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施工技术方案

电力施工技术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施工技术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力施工技术方案

电力施工技术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方案

一、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1.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对于坝坡的混凝土面板主要采用无轨滑模施工,面板由中心条块向两侧跳仓浇筑,混凝土由自卸车水平运翰,混凝土由自卸车水平运翰,,“U”形溜槽人仓,人工摆动溜槽布料。面板混凝土严格按规定每层厚25~30cm 分层布料,卸料口距滑模上口不大于1m,插点间距不大于40cm,振捣深度达到新浇混凝土层底部以下5cm。模板滑升时,模板上口严禁堆放混凝土,两端提升平衡、均速、同步。每浇完一层混凝土滑升一次一次滑升高度约25~30cm。不得超过一层混凝土浇筑高度,滑模的滑升速度一般为1m/h 到2m/h,对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及时进行人工修整,抹平和压面。

2.预应力锚固技术要求

在实际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在设计预应力锚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坝型有所区别,对于施工强度、稳定性的要求也就不同,从而造成强度、稳定的标准不一、分析方法不同,为保证基础结构施工的安全、稳定,并使其与上部结构相适应,可根据上部结构的规格、类型、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标准,来选择相对的规定、标准。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锚固的施工角度,对于锚固的荷载、锚杆的数量有着一定影响,应综合考虑锚固施工的标准与场地条件来选择角度。

3.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对于坝体的填筑,其主要的作业内容、关键技术就是坝面的流水作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作业方向、工作段的划分,不仅需要考虑到坝体的最大面积,同时还应保证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能够以正常的方式进场、运行。在划分坝体流水作业面时,可将大型碾压机械的施工条件作为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其宽度应超出机械压实、错车时的最低标准、条件要求,可初步设定为10m 到20m 左右,而长度则需要综合考虑机械的型号、性能以及作用,在保证机械能够正常作业的前提下,可初步设定为40m 到100m 左右。对坝体的填筑,在划分施工流程、次序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施工的标准与设计要求,根据作业强度、填筑面积、铺料方法、场地气候等多种条件因素来决定坝体填筑的作业流程、具体步骤。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实在低温气候或冬季进行施工时,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可能的减少循环操作、生产的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材料流失掉的热量。坝体的填筑,在科学划分、合理明确坝体流水作业面后,方可按常规方法继续施工。

4.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导流设计方案的专业性、完善性,对于整个项目施工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项目的施工通常会选择修筑围堰的方法来解决导流问题。在实际的施工中,倘若施工场地位于河流上方,由于水工建筑结构的施工需要在土体稳定、干燥的岸坡上进行,为有效疏导河流、将水体引向预定的下游位置,就需要采用围堰技术来解决导流问题。对此,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必须综合考虑施工场地内的地质结构、水文特点、气温条件等自然因素,如果在枯水季节或流水量较小的时段进行施工,能够大幅降低导流工程的作业量与难度,以至于节约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施工导流,应严格依据我国有关的标准、规范,考虑到河流在年度内的周期性变化,合理组织、明确安排生产活动,优化配置项目的财力、人力、物质资源,详细划分导流时段,拟定具体的导流设计方案、措施,以施工进度、周期、河流周期为核心内容,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在自然条件、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期围堰导流是最为经济、适用的技术方案。

作为一种临时的挡水结构、设施,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增设围堰,主要是为水利枢纽建筑结构的施工建设创造条件、打下基础,在设计水利枢纽建筑结构的过程中或施工时,应事先开展水利模型试验,对结构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围堰的性能与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规划围堰结构的平面布置,其能够保证围堰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还可有效减轻河道冲刷、航运排水的压力与困难。

二、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意义可归纳为4 个方面: 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按预定的时间交付使用,及时发挥投资效益;加强进度控制,有益于维持国民经济秩序的良性循环;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可给承包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监理单位实行进度控制,可以加强进度控制的效果。

1.施工质量的管控。在项目施工前,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对勘察、测量、放线的结果进行复核,为项目的施工打下基础。综合考虑到坝体、围堰、枢纽建筑物等关键工程的施工,应事项对其施工班组的技术能力、施工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工程标准、设计要求,从中找出施工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制定具体的防范、整治措施。对于施工物料,在进场时应组织进行审查、检验,所有产品必须附有齐全的出厂证明、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书等资质文件,通过抽样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倘若存在问题,应立即与厂家沟通或组织返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待确认一道工序质量合格后,由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验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应责令进行修复、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2.施工进度的管控。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应根据项目的工期要求,结合项目的生产水平、技术条件、施工能力,事先拟定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考虑项目施工标准与设计要求,对生产作业的次序、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定期对实际施工的成效进行分析、审查,与进度计划作详细对比,倘若存有较大差距,应找出原因并对施工方案、计划等事项进行调正。

3.施工成本的管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主要围绕项目施工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进行。在实际的工作中,所有施工物资的采购,应事先调查、分析相应的市场价格,通过对比多个供应厂家的行业信誉、生产能力、运营规模等资质条件,以经济合理、质量安全为核心原则,选择合作单位。对于物资的使用,可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综合考虑每道工序、施工班组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完善的标准,避免出现浪费、损坏情况而提高项目成本。

4.施工安全的管控。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购入质量合格、功能完备、数量充足的安全防护用具、设备。为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可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典型事故案例教育、自我保护技能培训的方式来实现。针对施工现场,所有危险区域均需要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设施,危险工种的生产活动必须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从而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电力施工技术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井下供电;技术;安全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加强井下供电安全管理的创新能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生产效率,如今,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更是加剧了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技术的发展变革,以便更好的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促使其向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微型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一、电火灾及预防

1、电火灾发生的原因

电火灾发生是由于电气的原因引起的火灾;它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网过流

(2)电网漏电

(3)导线、元件接触不良,触电电阻过高。

(4)井下照明灯罩覆盖煤尘使灯具散热不良,温度升高,导致煤尘燃烧而形成火灾。

2、电气火灾的预防

电气火灾不仅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影响正常生产、危及井下工作人员。因此对机电电气火灾必须积极预防,避免电网过流、触电不良和散热不良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的容量和截面,正确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值,要根据开关出口处的最大短路电流,校检开关断电容量,校检高低压开关设备及电流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2)、对输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设置过流保护,并按照《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进行整定和灵敏度校检,并反复进行送电实验。

(3)、采用合格的阻燃橡胶电缆,使用前并进行阻燃实验。

(4)、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不准带点作业、不准切除无压释放器,停风停电的工作面要全面检查有毒有害气体,保证有毒有害气体符合标准方可送电等。

3、加强井下火灾的监测

利用火灾监测装置可以再电气设备或电缆发生火灾时迅速报警。报警装置可以使用便携式本质安全电路。

二、矿用供电电气设备及其防爆使用

加强矿井电气设备防爆管理,杜绝井下电气设备出现失爆现象,确保矿井供电安全,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标准

(1)防爆电气设备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是指按国家标准设计、制造、使用的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现行的防爆电气设备国家标准是GB3836系列。它的主要内容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n)、浇封型(m)、气密型(h)、特殊型(s)并对其防爆技术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2、增安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温度的矿用电气设备。

(2)爆电气设备必须经国家认定的防爆试验单位鉴定。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原理是将正常工作或事故状态下可能产生火花的部分放在一个或几个外壳中,这种外壳除了将其内部的火花、电弧与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隔开外,还有当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被壳内的火花、电弧引爆时外壳不被炸坏,也不致使爆炸物通过连接缝隙引爆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三、供电设备失爆的原因、危害、防治

(一)原因

1、设备安装不规范,安装过程中未对防爆点进行详细检查,未按规程和相关制度、规范安装。

2、维护和定期检修不妥,防护层的脱落往往使隔爆面上出现砂泥灰尘,用螺钉紧固的平面对口接合面出现凹坑,使隔爆面间隙增大。

3、移动或搬运不当而发生磕碰,使外壳变形或产生严重机械伤痕。

、装配时由于杂质没有及时清除,产生严重的机械划痕。 5、隔爆面上产生锈蚀现象,增大粗糙度。

6、螺孔深度过浅或螺栓过长,而不能很好的紧固零件。 7、未按规程要求制作、安装接地装置。

8、在隔爆外壳内随意增加元器件,使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小于规定值,造成故障时电弧经外壳接地短路。

(二)危害

设备一旦出现失爆现象,在运行过程中内部产生故障引发爆炸,将炸坏外壳而引爆壳外爆炸性气体,或者从各部缝隙中喷出的高温气

体或火焰引起壳外的爆炸性气体爆炸。这对煤矿井下是极其危险和不利的

(三)防治

为了确保矿用电气设备的完好,杜绝失爆的发生,必须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在对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中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使用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禁止非防爆电气设备入井。 2、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要求安装,杜绝安装时出现失爆。

3、检修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产生机械划痕。 4、加强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作好检查督促工作。 五、本标准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煤矿电气设备防爆规定执行。

四、井下供电设备触电预防

(1)井下变压器及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禁止接地;

(2)井下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

(3)井下电网采用漏电保护装置;

(4)把带电裸导线安装在一定的高度,避免人身接触的可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大巷中,自轨道平面至架空导线的高度不得低于2米;在井底车场,其高度不得小于2.2米。

(5)将各种矿井用电气设备、电缆接头等都封闭在坚固的外壳内。

(6)加强电动工具把手的绝缘。

(7)对于接触机会非常多的电气设备,采用较低的额定电压。

电力施工技术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宁夏理工学院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1.引言

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电类学科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实验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

宁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12年2月,前身为电气信息工程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拥有自动化系、电气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系等五个系,下设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目前随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升本”工作的顺利进行,伴随着校园环境的改善,教学条件的提高,以及本科标准的教学要求,都需要对以前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而作为工科高校理论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2.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实践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导向,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慢慢显现出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电子技术作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五个专业的通识课程,在实验设置上未作区分,重点不突出。(2)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简单重复的内容多,反映科学技术新知识、新成果的内容少的问题。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教学内容基本上依附于理论课。这样就使学生错误地认为理论知识比实践知识重要,因此做实验时敷衍了事,造成许多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多,而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动手的机会少。学生主要是按照教师设置好的设备和仪器,根据实验指导书上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4)实验设置没有能力区分,不利于有能力的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发挥。(5)实验教学的开展,目前还是主要专职的实验教师,虽然也有部分任课教师参与,但总体来说,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仍然紧缺,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更加缺乏。(6)由于并没有从具体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行政功能配置中进行改革,实验教学的条件仍有待改善。

3.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1)针对不同的专业,实验设置侧重点不同:电子技术作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五个专业的通识课程,专业分流后自动化、电自、电信三个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分两个学期开设,计算机和网工两个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统一为电子技术仅一个学期开设。因此,在实验设置上计算机和网工专业实验设置可偏重基础性实验,自动化、电自、电信专业实验设置可偏重创新性实验。

(2)改革实验内容:在实验内容上淘汰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充分应用CAI、CAD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融入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成果,开阔学生视野,力求思路创新。

(3)改革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上,要采用多样化的实验课组织方式,摒弃灌输式的方式,运用启发式、研究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营造主动、协作、进取的科学氛围。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教师提供一些小型的设计题目,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仅作适量辅导。

(4)按照“基础、提高、综合、创新”四个层次设计实验模块,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科技社团、科研项目及大赛。

从基础、综合、提高到创新的层次化平台实验,可使学生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了解常用元器件特性、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方法,掌握各种软、硬件平台的设计工具与调试环境、设计方法与手段以及实验报告与设计报告的撰写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电子设计和工程应用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素质等均会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

另外,对于特别有能力或者对科研活动有兴趣爱好的同学,积极鼓励其参加校内外的各类科技社团,参与老师申请的各类科研项目及各类科技大赛,通过感受良好的科研氛围,学习实际的项目开发技能和管理知识,增长见识,培养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也为这些同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实验教师,或者聘请公司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实验教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一系列提高实验教师素质、稳定教师队伍的措施和方法,比如:制订年轻实验教师的培养计划;建立奖励机制,提高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待遇,吸引高水平教师加入实验队伍,从而加速高素质队伍的建设,增强实验教学的活力。

(6)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及竞争机制;注重研究高校实验教学管理、器材管理、实验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律;设立实验教学项目。

4.目前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和效果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院采取了各项措施进行改进,如实验内容设置上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和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中引进Proteus仿真软件,增强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成立了电子协会,对科研有兴趣及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借助此平台可提高其科研和动手能力。同时,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如目前正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电子信息技术大赛和学院组织的第一届科技活动月,老师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实际的项目开发平台;针对有些专业,如电信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出层次,如模电、数电实验为基础层,EDA、DSP技术实验作为提高层,电子实训作为综合层,最终的毕业设计作为创新层,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效果良好。

5.结语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相关部分的通力配合,实验教学人员的不懈努力,才可以顺利进行。我们会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探索,使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一军,李素文,陈红丽.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开放式教学[J].理工高教研究,2003(1):124-125.

[2]许征程,安静霞.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92-94.

[3]李先祥,邝小磊,罗中良.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1):201-204.

电力施工技术方案范文第4篇

电力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是电力工程重要的两个环节,电力施工项目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的原因是缺乏一个合理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没有规划好施工方案,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这样会造成在中途返工或出现重复设计,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和延长在建项目的工期。一个很好的施工方案,在没有开始施工时要先研究好它的可行性,要做好整个施工步骤和施工工艺,并且要进行一个施工费用的估算,要做到人力物力和资金的节省,这样的一个施工方案才是好的方案。在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的工作,避免在建设时出现的困难,将失误降到最低,提高工作效率,这样会减少在前期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繁琐工作,对于整个电力项目管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影响电力施工技术重要因素

1供电技术方面的问题

供电技术是整个电力项目建设的重点,在整个企业电力建设中起着主导及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电力公司的经营,财务部和管理部与客户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在电力公司的电力部及管理部都要承担好对应的职责,主要是对一些电力客户做好相关的工作,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业务部和管理部要及时沟通及做好交接工作进行的安排。电力企业的财政部主要是对客户使用电的咨询、服务及资费的收取,同时也做好对电力建设的工程款、设备费和材料费收取的工作。

2临时的电力建设施工人员的素质差

由于临时请的一些技术人员和工程部工作人员对工程的投资情况不了解,综合素质不高,对合同法律认识不深,工作服务意识不够强,且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没有造价控制的专业知识,这往往导致造价成本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这种现象会让电气设备采购价格造成一个严重的假象,在没有认真审查明确的根据采购订单中规定供应的一些设备,到最后会出现重复订购,器订购成本会比之前的控制价高,这样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3电力施工中存在一些要改进缺欠之处

在电力项目施工完以后要进行到部门开始验收工作,负责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完后就要着手开始组织电力施工单位进行做竣工决算编制。等到审核通过之后,客户和供应商支付尾款。但是在这个电力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规范的操作,从中收取一定的个人回报,导致电力工程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影响正常工作。

三、加强电力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1)加强电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电力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对电力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关于一些法治知识的教育,不定时的举办施工技术管理的培训班,进行严格的月绩考核,技术规范的监管;通过技术交流或其他形式向电力工程人员提供自学的条件,以促进电力人员的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定,并且通过奖惩的方式为电力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更多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参,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及主动性。此外,结合市场经济及国家先进技术,要不断加强电力技术发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结合技术管理人员各自身的潜力及能力,不断提升自我,更进一步的增强电力技术的发展;

(2)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重要的安全管理法规能够为电力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经过相关管理部门审核,接受许可证,再开始进行电力工程的施工。在电力工程施工中,不同专业的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员一点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指导施工,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资格的审刻,各种操作作业的技术员一点要进行专业的培训,领到相关操作资格证时也要进行对设备及安全施工设施全面安全检查,如果发现什么不安全的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及处理;

(3)建立健全责任规章制度。电力工程企业提高技术标准,是促进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个重要途径,它需要不断完善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管理体系。在施工中以质量和规范作为建设理念,建立健全责任规章制度,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按照安全文明施工,机械化生产,以促进施工水平,做好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施工工艺降低工程成本,将资源,进度和资源平衡的有机结合,提高电力工程施工工作效率,提高责任规章制度,增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

(4)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以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作为统一管理,电力工程规范管理作为核心工作,当电力招标项目结束后,合同必须由电力工程施工招投标报告要明确的汇报,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审查施工图纸,保证施工正常运转,优化电力施工技术,确保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的完整性。建立完善的技术部和其他部门的管理机制,施工前做好相关的用户、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的审核,做好合理的电力建设预算和及时支付供应商的相关费用。优化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做好后勤工作,技术部要严格监督,做好后勤工作,严格审查监督的问题,应慎重处理细节,确保顺利进行电力工作。

四、结语

电力施工技术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10kV配网电力工程;工程施工;对策

10kV配网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缺陷问题,这些缺陷问题明显的影响了10kV配网电力工程在应用过程中的应用质量,进而降低了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10kV配网电力工程中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必须得到及时的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确保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提高,以此来面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在供电过程中面对的挑战。

1 10kV配网电力工程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

供电企业在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10kV配网电力工程一直是整个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工程量巨大、施工场地多在野外、监督人员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不够严格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10kV配网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而造成了整个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降低。

1.1 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的差异

目前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经常性的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由于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施工设计方案无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实施。出现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之间差异的原因主要归咎于施工方案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之前对实际工程施工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勘察,没有充分掌握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地形,盲目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工作,经常性的就会导致施工方案与实际工程不符的情况,在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工作时,一旦发现施工方案存在问题,也无法有合适的措施进行解决,很多施工部门为了做到于施工方案相符合,只有改变施工措施来迎合施工设计方案,这就造成了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降低。

1.2 外力破坏因素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影响

架空线在应用过程中有着更多方面的优势,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架空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配网架空线架设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连接方式是树枝放射式的单端接线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树枝放射式的单端接线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配电网的要求,在架空线架设过程中开始广泛应用环网供电方式,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想要把传统10kV配网电力工程与目前的10kV配网电力工程联系在一起,架空线的连接操作非常的困难,进而就会造成施工技术方面的缺陷问题。此外有些城市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供电需求的多样性,为了满足多样性的供电需求,配网的接线急剧增加,并且没有规律性,进而加大了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难度。为了响应目前倡导的“节能减排”理念,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对传统配网的改造工程,传统配网有着不同的建设技术,在改造过程中,一旦没有进行充足的工程改造设计工作,就会造成传统配网改造过程中,出现过多的困难问题,改造设计工作的不合理性,还会造成线路更改数目的增加,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技术问题。大部分10kV配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在10kV配网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力线路要持续传输高负荷的电力,一旦环境污染对电力线路造成破坏,就会造成严重的绝缘问题,进而影响了10kV配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2 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

2.1 网架的建设

目前主要的网架建设方式是联络式,这种方式在建设过程中有着建设方便,易于施工的优点,并且联络式的10kV配网在后期应用过程中安全性更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出现断电情况时,联络式网架建设方式还有着明显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缺陷,供电企业要对缺陷问题进行不断的研究,以求提高网架建设的质量。

2.2 配变以及附属设置的选择安装

配变选择工作要以“密布点、短半径、小容量”为了指导原则进行,配变的设置位置要尽量接近于负荷中心的地方,以帮助配变进行工作。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在运行过程中还要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不得出现三相负荷的不正常运行状态。配电变压器的工作环境要尽量保持在额定数值之内,避免由于电压以及电流的加大对配电变压器造成损害。

3 10kV配网电力工程中施工技术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严格遵循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操作准则

在10kV配网建设过程中,造成施工技术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的不规范,想要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首先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操作准则,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符合操作标准的要求。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工作之前,设计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对10kV配网实际的施工的地形、水文以及周围建筑进行详细的勘测,10kV配网的最优路线就是依靠于道路进行架设,这样不仅有利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运输,而且在10kV配网后期使用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维修保养工作。为了使得10kV配网在出现故障问题后可以得到迅速的解决,10kV配网在建设过程中要把环网供电线路作为供电主干线,相邻变电站之间配网主干线采用单环形网络,利用这些手段使得故障发生地点可以尽快得到确定,进而迅速对问题进行解决。

3.2 重视管理10kV配网电力工程相关技术施工流程的工作

供电企业积极的进行开展培训工作来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使得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全面性提高。10kV配电电力工程管理人员还要充分重视施工流程的监控工作,管理工程流程主要是加大工程进度以及施工执行进度的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流程规划、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检查,把实际施工流程效果与事先做好的规划进行对比,一旦出现偏差较大的现象,要及时的进行工程停顿修整。10kV配网电力工程相关技术施工流程管理过程中,首先要重视的是施工双方要进行合同的签订,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要求,在工程竣工之后,可以根据签订好的工程合同对工程进行验收。施工技术流程管理工作人员还要落实相关的责任制度,在出现工程技术问题时,要尽可能的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而对个人进行责任的追究,以此来对其他施工人员起到警醒作用。

3.3 确保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有效提高

施工工作人员与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施工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高,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才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施工部门要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加强施工人员对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了解,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错误,要及时的进行解决,确保施工人员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错误不会重复出现,最后应该将施工人员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把每名施工人员都用在正确的位置,通过个人力量的体现使得10kV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4 结束语

10kV配网电力工程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工程,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电力用户的用电效果。为了使得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得到稳定提高,供电企业就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及时解决,不断优化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