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第1篇

为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县人大农经工委成立学习考察小组赴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区,成都省郫都区,成都市崇州市等地考察学习。沿途听取了所到地方人大或相关人员的情况介绍,通过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实践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了解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农村文化传承发展、农村社区治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感受到了新型乡村之美、乡风文明之美,深受启发。

一、考察目的地基本情况

1、汉台区

吴庄村位于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以北天台山南麓,距汉中市中心城区18公里,近年来,武乡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抓建设、整镇推进促党建”的原则,以吴庄村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点,连片辐射明光村、同力村、宋沟村,精心绘制武乡镇“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构建吴庄村中心村连片开发大格局,探索出一条切合武乡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被评为“汉中市美丽乡村建设标杆村”、“汉中市标准化党建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座落在秦岭南麓脚下的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花果村是一个丘陵山区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329户,1132人。现有耕地面积3700亩,其中粮田230亩,果园面积3470亩(含退耕还林山坡及果林面积)。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果园,经营农家乐、劳务输出为主。村党支部、村委会抓住农村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多年来在农村科普上狠下功夫,依靠科技在村里大力发展绿色桔柑杂果,农家乐等休闲旅游观光产业,积极建设新农村,使全体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连续获得“国家级生态村”,“一村一品建设示范村”、“文明村“、“省级旅游示范村”,“农业休闲观光村”等荣誉称号,成为省内外闻名的科普村、致富村。

2、金胜社区

金胜村拥有猕猴桃产业、莲花湖公路和优美自然风光,依此打造“一园、三带、一区”的旅游格局。 “一园”:金胜村以及辐射区域已形成了6600亩的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现代化的农业园区是当今旅游的三大热点之一,可通过观光农业、市民农园、采摘园的形式,实现一三产业互动。该园区将成为金胜村旅游发展的支柱。 “三带”:金胜村有山有水,现有莲花湖公路、沿蒲阳河、沿山三条旅游道路,道路两侧风景优美,形成了三条自然的旅游带,成为了乡村酒店、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 “一区”:金胜村山区幅员面积5000余亩,山势跌宕起伏,山林郁郁葱葱,山间小溪潺潺,现在已建立3个都市型生态农业园区,是休闲度假的圣地。

3、战旗村

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原名集凤大队,1965年在兴修水利、改土改田活动中成为一面旗帜,取名战旗大队,后为战旗村。全村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0亩,辖9个村民小组,529户 、1704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83人。先后荣获“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省级四好村”“四川集体经济十强村”和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

4、五星村

五星位于白头镇南面,东、西方向分别与崇州市崇阳镇、隆兴镇、西方与该镇甘泉村接壤,北面紧临成温邛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幅员面积4950亩,人口3066人,劳动力1534人,农户873户,耕地2574亩,下辖26个村民小组。现在的五星村由安定村和五星村2005年合并,形成现在五星村。2013年,五星村启动新村建设,以“景农一体村庄、产村相融单元”的规划定位,通过整合林盘,共规划了3个新居点位,新建800多套川西民居风格的房子。五星村紧邻桤木河湿地公园,打造成生态休闲旅游4A级景区,分为湿地生态保护区、休闲度假区、农业观光体验区、田园户外活动区。促使五星村成为川西平原西部的“生态湿地、健康食地”。

二、主要收获

通过考察学习,考察组认为,汉中、成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主要是经营乡村生态,经营乡村产业,经营乡村资源。

(一)经营乡村生态。虽然所处环境各有不同,但吴庄村等地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文化活动广场、污水处理厂、硬化产业道路、村庄改造、同力村人畜饮水管网,实施了主干道白改黑工程,完成小微景点打造、制作文化墙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创建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经营乡村产业。经营乡村,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农村居民富裕起来。各地立足本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分别成立合作社,带动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明确发展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的思路,依托地理优势和产业发展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利用自己的庭院开办农家乐,带动当地农民接纳旅游游客,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经营乡村资源。各村抓住产业与项目这个转化的关键节点,将自然山水的“绿色效应”向产业延伸。融合一二三产发展,将农村沉睡的资产资源转化为生产经营的资本资金,让美丽环境转变成实实在在的美丽经济。

三、几点启示

汉台区武乡镇吴庄村等地与我县在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上、资源禀赋和经营方式上有所不同,在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也有差异,但通过比较,也存在着符合我县实际的实践经验可供学习借鉴。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组织发动、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财政引导上形成整体联动、资源整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县一级党委政府负责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和相关制度办法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等工作,要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进行量化细分;乡镇党委政府负责整乡的统筹协调,指导建制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并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同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动企业家和社会能人助力家乡建设,通过财政资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县农村建设,有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规划引领,谋定后动

首先,乡村振兴规划要结合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做到“城乡一套图、整体一盘棋”。要着眼于完善交通、旅游、农业、水利、环保等各类专项规划,形成覆盖城市乡村、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的规划体系,构建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域到局部、从用地到景观的整体衔接的规划格局;其次,规划要尊重自然。在保护和提升乡村生态环保上下功夫,编制镇域规划,开展村庄风貌设计,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将建制村分类规划;第三,规划要尊重农民。要在户籍、乡村“三权”(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等方面探索创新,将乡村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农民。要确保村庄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群众满意,切实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的权益;第四,规划要尊重历史。在保留乡村原始风貌上下功夫,在深度发掘农耕传统、民族风情上做文章,培育一批既传承地域传统村落形态,又具有现代乡村风貌和功能的新型村庄。

(三)产业支撑,乡村经营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完善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是关键。无论是汉台区花果村还是崇州市五星村等地,在农村产业发展中都体现了乡村经营的理念,通过空间改造、资源整合、人文开发,实现永续发展。要借鉴好发展模式,抓好产业转型提升和富民增收,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推进“产品变礼品、园区变景区”。积极推进农业招商选资,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民变股民”,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要积极引导各村选择各具特色的村域经济发展路子,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电子商务、文化休闲等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提高农民收入。以农村生态资源、农耕文化、乡村风情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业态。

关于赴陕西、四川学习考察的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培育、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有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县委段书记和政府付县长带队我们一行22人于2018年9月15日至20日赴陕西省彬州市、韩城市、大荔县、安康市汉滨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都江宴市就这些地区的先进理念、工作思路、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考察学习中,我们一路观看、一路对照、一路思考、一路讨论,获得宝贵经验,得到了有益启示。既看到了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增强了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在学习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陕西、四川这些地区在乡村振兴、产业培育、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主要是:

一是在扶贫开发方面。陕西融诚农业科技集团公司属下的北极镇扶贫产业园区,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发生的嬗变,探索出了“三变双五”扶贫模式。企业以“三变”改革为动力,总结符合当地脱贫实际的“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五联经营模式和“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资源入股(果园、黄花菜等产业)、管理技术入股、集体资产入股”的五种参股经营模式,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壮大提拱了保障,最大让利于民。该公司董事长马军带领一班人,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开拓创新,以“大创业、大创新”的格局,不遗余力,奋发图强,全力打造8个第一,全国第一家果袋规模最大生产线(目前国内最大生产线为80条,融诚建成后共有150条) ;全国第一家订单现场配方有机肥研发中心;全国第一家跨省扶贫产业园(与甘肃联合建设1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 ;陕西第一家融诚产业扶贫农民金融合作社(让农民手中死钱变活钱,土地入股分红) ;陕西融诚百家苹果直销中心;咸阳第一家苹果贸易出口基地;咸阳第一家融诚苹果营销运营大数据平台;彬县第一家回乡创业示范扶贫基地;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创业之路,为实现贫困群众长远脱贫以及企业、村集体、农户共赢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产业培育方面。陕西省韩城市在花椒产业培育上,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发挥资源优势,建立“种植业-高新技术引入-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的产业链示范平台,促进标准化管理,增加产业开发的综合效益,创建韩城市绿色无公害品牌,形成花椒产业产-工-销一体化的产业服务网络,推动韩城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特别是韩城市韩塬金太阳公司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为花椒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料,通过开发深加工项目,生产出花椒油、椒目仁油、花椒粉、花椒礼盒、花椒芽菜、花椒芽菜辣酱等优质产品,打造的韩塬“金太阳”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在“首届西部名优商品博览会”上荣获“名优产品”称号。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四川省都江堰市柳街镇坚持“135”工作思路(紧扣打造川西田园文化名镇目标,全面深入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样板区、乡村生态旅游体验区、田园文化展示区建设,扎实开展“五大行动”),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一核三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充分挖掘川西林盘、田园文化、诗歌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让群众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特别是在乡村旅游方面,柳街镇充分利用毗邻成都主城区的区位优势,以展现浓浓乡愁、体现原乡村貌,重点发展田园文化。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筑成依河而居、傍花随柳的居家环境,形成了"川西民居,水乡特色" 的生态风格。以"亲水性" 为主题的呤诗楼、品茶楼、书画楼、棋牌楼、饮食文化楼、观景楼沿柏条河两岸鳞次栉比。镇内错落有致的青瓦屋顶,高低有序的封火山墙,青石河栏傍河护佑,卵石小道逶迤弯曲,尽显的是传统与现代共生,自然同城市结合,丰富多变的典型川西民居。古镇的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白鹭、垂杨,鸟语花香,景色清幽,是一幅安宁祥和的风情画卷,游客可在生态农业园区采摘蔬菜,置身其中境深意长,令人流连忘返。

四是乡村振兴方面。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总结“领、创、改、治、富、美、育、文”八字诀,引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聚焦“领”字,抓好党支部建设,推行“三问三亮”“三固化四包干”,让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个支部都是一个战斗堡垒;聚焦“创”字,抓好产业兴旺,建设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构建“孵化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政策链”五链协同;聚焦“改”字,抓好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推动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盘活农村沉睡资源;聚焦“治”字 ,抓好治理有效,实施综合治理,推进产村相融,落实“三治三共”乡村治理体系;聚焦“富”字 ,抓好生活富裕,大力村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因户施策精准增收;聚焦“美”字 ,抓好生态宜居,统筹天府绿道,川西林盘和都江堰精华灌区融合共生,塑造大美乡村形态;聚焦“育”字,抓好人才振兴,依托四川战旗村乡村振兴培训学员和农民夜校,促进人才进村、资本下乡;聚焦“文”字,抓好乡风文明,弘扬耕读文化,传承优秀家风、家规、家训,打造巴蜀农耕文明博物馆,留住天府美丽乡愁。

二、几点启示

在短短几天的考察学习中,我们看别人、想自己,找差距、学经验,对我镇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陕西、四川这些地方的成功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提升、思路的大转变,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学习两地发展经验,必须落实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推进工作的作风境界和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上。要真正树立起强烈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以思想解放来进一步排除发展道路上的思维障碍和行为障碍,以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思想解放的程度,以开放思维、宏大气魄、科学方法、冲天干劲,营造追赶超越的思想、工作和舆论氛围。两地经验告诉我们务必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敢学、敢想、敢干、会干”作为解放思想的突破点,向解放思想要出路、要办法、要干劲、要发展。只有大思路才会有大作为、大气魄才会有大开放,大开放才会有大发展。

二是必须树立超前谋划理念。两地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他们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去实现创新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他们在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园区建设、转型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高效农业等方面的示范性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登高望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发展。树立大气魄、大思维,强化担当作为意识,用好机遇优势,充分发挥我们当地的独特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在更高的格局中加快创新创业步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富有当地特色的创新发展体系,为打造经济强镇、文化大镇、商贸重镇凝聚强大合力,奋力迈出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更大步伐。

三是必须改善优化发展环境。两地的成功经验证明,“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形象大使”,树立“权力就是职责、工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对外商投资从来不说“不”,不说不能办,只说怎样办,大力打造零障碍发展环境。同时,注重转变服务方式,努力做到“三勤”,即勤学习、勤用脑、勤动腿,“三全”,即全人员、全方法、全覆盖,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服务于企业发展,着力打造了“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品牌,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大发展。

四是必须激发朴实担当作风。两地的发展,固然有其地域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但更重要的却是他们吃苦耐劳、头脑灵活、善于学习的人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广大干部群众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善于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在发展中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的有力证明。他们敢于担当,对每项工作、每项任务,都落实到单位、到个人,明确职责抓落实,不推诿扯皮,不争名夺利,踏踏实实,努力推进工作大干、快干、干好。

三、几点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考察比较,我们深感差距较大,借鉴陕西、四川两地成功做法和经验,结合我镇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转变观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树立“现代农业”新理念。进一步深化对镇情村情的认识,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与推广农业科技结合起来,抓好优势农产品的布局,培植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二是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农民自愿原则、生态平衡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优势产业向自然优势区域集中布局的原则、重点突破原则、择优发展原则、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原则、科技先导原则、龙头企业和能人带动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把农民从传统农业解放出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第2篇

农业微观经营与外部生成环境

关于观光农园审美化的探讨

发展订单农业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安徽农垦推进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对合肥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调查思考

把小城镇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湖南省安化县小城镇建设情况概述

重庆市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协调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乡镇企业的人才危机与对策

强化乡镇企业的现代企业机能

乡镇企业现代化的理论探讨

论乡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湖南乡镇企业企业文化现状探析

加强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建立有效制约机制

以人为本──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基石

提高农村生产力推动恩施经济发展

加快安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培植新型农庄主是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准农民群众思想脉搏

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三农”改革的核心问题

科学发展观与“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经济理论认识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

安徽农业投资的现状与认识

浅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增收对策

合肥市农用土地资源动态模型预测

农业财政投入的实证分析和策略调整

上海郊区土地集约利用对策——以奉贤区为例

乡镇企业的融资困境与法律对策

乡镇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案例分析

扶植中小企业国际电子商务促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

县域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基于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的调研

浙江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浅谈“圈地热”的诱因

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就业问题与社会保障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探析

远程教育: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有效途径

《乡镇经济》总目录

农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率横向比较研究——基于C2R、BC2与超效率C2R模型

对城镇建设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思考

反思中国农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制度

小城镇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探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调查与分析——以黄梅县张塘村为例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分析——基于湖北省10县(区、林区)398名农村人才的调研

武汉城市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我国现阶段公平理论及现实之间的差距

试析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政策歧视

我国农村住房保障现状和思考

跨县域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丽江东郊金山坝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论天津市财政支农总量平稳合理发展与结构优化

安徽省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加快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乡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新时期农村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把乡村职能转变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定位在规范机构设置,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干部管理,靠实工作责任,严格考核奖罚,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精简效能原则。根据工作职能和乡村规模。从工作需要出发,科学设置机构,精减机构人员,合理核定编制,提高工作效率。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实际出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和工作特点等因素,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分类指导。

3坚持稳妥有序原则。既要积极探索。试点中总结经验,实践中逐步完善。

4坚持突出中心原则。围绕增加农民收入。

5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对乡村职能转变中出现的人员安置。无情竞争上岗,有情分流安置。

二、基本内容

(一)准确定位乡村职能

乡党委、乡政府的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国家政策。主要是本行政区域内宣传和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决定、命令、决议等。

2发展乡村经济。制定并组织实施本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搞好扶贫开发和劳务输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强化社会管理。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搞好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乡村各类资金的管理;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协调、监督和指导乡村辖区内条管机构的工作。

4提供公共服务。围绕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交通道路、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民政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搞好服务。

5加强党的建设。抓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搞好党风廉政、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做好工青妇及人民武装工作。

(二)合理设置机构。

即财政农经管理服务所、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乡村行政机构设党政综合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和司法所牌子)事业单位设“两所三中心”5个事业机构。

围绕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搞好各项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办公室设组定岗,党政综合办公室:主要承担党委、人大、政府、纪委、人武部交办的各项日常事务。细化责任,原则上可设综合协调组、组织宣传组、纪检监察组、司法综治组。

公文处理,综合协调组:负责党委、人大、政府、武装部的日常事务工作及各所、中心工作的协调服务。两案”办理,调查研究,督查检查,统计信息等综合性工作。

干部人事,组织宣传组:负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思想宣传,精神文明,统战、工、青、妇等方面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组: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开展和专项治理,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

禁毒、安全生产,司法综治组: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工作。接待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

财政农经管理民:主要承担乡村各类资金、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字处理等工作。所内可设财政组、农经组。

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税收资产管理和报帐,财政组:主要负责编制年度乡级财政预决算。耕地占用税及有关税收征管等工作。

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经组:负责村级集体资金、财产管理。调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等工作。

为育龄人口提供节育手术、环孕情检测、避孕药具发放等各项服务。所内可设服务组、管理组。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主要承担优生优育、节育常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服务组:负责婚育培训、生殖保健、环孕情检测、节育手术等服务工作。

育龄人口、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管理组:负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人口计划生育规划、各项计划生育措施落实。

重点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农、林、水、牧、果、蔬等仿载的科技服务。提前、产中、产后全程化服务,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扶贫开发步伐。中心内可设服务组、项目组、产业组、扶贫开发组。

引进、示范和推广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服务组: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去我防疫监测,指导防治工作,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

制定实施方案,项目组:负责搞好农、林、畜牧、水利等农业项目规划。做好项目实施。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指导兴建产业基地,强化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服务,搜集产业信息,招商引资、扶持龙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

组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扶贫开发组:制订扶贫规划。开展社会帮扶工作,加强世行项目实施和管理。

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劳务输出、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服务工作。中心内可设教体文卫组、社保劳务组。

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教体文卫组:协调管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工作。

开展劳务市场调研,社保劳务组:宣传执行社会保险政策。搜集用工信息,劳务动态,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培养劳务经纪人队伍,兴建劳务基地,提高劳务输转的组织化程度,为劳务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小城镇、小康村、乡村道路、集贸市场等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实施和招商引资、市场管

理等工作。中心内可设规划管理组、村镇建设组。

做好村镇管理工作。规划管理组:负责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小康村建设、乡村道路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的制定。

负责村镇建设和公路建设等工作。村镇建设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三)严格定岗定员

1.定编制。县上下达我乡行政名、事业编制名。各办(所、中心)领导原则上由乡副职领导兼任。

其中:综合协调组名,党政综合办公室名。组织宣传组名,纪检监察组名,司法综治组名;

其中:财政组名,财政农经管理服务所名。农经组名;

其中:服务组名,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名。管理组名;

其中:服务组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名。项目组名,产业组名,扶贫开发组名;

其中:教体文卫组名,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名。社保劳务组名;

其中:规划管理组名,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名。村镇建设组名。

2定人员。按照变工作岗位。不变原职务职能;变分配方式,不变开支渠道的三变三不变”工作思路。因责定岗、因岗定人,优化组合干部,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合理确定领导职数,积极探索领导交叉任职,各办公室或中心主任由乡村党政副职领导直接担任,一般干部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四)转职能。合理确定管理职能。实现乡村职能的五个转变”即:思想上,从传统保守型向超前思维型转变;机构上,由大而全的政府向“小政府、大服务”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上,由行政指挥型向市场中介型和示范带动型转变;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上,由综合管理型向知识型、专业型转变;工作考核上,由目标责任为主的综合性的考核向服务“三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转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要发挥好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职能。

(五)创新工作机制。行政机构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办公效率,方便人民群众,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事业机构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一中心五围绕”工作机制。即以农业综合服务为中心,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开展市场建设、组建产业协会、加强支部建设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三、妥善安置人员

依据发[]号文件精神,对于在竞争上岗中落聘人员的安置。可通过提前退休、提前离岗、学习深造、交流调剂、下派任职、创办参办实体、辞退临时人员、辞职自主择业等办法进行。人员安置坚持“以人为本,无情分流,有情操作”原则,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因势利导做好工作,确保工作情绪稳定,并解决好实际困难,落实好政策待遇。

四、强化干部管理机制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本乡村的《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干部职工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干部职工考勤考核制度》《项目、产业挂牌管理制度》《公示制度》《办公室各中心以及责任组工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激励奖惩办法》和《首问责任制》等制度。规范程序,靠实责任,严格奖惩,用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措施保证职能转变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各项工作任务的真正落实。

2实行竞争上岗。按照《竞争上岗实施办法》严格程序。积极实施竞争上岗和工作排序。竞争落聘人员,实行末尾淘汰,自行待岗,学习培训和工作排序,待岗期间,可安排临时性工作。各岗位人员在乡村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县直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3严格积分考核。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发[]号文件《积分考核管理的意见》精神。实行“一周一总结、一月记一次实绩档案、一月进行一次积分排序、一季度确定一次岗位”四个一”考核办法。积分考核管理要与领导干部的任期考核、定期考核和其他人员的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定,实行量化打分的同时,还要同与有关单位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相挂钩,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要完善相应的奖惩办法,真正把积分情况作为评优选先、培养使用、末尾淘汰的重要依据。

4推行绩效工资。坚持“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原则。将工资总额的80%作为固定工资,当月兑现,20%作为切块工资,根据工作实绩考核结果,下月评定发放。同时,要积极探索自主灵活、形式多样的分配制度,不断降低工资固定部分比重,增加活的部分的比重,试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将工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积分考核和年终考核直接挂钩。

五、时间安排

至发文之日起开始组织实施,乡村职能转变工作实施方案。大体分为动员部署、组织实施、总结验收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月份)动员部署阶段。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乡村职能转变工作实施方案,并上报县乡村职能转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下发执行。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第4篇

通过边听、边看、边谈、边思考,系统地归纳起来,所到之处给我的总体印象和体会是:思想解放,规划超前,工作有创新,产业化程度高,集体经济壮大。具体来说就是:一是超前的发展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首先长*县造甲乡宋岗村深刻领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以超前的理念提出“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长*县以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突破口,通过采取经营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全力推进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在考察时,只要说起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都能把市县级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思路,以及各级怎么配合,怎么支持,怎么落实等工作如数家珍地说出来,头脑中思路相当明确、相当清楚。考察所在地的乡村干部认识程度高,思想理念新,工作谋划早,行动快,起步高。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实惠。二是研究国家政策到位。县、乡、村三级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发挥得非常明显。从政策研究制定和落实、资源配置、营造发展环境等各方面都做的非常到位,国家的政策真正做到了“用足、用活、用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并对个别政策大胆地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做到了“踩边不过线”。如国家规定土地承包30年不变,但长*县造甲乡灵活应用了“依法、自愿、有偿”的规定,或是实行土地入股,或者集体资产股份化,这些办法解决了土地利用、产业效率低、农民增收慢、集体经济差的问题。如造甲乡宋岗村就是通过对农民村庄进行建新拆旧等方式搞好土地整理,在不减少原有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将集约出来的建设用地用于拍卖或商业开发,所得到的资金用于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既减少了政府财政对新村建设的投入成本,而且又通过新村建设或商业开发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三是规划超前,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最关键就是规划。长*县造甲乡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也非常超前。并且进行分类规划和指导,因地制宜,做到科学性、客观性的有机统一,而且一步一步地按照规划正在落实。我们考察的长*县造甲乡宋岗村,对农民的住宅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筑风格,既减少土地浪费,又使村庄美观整洁。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产业来支撑,这样才能有持久的动力和发展后劲。长*县造甲乡宋岗村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模式,建设种植养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该村经过统一规划建造了1.5万亩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上规模上档次的养殖小区。四是抓住了新农村建设农民这个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尊重农民意愿,又要确保农民受益。长*县造甲乡宋岗村就采取了措施保障农民的利益和调动农民积极参与:一是构建农村保障体系。统一城乡保障,把农民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二是构建农民就业体系。把城市就业工作向农村延伸、开发自主型岗位、支持创业型岗位、增加公益性岗位等。三是构建农民自主管理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政府以提供优质服务来调动群众参与,在工作中做到了“尊重农民、依靠农民与发动农民、带领农民”相结合,立足实际,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主动要求农民参与,自觉自愿,激发他们建设美好家乡,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责任感。使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设想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使我受到了强烈感染,眼界大开,触动很大,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拓了思路,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初步设想

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基本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是“规划先行,产业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1、规划先行。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全力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做好新街村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二是对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要坚持走规模经营的产业化路子,以经济的发展来带动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以农民为主这一工作思路。三是对村庄布局、村组道路、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规划做到通盘考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长远与短期相结合,村庄布局和产业布局相结合。2、产业带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还是产业发展。产业是根本,产业是依托。初步设想是:依托规模化草莓种植基地和皖西白鹅养殖基地,积极进行宣传、引导、组织,扶持广大农户,向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成立新街村农村新型合作社,在产前为种植户提供种子、肥料;产中提供技术指导;产后提供销售服务,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除后顾之忧,促进农户增收。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

中国的农业资源丰富,不仅包括农业资源,还有更丰富的自然资源,诸如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乡村文化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源开发、整合、规划,使得农业资源特色化发展,以此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发旅游项目,以其浓郁乡村气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但是,要确保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探索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以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理念缺乏创新性

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如果在研究的层面上发展缺乏广度,且深度不够,就要会导致农业产业的定位低而无法突出特色。大众化的产业发展就必然导致农业资源无法充分开发。现代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就是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打造休闲农业项目,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如果在打造乡村旅游项目的时候没有对所具备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以明确定位,就会导致乡村旅游项目着眼于短期效应而不注重长期利益,使得乡村旅游小型化发展,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难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存在基础建设不足的问题

要将农村资源打造为旅游资源,就要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目前农村所具备的资源以自然农业资源为主,所以,在休闲旅游项目中,多是对现有的自然农业资源进行旅游化发展,但是,乡村旅游要产业化发展,就要配套设施齐备,而现行的乡村旅游存在着基础建设不足的问题,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工作人员多是农村当地的农民,他们没有从事旅游工作的专业素质,无论是在服务技术水平上,还是服务观念上都不具备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这就使得乡村旅游难以标准化发展。

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项目模式单一

农村地区在政府的引导下才能够更好地产业化发展。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还发挥着监督职能,特别是农村旅游发展,政府就要实施监督管理,以使得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但是目前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存在着脱管的问题,一方面旅游经营活动没有规范化、秩序化,游客的权力也无法得到保护,另一方面,旅游项目模式单一而缺乏创新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乡村旅游市场没有深层次开发,使得休闲农业发展受到制约。特别是多数的旅游项目以自然农业资源为主,而没有对农业资源从旅游规划的角度进行整合,缺乏了创新性的旅游项目就难以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有所扩展,也因此而使得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

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问题的有效对策

1.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科学规划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对农村的资源没有合理利用,就会导致资源浪费,而且没有创造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要以休闲旅游为指导思想,对农村的资源科学规划,做到乡村旅游项目规划要因地制宜,做到布局合理。这就需要在乡村旅游管理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对各项农业资源都要优化配置,以将农业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休闲农业,就是要保持农业生态,且要促进农业休闲化发展,使得农业生态化、市场化,促进乡村旅游科学化发展,所以,对于乡村旅游项目要深入研究,做好科学论证工作,从长远的角度将管理经营模式建立起来,以使乡村旅游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

2.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强化基础建设

休闲农业就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乡村旅游项目要规模化发展,就需要当地的政府对农村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对公共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并将相应的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乡村旅游项目在政府的主导下市场化方向发展,就是要提高旅游项目的吸引力争取更多的投资。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到旅游项目中,而且还可以对社会力量起到引导作用。政府参与其中,就可以将基础建设平台建立起来,出台相应的政策旅游项目多元化发展,从而使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运行中所遭遇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

3.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品牌化发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除了要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还要注重当地文化的有效应用,以使得旅游产品具有文化内涵。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注重对农村的原始资源予以保护,对地域文化要从保护的角度求发展,以使得当地的文化传承下去,同时还使得旅游产品充满生机和活力。注重农村地方文化旅游的优势还在于,突出地方文化,实施旅游差异化发展,从而发挥旅游品牌效应。旅游差异化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就要将农村的自然资源与当地的文化充分结合,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品化,以提高行业市场优势。在农村自然资源与当地文化的融合的同时,还要注重重点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得当地的特色资源被开发出来,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政府所发挥的作用是加大乡村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对当地农村资源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开局,以在保留原始资源的情况下将当地的经济带动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农业已经打破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逐渐向现代农业过渡。所谓的现代农业,就是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项目越来越得到重视。在保护农村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并注重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实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以使得乡村旅游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创造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鲁阳,冯成骁,杨唇.“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70―72.

[2]耿红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2012(0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