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大学生 学习生活

一、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现状

根据 E-Marketer 的最新报告, 2015年中国用户每天平均总用时为 6 小时。《2015 年微信平台数据研究报告》说明:近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30 次, 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10 次。新浪微博的 2015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截止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36 亿,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有着敏捷的接受力和较强的使用能力,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活跃的主角并比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们传统的学习生活模式,越来越多的连带影响也逐步地表现出来。[1] 在大学生眼里,社交媒体平台是他们张扬自我,索取最新资讯的窗口,但如果在信息传播内容和信息处理上把握不好的话,会扭曲社交媒体促进人际交往发展的最初定位,间接性也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不合理的使用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们对网络社交媒体产生依赖,并影响其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2]

二、实证分析:临港大学城关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和学习生活影响

2.1调查设计

本调查选择在上海市临港大学城进行,其大学城由四所高等院校组成,横向来看,四所高校其整体平均水平位于上海市高等院校中列,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意义。纵向来看,其四所学校所涵盖范围较全面。本次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共发放及回收1205份,各学校及其各年级人数相仿,其中大一新生共242人,大二同学312人,大学三年级同学452人,大四毕业生199人,与预期人数近似相等。

2.2调查发现

本次调查意在探索研究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对分别为日常学习方面,创新实践方面和社交能力方面三个方面的影响,在自变量上,分别设置了每日使用社交媒体的总时长,每日课上和课下使用社交媒体分别的时长和每日社交媒体用于聊天和浏览动态的分别时长。在因变量上每个方面分别针对不同个子方面和小题,并根据权重来计分。

基于被调查的1205个样本,可以清晰地得出,其每日平均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上,频率最多出现在每日使用4-5个小时组,占到了总被测人数的29.13%。从整体上来看,7组数据在宏观上呈现正态分布,使用时间为小于1和大于6的都较少,分别为1.99%和4.98%。具体项目中,课上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调查结果较为典型,使用时间为1-2的同学数量最多,占到了60.58%,是使用小于1小时和2-3小时的3倍左右。由于课堂时间较短和同学们基本上能遵守课上不频繁使用手机的规定,使用时间大于3的同学较少,共计只占总数的0.24%。

(1)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每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短和W习板块总体得分的高低并没有显著的关联。可能原因为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推广,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总基数较大,故单因素已不再对学习方面构成明显影响;另一个角度来看,日使用时间即对学习进行占用造成消极影响,但反方向也给新型学习的模式提供平台从而积极推动学习进程,故总体看不出明显方向。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绘制表一可得每日课上使用社交媒体对课堂及时做笔记一项呈显著负相关,即课堂消耗在社交媒体上越多,直接影响课堂无法及时做笔记;同样地,每日使用社交媒体时间与能否巩固课堂内容成反比,其显著性较明显,为0.014,存在轻微相关性;针对能否坚持完成任务,每日使用社交媒体和每日用于聊天软件都与其有着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社交媒体用于聊天的时间与其相关性最大,达到-1.14,较为接近基数1。虽然大方向上看,使用社交媒体的用时和学习板块得分表现并未显著关系,但是易得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时间越长的同学,在学习任务上表现较为拖沓;而又由于学科的考核方式和方面日益趋向强灵活性,所以课堂使用社交媒体和学习表现的关系在日益淡化,使用社交媒体用时较长的同学也有机会在期末的考核中拿到好成绩。

(2)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上来看,总体结果不如学习板块突出,其宏观层面上,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短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依旧没有非常显著的关联性。其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制约,一个方面是使用社交媒体会锻炼刺激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进一步增强了同学科技创新的热度;但另一方面,使用社交媒体会占用大量时间,极大程度减少了其他渠道的知识获取以及会降低参与的效率。从表二可得,每日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较长的同学没有做到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科技创新读物,其呈现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066;每日课下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与是否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关系较前两者更为紧密,达到了-0.33,根据志愿者活动和社团活动相比,社团活动很大程度上为线上组织,故使用社交媒体的同学信息量掌握更多,其为可能性干扰因素之一。经常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同学在积极参加社团与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两个方面表现越好,与其预期相反,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活动选择在群聊中讨论,所以两者相互促进,参加各类活动的用时也要更加关注社交媒体的动态。

(3)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并不会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带来显著的影响,传统的社交媒体形式和社交媒体理念会制约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线上沟通会阻碍现实生活中社交的能力培养,但随着社交媒体不断新兴,多元化多方位的社交媒体软件被开发运行,使用社交媒体的同时也不断开发着使用者的社交能力,所以正反影响并存。基于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制成表三,对所涉及到不同因素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每日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频率越高,实质上对其有轻微积极推动作用的,可能原因在于越多越多种形式的聊天,同时,每日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频率越高,日常与老师交流的次数也逐步增多,随着社交媒体实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社交媒体与同学互动,擅于使用社交媒体的同学自然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老师联系;浏览动态越频繁的大学生,与年纪差异大的群体沟通越差,越关注动态的大学生朋友圈越窄,同龄的交往对象也相对密集,因此他们逐步减弱或排斥与年纪差异大的群体的沟通机会与能力。综上所述,使用社交媒体用于聊天和浏览动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关系明显,前者促进大学生与更多的人流,后者培养大学生洞察与补获信息的能力。

四、总结与建议

4.1力于大学生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推广

在高校层面,需掌握和了解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总体情况,并在鼓励上课不用或少用社交媒体的同时,也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和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能力,创办校园各个方面轻平台,通过校园社交媒体网络的建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不是拘束于传统的管制体系与模式。 [3]

4.2引入多元化社交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

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教学现代化程度―课堂内容紧密程度”矩形图分析,教学现代化程度的强弱和课堂内容紧密程度的强弱从理论上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情况,在二者都相对较弱的情况下,课堂的效率较低和学生掌握情况较差,而相反,在二者都达到较高程度的时候,课堂效率高,学生掌握的能力也增强。如今的大学生更具有思想性,其对课堂的期望与需求也较以前更高,故在基本满足课堂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本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课堂效率。[4]

4.3合理调整时间分配

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中易得出,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消耗的时间越长,其处理其他事情的时间就会被缩减,其证明最大的使用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是养成了拖沓的习惯。同时,大学校园生活又与高中初中有很明显的不同,更多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学校和老师对其的监管在不断减少,故培养合理时间分配的能力日益重要。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自身强化时间利用率的概念,做到不浪费不延期,对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要实现较好的规划;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介的相应定时的软件,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安排与归纳,在制定的相应到期时间里完成并给予反馈。

由于社交媒体的丰富性与娱乐性,不建议在任务完成的间隔时间使用,即为了避免使用社交媒体的超时对下一个任务进度的影响,并且不能占据预定的休息睡眠等时间。同时,大学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来提高效率,尽可能做到更快更好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作业。

参 考 文 献

[1] 袁立庠、刘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高校的调查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

[2] 童刚钦,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日常化学习传统文化策略研究 [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7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新型社交媒体 网络行为 引导策略

随着互联网建设构架的革新,社会化网络力量的兴起,移动网络设备的普及。以微博、微信、Twitter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具备了之前互联网所不具备的明显特征,分享、贡献、协调、参与等。大学生在网络群体中的网络社交活动最为活跃。很多大学生睡觉前最后一件事和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微博微信。网络社交活动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参与者的行为习惯。

一、新型社交媒体及其特性

1.1新型社交媒体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各类社交媒体的用户激增。根据百度百科,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而作为社交媒体的最大用户群,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都受到其巨大的影响。

1.2新型社交媒体的特性

新型社交媒体的普及及发展正是由于其便捷性、原创性和交互性三个特性。通过移动终端,用户随时实地可以信息,并随时更新自己的心情和周围发生的事情。评论、沟通、互动功能,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畅通。

二、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影响

《2014中国大学生媒介与消费调研报告》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五地显示,微博微信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分别为71.1%和82.3%。随着社交媒体应用的普及,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1、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新型社交媒体的便捷性使当代大学生活更加分富多彩。音频、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传播手段使得大学生的通讯沟通手段更加多元化。通过对生活学习的记录,对朋友圈内其他人以及各种公众账号的关注,获取各种各样的新鲜资讯,也大大满足了大学生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通过社交媒体,还可以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和学习小组也大大丰富了大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2、拓展社交圈,提高沟通能力。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的交友圈不再限定于一个教室或一个校园。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便利的接触校外世界,随时随地与人沟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友机会。也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减轻了交友双方的心理负担,消除了部分大学生在日常沟通时的心理隔阂,这也为平时好友较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拓展交友圈的社交平台。

3、自主学习,获取丰富网络资源。TED、可汗学院、世界级名校公开课等一批公开课正是依托于社交媒体为全世界爱学习的网友提供的一个网络学习平台。这些公开课涵盖了人文、科学、艺术、社会、金融等领域的精彩课程。这些课程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2.2消极影响

虽然便利的社交媒体应为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带来了一定积极影响,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社交媒体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1、过度沉迷影响正常人际交往。对微博微信的应用可以说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时随地查看手机已经成为部分学生的一种习惯。这不仅逐渐占据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时间,甚至开始占据他们的学习时间。在课堂上听见微博更新的声音,对老师来说也屡见不鲜。过去侃侃而谈的同学聚会,也演变成大家各自把玩手机。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一旦社交媒体取代了正常的沟通交流,正常的人际交往也将消失。

2、信息过度暴露,大学生安全利益存隐患。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判断能力差,很容易采信一些不实信息。随着社交媒体的极速发展,个人隐私保护措施却为得到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泄露严重,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通过网络诈骗,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损害。

3、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意识形态易受影响。新社交媒体使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息成为现实。但是在这些的内容中,有益的内容可以让受众得到启发,但是也有一些不良信息掺杂其中。大学生心智体尚未完全成熟,意识薄弱,在面对不良信息时容易受到影响,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行为习惯的引导策略

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现实吸引力。同时结合校园发展,把大学生们的的智慧和热情合理的引导到现实中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消耗大学生过剩的精力,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了大学生的上网时间。

2、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现在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认可或正在使用社交媒体,学校可以通过指定专门的教师,利用社交媒体融入到学生中。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更容易畅所欲言,老师也可以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3、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对常见的网络诈骗可以独立辨识;对于虚假信息能够仔细分辨;对于流言谣言能够理性的认识。最终实现不受或少受网络犯罪侵害。

总之,对于新型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学校应积极应对,把社交媒体看成一种手段,合理利用网络优势,正确引导并规范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学会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有用知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 考 文 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农村社会;交流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62 — 03

一、导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飞速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业务运营商的服务范围拓展,新媒体逐渐影响到了广大农村地区。有关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5.64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75亿人,占所有网民的31.04%。此外,2010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提出相关政策,要 “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发展”,提出尽快实施宽带提速战略。可以看出,在广大农村地区,政府将把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来大力推行,这势必会加速农村新媒体发展的进程。

正因如此,笔者在友人帮助下,两次深入实地,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高村进行走访调查,尽量贴近实际而又客观严谨地了解和展现新媒体对中国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高村地处兴安县城北,距县城中心距离不足一公里,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城郊村。自本村起始的水泥大道直通县城,交通十分便捷。全村人口500多人,其中以何、刘两姓为主,另有其他七八个小姓。高村的发展受兴安县城市化的影响较大。就新媒体而言,高村居民的移动电话基本上每家至少有一部,数字电视则有一大半农村住户开通,可以说,高村是一个新媒体发展比较迅速的现代化农村。

二、新媒体对农村家庭内部成员交流的影响

通过笔者的深入走访与调查,农村中对新媒体设备的使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内部成员间的交流,这其中既有正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抑制作用。在调查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是积极的一方面,例如:通过全家人对新媒体的使用,增加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机会,对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的讨论与交流,使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加深了理解,增进了感情,关系进一步趋于融洽,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与此同时,新媒体中体现家庭和睦因素的内容也为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模式树立了榜样,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和谐家庭关系的形成起到助推作用。

1. 新媒体对老年人家庭内部交流的影响

老年人是农村家庭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于常年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而言,步入老年期之后,他们的社会交往往往会减少,更为明显的变化是其活动圈的急剧缩小。老年人的社会交流往往被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之中,社交、友爱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就实地调查的现状而言,互联网的使用在农村老年人中还远不普及。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1%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会和家中的老人经常打电话”、83%的家中拥有数字电视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和家中的老人一起看数字电视”。由于心理、生理、成长年代、社会经历的不同,不同代人之间的行为和认知往往存在巨大差异。新媒体的使用可以使这些差异得到沟通,进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新媒体是联系两代人的得力工具。通过新媒体,家中的老人也融入到家庭之中,紧跟家庭的变化,紧跟时代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海量资源常常会使家庭内部成员在选择上产生分歧。例如在数字电视应用的家庭中,很多时候,年轻人喜欢看的节目是老年人毫无兴趣的,这自然会减少家庭成员一同收看节目,互相交流的时间。

2.新媒体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新媒体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的改变。在受访的农村居民中,许多家庭因新媒体而出现某些微妙的变化。例如调查对象刘某家的亲子关系就因互联网而发生巨大改变。2012 年9月,刘某为儿子购置了一台价值4000元的台式电脑,自打刘某家有了这台电脑,他家的生活方式便发生了巨大变化。刘某的儿子不再跟他抢电视遥控器,每晚也不会准时等待天气预报的播出,在互联网上可以自由地观看各种电视节目,随时查阅当地当时的天气信息。刘某说他通过上网能够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了解近来发生的国

内外大事。但他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首先是他儿子把大量时间耗在电脑旁,很少再出门和小朋友们玩耍;其次,他儿子的学习成绩出现下降;因此,刘某没少和儿子产生争吵。谈到这些,刘某对他家购置的这台电脑产生悔意。虽然电脑和互联网给他家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影响到儿子的学习、影响到父子之间的亲情。这个事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媒体对农村居民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

3.新媒体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夫妻关系是家庭内部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夫妻之间关系的和睦直接左右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于调查中发现,新媒体设备的普及与应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内部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对新媒体设备的购买与使用,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夫妻关系的融洽,例如调查中访问的金某。金某独自带着孩子在农村居住,而丈夫李某则在外地务工。新媒体的使用大大地缩短了二人的距离,每天晚上妻子金某都会准时守在电脑旁,等待丈夫上线,二人进行视频通话。新媒体的应用使视频通话成为现实,身居两地彼此不再仅仅停留在声音层次,而是清晰的视觉图像。金某自己也说假如没有网络,她根本无法坚持着自己一个人在农村看孩子,一定会跑去和丈夫一起打工。新媒体的应用,缩短了夫妻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彼此互相了解的时间,这有助于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家庭稳定。

三、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

1.交流范围的改变

在新媒体影响之前,中国农村社会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冲击,原本维系传统农村社会的地缘与血缘纽带也已饱经侵蚀,在血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姓宗族长幼秩序也正在逐渐瓦解。然而相对于城镇地区而言,以血缘、地缘为联系构建出的社会关系依旧或多或少地发挥着效用。就个体而言,单个农民个人在农村社会中的社交关系仍旧较多地依附于血缘、地缘之上。尽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市场化的影响,农民个人的生存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可是“生与死长于斯”根植一方水土的农民亦然无法彻底摆脱血缘、地缘的拘囿。然而,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电话的使用冲破了农民社会交流的空间局限,极大地延展了农民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社区论坛与交友平台,农民个人可以同任何地域、任何背景的网友建立其基于地缘、血缘关系之外的另一种社会关系。因为移动电话和移动互联网络易于双方互相沟通,而且还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交流机会,新媒体正改变着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活圈和社会婚姻生活圈。之前,以自然村落为核心,农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圈和社会婚姻生活圈的关系以不等的距离半径逐渐减弱,这也深深地反映着农村生活受制于地缘因素,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农村婚姻生活中,适龄的男女青年不再受地缘远近的局限。原本拦阻在男女青年之间的地缘鸿沟,因新媒体的存在和应用相对消失。与社会婚姻生活圈相类似,海量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也为农村提供了依靠信息来谋生的职业和靠着新媒体吃饭的职业。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它们是一种技术工作,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并不像农业必须依靠土地,它可以是动态的、流动的,可以随着技术、信息、市场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行业变动。新媒体不仅为农村社会提供新的职业,还正在改变着农村居住者的就业观,同时还延展了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范围。在过去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协同合作的时期形成的以地缘、血缘为联系的社会关系,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随着个人交流空间的进一步拓展而进一步垮塌。

2.交流对象的改变

长久以来,情感要素在农村人际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感性认识在社会交流的过程中基本上起着主导作用。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前进,在商品经济的汹涌浪潮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性色彩,他们在对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往往体现着注重对方能否对自己现在或是将来的生活、发展有帮助,这一交流对象选择标准带有极强功利性、目的性。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新媒体对农村居民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有着显著的影响。农村居民在选择交流对象时,最注重的早已不再是以往的感情要素,“是否对自己有实际帮助”、“财富程度”、“外表相貌”都已经成为不少被调查者考虑的首要要素。

如,购买电脑产品并连通互联网的刘某和孙某就对笔者明确表示他们在使用了电脑,尤其是连上互联网之后,在选择社会交流对象时,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筛选的,通过互联网选择与自己爱好相似或者自己喜欢的类型的人进行交流,互联网业已成为使用互联网的农村青年之间建立新的社会交流网络的平台。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他们所选择的交流对象也必定是那些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也只有这些人才会在互联网上相互认识并建立起新的交流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些使用互联网,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对象选择的人,他们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广泛性,不再受制于传统血缘、地缘和职业圈的束缚,跳出之前的选择交流对象的模式,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余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中经常出现的“俊男靓女”以及各种“美好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在影响着一些农村人的审美思维,这些被影响者也不只是直接使用新媒体者,还包括一些间接影响的受众,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农村的青少年在他们选择交流对象时较为注重对方的相貌、衣着等外在条件。

3.交流形式的改变

传统农村的主要交流形式主要是面对面,这是一种最原始的,也是最直接的交流形式,然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使用,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方式日趋多元化,原始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也已不再是占据主体地位的交流形式,农村居民的交流呈现出逐渐间接化的特征。借助移动电话、互联网的便捷交流形式,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高效化。新媒体的使用使得原本较为繁琐的交流礼仪被简化,交流方式的简洁便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居民在类似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过程中带来的时间上、经济上的浪费,农村社会交流效率也得到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在社会交流形式上,由于移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村居民在社会交流中借助新媒体作为中间媒介的行为日益频繁,这使得间接交流方式在农村社会交流中逐渐增多,交流过程中的感情因素也出现相应的减弱。在调查中笔者发现,43%的被调查者对新媒体的使用程度较高,而更是有7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本人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新媒体”。在这79%的“本人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新媒体”的农村居民中,大多数的人是购买了移动电话、电脑这类新媒体设备。这些新媒体设备的使用使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交流的工具多样化。根据调查,受访的农村居民中大多都不只拥有一台新媒体终端,例如受访的何某,他家在两年中,相继购买了数字电视、电脑、移动电话等新媒体终端,他就跟笔者表示现在他与朋友的交流不再停留在实地面对面的层面,而是拥有了很多选择,既可以通过移动电话进行联系,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字、语音、视频交流。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绝非仅仅受新媒体一方面的影响,而是受制于多种社会因素,是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合力”性改变。

四、结语

关于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从最浅的层面说,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为长久以来缺乏变化和革新意识的农村社会生活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是对农村稳定结构的有益改变;其次,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农村社会交流的空间隔阂,极大地延展了农村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再次,新媒体一定程度上作为农村财富、信息的代表,也会引起农村居民个人地位与交流方式的变化。不过,新媒体并未是百无一害的,正如上文所言,新媒体在家庭内部的交流中可能起到一定的副作用,在农村社会的外部交流中更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注重“外表”的择友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农村社会中新媒体的发展还受制于不少因素,诸如农村居民对新媒体的消费能力不足、农村居民对网络信息的吸收能力较低等问题。在注意改善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蹑手蹑脚,而需要大力支持新媒体在农村中普及,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参 考 文 献〕

〔1〕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2001.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 大学生 思想影响 引导

[作者简介]于卫雁(1979- ),女,河南巩义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河南 郑州 45000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47-02

研究媒介环境学的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此理论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媒介性质要比它传播的内容对社会的影响要大,并且每产生一种新媒介,都将对社会生活带来新的变革。自科技革命以来,社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至20世纪90年代,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体的普及,随即衍生出一种新媒介环境,给文化、政治、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而对大学生来说,它的影响正如高楼地基一样,不牢则社会发展功亏一篑。

一、新媒介和新媒介环境的内涵

随着信息媒介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介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媒介环境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研究此问题时,有必要对其内涵加以分析。

1.新媒介领域的相对性。根据学者研究角度的不同,有的学者称新媒介为“数字媒介”,也有学者称之为“参与媒体”,但尚未有权威定义。宽泛的定义指新媒体在新的技术支撑作用下出现的媒体形式,如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网络、手机等,即相对于电视、户外、广播、报刊传统媒体的新媒介形象。所谓相对即指“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播技术的“新”,越来越多的新科技产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比如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新媒介;二是表现形式的“新”,在传统旧媒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产生符合现代人要求的“新”媒介形式,如电子杂志。实际上新媒介是一个相对化的概念,具有不间断更新的特点。

2.新媒介环境的内涵特性。媒介环境,是一个社会的大众传媒,特别是主导传媒所建构的传播环境、信息环境和舆论生态。麦克卢汉说过,媒介环境就像鱼儿没意识到水的存在,媒介构成了我们的环境,并维持着这种环境的存在。这种环境与生活息息相关,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且在正确引导下呈现正比例增长,反之下滑。社会作为人类生存的共同体,其引导的主体是在共同活动下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衍生出的大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新媒体在此形势下的推广与普及,以网络和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现今社会的主导媒介,使我们身边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历史变革性的变化,这种新形态的媒介环境具有快捷、开放、多元化、立体式、全球性的鲜明特征。

二、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后备力量,是新媒介环境下最为活跃的受众,且这类群体的数量尤为庞大。新媒介环境可以使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时也具有负面效应。

1.新媒介环境冲击着大学生的思维道德与情感意识。面对新媒介环境下铺天盖地的信息,严格全面的审查体系,终难克服不良信息见缝插针地侵入,因此,一些虚假信息、谣言、暴力、敌对势力的蛊惑、色情等垃圾信息,可以在技术的掩护或权钱交易的操作下,冠冕堂皇、肆无忌惮地传播,造成媒介环境的污染。一些沉迷于网络世界而忽略现实世界的大学生变得我行我素、孤僻、不愿与人沟通交流,彼此之间缺乏信任,整个大脑装载的都是虚幻世界,最终人格扭曲化。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大学生受到色情、暴力等媒体环境的影响,丧失道德伦理,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2.新媒介环境改变了部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当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和传播媒介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的摄取、理解,媒介环境的影响促使他们在接受事物的方式上变得临时化、个体化,进而对思想的影响也变得独立化,基于个体的独立和临时所带来的隐蔽特征,使大学生在思想领域的波及面变得难以掌控,因此,我们要加强教育与管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还未成熟,往往易受到非良性思想的冲击,媒介环境侵蚀着判断力、认识力不成熟的大学生,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对自身民族文化和价值的定位,从而建立在传统文化理念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变得荡然无存。

3.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与素质的影响。新媒介下的环境加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缩短空间距离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变得机械化,而虚拟游戏、聊天空间、五花八门的八卦信息都可成为大学生沉醉的温床。北京大学心理系钱怡铭教授曾对北京12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6.4%的网络成瘾者。部分学生受媒介环境的影响,很少参加现实生活劳动,借媒介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有的学生丧志、不听任何人的劝阻、一意孤行,长久下去,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导致各种生理、心理障碍。

4.新媒体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情况。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者起着主导作用,教育者拥有“信息优势”,会得到学生更多的尊敬和充分的肯定,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教育工作中能树立威信。但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强烈的好奇和认同感普遍高于教育者,通过新媒介他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这使得教育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待教育者对信息进行获取和过滤后,时间上很难达到学生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和依赖程度的减弱,教育者主导地位缺失,权威受到极大挑战,不利于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受到很大挑战。

三、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

针对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应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做好大学生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思想防护与疏导工作,营造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空间,同时要因势利导、因事制宜,以确保大学生在新媒介环境发达的时代里健康成长。

1.引导良性价值取向。完善健康的舆论导向,开展群体规范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传播的灵魂,积极的舆论导向是大众传播的支柱,进行团体规范教育是大众传播的任务。基于三者所形成的传播环境,对大学生在媒介环境下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与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掌握都起到积极的作用。良性的价值取向需要媒介把好内容关,从而形成健康的环境。新媒介在营造环境时,要抛开世俗的污浊、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低俗媚艳、传播正确的信息,重点突出健康向上的高雅内容,对不利于大学生发展的负面内容,要坚决抵制消除,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提供有力的成长平台。新媒介环境下的健康舆论导向对青年的心理影响,起到激励、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完善与发扬其形成的良好社会风尚,鼓励支持大家参与到社会氛围中,完善各项有利于健康舆论形成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舆论导向作用,使大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而受此环境影响的人们也会反作用于环境,新媒介环境也能促进内在思想的健康,彼此互相起伏。科学规范群体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形成和舆论导向的巩固起到积极作用,并在群体文化学习中进步,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克制不良诱惑,净化媒介环境下的污浊空气。

2.加强大学生软环境建设。媒介环境不仅限制人,而且能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环境、创造环境、建设环境。一是要推进法治进程,使媒介在法律的管制下良性地运转,加大对新媒介环境的监察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媒介环境,严厉打击扰乱媒介秩序的行为,营造健康、优越的新媒介环境。同时深化改革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建设,在体制上与政治制度上优化媒介。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创建和谐、健康的新媒介环境。大学生群体是新媒介环境最大的受益团体,加强和谐、健康新媒介环境的宣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健康新媒介环境理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树立新媒介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加强新媒介环境建设。三是社会机关及相关组织团体应当负起责任,不推脱、不搞形式、不敷衍,要改变思维方式,不要一心想着经济效益,要从社会长远角度考虑,从整体利益出发,对一些经营信息媒介的机构,相关的职能部门要不定期地进行监控检查,从源头上监管好媒介环境。

3.提高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水平。要在新媒介环境下加强教育者的引导,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由于新媒介环境的影响,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受到极大挑战,但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作用不容懈怠,相对各种新媒介来说,教育者可以对大学生有更正确的引导、更深入人心的影响、更人性化的模式,也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因此,学会利用新媒介环境加强教育者的引导作用,提高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水平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从传统教学模式过渡到新媒介环境下的教育模式,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要制订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学校媒介资源,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比如在教室配备电脑和多媒体投影仪,教师提前做好PPT课件,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上的邮箱、QQ、微信、飞信等新媒介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讨论时事,促进师生之间彼此的了解,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和谐、健康的新媒介环境。三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介丰富的教育内容,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丰富学生的健康资源信息,向大学生传播社会核心价值的内容信息,如典型事迹、道德标准等弘扬社会正气,加强思想文化内涵建设,形成多元化、立体式的全方位“营养”教育。

4.优化大学生的社交平台,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我们要深入开发和利用社会文化娱乐资源,加强青年与外界的交往,让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虚拟的世界。因此,一方面,国家、社会要加大平台设施的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娱生活,使大学生并不一味地在网络中交往,可以参与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交往,从而降低网络的犯罪率。另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参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丰富知识,修正虚拟社会的误差影响,树立正确的人格情操,推动其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身价值的进一步了解。

新媒介环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介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充分体现了科技的发达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新媒介又会在某些情况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采取可行性措施,大力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引导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新媒介环境里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勇.论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公共传播[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2]崔丽娟,刘玉林.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1).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媒体特征;媒体功能;沟通管理;适配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2-0001-06

1 引言

随着以用户参与为主的Web 2.0时代的到来,具有社交性的沟通技术的不断出现,使IT/IS具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属性、网络属性。以sNs、Wiki、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或社会化沟通技术(Soci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SCT)已被越来越多的个体和组织采纳。诸如Twitter、Facebook、人人网、新浪微博之类的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颇受人们欢迎的一种交流和生活方式,供好友甚至是陌生人一起分享信息和交流互动。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已推出具有聊天、分享、评论等功能的企业社交软件(Enterprise Social Software,ESS)或企业2.0(Enterprise 2.0)。如英特尔公司2008年开始启用Planet Blue系统、IBM公司推出的IBM Connections社交协作工具、Ciseo Quad、Yammer及国内的Tita、金蝶云之家企业微博等,来帮助企业实现快速高效的内部沟通。

社会化媒体正以全新的、灵活的方式为个体和组织提供信息量丰富的交流和共享工具,有益地补充和扩展了传统协作与交流平台。它使得“人机交互”变成“人人交互”,促使企业管理从“以数据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也将会给组织和社会带来新的技术能力,继而到使用模式和工作效率。因此,对于社会化媒体的研究不仅将补充现有的沟通管理研究,更可能提出全新的沟通管理理论,并对沟通实践提供建议与指导。

2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及功能

Mayfield于2008年率先提出社会化媒体概念,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化媒体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技术型工具和服务,主要用于用户间交流的信息分享。Kietzmann等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采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创造的允许用户分享、共同创作、讨论和修改用户生成内容的高交互平台。Kaplan和Haenlein则是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一系列以Web2.0技术及意识形态为基础的网络应用程序,允许用户自己生成内容并进行交流,主要包括协作性项目(Wiki)、博客(Blogs)、内容型社区(Youtube等)、社交网站等。

2.1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

Web 2.0是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平台,允许用户生成内容的创造和交换,给予了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因此,社会化媒体最主要的特征无疑是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和传播内容的能力。关系性(Relationship)也是社会化媒体的一个比较重要和突出的特征,社会化媒体相当于一个基于个性化的信息平台上的关系管理系统,除了维系现有关系外,用户还能通过社会化媒体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拓宽社交渠道。Berthon等也指出社会化媒体具有较高的可达性(Accessible)和可扩展性(Scalable),容易获取而且能够用来接触大量的人。此外,社会化媒体通过将图片、视频、文本和传统内容等进行混搭(Mashup)处理并进行互动,从而建立联系并产生有意义的信息传播。因此,有学者提出社会化媒体的特征是其定义的模糊性、快速的创新性和各种技术的融合。

Mayfield对社会化媒体技术特征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总结,提出参与性(Participation)、开放性(Openness)、交流/会话性(Conversation)、社区化(Community)和连通性(Connectedness)5种特性,并受到广泛认可。而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角度来分析,传统沟通媒体常常是由组织中某一点传输信息,沟通网络产生一种中心性,而社会化沟通媒体能够突破这种限制,进行人人互动,从而降低了沟通网络的中心性,具有去中心化作用。与之相类似,Chen等也在其研究中提出社会化媒体具有高参与度和高互动性,同时指出在沟通方面,社会化媒体有着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的特征,打破了传统沟通技术的中心性。

因此,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可以得出社会化媒体6个主要特征:参与性、关系性、广播性、连通性、社区性和开放性。参与性,是指社会化媒体能够激发任何感兴趣的用户主动贡献和反馈,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关系性,是指用户可以与他人相联系,除了维系现有关系外,用户还能通过社会化媒体将潜在联系变成实际存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广播性,是指基于关系的信息传播呈网状双向流动,广播式搜索传播增加了意外收获的机会。连通性,是指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可以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资源等融合到一起。社区性,是指社会化媒体中,基于相同兴趣用户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自组织),并以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开放性,是指除设置保护的内容外,社会化媒体提供的服务都是公开可见的,从而形成可视化关系网和透明的参与,有效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

2.2 社会化媒体的功能

社会化媒体强调技术的人性化,其在组织应用中“社区”、“标签”功能等使组织内部知识的分类加工由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完成,使得知识的各种隐藏属性、价值都被充分挖掘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知识共享。Kietzmann等总结了社会化媒体的7种功能:身份(Identity)、沟通交谈(Conversations)、分享(Sharing)、存在(Presence)、关系(Relationships)、名誉(Reputation)、群组(Groups),进一步阐述了社会化媒体在沟通中的作用。Kietzmann等还指出不同的功能也会带来不同研究问题的启发。例如,身份(Identity)模块中,用户如何采用策略进行自我名片管理(Self-branding)和自我提升(Self-promotion),以及如何对个人隐私数据进行管理等。关系(Relationships)模块中则会涉及到许多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如用户联系网络的形成、密集程度等结构特性以及资源类型转移和交换的流动特性等。

除此之外,Avram指出社会化媒体还具有支持会话式互动,支持社会化反馈和支持社会化网络的功能。社会化媒体逐渐成为个体间沟通新方式,支持个人或专业性分享。社会化媒体还具有知识管理功能能促进知识分类共享,显著提高隐性知识的传递效率,有效挖掘潜在隐性知识、最佳实践和相关经验,形成永久的知识沉淀。媒体服务的开放性,使得媒体具有关系可视化功能。用户可观察到其他用户的交往模式,从而提高关系可视化程度。社会化媒体还可促成非组织关系的形成等。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社会化媒体具备功能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如Facebook偏重关系建立功能,Linkedln更关注身份管理功能,而Youtube则更具备分享功能等。因此,针对不同社会性媒体表现出功能的强度不同,也将形成不同的使用策略。

3 社会化媒体的研究现状

3.1 社会化媒体组织层研究

随着社会化媒体在组织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社会化媒体在组织内应用的研究上。Baltatzis等研究了社会化媒体中的社会网络工具在组织内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工作时采用社会网络工具的机会和收益以及障碍和风险。Wilson等根据对1100多家公司的研究,总结出四种社会化媒体使用策略——预测性实践者(Predictive Practitioner)、创造性实验者(Creative Experimenter)、社会化倡导者(Social Media Champion)、社会化媒体转变者(Social Media Transformer)。同时,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的实时行为流的信息传输、人人互动,使得组织沟通模式突破以往等级制的限制,更加趋向扁平化、网络化,从而对组织沟通模式产生影响。

社会化媒体在组织中的应用带给知识管理新的挑战,如何促进知识管理和团队协作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重点,Seebach分析了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知识交换的知识类型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强度对知识交换质量的影响。还有学者研究了社会化媒体在组织内采纳的影响因素,如Schoendienst等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在工作地点使用微博的驱动因素和抑制因素。Wattal等则在研究中指出网络外部性对组织内的博客使用的影响。最后,社会化媒体基于关系的联系,也将对组织内部社会网络的形成产生影响。组织内部社会网络分析、基于关系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影响以及社会化沟通媒体对组织创新、组织沟通绩效、组织协作的作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也都可能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3.2 社会化媒体个体层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也对个体带来诸多影响。社会化媒体具有的身份管理功能带来的印象管理、资料管理、可见度管理和身份管理等也都是亟待系统研究。例如,Chiu等就研究了个体在应用社会化媒体过程中的自我揭露对于增强个人社会吸引力及个人联系建立的影响。同时,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低成本平台,个体可以通过平台向公司内部和外部展示个人特色。社会化媒体提供的即时信息及直言反馈对个体来说是一种学习机会。因此,个体采纳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化媒体应用对个体知识管理、创新管理的影响也需要更多的研究。例如,Brzozowski等在研究中指出可视化的反馈能够刺激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中的持续参与,而上级或者同事的使用会促使用户采纳或重新使用社会化媒体。Wattal等也在研究中指出他人的积极反馈对于社会化媒体的使用具有积极影响。除此之外,Gray等还实证检验了社会书签系统如何提高个人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同时,社会化媒体对个体社会网络影响以及个人人际网络特征对团队、成员绩效影响等都有待进一步验证。

4 社会化媒体与沟通管理研究

4.1 沟通管理研究的发展

社会化媒体的飞速发展,影响了个体之间的沟通方式,也给组织内部沟通带来了新的影响。由此,组织内部沟通也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从依赖传统媒体的沟通,到基于计算机媒体的沟通(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再到今天的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沟通(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SMC)。随着沟通媒体技术的发展,组织和管理结构变得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甚至全球化,如图1所示。

沟通管理研究也经历着从研究“行政沟通”向研究“人际沟通”发展;从以“纵向沟通”研究为主,向以“横向沟通”研究为主,进而向以“网络化沟通”研究为主发展;从“单一的任务沟通”研究向“全方位的知识共享沟通”研究发展。在信息系统领域,针对CMC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如媒体丰富度理论(Media Richness Theory,MRT)、任务一技术适配理论(Task-Technology-Fit,TTF)、媒体同步性理论(Media Synchronicity Theory,MST)等等。

基于Web 2.0平台的社会化媒体具有的特征、功能使其发展速度惊人,对传统媒体的沟通模式带来了挑战,传统沟通媒体理论能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同时,社会化媒体基于关系的社交也带来了新的研究背景,学者们开始用社会网络的结构方法而非属性方法进行研究。Sarker等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研究了跨国虚拟团队中沟通和信任联系,Chiu等也在研究社会化沟通媒体中个体自我揭露的影响时用到社会网络理论。因此,社会网络理论也开始逐步进入IS研究领域,也为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奠定基础。而对于社会化媒体的研究是结合以往理论进行分析,还是进一步提出新的理论体系也都是未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CMC与SMC的比较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社会化媒体具有一些新的变化,如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结构的变化,用户不仅可以查阅,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并传播信息。为了全面了解社会化媒体对沟通带来的影响,有必要对基于传统计算机媒体的沟通(CMC)和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沟通(SMC)进行一些比较。由于社会化媒体有新的基础技术架构、信息组织逻辑和功能应用,因而与前者相比后者有着很多新特点、新功能。下面从信息逻辑、沟通结构、信息传播方式、用户参与程度、关系可视化程度、生动性、开放性、知识管理能力、集成能力、社区化能力、非正式组织形成等11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显然,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沟通与传统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相比具备了更多优势,强大的Web 2.0平台基础,增强了沟通的灵活性、开放性和高效性。增强的知识管理能力更能促进知识分类共享,隐性知识传递效率有效提高,挖掘最佳实践和相关经验并保留以实现永久的知识沉淀。社会化媒体还可以帮助快速形成社区,形成有价值的社会网络,网络联系人的相互可见,将潜在联系转换为实际存在的联系。同时,社会化媒体的应用还有助于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及可视化。还有一些社会化媒体具有的社会网络分析的功能等,还能帮助挖掘有价值的联系。

4.3 未来研究方向

以MRT、MST为代表的经典沟通管理理论大多遵循适配(Fit)思想,认为沟通管理是一个任务、沟通媒体、成员以及组织环境之间的复杂适配过程;适配的程度决定了沟通有效性(如图2)。现在,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导入,必然引起组织、成员、任务等要素的相应变化以重新形成沟通适配,称之为“适配重构”。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就是解释、预测进而控制这个复杂的适配重构过程,构建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沟通管理理论和模型。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是未来研究的实践基础,也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

(1)媒体角度的沟通“适配重构”研究。现有沟通理论多关注媒体的即时性(Immediacy)、生动性(Vividness)、并行性(Parallelism)、可处理性(Processability)、可达性(Accessibility)等技术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同步性、丰富度等综合指标。这些特性显然无法适应对Social Media的分析。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Social Media的能力和特征,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组织内社会网络结构、信息传递模式等的变化。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对媒体同步性理论(MST)进行改进,以充分体现Social Media的能力和特征。同时,“技术在文化上不是中性的”,与西方相比,中国人在对Social Media的感知、使用偏好和习惯等方面有很多差异。因此,研究怎样的社会化媒体的能力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文化情境下的沟通适配,以及中国文化特点如何影响组织成员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都非常有意义。

(2)组织和成员角度的沟通“适配重构”研究。适应性结构理论(Adaptive Structure Theory,AST)认为先进技术将在组织中触发适应性结构变化,反过来组织中的结构和人们对技术的选用行为(Appropriation)又会影响技术的使用效果。因此,沟通适配不仅受技术特征影响,还与技术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被恰当地使用密切相关。因此,要关注社会化媒体的沟通过程中的人员行为、组织管理等非技术因素,建设恰当的组织环境和人际交互关系、结构关系,进而促进沟通适配的重构。传统的沟通管理理论多是基于态度(Attribute)和行为(Behavior)视角,在社会化媒体的情境下应该更多地考虑结构(Structure)和关系(Relationship)视角的理论创新。

(3)任务角度的沟通“适配重构”研究。任务,技术适配理论(TTF)指出技术要想对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则该技术不但要被使用,而且要与所支持的任务相适配。任务特性是形成沟通适配的主要因素,不同的任务代表着不同人员及组织结构和不同的信息需求。不同任务条件下,社会化媒体所发挥的作用和作用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因此,建立不同任务条件下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沟通适配模型,探讨不同任务类型的沟通管理机制问题也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