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交媒体的变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即使谷歌拓展其JavaScript和Flash的能力,AJAX对于不变的URL结构来说仍存在问题。即使微软的Bing向本地、购物、旅行以及保健等垂直搜索市场进军,其获得的市场份额肯定不会是来自谷歌的。即使Wolfram测试版本的推出加速了雅虎360的关闭,博客正在向GeoCities渗透,搜索仍是网络上一种主要的活动。
从本质上讲,搜索自身不会发变改变。在这场开发风暴中,没有出现运算规则的升级,尽管运算一直在幕后变化。在美国,有近一半的人每天仍在使用搜索引擎,他们许多人只查询相关的信息。
相关性仍是许多搜索引擎的最主要目标,如果它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朝着这个目标,SEO的基础仍未发生变化。
SEO仍未发生根本变化。它仍基于开发搜索友好型网站结构,围绕出色内容吸引内部链接,提高可信度,增强用户交互性。
但是,SEO需要更有预测性,有能力影响在任何搜索结果网页中出现的头10个结果。当为SEO取得成功制定战略时,这是需要调整的一种战术。
现在,我们必须寻找开发相关富媒体结果的机会,提供网站链接、本地列表、图像、新闻列表以及档案等。为实现这一目标,博客和社交媒体就必须成为其一部分。
开始SEO活动是,头一个问题就是:从哪儿开始?第二个问题:如何开始?第三个问题:何时开始。
首先,要从博客开始问自己五个问题。博客提供了强大的平台,为你提供了广阔的社交空间。如果你花费时间和精力优化博客内容,则你就能为新用户提供新的、排名好的搜索结果。当你把博客作为在线媒体联合体一部分时,向不同的社交市场进军就更为容易。
如果无要急于建立社交媒体,在你潜伏之前可以进行跳跃。你不必要在100个不同的社交空间建立交互活动,但你如果想代表在线品牌的可信度,就必须加速进入一些空间。当你实现飞跃后,你就可以潜伏了。
当你决定锁定哪个社交媒体来优化你的在线活动时,要考虑你要接触的不同用户群体。如此做,可以帮助你决定从哪儿开始,你需要将什么档激活。没有明确定向用户,就没有办法为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对话或是内容。
我们也需要考虑什么活动会从定向用户中产生最佳的反应,以便于决定如何发动交互活动。最终,你必须有多个定向目标和一个小众用户群体。
根据社交空间和特定的用户,你进入社区的方法各异。同时,在你进入社交空间前,有一些普遍的准则你需要知晓。
社交媒体各不相同,加入一个社交媒体社区并非是正确的,你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声音。
关键词:媒介整合 媒介生态 媒介组织 媒介市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也为传统媒体的改革、创新,实现再造与重生,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希望。电视作为具有多重优势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遭遇了挑战,也最有可能在媒介融合中率先突围,在重新布局中建成新型主流媒体。
重新布局的主要依据
媒介融合是现实与趋势的召唤,技术创新的眼花缭乱使融合充满了想象空间,而电视台媒介融合的具体操作,则需要脚踏实地,认真分析。首要的问题是,新媒体到底改变了什么,还在改变什么。这是实施全新布局、介入与深化媒介融合的依据与着力点。理论总结刚刚兴起且十分丰富,归结起来,一个基本观点是新媒体的出现与崛起使传播生态、媒介产业、媒介组织、传播对象及其相关的各种传播模式与方式、媒介要素聚合与离散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一个显著的方面就是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面临着舆论场收缩、影响力衰减、受众群瓦解、收入比下降等严重挑战。而循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发现,至少在关乎媒介生存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发生了革命性、本质性、结构性的牵动全局的变革。
一、媒介生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影响媒介生态的诸多条件中,技术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和新媒体的出现,都或快或慢地改变着原有的媒介生态,从而改变着所有媒介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今天,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全新“技术――社会”生态环境,无疑正在建构着全新的媒介生态。相对于前互联网时代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核心建构的大众传播生态圈,新的媒介生态正在迅速生成。其主要特点,一是社交媒介迅猛发展,迅速崛起。以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QQ、客户端、APP等为代表,形成了以私人圈、交友圈、粉丝圈、产品圈、营销圈等为特征的无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交圈,构筑了庞大的社交媒介圈,大有冲击、整合、吞噬一切媒介之势,成为新媒介生态的最鲜明特点。二是随着社交媒介圈的无限膨胀,传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核心的单一媒介生态,演变为由大众传媒与社交媒介双圈互动,新型的人际传播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形成新的颠覆传统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跨大众――人际传播模式构成的复合媒介生态。三是复合媒介生态的主体相应由原来的大众传媒为主,演变为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多元、多层、多维的泛主体、自主体、微主体等。四是新的媒介生态中,信息与新闻传播路线与方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由原来大众传媒的单向、一对多、体系内转载,变为互动、几何式转发、病毒式复制,信息的瞬间聚合离散能量与能力爆炸式扩散。五是媒介生产、传播、效果评估、评论等媒介综合评价方式方法与体系均呈现出重大变化,相比新的社交媒介,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生产、评估的盲目性、模糊性更强,针对性更弱。大数据、云计算将成为新型媒介生态中主要工具。
二、媒介组织发生了重大质变。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均以某项传播技术和某种编辑方针为核心和主业,展开新闻报道和媒介产业。具体的媒介组织形式表现为通讯社、报刊社、电台、电视台。近年来,媒体改革的着力点之一即是媒介组织再造,表现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成立,地方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全省一张网等。媒介组织的变革总是有原因的,在报业、广电改革为重点的媒介改革时期,改革出发点大多是为了做大做强、整合资源,甚至期望整合后由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升级。新媒介组织包括的资源大多是原有社刊资源,频率、频道资源量的增加与衍生的子报、电视剧、广电购物等传统资源的再放大,变革动力也大多是行政主导的外部推动。然而,当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传统媒体陆续开设了网站、网址。如果说此时只是媒介组织增加了一个部门,变化不大的话,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当某一版面、某一记者、某一栏目、某一频率频道发出自己的第一条微博、第一条微信,收获了第一条评点、第一个粉丝时,或者说,当这些林林总总的新型媒介的评论、粉丝、好友突破一千、一万、十万、百万乃至更多时,当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这些变化不定的新媒介时,媒介组织实际上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主要表现,一是由传统的增加业务即增加部门,改变为全员向新媒介发力,而新媒介又呈现出个人化、个性化的明显特征。二是由此媒介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签发变为即发、快发、碎片发,媒介管理权限也不得不下移至最基层的编辑、记者、主持人,空间由媒介空间向现场空间转移。三是媒介采、写、拍、制、播的技术、管理和传播全流程发生了变化。四是媒介产品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单一产品改变为同一信源多向多时多维分发,单一产品正变为复合式的“产品包”,包中的产品组合则根据多种终端的需求不断重新塑型、全新烹制、重新上架。五是就媒介拥有而言,所有的媒介组织都将变为拥有多种大众与社交等传统与新型的媒介集团,因而所有的媒介组织都面临着媒介组织再造,而再造的重点、方向还在探索之中。
三、媒介市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前互联网时代,媒介市场中报刊、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分割着伴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增长的广告投放。先是以都市报为标志的报业崛起,再是汽车时代到来的广播繁荣,而电视则依其一定时段内的技术优势持续保持增长势头。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只会发生结构固化的量变,传统媒介共享着经济持续增长推动的媒体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到来,这一切被快速打破,媒介市场发生了颠覆性的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一是新媒介异军突起,作为新增板块进入媒介市场并快速增长,媒介市场原有结构被迅速打破。二是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快速结合甚至融合,使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兼营、兼容乃至融合新媒体,新媒体的理念、技术基因迅速植入传统媒体。媒介市场原有结构被迅速打散,不断重整、重组。三是新媒介本身的内涵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而快速刷新,媒介市场传统的超稳定结构被打破,并将持续变动下去,呈现出结构变革的动态性特点。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的调查研究中,到2043年,日报的读者将归零,到那时,媒介市场又将呈现出全新结构。
重新布局的突围重点
实际上,依据上述三大变化,宏观上媒介融合的重新布局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端倪、方向与范畴。
一、在新的媒介生态中重新布局,建构全新的大众――社交媒介生态圈。在互联网时代,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介面对的已经不是以大众传媒为核心建构的大众媒介生态圈,需要在巩固、维护、升华大众传媒生态圈的同时积极调整媒介自身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建构以媒介价值和品牌为核心,以观众――用户为对象,以服务――参与为模型,以体验――收获为基础,以共享――共生为目标的开放型、成长型的全新媒介生态圈。
(一)大众传媒生态的重新布局。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电视应当如何保持、提升自身的生态优势,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排除干扰和影响电视发展的机制、体制、资源环境中的诸多问题,只有更加明确了电视与具体电视台自身的优势与力量,才有可能进一步行动。对那些频道多、收入少的台来说,首要的就是按照宣传要求和成本核算,大力削减现有频道数量,以便优先保证新闻生产与传播,集中力量凸显自身优势。其次,要深化改革,把频道分为公益性与经营性资源,保证公益性频道的国家、公有属性,牢牢建构电视舆论格局,同时,大量释放市场性、经营性频道,不以行政区域划分频道资源,而以市场方式分配非新闻性频道资源,形成几个全国性、区域性强势电视集团。微观而言,电视台需要明确理清自身的价值、品牌、服务对象和成长方向,借鉴国企改革的方式,对收视、收入双低迷又没有成长价值的频道和栏目实行关停并转,打破小而全、大而全,有概念、难实施的办台模式和思想,集中优势资金、技术和人才办好一两个主要频道,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制播分离运营本地或外地的频道和栏目,守好舆论主阵地和经营主战场,以改革的精神和方式开拓区域性、全国性和平台性的电视、视频市场。特别是在城市台中,许多弱势频道、边缘栏目的收视人口往往不及主持人的微博、微信的粉丝多,无论从舆论引导、服务观众、经营发展、成本核算等角度,都应该及早决断,关停止损,把有限的力量投送到更有影响力,更有前景的领域和方向中。目前,许多省市台已经实现电台、电视台合并,完全有条件在新的框架、基础上,重新布局区域性的大众媒介生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做好加减法,形成主频道、主品牌、名主持、名记者构成的有影响力生态要件,形成精、奇、特、新的生态特点,把更多的力量向新的社交媒介生态转移。
(二)积极介入建设布局以电视媒介核心价值为内涵的社交媒介生态圈。在第一个布局后才能进入新的媒介生态中全新布局的第二个方面。有统计表明,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每两名中国网民中就有一人在超过一家社交媒体网站进行过注册。电视在社交媒介生态圈中要建构形成以自身品牌为核心的社交媒介生态,将大众传播力延伸融入社交媒介,并形成影响力。首先,要进行社交媒介战略布点,根据自身的实力、特长、目标,有选择、有重点地在不同社交媒体开设账号,建立客户端,可以媒体、频道、栏目、名编、名记、名主持人的多层次、多种类、多侧面的公共和个人账号,形成直接、间接、整合的社交媒体群,这也是多数国际国内媒体正在积极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普遍做法。问题是要突出重点,有所突破,不少媒体社交账号要么形同虚设反应不及时,要么进入瓶颈不知如何突破,反应一阵之后便是沉寂,沉寂之后便是放弃。这都不利于社交媒体的发展。其次,精心培养社交媒介的品牌大V、品牌大圈、大群。要从媒介整合的战略出发,重点培养人格化、标志化、品牌化的社交媒介标志性的有影响力的大V,并以大V为核心建构品牌大群、大圈、大客户端,在信息传递、新闻首发、重要评论等方面,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品牌大V,不断提升他们在社交媒介生态圈中的影响力、引导力。第三,加强社交媒体的转发能力建设,在社交媒体战略布局中,划分层次、领域,研究媒介大V和公众大V的圈群成份和影响力边界,形成定向、定量、定时的社交媒体转发覆盖能力,确保以此强化舆论引导,保证社交媒介生态中导向正确,真消息、正能量占上风。第四,采取多种模式,建构媒介社交平台。有条件的新型媒介集团可以自建社交媒介平台,没有条件的电视媒体要依托现有社交媒介平台,建构自己的媒介社交平台。同时,要以社交媒介的思维方式运营好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账号,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新媒介、新媒体在新的社交媒介生态中的作用。第五,提高与社交平台合作的战略层次,要从电视媒体发展和媒体整合的战略高度主动提升与社交平台合作的战略层次,在开设账号的基础上,要与社交平台开展区域性或全局性的资源、宣传、技术等合作。一方面,电视媒体可以减少重复建设与投入,把视频云端、大数据与社交平台合作托管,进行再开发、版权合作等;另一方面,社交媒介也可以获得更充分的资源,推广、推介、植入电视媒介品牌,更好地满足电视媒介的整合需求与品牌成长,探索出整合的更多更好模式。最后,紧跟技术潮流,及时实现媒介升级与叠代。例如,不少电视台的网址受制于出口流量限制和内容质量与数量的限制,已经没有大的传播与市场价值,应该尽早通过叠代解决,实现台属网络媒体的重组。
实现了上述两个布局,只是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同步开展在大众传媒圈和社交媒介圈的交互布局,这才是真正的在布局中融合,在融合中布局。重点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整合这两个生态圈的媒介布点、媒介手段,最终形成一个后台、两圈呈现、多维分发,进而在实现技术交互的基础上,实现思维交互、组织交互、呈现交互,进而融合成一个媒介集团,拥有多种传播领域和传播阵地。因而,只考虑大众传媒生态布局,或只注重单纯社交媒介生态布局,都是不完全、不完善的。当然,这是一个技术、组织、战略运营的实践过程,但交互与融合的方向、思路与战略应当是基本的遵循。
二、在媒介组织再造中重新布局,建构生成全新的媒介融合组织。在新的传播技术出现之初,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关注大多停留在技术融合层面。实质上,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新旧技术的融合乃至扬弃只是媒介融合的最基础部分,技术融合提出并推进媒介融合,而作为传媒组织,媒介融合要求组织再造以适应――推动――提升媒体融合,最终生成新型媒介集团。因此,就媒介组织而言,媒介融合中的重要问题是媒介组织再造,这要求对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组织进行重新定义与定位。
从产业视角观察,传统的电视台是内容生产与渠道控制叠加的内容+渠道型的媒介组织,不同的台因内容生产与渠道运营的市场化程度差异而导致实力不同。应当承认,因上星政策、区域覆盖、区域经济的千差万别,中国的大多数电视台市场化程度不高,内容生产的广告转化率与版权价值也不高,传统播出渠道如无线覆盖已经基本无直接市场价值。有线网络则一方面因全省、全国一张网而日益进入集中化垄断化的产业经营,与台的关系远近不同;另一方面,三网融合与新的互联网电视平台与各种盒子极大地冲击着、消解着传统的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的价值处于波动之中。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台的传统定位必须改变,要在技术融合、市场细分与价值链整合当中重新定位新型电视媒介组织。
(一)要注重内容生产,成为视频为主的内容提供商。首先是做好新闻等公益性内容,这是电视台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充分利用已有和应有资源,做出适合不同新媒介的终端产品,发挥其最大的传播价值与市场价值。其次是向市场提供特内容。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的电视被视频的大海包围,也只有投入到视频的海洋中才可能形成自己的新价值体系。因而,一定要打破传统的自产自销式的内容生产,打破改版再改版的封闭的恶性循环。在所有的新节目中注入新媒介基因,注入超越本台的市场基因,绝不能再为了满足播出和填补时间做节目了。最后,要作好视频内容的版权管理与评价,不制作没有版权价值的节目,改变小而全的电视台频道与栏目结构,结合大众传播生态的结构变化,集中力量做好新闻与特,其他的内容生产力量全部面向市场,重新集结,为市场制作内容,使电视台从电视频道内容提供者向视频平台内容提供商转变。
(二)拓展传播渠道,成为渠道参与商。在前互联网时代,电视台控制了无线传输与有线传输两种主要的视频传输渠道,而在互联网时代,渠道呈现了多平台化、多通道化、多终端化的立体、网状、非线乃至量子与混沌的复杂结构,没有一种渠道可以被某一机构垄断,或者说,被垄断的渠道其价值日益衰微。因此,电视媒介融合必须把重点放在渠道拓展与利用上。首先是保持并增值传统频道。如保持并维护好公益性的无线传输,积极参与、控制区域性有线电视网络,在本区域实现台网一体,这既是确保舆论、导向之道,也是电视台内容分发增值的主要渠道。同时,积极参与控制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高清化、平台化、智能化,把有线电视网建设成为城市智慧化、家庭智能化的基础平台,实现多元增值。其次是以多种形式积极开拓多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渠道。可以推送多种特色化的网络节目和APP,以产品开拓渠道;可以整合多个媒体,共同推出联合平台,如全国部分媒体共建的全国城市网络电视台CUTV;可以和网络、电信运营商合作,建设新的区域平台和渠道,有条件可以资本投入方式参与新渠道建设与运营;可以建立区域化的媒体网络联盟、新媒体网络联盟和社交媒体网络联盟,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运用现有的社会化平台与渠道,占领那些最热的社交平台。总之,要通过掌控主渠道,参与新渠道,借力社会渠道,合作多种渠道,形成自有内容产品的分发、分销、分享平台与渠道,实现有效的舆论引导与有利的内容产品增值渠道体系。
[关键词]移动社交媒体;人力资源经理;社交网络
0引言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和无线网络的迅速普及,互联网中各种各样的社交应用软件逐渐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通过移动社交媒体这种基于社交关系的生产内容和传播内容的平台,人们可以延伸自己的社交网络,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影响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1新媒体时代组织传播方式的变化
根据彭兰教授编写的《网络传播概论》中对组织的定义,组织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而成立的成员之间彼此协调与合作的社会团体。不同于人们普通的聚集,组织具有以下特点:①社会分工专业化;②岗位责任制和职务分工;③组织系统的等级制或阶层制。而组织传播,就是组织中的成员、机构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传播活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组织目标、方针、政策信息自上而下地传播;②下级部门的员工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并提出建议;③部门的同级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组织传播发生了许多变化。
1.1传统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往往容易发生由上至下的传播,但传播速度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中间管理者限制上下级的信息流动保证自身的权威,但是通过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演变成了“网络式”,“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减少了信息流动要通过的层级,人与人之间有可能相互连接,信息流动、信息共享也变得更加容易。
1.2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
即时通信和社交媒体软件具有的交流方式点对点性、交流时效同步性,使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例如,有的员工比较喜欢用微信,因为微信能够快速传达信息,不用面对面就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也变得更加私密。
1.3在互联网条件下可以实现组织的虚拟办公
虚拟办公是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员工可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支持下在家里面开展工作,公司的运转也通过互联网与员工全程联系,使集中式分工变成分布式分工。人力资源经理具有内部组织管理和督促落实组织战略的职责,当企业内的组织传播方式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经理需要采取更有效率的措施督促落实组织计划。
2新媒体时代人力资源经理面临的挑战
前面已提到,互联网与移动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那么,当上司与员工的交往关系因社交媒体而逐渐变得密切,交往界线因社交媒体逐渐变得模糊,上司与员工又要如何适应、这对人力资源经理来说又是什么样的挑战等问题值得人们重视。例如,向一名员工提问“你愿不愿意与你的老板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的问题时,这名员工很难给出答案。一方面,这名员工可能难以拒绝与自己的顶头上司搞好关系以便将来的升职加薪;另一方面,对上司可能会通过社交网络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感到为难。另外,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移动社交媒体具备工作分派及跟踪功能,假设员工与上司已经互加了微信,那么,员工从早到晚的这段时间里,将发生许多对员工来说很为难的事情,例如,员工在下班时可能突然收到来自上司的一句“在吗?有一件事情想拜托你去做。”这无疑加大了员工的负担,只要回复“好的,请说”,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加班。员工可能在上班时一时兴起发了条朋友圈,而这条朋友圈忘记屏蔽上司,那么就很有可能“酿成悲剧”。不仅是员工面对这种新的社交关系感到为难,上司也可能感到为难,他们很难拒绝自己的下属向他们发出“好友申请”,但是又对下属任意翻看自己朋友圈的照片感到为难,他们要时刻控制自己不要过于干涉下属的正常社交,但是为了工作要求又要向下属命令,且很难无视下属偶尔在朋友圈发泄的负面情绪。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经理具有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的职责,那么在面对这种新型的人际交往关系时,人力资源经理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保证企业内部的协调。
3新媒体时代人力资源经理面临的机遇
3.1可借助网络组织获得更大的权力
约翰·奈斯比特曾在他的著作《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写道:“网络式组织使组织的决策中心由高度集中制变为多中心制。”这意味着人力资源经理可在网络式组织中获得比之前更大的权力,在为企业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及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更有掌控力。
3.2可借助网络组织提高工作效率
在前文中提过,网络组织使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变得更加容易,能够避免人力资源经理在上传下达人力资源信息时消耗过多时间,也使负责员工的培训如组织员工参加培训、评估培训结果的整个过程变得更有效率。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企业迅速做出决策,更好地贯彻企业的方针,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
3.3可借助移动社交媒体开展管理工作
新时代的社交媒体虽然在隐私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烦恼,但人力资源经理可利用社交媒体的时效同步性、相对隐秘性和双向沟通性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及时收集员工的想法和建议,并尊重员工的隐私权,帮助员工正确处理职场上的关系,使员工为了实现绩效目标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还能帮助上司收集各种信息,更好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另外,由移动社交网络延伸出的社交招聘也受到了不少好评,通过利用在社交网络推送的企业信息,可以与潜在应聘者提前建立良好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已经具备员工协作功能、组织管理功能、学习分享功能,人力资源经理可借助这些功能建立更灵活的员工沟通体系,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并使员工共享大量的学习资料,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
4新媒体时代人力资源经理应具备的素质
4.1为员工说话,为员工着想
人力资源经理应以热情的、真诚的态度对待员工,平时也要用移动社交软件积极与员工沟通,帮助员工顺利达到绩效要求,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合作互赢。
4.2注重积累知识、基础技能培养
人力资源经理要知道,企业是一个为了应对来自外界变化而永远处于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为了及时处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决策体系,而这个完善的决策体系建立在企业是否积极收集、整理、分析、判断信息的基础上。为了使企业成员快速达成共识,同时使企业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保持昂扬斗志,人力资源经理要收集和分析外界环境信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熟悉各种新科技、新产品的功能,以便于自己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同时,人力资源经理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能清晰地表述一个具体的任务指令,无法令员工正确理解上司的意图,正确理解其工作任务,更不能使员工按照实现其绩效目标的方向前进。
4.3具备细致敏锐的观察力
人力资源经理要细致地观察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中的非正式渠道,例如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和员工在空闲时的交谈是员工之间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方式,员工在此渠道能够感受到平等性和自由性,会透露许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需要人力资源经理及时了解,并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参与沟通。在与员工面对面交流的同時,要敏锐地捕捉员工在说到某类事情时的语气、动作和表情。这样一来,可以收集足够多的信息,方便企业提出科学的内部管理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经理要明确收集信息的目的是及时化解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产生的隔阂、矛盾和冲突,如果为了收集信息,破坏企业的非正式渠道,将会激化企业内部的矛盾,导致下属越来越不信任上司。
4.4具备把握时间的能力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员工的工作管理效率,人力资源经理要准确把握好时间,制定科学的时间表来规划自己的每一天。
1.1技术特性
从技术上看,社交媒体表现在媒体丰富度和便捷性更高两个方面。每种媒体的丰富性反映在四个方面:反馈、多线索、语言变化和个人关注点[3],丰富度高的媒体是指那些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可用多种线索反映同一个信息、可用更加丰富的语言表达、更多地传达一个人的情感的媒体。社交媒体的另一个技术特征是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这主要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与技术的融合程度日趋紧密,可穿戴式设备在未来必将大行其道。根据思科的研究,未来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任意两人、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呈现前所未有的方便。
1.2社会特性
社交媒体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广泛性和自组织性两个方面。广泛性既有参与的广泛性,又有应用的广泛性。社交媒体的用户数动辄以亿计海量而活跃的用户数让社交媒体对经济、社会产生了以往传统企业无法企及的广泛影响力。在应用方面,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移动)互联网上的入口,各类应用都将基于社交媒体平台,或者逐渐向这一平台迁移。社交媒体根本上是其作为一个平台,给用户自组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点在微信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微信的基础构成单位就是根据一定的相似度而自组织起来的朋友圈。用户在其中聊天,自愿贡献内容。圈子的成立、规模和解散又非常自由,正是这种自由组合的圈子构成为社交媒体重要的社会特性。
1.3突显特性
在上述技术特性和社会特性的交互作用下,社交媒体进一步呈现出各项突显特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个性化和赋能性。个性化是指当社交媒体与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结合,社交媒体上各项活动都刻下了深深的个性化烙印。个人的活动圈子、谈话记录和评论、点赞等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其个人的偏好。这构成了系统为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赋能性是社会性与技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Web2.0让很多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之间的界线逐渐变得模糊,从而推动新型产业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新应用的爆发,并非事先精心设计,而是从社交媒体使用中突显出来的。可以预期,通过社交媒体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会涌现出更多的新产业和业态,激发互联网上的创业热情。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对于科研创新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其突显特性。科研创新可以分为技术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两个基本类别,但是更多的、更容易获得成功的创新,必然是二者的结合。
2社交媒体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社交媒体首先影响了政产学研体系的核心要素———知识和信息的沟通和合作互动的过程,并以较低的技术门槛让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参与社会交往,贡献其专业才能,集体地建立一种新的、传播信息的工具[4]。其本质是一种嵌入在人们互动之中的、复杂的新型信息技术。而在社交媒体的三大特性尤其是突显特性的作用下,用户作为重要的创新极加入到科研网络之中,科研网络主体回归到科研人员本位,对传统合作模式的科研专业性网络进行重构。在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带动下,科研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变得更加公开透明,进而提升科研效率。本研究将其归纳为社交媒体所形成的四个方面的冲击:
(1)重构网络:消费者作为不可忽视的创新极加入到科研创新体系之中。社交媒体让消费者真正成为未来学家阿•托夫勒所说的“产消者”,消费者作为一极加入到区域创新体系之中。社交媒体通过影响企业与消费之间的沟通方式,从而影响到企业创新全过程。企业的创新已经不仅仅是自身封闭式的活动,而需要用户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甚至创造出自己的新产品。产品使用者应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的思维,最早是麻省理工教授埃里克•冯•希贝尔提出的。以往多数公司只是将此作为一种与公司核心市场无关的边缘活动。但社交媒体出现之后,客户可以创立自己的产消者社区平台,将原本边缘的活动日益成为公开的和主流的活动。最早而且至今仍然最为活跃的生产消费者社群之一,由乐高(Lego)所建立。乐高所推出的“头脑风暴”机器人系列(LegoMindstorm),使用者利用“可编程”的积木,能够组合出用两脚站立走路的真正机器人,组合出想象得到的任何东西。当这项产品在1998年推向市场的时候,不仅吸引了青少年,还有成年爱好者。很多黑客在破解程序后给乐高提建议,该公司一开始的反应是威胁要提出法律,结果引起用户群起反抗。最终乐高不得不让步,发展到后来希望主动采纳用户的点子。
(2)网络重心调整:社交媒体构建出更加侧重于科研人员本位的创新网络。在社交媒体下,节点由组织变为个人,更加偏向科研人员本位。这一新型组织方式有别于传统方式之处在于,以往过于强调组织化的、自上而下的科研方式,并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兴趣点和积极性。科研人员之间通过自组织,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更容易激发出创新。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知识分布变得更加分散。“科研人员”不仅仅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人员,还包括很多科学爱好者。“科学2.0”的出现,被认为“一个更有意义的新的科学模式即将拉开帷幕”[7]。很多研究强调科学研究应该是一个社会过程,依赖于社会互动和沟通[8]。国外科研社交媒体发展如火如荼,Re-searchgate,Academia等科研网络目前用户数量已经以百万计。麻省理工学院的OpenWetWare项目正是这样一次成功的尝试。2005年,该校生物工程专业两名研究生发起了这一项目。它以维基百科为原型,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编辑。但学生很快就发现,在这个网站他们所学到的实验技巧(如提取DNA,细胞培养等)也非常便捷。到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将其剥离,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网络社区。
(3)改变科研管理方式:社交媒体让科研全过程管理更加公开透明。科研管理传统发标、申报、评标、发包、结题和跟踪的流程虽然不会有大的改变,但在社交媒体的支撑下,项目申报、评标等管理活动都可以更加公开。尤为重要的是,社交媒体可以帮助进行跟踪,方便地了解企业在应用科研成果之后产生的绩效。在科研管理方面,国外科研基金机构已经大量应用社交媒体,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将运用社交媒体作为开放政府内容的一部分,秉承透明、公众参与和协作的原则,通过各类社交网络(如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网站)研究成果信息、资助机会、招聘信息,并提供两个软件应用Science360(仅供iPad)和Science360radio(供移动终端),内容由NSF所资助的科学家、大学和研究机构所提供。
(4)提升研发效率:社交媒体影响不同机构的沟通方式,加快产品研发速度。社交媒体影响了不同机构的沟通方式,让各方面有了更广的选择。项目合作本质是一种供需匹配,社交媒体让供需双方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更多地了解,实现更好的匹配。由于社交媒体是不同领域专家个人为单元的,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有更密切的互动、更广泛的接触,从而可以保持全过程的沟通,加快产品研发速度。
3两个科技创新网络的比较
传统科研创新网络与基于社交媒体的科研创新网络形成了两个网络。本文提出,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相近之处,但也存在重要的区别。
3.1两个网络的相近之处
(1)总体目标相同。从总体目标上看,两个网络都是为了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交流和转移,促进更多的创新,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交媒体网络的产生和形成虽然多是自发的,但是其实现创新的目标是始终坚定的,而且其创新资源是来自于社会。
(2)网络核心主体相同。无论是传统还是社交媒体环境中,科研创新最核心的主体都是企业,这是与企业的使命分不开的。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在变化的环境中通过创新获得超出竞争对手的利润,维持自身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其他主体如科研机构、消费者都只能是作为企业的外脑,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提供知识和思想来源。
(3)网络交换内容相同。尽管创造信息和知识的主体不尽相同,网络中流动的主要内容同为与创新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各类信息和知识,是知识的交换。对于企业来说,它具有一定的知识和信息筛选功能,与其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是最欢迎的,是这一网络中流动的最主要的内容。
3.2两个网络的不同之处
(1)从结构上看,主要体现在网络稳固性和开放性两方面。
①网络稳固性:传统科研合作网络中的机构合作表面上相对稳固,但是这种稳固和长期经常会受到机构及其负责人变动的影响,中间具有联系的人群也受到个人兴趣和离职的影响而变动,因而具有短期导向。而后者以个人的连接为基础,是真正基于兴趣的自发组织的社交网络圈子,因此连接更加紧密,具有长期导向,网络更加稳固。
②网络开放性:传统科研网络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由于涉及技术和商业机密,很多研发活动排斥外人的参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学2.0倡导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放在社交网络上予以免费公布。企业的创新之中越来越重视用户、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参与,大大提升了网络的开放性。
(2)从主体上看,包括网络合作主体和主要参与企业类别的不同。
①网络主体特性:传统科研创新网络是机构为合作单位,这其中也不乏个人的交往,但不是重点,合作网络相对比较稀疏。而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则以个人合作的基本单位,网络连接较为密集,密度较高。
②参与企业类别:在传统环境下,科研创新体系主要关注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和人才实力弱,基本上被排除在外。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创新门槛较低,小微企业都能参与其中,各类企业的参与度更高。
(3)从功能上看,两个网络在合作方式、知识分享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理念有所不同。
①合作方式:传统科研网络合作和联系大多是具有路径依赖性,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是由于历史原因结合在一起的,着重于现有网络合作的加强而非新网络连接的建立;而借助社交媒体,可以跨越空间限制,可以更有利于新的网络连接的建立,促进创新。
②知识分享度:在传统科研网络中,知识共享属于组织安排,在圈子内部分享度较高,但对外保持封闭性。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知识共享出于自愿,不同主体之间分享度相对更高且更开放。
③知识产权保护:在传统环境下,由于知识产权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可能受保护情况更好,但保护过度会限制其影响,最终抑制应用。而基于社交媒体的开放式创新,则通过声誉机制,使知识产权在发挥影响中更好地得到保护,使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不断涌现。
(4)从创新上看,反映在创新方式和创新效果上的不同。
①创新方式:传统环境下的创新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式,属于命题作文型,虽然也存在科研人员的自发性,但是与社交媒体环境下众多人员参与,激发出各类自下而上式的创新相比,显然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②创新效果:鉴于知识工作的特殊性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传统网络创新效果不显著。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组织内部、组织之间、专业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自愿的共享和交流,更易激发出创新,产生的创新效果更好。值得注意的是,从企业层面来看,这两个网络并不是互相替代,而是可以通过有机的组合,形成互补。例如,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更适合于观点的汇集,在项目形成初期,需要多方面的思想的汇集,社交媒体的优势很明显。到了集中攻关阶段,需要形成核心团队,目标更加明确,传统科研网络优势相对更高。
4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
一、移动微视频的出现与由来
“移动微视频”是用户基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拍摄时长30秒以内的极短视频,并快速编辑上传至社交网络平台以供分享的一种全新社交应用软件。不同于以往摄录设备拍摄之后需经上传至互联网平台才能实现传播,它可直接与互联网多种社交平台无缝连接,在拍摄制作后实时在社交网络平台实现与好友分享。
移动微视频的社交应用最先在美国出现。Viddy于2011年4月11日正式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产品。2012年年底由Twitter短视频分享软件Vine,仅半年时间,推特平台上的Vine活跃用户已达1300万人。同时,Instagram这款传统的图片社交应用在2013年6月也推出了短视频分享功能;类似的短视频社交应用在国外其他APP平台上还有Givit、Threadlife、Keek等,加入到用户争夺战中。
国内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的推出稍晚于国外,已有互联网门户社交平台、视频公司和通讯运营商在2013年将移动微视频作为重要战略方向。2013年8月28日,新浪最早基于苹果和安卓平台的微博40版客户端,内置“秒拍”功能(12月16日正式开启官方应用“秒拍”);腾讯于2013年9月28日上线“微视”;阿里的来往支持9秒短视频;酷6网推出了APP“短酷”。视频网站中,PPTV将移动视频作为跨屏联播的重要支撑,优酷土豆集团将移动视频作为2014年“四屏展露”中的重要一环;乐视网则将移动端作为2014年重点。中国电信有天翼视讯,中国移动有i视界,中国联通有悦TV等移动视频业务。
有理由相信,2014年是中国移动微视频元年。其迅猛发展的势头,正好顺应了传播格局由互联网向移动端迁徙的步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7月21日)显示,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首次超越传统PC的整体使用率。从全球来看,互联网用户普及速度开始放缓,智能手机普及加速。用户对视频的需求已经从互联网转移到了移动端。有数据显示,美国15%的在线视频由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观看,新兴平台改变了人们观看电视的方式;随着移动网民和移动视频用户的快速增长,移动端视频行业的商业化进程将加快,而移动端15秒左右甚至更短的视频成为视频厂商、用户、广告主都能认可的“中和度”,促动了移动视频生态的转变。
二、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的规制与特点
(一)视频时短用户生产
微视频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其时长最短,以秒计算。新浪“秒拍”实时分享长度为10秒的短视频;阿里的来往支持9秒短视频;腾讯“微视”支持最多8秒最少2秒的短视频拍摄及分享。其次,主要由用户生产,方便快捷。以美国最早的Viddy微视频社交应用产品,融入30秒以内的微视频,供用户及时摄取、迅速生产、快速分享生活的细节。
(二)用户分享娱乐性强
移动微视频就如微博、微信文字文本一样,既可以供用户作为单独的社交平台应用,使用户与好友之间实时互动分享广泛新颖的视频内容,也可以实现在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已有社交平台上的同步更新。微视频社交应用产品在美国的兴起与美国各大运营商大规模推广4G的时间基本对应,其流行从全新移动基因的创业公司开始,和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实时对接。“随手拍,随手发,随时分享”,满足用户的表达、沟通需求和展示与分享的诉求,凸显其鲜明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成为移动传播时代的最新社交方式。
三、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的传播学认识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速度的变化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微视频的出现预示着传播主体的变化、传播速度的变化,也预示着社会现实的重构成为可能。(1)用户主导,机构影像传播权再度消解。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交基因,移动视频用户利用各种视频软件作为微视频传播的介质和载体,更加容易;个人就是媒体,影像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机构的特权,“信息控制权被分解到作为网民的公众个人手里,也即公众主导内容生产与传播”。(2)即时分享,影像消费进入“直播”阶段。由手机用户随时联网、大规模互动的状态,构成了“即时化的个人媒体与即时化的大众传播机制”,视觉影像信息从生产到传播至受众的过程时间被缩短为零,影像传播控制权消解,影像消费由“录像时代”进入到“现场直播阶段”。(3)社会现实的重构成为可能。与此前“微电视式”的微视频不同,移动微视频主角不是在某种传播情境下扮演受众角色、参众角色的公众,而是事实当下的原生态观看者与见证者,是事实情境的直接的传播者与分享者;移动视频影像自由摄录更为碎片化、零星的社会影像,将更为广泛深入地拼接社会现实图景,使重构社会现实成为可能。
(二)微视频社交应用开启“全民秒视时代”
可以说,微视频社交应用是继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文本传播发展到一个高峰之后,在音视频领域掀起一场革命的产品。它将视频的时间单位从分钟变为秒,重新定义了视频传播与影视表达的“语言规则”,是对人们在快节奏生活方式下新的收视习惯的应对与适应。与客厅空间和开阔视距不同,智能手机终端到眼前的30厘米微视距,更易调动人的视觉发现功能,强化人对视觉客体的瞬间分析和感受能力,在“秒视”间获得影像的“意义”并乐于传播。视频语言规则的重新定义,也将赋予新闻报道更为有效的传播能力;对于专业新闻机构从业者而言,快速发展的微视频与传统广播影视内容充分互补,使新媒体平台新闻报道方式有了更多可能。在社交平台上,移动微视频应用将开启“全民秒视时代”。
四、媒体面对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将遭遇哪些瓶颈
有趋势预测微视频将在一到两年内爆发性增长,并断言“这一次革的是电视台的命”。在手机、平板电脑总数量超过电视,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超过电视媒体的大格局下,社交应用的视频社交,更是对电视媒体雪上加霜。只要想象一下5亿手机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景象,媒体面临的困局就不难理解:互联网发展呈现出SoLoMo趋势(即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如今加上视觉化,新闻社交化的时代真的来临了,传统媒体产业如何向信息化和智慧型升级转型?媒体不能单纯考虑把传统媒体受众“转移”到移动客户端,而应从根本上把握互联网大势,推出新产品,吸引新用户,增强用户体验指数。地处郑州的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打造的本地化生活服务微信平台“掌上中原”,就是一款移动端产品,在当地市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中原网官方“微视”也在由若干年轻人试水。电视媒体不论是执著于“内容为王”还是“关系为王”,必须从目前的封闭体系走向开放,发展智能终端。
现实的问题是,传统媒体如何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新一轮“移动化迁徙”,不再丢失转型的机遇。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互联网电视的管理上升到了国家根本利益的高度,绿色、安全、环保将是未来互联网电视发展的高压线。但市场的变化翻云覆雨,2014年初4G牌照的发放意味着更加完善的网络环境,无论社交还是视频都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从电视端到网络端,再到移动端,多屏观看和传播将成为常态。聚合直播视频应用在2014年世界杯中崭露头角,激发出了在移动端看“电视内容”的需求。在这种趋势下,移动视频传播方式将进一步丰富多样,新的视频社交应用和娱乐服务产业将不断产生。电视媒体机构加强社交媒体微视频的参与应用,就像利用微信、微博一样,利用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加入用户微视频的内容共享与传播;在加强内容监管和议程设置上下功夫,使移动智能终端用户成为广播电视媒体视频传播的新主体,实现多屏联动。
参考文献
[1] 张梓轩,王海,徐丹.“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兴起及趋势[J].中国记者,2014(02).
[2] 本期话题:微视频,下一个社交媒体高地?[J].传媒,2014(09).
[3] 2014年中国移动端视频行业研究报告[R].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4] 乔月,闫欢.微视频与社会现实建构的传播学解读[J].中国传媒科技,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