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干部修养 廉洁教育 传统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反腐倡廉,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
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幸福指数却不能与之同时提升的现实,学习继承传统文化日益引起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出现的“国学热”、“孔子热”、“老庄热”、“传统养生热”等就是生动的写照。我们应当利用好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教育广大干部,提高他们的廉洁从业水平。
一、企业和社会现实带来的启迪
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企业,有着较为完善的廉洁制度、监督机制,这既是企业需要,也是社会责任。但社会现实告诉我们,机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廉洁教育光靠简单说教,治本力度也是不够的。与其在大千世界的理论瀚海中去寻觅廉洁良方,不如在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瑰宝中去汲取精华,像中医治本一样直指人的心性,以明心见志,调养心灵。唯有从人的心灵深处着手,塑高尚人格,养浩然正气,才是廉洁文化之根本。扶正固本,治病于未起,防患于未然,才能筑起廉洁的心堤。
二、传统文化是领导干部汲取智慧、提高修养的重要教材
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为领导干部做事和决策提供智力上的指引和清醒气息。在中华民族正在构建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价值回归的今天,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学习一点传统文化,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倡导修身。修身是做人的基础。古人早就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强调“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华对于我们今天领导干部修身养德,保一方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很有裨益。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养心,滋补我们的精气神。阅读传统经典,等于与古代先贤在心灵上进行交流和对话,有利于缓解许多现代领导干部疲惫的身心。
传统文化由孝道开始,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使领导干部在孝的基础上培养出民本、尚公、仁爱、贵和、诚信的高尚品德,进而以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体现对企业、国家的忠诚。
传统文化可以警醒领导干部要慎独。传统文化讲“吾日三省吾身”,其实就是要做到慎独。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也是领导干部应有的一种境界。领导干部应把慎独作为悬挂在心头的警钟,作为抵御诱惑、阻止因而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
传统文化可以增强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领导干部,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再加之良好的内才和谈吐,自然会增强个人魅力,更好地带领和影响更多的人朝既定目标共同奋斗。
学习传统文化,主要是丰富思想,充实底蕴,提高修养,另外,还可丰富领导干部的业余生活,使之能官能民,自得其乐,消除单调和寂寞,“不用开门,明月自然来做客,无须会友,古今多少是同心”。
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要尊重文化的传承性,选择有效的路径,按照知行统一的目标,不断探索形成自身特色的廉洁文化发展之路。
一是要明辨义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重义轻利”,从政为官崇尚廉洁清正为民。如彪炳史册的羊续“悬鱼”拒贿、子罕“以德为宝”、包拯铁面无私、海瑞刚直不阿等,他们因不受物质利益诱惑、立场坚定而受到万众拥戴。当代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明辨义利,洁身自好,杜绝贪污腐化。
二是要身正德高,常存公仆情怀。孔子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代士大夫的最高政治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启示我们: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身正德高,才能有吸引力和感召力,领导班子才有凝聚力。“德高”才能“望重”,像焦裕禄、孔繁森一心为公、甘做人民公仆的精神,自然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和信任。领导干部要常存公仆情怀,学习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以“为官一任,造福万民”为己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
三是要淡泊名利,清廉自守。领导干部要学习传统文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面对名利,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无数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人物,默默地为党和人民奉献,却从不考虑索取,从而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接受监督,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真正为人民群众掌好权、执好政。
【关键词】传统文化;会计人员素质;耦合
一、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会计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会计在单位内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的职能定位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经济活动某个单一环节的简单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特殊行业,现今更加注重会计对整个经济活动实施财务控制的综合能力,随之而来的是会计职业的风险和责任加大。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势必直接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视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现状,会计人员如何适应新形势,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关键。
会计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会计人员以此自我约束,因而导致在处理会计事务的过程中,规章制度常常形同虚设。因此,从我国传统文化视角研究会计人员素质问题,有助于更加准确、深刻地认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途径。探究会计人员素质在中国大环境下受古代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对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做出具有根本性的探讨,追述历史、深究文化是极具意义的研究议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一)会计生命力之延续:会计人员的融合力
中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在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影响下,有着自觉的融合性、延续性。随着会计方法的确立和会计法规的制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在工商业会计账房里,已经运用了较为严密的复式计算体系—“龙门账”。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的影响下,中国会计人员在传统文化的不断延续中,善于有机的吸收中国前朝有利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不断融合,不断创新。并且能够有选择的效仿国外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使之逐渐本土化,融入中国会计文化的一部分。
(二)家族本位:会计人际和谐之礼
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正是由于传统文化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因而总是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也就使得与“权利”相联系的“法制”观念在这样的系统之内没有用武之地。在其影响下,会计人员能够很好的与单位同事、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工商、税务、金融、客户等有关方面人员和部门进行很好的交往,以便能够主动地、高效地开展工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是好的工作效率的有利保障。
(三)重人轻物:会计人员之原则丧失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核心,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乐以成德,文以载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重人文、重人伦的鲜明特点。但是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方面,却受到忽视。这一传统文化,使会计人员更注重协调能力,主要利用企业内部亲密、微妙的人际关系来平衡企业人员的工作,避免内耗。然而,过分讲求和谐,追求一致,也形成了我国会计人员在处事过程中长期不要原则,一味讲求人际关系,导致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四)安土乐天:会计人员保守乏新
重实际求稳定的文化观念,使得会计人员重视实际,形成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是缺乏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强财务调控能力。而且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形态,也使得会计人员缺乏创新。这样的文化环境,最终使在会计制度的改革及相关规则的改动中,会计人员缺少创新与变革的能力,不利于会计水平的提高。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会计人员素质的耦合
(一)摆脱人际束缚,规范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要想弥补人本文化下会计职业道德的不足,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完善:
1.核算要真实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真实性是对会计质量的最重要的要求。它对于经济主体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核算的真实,必须从全面理解真实性原则、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改变会计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健全企业的内控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2.忠诚事业、廉洁奉公观念
会计人员的重要职责是理财。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会计人员每天要同“钱”打交道,因此要有意识地树立和强化忠诚意识、廉洁意识,正确看待和处理好个人与单位、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清正廉洁,不为金钱所动。坚持原则,做到不谋私利、一心为公,忠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忠于法律、严守制度;恪尽职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这是考察会计人员是否真正称职的前提,也是对会计人员的根本要求。
3.处事公正
所谓公正,是指会计人员应当具备正直、诚实的品质,公平正直、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各方,不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条件而使另一方受益。客观公正应成为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追求的一种执业目标。要平等待人,要把好财务收支关口,公正明确地反映其利益关系,不偏私,不畏强权,敢于同违反国家法律、财经纪律和侵吞国家财产等违法违纪行为做斗争。
4.增强效益观念
应当把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当作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职业准则,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方法进行经济预测和经济分析,为改善单位的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出谋划策。会计学属于社会科学,其内涵十分丰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会计也面临着许多全新的问题,会计人员更应该努力适应工作的发展,在实践中学习扎实的业务技能,为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5.严守商业秘密
由于会计人员的于会计工作性质,可以了解到本单位的商业机密,保守商业秘密是会计人员的重要品德,除法律规定和单位负责人同意外,绝对不允许向外界透露任何单位商业信息。
(二)摒弃“安土乐天”观念,加强会计人员创新意识
传统文化下会计人员缺少创新与变革的能力,不利于会计水平的提高。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渗透于社会各行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活动,创新是时代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以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创新的素质,不断创新会计理论、结构体系和方法体系,弥补在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的影响下会计人员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
(三)降低人治,提高会计人员法制观念
传统文化重群体、轻个人的人治环境下,会计文化的法制化是会计进步的要求和标志。在当前,会计领域存在会计管理体制不够、科学会计市场不够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核算的内容急需扩展、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我国的会计环境是法制化的,但是部分法律尚需完善。由于人性化的管理有其独到的优势,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同时,也无法完全摒弃会计文化中的人治。杜绝会计文化中的人治也不现实。
所以,我国的会计人员应在法制性的会计文化与人治性的会计文化的冲突中找到平衡,共同构建会计文化。在尊重国情的同时,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财务公司等,创造一定的空间,使得它们充分发挥在会计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帮助提高我国会计整体水平。
(四)尚科学,完善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拥有完善的专业技能,才能顺应时代的需要。一是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这是会计人员在实际的会计工作时,进行推理、分析以及判断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构成会计专业知识结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多变的经济环境,一个能力丰富的会计人员必须拥有驾驭风险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财务调控能力,当风险出现时能够采用积极的方法去识别和应对,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收益。二是有敏税的分析判断能力。这是保障会计工作顺利完成,并且取得会计业绩的重要因素。敏锐的分析判断可以使会计人员利用表层微不足道的线索获得显著的会计核算成果。
(五)体魄与心理并重,提高会计人员之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指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体魄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充分施展会计人员驾驭财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能在风险中立于不败之地打好基础。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会计人员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经济活动中,风险无处不在。在巨大的风险面前,会计人员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就难以在重大风险面前起到应有的作用,更不能为企业出谋划策,应对风险。所以,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促使着各行各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正视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现状,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下的会计事业和提升会计人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科,谢瑞峰.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会计文化构建[J].河北技术学院学报,2006(6).
[2]雷虹.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及提高途径[J].财会研究,2006(9).
[3]王开田.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几点思考[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语文课堂是实施中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认为:“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给人建立一张精神的底子,中学教育应当为学生建立一种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亮色。”在当今反腐倡廉的社会形势下,更要特别强调爱岗敬业,廉洁从教。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坚定职业操守,发扬奉献精神,抵制社会上不良的风气。教师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廉洁做人的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初中生由于自身成长阶段的原因,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容易被社会上不良的现象所感染,敬廉从洁教育在校园的普及和推广也将成为校园的一抹亮色,让学生单纯的心不至于被世俗所污浊,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今后创建一个公平公正、和谐幸福的社会而努力。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把廉洁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挖掘课内外廉政文化的教育资源,适时有机地渗透廉洁教育的内容,这也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使命。那么如何将廉洁文化渗透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去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整合课本资料,挖掘廉政的德育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录了许多优秀的廉洁教育内容,教师可以深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廉政德育点,结合社会实际,将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人教版八年级的课文《爱莲说》。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大多数都惊叹莲花出水芙蓉的清丽,而北宋的周敦颐却托物言志,浓墨重彩地描画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授课时,教师应该重点剖析莲花清、直、香、傲的特点,教会学生体会莲花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天真自然和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以及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并联系实际的社会生活展开深入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尽管人们可能无力改变周遭的环境,但是可以像莲花一样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而不盲目跟从。再比如《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千古名句也应该让学生反复吟咏。
语文课文的内容丰富,渗透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道德观念。教师在备课时,应找出德育的突破口,也就是找准这篇课文最主要的廉洁教育因素,即廉政教育点。找准了廉洁教育点,才能够避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廉政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才能把握时机,目的明确地、扎扎实实地渗透廉洁教育。
二、有目标的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廉政教育的课外拓展阅读
廉政建设进校园,除了发掘教材本身的德育点之外,还应该有目标、有阶段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拓展阅读,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窗。
中国从古至今就把“明理、修身、践行”作为目标,“诚信无欺、节以敦品、不逾底线”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之外,还可以结合课外优秀作品,比如由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编写的《朝读经典》,通过学生诵读学习,由浅入深地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度,增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将廉洁之花根植在学生心灵深处。其中,“报国忠”“民为贵”“乐合群”“严律己”都是对廉政文化的多方面渗透。比如东汉杨震的故事,杨震曾举荐过一位叫王密的官员,后来他到东莱去任太守时,途经王密的辖区昌邑县。此时王密已是昌邑令,为了表示对杨震当年举荐他的谢意,趁夜里没有外人,特地带了十斤黄金去送给杨震,却被杨震拒绝。杨震义正言辞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王密听后羞愧地离开。教师此刻可以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只有严于律己,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处事公正,从而赢得大家的信任与尊重。再比如《不负暗室》《查到挂钱》等短小的文言故事,都可以作为课外延伸的典型范本。
三、开展各种有关廉洁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廉政文化教育最忌讳以说教来代替渗透,如果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必然会割裂文本本身情感性和意境美。道德情感并不是空洞的说教,教师要努力缩短教与学的距离,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从而巧妙地渗透廉洁教育内容。
比如,利用班会、团会的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发育特点,让学生自己编写男生守则和女生守则。学生在进行这些实践活动的时候,能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廉洁意识,这样就为学生的自律、,自爱、自制、自强打下基础。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列出阅读书目,让学生查找资料,通过演讲、辩论、摘抄、随笔、故事会等形式渗透廉政教育。
形式上,教师不要板着面孔、高高在上,要紧密联系实际――社会实际、学校实际、家庭实际、学生实际,从小处说起,从自己做起,以亲切、平易的姿态俯视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调查古今中外和身边的廉洁人物,积累正面与反面的材料,引发学生对做人、做事的思考。利用每学期一次的研学旅行活动,教师可以带学生寻访古今中外的名人,并结合当地文化名人效应,如屈原、杨守敬、邰丽华、李广佳等,让学生从身边优秀人物中汲取力量。教还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开展“一封家书”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家校互动,提高廉洁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1 他山之石――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学美术教育的现实需求
传统文化对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作用不可小觑。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生态,并且难能可贵地有机统一、相互融合。古往今来,教育都强调“文道结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培养道德品质,中学美术教育除了注重知识传播和技能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熏陶砥砺道德品质、完善人格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财富则是取之不尽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崇高的人性光辉,胸怀、仁爱、诚信、修身、立志、廉洁、牺牲……这些美德都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信仰。
传统文化对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各个领域积淀了无数令人为之倾倒的作品,其形态、功能、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人们欣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时,如果对《洛神赋》毫不知晓,则很难对画中展现的情节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进而体会其巨大的艺术价值,更无法进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同样,如果不了解“云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在古代建筑、雕塑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其代表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理念,那么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诞生也是不可想象的。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2 传承发展――当今中学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亟待加强
“重知识,轻素养”根深蒂固。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重知识,轻素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术技能传授,忽视审美感受培养;二是注重美术形式学习,忽视文化底蕴积累;三是注重美术学科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这种局面下,美术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厚积薄发,因此,强化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汲取精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功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重洋轻土”一度普遍存在。毋庸讳言,当前我国中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重洋轻土”的现象,表现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术教学模式,侧重西方美术能力锻炼,比如绘画上过分重视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画)、速写等西方画种教育,忽略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和形式。重视这些并无不妥之处,西方的焦点透视、解剖学、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厚此薄彼、“重洋轻土”。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识尚且模糊的状态下,盲目追求“中西结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视精神内涵,这对培养真正优秀的美术人才并无益处。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拿来”得更理直气壮,避免陷入盲从和消极。
3 多措并举――立足传统文化土壤实现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升
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个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在各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对中学美术教育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在优化课程设置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可以考虑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课程的比例,加大跨学科交流的力度,把优秀艺术作品引入课堂,充分利用课程设置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3.2在创新教育模式上下功夫
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让优秀的内容走进课堂,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走进节日风俗、祭祀仪式,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社会实践,到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实地考察感受,了解我们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进而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也应相应扩展,发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励的互动教育关系。
3.3 在搭建交流平台上下功夫
汲取道廉文化,获得人生成功的有很多。我们党的第一代革命家,除开受过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外,多数都还受过道家文化的熏陶,都注重个人修养,因此,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的修养和形象都是很好的。
在这方面的优秀代表是我们敬爱的总理。谁都承认,有着儒家、墨家那种积极入世、励志勤苦的精神,对世界、对人类有脱不开的情缘。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我们只要仔细品味便可发现,又呈现出一种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特点。他对名利得失的超然和淡泊,给世人留下了深厚的遗爱。
建国之初,中国的党风廉政制度还没有现在这么完备,但却能做到两袖清风,成为全党楷模,道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功不可没。
因此,我们要学习,汲取道廉文化营养,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做“四常”型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
为而不恃,常修用权之德。“为而不恃”,意思是“不依仗自己对别人有恩惠而达到利己的目的”。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能否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一个现实而又必须是经受长期根本性考验的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行使权力,则群众喜、事业兴、个人荣;反之,则群众怨、事业损、声名败。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对待手中权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懂得一个道理,就是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或小集团谋私利。无论职位有多高,无论权力有多大,领导干部始终都是人民的公仆。要正确对待手中权力,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我们要恪守总书记的要求,要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清心寡欲,常思贪欲之害。“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我们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身边人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个别人为了蝇头小利,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对领导进行拉拢腐蚀。对此,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严于自律,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做到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考验,清正廉洁,纤尘不染,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