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营企业如何融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企业自身“奶水”不足,生长缺“钙”
企业出生困难,在泥土中滚打成长。从中小民营企业的出生形成来看,欠发达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起来,或者由家族投资办厂演变过来的企业;二是由朋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资企业;三是通过组建、承包、买断乡镇或小型国有企业转型过来的企业。首先,这几种形式所形成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采用家族式、粗犷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需要;其次,中小民营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生产的设备较陈旧,技术落后,创新能力较差;再次,中小民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不规范、不严谨,有的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刻意编制多套财务报表,“假凭证、假帐簿、假表报”的三假现象普遍存在。这样一来就造成,一是,企业在投资决策中缺乏长远的规划,短期行为较为严重,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形成融资困难;二是,企业实力较弱,生产资金短缺,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偿债能力低下;三是,中小民营企业资信程度不高,缺乏良好的信用记录,财务信息透明度低,因而很难获得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因此,生长缺“钙”,个头偏小,这是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最根本原因。
(二)企业融资奇招百出,边际成本太大
中小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资金有时会变成是它最大的障碍。中小民营企业要融资,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内部融资,二是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途径是通过保留盈余,定额负债(包括应付工资、福利费、税金、其他应付款等)形成资金的来源,通过计提折旧形成融资活动;外部融资主要途径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来获得资金。内部融资容易,但金额有限,外部融资存量大,但是融资门槛太高。中小民营企业为了融资就会采用各种奇招在夹缝中求发展,比如,对内常通过游说、乞求向亲戚朋友、公司员工或民间高息集资、借贷等方式获得资金,对外则利用自己的人际能力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关键人物拉关系,利用回扣和一些虚假财务信息骗取信任等手段来获得贷款。但不管用哪种方式,都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边际成本增加,同时也会促使民营企业去作假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在社会经济环境和经济事项发生变化或逆转时,中小民营企业就会引发难以收拾的处境。
(三)金融系统服务理念太过“实际”,门槛太高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相差无几,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会优先服务于国有企业或规模大的企业,这更符合其经济效益的原则。在惯性思维模式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排序就要靠后,一般商业银行的融资,首先考虑是国有,再是“三资”,再接着才会考虑民营企业,另外,在办理融资业务操作人员的思路一般也是这样认为,因为现在商业银行都是进行负责制考核,国有、“三资”企业总有让人放心的地方,而对中小民营企业则不然,对中小民营企业放贷融资大多会出现手续繁琐、条件苛刻、减少贷款数额等许多不公平等现象。其次,商业银行实行的是现代企业管理,在放贷时风险考虑较多,一般金融机构认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一定的信用度和合格的抵押品,而中小民营企业的偿还贷款能力难以认定,尽管商业银行懂得要创造盈利得广开门路,敞开大门的道理,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门槛太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情况更加突出。
(四)政府、金融市场“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主要是靠税收,而在税收中来之中小民营企业所占的比重又非常高,可是国家、地方政府、金融市场等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做得又太少。
1、融资担保机制缺位。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但是不管那种方式都要有进行担保的制度,而中小民营企业在贷款的过程中存在担保不足问题。我国市场化运作的民营企业担保的中介机构很少,担保能力也很弱,使很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需要贷款而没有合适的担保而不能贷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健全的担保制度,如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下组成担保中心,或金融市场引导由骨干企业组成担保集团,或在地方政府引导下组建担保中介等都能使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度过难关。
2、委托投资制度基本未形成。委托投资是一种间接的投资方式,投资者并不直接投资企业,而是委托具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聚集,巨大的社会财富聚集到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个人的手中,民间个人的投资意识也很强,但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信息的不对称,民间资本就无头苍蝇到处乱碰,民间资本投资没有方向,而中小民营企业正值大力发展的高峰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可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委托投资机制没有形成而造成两者对峙的局面,这时政府的引导,金融市场制度的健全此时就显得更加重要。
3、证券发行市场“发育”不完善。目前我国证券发行市场是政策性的主导型市场,在这资本市场中往往是国有企业的投资及产权转换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场所。尽管现在状态有所改变,中小民营企业要获取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格仍然是相当的困难,虽然这里面有中小民营企业自身需要改制,需要真实地、透明地公开会计信息等因素改变,但证券发行市场制度的完善、改变是中小民营企业能融到资金必不可少的前提。 4、金融市场服务品种“单亲”。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逐步完善,但却是还不发达,金融服务品种单一,这也是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融得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政府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开辟其他更多的金融服务品种,如融资租赁等非银行的金融业务。融资租赁是中小民营企业进行长期资金融通的有效方式,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在资金短缺或不动用运营资金的情况下,以现有的资产、效
益和未来的收益作保证来获得或更新机器设备,达到融资和技术更新的双重目的。
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几种“过招”对策
(一)企业“多练内功,强身健体”,提高抗击打能力。欠发达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虽然出生先天基础不足,条件不如“国”字号,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首先,中小民营企业要进行制度创新,如产权制度创新,在保持自己家族控股的前提下,吸纳非家族投资者的资金,使中小民营企业由单一的业主制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克服“小而散,小而弱”缺陷,提高企业抵抗资金风险的能力。其次,改变理财观念,提高信用等级,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借助大企业的信誉为企业自己担保,获得银行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时常通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的资金运营情况,争取金融机构的信任,按金融机构的信用评定标准来规范企业的各项规程制度及各种企业行为。第三,完善、健全企业财务制度,理清财务会计帐目,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方便税收等国家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审计,使投资者随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增强对企业的信任。第四,调动和激励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懂得融资,能为企业融资出谋划策的人才,有必要让他们参加入股,参与投资,留住人才就赢得资金。
(二)开辟溪径,建立诚信的担保制度,“联保贷款”融通资金。中小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行业或者其他途径,建立几家或者十几家的诚信联保制度。金融机构拒绝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申请,大多基于风险难以掌握的思考,而“联保贷款”的方案是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加上一道“企业风险共担”的保险,其组建诚信担保的中小民营企业中各自拿出相当于贷款额20%左右的现金建立共同的“风险基金”,联保企业中任何一家如没有及时的还贷,银行都将没收“风险基金”作为清偿。其最大的优点是打破常规,创新了融资和担保的新机制,把风险和利益与企业自己捆绑在一起,而这样的“联保”方式企业之间还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都不愿意作茧自缚,损害自己的利益。中小民营企业通过这种既不需要另外担保,也不用抵押的联保贷款方式,就能融到一定期限和额度的资金。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吉林省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渠道单一、用途集中、结构简单
2013年上半年,省金融办联合省农委、省商务厅、省工商联针对吉林省部分有市场、有效益、缺资金的民营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本次调查样企业共300户,包括195户涉农企业、67户服务贸易类企业和38外商会会员企业。样本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并具有一定规模,企业急于扩张发展,融资需求旺盛。
融资渠道示意图1 贷款用图示意图2
从融资渠道来看,我省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贷款,有258户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占样本企业的86.6%。从贷款用途看,流动资金短缺是大部分企业的经营难题,占企业样本户数的62%。
(二)民营企业贷款门槛高、银行惜贷严重
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加大对小企业的信息收集与监督,致使其监督成本上升,面对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优越,银行更愿意追求规模效应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当前,民营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贷款在商业银行贷款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图3 吉林省中小企业与银行合作的主要困难及调查情况
在图3所列出的原因中可以看出既有中小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但总体上是由于商业银行贷款的门槛较高,许多中小企业并不满足银行贷款的条件,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
(三)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发展落后,融资成本高
首先,我省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多数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小并不满足上市的条件,这就限制了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其次,发行债券的手续复杂繁琐、审批严格时间较长、许多中小企业对对相关的政策规定不清楚等原因导致我省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发展较为缓慢。最后,民间借贷、集资等直接融资手段极易出现非法行为,因此国家对此有严格的限制。
(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依然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缺乏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记录更新不及时,查询时间长,没能实现多个部门共享。二是面缺乏畅通的银企对接沟通的渠道,金融创新产品和融资条件与企业的真实融资需求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接机。三是担保专业人才的缺乏增加了担保机构的风险,制约了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再担保机构缺位。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我省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吉林省中小民营企业摆脱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建设
运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实行公司制改造,解除家族制的陈旧观念引入优秀管理人才,同时强化信用观念,推进企业诚信建设,提高诚信度,增强融资能力。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与服务
一是银行应积建立符合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主动与经营状况良好、发展空间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是改变目前贷款决策权上移,基层权限受限状况。增加与企业间的沟通,设立专门的咨询窗口,通过公开贷款条件与贷款程序帮助企业选择合理的贷款期限,减少企业等“贷”的时间。
三是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具备资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在吉林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改善村镇银行外部发展环境和社会公信力,鼓励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在吉林省设立分支机构;继续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公司数量和注册资本规模大幅增长。鼓励优质企业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核心企业探索产业链模式、协会模式、商圈模式等创新业务模式。
(三)加大我省金融财税支持力度
尽快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化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正向激励,破解民营市场主体融资难题。 加快推进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完善信用法规制度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工商、税务、司法统一权威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系统, 形成完善健全的“企业信用工程”。逐步实现中小民营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与共享的社会化,尽早实现政、银、企信息交流渠道防范跨市场、跨行业经营带来的交叉金融风险,坚决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地下钱庄、非法证券等非法金融活动,构筑金融安全区。
民营企业融资难, 表面上看是资金问题,实质上反映出在资源配置的转变过程中,政府、银行、企业如何有机结合融入到新的市场金融体系中去。所以解决融资难的唯一的出路是民营企业机制转换、政府政策支持和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协调配合”,才能有效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小平.民营企业融资[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2]何光辉.中国小企业融资担保发展的理论研究[J].财经研究,2010(18).
[3]李应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问题探讨[J].经济师,2010(37).
[4]高强.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问题研究中[J].国科技投资服务网,2011(9).
关键词: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平台;融资
改革开放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了我国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在部分沿海地区,民营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都超越了国有经济,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些年来,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如何突破制度的束缚,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完成家族式经营向社会化经营的转变,已经是民营企业获得新生的必然之路。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与民营企业融资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体系。
一、金融市场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服务平台
1.国外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市场体系
通过研究欧美地区的经验可以得知,金融服务的完善可以让民营企业得到高速的发展。中小企业在间接融资方面存在以下不足:担保品价值不够、信用等级不够、抗风险能力不强。考虑到这些因素,国际上常采用的方法为:专门帮助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有些是政府组织的,有些是民间组织的,还有一些是普通的商业银行。
将证券交易市场对中小企业开放。意大利的的做法是:以证券交易法为大原则,制定专门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交易办法。在税收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促使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证券交易市场所带来的便利。
建立柜台交易市场。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的柜台交易市场相当发达,为中小企业的上市大开方便之门。以意大利的情况为例,中小企业哪怕是处于亏损的境地之中,只要是被评估仍然具备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还是可以被批准上市。
2.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持
中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即时面对国有企业的竞争也可以不落下风,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国有企业,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同时也要看到,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的竞争环境已经悄然变化,民营企业同强大的跨国企业相比,已经呈现先天不足的劣势。民营企业想要实现突破与发展,创新是不可缺少的。创新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创设民营企业发展需需要的金融服务平台是有必要的。这是一个必然的条件。
(1)克服融资障碍是创设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表层动因
民营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运营所需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外部支持。因此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关乎民营企业的生死。为保障民营企业有足够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由于民营企业在数量上过于庞大,所取得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金融体系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营企业的需求特点。
(2)体制跨越是创设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的深层动因
将融资问题解决掉,是打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枷锁的一个很表面化的问题。从更深的角度看,民营企业想要获得新生,应该着手体制的改革,需要从传统的家族型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历史原因造就了民营企业家族化这一特点。有些民营企业,表里不一,外表看起来是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内部核心部分仍然由家族掌控,家族式企业的弊端导致外部融资困难、内部管理混乱。制度落后是导致家族企业裹足不前的障碍。
二、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构架
1.间接融资体系
建立专门的商业银行体系对民营企业提供对接式的帮助。民营企业应该抓住商业银行改制的良好机遇,将民间的闲散资金收拢利用。同时还应该建立更多的商业性银行和小额贷款、担保、典当等中小金融机构,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帮助。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这些机构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利率标准,以满足其需要。
2.直接融资体系
对民营企业开放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权利,这是创设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一个重要举措。资本市场体系应该分层化,像金字塔机构一样,能够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需求。拓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路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鼓励具备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二、利用二板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三、合理有效运作民营企业的债券市场。
3.市场运作的资信项目评估体系
为了将金融风险降到最低,保证金融市场长期稳定的运作,评估企业资信的标准和机构是需要被建立的。对企业的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有助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投资策略的制定,降低风险,获得收益。还要有一定的监督措施,保证评估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防止恶意竞争。
参考文献:
[1]经济视点报记者 左瑞丽. 创新金融服务 助力企业发展[N]. 经济视点报,2011-08-25(019).
一、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民营企业最显著特点是寿命短。一般民企真正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在2年~4年,民营企业的成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融资困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一点玉环县的民营企业也不例外。
1.内源融资是玉环县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玉环县民营企业在内源融资上成本低,相对容易得到资金,因而内源融资成为企业筹集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和基础方式。
2.外源融资严重不足成为玉环县民营企业发展瓶颈。直接融资方面目前玉环县只有苏伯尔、中捷集团两家上市公司,二板市场刚刚建立,至于债券融资,也不是很流畅;间接融资方面,主要表现在民间借贷的力量微弱和中小企业贷款难。
二、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分析
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可以从企业自身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如下:
1.主观原因
(1)管理人员素质低,不重视品牌建设。在玉环县,民营企业大多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过程中存在任人惟亲的现象,经营缺乏计划性,不会优化配置资金,注重短期效益, 不重视企业的品牌建设。就玉环县来讲,仅仅“苏泊尔”、“中捷”这两个创立了品牌,其余的都还没有走出玉环县。
(2)企业自身造成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的不利选择。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比大企业严重,因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而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很难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得他们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为规避自身的经营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只有选择不向中小企业贷款,所以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还是自身造成的。
(3)企业类型单一。玉环县民营企业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如家具、阀门、汽车摩托车配件等,比较发达而一般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很少。由于制造型企业资金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和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周转相对较慢的特点也决定了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和融资难度相应地增大。
2.客观原因
(1)对直接融资规定的严格条件是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虽然,中国A股市场发行上市从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坚持民营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曾给民营企业以极大的鼓励,然而在核准制下,证监会对每一家证券公司都有一个严格的上报数额限定,因此对于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僧多粥少”。这样大多民营企业很难进行直接融资。
(2)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的融资难。长期以来,玉环县政府对企业的重视程度片面的强调“抓大”,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社会服务和保障等方面只考虑大型民营企业而中小企业很难或根本得不到政策上的扶持,缺少政府必要的保护。
(3)融资规模导致融资困难。大多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也具有批量小、频率高的特点,融资的单位成本比较高。这使得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宁可做“批发”而不愿做“零售”业务,从而使民营企业融资处于不利地位。同样融资要考虑利息成本,还要考虑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放弃这种间接融资投向其他融资渠道,造成融资渠道更加狭窄。
总之,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是内外因、宏观微观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如何使民营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解决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针对以上在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结合玉环县的实际情况,要解决其问题,必须从企业本身、政府组织、金融环境等多方面各层次着手,方能解决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
1.完善民营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推动民营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还要对民营企业积极引导走资本化方向的道路,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要素,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规范财务制度,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
2.挖掘民营企业自身潜力。为了解决自身的融资难问题应该合理挖掘自身潜力,具体要做到:民营企业要增强自我积累意识 ,改变分配过程中留利不足,自我积累差的现状;开展表外融资,通过融资工具的多样化降低筹资成本;注意融资与融物相结合,收到“借鸡生蛋,以蛋还钱,最后得鸡”之功效。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构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增大财政对玉环县民营企业资金融通的支持力度,要在财政预算中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逐步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发等为内容的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资金支持。加快建立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协会要制定担保行业准则和业务规范。政府应尽快组建再担保机构和监督部门,以分散担保风险。
4.改革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在玉环县建立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这些中小金融机构应主要定位于民营企业。这种金融机构由于对当地的企业了解,所以能适应玉环县这个民营中小企业占很大比例的县,它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对象,满足其各种金融需求,从而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Neil Gregory,Stoyan Tenev.and Dileep M.Wagle,2000,China’s Emerging Private Enterprises:Prospects for the New Century
[2]刘云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融资租赁对策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2(1):17
[3]陈先运: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探索与争鸣,2005(1):9
[4]李富有刘亦:民间资本供求与民营企业融资:对陕西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1)30-31
按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最大困难就是“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民营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我国民营企业自身情况看,很多民营企业存在先天不足的毛病及其固有缺陷
因为在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史上,很多企业是在体制的边缘和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有些是由原来的街道企业、乡镇企业转制而成,有些则是个体经营户发展起来,其经营者多为工人、农民、小商贩等,而且相当部分是家族式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者的理论和实践,在管理上特别在财务上存在不规范,报表不真实的现象。另外,由于民营企业普遍经营时间短,缺乏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存在着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而且它不能及时给银行提供各种反映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具体信息,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审查,从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保持慎重的态度。
(二)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
一是经过多年的市场化发展,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没有真正对外资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贷款风险小,收益高,也没有竞争,而面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请求,信贷设置条件高,贷款审批程序烦琐。二是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还不成熟。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在自身发展和对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有些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发展的原因,经营困难,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另外中小金融机构业务同质化严重,缺少真正面向民营企业的中小金融机。三是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难以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有效担保。由于民营企业一般规模小,固定资产价值低,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固定资产的比例更低,其人力资源及无形资产是其核心资源。如果按照传统的担保模式,中介机构就无法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做出有效担保。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无法为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提供市场
一是我国主板市场的要求较高,就算是中小板,其上市要求也让众多的民营企业无法达到。我国的证券市场上的IPO由证监会核准,行政审批较为严格。证监会控制了发行节奏,每年发行多少支新股,市场融资规模多大,甚至二级市场的表现都成为证监会审核的依据,因而民营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有效的融资。
(四)我国的民间借贷发展尚不规范,抑制了民营企业的民间借贷
由于国有大行对民营企业的惜贷,诸多缺少资金的民营企业走上了民间借贷的道路,但由于民间借贷的不规范,一些民间借贷变成了高利贷,更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利息成本让民营企业不堪重负,甚至出现老板跑路,公司破产,借款人血本无归的局面。
二、破解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及风险的对策
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惜贷”严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愈发突出,为加快我国民营企业分发展,创造民营企业良好的融资环境,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信用程度
民营企业在目前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要想通过间接融资从而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信用程度。在这方面,民营企业应逐步健全公司治理结果,完善内部控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改善相关财务指标。民营企业还应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还款能力,按照“5C”标准来要求自己,大力开拓产品市场,用销售业绩证明自己的还款实力,并在需要资产抵押时能有相关优质资产作为抵押。规范经营,加强内部控制,强化流程管理,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也应督促民营中小企业针对财务以及经营管理的提高,加强引导,为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好政策支持。
(二)国家以及地方应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放宽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门槛,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积极推进其股份和债券上市流通。股权融资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另外一条及其重要的融资方式,但由于目前我国的主板及中小板市场进入条件较高,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无法涉足,为积极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应针对民营中小企业设置符合其实际情况的进入条件。除了主板及中小板市场,我们还应大力发展二板市场,推动民营企业的股权转让及股权融资,推出多层次多品种的市场和产品。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设立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对在经营困难急需融资的民营企业,作为金融或财政融资担保,既可减轻企业负担,有利生产经营,又能稳定社会民心,还可起到一定的风险防范作用。专项基金还可用于对中小民营企业上下游大企业的补偿性融资,以鼓励其在资金周转方面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照顾和支持。
(三)规范民间借贷,让民间借贷真正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