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的发展方向

农村的发展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的发展方向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第1篇

一、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

农村成人教育是指对年满18岁及以上的农民进行的发展其劳动技能和道德素质的正式和非正式继续教育的总称。农村成人教育作为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社会化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广泛开展于农村各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2009年,我国的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以下;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各地普遍组织实施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据教育统计显示,“十五”以来,全国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达4.13亿人次,2008—2010年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6亿人次,有效的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农村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然而,由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中西部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滞后,而且教育基础薄弱,其知识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投入等方面发展缓慢,这些方面的差距,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投入、师资、培训、认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健全的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教育体制、制度的建立逐渐纳入正规轨道,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管理体制,也没有建立成人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政策的指导。成人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来控制、监督和调节。在长期的发展中,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仍然比较薄弱,多头管理、部门所有、重复培训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是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经费投入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甚至还没有某些发展中国家高。据统计,国家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不超过教育总经费的5%,而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则更少,甚至连2%的比例也不能保证,导致我国各地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缺乏,随意性较大。

同时,各地对成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渠道单一,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随着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的推行,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没有了来源,一些地方很少或是根本没有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经费,即使有经费安排的地区也仅为人头经费,缺乏制度性的保障。经费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在队伍建设、办学条件、评估体系等整体环境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公共教育、民办教育。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进行机构调整、编制压缩之后,从事农村成人教育的专职教师数量大量减少,大部分由全日制小学的一名或几名教师兼职农民教育。由于这些兼职教师缺乏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他们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法单一,教学质量也不尽人意,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教学内容传统陈旧,很难结合农村实际,教学针对性也不强,缺乏有效性,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四是培训内容和形式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农民已经意识到知识和技术对家庭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获得对生产起真正推动作用的实用知识技术。而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多以农业技术培训为主,缺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管理、营销知识,以及外出务工所需要的知识技术,现有的培训规模和实用性不能满足劳工者的要求,并且培训的形式仍然仅限于书本授课式的组织形式,很难提升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的趣味性,没有体现现代农业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很难与农村产业化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二、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决策和奋斗目标,强调要“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要“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 “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农村人人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的要求。作为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必须正确认识,大胆创新,实施新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战略。

1.建设所有农民参与的学习型社会

要实现上述目标,落实党和政府发展农村教育的要求,我们需要有法律法规的保证,通过立法,将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变成全国人民的意志,将“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变成全社会的行动。

此外还需要在政策层面上的跟进,如推进传统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开辟多员的农民入学渠道、建立非正规学习成绩认证制度、发展学习型组织、建立农民继续教育制度等;我们需要明确职责,即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应积极制定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下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计划及活动。同时我们还需要有加大的舆论宣传,将党和政府的关于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下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措施告诉给广大群众,使广大农民成为终身教育理念的接受者,终身学习的参与者,终身学习的受益者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者。

2.树立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农民服务的观念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文化发展;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84-02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业态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产业,被誉为最具活力和成长潜力的行业。大量研究文献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创新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创意经济理论存在较大联系。国外学者通过研究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价值已经超越其生产文化产品或者创造就业的范畴,它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甚至能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文化变革。”因此,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产业经济学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等理论。同时,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找出文化创意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制约因素作为,是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措施的重要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内容,通过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再提升。与传统产业相比,它强调文化、创意和科技三者的有机结合,有自己独特的产业特征即低消耗、无污染性、高创造性、高附加值性、高风险性和强融合性。而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和政府决策影响性的特点。

一、区域性特点

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区域性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细分为文化环境资源,经济水平,人力资源三方面的特点。

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文化创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基础作用,以文化底蕴为创作动机,使地域文化和经济有机结合,能够大大提升创意品牌的竞争力。说到文化资源,不妨让我们想起广西的“刘三姐”文化,它以广西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将原生的乡土歌舞精华和民族舞整合重构。演出服也以广西少数民族服装为原型,舞蹈中充满了原汁原味的广西民族元素,展现了西南少数民族风情,使该剧大受好评、风靡海内外。

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不同的成长环境,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较大,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在资金投入上的难题。从人力资源的方面来看,任何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作为知识经济的文化创意产业,其高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和文化创意阶层的发展崛起。在文化、创意、科技三者中,创意是核心,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依赖个体人脑和人的心智能力的文化创造活动,文化创意人才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例如清明上河园有限公司是近年来最为知名的文化产业公司,以《清明上河图》为篮本建造的宋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经营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从而成功跻身中国旅游企业亿元俱乐部。该公司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成为展示宋文化魅力的印象画卷和“夜游开封”的重要载体。2011年,《大宋?东京梦华》实现了突破性的增长,游客量和门票收入比2010年增长了35%,这就是典型的品牌文化的经济价值,而创意人才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的正是实现这一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民族性特点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主要民族组成,现在国内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状况正是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多民族的存在,就会产生多民族的文化,在这里我们不在拘泥去谈美学界一直讨论的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而谈谈有关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也是区别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志,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我国华夏文明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其中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都在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民族文化及其所包涵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其中所包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对于这个民族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的进步,都是不能拒斥的。从文化本身来看,人们所主张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护民族文化的特色,才会使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意义的观点,也同样意味着民族文化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国家意义、民族意义。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节水农业;发展;问题;方向

1我区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

1.1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我区地处西北地区,普遍缺水,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但现状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区用水量的84%,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种植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约为40%~50%,机井灌溉区约为70%,和一些发达国家(达80%)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区目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也很低,单方水效益为1.10 kg/m3,和一些发达国家2~3 kg/m3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1.2认识上存在偏差目前,节水农业的发展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节水农业看技术含量,认为高新节水技术才是节水,研究、推广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那些技术实用性强,效率比较高的“土”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注重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主要表现在将节水农业等同于农业工程节水,把节约水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作为主要技术内容,节水农业技术应该包括农艺、工程和管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三是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分离,目前由于管理的原因,在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方面存在分工,政府注重灌区建设,农业部门关注旱区,两者有不相往来的趋势,旱作节水与灌区节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协调发展。

1.3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从整体上看,节水农业技术引进的多,自主开发的少,产业化程度低,整体配套性差,如喷、微灌设备、节水作业农机具,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我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高新技术还很少,推广国内外产品,成为一些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营主项目,提高农业节水创新水平,满足农业节水需求,是摆在我区节水工作面前的重大课题。

1.4农业节水系列标准的不完善农业节水系列标准是衡量节水农业的尺子,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尽管目前采取了多种节水农业技术措施,但如何进行衡量和度量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如投资与效益的比例,多大才是节水效益优的,效益衡量的时空范围多大,都没有明确界定。对于一个节水工程而言,局部是节水效益高的,但从整体上来考察则是不节水无效益的。

1.5注重单项技术,缺乏深入的节水技术综合集成目前在节水农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单项的工程技术,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的推广,缺乏将这些技术和农业措施紧密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导致单一技术的推广出现困难,甚至夭折现象的出现。

1.6节水农业投资力度不足长期以来,资金不足,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这几年我区尽管建设了一些农业示范区,搞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大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正在实施中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2006年度工程,但这些资金同巨大的资金需求相比相差很大,投资不足,依然制约着节水农业的发展。

2今后我区节水农业发展的几点方向

2.1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是我区节水农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具体体现,是确立投资重点的方向性问题。目前,节水农业的重点是在灌区的节水工程上,应该进行战略性地调整,确立节水农业发展灌区和旱区节水农业并重的节水方针,节水的重点是田间。从粮食产量而言,灌区的产量高于旱区,从水资源利用量而言,灌区的水资源利用量很大,直接取自江河或者地下,对地下水和下游产生一定的影响。注重灌区节水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旱区节水。从总体而言,旱区生活比较贫困,其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但旱区的粮食潜力很大,只要充分挖掘其降水潜力,对于维护我区粮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旱区节水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是十分有意义的。无论是旱区还是灌区,节水重点应该放在田间,通过农艺等多种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2.2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计量体系,是节约用水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区许多灌区缺乏完善的计量体系,致使灌区不能按量收费,制约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将灌区已有的计量设施体系进行加强管理和不断完善,是目前的重要工作。

2.3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通过机制的建立,促进节水农业的长效发展,是目前节水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一要建立科学的农业水权水价体制,让百姓在充分享受水权的同时,也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制定有利于节水的水权水价政策;二要充分认识节水农业的公益性,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补贴,鼓励其发展节水农业;三要建立科学的奖励惩罚制度,规范其行为;四要通过建立农业水权体系,维护农民的利益,并且在农业水权转移过程中得到好处。

2.4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节水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本身的过程,而且是涉及到全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应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实施。作为战略性工程,应该加大投资力度,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优惠,吸引各种资金投入到节水农业工作中。完善其法律法规,加强领导,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节水农业的发展,将其纳入我区的发展规划并严格的加以实施。

2.5建立适合区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我区的农业基本情况是地块零碎的一家一户土地承包制,农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欠发达、农民掌握科技的整体素质不高等,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这个基本的区情之上,只有适合我区农业基本情况,农业节水技术才能得以普遍推广,才能产生明显的效益。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字】农村,水利建设,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新时期,我国农村的水利建设正在蓬勃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水利建设工作,更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新的时期,我国农村的水利建设工作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新时期的农村水利建设工作更应该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工作要求。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农村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并且还要善于研究和提出农村水利建设的建议和措施,从而推动农村水利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当然,我们在此基础上更应该把握到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这样才具有水利建设的前瞻性思维,从而对推动农村水利建设的新的成就打好基础。这是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

二.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水资源的匮乏

我们从地图上或者是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我们知道,我国农村的水资源十分的缺乏,农村的水资源极度的分布不均。很多农村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也有一些农村的水资源极度的稀少,例如西部地区的农村就是这样。同时,由于农村的降水不均,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这就更加造成了农村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很多地方出现了季节性缺水和季节性雨水偏多的现象。而且农业的用水量在不断的减少,这对于广大农村的农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很大程度上就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水资源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2.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极度的缺乏,而且这些设施极度的落后,大部分水利建筑物年久老化失修,有的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损毁严重,根本无法正常运行。诸多原因导致农田灌不上,排不出,田难种、路难行,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民收入较低,同时亦大大加重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早日达小康的重要制约因素。加之当前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太少,田间工程末级渠系配套率太低,有的还是实心田块,根本无法抵御一般的旱、涝、渍灾害,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3.农村节水灌溉的工程效果不佳

农村水利灌溉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的水利灌溉的功效并不是很明显,对水利工程灌溉的利用较少。现代高效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而现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以及相关的技术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同时,水利灌溉也是重要的节水措施,这对缓解农村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措施。很多农村的水利灌溉的认识不够,对节水的意识也不是很高。而且现在农村的水利灌溉所用的工程设施也是比较陈旧的,基本上不能达到灌溉的目的,这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村水利建设组织与管理方式不够民主

农村的水利建设的组织和管理对于农村水利建设意义重大,然而,新时期,我国农村的水利建设的组织和管理的意识缺乏,力度不够,方法不到位,致使我国农村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缓慢。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资金短缺或是工程建设单位的违规建设,导致部分工程建设缓慢,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一些老工程年久失修,过早的失去了其功能,造成公共资源浪费;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工程规划不合理,以及工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严重影响本地区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大部分水利建设工程缺乏有效的监管,水利工程的质量很差,对一些水利设备的利用不够,这不仅浪费了资金,而且还阻碍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水利建设缺少民众的参与,无法做到水利建设的质量的效益。

三.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发展方向

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始终要围绕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同时还要处理好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完善农村水利建设的防洪、环保、灌溉体系,提高农村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要注意推广许多的节水措施,发展节水项目。

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是农村水利建设的目标,今后的农村水利工作要朝着节水灌溉的方向发展,这才符合新时期的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要求。发展节水灌溉可以有效提高农村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农村水资源。同时,发展节水灌溉,还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哦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要把水利建设的节水灌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农村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的方法,引进喷灌、滴管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同时还要完善水资源的渗漏防护措施,促进农村水利建设的合理利用。

2.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新时期,随着农村水利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技术工程性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今后的农田水利的建设要适应农业发展的转型的需要,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对灌溉、排涝的技术和标准要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从而提高农田的排涝能力。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使其适应逐步提高的灌排标准,从而使水利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新时期,农村水资源的污染比较大严重,因此应该建设农村的水利建设要朝着污水处理的方向发展。农村污水对于鱼类、虾类和其他的农业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对于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不是很好。同时农村的水土流失比较大的严重,要兴建大型的农村水利工程,保持农村水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随着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台风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农村城镇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短历时暴雨的排涝要求,而且目前苏州市一般小城镇防洪标准仅为lo年一遇,甚至有的小城镇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一旦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四. 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农村的发展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关系

一、引言

农村经济在发展与变化中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如果我国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变化存在不协调情况,就会是农村在经济变化与发展方向上存在较大问题。不仅会影响社会人们的基本利益,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说,要实现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就要实现农村金融在发展中体现的积极因素。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一)农村的资本积累

发展农村经济中,最主要的因素就要加大农村的资金投入。因为农村金融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主要部分,在支持三农形式上,农村资本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金融在发展中优先发展了工业产业,农村金融在发展被剥夺了相关政策,很多资金已经流到城市建设中。虽然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农村合作社,三农问题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较大改变,但新农村在建设期间,相关的金融资金不仅没有在农村得到有效利用,更加剧了农村资金的外流现象。

(二)农村的技术创新

传统农业在现代化形式转变过程中,实现的金融方向主要在知识、技术以及资本方向上实现的。但我国农村资金明显外流,农民融资比较困难,降低了农村金融的实现。特别是农村科技与人才培养等方向上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实现农村金融在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村的产业升级

要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增长,就要实现高效的产业升级模式。但农业在发展中还处于落后状态,传统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小康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虽然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已经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良好发展,但乡镇企业在融资方向上产生较大依赖性,降低了三农在产业化升级趋势的变化,不仅金融机构没有得到相关体制的实施,农村的产业机构也没有得到改善。

三、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路径关系

(一)促进农村经济的资本积累

要促进农村经济在资本形式上的积累行为,首先就要建立新型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建立的金融合作组织不仅要在三农、社区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上进行转型,还要将传统农户、个体农户实现良好的金融服务方式。农民在自己的金融银行,还要不断吸入当地的民营企业,形成集体资产形式,从而形成具有本土化特色、民营化的新型金融机构。其次,还要加强县政府的引导和监督行为,首先,在人民银行在地区下的分支机构积极开展,形成新的金融知识和活动,增加农民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从而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在发展期间信息成本的较低性和消费期间的方便性,以减少农村金融机构在投资期间的风险行为,并未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后实现良好的便民服务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在基层政策组织下建立的,不仅能够解决农民在取款形式上的面对的路程,也提高了相关的取款方式。

(二)提高农村经济的技术效率

在技术创新方式上,首先,提高实现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化的生产效率。要扩大农村的贷款期限,使农村土地实现真正的金融发展形势。还可以实现土地流转形式,使一些农副产品能实现系统化产业形式,并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而且,还要增加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实现农村金融在信用以及风险形式上的能力,从而保障产业化的发展和升级。还要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竞争力,因为农村合作社能优化农村的金融机构,利用新技术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业在风险以及控制形式上的创新发展。

(三)加快农村经济的产业升级

要实现农村新型的城镇化建设,首先,在农村地区实现软硬发展条件,实现农村工业产业化升级模式。在原有的新农村建设上,进一步发展特色化城镇建设,不仅要在土地,在生活设施以及教育资源建设中也要不断升级并发展。还要将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城市化形式,使农村在发展中转变为更多的城市化建设,所以就要推进各个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实现更大的创新作用。还要加强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创新,因为金融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改革创建期间,首先要加大农业的信贷支持,实现农村企业在经营期间的营销和风险的管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