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财政局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总量,尤其是农村经济总量扩张,地方财力充实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客观反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结合××市近年来的实践,就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进程。截止2004年底,原创:全市共辖1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其中建制镇15个,小集镇56个,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41.5万人,比2001年增加7.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0%,比2001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966元,比2001年增长15.7个百分点,小城镇提供财政收入1.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2.7%,全市城镇中心地位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以郢中城区为中心,建制镇为支撑,小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市近几年按照“建一个城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地方财政税源基础,达到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建镇,特色立镇,特色兴镇”十二个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磷化、食品、建材、纺织、汽车配件等五大产业,生产集约度有所提高,小城镇经济日趋活跃。胡集镇依托磷矿石资源,大力兴办磷化工企业,带动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双河镇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大力兴建建材企业,带动了全市建材业的发展。石牌镇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带动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旧口沙梨、柴湖大蒜、转斗蔬菜、张集香菇、客店葛粉等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初具规模,“钟绿”牌、“三源”牌、“花山”牌大米、“山灵”牌葛粉、“佳绿”牌、“莫愁”牌蔬菜、“笪家湖”牌胡柚等15个品牌,获得省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农业外向型经济初具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渐完善,对经济的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2004年,××市融资投入1.28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7国道、寺沙线、汉宜线改造和襄荆高速公路××段全面竣工,长荆铁路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升级,交通路网骨架形成,城镇设施、镇容镇貌,人口结构迅速得到改善,旅游、服务等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境外资本大量涌入。2004年,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99亿元,境外资金1520万美元,外贸出口1654万美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有18个项目落户全市两个工业园区。
三是地方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一批新型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财政增收的支撑点,建设小城镇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加,旅游城镇的兴建发展,使××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01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聚集了人口,使城镇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增加,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税收增收奠定了基础。2004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06亿元,乡镇财政完成1.48亿元,占48.4%,其中小城镇完成工商税收1.01亿元,分别占到了32.7%和67.6%,小城镇建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县乡两级财政。
四是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企业向城镇集中。近些年××市通过发展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活跃在小商品批发、运输、流通等行业,农民通过兴办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048元,增加到2004年3690元,年均增长4.89%,不仅让农民进了城,而且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市小城镇的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乡打工者回乡创业,带回来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多种经济因素,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非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市近几年虽然在建设发展小城镇、小集镇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大背景,加之受资金、土地、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束缚,××市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城镇的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辐射作用弱化。小城镇布局由于历史沿袭立足于利于管理的要求,造成小城镇个数多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市共有15个建制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56个小集镇,拥有人口41.5万人,小集镇平均人口0.74万人,根据全国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初期的情况来看,小城镇人口超过2万人时,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市小城镇的小规模实际,造成了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小城镇对乡镇民营企业聚集能力有限,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直接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
(二)小城镇化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市城镇化水平从2001年到2004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2001—2004年经济年均增长7.16%,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四年间年均增长4.89%,农民有田种,有稳定的收入,不愿象以前一样为城市户口而进城,小城镇依靠吸收农村人口,依靠数量的扩张来集聚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减慢。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小城镇规模小的实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财力来加快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却没有精减,小城镇的行政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除胡集、旧口、郢中、石牌等几个中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外,××市大多城镇建设投入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4年,××市投入18个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28万元,仅仅靠有限的上级投入,乡镇一级在城镇建设上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钱不办事”的观念,城镇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城镇建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困扰地方政府,为扩大资金来源,有些乡镇尝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发展小城镇,但办法不多,渠道不畅,把经营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出让、出租、承包、卖经营权等,一些地理、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缺乏长远眼光,把资源都承包、租赁出去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小城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经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4年,××市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属企业64家,企业从业平均人数5304人,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0家,在产业发展上除粮油加工、蔬菜、水果外,名、特、优、新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对种养基地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呈“三多三少”现象。即: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初加工多,精加工少;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少。具有明显支柱产业的乡镇不多,许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缺乏个性和特色,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1%,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滞后,××市现有的一定数量的特色品牌,均限于本省甚至本地区,没有真正体现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扩张。
(五)小城镇建设配套政策不到位,配套设施滞后。近年来,××市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小城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资金紧缺,财政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断头路,泥巴路还很多;绿化总量少,不配套,档次低;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影响了社会福利、就业水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农民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农民看病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1、立足于依附武汉城市圈,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财政支持小城镇必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前提,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财政支持的重点和目标。2001年,湖北省启动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工程,该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承载全省50.4%的人口,提供全省55.6%的GDP,51.5%的财政收入,60.56%的工业总产值,57.2%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湖北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七大经济核心区。××市距武汉市区只有3小时的路程,随着随岳高速、武荆高速公路的开通,××市到武汉市的时间将近一步缩短,这对××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城市边缘形成有经济活力的小城镇群体,城镇化建设应着眼于吸附武汉等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促进本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开发,促进财政经济的整体优化。按照××市目前的资源分布、产业优势,在规划小城镇发展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附城市圈构筑相关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大力扶持胡集、双河、磷矿等镇的磷化工产业,着手组建磷化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整合磷化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团,扶持东桥、郢中等镇的汽车零配件产业,扶持旧口、洋梓、长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食品工业生产基地和纺织工业生产基地,链接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主要辐射圈的产业集群带。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龙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寿之乡四大品牌,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两大特色,大力扶持发展客店、大口林场、郢中城区的旅游资源,加强郢中城区的旅游服务业,提升旅游区形象,以东星集团为载体,推动周末假日经济的发展,力争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2、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发展不仅扩大城市规模,重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大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带动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潜力来看,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抓住有优势的主导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培养和扶持张集的食用菌、长寿的绿色大米,郢中的果蔬加工、胡集、磷矿的花卉产业,旧口、柴湖的粮油以及肉类、蛋品加工,石牌的豆制品等支柱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注重品牌意识,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统一注册商标,形成地区名牌,以此为前提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以全市已建的金林、华联、新美香、康辉、连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农资技术服务等方式,强化联接形成完整的原料—加工—销售及服务链条,发挥整体行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3、立足乡镇企业,壮大地方骨干财源。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企业的财政贡献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实力。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的方针,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磷化工、纺织、食品产业。一方面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对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由集体经营向公有民营、民有民营转变,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注入乡镇企业。不断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吸引民营资本和外来企业投资办厂,使民营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重点扶持乡镇优势骨干企业,立足于胡集、双河、旧口等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化工、建材、纺织等工业企业,立足东桥、郢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机电、汽车零配件、小五金工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使之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龙头,为产业兴镇、工业兴市奠定基础。同时,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4、立足于制度创新,推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城镇发展的主要矛盾,单纯依靠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也难以承受。因此,进行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财政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引导功能,吸附社会资本、原创: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合理确定政府投入,加强财政基础建设投入预算安排。根据全市小城镇建设现状和规模,以及财政实际,合理确定每年投资支出,力争逐年增加,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款用于重点城镇建设。二是按照“经营城市”理念,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建立市政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三是尝试发行小城镇建设债券,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债券收入严格用于准公共产品而又能盈利项目。如农贸市场、供水、供电等。四是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拓宽服务领域,对农民进镇购房等方面开展信贷业务。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措施;建议
当前,河南经济建设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之中,仍处于中原崛起蓄势积累的过程之中,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大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尤其是目前受刺激政策退出、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需求动力减弱、企业效益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表现愈加突出,要促进河南城镇化建设,其政策措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一、明确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职能定位
政府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政府也会受到制约,“有所为有所不为”应成为政府的一个基本理念,为了保证一些公共设施的顺利进行,政府就需要集中更多的资金以及注意力,团结一致,一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而努力。同时,政府与企业的分开,各自运作也是政府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之一。首先,提高对农业产业的关注度。农业产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政府在发展城镇的同时,是不能忽略农村的发展的,否则必将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甚至城镇也不能得到迅速发展。充分利用各地的农业资源,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吸引外部企业,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通讯交通这些基础性的设施建设不仅仅给居民带来了诸多方便,改善了城镇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城镇的经济建设。政府应顺应时代要求,实现由新时期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即:从单纯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从管理城镇向经营城镇转变,从人为治理向依法治理转变;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该办的事情办好,该交给市场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交给企业、公司、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发挥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打破城乡分治传统体制,完善城镇发展规划
首先,打破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体制,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积极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各类社会力量到农村创办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建立城乡一致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以及财政制度等。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增加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农村公共卫生领域的政府投入,加强农民健康教育、保健普及、改水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省覆盖。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户、集体、政府三方共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土地出让金、集体资产租赁承包收入、政府粮食补贴和转移支付,视情况全部或部分用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基金。将农村“三老”和正常退职村干部首批纳入养老保险范畴。
2.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就业保障机制
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河南省推进农村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要解决传统二元社会结构问题,重点是促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合理的向城镇转移,让大多数农民变市民,由“乡下人”转变为“城里人”。目前,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某些政策还存在,农民工从事的非农产业不尽合理,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还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将农民工就业纳入未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进一步改革制约农村劳动力不平等就业的体制和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建立农民工最低工资制度。将农民工劳动工资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相同的激励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制度,即凡在河南省进行统计与决策户籍登记的农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落实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政策,建立以农业部门、劳动就业部门、职业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条渠道的劳动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河南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资助,培训实行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内容和时间。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定期为务工农民各种准确及时的务工信息。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创建知名劳务品牌,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与流入地用工单位的密切联系,为进城务工农民搭建良好的平台。
3.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产业支撑体系
城镇化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为依托,立足本地资源,形成城镇发展的特色产业支撑。
(1)合理布局农产品基地。按照河南省农业产业规划,着力实施“3321”工程,抓好3个万头良种猪场和10万亩河南省蜜橘、10万亩优质苎麻、10万亩高产油茶三大农业产业化基地,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
(2)扶持有产业影响力的中小企业,协助它们快速发展。这些扶持企业都具有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等重要特点,我们可以帮助其做好以下三点:①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采取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②增强企业的生产层次。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刻关注最新技术的动态,引入或研发新技术,使得各方面的加工水平飞速提高,发挥引导作用;③促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让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准,跟上国际潮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得企业具有国际竞争的实力。
(3)实行品牌化经营。①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②加大品牌扶持力度。很多企业对生产原料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这也进一步确保了产品的良好质量,为了满足企业的这一需求,我们就要协助企业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提高全省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力;③树立良好的品牌制度。引导企业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将产品质量作为衡量企业水平的标准。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就要将严格的执行质量标准作为一种基础性工作,这也是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制度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质量,就没有良好的口碑,更不会有良好的品牌。因此要尽快帮助企业与国际规则接轨,按照国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来要求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4)对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科技对于推进企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均是最大的推动力。企业可以加强产业培训,这对职工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教授农民更多的使用技巧,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助力作用。对企业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可以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生产队伍,从而迅速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培训,培养他们良好的经营理念,建立最适于社会发展趋势的经营头脑,只有这样的管理人才才能带领他们的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4.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
(1)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红色、生态、观光等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策划一批旅游景点和主题公园,搞好景点串连和精品线路打造,做活山水文章。加快建成第三产业集聚平台、城市生态新区;高品质建设好一批旅游休闲项目。加强历史文化挖掘,注重景区文化内涵宣传。
(2)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完善城镇商贸网点布局,完善商业布局,重点规划建设城镇中心商贸市场和社区商贸网点,兴建一批专业特色街和专业批发大市场。以建设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物流配送三大平台为重点,加快发展以物流配送、仓储批发、电子商务为主要业务类型的汽车货运业。
(3)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目前来看,要保证政策方针、银行业、企业整合发展,尽可能完善它们之间的协作体制,使得社会经济与金融保险业共同发展。现在很多种金融企业都是以民营资本为主的,我们要支持这一类企业的发展,并积极吸引国外的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我国,国有性银行、地方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与外资银行共同存在并良好运营,我们就是为了形成这样一种共同健康有序发展的新格局而不断努力的。为了达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共同发展的目标,对金融服务我们要努力找出创新点,对金融服务水平我们要努力有所提高,对直接融资方面我们要努力拓展更广泛的渠道。积极拓展保险业务,开辟渠道促进保险资金保值增值。
(4)放手发展社区和其他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社区和其他服务业也占很大的比重。社区作为服务业的一种,它的最为基本的目标就是要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以及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这才是建设社区服务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现在社区的发展目标就是渴望得到政府方面的扶持,并能够呼吁社会大众的参与,以此来促进社区服务的发展体制。只有得到来自社会的广泛的认可,这样才是对继续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的鼓励,更多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被建立起来,这对于养老托幼、家庭教育等服务业具有相当大的好处,通过一步步地努力,逐渐规划进而形成良好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小城镇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崔功豪,王兴平.当代区域规划导论———中国城市化建设丛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如果我们把发展经济作为“硬道理”来考量,那么在全面发展经济社会,促进社会转型,保持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则是当前情形下可以协调两者关系的“杠杆”。区域经济是城镇建设的基础,城镇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对扩大投资、拉动消费、促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当前条件下一些地方两者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出现厂反差。有的地方注重城镇建设,而在区域经济建没的能力上不能达到相互同步的效果;还有就是在相互的理论支撑下,区域经济与城镇建设被混淆成了一个大的概念,不能有效区别他们之间的能力址变而导致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磨合”程度又不具有其拉动或者推手作用;再有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属于软能力的体现,而城镇建设则是通过规模或者数量来进行评价与衡量,也就导致了经济能力过慢发展,而城镇建设的速度又过快,两者之间的杠杆作用难以得到体现。
二、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考
(一)构建产业支撑,实工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镇作为城市边缘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现阶段农民、农业、农村全面参与国民经济有效循环的重要桥梁和连接纽带,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阵地。加快城镇建设能够强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带动农村的市场化、城市化、文明化、现代化水平,使农村全面融人现代文明的潮流。同时也可以解决“三农”问题,在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城镇建设的发展历程看,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体制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竞争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处于一个转折、分化期,面临的紧迫课题是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和城镇建设的科学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和国内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大转移,为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正确分析认识到城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既要看到新矛盾、新挑战,也要看到新机遇、新前景,完善新思路,采取新举措,不断壮大城镇产业基础。坚持产业兴镇,把产业发展放在城镇化的首要位置,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二)实现生态管理,构建和谐发展的战略,促进城镇建设现代化
加强城乡统筹,科学合理规划,实现城镇建设的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城乡统筹,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和乡村一起纳入城镇化的范畴,形成一种相互依托,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壮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扩大城市的规模,更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功能。要围绕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方便、设计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这个总目标,立足长远、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三)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探索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途
这里我们说到的以人为本他首先应当是建立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科学发展的要义则是将科学发展,针对人的管理放大到一种管理手段,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发现资源的共性,另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镇建设一定要以文化价值作为引领,经济资源,科学资源以及共同资源作为管理的核心,那么核心部分的管理能力则是需要通过优化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的资本质量来探寻经济全面发展的路径。城镇建设首先是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大力引进人才,实现工业、经济、资金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人才流动,以软的管理弥补资源的差异性,尤其是通过技术创新与环境改善来提升区域间的固体资源利用串,不仅使其要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扩张和利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要将这种资源的变化过程理解成资本的积累和完善。
三、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现
(一)科学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要以高起点规划带动高标准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就会大大节约城镇建设的成本,有效发挥城镇综合功能,提升镇的档次和品位。因此城镇建设在进行规划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高起点规划,提升城市和集镇的魅力。二是要着眼发展,促进城市和集镇的发展,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让农民参与集镇建设,形成有规模的农产品集散地,促进地方的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三是要科学引导,吸引广大市民和农民积极参与城镇建设,增加城镇建设的源动力和投入力。
(二)以基础建设为权手,拓展区域经济建设平台
城镇基础设施不仅决定着城镇的运行效率和发展水平,还决定着城镇的功能培育和城镇化的进程。要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镇发展重中之重,按照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长远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既要有短期见效的项目,更有中、长远的发展计划,特别是对主要的公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要舍得下大力气投入,为招商引资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实产业延伸功能,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产业提升依靠的是技术创新与制度管理的完善,无论是工业园区的建设还是工业技术联盟或者是产业群的建设,都需要基础城镇建设的有力支持。笔者认为:工业园区建设既是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战略选择,又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载体;既拓展了城镇空间,又培植了城镇产业,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建筑用地 规划管理
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中小城镇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和乡村交互作用的缓冲地带,随着我国加快对城市化水平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小城镇日益成为衔接农村和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建设的桥梁,消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然而随着小城镇发展日益增速,小城镇人口得到快速增长,各类建筑竞相矗立,建筑用地变得日趋紧张,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不高,没有遵循小城镇自身发展规律,在土地利用结构、用地规模和土地利用管理等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从面使得土地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好其就有的效果。如何集约利用好小城镇建设用地、缓解耕地压力与城镇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土地规划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展开探讨。
一、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问题分析
1、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存在一定盲目性。由于小城镇产业聚集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而城镇人品集聚虽然相对集中,但密度还不够大,社会生产、文化活动、休闲方式处于城市的边缘和乡村的前沿,小城镇的风格和特点既有点都市的味道,同时又还有深厚的乡村气息,居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发展眼光由于受到知识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而使小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城市建设用地存在明显差异,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用地的盲目性。虽然土地集约化程度明显高于农村,但同时也明显低于城市。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两个,一个是在小城镇中聚集着较多的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非农业产业,这些产业的规模的集约化程度一般来说并不是很高,但其对环境设施的影响却不小。另一个受到乡村居住环境观念的影响,小城镇的建筑密度远远低于城市,而以明显高于农村。这两个原是促使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的规划产生很大的盲目性。
2、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存在一定随意性。据统计小城镇居民人均占地面积明显高于城市,同时又明显低于农村,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城乡居民人均占用建设用地随着聚集的人口规模增大而下降。特别是第三产业用地集约化程度明显存在很大随意性,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在小城镇中,周期性的集市活动在小城镇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一个比例,从而使得相应的集市建筑用地的效率明显低于城市,且该集市建筑的建设受到居民活动的随意性而导致其建立的随意性。二是乡亲关系产生用地的随意性。小城镇占地面积一般情况下在3平方公里之内,这个区域范围正好相当于城市里的某人社区或居民小区,在这个空间范围内往往是居民工作、生产、生活、休闲的步行活动范围,在这个活动范围产生的乡亲关系,很容易影响土地的使用方式,致使产生很大的随意性。
3、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存在利益集团性。通常在小城镇中存在着较多非农业经济活动的企业,这些企业从数量来说明显低于城市,但是按照单个企业占地面积占总的城镇用地量来说,其占用比率又明显高于城市,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企业为了节约建设成本,企业的厂房建筑大多采用平房的形式,很少有高楼建筑,空间利用率极低,究其根源就是企业单位利益集团性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规划管理对策探讨
1、以经济杠杆平衡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必须坚持有偿使用的原则,这为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规划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小城镇经济集聚能力和发展基础显著弱于城市,如果小城镇以争取到一个良好的外部投资,有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采用比城市更低的价格出让土地来获得竞争优势,这就必须产生个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土地规划部门必须对前来投资的企业要有一个全面的考察,用长远的眼光、发展的思维来综合评估土地使用效率,从而在经济杠杆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让那些真正有利于促进小城镇长远发展、综合发展和协调发展的企业在当时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以清明的政策引导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每一个小城镇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具有自身的民风习俗,具有特定的工作、生活、休闲、起居习惯,作用土地规划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尊重这些特点、特色、习俗和习惯的同时,本着政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执政理念,统筹好有限的富贵的土地资源,一方面,做好保护、珍惜土地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让广大居民参与到有关土地整体利用规划的政策制定当中来,确实制定出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当地生态改善,文明提高的土地规划管理政策来,从而起到以清明的政策导向引导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的目标,有效克服建筑用地的随意性、盲目性,努力提供建筑用地的效率,达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3、落实严格的土地管理有关政策法规。土地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是确保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规范化、合法化和科学化的保障凭证,也是土地规划与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根据,更是应对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可能产生的问题与矛盾有力武器。因此,土地规划与管理部门必须坚持原则,无偏差执行地公正地执行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好人民长远利益,构建完善的检验系统,同时,在有关政策法规允许的框架下,综合平衡各职能部门、农民、投资商三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在有效克服小城镇建设建筑用地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利益集团性的同时,发挥好土地的最大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大乌江镇是于199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后开始新建镇,辖9个村,现有9483户35296人。经过县、乡两级的努力,乌江北岸已初具规模,现城镇区人口1000人左右,城区街道仅有不足300米的公路街道。20__年建成了乌江码头,并对乌江航道进行疏通,箐口、凉风处于镇政府两端,且已具备一定的集镇规模,城镇建设初步形成两头拉中间的格局。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大乌江镇要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刻不容缓。但大乌江镇的城镇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建镇时间短,起步晚,“人气”、“商气”不旺。大乌江于199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镇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建设较其他9个乡镇而言基础最差、起步最晚、时间最短(其建设是在只有几户住户的基础上开始建设),还没有集镇发展必备的“人气”、“商气”,城镇效应未能充分表现出来,从而制约了大乌江的发展。由于建镇时间不长,城镇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到20__年底,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人口仅1000人左右,仅有不足300米的公路街道,加上经济基础薄弱,市政设施条件差,吸引力不强,难以将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城镇集中,不能形成聚集和辐射效应。
2、自身财政困难,投入不足,加之基础设施欠帐多,拖了小城镇建设后腿。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针对大乌江而言,资金投入是城镇建设的瓶颈。大乌江镇历史以来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为主,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烤烟面积逐年减少,“支柱”不“支”的现象日益凸显,乡镇企业屈指可数,财政税收主要靠农业,现行的财政体制又使乡镇财政仅勉强保证干部职工工资,无力再搞建设,特别是在搞原凉风镇的城镇建设后,原有的市政建设在新建大乌江镇后已不适应新城镇建设的需要,增加了全镇的财政负担,对于一个地方财政收入仅200余万元的乡镇来说,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搞城镇建设举步维艰。
3、遗留问题多,影响了城镇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大乌江镇政府所在地,有诸多的遗留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如204省道改道用地纠纷,使10余户农户部分或全部耕地被占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又如20__年修建大乌江镇集镇南岸街道大堡坎,造成回龙场村民组16户耕地共43亩无法耕种。诸多的遗留问题影响了政府正常工作的同时,也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进而使城镇建设受到极大的限制。
4、缺乏产业支撑,小城镇建设发展动力不足。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新的城镇所在地由于还没有建立适合发展的支柱产业,全镇始终没有脱离农村产业结构特点,即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规模偏小甚至是微不足道。屈指可数的几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凉风村,驻地分散,对新的城镇地来说影响了集镇的规模化,从而使城镇化建设缺乏产业支撑,发展动力不足。
5、缺乏主动权,城镇建设失去主动性。受资金、土地的限制,城镇建设显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在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城镇建设用地全部被县国有投资公司控制,在建设用地上没有自,不论是资产置换还是土地开发融资,想搞城镇建设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加快大乌江镇城镇建设的建议
1、改革我县现行土地征用体制。鼓励走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建设、经营城镇的道路,以拓宽融资渠道。要促进大乌江镇的城镇建设,建议县委、县政府改革现行土地征用体制,把城镇建设用地部分或全部放权于乡镇,由乡镇在建设中结合现行市场自主、合理地搞好城镇建设用地的开发,使乡镇灵活、自主地实现土地开发融资,更大限度地把土地开发资金回投到小城镇建设上来,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滚动开发。同时也使乡镇在独立操作中能自觉增强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体系,以土地融资、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财政贴息贷款等途径,吸收社会投资和外资,来筹措城镇基础建设资金,以缓解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
2、加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大乌江的城镇建设仅靠自身的力量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建设任务。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区别于其他乡镇,在建设资金上加大对大乌江集镇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到逐步有所增加;同时建立大乌江小城镇建设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并努力通过管理办法的制定来规范使用方法。其次,应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从政策上鼓励国家、集体、个人、外商等共同投资,全方位调动小城镇建设积极性。
3、出台优惠政策,增强小城镇聚集程度。聚集效益是小城镇的一个本质特征,小城镇经济效益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发展小城镇要重视聚集人气,把重点放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上来,大力吸引外地能人商贾在本地落户,提高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提高小城镇的质量。结合大乌江乃至全县的实际,建议可以通过几种形式进行小城镇人口聚集:一是在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时,可以用自动选择的方式让搬迁户选择进城镇地;二是进行构皮滩电站的移民搬迁时,鼓励移民户迁入;三是从户口、土地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迁入城镇建设区等。
同时要充分发挥集水陆运输于一体的优势,着力聚集商气,以水陆两运货物和农副产品交换等为主体,逐步建设商贸区,同时建议县委、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凡在大乌江镇投资经营的企业、商贾、住户在一定年限内实行税费先收后返,鼓励广大城乡经营户和外地经商人员到大乌江投资、经商和落户,进一步吸引一批市场效益好、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企业到大乌江投资兴业,以聚集“商气”,从而带动和促进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