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前言
近年来,“栾川模式”成为河南省乡村休闲旅游在全国叫响的一张名片,经实地调研发现近6年来栾川凭借着其特有的区位自然优势,造就了一个优势产业,实现了从过去的工矿业为主转变为当下以生态旅游创造“绿色GDP”的较为先进的模式。这种发展方式恰恰迎合了当下我国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减少单位GDP能耗的现实。本文立足于栾川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综合运用CNKI数据库及实地调研一手资料作为数据来源,论述其发展当下特点,并探索值得推广的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并以此为其他地区提供有效经验借鉴。
一、栾川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迅速,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入。近年来栾川休闲农业经营人口来源于大量从传统从事耕作工作转为经营者,设立“农家乐”等形式的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以近6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经营主体数量最高时达到了30%的年度增速,在当下也以平均15-20%的速度增长。
(二)规模较小,数量众多,且以家庭经营为主。栾川休闲农业家庭内部成员即为雇主也是雇员,完全类似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模式,内部组织结构不严密。截止到2016年栾川共有农家乐共35987家,其中重点旅游项目仅有同北京、上海等资金雄厚的地区合作开发的17个重点项目,比例很小。
(三)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首先就空间来看,自然风景区受青睐,人文风景区则门可罗雀。例如老君山是中原名山伏牛山主峰,十大君山美景令人叹为观止,号称“伏牛三鼎”之首,文化积淀深厚,相传说是曾经老子修炼归隐之地,铁椽铁瓦的“放光金殿”老君庙始建于北魏,明万历后又续建救苦殿、太清观、道德府等。但是,景观价值和资源价值都如此丰富的老君山在除了“黄金周”“五一”以外的时间都是门可罗雀,来此地的的多为道教徒,出于信仰的角度来此地瞻仰。就时间来看,由于栾川山岭较多,风光秀丽夏季也不失为避暑的好地方,旅游人数则以仲夏、十一“黄金周”、“打春”和冬季居多。见图1
由图1可见栾川乡村旅游人数的时间分布不均,最高的10月份相比于最低的2月份更是相差3倍之多。
(四)经营地域集中,且“社团化”。当地的休闲农业主要以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所以集中位于景点入(出)口出,或是内部,实地调研发现不同的餐厅之间定价相同,这是由于位于同一地域的经营模式相同的主体间往往结成类似于“工会”的组织,相互之间没有经营权上的相互影响,而只是在旺季到来之前,进行统一协商、定价,这样一来即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有利于同一行业的相互交流学习,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五)洛栾高速的开通对栾川旅游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洛栾高速开通以来,栾川旅游人数激增,秀丽的风光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得意发挥,由栾川乡村观光游客地域分布图也可见交通对于栾川旅游现状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可见,客源分布主要来源于本地和洛阳市,而本地居多,同时栾川本地居民到景区的消费主要以餐饮业为主,这也是老君山、等景区均距离栾川县城30分钟车程之内交通较为便利的因素。
二、栾川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
(一)政府支持,积极引导。早在2000年初,栾川县政府就立足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面对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明确提出了“旅游兴县”的战略,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新的支柱产业来支持培育,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的同时拉动县域经济的增长。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旅游休闲经济也是特色经济,特色是旅游经济的灵魂。栾川顺应当下生活潮流,合理利用、深度开发生态资源,着力打造休闲之旅。栾川还联合北京大学编制出《栾川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并经人大通过付诸实施,大力整合“山、洞、水、林、泉”旅游资源,全力推动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三)基础设施完善。栾川先后投入3.52亿元不断改善通讯、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洛栾旅游快速通道及洛栾高速为代表的一批干线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景区道路得到全面改善,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三、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一)因地制宜的发挥特色区位优势,创造自身发展条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栾川多山地,交通不便,但是当地充分的利用了这一条件化劣势为优势,在发展旅游的基础之上创造基础公路设施建设的条件,“一石二鸟”。
关键词: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流动
本文为教育厅课题(SK2012B184)的阶段性成果;院级课题(2012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25日
一、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流动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条件
中西部地区之所以一直摆脱不了“三农”问题的煎熬,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低。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刚巧给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机遇。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利于解决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要解决中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首先必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寻找出路,这是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决定的。
1、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将使农业生产中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出来,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及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提升了农业人力资本。2005年在农民粮食总播种面积中,机耕面积占60%,机播面积占40%,机收面积占30%,机电灌溉面积占25%,这种大好的形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务工收入的增加,导致务农机会成本的增加,所以为节省时间增加务工收入,采用机械化操作迅速完成农业生产便成为必然,同时务工收入的增加也使农民有经济条件支付机械化操作的成本或者自主选择购买一定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工具。
2、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农民工外出务工大多是迫于经济的压力,希望通过外出务工而改变现状。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促进了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速,农民的收入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外出务工带来的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上升。近几年由农民务工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果考虑由于农民工外出接受的新观念及自身人力资本的提升对家庭经营收入增加的影响,那么农民工流动带来的收入效应将更大。
很多研究都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说明至少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前,劳动力流动与家庭收入增长正相关,即劳动力流动与家庭贫困状况之间负相关。
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城乡住户调查资料也证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家庭贫困之间的负相关确实存在。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缓解家庭贫困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迁移人口家庭贫困线人口比无迁移人口家庭低2.2个百分点,低收入比重低3.3个百分点。
(二)产业转移能够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能力。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此次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不仅可以扩充当地的就业容量,而且会经由一系列的传递扩散机制,增强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具体而言,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将直接增加转移产业的生产能力,扩大该产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扩散,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本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创造力;现阶段的产业转移出现集群转移的趋势,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便可以积极引导相关产业在区域上集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促进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中西部地区原有的产业因相关产业的承接也可能面临更优的发展条件。总而言之,中西部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强自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能力,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奠定物质基础。
二、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承接,对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是一个互利双赢的选择。不仅会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和升级,而且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有积极的作用。
(一)产业转移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时至今日,东部各省的经济结构仍然以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大多数企业仍然实行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技术水平低,但这种依靠压低劳动力成本保持竞争力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终究会走到终点。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是适应经济规律的要求。
1、产业转移为优势产业发展腾出了资源。受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沿海地区一些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降,企业生存面临困境。而东部沿海地区需要转移出去的大多是资源密集型的、资源投入产出比低的产业,这有利于解决资源稀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如此能集中资源发展高端产业,为产业转型升级释放足够的空间。例如家具制造、服装鞋帽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用了广东25%的土地资源,但仅创造了8%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将这类产业或者其中对资源占有率高的制造环节转出珠三角,就可以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到高附加值产业的生产中,用同样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使资源得到最优使用。
2、产业转移为优势产业发展释放了环境容量。经济发展过程中与环境的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环境容量对现代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但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调查发现,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诸如城市规模急剧膨胀,环境容量超负荷等。环境因素已经成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总之,东部地区继续发展的环境空间已十分有限,甚至已经到达极限,而中西部地区开发强度较小,环境容量相对宽裕。因此,东部地区一些环境依赖型的产业可以适度转移到中西部,以为优势产业的进入和发展释放环境空间。
3、产业转移可以减轻东部地区的人口压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由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东部地区的大规模集聚,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劳动力。广东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用工约1,400万人,占流动就业总人数的65%。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约12,000万,而跨省流动的农民工人数近5,000万,东部沿海地区是他们主要的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很多地方,外地流入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本地人口,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和社会发展都带来诸多问题。所以,东部省份将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其中的制造环节转移出去,可以降低人口压力,提高人口平均素质,为发展高技术产业创造条件。
(二)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面临着良好的政策环境,而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又为中西部地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行的方略。
1、技术扩散效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水平较中西部地区先进,虽然转移出的产业在当地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但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可能还是相对先进的产业,产业转移过程伴随的生产技术一般也较中西部地区先进,这样转移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便发生作用: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2、关联带动效应。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复杂而密切的联系,主要包括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的发挥,东部沿海地区转入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将带动当地关联产业发展,影响中西部地区的各产业发展状况,间接地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作用,并促进中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3、优势升级效应。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中,资源、劳动力密集而技术层次低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先进产业比重小。东部沿海地区先进产业的转入,必然会迅速改变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状况,推动中西部区域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形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创造机会,提升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层级,改变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低地位。
4、结构优化效应。一方面东部相对先进产业的移入,会直接促使中西部地区采用先进技术的行业增加,从而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东部相对优势产业的转入,将会给中西部地区带来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它会作为“扩散源”,推动原有的低层次产业实现转型提高,使整个产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提高,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
2005年按照户籍人口登记计算的我国城市化率为27.7%,而实际城市化率是按照地域常住人口登记的,2005年已达到43%,两种统计的差别高达15.3个百分点,差额部分即为外来人口。而我国现阶段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显得更为重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化的贡献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劳动力流动对GDP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农业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与城镇经济中的各种资本形式结合,形成巨大的生产力,为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经济在1978~1996年间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结构变革的推动,劳动力部门转移可以解释16%的GDP增长,改革开放后至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的9.4%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贡献了1%;转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国有部门贡献了另外的0.5%。蔡等经过研究得出1982~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中20.23%得益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如果考虑到劳动力流动推动的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则农村劳动力流动对GDP的贡献将更大。
(二)农民工是城镇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分别占到了58%和52%;在加工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8%和80%,农民工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农民工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填补了城市就业中的空白,他们拾遗补缺,从事的行业大都是城里人不愿意做的,从事的大都是家政、建筑、水暖维修等一些处于职业金字塔底端的职业,形成了很好的分工合作的层次,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做出了很大贡献。农村劳动力进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降低了城市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城市劳动生产率,使城市职工的流动性增强,有力冲击了城镇企业原来的用工制度,促进了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主要参考文献:
[1]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一、农业现代化在我国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一直以来,在我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与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金融支持农业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农投放、完善金融产品创新、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和努力。这种努力及探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与资金互助社、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或者出现相伴随的、日益完善的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第二,与我国农村地区不断深化的信用体系以及便农支付工程建设相伴随的、显著提升的金融服务水平及不断延伸的金融自助设备与网点机构;第三,与不断应用和推广的农村金融创新产品相伴随的、不断加大力度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以及增长较快的涉农贷款。
1.金融支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金融支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仍存在诸多不足:
(1)农村地区金融的综合服务水平较低
①在某些经济活动特别不活跃、人口较少、交通又不是很便利的县域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乡镇,银行的物理网点较难延伸过去,能够提供的金融服务为空白。
②在某些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数量较少的金融机构,造成金融服务非常不充分的竞争状况。根据调查资料,目前我国还普遍存在着一些乡镇,其银行网点只有1-2个,甚至还存在着全县只有3家金融机构的情况。
③助农取款业务虽然在村一级的覆盖面已经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其所能提供的取款服务只能是小额的,只有在比较发达的一些地域,才另可提供转账服务与小额存款服务,尚无法实施其他类型的金融服务。
(2)农村金融存在着严重的资金外流倾向
由于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动机,把其县级分支机构本来具有的审批贷款的权力又上收回去了,直接导致其分支机构在县域普遍存在多存少贷甚至只存不贷的问题,出现“倒抽水”现象,即农村地区的储蓄资金大量向城市流动,致使“失血”和“缺血”两种状态在农业中并存。
(3)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低,普惠金融体系难构建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适合农村特点。所有的银行金融机构均把是否具有充足的抵押资产或者合格的担保人,作为是否发放贷款的主要决定条件,这自然就会使那些抵押资产缺乏,合格的担保人也很难找到的农户、微型企业以及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满足。
(4)在覆盖面方面,农业保险仍然存在较窄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扩大
①由于金融意识较为淡薄的一部分农民的存在,他们对保险产品在规避风险并进而促进生产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再加上,在赔付率方面,有些保险产品又确实不是很高,这对于侥幸心理比较严重的农民来说,农业保险难以产生太大的吸引力也就不奇怪了。
②在农业保险中,缺乏再保险机制,导致保险公司需要承担比较大的经营风险,进而使其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也大受影响。
③在某些地区,由于财政紧张,造成地方政府在落实与保险相配套的财政资金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非常之大,最终导致地方政府无论是在推广、还是在宣传农业保险时,力度都不是很大。
④目前,细分市场的需求尚不能通过已有的保险产品完全得到满足,尤其是巨灾险种,其覆盖面更低。
2.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1)农村金融服务难以全覆盖
农村居住聚集度不高,村民居住较为分散,单家独院较多,同时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大部分区域交通不便,金融全覆盖难。
(2)涉农金融机构缺乏投入的积极性
传统农产业成本高、风险高、集约化程度低、收益低,金融机构缺乏控制风险的产品和手段,信贷投入积极性不足。
(3)农民金融意识较落后,不偏好使用金融产品
虽然当前农村通讯设施已比较健全,但农民对金融产品从了解到需求形成直至最后使用,这一完整过程的完成更多地是依靠客户经理或者银行网点的介绍。在网点布局并不充分,客户经理相对不足的农村地区,由于金融信息无法得到有效而又及时的传递,这就难以有效激活潜在的农民的金融需求,必然使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4)农村金融的推广及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障碍
①农民对新生事物的接受速度较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受这些因素的制约,一些新型的金融产品,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以及银行卡等等,在农村地区推广起来就较为缓慢。
②在我国农村地区,不是很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相对较高的金融交易成本等诸多因素,都严重地阻滞了金融创新的发展速度,使得金融创新的发展进程缓慢至极。如进展非常缓慢的、面向农户的金额较小的信用贷款工作的推广,处于两难境地的、面向农村青年及农村妇女这二者的创业而进行的贷款发放工作,就都是很好的例证。
③农业资产评估流转处置体系不健全,导致林权、农房等特色抵押贷款难以扩面增量。
二、与农业现代化及对其所进行的金融支持有关的美、日经验
1.农业现代化的美国模式以及主要的农业金融的美国做法
美国人均土地30公顷以上,这一资源禀赋特征,促使农场主使用土地和机械动力替代人力,以大机械化为主要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近年来,伴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化及机械化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手段、以生物化和环保化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又逐步被演变发展出来。上述这些特点,最终造就了美国农业的总体情况,那就是高的平均净资产余额、低的资产负债率以及高的比较收益率,为后续的金融支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美国,农业金融体系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具体以下:
(1)支农信贷机构体系
这一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五家农业信贷银行,这五家农业信贷银行都是区域性的金融机构,它们再借助于九十七家农业信贷服务社来办理具体的支农业务,如保险业务以及面向农民的贷款业务等等。政府主要是通过为其提供政府担保的方式对农业信贷银行进行扶持,具体做法是:在联邦农业信用银行融资公司的鼎力相助下,使得农村信贷系统能够以比正常水平低一些的成本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然后再以比商业银行低的贷款利率将所筹集到的资金贷放给农民。
(2)服务与支持农业的金融体系
农业能够得到的信贷支持源自以下一个体系,那就是政府信贷、农村信用体系、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私人等等。
(3)对于弱势农场以及新农场这些商业性贷款因其风险高、利润低而不愿意介入的领域,或者农村、农业这些需要政府予以特别的扶持和鼓励的项目,直接由州政府的融资局或者联邦政府的农业部农业服务署为其提供信贷及担保支持,州政府或者联邦政府在安排担保及贷款资金时,通过将其列入预算来进行,一旦该资金出现损失需要核销时,也同样由政府列入预算来完成。
(4)对于那些由于较差的信用状况而达不到金融机构贷款标准的农场,由州政府的融资局或者联邦政府的农业部农业服务署为其提供发债或者借贷的担保支持,担保金额高达发债或者借贷总金额的85%-95%,还有长达18年-40年的担保期限。担保范围涵盖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设备和土地的购买等领域,极其宽泛。
(5)—般商业性贷款
这种贷款在商业银行和农场之间、保险公司和农场之间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与农场之间,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自主进行办理。现阶段,在美国全国性的大型银行中,排名前20位的对于农业信贷领域几乎都有涉足(高达15家),开展农场、土地或者农业按揭等各种形式贷款业务的中小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分别为5890家和20家,美国农业贷款的一个很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由上述金融机构提供的商业性贷款。
2.农业现代化的日本模式和农业政策性金融
日本在2006年每户农地面积仅为美国的1/100,且耕地面积有不断减少的趋势。其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是性能很高的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与开发,其在农业领域重点进行的技术创新是生物技术,以使其严重不足的土地资源难题得到有效缓解。以后者为例,生物技术以及农业科技的利用在日本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着力提高农业附加值,以实现“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为目标。
日本农业金融主要包括:
(1)以三级农协系统为主要代表的合作金融体系
①农业协同组合。这是三级农协系统中最基层的一级,它和农户直接发生业务关系,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及转账结算等业务都可以办理,并且所有为农户办理的业务都不把盈利作为其目的。
②“信农联”其全称为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这是三级农协系统中中间的一级,其职责是帮助基层农协从事管理资金的活动,在其所辖区域内,对调剂、结算以及运用农业资金的活动加以组织。它的服务对象是作为其会员的基层农协,在基层农协出现资金剩余时将其吸收进来,反之,在基层农协出现资金短缺时,再为其提供资金融通。
③农林中央金库。这是三级农协系统中最高的一级,为农协组织内部的各个层级之间提供资金融通,也为其它金融机构和农协组织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对系统内资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清算、调剂和融通,并按照国家的有关法令进行资金的运营活动。“信农联”是其最主要的资金运用对象,与此同时,它也为大型的关联企业发放贷款。
(2)以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为主要代表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最主要的资金运用途径是为基础设施进行融资,如渔港建设、造林、土地改良等等。与此同时,它还对农业改良资金进行融通并投资于现代化农业等。总体来看,与民间金融机构相比较,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贷款利率更加优惠,不仅如此,其贷款期限也比较长,从10年直到45年不等。
3.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农业金融带给我国的几点启示
从美国或者日本这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来看,在其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极其重大的。其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除了政府稳定、长期地对涉农金融进行补贴与政策倾斜以外,还有许多。具体如下:
(1)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支持配套体系
重点做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有效延伸。建立农业再保险及农业共济互保机制。拓宽农业担保抵押范围,对重点扶持的领域,探索政府担保的可行路径。
(2)集约开发土地的方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促进,以使农业的净资产余额及比较收益都得到提高,金融的支农效率也得到提升。
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户集中有限的资源到企业、规模化的种殖养殖合作社或者一般的种殖养殖能手,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及经营使高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被带动起来。
(3)在资金来源的渠道方面,涉农金融机构需要对其进一步加以拓宽,以使金融支农的力量更加充实。
摘要: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自生诱导机制、合作共赢机制、行为协调机制和政策运筹机制。要规范性健全现代农业
>> 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及促进策略 基于形成动力机制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 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 现代物流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形成机理研究 产业融合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论金融企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政府作用 邓州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 构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需求动力机制的对策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促进河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与发展对策 浅谈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中小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灌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及对策浅析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陕西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绩效研究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年12月16日。⑦闫志利、林瑞敏:《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第2期。
Abstract: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s mainly include the self induction mechanism, cooperation and win-win mechanism, behavior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policy operation mechanism. To standardize regularly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s dynamic mechanism.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appropriate self-induction mechanism, win-win cooperation and mechanism, favorable behavior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sustained policy operation mechanism. To effectively reinforce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s′ dynamic mechanism, it should be targeted at tapping the source power of the self-induction mechanism, planning the linkage power of win-win cooperation mechanism, regulating the driving system of behavior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continuously providing the operation power of policy operating mechanism.
Key words:the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s; dynamic mechanism; countermeasure orientation
1.1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影响退耕还林还草后最典型的影响体现在耕地的利用状况上。退耕还林还草后,岷江上游农业耕地面积明显减少,草地和林地的面积逐渐扩大,对其他非农业用地,如学校、住宅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用地不会产生影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退耕还林政策发行后,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总面积高达280hm2,其中还草的面积达到150hm2,还林的面积达到132hm2。
1.2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岷江上游农业区域在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后,农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图1是近几年岷江上游流域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价值的变化图。从下图1和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种植面积的减少,农作物所产生的价值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农业种植结构却发生了较大程度低转变。
1.3对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岷江上游农业发展区域的农业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林地和草地面积逐渐增加后,原有的农业经济结构已经很难满足岷江上游农业区域的发展需求,导致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1.4对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的影响岷江上游农业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原有的农村劳动者从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2是近几年岷江上游流域劳动力从业结构表。从下表2中可以明显看出近三年岷江上游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后劳动者从业结构的变化状况。
2退耕还林(草)工程促进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岷江上游农业区域采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也随之下降、农业投入和产出的实际状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要想充分发挥退耕还林还草的作用,岷江上游农业发展建设者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提高岷江上游农业发展速度提供动力保障。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结合上文中对岷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对岷江上游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状况,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后续产业的支持以及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等方面着手,对促进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对策做了总结介绍。
2.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上文中提出的问题,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应该从完善政策配套设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和调整林木种植结构等方面着手,为促进岷江上游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应该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着手,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水利设施建设。众所周知,水利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在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后,还应该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摒弃传统粗放型经营的发展模式,采用精耕细作的发展方法,避免靠天吃饭等问题的发生,合理控制农业生产的波动状况,为加快岷江上游农业发展速度提供动力保障。
2.2加强对后续产业的支持加强后续产业的支持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下加快岷江上游流域农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后续产业的支持要求建设者从优化产业结构上着手,在提升岷江上游农业发展能力的同时,结合岷江上游流域发展的实际状况,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后续产业的发展速度。另外,建设者还应该针对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自身特色,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后续产业,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速度的同时,促进退耕还林还草与农村可持续经济的协调发展。
2.3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从上文岷江上游劳动者聪姐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岷江上游流域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建设者应该多渠道引导退耕还林还草后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型,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也就是说,农业建设者可以引导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事与农业无关的事业,或者加强农村自身建设,在提高剩余劳动力劳动能力的同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型。
2.4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后岷江上游流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建设者用工建立有效的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可以保障农业财政投入顺利转移,为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的公共产品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还要求农业建设者深入了解现代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通过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5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发展原则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还要求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始终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发展原则。我国部分地区把退耕还林工作视为一项独立的发展任务,不太关注当地农民今后的生活和发展状况。为提高退耕还林还草地域的农业发展水平,要求农业建设者注重当地农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可以从宏观层面上实施政策倾斜或者经济补偿,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最后,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还应该充分运用自然地理分异规律,指导人工林的生态恢复,为加快当地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动力保障。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