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工作目标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部门职能分工,由组织部门会同人事编制和审计等部门,同步联动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责任审查、机构编制责任审核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此项工作在明年3月份开始进行,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进点会议、检查审计、汇总通报等工作步骤,圆满完成全面工作。
二、检查对象和内容
检查对象为我市各县市区和机关部门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因任期届满或者在任期内提拔、交流、免职、辞职、降职等离任的或在同一职位任职满3年以上的,市级机关部门同一职位任职满5年以上的。“三责联审”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人用人责任审查、机构编制责任审核、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具体如下:
(一)选人用人责任审查
1、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程序等情况;
2、执行市、县机关中层干部任用管理有关文件规定情况;
3、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十不准”纪律情况;
4、干部选拔任用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5、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评价情况;
6、其他需要审查的事项。
(二)机构编制责任审核
1、贯彻落实上级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情况;
2、市级机关部门执行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三定”规定情况,机关及事业单位中层干部职数使用情况;
3、县市区和机关履行职能、执行编制规定情况;
4、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情况;
5、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定情况;
6、执行机构编制纪律情况;
7、机构编制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8、其他需要审核的事项。
(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1、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情况;
2、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的情况;
3、国有(集体)资产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4、重大经济决策的程序和成效情况;
5、任期内的主要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6、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7、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从政情况;
8、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三、检查工作落实步骤
检查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分别为自检自查阶段、进点会议阶段、检查审计阶段、汇总通报阶段、落实整改阶段。
(一)自检自查阶段
这一阶段市委、市政府向被检查机关或对象下发通知,由市委、市政府组织成立的分别由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审计部门牵头,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的三个联审工作组,各工作组由市委联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工作,召集小组人员做好准备工作。进行审前公示,公布“三责联审”对象、内容、时间、工作组成员、联系方式及工作纪律等。各单位部门、各主要负责人接到通知后认真对本单位上述检查内容进行自检自查,并进行层级落实,形成自查报告于三月末之前报到市委联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进点会议阶段
这一阶段由三个联审工作组对分担责任区内各单位、各部门进行工作联系,并进驻各列检单位召开进点会议,部署被检单位配备检查专职配合人员和相关工作,听取被检对象关于被检内容的详细工作汇报。这一阶段联审工作组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分别召开进点会议分别听取列检单位汇报的措施,也可以将县区与机关划分开来,分别组织召开一次进点会议,只要将工作落实好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联审工作组酌定。主要完成进行动员部署,通报实施方案,发放调查问卷,开展民主测评等项工作。
(三)检查审计阶段
这一阶段由联审工作组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对分担责任区内各单位、各部门被检内容的台账、内业、资料进行详细检查,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访谈、查阅资料、现场察看、专项调查等方式,认真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分别形成审查、审核、审计报告的初稿。
(四)汇总通报阶段
这一阶段由联审工作小组召开由“三责联审”对象本人、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财务、组织、人事、办公室等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三责联审”情况通报会,就“三责联审”报告征求意见。根据所征求的意见及核查情况,形成审查、审核、审计报告,经报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审计局等部门同意后,向党政正职及其所在单位分别出具选人用人责任审查报告、机构编制责任审核报告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五)落实整改阶段
这一阶段“三责联审”对象所在单位接到书面报告后,应当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改进工作。整改情况报告于30日内报“三责联审”工作小组。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审计局等部门对整改落实情况负责督查,对不认真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给予有关责任人诫勉谈话或者通报批评。“三责联审”结果作为“三责联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工作实绩考核、干部选拔任用、机构编制调整、评优表彰奖励和实施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本文就如何加强与规范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推动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创新,构建审计监督全覆盖体系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机制的构建、内部审计工作机制的构建、内部审计价值提升机制的构建和审计监督合力机制的构建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审计全覆盖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作为基础性的自我监管机制,是现代企业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完善治理、增加价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总体上,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仍存在制度机构不健全、工作重点不突出、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问题。特别是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与规范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推动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创新,构建政府部门公共审计、出资人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之间分工明确的审计监督全覆盖体系,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机制的构建
国有企业普遍规模大、层级多,有些企业层级多达十几级,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是确保其内部审计发挥促进完善治理作用的基础。内部审计全覆盖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重点内容:
一是规范科学的内部审计制度。根据企业规模、业务性质及治理需求等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职能定位、审计内容、审计权限、审计程序、质量控制、审计报告与结果应用等内容,实现内部审计对企业重大决策、重要资金、重大项目、重大经营活动、下属单位和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制度全覆盖。
二是独立有效的审计组织架构。首先,要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建设,保证有机构、有人干事。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15〕17号)明确规定: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且下属控股子公司5家以上的国有企业应当明确负责内部审计职责的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其次,要保障审计的独立性。考虑到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受董事会或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主管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另外,不具备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条件的,内部审计可以与其他内部监督机构合署办公,但不得与企业财务部门合署办公。
三是灵活多样的审计资源整合方式。一方面,应当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充分利用内部业务资源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内部审计,实现企业内部专业人才的共享,如下属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集团内部管控人才等的共享;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完善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机制,加强对外包审计业务的过程控制和后续评价。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机制的构建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方面的作用,必须构建致力于服务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审计工作机制,明确内部审计职责定位和工作重点,切实履行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与保障职能。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围绕以下重点开展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管理与风险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推动价值增值的作用,通过揭隐患、促管理、增效益,保障企业各项政策制度落实,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实现。
二是加强对重大决策事项、重大投资项目等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保障科学决策的作用,通过强化对决策民主性、科学性和项目实施规范性以及绩效的监督评价,提高企业决策与管理水平。
三是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权力的制约作用,做到定期轮审、离任必审,形成对权力的长效监督机制,促进企业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价值提升机制的构建
有为才有位,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价值,需在准确定位、突出重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下保障机制:
一是审计结果运用与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机制,积极开展后续审计工作,将审计意见、整改方案跟踪督促落到实处。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纪作出处理,追究责任,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应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同时,各类审计结果及其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应作为下属企业或主要业务部门任期考核奖惩、干部任免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二是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保障机制。应当根据企业审计业务需要,选配符合履行审计职责需要的专业人员,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评、聘任,享受有关职务和薪酬待遇。
三是内部审计转型创新工作机制。特别要通过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四、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合力机制的构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这就需要构建内外部分工明确的审计监督机制,厘清政府部门公共审计、出资人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之间的职责分工。审计机关和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对企业本部及下属一级单位的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对企业下属单位的审计;社会中介机构负责企业本部及下属单位的年报决算审计。
一是加强国资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第一,国资管理部门建立完善对内部审计工作监督管理机制。明确职能部门,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实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报告制度,企业内部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审计工作总结、审计发现重大问题按要求向国资委报告。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与检查,考核检查结果纳入对企业及主要负责人年度绩效评价的范围。第二,应当建立完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审计监督机制,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社会中介审计力量,加强对集团公司经营风险的审计,重点以风险为导向,建立各单位重大风险、重要事项跟踪管理库,并定期进行评估跟踪。第三,完善社会中介机构委托审计管理机制。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资质和审计质量的跟踪管理,加强对审计报告非正常事项的分析评估与后续监督。
二是加强审计机关的监督指导。审计机关应当切实履行好《审计法》赋予的对内部审计监督指导和对国有资产审计监督的职责。第一,监督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通过专项检查、专题指导等形式,加大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全覆盖。第二,指导推进职业化建设和内部审计价值提升。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协会的力量,积极开展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加强审计业务指导交流,指导各企业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制度和实施标准,推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创新。第三,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结合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落实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及重大风险事项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国有资本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关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运转执行情况,强化对大额资金使用、物资采购、工程管理、资本运作、资产交易、员工持股等企业关键业务的监督。将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评价内容。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任务。农村财务管理是广大干群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我国在开展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村级财政的民主管理,这对于农业税减免后的新农村建设来说意义重大。但是近年来,农村财务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成为激化干群矛盾、影响农村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得不给予重视。
一、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水平
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人的要素必须给予重视,这里主要涉及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极少数村干部贪污、挪用集体资金。有的村干部擅自出借、无偿占用村集体资金,使大量借款一时无法收回。有的村干部违反财务规定,公款私存,牟取利息;或违规为企业或亲友提供经济担保,导致村集体资产流失。有的村采用虚增被征土地、花木、大棚获得补偿款等办法,合伙私分、挪用征地补偿款。收入不交账,多收少交,重报开支,多领补助,乱发误工补贴,甚至合伙巧立名目私分公款以及造假发票报账等。二是村会计素质不高,会计人员作为基层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责任感不强,无证上岗,对新会计制度不熟悉,难于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要求,从而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对此,农村领导干部要提高对新农村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农村基层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坚决不说违反农村财务管理政策规定的话,坚决不做违反农村财务管理政策规定的事。村领导不应该违规违纪插手管理财务。另外,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切实提高理财水平。首先是要广泛开展农村财务人员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敢于照章办事。其次,理财业务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财会人员作为特殊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应定期组织开展农村会计知识竞赛活动和农村会计实务培训工作,重点抓好新规定、新制度的培训以及财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后续教育。各乡镇也要加强对村干部、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财务知识培训,增强其依法行使民利、保障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程序
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众多问题,笔者认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财务管理的程序不规范。中国历来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只要钱用的合适,用的过程、手续、流程都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思路也导致在农村财务的使用方面出现众多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如报账随意、票据使用不规范、财务使用情况不公开、资金账户混乱等,这对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极为不利。
规范村级财务工作流程须坚持“六统一”原则。一是统一制度。严肃财经纪律,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统一审核。实行村财务主管、村民主理财小组、乡镇经管站三级审核模式,否则不能入账。三是统一记账。由财务中心做好各村资金管理、电算化记账和核算工作。四是统一公开。统一规定财务公开的方式、内容和时间,统一制作财务公开榜和财务公开明细表,确保财务公开及时、透明,避免因为村民不清楚村里资金去向引起的问题。五是统一审计。由乡镇经管站按照相关规定,对村级财务当月发生业务和村干部离任交接等进行审计。六是统一建档。各村财务会计资料由乡镇经管站进行归档、保管,并按规定年限存放。通过以上措施,杜绝凭证不规范、公款私存、白条抵库、贪占挪用公款现象的发生,确保村级资金安全。
三、强化农村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有权力就要有监督,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众多问题与财务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和落实不到位有重大关系。在实践中出现诸如: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多为内部监督、乡镇政府的监督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专业的农村审计没能有效的发挥作用等现象,均对农村财务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针对以上监督缺位和监督不利现象,结合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有效的规范监督机制并落实监督效果。第一,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针对村干部素质不高及财务管理未达到系统化、制度化的现状,要加强教育培训。要真正落实村民自治权,组织学习有关“村账制”的财经纪律、财务制度以及农村政策法规等,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让村干部自己有效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自我监督。第二,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以“民主理财”形式,让村民直接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决定经济发展事项,体现广大村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持农村社会稳定,从而保证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群众监督。第三,加强农村审计监督。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责任和专项审计,切实做到“三年一轮审”。要按照三年一轮审的要求,重点围绕村级财务收支审计、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审计、土地征用补偿费、村级重大项目建设以及问题专项审计,确实强化对村干部管理使用资金的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的教育、警示、规范和惩处功能,各乡镇要根据审计整改意见制订整改方案,并按时上报上级农经管理部门,以此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第四,有效发挥乡镇经管站的作用,充分发挥农经部门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经管站要组织业务指导和工作督促,建立健全检查督导制度,每年检查督促不少于2次。
农村财务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鸿图伟业。解决好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是“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米丽尼沙・吐尔地.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J].农村科技,2010(04).
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使上述理念落地,集团审计部门在工作中注重审计效益的提升,加大对重点工程项目、超概算项目、重点亏损项目和境外项目审计的力度。同时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工程项目审计方式方法。1.以风险为导向,统筹制订工程项目审计的年度计划。监督在建工程项目规范运营、防范风险、确保效益是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层所重点关注的。集团公司在坚持“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每年必须审计一次”的基础上,按照“三原则”,统筹制订审计工作计划。一是“重要性”原则。凡是集团公司直管项目一律由集团公司审计部直接审计,结果向公司董事会、经营层报告。二是“分层管理”原则。各子公司的工程项目审计工作计划由集团审计部审批后,集团审计部统一安排人力资源,项目所在地的子公司统一组织实施,审计结果必须向集团公司报告。三是“有离必审”原则。工程项目经理离任必须安排经济责任审计,为了明确项目管理责任,只有经过审计后才能解除离任项目经理的责任。2.以制度为准绳,切实做好工程项目审前的调查、测试工作。工程项目审计的重点难点在于工程项目合同签订及执行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审计工作主要是围绕工程合同进行的。为了规范审计流程,把握审计尺度,集团公司统一制订了《工程项目审计规定》、《工程项目审计流程手册》、《工程项目现场签证及索赔审计规定》等制度,使工程项目审计规范进行。3.以《建造合同准则》执行为切入点,评价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力。控制成本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冶集团非常注重项目管理层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并以对《建造合同准则》的理解和应用作为切入点,强调预计总成本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指导和衡量作用。一是对建造合同准则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审核。除了关注项目初始预计的测算依据及其报批情况外,更将预计毛利率对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效益指标的保证程度作为评价重点,如出现毛利率低于项目预期效益水平时,审计将作为重要风险予以披露;当毛利率低于营业税金及其附加水平时,审计将作为重大风险予以预警,以促使项目管理者更加注重项目盈亏、预算和项目管理职能履行。二是特别关注入账工程结算与计列营业收入的一致程度。当两者差异超过5%时,就要对其进行分析性复核或延伸审计,查找影响因素,确定其风险程度。这样既可以督促项目部及时办理已完工程结算,为回收工程价款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对项目预计毛利水平准确性的验证,促使项目部定期修正项目毛利水平、压缩或削减项目成本开支,确保公司在项目上的效益目标实现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将分包管理与风险防控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关注分包单位选用程序的规范性、分包合同及补充协议的签订与履约担保情况,更要认真复核分包计量、结算程序以及进度款支付、质量保证金预留等情况及其相互关系,以防控制失效、超付分包价款及相应的风险问题出现;另外,审计人员还关注分包劳务发票收取,差额纳税等涉税事项,对没有足额收取分包发票的事项予以披露,维护企业利益。以工程合同和项目效益为核心,评价项目的真实盈利能力。履行对业主的承诺、完成公司下达的效益目标是项目管理层,特别是项目经理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也是内部审计评价项目管理层履职能力和管理效果的重要标准。对此,中冶集团在《工程施工项目审计办法》中明确规定,审计部门在实施工程项目审计时,要对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及履行情况、项目责任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和评价。一是在审核工程项目合同签订及其履行情况时,必须关注合同对价款、变更、支付、履约担保以及质量保证金比例等条款约定,同时要了解项目部在处理变更、进度款支付、业主供应材料等业务时对公司授权制度的遵守情况。另外,重点关注是否存在项目工期延误、质量缺陷、安全和环境等可能导致违约损失、合同纠纷及相关法律风险。二是在审核项目责任目标的执行情况时,评价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岗位分工、风险、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日常运行状况。对项目收入、效益、工程款回收、上交款完成,现场经费控制,风险抵押金缴纳等情况,特别是合同变更、成本超支等对项目效益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关注,对项目盈亏的真实性予以客观公正的揭示,避免后期出现成本反弹、效益下降的所谓“马桶效应”。如出现项目效益目标无法实现或保证的情况,审计人员就会在审计报告中予以预警,提请管理层和项目部注意。另外,审计人员还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提出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建议,促进项目部提升管理,进行风险预警。必要时还要和项目管理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整改和补救措施,实现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和增值作用。
工程项目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随着中冶集团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项目审计逐步规范,工程项目审计的效果和作用更加明显。一是通过实施工程项目审计,加强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在提高工程项目创效能力方面成效显著。审计部门针对审计发现的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对项目预计毛利率与目标效益率的复核分析,及时披露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通过后续审计、跟踪督办等措施,确保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和实际效果。二是通过实施工程项目审计,对严格公司内控制度执行、强化项目运行过程控制和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工程项目采购、供应、分包等业务的审计和监督,促进了项目部对公司内控制度的执行和遵守,项目管理和运营的管理更加规范,工程项目的创效和抗风险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三是通过实施工程项目审计,促进了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人员能力的提升。工程项目审计的开展,使得审计人员对公司业务流程、特点和关键控制点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审计更有针对性,问题看得更准,建议更有价值,审计工作和审计业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集团下属子公司作为工程项目具体的执行者、操作者,在工程项目审计中充分发挥各自的审计优势,项目审计各有特色,对集团公司的项目审计持续高效开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中冶集团通过开展项目终结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地评价了项目管理与绩效。公司依据《工程项目考核办法》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结合公司内控制度,对工程项目从工程价款结算及工程款的回收、项目成本的降低、资金的上交和债权债务的清理等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项目的效率、效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公司合理实施奖惩机制提供了决策依据,为工程项目经营者的最终考核与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推动工程分包结算审计工作,坚持执行“分包工程先审计后结算制度”,加强分包工程结算内部控制管理。在项目经理部和二级公司对分包工程结算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公司审计部负责对分包工程结算进行最终审计。两年来,共对17个直管项目部、32个二级公司自管项目部分包工程结算情况进行审核,通过审减工程款为企业创效做出了直接的贡献。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开展亏损项目审计,找出亏损原因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公司在本部和子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亏损项目清查工作,按照重要性原则,选取部分项目作为审计重点。在审计中积极与项目参与各方沟通,查找造成亏损的前后端、内外部原因,向公司提示了有关项目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随着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工程项目审计已经从绩效审计延伸至事前内控运营审计。将事后单一对财务数据的审计转变到对项目成立之初的人员配备情况、制度建设情况、管理流程等方面合规性、合理性的审计,为项目稳健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对项目审计上发现的问题本着“揪住不放,紧紧跟踪、参与整改、促进提高”的原则,跟进整改方案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对原第三直属项目部整合审计后,全面监督落实《原第三直属项目部债权债务处理方案》。由于有效地追踪整改工作,使审计的权威性进一步提高,同时也逐渐形成被审计单位主动整改的工作格局,强化了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
单位: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
一是更新传统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与理念。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势在必行,因此搞好内审工作,作为企业及其管理人员来讲必须转变观念,认真履行监督和服务职能,着眼于预防控制,努力实现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变,在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健全自我约束机制、防范经营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内部审计只有转变观念,将审计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的关注上,组织开展业绩考核审计和风险型审计,才能提高效益,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内部审计必须由关注历史向关注现状转变,由关注结果向关注流程转变,由事后审计为主向全过程审计转变,才能实现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工作就是要通过转型,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经营者为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一项系统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与服务是一致的。内审人员要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二是增强人员全面素质,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内部审计人员只有从学习、工作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打好内部审计的基础,做好审计工作。要增强学习力。面对目前企业发展的新形势,要加强学习,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要重视对新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新的会计制度的学习、理解和应用。提高工作能力。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努力提高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要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审计工作转型的基本内涵、原则要求和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化,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关注热点,把握重点,协调关系,提高应变能力,当好领导的参谋,真正地做好企业的内审工作,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重要体现,要提升审计报告的应用价值,不仅要注重审计检查更应注重审计分析,不仅要注重问题发现更应注重原因分析。提高自身形象。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将其在审计过程中得到的信息随意进行披露,保证以客观、公正态度参与审计项目,赢得被审计者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形象,要注重在审计中做到: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对重点问题查深查透,找出深层次的原因,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处理处罚行为。严明审计工作纪律是审计形象和工作质量的保证。
三是明确审计重点内容,拓展审计范围。实现审计工作由查错纠弊向绩效型、风险型审计转变,其基本含义是以加强控制、防范风险、提高效益为目标,将内部审计范围从传统的财务收支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评价公司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应重点向内部控制评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领域拓展作业。内部审计应立足于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围绕公司经营管理者关心的问题,以加强公司内控管理、提高公司风险防范和整体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四是转变传统工作职能,提高审计质量。内部审计人员应强化风险意识,在审计中以风险为基础制定审计计划,从审计准备阶段开始就考虑审计风险,并按照风险的高低进行排序和确认,充分收集和分析相应审计业务的资料,并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从而降低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审计过程中,一般采取问题导向型审计方式。即鼓励被审部门的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表述所关心的问题;在编写审计报告时使用正面而非责难性的措辞,对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可改进的方法,不简单地予以暴露;将详细性的审计建议报告直接送给第一线管理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就地改进问题。在编送审计报告时,要注重事实的准确性、清晰性、建议的可行性、内容的重要性及报送的及时性。
五是改进审计手段,合理运用信息系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内审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审计人员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采取现代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趋势,审计工作要加强对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要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开展审计工作,积极推广应用营销自动化软件和审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要将软件应用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把办公自动化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把培训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把网络建设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力争将审计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