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文化的源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言语社区理论 吉隆坡大城堡花园D区移民 语言使用 语言态度 调查
言语社区理论是当代社会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思考及探索其理论价值及如何丰富、充实、完善这一理论。本研究选定吉隆坡大城堡花园D区移民为研究群体,以言语社区理论为指导,通过宏观层次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的问卷调查研究言语社区理论所体现关于社区内部一致性的观点,以在实践中验证和进一步完善言语社区理论。
1.社区调查背景
本研究选定吉隆坡大城堡花园(SriPetaling)D区约400户华裔移民为研究对象。大城堡花园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最南部的市镇,离市中心约20千米。它早期是个偏僻的小市镇,上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把此区规划为南部公交及轻快铁交通中枢,并在其附近建设国家体育馆,它就蓬勃发展起来。经过约20年的努力,它逐渐成为一个著名的商业及住宅区。大城堡花园有15000人口,其中马来民族占70%,华人占25%,其余少数民族占5%。大城堡花园划分为A、B、C、D四区。D区是最多外来人口涌入的地区;主因是D区的建设恰逢是中央政府展开大型发展计划的时期,大批来自外州的人口纷纷涌入D区居住。这些外来人口长期在那里工作并稳定地生活下来,成为所谓的“新移民”。D区现有约900户人家,当中400户是马来民族,近500户是华人,其中约400户为华裔移民,是大城堡花园唯一华裔占较多数的住宅区。
大城堡花园的语言状况也比较复杂,因为多元种族而形成独特的多种语言使用景观。这里占人口大多数的马来民族都使用马来语(国语)进行语言交际,华人除了与马来人沟通使用马来语,对华裔同胞通常都使用华语、英语或当地方言,即广东话。华语是华人社会的共通语,同时是华文学校的教学媒介语和国民学校、国民型学校的华文课教学语。
大城堡花园D区约400户华裔移民身处多种语言(方言)并存的地区,他们的语言态度自然呈现一种纷繁复杂的状态。这些华裔移民都是来自附近州属的华人,一般都使用家乡的祖籍方言,如福建话(闽南话)、客家话、潮州话、福州话等,这与大城堡花园原有通行的广东话(当地话)是完全不同的方言。本研究以华裔移民日常最常用的三种语言,即华语、家乡话及当地话为研究对象,不包括马来语和英语的语言使用情况。
2.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
2.1调查过程
此调查于2009年12月中旬正式展开,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抽样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收回问卷92份,有效问卷86份,占86%。有效问卷的样本构成为:性别方面,男性52.3%,女性47.7%;年龄方面,24岁以下16.3%,25岁到34岁37.2%,35岁到44岁23.2%,45岁到54岁17.5%,55岁以上5.8%;文化程度方面,小学9.3%,初中11.6%,高中37.2%,专、本科41.9%;职业方面,行政人员10.5%,公务员4.7%,教师5.8%,个体老板23.2%,服务员14%,工人25.5%,学生9.3%,家政人员3.5%,其他3.5%;籍贯方面,福建人60.5%,客家人20.9%,福州人12.8%,潮州人3.5%,海南人2.3%。
2.2语言使用
大城堡花园D区语言使用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 调查对象性别及其日常语言使用情况
表2 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在语言使用方面的比较
表1显示大城堡花园D区调查对象的日常语言使用情况。在86份有效问卷中,最常使用华语的人有53.5%,而常说家乡话的人只有12人,占总数14%。女性家乡话转用华语和当地话占90.2%,明显高于男性。常用家乡话的12人当中,有8人年龄在45岁以上,初中以下占75%。调查对象的年龄越大,文化水平越低,则常说华语的比例越低。
为了充分了解调查人在日常生活中语言使用的情况,本次调查涉及调查对象的工作/学习单位,一般公共场所(购物中心及菜市),以及调查对象在家庭中的交谈对象(父母、兄弟姐妹、伴侣及孩子)。以下为调查结果列表。
表3 调查对象在不同交际场合使用语言情况
表3显示工作/学习场合、购物中心及菜市的华语使用率相当高,达74.4%、71%和40.7%。这说明大城堡花园D区移民在公共场合大多数情况下会使用华语。移民在菜市使用当地话的比例略高于华语(55.8%),从这可看出当地话在某些场合已影响着移民的日常用语。
在家庭环境中,由于交际的对象不同,各种常用语言的使用率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在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交谈时,华语的使用比例相当低,分别是4.7%和5.8%;在与伴侣和小孩交谈时,华语的使用率分别提高到12.8%和79.1%。半数以上的人在和孩子交谈时选用华语作为自己的交际语言。从这项明显的差异中可以看出大城堡花园D区移民内部家庭语言已有了变化,即由家乡话的使用逐渐转换为华语。虽然在不同交际场合各种语言的使用率出现不同的差异,但总体上看来华语的使用率已逐渐超越另两种用语而趋向日常的主要用语。
为了验证其他造成语言使用转换的因素,这次的调查也分别从调查对象的职业和教育程度着手。调查结果如下。
表4 不同职业的调查对象在语言使用方面的比较
表5 不同教育程度的调查对象在语言使用方面的比较
表4显示,不同职业的人,使用华语的比例不同。公务员、学生、行政人员、教师的华语使用率为较高,分别是75%、75%、67%、60%;工人的华语使用率较低,即36.4%,而家乡话及当地话的使用率较高,即63.6%。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因为工作/学习环境的需要而使用华语,毕竟华语是华人社会的共通语,由于马来西亚华人的方言使用较为纷繁,华语便成了正规场合的唯一使用语言。此外,教育程度也是影响人们使用华语的因素。受教育程度较高者,使用华语的比例明显高于初中以下的教育程度者。专、本科程度者一般由于职业环境所限,因此使用华语比例为最高,即63.9%。工人一般上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上为了方便沟通,因此在语言使用方面偏向说当地话或家乡话。综合表4和表5,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越高,使用华语的比例越高。
2.3语言态度
在调查问卷中,关于语言态度的问题有两项:一是对语言的功利性进行评价,即华语、家乡话、当地话当中何者“更有用”“更有身份”;二是移民对使用语言的情感指标,即三种常用语当中,何者“更亲切”“更好听、更文雅”。在功利性指标中,69.8%和60.5%的移民认为华语更有用、更有身份;在对语言的情感性评价中,61.7%的移民认为华语更好听、更文雅,35%的移民认为华语更亲切。总的来说,大城堡花园D区移民对华语的使用评价是正面的,且占主流趋势。
3.结语
综合大城堡花园D区移民语言使用方面的调查结果可发现:首先,新移民的语言使用已大不相同于之前在家乡时以祖籍方言为界所属的言语社区。在语言使用的模式研究中,结果显示新移民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交谈对象时,语言选择可说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正式的场合,面对非家庭成员时华语的使用率较高。相比之下,在非正式场合,尤其是面对家庭成员,家乡话占主导地位。我们可借此说明移民当中大部分人较为普遍地认同华语的权威性和优越性。因此,华语的使用可说是一种外部交际语言,而家乡话则有蜕变为内部语言的趋势。
其次,在语言使用上,调查结果显示大城堡花园D区移民言语社区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结构体。如在性别方面,男女的语言选用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女性在选择使用华语和当地话上更为积极,这符合女性一般处于语言变化领先地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结论。再如大城堡花园D区移民在文化程度和职业方面的选用语也表现出了差异性。调查结果显示受教育越高者,使用华语作为交际语的概率较高,而职业的需要也左右着移民选择使用某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最后,在语言态度上,大城堡花园D区移民对华语和家乡话的态度都各具其主流的趋势,但对华语评价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占主流。相对的,对家乡话的态度略为复杂。总体来说,对家乡话的态度呈现两个方向,一是对家乡话在情感上的认同占多数,二是对家乡话的功利性持否定态度的比例较高。
总的来说,通过此次调查的结果初步证实大城堡花园D区是一个言语社区。由于本次的调查是采取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还是初步的。唯有更多、更大量地取样本与深入研究,才能证实大城堡花园D区是真正的一个言语社区。
参考文献:
[1]藏宇.关于来粤湖北移民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刘青松.入湘三峡移民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交际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王玲,徐大明.合肥科学岛言语社区调查[J].语言科学.2009,(1).
黄集斌先生,协和茶行(香港)有限公司负责人。与茶打交道二十多年,他对茶文化有着执著的热爱和研究。从喜爱到沉醉,他肩负使命感,参与到许多推广茶文化的活动之中,致力於将茶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与茶结一段缘,在茶香飘满诗意中惬意地生活。他知茶,爱茶,更将茶融为了生命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他就是黄集斌先生,和其父亲黄锦枝先生一样,对茶文化有着如痴如醉的执著与研究。二十多年的茶行经验,他将自己修炼成了一部“茶文化的百科全书”,K热衷於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事业。
茶与事业结一段不解之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黄集斌先生祖籍福建泉州,福建自古产茶,正山小种、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等享誉国际,茶文化悠久深厚。或许与茶结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与茶结缘很大程度上还是受茶商父亲的影响。他的父亲黄锦枝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把武夷岩茶引进香港的人之一。自茶行成立起,他就到公司帮父亲的忙,父亲如何经营,及对茶文化的执著与研究,让他在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K习得几分。
“如果说父亲当时做茶是为了生活的话,我加入茶行更多的是自己爱好,对茶、对茶文化的兴趣。”1992年,黄集斌先生开始拜师学茶,如今已有二十多年。他学茶颇有天赋,再加上那个年代学茶有许多现在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进步迅速,且知道各种茶的正统标是如何。“其一,当时学茶比较便宜且便利,以普洱为例,师傅们日常喝的就是红印,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好茶,这很难得。其二,父亲的茶行跟出口公司有贸易往来,我们可以拿到很多标的样品,有了这个参照便可知喝的茶是否标。”本身家里的茶文化氛围就是得天独厚的条件,黄集斌先生说自己是幸运的,也很珍惜这些条件。
黄锦枝先生当年以经营铁观音和武夷岩茶为主,黄集斌先生进来後又接触普洱茶。每年出茶的时节,黄集斌先生都要到云南、福建等原产地收新茶。“产量和价格固然是考虑因素,但收茶最重要还是要品质,即使有的年份产量少,若是品质不高我们也不会多收。”这是从父亲那传承下来的经营之道。
公司有许多稳定客户,他对於他们的口味和喜好都了如指掌,而他对茶叶的了解已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有着“十年後的眼光”。“普洱茶一般卖的都是十年以上的,口味和方向皆已定型,就像一个孩子长大了,定性了,才能放心离开家。”黄集斌先生形象地比喻说。新普洱茶饼,他只要看看成色,闻闻味道,储存十年後大概是怎样心中便有了一二。这就是功夫所在,若非长年累月的锤炼,怎会有如此本领。
茶与生活道不尽的茶文化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於神农,闻於鲁周公,始於唐朝,兴於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中有乾坤,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浩瀚世界。
“我所理解的茶文化,其实就是生活的文化。”黄集斌先生解释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也可见,中国人将茶当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与前六项必需品相比,茶是人们对生活的更高追求。而也正是因为介入到生活,茶文化才能传承几千年保存下来。”
茶按季节分有春茶、夏茶、秋茶;按类别分有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青茶、黄茶;而若按发酵程度又有不发酵、半发酵、全发酵之分;茶叶产地众多,品种不胜枚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以来人们就善於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不同的饮茶习惯则是受地域的影响。
茶文化根植於生活,茶道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唐朝人煮茶,宋朝以点茶为主,到了明清之後则以冲泡散茶的形式传承了几百年至今。u茶工艺的不断改进,推动了饮茶方式的改变。”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还扮演着桥抛饔茫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一杯茶承载的是礼节,承载的是情谊,承载的是文化。
因为喜爱,所以了解,黄集斌先生将自己修炼成了一部茶文化的“百科全书”:“茶叶是浓缩物,每一片茶叶都不尽相同,同样的品种生长在不同的地区味道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地区生长的茶叶,雨水、土壤、裾、u作等任何差,味道也会不同。”
茶叶有千差万别,而如何泡一杯茶也有很多讲究:“泡茶的讲究之一在於水,不同的水泡不同的茶,味道有差别;讲究之二在於茶具,不同材质、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杯子对茶的香气和口感影响很大;讲究之三在於水温,不同的温度对茶叶的溶解能力不同。”
泡上一壶普洱,茶香氤氲,一边细细品抿,一边听黄集斌先生将茶的点点滴滴是一件极其享受的事情。“第一泡叫做温润泡,目的是为了让茶叶充分受水,味道还没出来,一般倒掉。”穹弥际,他边泡茶边介绍,K示范,或许是常年累月跟茶打交道,他举手投足之间透着儒雅与淡然,“喝茶也是有讲究的,等茶汤凉一点了喝一口到口腔,再咽下去,合口,闭眼,吸气,再吐气,从舌面、舌尖、到喉咙再到鼻腔,一点一点去感受茶的味道和香气。”
其父亲黄锦枝先生就总结出了八个字的品茶口诀――形美、汤清、气足、味醇,任何茶都可以按这个方法品出来。
茶与责任愿做文化的传承使者
黄集斌先生爱茶,如痴如醉。茶於他而言是生活必需品,他笑着说家里人一天的生活都是从一杯茶开始的。茶於他而言是生活的夥伴,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以茶会友,广交各界朋友,从茶客们身上可以博裰诔ぁC褡逦幕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与灵魂。他做茶,起初是源於兴趣,久而久之,演变成传承茶文化的责任。
中国茶叶向海外传播的历史已很久远,可以说,茶叶之路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之路。茶文化向外传播的主要路线有两条:陆路传播和海路传播,即丝绸之路传到东欧国家,及海上丝绸之路传西欧和中东。“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让人不禁联想到茶文化。以茶为媒介推广交流,让茶文化走出去,黄集斌先生经常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参与筹办茶会。重走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6月,他在斯里兰卡参与筹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会,通过中斯茶文化交流和茶艺表演,以推动经贸文化往来。这样的活动他还参加了许多。
2008年,他开始做斯里兰卡茶叶进口,对当地的茶道深有了解,这个国家做茶的历史源於中国,甚至现在还保留着我们百多年前的u茶工艺,让黄集斌先生感到诧的是,这样一个小国在世界红茶出口量s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产茶大国中国,不禁让他深思。
关键词:奥运精神;中华茶文化;和平友爱;公平公正
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来自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对人力量和健康的追求是奥林匹克运动发源的基础,表现了古希腊人的竞争与拓展精神。随着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逐步发展,已经从追求挑战极限、突破自身发展到追求公平竞技、和谐共存,和平、友谊、团结成为奥运精神的主题。自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叶开始,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茶作为一种特殊载体,承托了大量中国文化,衍生出以和平与友谊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化,茶成为“和谐”的象征。近百年来,承载西方文明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寄托中华文明的茶文化在文化接触中相遇,文化主题的相似,体现出两种精神的高度契合。
1中华茶文化
1.1中华茶文化起源。茶的起源,自神农始,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开始被用来入药,经过不断发展,人们将茶发展成为饮品。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伴随着中华文明的逐步发展,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文明载体的一部分。回顾中国历史,中华茶文化在历史的各个角落里,潜移默化中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1.2中华茶文化的发展。在中国,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生活中,开门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古老的中华茶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所承载的内涵与外延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逐步扩大,变得愈加多彩。中华茶文化萌芽于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从一般的生活习俗逐步上升为人们对高雅精神的追求,在人们对生活的探索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和美学情趣的寄托。唐朝茶圣陆羽著《茶经》一书,标志着中华茶文化的基本成熟。伴随着中华茶文化的发展,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文化表现。陆羽在《茶经》有言“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宋徽宗赵佶著有《大观茶论》,评论福建“北苑贡茶”时说到“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将茶文化提升到很高的精神境界。宋朝时期,茶肆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儒家读书人的进一步发展下,中华茶文化成为承载雅蕴的文化艺术。1.3中华茶文化的内涵。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发展历史中,儒、释、道三教思想影响颇大,贯穿文明的中华茶文化也深受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影响。儒家有“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道家有“宁静致远,道法自然”,佛家有“茶禅一味,梵我一如”,最终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沟通,强调“天人合一”,体悟自然。茶文化的发展起源于道家,道家赋予了茶文化“和睦清心”的文化追求,成为其文化精髓之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饮茶发展了茶道文化,通过儒家修身立德等方面的文化塑造,茶道文化通过对茶人进行礼法教育、道德提升。茶道文化中提倡的茶德为“廉、和、敬、美”,通过茶事活动来增进友谊、修身养性,进而陶冶情操,追求自然意境。人们在享受茶文化意境的同时,提升了个人品格修养,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进入现代,中华茶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后,茶已然成为了“和平、友谊”的使者,寄托了中华文明对“友谊、和平、团结、和谐”的期望。中华茶文化提倡“尚中贵和”。“尚中贵和”重点表现在“中和”二字上,“中和”包括“中”与“和”两个方面。其所谓“中”,是指合适、正好,“和”的含义则是指和谐、和气。中华茶文化的精髓首推茶道,茶道在中华茶文化的发展中,吸取了中华文明中宗教、艺术、德操等方面的文化精神,通过将“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化融合,形成了“尚中贵和”的茶道灵魂。中庸尚“和”,《周易》有的“保合大和”、“和”而阴阳协调、“和”而五行共生、“和”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国茶道,在通俗意义上讲,即通过茶事活动,在茶人享受美好的过程中,通过“天人合一”即感悟自然人生哲理,完善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过程。陆羽的《茶经》中有对煎茶风炉的讲解:即铁铸的风炉属“金”,风炉置于地上属“土”,炉中薪柴属“木”,薪柴燃烧属“火”,炉中茶水属“水”。通过五行的分析,阐述烹茶即通过五行相生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2奥运精神
2.1奥运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来自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对人力量和健康的追求是奥林匹克运动发源的基础,表现了古希腊人的竞争与拓展精神。在古希腊神话中,古希腊的神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从饥寒交迫中解放出来,从太阳神阿波罗处盗取了火种,将火带给人类,普罗米修斯被惩罚后,火种也无法收回。后来宙斯规定,在人类燃起圣火之时,必须祭祀他。最开始,火炬传递是作为一种夜间的宗教活动在古希腊进行的。之后,圣火传递发展成为古希腊的集体体育项目,公元前776年,古代奥运会第一次开始举行,奥林匹亚的圣火开始燃烧。当时,在运动会开始前,信使们就会在各城邦宣布比赛时间。信使邀请各城邦公民到奥林匹亚城观看参与运动会,宣读在运动会期问停止一切战争的《神圣休战协定》,自此奥运会被赋予和平的象征。现代奥运会是由法国的顾拜旦倡导并通过积极活动复兴的,从1896年开始到现在,从巴黎发展到全球。体育盛会地不分种族、不分国家,成为人类向往“和平、光明、友谊、团结、公平”的象征。随着奥林匹克活动的发展,《奥林匹克》将“奥林匹克精神”定义为: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现在,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赛事,它已经成为全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已经不再单单影响体育界,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产生影响。从历史层面上看,是时代造就了奥林匹克运动,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后,不同国家都迫切希望通过文化交流等方式连接起国际交流的纽带,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在国际大交流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萨马兰奇曾经说奥林匹克运动是“文化加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中产生的各项成绩和记录都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成果。2.2奥运精神的内涵。“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奥林匹克运动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精彩的体育赛事,还促进了作为举办方的城市经济繁荣,更使得人类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世界国家地区的交流与世界和平。2.2.1奥运“五环”的寓意。奥林匹克比赛作为国际赛事,拥有非常醒目的标志,且寓意丰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蓝、黑、红、黄、绿五个不同颜色的环构成。它在寓意上包含了世界人民的大团结、大友爱,寄托了参赛各方互助友爱的美好期盼;在另一方面,五环相扣,代表着全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运动员们在比赛中的竞争关系,公平公正参赛,成败不论,重在参与。2.2.2对文化差异的包容。奥林匹克运动会参与方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必然会引发各种问题。这些风俗习惯和文化的差异,也会使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理念等不同而增加冲突。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和平、友谊和团结,各种文化一齐绽放,,展现全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将相互的文化差异向互相理解、互相交流、摆脱自我封闭、文化偏见和轻视转变,以包容的心态去认识各种文化,和理解其它国家民族的不同事物,体会其它民族的创造力和异域文化,虚心学习他国文化的先进部分,充分开展国际交流,真正实现文化大融合。
3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契合性
3.1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相似。中华茶文化起源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奥林匹克精神则是起源于西方古希腊文明,都是在悠久古老的文明中逐渐演变发展而来。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在古希腊举办,历经293届的举办历史,到古希腊灭亡被废止。顾拜旦于1892年发表了旨在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成立,大会同时推出《奥林匹克》,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办,从此四年一届至今。经历了全世界文明的融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赛事,它以和谐且激烈的竞技方式承载了全世界美好的人文精神。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茶经历了春秋战国、两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各个时代的文化熏陶,在人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承载了中华历史精华,既包含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情怀,也汲取了佛家的“禅韵”,更加入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从庙堂到市井,将三教九流的雅俗文化深深刻印在茶文化中。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一个提倡和谐自然,中正平和,一个提倡友爱和平、包容公正,两者所倡导的文化精神都是提倡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促进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两者一东一西、一静一动,不约而同的倡导着和平友爱、和谐公正。3.2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契合。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将象征和平的奥运圣火传播到世界各地。奥林匹克精神包含了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全世界奥林匹克人对和平、团结、友谊的不懈追求,描绘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展历史。中华茶文化提倡“尚中贵和”,其中的“和”,表达了中华茶人对和谐自然、和谐自身、和谐他人的美好追求,通过感悟自然、修身立德实现行事有度、与人和谐相处,从不同的方式上表现出茶人对和平、团结、友谊的追求和向往。随着世界文明的大交流,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同时带去了中华文明的和谐、友爱,为彼此增进国家民族友谊,成为精神层面和平的寄托。它与奥林匹克精神一样,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展现出对民俗、观念以及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包容,促进了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和谐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华茶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了中西合璧、互相融合。不同的起源,一致的理念让它们融合在一起,在精神层面为世界和平、友爱、公平、公正做出了贡献。3.3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的一致。技能和美是两者共同的追求,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活动,决定了参与各国各种族展现自我,将人的体育能力绽放,充分体现人类的运动美和各国的文化风貌,促进人类体育技能的发展;在中华茶文化中,包含各种技艺,比如茶的种植技术、茶的制作技术、茶的烹品技术、茶的储藏技术等等。在中国,各地还经常有传承自古代的“斗茶”的茶艺大赛,在关于茶的技艺上,可谓追求卓越。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身姿美,拼搏奋斗的精神美,各承办赛场的建筑美,因比赛而绽放,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茶文化中更是注重美的追求,茶人追求意境的纯净和谐美,追求茶汤的甘甜回味美,追求茶具的或古朴或精致之美,追求感悟人生的哲学之美,或典雅,或古拙,将美发掘到极致,有道是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两者在美的追求上,体现全世界人民对美的追求,实现了不同文化的殊途同归,互补互契,内涵相通。
4结语
中华茶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在理念上都追求和谐友爱公平正义;在起源上看,两者虽发源地域不同,但都是从古老的文明中发源而来,经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作用方面,两者共同作为世界良好文明的承载,不断地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全人类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理解包容、向往公平的共同期望,成为人类精神上的宝贵财富,高度契合地展现了全世界人民向往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钱坤.人文奥运精神的后现代性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杨利芳.中国茶道精神与世界奥运精神的异同[J].福建茶叶,2016(5):250-251.
[3]李庚,范燕丽.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与中国茶文化的发扬—关于奥运与茶文化精神世界融合的十点探讨[C].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2006.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从起源、发展到兴盛,无不充斥着务实的精神。本文通过考察古代文献,顺着茶文化的源起、发展、兴盛的脉络探讨中国茶文化务实的根本原因,茶文化的“廉”、“俭”、“和”、“洁”都是在传统文化培养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后,人们以茶育德,茶文化忠实的践行了务实的精神,成为宣扬社会秩序和谐、规范的代表。
关键词:茶文化;务实精神;廉;俭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陆羽的《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1]《尔雅》中已经有了关于茶的记载,《释木》:“槚,苦荼。”荼,就是茶。可见,对茶的记载不晚于战国。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就是烹茶、卖茶,可见早在西汉饮茶的风气已经广为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民间已有一定普及度的茶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至唐朝,随着宗教的传播和文人的竞相效仿,茶文化逐渐兴盛。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一直是君权占统治地位,君权大于神权是古代中国和西方最大的区别。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基本没有出现过特别狂热的宗教,在古代中国主要的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是为君权服务,而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则更是站在君权的立场上,儒家学说是一种入世的思想,积极的希望通过君王的仁治而使社会达到“和”的境界。在这种环境下,发迹于乡野、惠及百姓的茶文化不可避免的带着儒家治国的理想。外国人形容中国人都会用到“勤劳”这个词。的确,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生活,所以中国人很勤劳、很务实。“从哲学上说,务实的本质,是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更加重视物质;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更加重视现实;在现在与历史之间,更加重视现在;在今世与来世之间,更加重视今世;在书本与事实之间,更加重视事实;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更加重视理性。”[2]这种务实精神其实就是李泽厚所说的中国文化实用理性的体现。茶文化从起源、发展到兴盛,无不充斥着这种融入骨血的务实精神。
1茶文化的起源——药用功能的发现
中国茶文化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737~2697年的三皇五帝时期,传说中神农尝百草,得茶而解之。这种说法出自于《本草》,清代孙壁文的《新义录》有云:“《本草》则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以解之。”[3]这里的《本草》并不是现在流传的《神农本草经》,而据说是神农所著的《本草》。但我们可以推断一下,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据考证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的文字。它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形成时间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一种文字。而公元前2737~2697年在没有文字或者说没有系统健全的文字的三皇五帝时代,让神农氏自己写下《本草》并流传后世,应该说真实性很小。就像古希腊罗马把发明与创新都归功于神灵一样,古代中国也喜欢把各种荣誉归功于先贤圣哲。神农尝百草遇茶的传说其实应该是原始先民在长期寻找食物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无数的原始先民们发现了茶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并流传后世。中国的茶文化形成于魏晋时期,兴盛于唐代。在茶文化形成之前,茶已经作为一种民间的饮料而普及开来。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西汉的《神农•食经》中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4]的记载。虽说《神农•食经》原书已散佚,但从陆羽的引述中我们得知西汉时期人们对茶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了解。记载茶文化的史料中,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的《桐君采药录》首次对茶的药用做了比较全面的阐释。“东人正作青茗。茗皆有浡(马按,‘浡’字义为兴奋、振作),饮之益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并菝葜皆益人。余物并冷冷利。又,巴东间别有真茶,火煏,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恐或是此。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作茶饮,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汁,即通宵不寐。”《桐君采药录》作为药典提到了各地的茶饮虽然各有特点,但主要强调了茶的药用效果。另外在西晋的《博物志》这样的志怪小说中也有“饮羹茶,令人少眠”[5]的记载,提到了饮茶对身体的影响,可见在茶作为饮品被大众接受之前,它的药用价值已经为世人熟知了。在茶文化的研究史上,也有一批学者崇尚茶的食用说,认为茶的利用,最初当是作为食物行之于世的。其实这一说法与药用说并不冲突,在生存第一的原始社会,寻找可以食用的物品是原始人类的首要任务。原始人类把能够收集到的各种植物都用来充饥,这些植物的根、茎、叶、杆、花、果被食用后,只要不会中毒生病,就会成为原始人类的果腹的原料。随着食物采集经验的增加,原始先民们开始固定的食用一些口感好的植物,而茶天生就带着苦味,能够长期的流传下来,原因肯定不是因为口感好,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其药用价值。茶普遍为人们接受之后才产生了茶文化。所以说茶文化自发源起就体现着务实的精神。
2茶文化的发展——尚俭之风的推动
魏晋以来,由于士族制度的盛行,奢侈之风相沿成俗。东晋时著名政治家王导说:“自魏氏以来,迄于太康之际,公卿世族,豪侈相高。”[6]与此同时,由于政治上的失落和压抑,很多名士大儒通过各种乖张、特立独行的形象来发泄愤懑。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就是这一时期魏晋风流的代表,虽说他们这样极端的表现背后是有难言的苦衷,然而放诞不羁、酗酒放达等行为因为名士效应而成为了社会竞相效仿的风俗,魏晋风流也愈演愈盛。名士毕卓“大兴(318~321)中,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7]”这样酗酒而不理政事的荒唐行为不仅不会受到上司的处罚、社会的批评,反而成为名士们自我标榜的手段。难怪王恭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8]西方人的精神有两种基础的宗教精神,即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酒神精神是人类欲望的反叛和宣泄,日神精神则代表了人类欲望的升华和道德的形成。这与中国的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关系极其相似。魏晋风流的主流是酒文化,以酒甚至五石散这样的药来宣泄情绪、肆意挥霍,整个社会因为名士效应竞相效仿而逐步渐入疯癫的边缘,这当然不是社会发展的正常轨道。面对魏晋时期的内忧外患,务实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遏止社会的奢侈之风、酗酒之风,茶作为与酒相对抗的饮品被提倡。茶的清淡与内敛的特点,使得茶成为约束力的象征,即行为上节俭、道德上自我约束。南朝齐武帝萧赜为了避免奢侈的风气从皇室蔓延至民间,在他重病期间特地下旨规定将来祭祀自己的祭品“祭敬之典,本在因心,东邻杀牛,不如西家禴祭。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9]齐武帝强调祭祀应该以诚心为出发点,而不能本末倒置地仅仅重视祭品的丰盛,而且他希望全社会能接受他这种节俭的观念。茶被选作祭品,说明茶已经被视为节俭的象征。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提到的两个小故事也是这一理论的映证。一则是说《晋书》中记载:“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燕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4]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有名的权臣恒温提倡节俭,作为他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物,在魏晋奢靡之风盛行的时期,每次宴请只设七个盘子的茶果,的确是节俭的表率。东晋恒温虽说晚年的作为为很多人所不耻,但他的言行对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还是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另一个小故事是《晋中兴书》中记载: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名士谢安前来拜访,陆纳吩咐只设几种茶果招待谢安,不料其侄儿自作聪明地陈上盛馔来款待贵客。客人走后,陆纳痛杖侄儿四十下,说:“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4]在陆纳看来,待客以茶就是最好的礼节,同时又能彰显自己的清廉之风,这里将茶作为节俭乃至清高的标志。因为魏晋时期的时代需求,茶文化逐渐发展、丰富起来。茶之所以被视为一种节俭的生活象征,不仅因为它适应了时展,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便宜,能被普通的百姓所接受。茶与“俭”的关系,在此时主要是在行为上的自我约束。
3茶文化的兴盛——道、释、儒的传播
茶因为其口味和药用价值被宗教组织采用并随之传播、推广,其中在中国历史上占主要地位的道教与佛教便是茶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因为宗教的传播,茶文化逐渐兴盛,而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更是对茶文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茶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儒家学说的影子。
3.1道教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基础
道教倡导“天人合一”,道教崇尚自然的观点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源头。道教“自然”的理念培育出人们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味清淡的自然属性相得益彰,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基础。道教认为光阴易逝,只有通过自身努力修仙,才能得道,享受神仙的永久幸福和快乐。那么何以得“道”呢?赖功欧在《宗教精神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一文中提到两个方法:一为锻炼身心的摄生术(众多志怪小说中的精怪多是通过这种方法修炼成仙的);二为服用某种含有“生力”的食物藉以收到特殊的效果(这也是后世道教热衷于炼丹的原因[10])。茶因为其物质性,符合“生力”的需求,很多崇尚道教的人都想借茶力而羽化成仙,茶因此为道教所推崇。
3.2佛教奠定了淡泊清静的茶道基石
而中国古代另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佛教在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饮茶最为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唐代《封氏闻见录》记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11]很多僧人开始种茶、制茶、饮茶,致力于传播茶文化。茶有如此巨大社会功能,决非仅由其药用价值的特殊方面所决定的,佛教还在茶文化中溶入了“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茶成为了追求本心的媒介,在饮茶中“悟”出美好的韵律,得到精神的开释,至此形成茶道。茶道的基础思想就是淡泊、清静,希望通过自我反省的“悟”来达到精神境界的至臻完善。
3.3儒家思想与茶文化的融合
如果说茶被道教与佛教推崇主要是因为茶的物理属性,因为茶的务实精神,那么茶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则是相辅相成的。儒家思想把茶当成了其理想人格的象征。茶文化也因为儒家思想中的“和”之道,形成了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茶道精神。虽说儒家思想不能称为是一种宗教,但儒家学说具有宗教精神和宗教的道德功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儒家思想历来就推崇俭,儒家经典的源头之一《周易》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12]是说如若时运不佳,君子应该用简朴内敛的德行来避免危难,不可盲目追求荣华富贵。关孔子的弟子子贡曾评论孔子的君子之德即“温、良、恭、俭、让”,“俭”是君子的一条基本道德准则。荀子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的观点,把节俭与国家贫富联系起来。《汉书•贡禹传》“:禹又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13]可见我国是在几千年前即已倡导廉洁,廉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到了唐朝,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4],因为《茶经》中没有标点,所以有众多不同的标点断句,导致了今人对“精行俭德”各不相同的理解,“‘精行者’,无非即注意操守,品性端正之谓也;而‘俭德’呢,即‘节俭之美德’是也”,“精诚专一,待人谦逊和蔼,不放纵自己”,“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等。“精行”和“俭德”中的“精”和“俭”在这里是有同一性的,都含有专一、约束的意味。陆羽在这里从侧面谈到了茶德的问题,这是陆羽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茶的味道清淡内敛,正如喝茶的人,也可以推导成做人要像茶一样,清淡内敛,要专一、对自己的行为和品德有约束力。吴觉农说过:“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15]。茶的静心、凝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的特性与中国传统的廉俭文化契合无间。陆羽把茶文化和廉俭结合起来,以茶示廉、以茶示俭,把茶作为了中国理想人格的象征。茶文化为人称道的不仅是“俭”,还有“洁”。唐朝的韦应物就曾作诗《喜园中茶生》,称赞其“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裴汶《茶述》中评论茶叶,称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良品而不混,越从饮而独高。”宋徽宗赵佶在谈到茶的功效时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袪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16]因为茶之洁,能够“涤烦”、“袪襟涤滞”,这里的“洁”不仅是指茶的物理性质,而延伸到了茶的品格——高洁、廉洁。因为茶的“洁”,才能“其功致和”、“致清导和”,这就提到了“和”——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茶文化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自然的被融入了“和”的思想。赖功欧先生曾经说过“茶之为物,最为高贵醇厚,而茶人茶事也须相应的纯洁平和”[11],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一种务实的思想,讲究入世,然而又是以一种平和、儒雅、谦恭的形象入世的。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的代表,被人人称道的经典人物都是这样的造型,如孔子、朱子等。“而茶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却比其他任何形态的文化都更能具体而实在地造就这种精神和形象。”[10]
4以茶育德——务实精神的践行
茶文化的“和”在于茶的淡泊清心,能使人超然物外,远离世俗功名,因此茶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性格情操,使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格得到提升,从而赋予社会祥和与安宁。因此,很多的文人名士都喜欢赋诗谈论茶与修身养性的关系。但茶文化不仅仅指的是茶道、茶与宗教的关系,文人写茶的诗句,茶文化包罗万象,所涉甚广,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都是茶文化,但真正在百姓中广为流传的,起到教化功能的是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茶礼。以茶育德,茶礼忠实践行了茶文化的务实精神。“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礼仪之邦”,认为“礼”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礼记•仲尼燕居》说:“礼也者,理也。”《礼记•乐记》又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可见在中国古代“礼”占有何种重要的地位。在茶礼中,人际交往中的待客之礼“客来敬茶,不分远近”,表现了茶已经成了纯朴和谐社会风气的催化剂和睦领友好的媒介。明朝时,杭州还形成了体现睦邻友好的“七家茶”茶礼。在民俗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婚俗中的茶礼。明代钱塘人许次纾的《茶疏》中提到“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17]古人认为茶不能移植,所以把茶视为忠贞不移的象征,而且茶多子,所以茶就被认作聘礼中必不可少的一物,即取茶性情不移而多子之意。而婚礼过后,公婆只有喝了媳妇的茶,新妇在婆家的合法地位才能被确立,茶在这里的就有了契约的意味。儒家思想借茶礼来表达理想中的“仁”的思想,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仁”的熏陶,进而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规范。因为中国的茶文化源起于药用价值,所以一开始就带着务实的精神;茶文化的发展的契机也与社会对清廉节俭的要求密不可分;茶文化的兴盛虽有多种原因,但宗教的传播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宗教对茶文化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儒家学说对于茶文化的影响。儒家学说是一种入世、务实的思想,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茶文化理所当然的印刻着务实的精神,茶文化不仅是在庙堂和文人名士的诗词歌赋,更多的出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18]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可见,中国茶文化的务实精神从开始到现在都一直存在,并将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唐)陆羽.茶经•六之饮[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 熊月之.略论江南文化的务实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39.
[3] (清)孙壁文.饮食类.新义录[M].武汉:两湖译书学堂,1901.
[4] (唐)陆羽.茶经•七之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5] (西晋)张华.博物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 (唐)房玄龄.晋书•王导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陈留阮录[M].台湾:艺文印书馆,1964.
[8]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9](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0]赖功欧.宗教精神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J].农业考古,2000(12):249-258.
[11](唐)封演.封氏闻见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12]朱熹注.周易•象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3](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唐)陆羽.茶经•一之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5]吴重远,吴甲选.与茶文化长结不解缘[J].农业考古,1994(4):10-12.
[16](宋)赵佶.大观茶论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7](元)杨景贤.马丹阳度脱刘行首纪[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日本茶道 中国茶文化 比较
茶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饮料之一,正像咖啡是“西方饮料的上帝”一样,茶也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在东方,尤其是在日本,饮茶、品茶讲究茶道,几乎遍及每一个家庭。其实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并在日本形成了特有的日本茶道。目前由于知识产权等原因,日本称茶道,中国称茶文化,两者有所区别。
一、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形成及其文化底蕴
(一)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发祥地。最初饮茶的时期可上溯到三国时期,东晋、南北朝时,饮茶的风俗已广为流传。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是在唐朝。这个时期,饮茶风气的普遍,陆羽的《茶经》的问世,大宗茶市的出现、茶税制度的建立以及饮茶习俗的外传都标志着茶文化的形成。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发展受到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深远影响。被后世尊称为“茶圣”的陆羽在《茶艺》的中,已将儒家的克己复礼、修身养性的道德理念融入茶艺之中,并对品茶人提出了一定的人品要求,即“精行俭德之人”。受道家“天人合一”观点的影响,中国古代的茶人们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一。佛家与茶文化的发展、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寺院的僧侣为了坐禅修习的时候不昏睡、精神饱满而饮茶。在唐宋两朝,佛教置于遍地开花、全面发展的时期,佛教的发展带动了茶叶的种植、生产、以及名茶的创立和饮茶知识的传播。
(二)日本的茶道
日本最早的饮茶的风俗是在平安初期由入唐僧侣传过去的,日本天台宗的创始者最澄在804年来到中国,第二年将佛教的经典和茶种带到了日本。镰仓初期,荣西再次从中国带回了茶,并编写了茶学专著《吃茶养生记》(二卷)此后,茶作为一般性的大众饮料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战国时代晚期,日本茶道史上诞生了一位集大成的茶人―千利休。江户时代,是日本茶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日本吸收中国茶文化,结合本土特点,将饮茶、品茶发提高到一种艺术水平进而发展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茶道艺术。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这种过程就称作茶道。1因为茶是由僧侣带回日本的,所以日本茶文化从一开始起便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茶道强调“茶禅一体”它的内涵就在于在品茶的过程中区领悟禅宗的精神,使之成为一种文化艺术活动。
二、中日茶道之比较
(一)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静、怡、真
和、静、怡、真是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思想内涵。其中,儒家中的“和”即是中庸之道。在儒家学者们的心中,和是中,和是当,和是宜,和是度,和就是一切恰到好处,。“静”是中国茶文化里追寻自我,修身养性的必由之道。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们都是在“静”当中明心见性,在“静”当中与天地相玄会,在“静”当中证道、悟道,同时也是在“静”当中去找寻自己独立的自尊和人格。2“怡”是中国茶文化中茶人们在进行茶事活动过程中的身心享受。中国茶文化的这种 “怡悦感”使得它没有严格的仪式可循,一切都追求自然、随意,因此它拥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正是这种“怡悦感”,成为了中国茶文化有别于追求“清寂之美”的日本茶道的重要标志之一。“真”是中国茶文化的起点也是中国茶文化的最终追求目标中国茶文化活动中所讲究的“真”不仅是对于茶来说应是真味、真香的真茶;所使用的器具最好是真陶、真瓷、真竹、真木;茶室内所悬挂的字画也最好是名家、名人的名作真迹;室的环境也要求最好是真山真水。此外,还包含了茶事中待人的真心、说话的真诚、敬客的真情、心境的真闲。总之,在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二)日本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这四个字是日本茶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日本茶道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人们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或是四规、四则。最初是由村田珠光提出“谨、敬、清、寂”,后由利休将“谨”改成了“和”,并以“和、敬、清、寂”作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
“和”是禅宗的淡泊、无为思想的反映,在茶事的进行过程中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器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3其次,“敬”的思想是从禅宗“万物皆有佛心”“我心即佛”的思想中吸收了“心佛平等”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凝炼和升华而形成。还有,人们要进入草庵茶室时,原来的大入口已被改成了小入口,因此不论身份所有的人都必须从小入口屈身进入到茶室中,即使是佩刀的武士,也必须先将刀置于茶室之外,才能进入宁静、祥和、平等的茶世界。这正好与禅宗所追求的“佛我如一”的境界想吻合。再次,“清”即是清洁、洁净。既表示茶庭、茶室、茶具的清洁干净,也表示茶人内心的清净。最后,“寂”即为静寂、枯淡之意,是茶道思想体系中的最高境界,也表现了茶道存在的意义。茶道中,“寂”与“单纯”“贫寂”“孤绝”的意思相靠近,指茶人或是修禅者在对一切的事物进行了否定之后,便进入了一个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无的世界,正如禅语所说,“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无”就是“有”的本源。4当人们否定了传统的思维观念,否定了一切思想上的束缚,一种新的思想、一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便会随之而诞生。因此,“寂”是茶人们所努力追寻的最终目标。
(三)在文化传承方面
日本早于中国提出了今天的“茶道”概念,茶道在日本得到很好的发展和传承完全是因为严格遵守了―“家元制度”的原因。在“家元”制度下,通常来说一个师傅可以有许多名弟子,但是对于本流派的独门绝技只会教授给流派中的某一个弟子。而这个弟子的选择多采取世袭制的方式,当然根据养子条例的规定,也可以选取本流派中的有实力的人,而不仅仅单纯地依靠血缘关系来挑选。现在日本茶道由数十来个流派组成,而且没个流派都有自己的家元。其中,由千利休的后代所创办的“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这三大茶道流派影响和发展最大茶道教室和协会遍布全国。
参考文献:
[1]周卓鹏.浅析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2]陈文化.中国茶道学[J].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