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突发事件应对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应对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应对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以*重要精神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好*街安全和稳定。
事故应对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二、本辖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地区、行业和单位
1、一级防火企业,中山舰食品厂、弘田企业、厘米科技公司、棉油加工厂、各农业大队。
2、易燃易爆行业和单位,液化气站、各商业门点。
三、应对救援的主要工作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措施保护现场事态发展。
2、控制事态,初步摸清事故基本原因,并迅速向上级反应现场情况。
3、对危险化学品事故,一边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措施外,一边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技术部门。
四、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
1、*街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成立街突发事件应对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全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长:*
副指挥长:*
*
有关单位行政负责人
2、指挥部职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长或指挥长委托副指挥长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成员单位日常职责:
(1)党政办公室、突发事件应对办公室:承接事故报告;请示指挥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商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区政府、区安委会、区安全局、区突发事件应对办公室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好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批示。
(2)派出所、司法所:负责制定人员蔬散和事故现场警戒预案。对事故现场和撤离人员的治安管理、配合和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3)突发事件应对办公室:负责制定应对救援物资保障预案,负责组织抢险器材和物质调配。
(4)医院: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受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应急救援程序
1、发生突发事件,单位主要负责人应首先启动本单位的事故应急预案紧急处置,立即报告负责安全的综合管理部门。
2、事故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内首先向党政办或突发事件办公室报告,由党政办公室或突发事件应对办公室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请求指挥长,决定是否启动应对救援预案。启动预案后及时通知救援成员单位赶赴事故现场。
3、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立即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六、社会支持和援助
对辖区内发生的重特安全事故,需要社会支持和援助时,由街工委作出决定,由应对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联络。
街突发事件办公室:*
在我国突发事件多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灾害及社会安全等四个方面,突发事件的程度从小到大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级,进而采取的预警级别也分为一般(Ⅳ)、较大(Ⅲ)、重大(Ⅱ)、特别重大(Ⅰ)四级。
突发事件的发生要依据一定的契机诱发,诱因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隐蔽性,发生的时间、地点不确定。之所以称之为突发事件,这要涉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和变化,很多社会性的突发事件有极少数人操控,利用部分人把事情推到高峰期,突发事件对另一部分人造成不同性质和规模的破坏,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损失。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性,使社会超出正常发展的轨道,常规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失灵,必须用应急的方法面对突发事件。
公共政策是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制定的计划、规划或所采取的行动,公共政策是一个过程,有明确的目标、目的和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它是对全社会有价值之物作权威性分配,涉及人们的利益关系。政策要反映和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它也作为公共管理的手段,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是各种利益的调节器。
在应急突发事件中,政策的主体、客体、环境都已相当清晰,政策过程中政策主体、客体、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呈现动态发展状态。我们要注意几种应对突发事件的理论模式。
全面理性模式又称纯粹理性模式,指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全面资料作出合理性决策,代表性人物林的布路姆要求有目标、有选择的应用分析模型以达到最优目标。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决策者要知道、明确事件的原因,清楚自己的目标、价值要点,制定达成目标的备选方案,选择最优的方案来应对突发事件。
有限理性模式讲的是在决策过程中对各种备选方案的选择不要求最优,而是次优或满意就可以。决策者依据自己的经验在有限理性和“满意”之下,不需要全面考虑所有备选方案,只要能达到对事件的应急处理,达到预计的目标就可以。西蒙何马奇都认为公共政策对应急突发事件时是介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东西,人们受自己经验和、阅历、知识、能力、信息、时间等因素影响,只能在有限的且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决策。
渐进模式是美国林德布罗姆提出来的,渐进主义模式强调依据基本方案,再与其它方案相比较后制定出更好的政策方案,渐进主义模式是要求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要有动态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选择、修改基本的公共政策,已达到能够处理突发事件的目的。
混合扫描模式是由美国A?埃泽奥尼提出的。他同意林德布罗姆对全面理性模式的批评;同时,他分析了渐进模式的不足。他指出渐进主义者所作出的决策是社会中最强大的而且是组织起来的那部分人的利益,社会底层,没有参与决策的把部分人的利益却被忽略;渐进主义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短期目标上来,再过程中只是修正了原来政策的一些方面,而不顾及基本的社会变革,对于特别重的事件作出决策,渐进主义是缓慢、滞后的,可以说是无能为力的。埃泽奥尼将全面理性和渐进主义模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在某种环境下,全面理性模式是合理的,在另一种环境下,渐进模式又是可行的,高级理性决策过程确定了问题的基本方向,渐进决策则为理性决策做准备。混合扫描模式要关系到决策者的能力,建立在理论推导基础之上,它提醒人们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即就决策的重要性,范围的不同决定应使用不同决策方式,混合扫描模式理论是渐进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的理论。在应对危机实践中即要考虑到问题的根本特征,掌握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要解决达到的价值目标,同时还要求决策者从根本上了解问题,唱响问题解决的根本旋律,渐进改变应对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渐进过程可以突变行为措施,以最优化原则为指导,在处理突发性事件过程中不断改变着处理的方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适当的价值观为导向,在不偏离总原则基础上发挥最大能动性,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社会安定。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我们要采取政策分析方法,应用运筹学、系统分析、数学、统计学、概率论、决策论、计量经济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方法,把这些多学科统一起来,运用到公共政策研究和分析过程中来。一个解决突发事件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要首先认定和细化问题,认清问题的性质;第二是建立评估的标准,通过技术可行性、经济和财政可能性、政治可行性、行政可操作性等进行标准的评估;第三是确定备选方案,通过对方案研究分析、不行为分析、快速调查、文献评述、理想现实世界经验比较、分类完善、头脑风暴、现有解决方案的修正等,确定备选方案。第四是评价备选方案,运用外推法、理论推测法、直觉预测法、折扣分析、传感性分析、实施分析等对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价。最后是监督方案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前后对比,有为与无为的试验对比,成本取向等。
我国政府作为在社会中扮演政策的制定者,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还有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权力的执行者,在突发事件中理应发挥应有的作用,新公共服务理论也强调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要确定好掌舵与服务中显现公共责任的主体性。
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要面临策略选择,而中国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政策大多是渐进的,所面临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政府更注重社会和谐稳定,突发事件的事态大多比较混杂,在混杂中稳定与和谐就成为我国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一大原则。在强调稳定与和谐的同时还要加强法治,接受立法机关、民间团体和公众的监督,加强透明度分析,事态发展情况公布于众,做到内外环境协调。在保持事态发展和谐与稳定同时要讲究效率和效果,提高处理事件的效率。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21-02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常见类型及高危群体分析
1.高校突发事件的常见类型分析。综合不同研究学者的划分类型,基本可把高校突发事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政治类突发事件,如因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涉及我国国家利益的事件造成学生游行抗议等。(2)伤害类突发事件,如师生冲突、群体斗殴、学生不堪就业压力、失恋自杀自残等。(3)安全类突发事件,如建筑事故、校园交通事故、漏电触电事故以及火灾等。(4)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洪水、地震等灾害。
2.高校突发事件的高危群体分析。(1)有自杀家族史的,直系、母系、父系和旁系亲属三代以内有自杀史。(2)有人格偏执或人格障碍等情况的群体。此类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往往质量低下,密友少、缺乏倾听者,情绪长期低落不与人往来,冲动型人格的人容易做出过激行为。(3)近期遭遇严重生活事件困扰的。比如感情挫折、遭遇重大财务损失、亲人身故、自己或家人患上重大疾病、意外怀孕或近期堕胎、不能如期毕业或顺利就业、家庭极度贫困等。(4)长期患病或有生理缺陷,自感生活能力低下或极度自卑者,如有妄想或其他精神病症状。
二、高校辅导员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
1.高校辅导员在突发事件中应扮演的角色。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备的应对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处理方案,科学妥善地积极应对。对待突发事件,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细致地开展工作,在事件平息后,努力降低不良影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健全善后处理机制,把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高校辅导员要从思想上培养成就感,深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可以说,对辅导员来讲,凡是跟学生有关的事,辅导员都要管,只要是学生的事就是辅导员自己的事情。辅导员应该做到第一时间出现在突发事件现场,能第一时间控制和清除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危害,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校辅导员在突发事件中应具备的能力。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类型繁多、成因复杂、爆发突然、扩散迅速、破坏性强、影响面广,辅导员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时,各种难以预测的局面随时可能发生。这就要求辅导员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基本原则,并将其转化为解决事件的战略性指导。一方面切实提高对自身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应发挥作用的认识,辅导员要以充分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切实提高应对能力,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时刻记着“突发事件无小事”,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能带来的影响加以足够重视。
三、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程序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备的应对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处理方案,科学妥善地积极应对。对待突发事件,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细致地开展工作,在事件平息后,努力降低不良影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健全善后处理机制,把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1.爆发前期:快速反应,迅速介入,了解情况,稳定局面。学生突发事件防不胜防,辅导员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稳定在场人员的情绪,控制场面,防止事态进一步蔓延和恶化。根据现场的情况和事情的性质,采取相应措施,如拨打急救电话或请求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援。等事态稍微稳定,辅导员应了解事件的原因,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保存现场证据,理清来龙去脉,然后将事件的前因后果、现场情况、处理进展、事态发展和预测趋势一一向上级领导汇报,认真听取处理意见,并采取措施逐一落实,同时,及时将情况整理成书面材料上报给有关领导。
2.持续期间:服从调配,顾全大局,通力协作,稳步开展。突发事件爆发后,有可能会持续升温,蔓延扩散,影响日益扩大。在上级部门和领导介入后,辅导员要把手头掌握的信息一一汇报,认真听取上级领导对事件处理的部署和安排,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贯彻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应对方案和处理意见。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小组中,辅导员要根据分工,全力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大小事务:或是继续关注事态发展,深入学生群体,进一步排查隐情,消除导致事件恶化的隐患;或是照顾和安抚当事人,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和思想动态,进行思想引导,平息当事人的情绪;或是疏散围观者和盲从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围观人员的疑虑,防止人群拥堵;或是与当事人家长联系,真诚接待,安排好后勤保障;或是协助学校部门开展进一步的调查取证,查明事件起因和情况;或是做好信息统计和资料整理,按时上交汇报等。辅导员在开展上述工作中,要根据领导安排和分工,注意工作细节,保证负责的工作不出疏漏。这一阶段的工作量大,事情繁杂且细致,工作中一个小小的疏忽或遗漏都有可能增加处理的困难程度,因此辅导员要格外细致谨慎,多留意,勤汇报,并要牢牢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妥善解决为目标,遵守纪律,服从大局;二是正确处理好事件中的几种关系,如与当事人的关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与同级部门及同事的关系等。
3.善后阶段:稳定思想,恢复局面,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在突发事件处理的尾声阶段,辅导员承担着大量的“扫尾工作”,比如当事人关于手续的办理、学生情绪的安抚、家长的送往、物品和资料的整理。为了尽快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学生的消极态度,辅导员要通过面对面、三级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尽快将事件的正面信息传递给广大学生,让学生对事件有一个全面、完整、客观、正确的认识,消除负面影响,引导网络言论,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和关注点转移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来。遇到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冲击的特殊事件,辅导员可要求学校心理机构对学生进行群体、个体的心理疏导和咨询,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进取氛围。在恢复重建阶段,辅导员也要注重对整个事件的资料整理和对全过程的总结与反思,以专题讨论会的方式,分析回顾、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意见,完善预警和应对机制。
四、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要意义
1.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高校是思想活跃、信息交汇、人才荟萃的场所,具有独特的社会引导功能和社会批判功能,是引领社会思潮、批判社会现实的急先锋,也是传承先进文化、创新科学技术的排头兵。青年大学生民主意识强、富有激情、善于获取信息,对社会上发生的突发事件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对社会舆论产生引导,但同时他们涉世未深,价值观未完全定型,也容易被引导,稍有不慎极易激发矛盾冲突,引起社会动荡。此外,随着高校与社会互动的增强,发生在高校的突发事件如大学生自杀事件、学术造假问题、校园安全事故以及学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等,都会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所以,高校稳定被视为社会稳定的“晴雨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效果直接关乎社会稳定。
2.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是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维护高校稳定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校园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最低要求。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均会给学校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害,及时有效地做好应对处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扩大,避免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从而确保师生安全,保障师生权益,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运行,为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科研、生活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3.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是加强高校自身建设的有利契机。一方面,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是改善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机会。对于高校来说,作为承担着育人职责的社会机构,管理者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保证学校培养目标得以真正实现。在校园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实践中,学校管理层的管理意识、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可以得到检验和提高,进而提高师生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是高校维护声誉甚至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机会。一旦学生发生突发性事件,媒体往往会第一时间重点关注,并进行连续性报道。对于一次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结果,很可能对高校社会形象带来直接的影响。对于应对处置得到,则可以化危机为转机,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4.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有利于促进高校师生自觉增强危机防范意识,提高危机处理能力。突发事件的处置和预防存在着互动关系。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会暴露突发事件预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危机防范意识不强或危机处理知识欠缺、危机处理能力不足等,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供了生动的教材,使其在对照、检验、反省后,自觉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掌握危机自救知识,自觉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栋鹏,张芳芳.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中的作用和应对机制探讨[J].潍坊学院学报,2012,(12).
关键词:三角模糊数;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各类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冰冻灾害以及各类疫情等频繁侵袭着人类生存的世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尤其是近年来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如何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成为目前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应急物资就是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物资。应急物资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应急物资储备的多寡直接影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成败。所以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是保障突发事件物资供应、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效率、减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出现了应急物资储备严重不足的现象,在地震发生后的48小时内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应急物资已被调空,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灾区对应急物资的需求。事实已经证明,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是客观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目前应急物流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三角模糊数评价法对我国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进行研究。为便于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更加真实地表达专家的评价信息,在专家采用语言变量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三角模糊数将专家给出的定性评价结果和各指标权重值进行量化和规范化。从而构建起系统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评价体系。
作者为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谢祖墀博士有20多年从事管理咨询和公司高层管理的经验,先后任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香港电讯公司执行副总裁和大中华区业务总裁等职
通过不断完善危机应对预案,对核心业务的保护、强化从事件中恢复的能力,可以使企业在今后的类似事件中有备无患
经济全球化不仅为产业间合作提供了纵深发展的机遇,也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制造着“蝴蝶效应”――越来越多的区域突发事件迅速发展成跨行业、跨地域的危机:2003年,SARS使整个亚洲零售业与航空业损失数百亿美元;2006年,“熊猫烧香”病毒使许多中国企业的正常业务遭到严重影响;而2007年,针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质疑更是使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危及企业核心业务稳定运作的突发事件常常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迫使企业制定危机应对预案,以保护核心业务免遭突发事件的破坏。
通过不断完善危机应对预案,对核心业务的保护、强化从事件中恢复的能力,可以使企业在今后的类似事件中有备无患,在有力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更维护了客户、投资者以及所有来自外部的“第三方”利益,着实巩固了企业的投资价值。在广泛的实践中,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总结出制定危机应对预案、保护核心业务免遭突发事件影响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建立核心业务应对危机的组织架构。它就像一个指挥中心,在事中以及事后构建汇报与反馈机制,使电子通讯和交通运输等关键的联结渠道能够在设备管理、法务、损失控制和资源需求等相互协调的功能环境下保持通畅。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管理架构的顺利实施,有必要通过个人签署协议将权责落实在每个主要责任人身上。此外,管理层往往会忽视另一同样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建立灵敏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在第一时间将准确合适的信息传递给第三方人士,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质疑。总之,只有将这些事项无一遗漏地融入业务可持续管理,决策者才能够洞察企业真正的冲击抵抗力,将业务中断的可能与损失掌控在最小范围。
步骤二:就各类事件对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是从相关组织流程到产品供应链、区域市场、经营范围直至具体部门中逐步细化出需被列入计划的对象。在分析的过程中,管理层应基于现实情况确定资源投入预算,同时对业务恢复所需的时间和预期进行记录。这样便可以及早杜绝管理层因无从了解危机的覆盖范围而产生放弃的念头,或片面地将危机的应对全权交付某个下级部门。
步骤三:建立评估指标。为了使危机应对预案能够真正发挥保护作用,为其设置评估标准必不可少。比如说,所有新技术方案在运行之初都要预设其突然停工对业务造成的延误与损失,依此设置备份及候补方案。而更多情况下,这些评估标准将用来为企业在危机应对中的表现“打分”。这包括从重大事件中复原所需的时间,对事件从评估、汇报到应对所需的时间,员工对公司危机管理的尽职程度,以及预警中心从监测到传达所需的时间等等。
步骤四:实战演练。当企业具备了一整套应对危机的预案和恢复措施后,还需要通过实践,将这些机制有机地整合起来,以检测预案的效果并发现不足。最好的方法是“实战演练”,不定期地通过模拟突发事件训练各职能模块的应对措施和效率,在构建行动有序的同时更强化了企业在面对安全风险中最薄弱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