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演变过程 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New Ideas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I Yupeng

(School of Marxism,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2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ent, and further think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an's spiritual homeland, and how to treat to the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evolution process; content analysis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同时还包含道家、佛家等多种文化形态。浩瀚的传统文化是代代中国人不断创造积累的结果,而时至今日,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已不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人的心灵得不到充实,长此以往精神家园将不复存在。当下,伴随着多元文化的迅猛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消融,也更是加剧了人们内心的彷徨。此时,构筑人们的精神家园就显得尤为重要,寻找精神家园也就是要摆脱当下这个日益物化社会的控制,升华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同时作为个体,还应该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1 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至近代几千年的发展中,始终是一脉相承。但是到了近代,随着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加强和冲突加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才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因此以为界,将传统文化的演变总分为两个阶段。

1.1 以前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当时人们的状况对文化产生的影响较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先秦时期孔孟开始建立,经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改革,到程朱理学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间也有外来文化的传入,但大都被我们同化了,比如东汉传入的佛教,至明清时期,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因素,已经明显具有本土化的特征。中华民族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同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正是传统文化强大的同化和包容力量,即使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也并没有改变传统文化的核心。

马克思称中国是历史的停滞,是一种超稳定的社会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到近代,以自然经济为根本的整个封建社会,并没有危及文化的根本。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内部构成要素和结构有些许的变化,但稳定的社会形态却使传统文化得以一脉相承。

1.2 开始到现在

从开始,随着一系列的战争,中国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同时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也流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被迫纳入了世界文化体系,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近代中国所指的西方文化,主要是围绕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变化发展的,从地域上来讲,是以欧洲和北美大陆的文化体系为主。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截然不同,面对这样的局势,传统文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难以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但是又不得不跟随社会的发展,匆忙转向了近代新文化。

第二次以后,中国先从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再到维新变法是学习西方的体制,但都没有达到目的。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后来的对中国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根本上都反映了传统文化出路的选择。科学和民主思想的进一步融入,众多学科的确立和研究领域的扩展,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未完全断裂,而是吸收了新的内容,正以新的面貌缓慢的发展。直到期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空前的破坏,甚至是毁灭。

1980年代以来,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到来,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都有迅猛发展,同时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前景不甚乐观。

纵观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它起源于农耕时代,是一种产生在农业经济土壤中的文化类型。而八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心理,这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与此同时,近现代的大部分时间,由于众多的原因,传统文化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因此,产生于农业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文化不应该为当下人精神家园的各种问题负责。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分析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内容

第一,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我们所追求的的是人、自然以及社会的普遍和谐,在这种环境中,强调的是和而不同,并不是不承认差异和矛盾,而是要防止矛盾的激化,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我们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

第二,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有一贯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勤奋、勇敢、吃苦耐劳的美德,有百折不挠的抗争与自强精神。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时期,这些都是当代人精神家园的建设所需要的。

第三,注重个体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以人格道德为尊的观念。个体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人格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为此,儒家的“杀身成仁”之说和“舍生取义”之悟,都是其重视道德价值的典型表述。作为个体要注重内在精神境界的提高,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时时遵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精神的迷惘,净化社会的风气。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人的现世价值,提倡包容和会通,还有自尊自强、以民为本等传统观念并不仅仅与农业社会同始终,而是我们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需要的永恒精神。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的内容

首先,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社会中有严格的规范,尤其是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不容置疑。为此儒家提出了“三纲”和“五常”的观念,以此来规范社会的秩序,最终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社会。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主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重人情贵亲疏的观念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法制不健全,这种伦理倾向导致在社会生活中人治重于法治,即出现了权大于法的现象。但是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体系不断的完善,然而这种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说明人情重于法制的观念依然影响着现在的社会。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鄙视商人和工艺技术、尊道鄙器、存理去欲等一系列观点,这些无疑是与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相矛盾的,也不符合当下人的精神需求。

传统文化中虽有消极的因素,但是它毕竟产生于几千年之前的农业社会,而如今是工业社会,经济基础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思想观念的不同,因此产生于小农社会的传统文化不应该为当下人的精神迷惘负责。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在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不能一味的维护传统,而更应该重建传统,用重建的传统文化提升人的精神空间,让其在今天的社会再次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0.

[2] 朱耀廷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国轩.大学中庸[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传统节日;民族性;设计;文化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关于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璀璨的历史,形成了诸多光彩夺目的民族文化传统。它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一个产物,鲜明的印记了农业文化烙印,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社会规律和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它凝结着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伦理情感、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其影响力从古至今,无处不在。

所谓“节”,是针对一年中气候变化而言的。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分为四时八节。后来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把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统称为“二十四节气”。据《礼记·曲礼上》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此观之,节日是一种固定的风俗,一旦形成就很难再取缔,它只能继承发展,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改造和补充,这就使节日风俗具有传承性的特征。

(二)关于设计文化

1、文化的定义范围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文化总是在连续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没有继承,文化就会断裂;没有创新,文化就会枯竭。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同当前国际经济潮流的发展趋势一样,设计也是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活动。

2、当设计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现在正流行着一种说法,“设计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的时代是设计文化时代也是文化设计时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信仰以至自然环境和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表现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是不相同的,对色彩、造型、文字也会各有偏爱。而这些偏爱也会反应到传统产品的设计中。

有史以来,东西方文化就有过积极的交流,这种交流和对话,为地区之间的了解、交流做出了贡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真正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设计艺术正朝着“民族化”大流发展。例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文化正大规模的影响着亚洲国家,由圣诞节衍生出的设计就是运用了西方节日文化内涵,这些西方节日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时,已不再是单纯地购买产品,而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进行一种文化熏陶。可见,设计艺术民族化,已成时代的潮流。对今天的学者来说,只有在世界史的宏观视野中,在各大文化的比较中,中国的特色才得以显示出来。

二、现状和问题

(一)关于传统节日放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放假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这些年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中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二是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针对在法定假日调整方案进行了网上民意调查,由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2个结论:1、有利于保护民族的文化身份、民族情感、民族的精神方式;2、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放假是顺应时展的一种趋势,是迎合本族人民对于复兴传统文化的迫切要求。

(二)设计,不能没有文化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民俗和文化,更没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半个世纪来,人类科学技术又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全球化是一个尚在争议的话题,因为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就会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在城市规划方面我国卷起各种“狂潮”,短短不足20年的结果,尽管房子建了不少,但是“千城一面”。

(三)由反思回归论述的主题

因随着黄金周、洋节日的增多,我们的传统节日正逐渐被人们遗忘,由节日文化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不能不得到正视。黄金周出游是批发式的旅游,对旅游景点压力很大,不少地方政府、旅游经营部门都竭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热衷于在风景名胜上建星级宾馆、桑拿等,导致了景点的“城市化”,法定假日调整势在必行,国家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淡薄也说明文化遗产的流失,而从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才是设计创新的出发点。

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如中国人的筷子与西方人的刀叉,设计师应秉着“something new, something different”的设计哲学从传统文化和思想根源中汲取设计思想,但同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应用也不能忽视。设计文化的重点不只是强调文化的差异,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设计师的根本责任与任务及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创造美的、健全的、平衡的与环境协调的适合人类生存,体现人类文明的和谐空间。由传统节日传递出的中国文化其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也正体现了这点。

三、结语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3篇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指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广义的文化,它不仅包括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意识形态,还包括文学、历史及其它反映本民族特色的道德和精神产品。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天下和平的伦理文化,涵盖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智慧,是我们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丢弃和遗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西方文化和思想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众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民族认同感较低。

2、外语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研究综述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普遍较弱,即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张为民,朱红梅,2002;何宇茵,2011;张明亚,王晓梅,马娟娟,2014)。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英语学习上,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大量地接触西方文化,久而久之,西方文化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明显(田国力,朱燕,2007;刘东艳,2007)。尉明宇(2014)总结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负效影响,他认为考试不仅会打乱教师的教学计划,迷失教学目标,而且令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高分低能。

虽然学者们的研究并非直接关注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但是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英语学习方面,目的就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忽视母语文化,对母语文化认同感较低,在这样一种全球化大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实行英语分级教学

学校应该改变现有政策,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对英语进行分层教学。按学生水平分班,不再强制要求大二才能报考四级,通过四级才能报考六级,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允许他们大一就可以参加四级考试,甚至可以直接参加六级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选修专业英语,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这样一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可以使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上,二来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把英语和他们的专业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也更好的为未来就业服务。

2、增加教材中的中国元素比例

虽然我国现有的教学大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化的重视,但是,大学的英语教材、教辅却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因此我们可以在英文教材教辅中增加中国文化元素比例,把他们融入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各项能力中去,这样可以从宏观上指导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国文化的份量,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的地位,增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意识。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有一半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就必须提高英语教师的母语文化素质,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正如鲁京晶(2013)所指出的,当今外语教师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外语教学能力。她所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具有正确对待和尊重不同文化,宽容和理解不同文化价值的态度;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熟悉本族文化的历史现状,也了解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等。这无疑对外语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所以外语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还要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母语文化知识,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兼具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教学能力的老师。

4、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4篇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包含本民族发展过程当中的众多优秀文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记录着我们民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通过对语文教学进行一定的传统文化渗透,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体味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 

2.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文化底蕴较为深厚。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传统的中华文化,能够加强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3.有助于抵御不良文化冲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所接受的信息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一些不良文化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腐蚀。高中教师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提高学生对相关文化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正确价值念的形成。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当中,一些语言语法的学习以及课文的学习有时晦涩乏味,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常常提不起兴趣。高中语文课程通过引入一些语句优美生动的诗词,亦或是有趣的寓言故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引入的传统文化内容较为单一 

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课书当中,所引入的传统文化大多是古诗词和一些古代的文言文名篇,教师通常情况下就是对课本上的古诗词以及文言文进行讲解,不会过多的去引入其他的传统文化内容。有的教师对课文上的诗词所进行的讲解以也只是诗词表面意思的讲述,常常忽视带领学生去体味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使学生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常常忽视学生的情感观念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当中的渗透并不是仅仅的局限于高中学生对相关的名句名篇的掌握上面,以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古代诗文为案例。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进行的古诗文学习,教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诗文的讲解,进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而对其产生思想共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一些高中教师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上面,主要对古诗文的结构特征以及语言翻译进行重点的讲解,或者是教师将自己对故事文的理解直接告知学生,缺乏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思想以及价值观念和表现方法等相关方面进行学生自己的思考,忽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观念。 

3.忽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我探究 

一些教师,通常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高中教学当中存在的渗透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者是直接传输教师自己的观点,以应付相关的考试。常常忽视学生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和理解。有的教师甚至武断的强加给学生自己的观点,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较少且单一 

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多只是在高中课文当中插入一些古诗或者是古代文言文,教师通常是通过对这些诗词以及文言文的讲解,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目的。但是这种单一的方法也只是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初步的接触,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2.教师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学生考试技巧的训练,在进行语文课文的基本教学之后,常常忽视学生的深入性发展。通常就是对学生进行针对高考的模拟练习,通过对大量试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根本不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教师的传承方法缺乏创新 

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中,常常采用教师讲台上讲授,学生在下边听,对文化传承的形式较为固定并且呆板,缺乏创新能力。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常常会使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动力,这严重的阻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传承主要措施 

1.增加传统文化在高中教学当中的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指的是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通过对不同范围以及不同题材的传统文化内容的增加,如增加一些传统文化当中待人接物方面的内容或者是增加一些人物传奇故事等内容,进而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的內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的学习,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 

2.采用多元化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例如,在对《兰亭集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任务下达,让学生自主预习《兰亭集序》,之后以情景剧的形式再现作者写作时的场景,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师在对古诗词的讲解当中例如《琵琶行》,教师通过对其中一些描写书手法的讲解,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写首小诗,从而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3.加强对教师相关观念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以及传承的重要时期,教师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进行一些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进而促进传统文化在高中学生当中的传承。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提高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传承力度,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关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通过组织相关的内容学习以及培训,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加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传承。 

五、结语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进行相关的传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等。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在增加学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文章通过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进行相关分析,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传承传统文化提供相关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珊珊.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剑南文学,2011,(10):68.

[2]武育新.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11.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鲁迅;传统文化;反思;生存境遇

中图分类号:I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2-0052-03

鲁迅研究作为一显学成果丰硕,但在对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上还存在偏颇:要不把鲁迅视为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的罪人,要不把他视为一个结束旧传统文化而开启了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启蒙者。无论哪种倾向,笔者都认为是一种主观化的武断。因为鲁迅就是鲁迅,他有自己对传统文化最本己的体悟和感受。离开鲁迅本己的生存境遇去妄加评议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决绝”或“渊源”,都会导致一个背离鲁迅思想价值和意义的倾向。本文试图立足于鲁迅对“现在”的把握、对本己生存境遇的体验,来略谈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批判性审视的反思态度。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审视有一基本点:“立人”:“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正是立足于“人”这个基点,鲁迅开展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而民族、文化和人都只有在特定时空方能显出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鲁迅思想创作的独立价值就在于他能以清醒的态度把中外文化纳入自己的“时空”即“当下”生存境遇来感受理解。

,古老中国封闭的大门被撞开,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发现除“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大中国外,还有另一并列的“西方世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各有其自足性和相对封闭性,且这两个空间互相激烈冲撞,两种全然不同的文化观念既互相吸纳又互相排斥。这是一新的“春秋战国时代”,鲁迅就历史地“被抛”于两个相撞空间的“夹缝”间:他立于此“夹缝”且不得不面对这激烈冲撞和这残酷现实:这是属于他的生存境遇。立于此境遇,西方文化对他而言,是异己之物,可信不可亲且无法驾驭无法左右;中国文化虽可亲却已是一幽禁自己的“笼子”。何去何从?如何选择?作为有思想有感觉的生命个体,他必须生存下去且要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此生存境遇的感受体验中,鲁迅展开与中外文化清醒地“对话”。真正的对话,是每位参入者心怀本己的当下境遇和反思的,否则他就无法传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而对话的生命力就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被抛于历史夹缝的生存需要决定了鲁迅必须进行对话。“对话”本质上就是批判,是面对现实问题,清醒诊断、把握,并进行理性反思和反观。正是在这本真“对话”意义上,鲁迅认识到一切文化都有其局限性,在他那儿不存在任何文化神话,因此在对待中外文化的态度上,他是主张“拿来”:占有,挑选,创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2]而在这“拿来主义”中内在隐含着一种鲁迅思想中最易为人所忽略的一点:“复古”的诉求,即守持与复苏中华民族“固有之血脉”的愿望。鲁迅不是一个为批判而批判,为消解而消解的文化虚无主义者,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解构是立足于“当下”,以积极的建构意向为指引的。

作为一名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鲁迅别无选择面对的是本民族的生存境遇和自己的传统文化。尽管他坚信传统文化已无力保存民族,坚信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尽管他也极力批判传统文化,将中国几千年的家法宗族礼教思想说成是“吃人”,但他对传统文化依然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精神联系:即在理智上反传统文化,在情感上却皈依传统文化精神。事实上作为对传统文化持激烈抨击和批判的文化建设论者的鲁迅,恰恰是现代中国最富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人。因此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复杂又矛盾,对传统文化的审视既清醒也痛苦:他在激烈批判传统文化中扼杀摧残人性的封建思想时,又时常“自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他清醒在于他并不绝对否定中国古代任何一种文化,他痛苦是因为他同时又失望于古代所有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他看到的不仅是文化,还有文化后面的“人”,他对文化的解剖,实际是对文化后面“人”的解剖。在内忧外患的生存境遇中,作为一个被抛于“此”而“在”的知识分子,他的“操心”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忧患与焦虑:他多么希望能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中寻找到中国人自我肯定和尊严的依据,多么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推进中国现代进程的“活力动源”。然而在中国历史里,他所看到的却是“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3]希望之深切,失望也就深切。正因此,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比之同时代的作家尤为深刻。

批判不是否定,而是一种反思,一种能达及事物本质的思考,其现实动机在于历史的反思。历史的线性流程往往给人们显示或摆明了事物的来龙去脉,但总为某些观念所遮蔽。因而只有凭借对历史的“清理”方能揭破这些观念的荒谬,触及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现在”筹划“未来”。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公正的:他批判传统却又否定与传统决裂,认为中国新文化建设应“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4]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能清醒认识到传统文化存在的痼疾和缺陷,并能结合民族生存境遇和时代精神,将传统文化的部分内涵进行合理性改造和现代性转换,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使其合理内核得到现代性再生。正如西方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所说:传统是过去与现在不断遭遇、相撞、冲突、融合之中产生的种种可能性或可能世界,是我们所理解的未来,传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概念,传统没有封闭的疆域,不是被限定被凝固的,它永远处于被制作状态,指向可能的世界。鲁迅以思想家深刻的洞察力反思到这点,所以在看似与传统文化“决绝”的背后其实是在寻找文化“新生”希望,“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5]

文化是人的一种创造。人创造一种文化是为体现人的愿望和要求。反思传统文化,鲁迅寄予寻求的是“民族人”即“现代”健康的国民。而“现代”这一时间概念已表明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立足他当下本己生存境遇。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与碰撞,于鲁迅意识中刻下了一鲜明的时间印痕“现在”。“现在”就是与过去、将来的时间性到时,而时间性就是“人”的存在。正是对“现在”这一时间概念的本真体悟,鲁迅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提出了“立人”和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张。“现在”属于个人,同时也属于民族、国家。“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6]于鲁迅而言,批判传统文化涉及的已不是个人好恶而是民族生存。因为时间只对生存而言,“现在”属于活着的人,要保留或批判传统都是为谋取“现在”人的生存发展:“要我们保存国粹,也要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要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它是否国粹。”[7]由此可看出,鲁迅要改造的是“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为“现在”的人争取更多做人的权利和生存条件。传统自身已没有了变化的能力,它的任何发展变化都要通过“现在”人的改造和利用,而改造和利用了的传统也就“现在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这种深刻认识,正是鲁迅立于“现在”中国的境遇中感受出来的。反思“过去”是为更好地把握“现在”去争取中国“未来”的发展契机,去思考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出路和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自身的出路,正是在此意义上,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启蒙者的历史地位是无法抹杀的。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就是立足于“现在”中国才获得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离开了这个“时空”,鲁迅就不再是鲁迅,他的思想文化价值也无法获得认证,当鲁迅在接受开放的西方科学理性光照之时,势必要反观并省思延伸在他脚下的传统文化,所以鲁迅不可能成为一个者或全盘“西化”者。我们在研究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必须认识到这点。

“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取过做人的权利”,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中,鲁迅洞察到这点,也看到了传统文化自封式的对“人”的扼杀。在他小说创作中,无论是社会底层的农民还是知识分子都无立足之地丧失了做人的权利,人完全被排除在自己的生存空间之外,就连鲁迅自己也如此,他自喻为一个过客,也没有一个自由生活的“空间”。即使有能容纳人的空间也是令人无法呼吸的“铁屋子”,在这空间里,传统文化无形的力量摆布着人,人的生命力畏缩于这一顺从摆布而无反抗。“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吧,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干,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8]有这样“人”的民族是绝无生存发展希望的。鲁迅思想的深刻和睿智就在于他反思到:人创造了文化但文化反过来又可以扼杀人的生命这一文化悖论。在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中国历史中,尽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又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9]但传统文化负面因子的影响使得活着的人只是些被砍去了藏着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服役”的国民。人的内在欲望、情感、意志和外在言语行动:“是早已布置妥贴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凌虐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地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10]传统文化的封建因子所导致的对“人”的个性斫伤与戕害,对“人”的思想与自由权利的规范与牵制,不能不激起鲁迅强烈的反抗、深刻的怀疑与否定的批判:人人都既吃人又被吃,既被吃又吃人,从而失去了作为独立“人”的理想,失去了追求独立“人”的价值能力,也失去了作为独立“人”的合理人生――这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乃是整个民族的悲剧。鲁迅的这种基于人的生存意识的文化批判,显而易见是为改变“现在”人的生态环境和民族的生存境遇的。

历史文化不是永不回返的某种独一无二的东西。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传统不承认有什么过去与现在,相反,历史文化将传统相应地伸展到“现在”,深入现实之中。正因此,鲁迅基于“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就更显深刻。他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理想在不撄”,“宁蜷伏堕落而无进取”,是以牺牲个体人的欲望、情感来换取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平静。正因此,鲁迅读古文化史,唯有寂寞萧条之感。清醒反思中他更多看到的是传统文化负面因子所导致的个体生命戕害与个性沦丧。“魔鬼手上,总有漏光的处所,掩不住光明”。[11]所以他要反戈一击,“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一条活泼泼的生命之路,这就是他“立人”的现代文化价值意识。“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12]“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13]反思到传统文化对“现在”人的思想的渗透与规定,鲁迅激情地呼吁着一个真正的“现代人”,就要“大胆的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14]“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15]把对文化的反思与对人的思考紧密结合,是鲁迅立于“当下”的生存境遇的最本己的生存之思。

执著现在重视自我生存体验,也是鲁迅改造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他强调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要“睁了眼看”,“人们的确是由事实而重新醒悟的”。鲁迅深知“现在”是“过去”的继续与变异。在他看来,中国历史上的两种时代:“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与“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正是中国人现实奴隶根性的由来。这样鲁迅就对奴隶性文化的历史展开了“刨祖坟”式的反思,进而促使国人从“铁屋子”里醒来,重塑敢想、敢说、敢干的现代文化人格。“从前没有听到苦闷的叫声。即使苦闷,一边叫错;少的老的,一起摇头,一起同骂”,[16] “中国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致老死”,生命要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17]“立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重本己生存体验,势必促使鲁迅反思传统文化的同时,首先面对的就是处于传统文化中的自我。人有作出个体决定的独创倾向,同时又必须依赖于某种传统,在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二律悖反的冲突。在鲁迅正如此,处于当下本己的生存境遇,鲁迅体会到了传统惰性的强大而深感悲凉沉重,他竭力发现并摒弃自己灵魂中渊源于古旧文化的鬼气与毒气:“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因此耳濡目染......但自己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18]就是在这最本己的自我反思中,鲁迅表现出作为独立个体生命的自我欲望、情感、理性,开出国人新生之路的希望。也是在此清醒反思中,在“五四”不乏盲目的热情乐观时,唯有鲁迅时时用历史的顾盼,“抵抗暗夜的袭来”,而深处忧患孤独之境。

传统既是一历史概念,又是一现实概念:它不是历史陈迹,不是已死亡的东西,而是来自“过去”且“现在”仍有生命活力,是“现在”的“过去”,是“现在”的一部分,并且还是“未来”的基因。传统文化是无所不在也是无法割断的。作为中国思想界之精神战士,鲁迅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冲突――从共时性角度看,处于中西文化交互撞击与震荡之际,他必然会接受现代意义的价值观念;从历时性角度看,他又处于蕴含着传统文化结构的现在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传统保持着亲和关系。这种深刻的悖论使鲁迅产生了一种悲剧性生存意识:既要把自我视作传统与现实的异己力量,又要观察醒悟出自己与之对抗的传统文化的生存关系。他要批判的不仅是“吃人”的历史、可憎的现实,更有满带“鬼气”的自我。他要与传统、现实,更要与自己进行搏战,其间的悲凉与寂寞、痛苦与沉重使他反思传统文化的心情、态度更显复杂。事实上鲁迅反思传统文化过程中显示出的乃是他向自己的生存境遇和局限的抗争精神。于这种抗争中,鲁迅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与生存的方式,同时也接受了命运所带来的责任:执著“现在”,反思“过去”,开出一条真正“现代人”的新路。“遇见所是和所爱的,他就拥抱,遇见所非和所憎的,他就反拨”,[19]鲁迅就这样“背负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力图使中国的国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20]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21]被抛,是人的命运所在。当命运把鲁迅历史地抛在两个“空间”的夹缝,两种文化的对峙之际,除了面对,除了反思,除了抗争,他别无选择,他只能与夹缝、对峙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管这条路有多漫长、多坎坷、多孤寂,他只能孑孓而前行。

参考文献

[1]鲁迅.坟・文化偏至论[A].鲁迅文集[C]. 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2年版. (以下同)

[2]鲁迅.且界亭杂文・拿来主义[A].

[3][5][8][10]鲁迅.坟・灯下漫笔[A].

[4]鲁迅.坟・摩罗诗力说[A].

[6]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七[A].

[7]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五[A].

[9]鲁迅.且界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A].

[11] [17] [21]鲁迅.热风・四十,六十六[A].

[12][13][14]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A].

[15]鲁迅.坟・论睁了眼看[A].

[16][18]鲁迅.坟・写在坟后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