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生田径训练

体育生田径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生田径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生田径训练

体育生田径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体育 田径教学 体能训练 训练方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体育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初中教育的重点内容。体能训练能够让学生尽快学习和掌握田径专项技能与技术,为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身体素质奠定基础。科学、合理与适中的体能训练,让学生身体各部分达到良好的身心状态。长期组织和引导学生实施田径体能训练,促进学生有效预防和减少身体机能损失,提升运动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

一、初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概述及作用

体能在宏观上称为“人们的身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即适应生活的身体能力、抗疾病能力、工作能力等。基于结构角度分析,体能包括形态、机能、运动等方面的适应能力。微观角度分析,体能指的是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度、灵敏度等)三个方面分析体能发展水平。

田径体能训练具有如下作用:一是强健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体能训练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促进学生健康发育与机能发展,提高走跑跳投的能力,提高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通过体能训练,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技术;三是体能训练时能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与思想品质教育。通过承受生理负荷,克服心理掌握,还需要掌握体能训练方法,基于训练原则,协作完成接力跑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思想品质。

二、初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的方法与要求

体能三因素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每个因素都对体能整体水平具有影响作用。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能有效培养学生拼搏的意志品质,奠定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由此,初中体育会将发展运动素质作为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一)初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是力量素质训练。需要加强克服自设体重与负重练习,针对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选取适当负荷练习,以发展力量为主。克服自设体重的力量训练包括蛙跳、跨步跳、立定跳远、多级跳等。负重力量训练包括挺举、抓举轻哑铃手持实心球做前抛、后抛练习等。二是耐力素质训练。一般耐力训练有长跑、反复克服自身重力练习。三是速度素质训练。反应速度练习可以为背对跑转身练习、下蹲、仰卧撑后听信号起跑练习等,动作速度练习可以为快速原地踏步、快速摆臂、高抬腿、小步跑等,移动速度练习为接力跑、加速跑等。四是柔韧素质训练。分为动力拉伸、静力拉伸。五是灵敏素质训练,包括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十字变向跑、立卧撑等。

(二)田径体能训练实施的要求

田径体能训练实施的要求为:一是循序渐进,适度适中持续逐步加大强度。二是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三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训练。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年龄差异、身体素质差异、训练水平、思想情况等,选择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与运动负荷,因材施教,有效训练。田径体能训练的内容为: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协调发展肌肉群力量;力量体能训练,包括上肢与下肢力量训练,杠铃负重训练等;耐力体能训练,有氧耐力训练,如3000米、1500米等长跑,或定时10分钟跑等;速度体能训练,如10米、20米起跑训练等;专项能力与耐力训练,实施快、大、强的专项技能技法训练等。在不同类型体能训练下,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选择合适、适中的体能训练方法,展开持续的有效体能训练,奠定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

三、初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的教学改革策略

初中田径体能训练的教学改革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选择重点素质训练项目。基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体能训练项目,如女子800m,男子50m与1000m,立定跳远等,训练学生的速度、耐力与爆发力。二是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选取趣味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克服畏难情绪。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因材施教。三是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有轻负重、不负重等,以形式多变的练习,提高肌肉收缩与协调能力。中学生要基于穿插训练原则,提高体能,也增强学生的毅力。四是采取游戏与竞赛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五是充分利用校园自然环境。在校园内往复跑,实施有氧训练。

四、结语

田径体能训练对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且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实施初中田径体能训练,应该基于学生身心实际情况,选用活泼、生动的形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初中学校应该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站在主动角度,挖掘学校潜力,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真正改革。

参考文献:

[1]王芳芳.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9(33).

体育生田径训练范文第2篇

一、明确目标,快乐至上

教练员一定要先明确目标,在这一阶段急功近利地追求好成绩往往会适得其反。要让队员们在训练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快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游戏中体会快乐、在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中体会努力的氛围、在提高成绩之后体会成功的喜悦都是队员们继续努力的内在原动力。

二、注重心理,勇于承担

所谓训练就是要在人的原有生理平衡基础上,通过训练来打破原来的这个生理平衡,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更强壮、更健康的生理平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困难产生矛盾是必然的。教练员应该事事都想在队员的前面,在困难和矛盾产生之前就做好充分的预案。比如,不断给队员设定近期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有些难度又比较容易地达到。要让队员们通过努力完成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的同时,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个心理暗示――教练所定的目标我是能够完成的。

训练初期,在不明学生能力的时候,尽量把训练量和强度都定得小一点。不要让学生感觉遥不可及,从而丧失信心。最好的效果是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完成,从而形成心理暗示――教练我能更好地、更高地完成你的任务。这样你就成功一半了。

三、训练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训练应多以柔韧性、协调性为主。一些传统的游戏效果很好,比如跳皮筋、砸沙包、八字环绕长跳绳、韵律操等。其实,在小学阶段玩既是练,练又是玩,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能力不断提高。

四、不要过早地分专项

体育生田径训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田径训练;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 G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98-02

1 前言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体育中,课余训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课余训练的正常开展能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方式,掌握运动健身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找出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和提出对策, 对于田径水平有着深远的意义。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新的情况。

(1)中学生课余田径训练的时间安排

训练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训练时间是构成运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提高运动水平的基本条件,没有一定时间的保证就难以保证成绩的提高,这是运动训练学的规律。在调查中发现常年坚持系统训练的人数比较少,大多只在赛前进行短期训练。可以看出有些学校并不是很重视课余田径训练,有的训练只是为了应付比赛。

(2)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教练员的年龄影响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工作是一项巨大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田径运动成材的基础阶段,而优秀的运动员的成长离不开体育教练员的培养,尤其在青少年阶段,体育教练员的作用更为重要。体育教练员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包含着对项目特征、规律的感知解程度以及运用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解决训练和比赛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对训练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带队教练员队伍的年轻化,可以说明这部分年青年带队教练员精力充沛,是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经验不足是他们的劣势。虽然老教练的精力和体力在下降,但他们具有丰富的带队经验,而对于青年教练员来讲,就需要他们今后虚心向老教练学习,并在训练中多加学习和积累。

(3)学生对文化课学习和训练之间关系认识

长期以来,文化课学习和训练始终是一对矛盾,一些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人们对“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很深,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存在种种偏见,一直是困扰课余田径训练工作中的大问题。由于长期、系统、艰苦的训练,必须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课余田径训练对文化课学习的影响严重。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田径训练对文化课学校不会产生影响。不难看出很多中学还没能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关系。

(4)家长不同意孩子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主要因素

每位家长都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够成才,父代对体育的认识程度是支持孩子从事体育的关键,父母往往决定了子女的角色期待以及未来的职业取向。目前,家长的体育意识是比较薄淡的,有些很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迫于升学不得不放弃和减少课余训练,更有甚者家长出面干涉反对学生参加课余训练,家长不支持自己孩子将来参加田径专业训练,在很大程度上给业余田径训练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

(5)运动员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的动机,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好坏。而现在中学田径运动员参加课余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升学,这主要与现在中学一味追求升学率有关系。喜欢田径运动和锻炼身体才选择的参加田径课余训练的人比较少。这些也说明田径运动在学生们心中受欢迎程度也并不是很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6)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场地、器材设施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学的基础建设,在体育方面,体育场馆在中学一个个拔地而起,对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而言,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都是重要的物质条件。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很多学校没有条件扩充自己的田径场,有的甚至还被宿舍楼、校园绿化及其它建筑所占用,致使正常的课余训练都无法开展。田径运动训练最低要求应该有田径场。场地、器材条件差是影响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又一障碍。

(7)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经费现状

训练经费是课余训练能否正常开展的物质保证。训练经费是开展课余田径训练工作所必需的维修、添置器材、设备、服装、营养补贴、参加比赛的物质保证。现在中学生田径训练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学校拨款,而校外的一些企业的赞助几乎没有,经费的不足也是制约中学田径课余训练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目前中学生课余田径训练还处于摸索阶段,家长的体育意识比较淡薄,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处理不当及担心运动员出路窄是影响家长支持学生参加业余训练的重要因素。学校又一味的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另外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状况不够理想,严重影响了课余训练的正常开展。运动员整体水平不高,项目布局不够合理,课余田径训练矛盾突出,难以妥善解决,发展困难。

3.2 建议

学校领导、家长与运动员应该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田径课余训练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与参与田径课余训练。提高教练员与运动员对文化课学习的重视程度,合理统筹安排训练与学习,提高课余训练的科学性。必须积极促进体教融合,以人为本,加强业余体育训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以及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吕坤.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浅谈学校业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3.

[2] 顾鹏,张志强,郭志强.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师范学院学报,2001,23.

[3] 王晓堂,刘克举,穆永存.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3.

[4] 陆永庆.浙江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体育生田径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课余训练

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作为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的一项特殊组织形式与活动,在促进中学课余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如今提倡青少年身心健康,我们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水平,应该是我们中学体育老师深刻思索的问题。

一、现阶段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困惑

1、学生课业负担重,训练的系统性得不到保证,这是直接困扰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最主要原因。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15―17岁)时期应是具有田径才能的运动员展露头脚的时期,也是运动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专项训练阶段。此阶段的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量都将大大增加,唯有如此才能为运动员今后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这时期正是高考制度下最为繁重的时期,文化学习和课余训练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由于社会环境、升学就业压力迫使课余训练让步,运动训练时断时续,甚至是被迫中断课余训练。

2、地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不重视,是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最深层原因。现如今,城乡的体育设施依然落后,全民的体质测试水平,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依然下降。其根本上在于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的主管部门对体育不重视,更何况课余的体育训练了。田径运动是最为彰显人的能力与价值的一项运动,受众广,参与人数多。然而在现阶段中,青少年田径比赛随意更改,推迟,取消,特别是在教育系统内普遍存在的。

3、各运动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中参训运动员的积极不高。在青少年体育竞赛中,球类项目比赛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是根据本次比赛的等级和球队所获的名次而定的,其标准是浮动的,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田径竞赛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明文规定的,成绩是电子计时的,都是客观、准确的。懂体育的人都知道田径项目及其它计时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是较球类项目来说是最为可靠的。各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运动员在升学进入高校单招考试中的不公平,影响了田径运动员今后的发展。

4、教练员工作负担重、专业性不强、训练效率低。现阶段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教练员都由体育教师担任。由于既要完成好教学、教改任务,又要兼顾田径课余训练;既要上好体育课,提高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又要选好、训练好运动员,展现他们运动潜能,身心疲惫。另外田径课余训练和田径体育教学应属于不同专业领域的两个范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科学,随着科技发展,科技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提高与改进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体教结合”,各部门协调配合,促进中学体体育传统学校田径训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比赛,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性教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实际上就是使具有田径特长的中学生运动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形式与内容。“关注每一名学生发展”、“以生为本”是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内容。各个部门只有真正认识到改进与提高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不仅是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和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而且也是具有田径运动天赋学生运动员的内心需求。我们发扬体育部门在科技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坚持“体教结合”,通力协作,才能为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与平台,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2、完善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规章制度,确保田径课余训练工作有效务实。 完善的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规章制度包括有:《田径课余训练考勤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备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赛前集训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参赛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运动员补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奖惩制度》等等。只要是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不怕订得细,细而不乱、细而不繁,因为这都是为促进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都是为确保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

3、减轻教练员工作负担,加强专业培养,提高训练的有效性。田径课余训练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与正常体育教学差距很大,运运员的肌肉类型,机能发展规律,素质敏感期,个性特点,运动技术的经济性等等都是体育教学中不曾深入了解的知识。更何况随着科技发展,田径训练的科学性不断向前发展。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能的,必须加强专业培训,了解运动训练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整合原有的训练理论,研究探索适宜不同运动员,不同项目类型的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提高田径课余训练的有效性。

体育生田径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139-02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体育已经成为初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初中体育不同于小学的体育教学,其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田径项目更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在分析田径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之上,具体讲述了田径教学的措施,以期达到提升初中体育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夯实理论教学基础

目前,在初中体育的田径教学中存在教师忽略基础教学,而直接进入实践训练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不仅无法让学生理解每一个田径动作的意义,同时也无法让学生规范地完成田径动作。这对于学生后期田径学习的兴趣以及能否完成正确的田径动作来讲,都是一个潜在的危害。理论源自于实践,并对实践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在初中体育的田径教学中,需要重视理论部分的教学,主要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准确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尤其是对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的初中生,教师的指导对于他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进行田径教学的教师对教材内容有着非常深刻和准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应当对教学的重点有准确的认知,以避免教学内容过多,学生不易消化,或者是由于内容过于宽泛,学生没有固定的目标而降低了他们田径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还应当在正式实践训练之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辅导。对于初中生来讲,其接触的田径知识更加系统,要求也相对更高。因此,教师必须做好相关田径动作的意义讲解,并向学生示范科学的动作,以保证学生以最合理的姿势完成田径学习任务,并达到最终的训练要求。

二、指导学生示范动作

十三、四岁的青少年的思维领悟能力尚不成熟,如果只是由学生自己参考课本示范进行动作练习的话,很容易造成他们动作上的偏差,而且还有可能大大偏离动作训练的精髓。因此,在进行田径教学时,教师应当首先要做好流畅的动作示范。然后,再将每一个动作进行必要的分解,让学生真正抓住动作的精髓,从而正确地进行田径训练。最后,再进入学生的正式训练。在学生训练环节,教师也必须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只有这样,学生在进行田径运动的学习时,才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地由于不规范动作引起的意外伤害事故。特别是对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初中生来讲,一旦出现错误的动作,很容易会对他们造成筋骨方面的伤害。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体育田径教学当中,教师进行动作示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融合游戏教学元素

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即便是已经成长为青少年的初中生也不例外。在实际的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组织一些集体游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体育田径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其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让全部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一来,任何性格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得到表现的机会。尤其是对于那些性格孤僻的学生来讲,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既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避免其心理孤单的状况,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保护措施。当然,使用游戏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合教学目标。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目标。在体育田径课堂的教学中,每一个不同的训练项目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某一特定方面的能力,例如,跳马、体操等运动方式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平衡力和柔韧度,而跑步则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腿部力量。将教学目的与游戏联系起来的体育课堂游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第二,尽量选择能够帮助学生节省体力的游戏。体育课堂与文化课堂不同,它需要学生体力的支持。例如,在篮球或者足球等高消耗体能的训练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安排打太极或者是形体操等内容,让学生在平稳的情绪中慢慢恢复体力。第三,将游戏融入准备环节。慢跑是比较常见的体育田径课堂准备活动,这种形式固然不会对学生造成威胁,但一成不变的慢跑准备却可能导致学生的不良情绪,这对于接下来的正式课堂教学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就可以以游戏为准备活动的形式,如跳绳、踢毽子等。这样一来,学生的身体机能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其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也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和集中。由此可见,游戏教学在体育田径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田径教学的效率也具有极大的帮助。

四、灵活教学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差异,如果教师在田径教学中使用同一教学训练方式,对于一些身体较差的学生来讲,就可能造成身体的负担。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既定的训练目的,同时也可能会影响其他同学的训练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宣布训练任务时,应当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训练内容。例如,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应当适当减轻他们的训练强度,以保持他们在田径学习上的自信心。而对于体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加大他们训练的难度,以避免他们自满情绪的产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分配不同的课堂时间训练。例如,当田径教学达到一定的时间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实力稍弱的小组可以适当降低训练的频率,而实力较强的小组练习的频率应当相对提高,尤其是对于那些在运动上有天赋的学生,教师更应当有着特别的训练侧重。

体育田径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实现强身健体。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因此,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并要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田径教学的魅力,了解体育田径的学习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体育田径的学习,才能够认真对待体育田径教学任务,最终实现体育田径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