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受众;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

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在政府层面上,对职业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出了比较细化的要求,这充分显示该项工作已经成为了各职业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而从受众视角来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则更有针对性。

一、95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对传统文化概念的理解有偏差

提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不仅仅是95后大学生,包括大部分高校非文科生都会把它与中国古典诗词、儒家思想、风俗民俗等内容划上等号,而某些教育管理工作者会将其与通识教育相提并论。刻板地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读读古文、背背《弟子规》、《了凡四训》等古代先贤推荐的优秀书籍,甚至穿着汉服拍张照片就是在传承文化。

2、思想上认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有专业机构对大学生“关于传统文化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意义”做过调查:59%的人认为很重要,40%的人认为有一些作用,1%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没有人认为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从这个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年轻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应有作用给予了肯定,在主观思想上是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且也有兴趣接受这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明确要求

目前在校高职生基本都是199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对网络、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运用熟悉程度较高,获取知识、信息的速度快,有这一代人独特的思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而对传统的课堂知识灌输、说教式的手段与方法表达出不满或者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对适合其心理特点的网络游戏、电影、舞台剧、体验式课堂等形式则显得相对乐于接受。例如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的宣传片《筷子》、电影《大圣归来》、《智取威虎山》等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俗口碑,也广受年轻人好评。

二、受众视角下95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自我主体意识更强烈

受众这一概念是属于传播学领域的,它概括来讲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早期传播学从宣传的角度出发,把受众看作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人群,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者认为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受众是一群有思维能力的人,是文化意义上的人,这个人群不可避免地带有特殊时代的影响和特点[1]。95后大学生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高度发展时期,自小经历着中国信息化社会的逐步壮大,他们亲身经历了网络媒体的迅猛变化,因此更能主动参与、互动,有着比较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

2、娱乐化体验式消费更突出

在新经济、新媒体环境背景下,95后大学生对于充满浓厚政治意味的信息,对于传统说教式的道理、对于表现形式单一的文化教育是本能抗拒的。他们需要多种多样的风格,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期,年轻人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心理渴望得到宣泄,这些都会加剧他们娱乐化、体验式消费的心理。[2]希望传统文化能以更符合当下传媒环境的方式在年轻人群中传播,并得到有效的接受和传承。

3、选择性目标性更明显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涵盖内容博大精深,加之在网络时代,可供95后大学生选择的信息很多。但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高职学生更是会从务实的角度来选择与今后职业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当然,也有部分大学生会从兴趣和主体地位角度出发,理性选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

三、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1、厘清适合高职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基本都比较单一,大部分是以大学语文、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来开展,没有充分挖掘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更没有从“精神――制度――器物”三个层面筛选出有一定深度又不乏趣味性的内容在高职院校予以传播及推广。其实,从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中华诗文、戏剧等纯精神层面上来界定的传统文化是比较狭义的定位。从外延来看,汉语汉字、民间工艺、武术、饮食厨艺、对联、书法、陶瓷、衣冠服饰、建筑等器物层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制度层面,则属于管理研究领域,不适合在高职院校作大面积的推广。

2、重新定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不应该以短期功利化的效果来体现,应该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接受规律,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适当的途径与形式让学生了解、接受、认同,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自信、自豪感,进而能积极、主动去弘扬传统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使之更具有现代价值和意义,同时为培养德才兼备,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也为更好的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3、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论,要尝试研究一种非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分析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传播环境时,也要结合微信息时代中比较新近的三微――微博、微信、微视,来构建有效的传播途径。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方面,一方面要完善承担传统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课外的实践体系,例如加强传统文化社团的建设力度,与博物馆、风俗馆、相关传统文化传播公司等校外单位加强合作,建立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让戏曲艺术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认识到戏曲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范围广阔,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曲无疑是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然而这种特色文化却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这种传统文化也渐渐走远,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自己喜欢追捧潮流,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连父母都不碰的东西自己更不可能去碰,要想传统文化不被更多的年轻人遗忘,那就要从小学生抓起。

其次,让戏曲艺术走进学生的心灵,要明确戏曲艺术教育的目的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现代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中国戏曲几千年的历史,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本土的特点。悠长的历史、独特的唱腔、高贵别致的艺术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在戏曲艺术中,让人不得不佩服戏曲的精妙内涵。许多学生对戏曲都很陌生,并认为戏曲晦涩难懂,对那些“咿咿呀呀”更是没有流行音乐来的痛快,戏曲已渐渐远离新一代人,当今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衷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但对于传统戏曲艺术却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于顾。那么戏曲艺术教育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的优秀文化,使他们更能感受到国家历史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璀璨,产生对我国戏曲艺术的尊重和崇尚。

让戏曲艺术走进学生的心灵,还要认识到戏曲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在北京等10个省市的音乐教学中加入京剧的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由此可见,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让戏曲进课堂就是为普及传统文化从中培养传统艺术的接班人,通过这样一个手段来让传统文化从娃娃开始就能有一个认识了解,不至于让外国人都觉得神奇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作为纯正的中国人的我们却一无所知,我认为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实施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唱念做打行行俱全,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些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著名曲目和唱段,不但把学生带入到优美的境界,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得以丰富和提高,小学阶段是培养鉴赏力的初级阶段,戏曲教学可以通过看录像、听录音、多媒体网络查询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接触戏曲表演艺术,通过真真切切的看和明明白白的听,努力培养和开发学生的鉴赏力。二是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戏曲以它独特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集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之大成,经过无数艺术家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一些戏曲剧作《水浒传》、《白蛇传》、《白毛女》、《沙家浜》、《林海雪原》《红灯记》等含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久唱不衰的名段、传播极广的民间传说,这些必将激起小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更能够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三是实施戏曲艺术教育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在戏曲中一些剧目《满江红》、《岳母刺字》、《杨门女将》等这些戏曲艺术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们都能充实音乐艺术教育,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同时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需要。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在一次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按重视程度给传统节日排序的题,大部分学生按照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的顺序排序。端午竟成了学生眼中相对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而将圣诞节和端午节相比,一些学生更喜欢圣诞节。今天,部分年轻人不重视传统节日而喜欢过洋节,不重视传统手工艺而崇尚西方的科技产品。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每每看到这样的现象或听到这样的报道便很揪心。笔者不愿看到漠视乃至忽视传统文化艺术的现象愈演愈烈,不希望传统文化艺术只能成为人们脑海里的模糊记忆,而人们徒留悲叹和深深的惋惜。笔者希望尽最大的努力通过美术课的教学传递重视传统文化的信息,感染、影响学生,让他们在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道路上有所作为。笔者认为,重视传统文化艺术应该从学校、从课堂抓起,让学生形成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尊重、呵护传统文化艺术。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应仅仅照本宣科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应该有所作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有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华被尘封在角落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更看重的是效率、品牌、时尚。而传统文化艺术很古朴、很稚拙、很耐人寻味,它才是真正的中国味道,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笔者认为,教育者有必要在课堂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合课本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长期耳濡目染的学习环境中提升品德修养,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在学校美术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笔者的看法如下:

一、在教师队伍中提倡再学习的必要性

现在一些教师从教后在具有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已无心继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学识,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再加上本身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代表了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所以必须加强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学习。现在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痴迷于中国的京剧、武术、书画、皮影、剪纸等文化艺术。一个伟大的民族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云“技进乎道”,对于教师来说,技就是教学技能,而道就是文化,教师的教学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教师学习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只有这样,其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

二、在教学过程中让传统文化艺术与教材相结合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建筑中我们看到故宫的布局严谨、左右对称、色彩绚丽、庄严神圣、前朝后寝等,处处体现了天子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还有民居,如北京四合院,通过体量、布局、空间、色彩等体现了自然、等级、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比。而西方人在建筑中更多体现的是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具体表现有修剪得非常整齐、壮观的树木苗圃以及高耸入云的尖顶等,严谨的计算和度量也体现出他们严谨的思维与科学观念。这就是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教师在关于建筑的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这些内容,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又能深刻剖析教材、拓宽教材的知识面。

三、教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意义;问题;措施

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鄂温克民俗文化和桦树皮制作技艺。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传承与保护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基本职责。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以下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进行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本民族性格的直接表现,而且是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加强对其传承与保护主要具有以下意义:(1)为了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持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给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这就需要一种传统的精神力量来团结和号召广大的中华民族儿女,增强凝聚力,从而能够使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认识和定位,是从较高层次的抽象角度和历史的高度得出的科学结论,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经济资源,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的宝藏。旅游业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机遇,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切实的体现;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还是一种需要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其发展潜力巨大。这种资源不同于普通的物质文化遗产,它更体现了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充分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机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需要明确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各要素运行机理,才能发现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主体:非遗传承与保护主体是指参与到非遗传承活动中,并愿意将自身技艺进行传授的个人或是群体;而非遗保护的主体则更加多元化,包括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个人以及社会媒体等多种群体;(2)客体: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客体包括各种文化遗产的的表演形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工艺品等;非遗保护的客体指保护工作中的传承人与传承对象,这一要素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3)载体:非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以人作为传承与保护的载体,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必须依靠非遗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进行,因此在非遗保护中必须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4)路径: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路径主要是人民的广泛参与以及传承人的口传心授;非遗的保护路径则较为丰富,包括静态形式的保护以及对传承人的活态保护,具体包括相关法律政策、非遗教育、市场化发展等,非遗的保护路径没有固定方式,只要有利于活态传承的活动都可以被视作保护路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民俗文化,现代年轻人更加推崇城市文化、潮流文化,同时国外文化的不断渗透也使得极少数年轻人愿意了解、认识以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给传统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不利影响。并且由于自然灾害等非人为的破坏也是影响非遗传承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灾害中非遗将受到不可修复的严重损坏,因此也是造成非遗传承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2)传承链中断问题。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因此其对于传承人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而随着非遗传承环境的不断恶化,多数非遗传承人已经属于高龄人群,但现代年轻人相比于传统技艺更加青睐现代文化,因此只有极少数年轻人愿意加入到非遗传承的行列中,这就导致了非遗传承链条在不断中断。(3)传承机制的问题。非遗传承工作需要依靠完善的传承机制,虽然当前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陆续展开了多种传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上看,国内的非遗传承机制仍然存在很大不足,无法对数量众多的非物质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传承,也没能深入人民群众之中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因此必须对加快对传承机制的完善工作,从而使政府、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展开更加系统、科学的非遗传承工作。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对非遗保护的认识问题。第一、现阶段政府的非遗保护工作更多的是以申遗为工作重点,希望能够通过申遗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一味地强调非遗的商业性质而忽略了对其文化内涵的保护将失去非遗保护工作的真正价值,为了获得非遗的经济效益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创造非遗的现象,这种非遗过热现象不但无法对非遗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给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伤害;第二、政府在非遗保护中过度重视对非遗形象工程的建设,地方政府为了申报非遗项目而盲目进行非遗形象的塑造,而一旦申遗通过后,非遗的保护工作将被再度忽略,这就使得申遗工作失去了其文化保护的真正意义,无法真正达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目的。(2)非遗保护机制问题。非遗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评审机制问题以及监督机制问题。第一、在地方非物质遗产申遗的评审工作中,政府为了促进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仅仅从申报流程以及范围等方面进行,而缺少对非遗项目真实性的严格审查工作,这种做法将给非遗的保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第二、政府缺少对申遗通过地区保护工作的监督机制,政府应该加强对地方非遗保护全周期的监督工作,防止出现申遗过程中的过度开发、虚假申遗以及轻保护现象,从而使得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发挥其真正价值。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1、 确定传承项目,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组织专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评估、判断、筛选,把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地方特色,具有时代相承特点,具有独特的知识、出色的技能和高超的技艺,保护和传承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传承项目,并根据其类别、特点、濒危程度,申报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此推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通过相关法律进行保护。法律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作与指导关系。全国各地政府应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分工与职责。首先,地方政府必须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其次,必须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这巨大的差异性,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至关重要,各地政府必须要构建一个传承人命名与保障体系,在专项资金当中划拨出一部分进行专项管理。最后,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相应的奖惩体系。通过立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人民群众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工作当中,同时又能够有效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与流失的情况。

3、加强政府扶持力度,进行保护。(1)增加投资。要想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度,使得更多的群众能够正确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各地政府积极组织社会当中的各种资源,通过积极组织各种宣传范围广、辐射能力强的宣传活动,有效提升民间文化的知名度,从而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2)协同合作,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属于全面、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中央、各级政府、地方文化机构、宣传机构以及非物质文化的专家进行协同合作,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力量,最大程度的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整个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识。

结束语

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有着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当前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衰退,甚至存在消失的危机。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伟伟.浅谈漯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合肥:安徽大学,2014.

[2] 于思文.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 史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J]. 大众文艺,2015(03)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文明下 郝哲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一、郝哲族简介

据历史记载,“郝哲”最早是指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在那个时期,包括我国境内的赫哲族人、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都是赫哲人。而在19世纪中期,随着我国与当时的俄国签订了《中俄暖挥条约》和《中俄》之后,赫哲族就专指我国境内的赫哲人,而该民族也成为中华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赫哲族人数虽然少,被称为我国“六少民族”,但是其民族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

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赫哲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语言、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历史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赫哲族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正在朝向一个淡化的方向发展。

(一)处于消逝边缘的赫哲语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在现代文明影响下的赫哲族人越来越看重汉语的重要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赫哲族与其他民族的交融,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民族自身语言消逝的速度。通过走访发现,现在的赫哲族人有不超过10%的人会使用赫哲语,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超过50岁以上的老人,由此可见,如果不对赫哲语慢慢消逝的现状进行干预,在20年之后,赫哲语将会完全从历史中消失。

(二)即将失传的文化瑰宝—伊玛堪

文化是一个民族内涵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在赫哲族人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说唱文学作品—伊玛堪,这种文化形式是赫哲族人的精神所在,也是其民族文化的精华。

伊玛堪这种文化形式是赫哲族人在其劳动之余或者重大节日时抒发自己感情的一种形式,这种说唱形式更多的是通过口头相传流传下来的,走访发现,现代的赫哲族人中能够熟练掌握这种文学形式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的赫哲族人对于伊玛堪的兴趣也在减弱,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这种文化形式在赫哲族人当中失传是历史的必然。

(三)发生质变的萨满舞

萨满舞是赫哲族人传统的表现形式之一,赫哲人表演萨满舞的初衷是为了能够祛除鬼怪、治疗疾病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赫哲族人通过萨满这种表现形式来祛病、还愿、祈福,虽然这种表现形式带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却是这个民族精神存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普及,当人们不再相信萨满舞能够祛除鬼怪时,这个舞蹈慢慢的变成了一种表演形式,仅仅是在一些大型表演时候才出现,代表赫哲族人精神信仰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

三、赫哲族人非物质文化失落的原因分析

(一)赫哲族人口基数少、传统文化保存力不从心

查阅资料发现,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人口总数不超过5000人,正是因为这个现实状况,使得赫哲族人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时显得力不从心。另外,很多的赫哲族人已经开始慢慢的离开了自己世代居住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想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就更加的困难。

(二)现代文明的冲击慢慢淡化了赫哲族的民族文化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现代文明程度在不断加大,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也在不断进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现代元素的东西,例如,流行音乐、电影、网络等都已经进入到了赫哲族人的生活中,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使赫哲族人淡忘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惯。

(三)抢救、保护工作不到位

像赫哲族这样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消退是一个不可否是的事实,如何去抢救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就显得极为重要。我国的文化工作者虽然已经意识到这种情况在发生并不断在加剧,但是却并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展开相应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另外,相关部门针对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相应经费也非常少,无法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传承和保护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

(一)加快对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和编载

面对赫哲族传统文化日渐消失的现实情况,有关部门应该加快对于赫哲族文化的整理速度,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相关的族人,将一些口头存在的民族文化编载成文件以保存。另外,也要出版相关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各级博物馆也应用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记录下这门濒临灭绝的赫哲族文化,并在收集赫哲族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等方面多做工作。

(二)高校开设赫哲族文化的课程内容,强化年强一代对于该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针对年轻一代对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现出来的冷淡、兴趣不高的情况,应该在相关的高校开设相应的赫哲族传统民族文化的课程,提高年轻人对于该民族文化的主动保护和传承意识。另外,, 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业或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所, 大力培养赫哲 族文化保护、研究专门的人才, 成立 一支素 质较高 的保 护传 承工作专业队伍, 让更多的人走进赫哲族文化。

(三)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度

应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来加大对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民族、认识这个民族的文化。另外,引入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让更多的人能够切实的体会赫哲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提高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敏.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