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规划建设的认识和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绿色城市;重要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绿色城市有五大目标,即以人为本、舒适恬静、适宜居住和生活的家园城市;充满绿色空间、生机勃勃的开放城市;各具特色和风貌的文化城市;管理高效、协调运转、适宜创业的健康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城市[1]。目前,我国开始重视绿色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但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较多,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因此,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的规划建设,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并加大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各项指标的考核力度,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城市人民的居住关键,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性发展。
1.规划建设绿色城市的意义
1.1规划建设绿色城市是建设和谐城市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在推进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须引起足够重视。要以高标准对绿色城市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城市的必然选择。
1.2规划建设绿色城市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三化”,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三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因素,城市绿化率普遍较低,城市硬化严重,加之城乡发展失衡,给和谐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规划绿色城市建设,就是以城市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进绿色城市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间的和谐[2]。
1.3规划建设绿色城市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绿色城市五大目标充分体现了人们的生存需求,是城市化发展的历史选择。规划建设绿色城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舒适宜居的家园城市,保障社会各方面的高效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绿色城市理念的提出与普及,我国越来越重视绿色城市规划建设,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城市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设备薄弱,功能不配套,观念滞后,标准不高等等。综合而言,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市中心,所有的功能设置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而忽略其它部分的规划建设与功能配套[3]。这种“单中心”造成了人口大量集中,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抗灾能力弱等,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3.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的对策
绿色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提升层次,统筹城乡和谐发展。
3.1绿色城市化的理念要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在绿色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须统筹多种因素,紧绕绿色、节约、低碳、环保这一主题,并将绿色城市化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同时,要转变发展理念,摒弃旧的发展模式和理念,积极推进,推进低能耗建筑建设,提倡环保。切实推进城市内涵的发展和城市质量的提高。
3.2大力实施绿色战略
绿色战略,就是在城市用地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保障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居住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协调,保障城市发展布局及发展的合理性。在城市建设方面,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提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发展。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等手段,制定绿色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及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不断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步伐。
3.3重视城市环境建设
重视环境建设,就是要推行节能减排,提高绿化率。这要求转变发展理念,统筹交通设施及人民居住环境,对一些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应采取相应措施限行,发展公共交通等等。同时,要因地制宜,提高绿化率,努力打造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的宜居城市。
3.4重视生态城市建设
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绿色城市规划建设不能流于形式,而是切实体现在具体行动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进和发展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优的绿色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经济,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构筑强劲的产业支撑,促进都市型工业升级[4]。
4.总结
绿色城市的建设不是某个社会层面、某个群体的事情,绿色城市建设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个人的付出与努力。随着科学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绿色”内涵不再仅限于资源与环境方面,而是不断扩大、不断发展,包含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此,“绿色”的标准和实施的目标及策略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才能够符合真正的科学发展要求,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城市建设,才能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福.关于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的探讨[J].活力,2011,(07):130.
[2]刘保奎.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绿色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3,(10):37-38.
[摘要]测绘在当今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测绘的内容、测绘的需求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做深入的探讨。?
[关键字]测绘 城市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意义?
一、城市测绘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籍以及房产测绘是城市建设中具有交叉的三大块,城市测绘数据主要是反映城市地表的自然、经济、社会诸多要素的特征、形态、位置、大小、分布、类别、名称以及其它的重要信息。城市测绘资料直观反映城市的面貌,城市规划都需要城市测绘提供基础资料,测绘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影响和决定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建设的实施。城市测绘内容包括:城市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建筑用地界线拔定、建筑物的施工放样、竣工测量、城市规划道路定线、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测量等。地籍测绘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地籍数据库建设、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等。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 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 、地籍图和地籍册。房产测绘的基本内容包括: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权属、变更测量、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房产信息系统建设等。
二、测绘的社会需求
测绘工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于行政区域的识别划分;布设和加密城市控制网,使城市的规划建设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下有序进行;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用户提供可靠的多比例尺的地形图,满足各行各业的使用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划分相应建设用地,并对用地情况的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社会对测绘信息的需求量很大的,其中大多数是各级政府机关,其次是企业单位。当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资料都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规划管理始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热点,规划管理工作程序中无不与测绘工作紧密相联,需要测绘工作有力的支持,从工程建设前的选址用地,建设工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最终的规划验收,以及规划行政执法,都离不开地形测量、综合管线测量、工程测量(建筑放线、验线) 、规划竣工验收测量等工作,这些工作贯穿在整个规划行政管理的每个环节。因此重视和促进依法测绘才能确保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三、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城市测绘与城市规划之间关系的主要表现是:①城市测绘是城市进行系统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它可以为市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提供地籍测绘以及疆域境界等多个方面的资料文件,而其中的工程变形监测、地下管线网的测量以及各种矿产矿区的沉降都需要测绘技术的运用;②城市规划是城市科学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其内容包括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的性质以及城市的主体建设标准、城市交通系统的构建、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以及城市近期建设的综合部署等;③城市测绘以其自身的独有优势涵盖了城市规划的所有内容,利用先进的测绘仪器与测绘技术可以将测绘的成果形成图像资料进行表现。
1. 城市基本地形形态的测绘作用
测绘在城市基本形态的测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城市基本地形形态的测绘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城市基本地形形态的测绘可以完整的展现城市的整体面貌,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系统的测绘图文资料。城市测绘资料是不是完整与准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规划制定的时间与效果。城市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地下管线的测绘、城市建筑工程的施工放样、城市区域内的平面、城市大比例尺的测绘图、城市建筑工程的沉降测绘以及城市道路定线的测绘与规划等。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加快对城市基本地形形态的测绘,有助于提升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减少对耕地的破坏。
2. 城市测绘为土地管理执法提供依据
测绘技术的使用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做好土地管理执法工作,城市测绘成果为城市规划执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城市执法更具科学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查处清理中,都要依据测绘资料依法行政。比如房屋违建、乱占、乱建、抢建的现象,都要经测绘部门施测,确定房屋位置、面积、层高,再与其报建的资料核对,可确定房屋是否属上述违法情况,为决策部门下一步行动提供执法依据。?
3. 城市测绘在城市房屋规划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房屋规划建设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内容。房产测绘是城市测绘的至关十分主要的组成相当一部分,是城市房屋规划建设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不但是城市房地产方面的管理所必须,所以它在城市现代化方面的管理中具有十分主要的作用。在管理方面,房产测绘为城市房地产单位和城市规划单位提供房地产产权、应用权范围界线、面积和房屋建筑物的布局、坐落、位置、造型、占地、结构、层数、建成年份、用途及土地应用等基本状况,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数据。为增强城市房产方面的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合理地调配应用房屋和土地,稳妥完善摆设住宅办公楼的修建,制订旧城区的房屋改造和新发展区的规划建设等工作有关服务。在经济方面,房产测量提供了大量准确的相关房屋和土地图纸资料,为正确掌握城镇房屋和土地的现状及变化,统计各类房屋的数量和比重等有关内容,可提供可靠的按照,亦为开展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分析提供主要材料。
四、测绘成果的利用与规划方案的制定?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测绘成果表达的信息日益全面,充分分析利用测绘成果,有助于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本文就地貌特征和地形变化分析、特殊地物认识、土地资源利用、城市安全建设和地下水源选择方面,对测绘成果的利用作一些探索(如图1)。地貌特征和地形变化分析:新的测绘成果已能表达城市规划区用地的高程分析、坡向分析、用地分类分析等,这实际上已完成了城市规划编制中对规划区地形地貌的基础分析,缩短了城市规划编制周期,提高城市建设效率。解读地貌特征及地形变化规律,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科学控制城市形态,合理布局城市功能,有序组织城市交通。对特殊地物认识。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多方位地获取静态物体的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数据处理,从而形成带有影像和数据特征的测绘成果。利用此项测绘成果可以轻松获取各类特殊地物如古迹、遗址、古树等的影像信息,加深规划人员对特殊地物的认识,从而在规划中更好地对其做出保护。在土地资源利用。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在典型地貌样区建立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解译标志,有利于确定土地资源的利用范围。根据此项测绘成果可分清地貌样区的可建设区和非建设区,从而确保规划编制中对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城市安全建设和地下水源选择:智能自动全站仪在现代城市变形监测、数字图测绘等领域广泛应用,可以监测城市规划区周围山体的滑坡,地壳的变化。利用此项测绘成果,为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安全建设及地下水源选择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资料。?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规划中,测绘技术能够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测绘技术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政府的相关测绘主管部门,应该积极的做好各方的协调配合,通过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来共同制定一个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相关政策,这样才能确定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实现测绘工作的精度及成图质量,还要对现有的测绘力量进行优化整合,通过制定相应的维护更新机制来实现地理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 问题;解决对策
1、前言
城市规划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综合建设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并统筹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能够做出具体的建设安排以及管理措施。其研究、实施的对象是整个城市以及城市所在的区域。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主要是体现工程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个方面,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研究体系。由于许多大型、超大型城市的出现,使得城市交通、资源、生活便利度、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建设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的现状,综合分析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并在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城市建设的新技术与新方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城市运行质量,不断改善与挑战城市的整体功能。因此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当下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
2、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城市进程的角度出发,城市规划设计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主要有四点。
2.1、城市规划起步晚,意识淡薄。
2.2、缺乏一定数量的规划人才与管理人才,存在不合理的质量和知识结构,而且整体的素质偏低,这种情况在中小城市较为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合理规划,并降低了整体的管理水平。
2.3、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长远性的认识。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较为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且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会导致整个城市功能处于布局不合理、用地不平衡的状态。目前部分中小城市公建项目的报建审批.出现了本末倒置的规划行为,其后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并减少了服务功能,导致了布局不均匀、发展水平有限等问题。
2.4、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部分中小城市不是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情况来规划,而是贪图利益,舍近求远,并未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城市设施功能不齐全、配套不全的情况发生。
3、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3.1、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也是必然选择。城市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对矛盾的主体,但要科学的规划可以把负面作用降到最低,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付诸于整个规划过程中,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不仅要发展,更要注意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在建设和保护发生冲突时,一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发展,和谐长久才是根本。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的传统风貌,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确保城市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同步进行。
3.2、坚持人性化的理念。城市规划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是一项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观行为。因此,规划首先应该以人性化为出发点,否则,再完美的规划一旦脱离了人性的范畴,一切都无从谈起,城市规划要让城市的发展体现出人文关怀。城市规划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利益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建设投资方,以及普通市民。因此,城市规划中有关信息一定要透明,坚持群众监督的制度,公开公平公正,让老百姓真正的参与进来,实施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有关利益主体的呼声。
3.3、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国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论断。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的平衡性、产业的协调性、布局的合理性、土地利用的科学性等等,都应该以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规划过程中,要处理好利益和价值观的冲突,统筹兼顾,以实现和谐发展。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本地方的实际状况出发,从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人手,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城市的规划建设模式。而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本地方的经济实力,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都要在自身的能力范围以内,遇到百姓关心,影响深远的问题,更要综合考虑,严格把关,切忌盲目上马,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保证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效措施
4.1、更新规划设计观念
在进行城市规划过程中,要重视观念的更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规划建设过度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在进行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中央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城市建设,并保证其指导思想的实施,能够充分考虑城乡关系、生态环境问题,并对低收入阶层以及弱势群体进行一定程度的照顾。
4.2、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走城乡统筹的道路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区域差别较大,城市化道路中存在众多的农村人口,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达到60%,但是仍然存在4~5亿的农村人口,我国要充分考虑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并进行农村到城市的良好转换,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将城市发展的产业链延伸到农村,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现城乡统筹综合发展。
4.3、加强并完善城市规划管理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1)统一城乡规划法规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统一的城乡规划法规,进行城乡统筹的城市规划管理。但是目前,许多地区不能满足已经制定好的城市规划要求,存在许多的规划管理漏洞与偏差。
(2)理顺规划管理体制
规划管理与一般行业的行政事务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别,其专业性与政策性较强,存在严格的管制型内容,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规划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政治觉悟,从而带动城市的良好发展。
(3)加强公众参与管理的信息化服务
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实施规划建设项目的公示制度,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公民参与规划建设的积极性。在规划建设中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其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数字城市,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市民与投资者能够通过一些系统查询了解城镇建设情况,政府也能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动态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5、规划设计理念的变化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建立。住宅区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对现有环境的保护、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生活污染排放等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维护居住区生态平衡,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植物和其它生物多样性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的建立。人的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根本目的,居住区规划不仅要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要求,同时要满足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健身、邻里交往等多种精神需要,要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创造条件,对居民未来的需求也要作相应考虑,规划要有弹性;“共享社区”思想的建立。居住区规划设计无论从布局结构或是空间处理上都要体现均好性原则,为所有住户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空间;“生态社区”思想的建立。生态社区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生态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连续完整的绿地系统,为社区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尊重社区的地形地貌,尽可能地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特征,有意识地通过绿色空间引导空气流动以减轻社区的热岛效应,绿化种植应充考虑植物的不同生长习性要求等。城市居住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给住宅区以及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来愈渴望找到一个舒适健康的良好的居住环境。近几年一些“绿色小区”、“生态小区”不断涌现。“生态”二字成了房地产的一大卖点。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住宅区生态环境的需求
6、结语
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与目标是进行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城市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生态的承载力与社会承受能力。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保证城市与农村的统筹发展、城市与环境的良好统一、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只有确保城市的良好规划,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体现大多数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秉钊. 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J].城乡建设,2001,(12): 11-13.
关键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内容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建工程档案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其管理工作更是艰巨而又庞杂,它从工程立项开始,到形成全套完整的档案为止,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人员。只有人人负责,严把工程档案质量关,才可能使城建档案开辟出自身的天地,在城市建设的大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1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工作的意义及其内容
1.1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工作的意义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许多地面和空中设施、管线,逐步转入地下,使地下的建设物、构筑物等各种隐蔽工程越来越多,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管线与管线之间,寸土必争,而这些现代化城市设施的维护、管理、改建、扩建,都离不开城建档案。如能合理利用城建档案,就可以对城市进行合理开发,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设计、施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为国家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如果忽视城建档案的作用,就会给工程建设留下隐患,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如地下管线,没有档案,出了事故,维修无从下手。必然形成“地上乱搬家,地下乱打架”现象,挖断电缆、停电、停水的现象就难以避免,从而影响整个城市正常生活和城市建设。所以,必须重视城市建设档案工作,特别是地下综合管网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必须要自始至终把城市规划建设档案的形成与积累工作,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程序,建立健全完整、准确、系统的城建档案,为城市建设及时、准确地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服务。
1.2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内容
城市建设工程,是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建设工程档案是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真实地记录、再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缺的信息资源。其内容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
(1)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征地、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工程准备阶段形成的文件。
(2)施工文件
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3)竣工图
竣工图一般指就是施工图纸。
(4)竣工验收文件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活动中形成的文件。
2城建工程档案的管理
(1)强化档案意识,把好档案资料质量关。
搞好城建档案工作,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搞好城建工程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把好档案资料质量关,关键是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机制。一是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将档案业务培训作为施工单位人员上岗的必修课,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的同时,掌握有关档案专业方面的知识。二是把档案管理纳入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考核奖惩制度;三是同步检查,实施档案资料质量的全过程跟踪管理,保证档案材料完整、准确,使其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真实记录。
(2)城建工程档案的收集。
工程施工档案资料是城市建设历史和建设成果的真实记录,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收集工作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由于参建施工单位多,人员不稳定,周期长,对档案收集工作带来了种种困难。所以从工程前期的准备、勘察到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形成的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档案材料,都要收集整理。同时城建工程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要侧重于从专业的角度对档案的形成、积累进行收集。
(3)城建工程档案的分类。
城建工程档案综合性、整体性、专业性强,就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建设工程档案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众多方面。要使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类别清楚,层次分明,必须通过科学的分类,以利于对档案的保管、利用和科学管理。城建设工程档案分类的原则是,要按照城市建设工程档案自然形成的规律和特点,保持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便于保管和利用。城市建设系统是一个包含一定从属和平行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系统。因此,反映城市建设的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分类,也应相应地划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和平行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类别。城建工程档案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应按照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办法》结合本地城建工程档案形成的实际情况,进行城建工程档案的分类。城建工程档案的主要分类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按专业分类:城建工程档案的分类主要是按专业设置,这是城市专业性强的特点决定的,属类、小类也是可以按专业设置,如公用设施和地下管线工程类下设的属类就是按专业设置的。
按地区分类:把内容涉及同一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的档案划分为同一类别。
按用途分类:按照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分类。如民用建筑大类、工业建筑大类。
按工程项目分类:以每一个相应独立的建设工程项目所形成的全部档案为单位来划分类别。如:工程竣工档案大类下面的小类可以按工程项目分类,把同一项目的工程档案集中在一起有利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按权属分类:按照档案所阐述的对象分类。如以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政府机关、私人等单位划分属类或小类。
按时间分类:按照档案的形成时间进行分类。
按载体分类:按照档案形成的载体来划分类别。
声像类档案:按照照片、微缩片、录像带、光盘、磁盘等不同载体划分属类。
可见,城建工程档案的分类方法较多,在具体采用分类方法时,可以根据档案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以上一种或几种方法。
3结束语
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城市建设发展中各个阶段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真实历史资料,是城市建设和维护的依据。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如果没有完整、准确、系统的城建档案资料,可以说城市建设就是盲目的。不管是在城市规划、旧城改造、新区开发,还是城市的管理和科学技术的研究方面,都离不开城建档案的科学依据作用。
关键词:城乡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快速向城镇聚集,城市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必经审时度势,站在全局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造福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新审视城乡规划工作,有效避免和解决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城乡规划沿着健康快速的轨道发展。
一、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规划定位雷同,特点不突出。近几年城镇发展建设很快,城镇规划相应的均做了修编。规划的引领作用得到了一定发挥。但当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定位雷同,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不够,体现不出地方特点,千城一面的问题较为普通。比如通行的“山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城镇”等等。这种规划定位一方面到处都是山水园林,没有水的挖水,没有山的造山。另一方面在建设上不仅面孔相似,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城乡规划功能分区不明晰,存有一定的交叉混乱现象。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快速膨胀,重建设,轻规划,急功近利的问题随之而产生。有些城镇功能叠加、布局交叉。有些地方工业围城,市场围城的问题比较突出,使得建设无序,后果不佳。
(三)城乡规划水平不够高,缺乏有特点的精品工程。城乡规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建设水平的高低,大到一个城市、一个乡镇,小到一个小区、一个建筑体。目前看,有些城镇受到利益驱使,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致使有的规划不注重城市形象,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的工程,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全民的规划意识还不够强,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认识不足。《城乡规划法》实施几年来,对城镇规划工作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也还存在着宣传不够到位,执行不够到位的问题,从社会的多个方面,仍然存在无所谓的思想,特别是执行规划不严肃、随着变更规划和私自变更规划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规划工作的严肃性。
二、当前规划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一)完善规划体系,严格功能分区
重点突出规划的“三性”,即科学性、前瞻性、特色性。对过去要客观对待,对现在要准确把握,对未来要高瞻远瞩。要以辩证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描绘蓝图、谋划未来,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界定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城市拓展方向,城镇要适时出台有关刚性规定加以界定,使城市建设有序拓展。二是城乡协调、统筹兼顾、多规衔接。城镇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规划充分对接,形成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统筹谋划未来发展。三是加强园区规划引导,改变工业包围城市态势。按照产业发展和行业规划的要求,按照“合理分工、错位竞争、产业互补、特色取胜”的原则,促进园区加快项目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引导园区发挥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力争形成一园一品,一园一业的格局。
(二)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在“特“字上做文章
一个有品位的城市,应体现地域性、反映功能性、彰显文化性。在城市景观打造、建筑设计上要体现本土文化特征,无论建筑还是景观小品要有内涵,有独到之处,与众不同之处。一是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要把握与控制好主旋律。把城市的内涵挖掘出来,展示出来。功能区域空间跳跃布局,增强城市建筑的韵律感和层次感。建筑物及环境要体现地方特色。二是要重视重要窗口和节点的规划建设。重视城市广场建设。既要有现代气息,又要体现文化内涵。扮亮重要节点和窗口。主干道、交通节点、广场周边和旅游景点,要重视建筑与环境的打造,尽可能多建园林绿地。用当地文化点缀城市空间。三是充分利用山、水、林、湿地等自然要素”显山、露水、见树、透绿”,展示以”绿水青山石为韵”的城市风貌特征,营造“山在城中、水穿城过、城在绿中”的城市美景。
(三)强化城市设计,实施精细化管理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只有增强规划意识,树立长远眼光,严格规划控制,科学组织实施,努力把“规划图”变“施工图”,才能把城市发展的蓝图变成现实。一要把城市设计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始终。大到城市发展方向、城市道路、桥梁、建筑物,小到路灯、垃圾箱、候车厅、雕塑、门店牌匾等风格都要精心设计与施工。二要细化城市形象设计。根据城市品牌形象定位,设计城市特色标志符号,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策划包装,通过雕塑、广告牌匾、指示标牌等对外展示,形成辨识度强的城市语言。三要高度重视轴线和廊道的规划建设。通过轴线和廊道,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要通过规范不同区域的建、构筑物高度来控制城市轮廓线。在道路主轴上,合理规划高层建筑,营造高低错落、山水相间、疏密有致的城市轮廓。
(四)增加公众参与度,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把阳光规划制度贯穿于规划始终。首先要公众参与规划决策。规划决策是为了形成科学的行动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进一步调整完善规划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发挥规划委员会的领导、决策和协调职能,要实行例会制,认真研究和决定全县城乡建设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战略。规划委员会引入公众代表参与制度,参与规划决策,代表公众对规划提出意见建议。二是重大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前广泛听取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并通过媒体让广大市民参与其中,实现专家评审、群众评议、领导决策的有机统一,以确保科学、民主决策。三是进一步完善规划及建设项目批前、批后公示。使规划及建设公开、透明,让各方利益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议组成由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城市规划执行监督委员会,对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监督。建议建立规划变更提议人公示制度,并将规划变更提议人与相关规划变更审批文件一并存档,以防止由利益驱动、长官意志等造成随意变更规划现象的发生,确保长远规划不走样,片区和重点规划按图落地。
结语: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高点定位、高点谋划、高点要求城市规划工作。本文笔者的思考与看法不一定十分准确,但也是近年来工作实践中的切身体会,概括起来就是,城乡规划必须注重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独特性和严肃性,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规划水平,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发挥规划的前导作用,才能把我们的城镇建设得更有特色,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