;二是整合老国有医药工业企业的优势品种、优良资产、优秀人才,分立企业,由药监部门给予《许可证》和药品批准文号的支持,使国有企业“脱壳解包”,吸纳资金进行gmp改造;三是对有品种资源的小型医药工业企业,以合资、兼并、划转、出售方式,改为民营医药企业,减少政府负担;四是对于无品种资源优势、负净资产、设备落后的小企业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破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